昆明醫學院研究生部范文
時間:2023-03-31 23:3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昆明醫學院研究生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12年1月,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科由云南省衛生廳批準成立,同年3月正式開科運行。它不但成為云南省首家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微創中心,更成為西南片區第一家運動醫學??瓶剖摇?/p>
建科時間雖然不久,但在科主任李彥林的帶領下,運動醫學科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李彥林說,這支嶄新的隊伍有著宏大的夢想,救治更多的患者是他們肩上的責任。
用最專業的技術救治更多的人
運動醫學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研究與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運用醫學的知識和技術對體育運動參加者進行醫學監督和指導,從而達到防治傷病、保障運動者的健康、增強體質和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看似非常專業的運動醫學,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遙遠。運動醫學解決的不僅是運動員的問題,更包括廣大民眾在運動中所遇到的多種運動醫學問題?!崩顝┝纸忉尩馈?/p>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科建科雖不到兩年,但其軟硬件實力卻十分雄厚。它不但是昆明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及碩士點,還是目前云南省大中型綜合醫院中以最先進的關節鏡微創手術技術為主要治療手段,集醫療、教學、科研、健康教育與管理為一體的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培訓基地和臨床中心。科室自成立以來,配備了美國最先進的關節鏡微創手術系統,完善的學術梯隊和良好的硬件設備,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可以說,運動醫學科的成立,大力推動了昆明地區乃至全云南省的運動醫學水平,縮短了云南與內地發達地區的距離,從而帶動了云南省運動醫學快速發展。
建科至今,運動醫學科一直致力于解決軟骨、骨、韌帶的修復與重建問題,在骨和軟骨損傷與修復、韌帶斷裂與重建、運動員勞損性傷病、組織移植和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等方面的研究均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運動創傷、運動康復和運動營養三個領域一直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
科室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施樂輝高清關節鏡微創手術系統,使手術的操作安全性和精確度達到最優化,并能詳盡記錄手術的每個細節和過程;采用關節鏡微創技術,手術創傷小,療效好,術后患者恢復快,痛苦少,住院時間短,明顯節省手術費用和負擔;科室主要致力于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的各種急慢性損傷,對肌腱、肌肉、韌帶損傷也有獨特療法;團隊在術后,針對性地采取個體化綜合康復治療措施,使患者的手術療效達到最佳鞏固效果,盡快地恢復正常運動功能。
走進運動醫學科,醫護人員溫暖的笑容、輕柔的聲音很難讓人想到他們背負著巨大的工作量以及很多危重病人的治療?!熬\團結、密切配合、緊張有序”,這是運動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病人對他們的評價??剖胰w醫護人員深受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一年多來,科室系統開展了關節鏡下微創治療韌帶、半月板、滑膜、關節腔內骨折等各類運動系統常見急慢性損傷,還進一步開展了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巨大肩袖損傷、復發性肩關節脫位、肩關節撞擊綜合征、髖關節疾病、關節軟骨損傷、腕關節三角軟骨盤修復重建,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后采用個體化綜合治療的康復方案,讓廣大患者盡早盡快康復。
對于運動醫學科來說,他們的工作并不止于醫院一為更好地體現醫院的公益性,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解決看病難問題,在李彥林的帶領下,科室每3個月進行1次免費義診活動。秉承“以科技為先導,以病人為中心,以優質服務為標準”的理念,科室成員在醫術質量上力求精益求精,在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同時,構建良好的醫德信譽,為患者筑就健康之夢。2012年6月9日,在李彥林的帶領下,全科到昆明東陸社區進行免費義診,期間診治患者200余人次。2012年10月20日,科室到貴研小區義診,期間診治患者180余人次。2013年1月19日,科室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8樓進行免費義診并開展健康大講堂,期間診治患者300余人次。
對此,李彥林說:“因為每次義診都是在周末,所以全科上下所有人員都是在義務加班,但是卻從來沒有人抱怨,因為大家都把科室當做了自己的‘小家’,能為這個家、為廣大患者出一份力是大家的心愿,全科人員也用實際行動在展示著我們運動醫學科的科室精神――‘服務意識、家的理念、團結協作、爭做第一’。”除此之外,科室還定期舉辦健康教育講座,極大推動了運動醫學知識的普及和科室醫療業務的拓展。
在全體醫務人員的齊心努力下,科室的發展也開始加速。
為臨床打基礎科研也要“爭第一”
李彥林說,全科所有醫護人員不僅在臨床醫療方面“爭做第一”,在科研教學方面也要努力“爭做第一”。業余時間,每位醫護人員查閱相關書籍、雜志,學習運動醫學科新進展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及素質,掌握國際、國內的先進理論及技術,使全科整體醫療水平得以提高。
開科至今僅一年半,運動醫學科就積極進行科研項目申報及成果申報工作,組織全科醫生和護士主動申報科研課題及科技成果獎,申報國家面上項目5項,申報省級面上項目4項,獲教育部博士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并獲省級獎勵1項,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一等獎2項,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獲2012年度伍達觀教育獎二等獎1項,有1人次獲云南省醫學學科帶頭人,申報項目3項,課題鑒定項目1項。有4人次到國家級運動醫學及學科年會作學術報告,標志著科室運動醫學研究部分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為醫院的科研成果做出了貢獻。
科室蓬勃發展的勁頭和全體醫護人員勤勉向上的風貌,得益于李彥林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他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笨剖疑舷率种匾?a href="http://www.trq119.com/haowen/53139.html" target="_blank">研究生培養教育,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書寫病歷、病程記錄等基本業務,親臨病房熟悉病人、了解病情,和科室醫生一起參與科室各項臨床工作??剖抑铝τ谂囵B研究生的臨床思維及臨床能力,促使他們抓緊完成相關課題的實驗工作,撰寫畢業論文并發表相關文章,保障研究生能在三年內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學業并順利畢業。開科至今,科室培養的在讀研究生共有1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5名,已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共計6名??剖疫€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設有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共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30人次,本科學生帶教40余人次,根據醫院規定安排科室新進人員輪轉并安排專職帶教老師。
寓教于學,在科研中培養隊伍是運動醫學科保持科研活力的秘訣。這些管理辦法也讓科室逐一收獲令人矚目的成果。2012年9月及2013年5月,科室分別成功舉辦了2012年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新技術學習班和2013年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新技術學習班暨云南省運動醫療會成立大會。2012年11月,由李彥林主編,王???、何川、王國梁等臨床一線醫師編寫的《實用骨科運動醫學注射療法》正式出版發售,該書被選為昆明醫科大學本科選修課教材,進一步豐富完善了云南省的運動醫學診療技術。
無論是臨床還是科研,努力提升自己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患者。種種實踐表明,在運動醫學科,“以人為本”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切實的行動。李彥林說,未來他們依舊會堅持踐行這一理念。
當好科室“領頭羊”
提到運動醫學科的建立與發展,就不得不提到科室主任李彥林。作為一名醫者,他心中裝滿了對病人的厚重深情;作為一名管理者,他心中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團隊的發展。
李彥林說,最終將骨科運動醫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是因為機緣巧合。1992年畢業于昆明醫學院的他曾先后在內科和兒科工作過兩年。1994年,他進入昆明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本來選擇了普外科,結果卻被意外地分到了骨科,從此便在這條專業之路上不斷學習。2000年,他又獲得了華西醫科大學骨科博士學位。
攻讀博士期間,李彥林對骨科“關節鏡”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種技術創口小、恢復快,而且可以在檢查的同時進行手術,既節約時間,又能減輕患者痛苦。博士畢業后,李彥林婉拒了國內知名醫院的邀請,毅然回到“關節鏡”技術發展較為緩慢的云南,率先開展起這一技術,目前為止他已為數千名患者解除了痛苦。
對于技術的渴望促使李彥林不停地深造學習,這種勤奮也為他積攢下深厚的醫學功力。為了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2002年9月16日至10月16日,李彥林到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參觀學習1個月,并參加亞洲創傷骨科學會及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進修培訓中心舉辦的椎體成形術工作坊學習并獲證書。2003年10月13日至2004年1月13日,李彥林到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骨科進修學習3個月。2006年,李彥林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西部人才項目,并于2007年9月一2008年9月先后到美國布朗大學附屬羅德島醫院及紐約大學附屬關節病醫院學習運動醫學及關節鏡微創外科,任職客座教授。
為了系統深入地開展研究工作,李彥林積極主動申請并承擔各種科研項目,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獲得的研究項目共7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SDF-1/cxcR4信號通路的干預及調節關節軟骨退變的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TGF-D3和BMP-2雙基因轉染調控BMSCs向軟骨分化構建組織工程軟骨的實驗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仿生新材料復合基因增強組織工程技術修復關節軟骨缺損”等項目。
基于以上科研項目,迄今為止李彥林已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7篇論文獲優秀論文獎。主編《適用骨科運動醫學注射技術》,參編《組織工程基礎與臨床》、《干細胞理論與技術》及《臨床特殊檢查》3部著作。獲云南省科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類三等獎2項,云南省衛生科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
而除了自身的工作,李彥林還是運動醫學科的一名管理者。他以身作則,不僅對科室醫護人員嚴格要求,更用自己的率先垂范與人格魅力感染著大家。在患者的口碑中,運動醫學科獲得的評價是極高的。開科至今他們共收到錦旗8面,拒收紅包5次,從未發生過醫患糾紛和投訴,病人滿意度達98.5%。全科人員每天8點整準時參加科室交班會議,值班醫護分別對前一天患者的病情進行匯報并對相關病情分析討論,科室整體診療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李彥林不僅關注科室人員的發展情況,在教學上他也盡心盡責,培養儲備人才。他先后參加過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進修生的大課講授及臨床帶教工作,積極參與昆明醫學院的教學改革,課前按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備課,并融進新知識、新理論,采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在臨床帶教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進行開放式的臨床病例討論,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積極主動地參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002年,李彥林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教學獎三等獎,填補了昆醫附一院在該獎項上的空白。此外,留學回國后他采用雙語教學及啟發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于2007年7月獲昆明醫學院首屆青年教(醫)師“雙語”課堂教學比賽二等獎,還曾獲昆明醫學院2008年度伍達觀教育基金獎教金二等獎。
談到未來,李彥林說,運動醫學及骨科手術正在向精準化、微創化、現代化、智能化發展,他希望年輕一代的醫生們能夠不斷學習,盡快掌握新技術,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云南的百姓服務。
一手組建起運動醫學科,一手培養起一支富于戰斗力的團隊。李彥林的付出正收獲著回報,對于未來,他也有了更多憧憬。如今,他有了更多同行者,他們組建的“大家庭”正懷揣著一個共同的夢想,破浪前行。
專家簡介
李彥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西醫科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布朗大學附屬羅德島醫院及紐約大學附屬關節病醫院訪問學者,客座教授,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第二屆全國委員,云南省第十二屆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云南省醫學學科帶頭人(運動醫學方向),云南省醫學會第一屆運動醫療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編委(北大版核心期刊)、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編委(北大版核心期刊)。
篇2
與公辦院校相比,民辦院校的學費更是“后來者居上”,尤其是獨立學院(國家明確規定,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生均學費達到了14000元左右,是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兩倍。
為了選拔優秀人才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上大學,各級政府和各校都先后“修筑”了N條讓你免交或少交學費的路徑。當你即將跨進大學的門檻時,可以看一看有沒有適合你的那一條。
路徑1國家獎助學金
中央政府頒布的一系列資助全日制本??茖W生的政策,既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又鼓勵學業優秀學生。其中,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
·求學提示·
1.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的評選需以學生入學后的表現為基礎,要求各方面表現突出,所以二年級以上的在校生才可以申請,而且這兩項獎學金不能同時獲得。
2.試行免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學生,不再同時獲得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
3.五年制大專學生,在前三年中等教育階段不享受高等教育的資助政策。
路徑2
免費師范生
2007年5月,國務院決定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鼓勵更多的優秀考生終身做教育工作者,為培養造就大批優秀教師和教育家奠定基礎。同時,國家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和地方師范院校有條件地實施師范生免費制度,讓教育真正成為最受尊重的事業。
·求學提示·
1.報考部屬師范大學免費師范生,入學前必須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后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如果到城鎮中小學工作,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2年。
2.免費師范生在中小學工作一年后,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繼續深造,但不能報考脫產研究生。
路徑3
免費醫學生
為給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國家決定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招生院校可專門舉辦定向醫學農村班,也可將定向生納入普通班。定向生經過學習,要按規定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不能正常畢業的定向生,要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減免教育費用。免費醫學生主要招收農村生源,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生活費補助標準原則上不低于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中央財政將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標準,優先用于免費醫學生的生活費補助。
1.招收免費醫學生的?。ㄊ?、自治區)
四川、重慶、安徽、甘肅、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蘇、云南、貴州、青海、寧夏、新疆、陜西、吉林、廣西、海南。
2.招收免費醫學生的高校
成都中醫藥大學、瀘州醫學院、成都醫學院、川北醫學院、重慶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蘭州大學、甘肅中醫學院、承德醫學院、河北北方學院、河北醫科大學、河北聯合大學、山西醫科大學、長治醫學院、內蒙古醫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遼寧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牡丹江醫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南昌大學、江西中醫學院、贛南醫學院、九江學院、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井岡山大學、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醫藥學院、咸寧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南華大學、湘南學院、江蘇大學、南通大學、昆明醫學院大理學院、貴陽醫學院、遵義醫學院、青海大學、寧夏大學、新疆醫科大學、石河子大學、西安醫學院、延安大學、吉林醫藥學院、北華大學、延邊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桂林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海南醫學院。
·求學提示·
1.免費醫學生分五年制本科和三年制??苾煞N,以五年制本科為主。三年制??浦饕嫦蜞l鎮衛生院以下的醫療衛生崗位。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護理學專業。主要招收理科考生,同時,中醫學和護理學也招收少量文科考生。
2.對參加高考統一錄取的考生,單列志愿、單獨劃線錄取。學生在獲取錄取通知書前,須與培養學校和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后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六年。
路徑4
社會獎學金
由社會各界人士、慈善機構或知名企業捐資在各地高校設立的獎學金。獎學金的多寡,彰顯了捐資者和受捐高校在社會上的成就和聲譽。
·求學提示·
1.此類獎學金大多設在教育部直屬的“國字號”高?;蛐袠I色彩比較明顯的院校。
2.獎勵對象以理工科學生居多。在綜合性大學里,受獎者理工科學生約占70%,文科學生約占30%。
路徑5
專業獎學金
各級政府和有關院校為鼓勵考生報考部分冷門專業而設立的獎學金。這些冷門專業都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所必需的專業,屬于國家緊缺專門人才。
·求學提示·
1.上述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比較容易,但是所從事的工作環境相對而言比較艱苦,考生要做好將來吃苦的心理準備。
2.有些院校招生時,上述專業可能會降分錄取。當你對某所大學“情有獨鐘”時,如果分數沒有較強的競爭力,那么,報考這些專業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大。
路徑6
民族院校學生獎學金
為民族院校的民族專業和普通院校的少數民族學生而專設的學費獎項。此類獎項大多由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出資設立,目的是為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加強對來自這些地區民族學生的培養,提高民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求學提示·
篇3
關鍵詞:麻醉實習 教育 規范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55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7-0230-01
麻醉學專業近幾年發展迅猛,麻醉工作及其教育已自成體系,形成獨立專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麻醉醫學的發展,并成為臨床麻醉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1,2]。在麻醉教學中如何運用先進的培養模式、改進教學手段、培養麻醉實習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臨床醫學教育探索的重要課題。我院麻醉科自2007年對麻醉實習生實行規范化教學管理以來,取得較好的效果。
1 教學對象
初入臨床的麻醉專業實習生。
2 教學目標
通過為期半年的??葡到y化培養,使麻醉實習生能熟練掌握麻醉基本理論,基本麻醉方法、監測技術;急救技術;熟悉麻醉意外及圍術期各種并發癥的處理,培養麻醉實習生較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3 規范化培養方法
3.1 師資隊伍。由主治醫師以上、具有扎實的??评碚撝R、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并具備一定管理水平、能充分保證教學質量的高年資醫師擔任帶教老師。
3.2 教學手段。
3.2.1 建立完整的學生檔案。①學生考勤;②每天完成的麻醉工作量;③額外工作內容;以上三項由帶教老師簽字認可。④參加科室講課的次數、內容,由教學秘書簽字認可。⑤每月總結一次,由教研室主任簽字認可。
3.2.2 建立高年資醫師授課、臨床指導和科研訓練的制度。①對實習生每周一次高年資醫師理論授課。②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親自帶教參加一線臨床工作,施行各科的麻醉。③根據個人能力和意愿,參加本科室科研實踐。
3.2.3 建立教師與學生互評制度。
3.3 教學內容。
3.3.1 入科教育。由教學秘書負責。集中學習醫院實習生上崗規定,各項核心制度,麻醉科各項操作診療規范,麻醉科工作流程,科室相關行政規定;熟悉麻醉科手術室工作環境,麻醉準備間、手術室、麻醉恢復室的功能分區;熟悉各類麻醉急救物品、藥品;熟悉麻醉文書、電子病歷的書寫與建立,使實習生能夠循序漸進的進入麻醉醫生的角色。
3.3.2 醫療安全,醫學倫理教育。由指導老師負責。培養秩序井然的工作程序、正規的技術操作、良好的工作習慣是避免麻醉事故、實現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證。在麻醉前認真訪視病人,評估病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手術過程中自始至終細致地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監測和記錄患者各時點的生命體征;認真處理和及時報告麻醉手術期間各種突發意外和并發癥;不能,更不能擅離崗位。
3.3.3 臨床實踐教育。①每周至少一次理論學習;②由主治醫師以上人員親自帶教參加一線臨床工作,施行各科的麻醉。要求認真訪視病人并書寫術前、術后訪視記錄,認真填寫麻醉記錄單,術后寫好麻醉小結。熟練掌握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氣管內插管、靜吸復合全麻等;掌握各種監護儀、麻醉機、搶救設備的使用及常見病、多發病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管理;熟悉動、靜脈穿刺術及雙腔氣管插管、單肺通氣及纖維支氣管鏡的使用。熟悉休克、腦復蘇治療、酸堿電解質失衡的治療、麻醉機和血氣分析儀的使用,以及各種麻醉意外、圍術期并發癥的診斷和治療。③根據個人能力和意愿,參加本科室科研實踐,由課題負責人進行指導,使其掌握一定的科研思路和方法,鼓勵學生提出有意義的創新思路。
3.3.4 考核方法。①教研室主任每天隨機提問實習生所學的知識點;每周檢查實習生的學習筆記并做修改;制訂有效、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標,每月組織理論和技術操作考核,不斷強化鞏固所學知識;出科前理論和技術操作考核。②每月組織指導教師和教研室主任以考勤、臨床、參加講課等多項內容對實習學生進行評議,考評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檔由教研室主任簽名后存檔。③每月組織進行教師與學生互評,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學秘書負責,督促教師與學生改進工作態度和學習方法,彌補不足。
4 教學效果
2007年至2013年共計44名麻醉實習生參加了我科的規范化教學,包括本科實習生27人,大專實習生11人。經過在半年的嚴格帶教,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質,基本掌握常規手術麻醉操作、管理及監測;對各種急診、特殊病人,圍手術期發生的危急情況救治積累了一定經驗。所有學生在科室和學校各類考核中合格率均達到100%,已有3名本科實習生考入我院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其他分配至各醫院的學生在工作中也獲得了較好的評價。
5 體會
5.1 要有一支優秀的帶教團隊。帶教老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強烈的教學責任感,有進取心,才能在教學中通過言傳身教不僅把業務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把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極端認真的工作態度傳授給學生。
5.2 強化職業教育。通過了解學生的人生觀、職業觀、個人情況等,有的放矢地進行職業教育,強調敬業奉獻的工作作風,樹立職業榮譽感。在臨床實踐中注意培養學生加強醫患溝通、醫護溝通和師生溝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加強醫學倫理教育,做到尊重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與尊嚴,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尊重病人的醫療權利,提高麻醉實習生的人文素質[3]。
5.3 規范化教學要適應本專業工作需求。由于麻醉科所涉及專業知識包括休克復蘇、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感染、外科營養、輸血、創傷后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異常、臟器功能維護、圍手術期處理、重癥監測等外科及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內科知識,是各學科基礎知識的有機結合。麻醉教學不能簡單套用其他??频慕虒W模式。
5.4 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很多醫療活動都需要集體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還需要培養實習學生溝通、交流和協作的精神。通過建立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模式[4],構建一種新型的學習型團隊,應用團隊化為主體的學習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5]。
臨床麻醉學實習是麻醉學的一項重要教學活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培訓效果,使所有的實習學生都可以達到培訓標準是我們的中心任務[6]。我們需要麻醉學專業畢業生能真正學有所長、學以致用,為其將來更好地適應本職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左友波,余慶波,陳昌林,等.淺析如何提高麻醉臨床實習質量[J].川北醫學院學報,2007,22(1):95-96
[2] 徐桂萍,伍湘伊.對麻醉學專業本科生實習帶教方法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5):614-616
[3] 王亞峰.醫學倫理教育應致力于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素質[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3,16(6):47-48
[4] Michaelsen LK, Bauman KA, 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Sterling(VA) Stylus Publishing, 2002:1-287
篇4
今年我院共有畢業研究生87人。
其中:
博士研究生人數:21人 ,實際就業15人
所占比例:85.71%
碩士研究生人數:66人,有 5人考博,實際就業45人
所占比例:78.79%
實際就業總人數:60人(截止XX.7.4.)
所占比例:80.46%
分配去向如下:
就業單位類型
人數
比例(%)
一次就業總數
60
80.46
黨政機關
5
5.8
科研單位
2
2.3
院校
15
17.24
醫療單位
10
11.50
金融單位
0
0
國營企業
8
9.20
三資企業
7
8.05
私營企業
12
13.80
公安、部隊
0
0
其它
1.15
用人單位供需情況分析表:
用人單位類型
數目(人)
比率(%)
備注
藥廠醫藥公司
150
83.3
學校為學生提供用人信息31個,需要學生量為180多人,供需比為1:2
機關及事業科
4
2.2
醫院
11
6.1
學校
16
8.9
畢業生流向:
城市
人數
比例(%)
成都
42
52.50
上海
7
8.75
廣州
3
3.75
廈門
1
1.25
深圳
2
2.5
城市
3
3.75
???/p>
2
2.5
二、XX屆研究生畢業就業工作開展情況:
1、認清當前就業形勢,客觀看待就業壓力
XX年10月初學校召開了XX年就業指導工作會議后,我院03級研究生的就業工作正式展開。綜合各種信息認識到XX年的就業工作壓力將會非常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是由于XX年研究生招生比XX年擴大了將近一倍,從我們藥學院的數據也可以看出,05屆畢業研究生只有四十人,而06屆人數達到86人!另一方面,社會需求也在減少,往年遺留問題也拖到今年解決。
2、做好畢業生前期思想準備工作,確保就業工作順利開展
十月份開始學院把主要工作放在對學生中的宣傳上,首先傳達學校的就業指導思想。要求同學在擇業時能盡量把握標準,不能一味按自己要求選擇工作崗位和單位。鑒于這個時期單位到校進行招聘的還不多,同學們對傳達的思想理解不深,學院認真積極的做學生思想工作,使大部分學生在認識得到了提高。
3、統計個人信息以“備戰”
與此同時,學院首先安排統計畢業生信息,組織同學完成《畢業生推薦表》,同時還組織學生完成畢業生圖像采集等工作。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優缺點、興趣愛好和志向選擇自己理想的單位,再針對單位的特點等來指導畢業生自薦信的書寫。
4、主動聯系用人單位,做好“媒人”
從十一月開始學院本著“學生就業第一”的原則,主動出擊聯絡用人單位,聯系“關系戶”,拓展新的“關系戶”, 積極安排宣講會為單位提供其推銷單位的空間場所,做好接洽配合工作。同時保持就業信息宣傳之路的暢通。再一番努力之后,陸續有許多熟悉的、不熟悉的公司進校或到我們藥學院進行招聘。這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諾華(中國)制藥、地奧集團、開拓者化學、天津凱萊英化學等公司等。
5、就業指導工作過程及分析
11月份是各個大公司進行校園招聘的宣講高峰期,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好幾家公司來學院招聘,同學們對此呈觀望狀態,立即簽約的人不多。從單位性質上看,這段時間的單位主要是民營或者合資企業,而工作方向或專業方向主要是新藥開發,特別是藥物合成方面的。從這點可以看出民營或合資企業更加注重人才的選擇,反應速度快,需求大,要求高。很多同學在面試時準備不足,慘被淘汰。另一方面表現了我們學校的學生在求職技巧方面的不足,沒有專業人士系統地進行培訓,專業知識離實際應用還有一定差距,公司要求的專業方面很多同學達不到。共2頁,當前第1頁1
十一月下旬,學校組織了第一次大型校園招聘會,前來參加的單位有五百多家,其中醫藥方面有近百家。這是我們的大好時機。這次來招聘的制藥企業中大部分是四川周圍的企業,比如成都周邊和重慶市周圍的企業。這部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是相當大,比如重慶華邦制藥,重慶藥友,康弘制藥等。還有一部分是江蘇、浙江一帶的企業,比如江蘇豪森、江蘇恒瑞、浙江康恩貝等制藥企業。這些企業有一個顯著性的特點就是國企或正在進行改制的國企,他們對招聘的程序比較在意,一般都是需要學校出具函件。這從一方面反應出這類企業在人才競爭的機制上不夠靈活,按部就班,缺乏自主等缺點。
這次招聘會我們藥學院也只有少部分同學簽定了協議書,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數學生的家都在四川,不論是個人還是家人都不愿意離家太遠就業,大多數的人都比較愿意等。從我們發出的調查來看,約有一半的人非常想在成都就業,而今年成都的企業容納畢業生人數十分有限,這一定程度限制了我們學院的就業率。
到XX年2月以后,部分本科考研不理想的同學開始尋找工作,這帶動了學校的第二次就業高峰。在這半年中,來學校招聘的單位主要是各類事業單位。由于事業單位的人事招聘需要上級單位批準,因此限制了這類單位的進校時間。
從XX年3月到5月這段時間,我院主要接待的單位是各個省市的地方院校,他們的主要需要是各藥學專業的教學崗位或科研崗位。而且這類高校對學生的學歷都比較看重,一般要求是博士,至少都應該是碩士,極少有需要本科同學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單位如成都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昆明醫學院等高校。
還有部分事業單位是各地方的藥品檢驗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些單位是同學們極力爭取并愿意去的,因此競爭是相當激烈的。由于這類單位工作壓力相對較小,工作也比較穩定,福利待遇也相當不錯,每年前去應聘的人是駱驛不絕。比如廈門市藥檢所只有兩個名額,但有幾十個人都投遞了簡歷。從今年就業方向來看,藥物分析專業到藥品檢驗所工作的概率要比其它專業大些。廈門藥品檢驗所和成都市藥品檢驗所各自招收了一個藥物分析專業的碩士。海南藥品檢驗所招收了一名藥物化學專業的碩士。
到6月份,我院共有21名博士畢業生,還有3名沒有落實工作,就業率在85.71%左右。66名碩士中,還有14人沒有簽約,就業率約78.79%,總體來看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未就業的同學中有一部分想出國,有一部分在考公務員,還有一部分有了意向但是還沒有簽約,到年爭取全部就業。截止7月4日,我院研究生就業人數60人,就業率80.46%以上。
三、XX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準備工作還不夠充分。研究生就業的工作以前是研究生院在負責,今年由招生就業處來負責,經驗有所欠缺。
二、就
業形勢更加嚴峻。XX年全國畢業413萬大學生,但國家每年新增崗位只有200萬,形勢嚴峻。
三、學生期望值并沒有下降。大多數學生對未來的就業前景依然看好,對形勢的嚴峻性認識不夠,造成期望值居高不下,影響就業。
四、專業設置不成比例。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多的而學院培養人數少,比如藥物化學專業,今年來我院招收的專業需求至少一百人,但是藥物化學專業今年只有十六位碩士畢業生。一些社會需求少的專業而培養人數相對較多,比如生藥學。
四、對XX年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些建議及展望
1、學院應進一步加大對學生就業技能、技巧的培訓。鼓勵學生畢業時持有多種技能證書。比如外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各種上崗等級證書。
2、學院從當前形勢的角度及時分析、掌握就業動向,及時對學生進行廣泛宣傳和指導,為同學們的目標定位打好基礎,讓同學放棄觀望態度,以免錯過就業良機。
3、指導學生針對私企、國企、外企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幫助盡快就業。
4、繼續加強信息通道暢通無阻。確保信息到班、到人。
總之,不難看出下一年的就業工作將更加困難和嚴峻。這一年來就業的同學毫無疑問地會擠占下一年的就業指標,因此明年的工作一定也不輕松,但是,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做好XX年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確保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大學華西藥學院
XX.7.30.
篇5
關鍵詞:外科學;教學手段;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6-0219-03
外科學是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和手術操作技能的臨床主干學科。它的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傉摪o菌術、外科病人的體液失調、輸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麻醉、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疼痛治療、圍手術期處理、外科病人的營養代謝及外科感染等。各論包括顱腦、頸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等部位臟器的各種疾病。外科學研究內容廣泛、抽象、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外科學教師必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外科學的教學質量。
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在教學中綜合運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多種信息載體,充分刺激受教育者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調動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1]。利用多媒體進行外科教學具有以下優勢:(1)生動形象地顯示教學內容。傳統的外科學課堂教學方法是教師運用板書、教學掛圖、幻燈、教學模具等手段進行講授。由于外科學很多疾病的概念和臨床表現比較抽象,單純依靠以上教學手段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而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的配合,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此外,多媒體課件還可以進行回放和任意點暫停,有助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加強記憶;(2)提高教學效率。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每門課的教學時數不斷減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教學內容,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挑戰。傳統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將備課筆記中的知識要點書寫到黑板上,以供學生記錄,這將縮短教師的講解時間。而多媒體課件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把大量的知識要點展現在學生面前,節省了教師上課時的板書時間,有利于擴展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在上課時只需專心聽講,不需要記課堂筆記,課后拷貝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即可;(3)外科學包括手術操作,由于受到手術室空間大小的限制及手術室的無菌要求,不可能讓班里所有學生進入手術室觀看手術。而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對手術區域進行拍攝,然后通過電視圖像轉播系統,將手術過程實時傳輸到教室,供學生觀看。教師在手術室一邊手術一邊講解,學生則在教室觀看、討論,且隨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手術室內的教師提問,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4)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的優點,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外科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利用外科學網站進行教學。近幾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醫學院校建立了自己的外科學網站,為外科學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網絡平臺,是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網絡教學跨越了教師和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突破了傳統面對面課堂教學方式的限制,將授課課堂由教室延伸到網絡覆蓋的任何一個地點,同時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2],具體如下:(1)外科學教師都是醫院的臨床醫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要承擔醫院的醫療任務和臨床科研工作,相當繁忙。而且一個教師通常只負責一個章節的授課,授完課后就去醫院工作,學生課后如果遇到難題,則無法得到教師的解答。外科學網站上通常有討論版區,學生可以通過討論版區向教師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也通過討論版區答疑,從而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2)外科學教學內容多,而課時數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只能講授重點內容,其他相關內容來不及講。課后教師可以將教學課件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學習,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外科學知識不斷豐富、更新。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是以教科書為中心,內容比較陳舊,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書,從編寫到審稿、出書一般需3至5年,甚至更長時間[3]。經過如此長的出書周期,教科書的內容明顯落后于當代外科學的發展水平。學生單純掌握書本知識已經不能跟上外科學發展的步伐,也達不到新時代外科學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站向學生介紹外科學的最新發展動態,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主動學習、獲取新知識,有助于把他們培養成為創造性人才;(4)有些學生是在職學生,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有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來校上課,則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補課學習;(5)在學校的外科學網站與國外著名的外科網站之間建立鏈接,方便學生直接進入國外網站學習新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文閱讀水平;(6)方便快捷。根據外科學教學大綱的變化,教師隨時可以在網上更新或補充教學內容。
3.積極開展外科實驗教學[4]。外科學是一門以手術作為主要治療手段的臨床主干學科。外科學實驗作為外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手術操作能力。傳統的外科教學模式多偏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手術操作技能的培養不夠重視。因此,學生進入臨床后動手能力較差,對臨床工作很難適應。如何提高外科實驗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手術操作技能,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結合我校實際,我們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外科實驗教學分為三步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步:進行術前準備和手術操作技能的學習,包括如何正確更換洗手衣褲、鞋子、戴好口罩帽子、外科洗手、進入模擬手術室(實驗室)、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等術前準備,以及手術器械的辨認和使用、手術區域消毒、鋪巾、切開、止血、結扎、分離、縫合、換藥、拆線等手術操作技能。這一階段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并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讓學生邊學邊練,初步學會這些手術操作技能。第二步:強化手術操作技能的訓練。一個操作往往需要通過反復刻苦的練習才能達到熟練,才能在“實戰”中真正運用。有的學生覺得這一階段的練習比較枯燥,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開展一些小的競賽,組織大家相互討論、互學互助,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勵學生大膽細心操作,及時糾正其缺點錯誤。第三步:進行動物模擬手術訓練。用家兔進行模擬手術,營造與手術室一樣的氛圍,強調在實驗動物身上模擬手術,就像在臨床為患者施行手術一樣,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和手術基本原則,同時更有效地進行手術操作技能的訓練。每個學生在手術過程中都輪換到不同的手術角色,如分別擔任主刀醫師、助手等,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在不同手術位置上獲得不同的體驗和技能,還可以使學生明白手術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勞動,必須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4.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外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外科學教學模式是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即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在實踐中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差[5]。具體表現在臨床實習中:雖然學生記住了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面對病人時,則顯得思維紊亂,不能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5]。1969年,美籍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瑪斯特大學首創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6]。該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提倡以病人的疾病問題為基礎,學生自學、討論為主體,教師參與引導,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可按照“教師給出病例并提出問題學生自學課堂討論教師總結”這四個步驟來實施[7]。第一步:教師給出病例并提出問題。如學習外科疾病“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時,教師課前先提供給學生如下病例:王某,男性,45歲,農民。主訴:腹痛、腹脹伴間歇性嘔吐三個月,劇痛12小時。3個月來,患者經常感上腹部隱痛、飽脹,每隔1~3天嘔吐酸味食物殘渣1次。大便每天1次,色黃。近日嘔吐加重,吐出當餐及隔餐食物,酸味較重。入院當天上午突感上腹部持續性疼痛,不向肩背部放射,開始尚能忍受,傍晚腹痛加劇,急診入院?;颊哌^去身體健康,近10年來每于飲食不當時常感上腹部隱痛不適,有泛酸、噯氣史,但從未發生嘔血或黑便。體格檢查:體溫38.0OC,脈搏14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壓80/50mmHg。急性重病容,脫水貌,鞏膜無黃染,心肺無殊。腹部肌肉明顯緊張,腹式呼吸減弱,全腹均有壓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最為顯著。血化驗檢查:白細胞計數13×109/L,中性粒細胞占94%,紅細胞計數5×1012/L。根據教學目標,教師提出以下問題:(1)做出初步診斷,列出診斷依據;(2)需與哪些疾病作鑒別;(3)要進一步明確診斷,還需做哪些必要的檢查?(4)如獲確診,治療方案如何?第二步:學生自學。針對病例中的問題,學生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書籍和參考資料,尋求解決問題的知識。第三步:課堂討論。在課堂上,學生先分組討論,每位學生圍繞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提出自己迷惑不解的問題。然后,每組選派一名代表總結小組討論結果并在全班發言。在學生討論期間,教師則記錄下各種不同的觀點和疑問。第四步:教師總結。討論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點評,對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并給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通過外科病例引出問題,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查閱書籍、期刊等資料后,獲得了隱藏于問題背后的知識,并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與臨床上處理外科問題的方法最為接近,它可以提高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5.標準化病人教學。醫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年是離開學校進入醫院進行臨床實習。臨床實習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橋梁,為醫學生畢業后成為一名合格醫師奠定基礎[8,9]。因此,臨床實習是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階段。醫學生剛開始臨床實習時,由于體格檢查的手法還不嫻熟,或多或少會給病人帶來不便,甚至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許多病人不愿意接受他們的問診查體,這將大大減少醫學生的學習機會,影響了臨床實習質量。為彌補學生臨床動手機會的不足,醫學院??梢悦嫦蛏鐣惺找恍┚C合素質高的人員并進行培訓,使之成為標準化病人,能夠準確地模仿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用于學生基本臨床技能的訓練,這是一條與國際接軌的培訓臨床實踐技能的新途徑[10]。通過標準化病人教學,學生不僅提高了臨床技能,還學會了尊重病人,增強了與病人溝通的能力,為日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6.建立綜合評估體系。傳統的外科考核是以理論考試為主,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往往能獲得高分,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該改革考核方式,從多方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評估包括外科理論知識的筆試,外科技能的操作考試,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內容有: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臨床實習時的學習記錄,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的成果等。通過以上綜合考評,全面地評估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督促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外科學教學過程中,聯合運用多媒體、外科實驗教學、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標準化病人教學、綜合評估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理論知識,而且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將來的臨床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業華.改進外科學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7):51-53.
[2]方亦斌,曹依群,李強,王志農,卓冬蘭,徐逸萍.即時通訊軟件輔助外科學教學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9(6):781-783.
[3]昝加祿.醫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的社會文化障礙[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3,12(3):61-62.
[4]朱寧,王尚透,蔣建平.外科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醫學教育探索,2007,6(5):454-455.
[5]張金榮.不斷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管理的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0):164-165.
[6]Rhem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J].The Na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um,1998,(1):10.
[7]嚴琴琴.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的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1,9(3):144-145.
[8]賴亞寧,姚巡,卿平,陳錦.新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下臨床實習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8-11.
[9]高卉,金延安,張文,余英宏,白育庭.醫學生實習前教育和技能強化訓練的必要性及其實踐[J].咸寧學院學報,2011,31(2):99-100.
篇6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廣西河池 547000
[摘要] 目的 探索磁敏感加權成像技術(SWI)在腦外傷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工作做出指導性意見。 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均行CT、常規MRI(T2WI與FLAIR)與磁共振敏感加權成像掃描,比較不同檢查方法顱內不同部位的檢出病灶數,探討其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的相關性。結果 SWI共檢出病灶數1394個,GCS評分為(7.8±2.2)分;CT共檢出病灶數234個,GCS評分為(13.1±3.5)分;T2WI共檢出病灶數594個,GCS評分為(10.2±3.2)分;FLAIR共檢出病灶數857個,GCS評分為(9.7±2.4)分。SWI共檢出病灶數明顯多于其他檢查方法,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CT外,其他三種檢查方法檢測出血灶數均與GCS呈負相關(P<0.05),其中SWI顯示中線部位出血灶數與GCS亦呈負相關(P<0.05)。結論 磁共振加權成像具有更加良好的性能,能夠檢測出更小的出血點,增加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較CT與常規MRI更具優勢。
關鍵詞 磁敏感加權成像;腦外傷;出血灶
[中圖分類號] R5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3(b)-0182-03
[作者簡介] 蒙智恩(1981-),男,壯族,廣西隆安人,在職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神經外科及神經血管疾病診療工作。
磁敏感加權成像(Susecept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種新興的以T2*序列為基礎,利用相位技術(phase image)檢測不同組織間的磁敏感性差異形成圖像對比的磁共振成像技術[1]。在我國,腦外傷已經成為了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的另一致死率高的疾病。輕度的腦外傷占其中的大部分,在患者痊愈后也常常表現出失眠,心悸,頭疼等現象,嚴重干擾了患者的正常學習和日常的生活,磁敏感加權成像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血點的檢測也可以對血管有著清晰的造影,可以在診療過程中為醫生提高更準確的信息,這些都是常規的影像學檢查無法實現的,SWI對靜脈血液的敏感程度極高,所以可以形成高分辨率的腦靜脈造影,所以臨床上具有極大的意義,能夠減輕患者出現后遺癥的概率[2],為探索磁敏感加權成像技術(SWI)在腦外傷檢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工作做出指導性意見,該研究選取2010年3月—2011年7月該院收治的50例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自2010年3月—2011年7月入該院進行治療的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50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為27.99歲。其中男37,女13例;入院時GCS評分為5~8分15例,9~12分13例,5~8分22例;車禍造成顱腦外傷的有26例,摔傷的為13例,其他原因的有11例;經診斷為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患者有8例,中重傷患者有10例,輕度患者有40例,所有患者在受腦外傷傷害前均精神正常,無既往大腦疾病史,神經系統為陰性體征,傷后無或僅出現小于30 min的意識喪失。
1.2檢查方法
該研究將所有實驗者均于傷后2~7 d內行CT平掃、常規MRI檢查與SWI檢測,所有影像檢測均在GE Signa Excite HD 1.5T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儀完成。SWI檢測時,TR/TE41/25 ms,翻轉角為15°,層厚2 mm,層距為0.00 mm,矩陣為384×256,掃描覆蓋全腦。
1.3影像分析方法
將所有的CT、常規MRI及SWI成像圖像收集整理,經過GE后處理軟件重建成層厚4 mm,層距為0.00 mm的圖像。由該院影像科2位專家對每一位患者經過以上檢查得到的圖像進行分析,計算不同檢查方法所顯示出血灶的數量及其分布情況,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方法
所有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χ2進行檢驗,以P<0.05 有統計學意義,各方法及SWI所示不同部位病灶數目與GCS評分的相關性檢驗采用Spearman 方法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1認為有相關性。
2結果
2.1各檢查方法的顯示情況及病灶數的檢出情況比較
SWI序列上可見亞急性出血灶呈大小不一的斑點狀、條索狀與小片狀,病灶邊緣清晰,部分融合成片。較大血腫則顯示為卵圓形高信號,而環形低信號圍于周邊。CT檢測往往對于彌散性軸索損傷,大多呈現為點狀,條狀,索狀,大多數患者病灶位于額葉的白質或頂顳枕葉的灰白質中,而丘腦、腦干、小腦及基底結分布較少。常規MRI序列上均表現為高信號。SWI可顯示一些小的出血灶,但其他方法不能顯示。
SWI共檢出病灶數1 394個,其中顱內淺表檢出768個,深部檢出504個,后顱窩檢出122個,GCS評分為(7.8±2.2)分;CT共檢出病灶數234個,其中顱內淺表檢出186個,深部檢出27個,后顱窩檢出21個,GCS評分為(13.1±3.5)分;T2WI共檢出病灶數594個,其中顱內淺表檢出76個,深部檢出172個,后顱窩檢出46個,GCS評分為(10.2±3.2)分;FLAIR共檢出病灶數857個,其中顱內淺表檢出479個,深部檢出309個,后顱窩檢出69個,GCS評分為(9.7±2.4)分。SWI共檢出病灶數明顯多于其他檢查方法,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4種檢查方法不同部位檢出病灶數的比較情況見表1。
2.2各檢查方法所顯示病灶數與GCS的相關性
除CT外,其他三種檢查方法檢測出血灶數均與GCS呈負相關(P<0.05),其中SWI顯示中線部位出血灶數與GCS亦呈負相關(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磁敏感加權成像主要有以下優勢:①SWI 是一種利用組織的磁敏感特性不同而成像的一門新技術,采用全新的長回波時間,三個方向上均有完全流動補償,與傳統MRI相比,具有三維、高分辨率、薄層掃描等特點[3]。磁共振磁敏感加權可以通過對敏感源的變位進行清晰的對比得出磁敏感影像,顯示出血鐵含量的變化。首先,對原始的相位圖像應用一個高通過濾波器,去除背景磁場不均勻性對相位造成的低頻擾動,這個過程常對原始相位圖像使用一個64×64低通濾波器來獲得一個高通濾波效應來完成,最終獲得的是高通率波圖,也就是濾過后的相位圖[4]。其次,建立一個相位蒙片,設計的相位蒙片主要是去除含有特定相位值的像素來增強原始磁矩圖像的對比[5]。而由于靜脈血具有磁性,所以SWI可以清晰的勾勒出靜脈的走行,出血點病灶,故SWI可以應用與顱腦內血管疾病如:腦血管畸形,血管瘤,腦腫瘤等。腦內鐵蛋白屬于超順磁物質,SWI顯示鐵的蓄積與Parkinson病、Alzheimer病、Huntington病有關聯[6]。②SWI可較清晰顯示顱腦內皮質下深部的白質出血點,且出血點直徑不足10 mm[7]。外傷性腦損傷(TBI)有多種類型,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是其中常見的一種,主要發生在較表淺的大腦半球灰白質交界處由于不同層次的神經纖維所承受的剪切力不同,軸向上受牽拉的神經纖維和小血管發生斷裂[8]。作為腦外傷主要的傷害形式,彌漫性軸索受損傷害的是皮質下深部白質的出血點有關,CT 和MRI 都無法清楚的顯示出深層的出血點。③SWI可顯示出大腦表層的出血點、大腦實質和蛛網膜下腔及腦室的出血點。CT檢查出來的結果常常涉及到非出血點的假陰性,MRI由于應用了磁共振的原理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彌補了結果顯示假陰性的結果,對于出血點的病灶定位也明顯高于CT,但是由于MRI檢查的腦損傷初期的圖像不具有典型性,呈現復雜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診斷的難度。SWI 不僅可以非常敏感的顯示出血性損傷灶,而且根據相位圖像,還可以獲得大量放映組織內鐵及脫氧血紅蛋白等其他磁敏感性物質含量的數據信息,并可對血氧飽和度的改變進行判斷[9]。④磁敏感加權可以預測腦損傷后繼性變化,SWI還可以作為對常規的MRI 檢查的補充,對于評估病情以及治療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該研究顯示,磁敏感加權成像在創傷性顱腦損傷病灶大小、數目與顯示損傷部位等方面均明顯優于CT與MRI常規檢查。有研究證實[10],與常規梯度回波成像對于病灶的檢出相比,磁敏感加權成像技術更加敏感。而采用其檢出出血灶的數量幾乎相當于CT的6倍,體積約為該檢查方法的2倍,并且病灶面積較小(<10 mm2)。該研究顯示,SWI共檢出病灶數1 394個,而CT僅檢出234個,與該研究結果相符。本組患者均于傷后2~7 d內行CT平掃、常規MRI檢查與SWI檢測,而SWI序列顯示的出血灶明顯多于其他檢查方法,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該研究認為SWI檢查對亞急性期出血具有極高敏感度,是早期發現腦內小出血灶的有效手段,可用于指導臨床診治及判斷預后。有研究證實[11],SWI顯示GCS評分較低或中重度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患兒以及青少年出血灶的數量與體積方面均明顯優于預后較好的DAI患兒。該研究結果表明,SWI檢測出血灶數與GCS呈負相關(P<0.05),其顯示中線部位出血灶數與GCS亦呈負相關(P<0.05),提示二者密切相關,而出血灶越多,GCS評分越低,但CT檢出出血灶數卻與GCS評分無相關性,其中臨床GCS分值偏低可能與腦外傷導致腦干中存有的網狀結構受損有關,同時也表明SWI在評估顱腦損傷的嚴重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12],是預知患者病情發展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磁敏感加權成像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技術,可以作為CT以及常規的MRI 檢查的補充,彌補CT成像檢查中出現的檢查的出血點局限于大的出血點和出現偽影,以及MRI 成像中出現的對腦損傷后繼性變化無法預測的現象,所以特別的在臨床中若懷疑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情況時,則應該首選SWI,對于早期檢查出血點以及病情的預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另外SWI還能夠清楚的檢測出一些腦血管疾病,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也有著重要的價值,所以SWI在日后的臨床應用中應該會更加的廣泛,體現出更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Larsen JP,Britt W,Kido D,et al.Susceptibility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evaluation of dementia[J].Radiology Case reports,2007(2):102
[2]徐玉蕓,李梅,丁小龍,等.磁敏感加權成像在腦外傷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0(2):97-100.
[3]張順,史浩.磁敏感加權成像在顱腦疾病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大學,2012.
[4]門腎力.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術應用[J].醫療裝備,2011(9):10-12.
[5]TUNG K A,ASHWAL S,HOLSHOUSER B A,et al .Diffuse axoual injury in children:clinical correlation with hemorrhagic lesions[J].Ann Neurol,2004(56):36-50.
[6]BADFLADANT,FREIER MC,TONG K A,et al.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neuropsychologic outcome and pediatric head injury[J].Pediatr neurol,2005(33):184-194.
[7]李愉,杜晶,田偉.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權成像在顱腦的臨床應用[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2(S1):100-103.
[8]Wycliffe ND,Choe J,Holshouser B,et al.Reliability in detection of hemorrhage in acute stroke by a new three-dimensional gradient recalled echo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technique compared to computed tomography:a restrospective study[J].J Magn Reson Imaging,2004(20):372-377.
[9]de Souza JM,Domingues RC,Cruz LC,et al.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familial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 comparison with T2-weighted fast spin-echo and gradient-echo sequences[J].AJNR AmJ Neuroradiol,2008(29):154-158.
[10]Sehgal V,Delproposto Z ,Haacke EM, 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neuroimaging with suspectibility-weighted imaging,2005(22):439-450.
[11]Reichenbach JR,Haacke EM.High-resolution BOLD venographic imaging ; a window into brain function[J].NMR Biomed,2001(1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