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性從句課件范文

時間:2023-04-05 12:5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名詞性從句課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名詞性從句課件

篇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新課程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在課堂上教授英語語法是擺在每個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新教材的設計理念是在中學階段讓學生在體驗、參與、研究這樣一種過程中去學習外語,最大量地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要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感受到語言是實用的。因此,我將新教材的設計理念滲透在課堂語法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語法規則,鞏固規則,運用規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

二、創設情景

(一)在實踐中學習語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欲望

1班是理科班,英語基礎較差,這節語法課是1班的第一節課,我提前兩分鐘來到班級。當我走到1班門口,發現班主任正在講臺上向同學們說著英語課的重要性,鼓勵他們上好每節英語課。上課鈴響了,班主任唱罷我登場。本打算用原來準備的課件來導入語法教學,我靈機一動,突然轉念,以實地為情景,拿班主任老師為例。

T: Do you like Mr. Wang ?

S: Yes, of course.

T: Why?

S1: He teaches us physics well.

S2: He cares about our study and life.

在這期間, 我寫出三個句子:

1. Mr. Wang teaches us physics well.

2. Mr. Wang cares about our study and life.

3. This thing is true.

然后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們真的喜歡范老師的話,試著用兩句話把這三個句子連接起來?;诔踔幸褜W的名詞從句知識和以前所接觸到的主語從句的用法,更基于對范老師的愛,學生們熱烈地討論著,不一會就有小組代表舉手要求回答:

That Mr. Wang teaches us physics well is true.

That Mr. Wang cares about our study and life is true.

我剛要對這兩個句子進行講解時,學生卻提問:老師,這個句子多了個“that”卻少了個“this”呀。我心頭不禁一震,原以為這些學生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更別提發現問題的能力了!我快樂地對學生鼓勵和提示道:“有同學問‘這句子怎么多個that呀?’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大家能解答嗎?”

(二)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自己發現語法規則

我把句子寫在黑板上:That Mr. Wang teaches us physics well is true.

That Mr. Wang cares about our study and life is true.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注意共同的語法現象,然后提出問題:主語從句的必備要素是什么呢?得到問題后,同學們有的陷入思索當中,有的則相互討論。我在課堂中巡視,發現同學們把例句寫在本子上,用筆畫著。不一會兒就有一些同學舉起了手。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就讓其中一個小組的代表站起來,只見他鎮定自若地說道:“主語從句其實就是從句作主語的句子嘛?!比缓笏^續說道:“這個主語從句就是由that引出來的?!?我和其他的同學被他的表述驚呆了,用熱烈的掌聲鼓勵了他。接下來,我鄭重其事地告訴同學們:一個句子,在連詞的引導下,在另一個句子中充當主語使用,叫主語從句。

(三)練習中鞏固規則,并發現規律,用相應的知識策略把語法知識的用法簡化記憶

我用課件展示出六個句子:

1. That he will succeed is certain.

2. Whether he will go there is not known.

3. What he said is not true.

4. What you left are only several old books.

5. Where he hid the money is to be fond out.

6.Whoever comes is welcome.

我說道:主語從句分別由whether,what,when,that,where,whoever引導,現在請同學們在發現的基礎上,找出規律,畫出圖表,歸納后把這些從句的用法簡化記憶。

聽懂任務后,同學們馬上開始行動了。而我則在課室巡察。同學們很認真,在紙上的例句中寫寫畫畫。有好幾個同學還嘟囔著:“想什么辦法好呢?”我點撥道:“圖表、 順口溜都行?!钡玫教崾竞?,教室里氣氛熱烈起來了,每組都有寫下討論的結果。經過全班評定,以下這組被評為冠軍:

主語從句用法歸納

1. If 不能引導主語從句,應用whether引導

2. 主語從句的“that”一般不能省

3. what 引導主語從句時,謂語動詞:

1)常與其后的名詞作表語一致

2)根據句子的語境而定

這組學生高興得拍起手來,當我帶著佩服的神情夸獎他們,并說要將他們的作品介紹給其他班級時,他們臉上充滿了自豪。隨后,我又出了幾道練習題。我發現,有幾位差生做得比往???,其中英語最差的李同學也做對了多數題目,做好后顯出“我能行”的得意神情。

(四)運用:引導同學們對自己發現的語法規則進行運用

在這一階段,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名詞性從句的語法結構。然后我讓同學們聯想生活中會用到名詞性從句,并讓同學們每人用一張小紙條寫上他對班級里任何一名同學或任意一件物品的描述,要求句子中必須有主語從句,兩分鐘后由科代表收集。受剛才快樂課堂氣氛的影響,大家積極性很高。收集匯總后,我找A同學抽,B同學翻譯,再由B同學抽,C同學翻譯。同學們好奇興奮的狀態使我意識到:當學生全身心投入時,學習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這時下課鈴響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我便留了個作業,課后翻譯,每人抽一張,明天上課檢查翻譯情況。這節課在融洽的氣氛中拉下了帷幕。

三、課后感悟

本堂課我主要通過“進入問題情境,觀察實踐,表達運用”這樣三個階段來進行教學的,它們與外語教學的“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是相通的。

我在“Presentation ”這一階段中,從實情出發,創設情境,引出名詞性從句,激發學生探究主語從句使用規則的欲望并歸納總結。在“practice”這一階段中,我讓學生前后聯系,形成主語從句用法的知識網絡,并探求相應的記憶策略,然后操練。由于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于是我在“production”這一階段中,讓學生展開聯想,實際運用。在這個階段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練習已掌握的語法結構并把這些結構的運用與交際過程結合起來。從課后反應看,多數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形成了主動積極的學習氛圍,這讓我也覺得特別快樂。

四 、反思

篇2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等級考試 特色教學模式

目前,檢測高職英語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的量化手段就是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它比較客觀的反映出學生在高職階段的英語水平。認真分析研究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狀況,既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成績以激發學習熱情,又有利于教師收集反饋信息以規劃下一步的教學。因此,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難點,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應該是高職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我們以《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真題》為藍本透析考題,以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學生為例,構建了教材和A級考試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英語語法教學與英語等級考試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論證了學生完全可以立足教材,通過強化訓練輕松應對等級考試,進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開展問卷調查找出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

高職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情況如何.影響學習英語的障礙是什么,教師必須擁有第一手資料才能做到在教學中信息準確,把握重點,突出難點,有的放矢。為此,對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13級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英語學習中的最大的難點是什么和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什么?”這兩個問題,有83%的學生認為是語法。此外,有79%的學生認為語法知識掌握程度對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影響比較大,而 76%的學生認為高職英語課中有必要講解語法。有80%的學生認為虛擬語氣、從句和分詞結構較難或沒有學好。因此,有效的進行語法教學是提高學生讀寫譯能力的途徑之一,也是幫助他們順利通過等級考試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立足教材、結合考點、強化訓練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職學生語法基礎薄弱,概念模糊,這嚴重影響了他們對英語篇章的理解和實用英語寫作。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立足教材又要結合等級考試,在學生基礎差,課時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完成語法教學的任務。為此我們不斷探索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測試形式等方面進行研究.以切合實際的方式,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教與學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從教材出發,找出適合語法教學的方法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要重視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引導出來傳授給學生。《高職高專英語語法》是一套??茖哟蔚挠⒄Z語法教材,適用于高專和高職的學生。該教材內容包括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語法部分的全部內容,它的培養目標與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考查點是基本一致的。對于語法知識的介紹比較詳盡,但是知識點過多,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雜亂無章、繁瑣無序.掌握起來非常困難,致使學生難以把握,無從學起。我們在教學中對語法教學模式行了改革嘗試,改變了以往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授課方式,而是立足教材,結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語法考點,在課前指導學生預習相關內容,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善于利用多媒體等角學工具,并配以相關的例題詳解和歷年真題分析。

2.分析歷年考點,教學中有的放矢

對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2009至2014年六年共十二套真題進行分析,發現重點考察項目為28%,其次為時態及語態和非謂語動詞均占19%,之后為特殊句式和介詞搭配,分別占11%和10%。虛擬雖然對學生來說是難點,但是所占份額僅為5%,且考察點多為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由于日常教學中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將高頻考點作為授課重點,并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改進教學方法.利用語法的實用性教學

很多高職學生的從句概念模糊.對于英語中三大復合句混淆不清。在教學中圍繞著實用這一主題進行系統編排和施教,簡易的規則說明后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鞏固;這些例句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再加上相類似的練習;使學習者既記住了語法規則,也學會了相應的表達。我們按照句子的基本結構將從句分為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由名詞所能充當的成分逐步推出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以及同位語從句。由淺入深讓學生懂得語法也是有規律的,從而掌握復合句的識別方法及應用。學生在學習狀語從句的時候;聽、說、讀、寫都圍繞這一主題,通過這四個方面的接觸訓練,使學生真正學會運用九種狀語從句。

4、制作多媒體課件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根據等級考試中語法考點的統計及教材中語法知識的分析,我們將高職院校學生所應掌握的重點語法知識歸納為四個專題:虛擬語氣、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以及時態和語態。每個專題都配有相關的“語法解析、例題詳解、綜合練習、真題分析”,并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以便老師教學及學生學習之用。在每個語法解析之后配有例題詳解,例題基本上與語法定義和解析相對應,使學生對這個語法點有清晰的概念。隨后使用大量的習題進行強化訓練。在這個環節主要選擇一些與語法要點相對應的題型,同時搜索與等級考試中這個語法考點相通的題目。最后,把歷年的真題匯編在一起,給學生以明確完整的語法信息,使這個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完整。整個多媒體課件制作新穎、版面活潑、內容豐富、條理清楚,把呆板的語法學習變成生動活潑的實踐教學。

三、創新教學模式,踐行因材施教

1.創新教學模式

在深刻理解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條件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充分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和興趣,教學質量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課堂的大多數時間都被教師所占據,講解多于溝通,布置任務多于商量溝通,長此以往,課堂氣氛變得壓抑而枯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養。提高英語A級考試的通過率,首先就是要將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點貫徹于教學活動中來,在充分了解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需要的環境和氛圍中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方案。此階段,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雖說都已逐漸得到形成,但是仍有待加強和完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協助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教學模式上,不必受限于教學空間和時間,英語的學習隨處隨時均可實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基本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在課后任何可以接觸英語的地方不斷地學習和總結,從而在鍛煉中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當然,教學觀念要隨著時代和新課改步伐的推進而創新和完善,在循序漸進中創新教學觀念,使其與新課改的發展并駕齊驅。

2.踐行因材施教

踐行因材施教原則,采取分層次教育理念。任何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得教學主體掌握并且能夠熟悉運用所學的知識,但大多數教學都采用大班上課等集體模式,不利于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采取更加貼合的方式,這就要求教師改善教學方法和態度,實施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教學就是以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學習態度為基礎,實行有各種區別的教學方法, 對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和幫助,具體來說,要先從教學主體來分層次,根據平時表現以及考試成績進行考核,從而確定教學方式的輕重緩急;第二,要確定教學目標的分層次管理,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主體來進行不同目標的教學過程;第三,在教學內容、教學態度、教學進程等方面要積極靈活的創新,靈活地變換適宜的教學手法。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試著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在關心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注重他們自尊心、自信心的關注,用自己的情感去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使得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方向轉變??傊?,在英語教學中,為了提高大學英語等級考試通過率,實施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的分層次教學理念和方式,是提高過級率的關鍵法寶之一,也是進行教學模式改善和創新的最佳途徑。

四、總結

高職學生一般英語基礎不是很好,想學而又不知如何去學。針對這種學習的可塑性,我們只要充分研究教材,合理安排課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就可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充分調動他們依然有著渴望學習的積極性。我院多次參加英語等級考試,且成績呈上升趨勢。我院在14年12月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級考試中,過級率超出國家平均水平,我們會堅持在深入研究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命題規律和挖掘教材知識點的基礎上,將語法考查點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考中學、在學中練,考、學、練相互滲透和補充,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語法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以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吳小龍.高職英語語法教學之我見.教育探究,2006(2)

[2]周遙.英語語法教學新動向

篇3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情境教學 應用探索

高中生學習英語,為掌握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進行交往創造條件,也能促進其心智、情感、人生觀的發展,提高其綜合素養。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傳統教學習慣的使然、高考的壓力,教師仍沿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重記憶背誦輕理解感悟,學生淪為被動接受的容器,興趣逐漸缺失?!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出發,開展實踐體驗、合作交流、任務教學等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跨文化的意識、積極向上的情感、自主學習的能力。情境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與思維特點,讓學生在“趣”、“形”、“情”中感知世界,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

一、高中英語情境教學的特點

1.形象直觀

教師借助于實物、掛圖、多媒體等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可以感知的對象,或眼能看到、或耳能聽到,或手能觸摸,這些色彩鮮艷、形體各異的形象事物能引發學生聯想,激發學生產生認知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感知形成感性認識。

2.寓教于樂

“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睂W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產生心理需求的快樂,會調動左右腦同時投入學習。情境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樂于學習的“情境”,能讓學生以學為樂,推動著他們積極參與認知活動。

3.情知共生

傳統的英語教學重認知,輕情感,學生獲得的只是“冰冷的知識”。情境教學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加快了學生的理解過程,使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實現互補。

二、高中英語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

1.情境教學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詞匯、運用詞匯,使單調乏味的詞匯學習變得充滿生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1)利用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已步入尋常課堂,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動畫于一體,使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圖文并茂、聲色俱佳,能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如在Wish you were here教學中,教者運用課件播放一首非洲音樂,呈現肯尼亞、埃及等國家以及非洲大草原、白浪漂流、騎駱駝穿越沙漠等圖片,提出問題:Where are these pyramids?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 except grasslands? How do you think the Sahara Desert? Is it worth visiting Africa for your holiday?(2)創設生活情境。學習語言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交際,教師將英語教學融于生活之中,帶領學生步入社會、親近自然,將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再現課堂,讓學生在接觸生活中交流,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如在學習“旅游”的話題時,教者為學生呈現響水風景圖片,然后提出問題:My hometown is Xiangshui, now we enjoy beautiful scenery in Xiangshui. If a friend of mine want to visit Xiangshui, can you give her/ him some advice.學生躍躍欲試,愿意為老師出謀劃策,給老師提出旅游古云梯關、開山島、灌河大橋的建議。(3)創設表演情境。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模擬具體的場景,讓學生扮演角色,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享樂學習的快樂,體驗成功的樂趣。在學習與旅游相關的詞匯時,教師讓學生模擬旅游準備、導游與游客對話等場景,學生在表演體驗中感受活動的樂趣。

2.情境教學在課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文教學中,教師開展情境教學,為學生提供情節逼真的現實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開啟學生的思維。(1)創設問題情境?!耙?,思之始,學之端?!睂W生有了問題,才會開啟思維的大門,教師不拘泥于“師問生答”的形式,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生問生答”中加深理解。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一定的思維價值,要難易適中,提在其知識生長點,貼近其“最近發展區”,教師要注重引導啟發,引導學生思維層層深入,從而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2)創設探究情境。高中英語內容靈活多變,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從同一語境中探求變化規律,在查閱資料、比較中拓展知識、挖掘潛能。

3.情境教學在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語法涉及內容多,有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非謂語動詞等內容,教師要創設應用情境,讓學生在交流中建構知識。(1)任務型活動。教師要以任務為載體,將“用”與“學”融為一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2)語言描述。不同教師的語言風格不同,經驗豐富的教師避免學生的死記硬背規則,善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能便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篇4

關鍵詞:中職;英語;高職考;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2-0071-03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簡介:古淑娟(1979-),女,東莞市經濟貿易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與理論。(廣東 東莞/523003)

廣東省每年都有3萬多中職學生參加“3+技能課程證書”高職考,以期進入高職院校。以筆者所在地區的中職學校而言,報考高職考的學生在頂崗實習后,僅剩七個月的時間進行語數英三科復習。語法復習是英語科第一輪復習的主要內容。中國學生英語語法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呈顯著相關,是近年來語言學研究已肯定的客觀事實。如何提高英語語法復習課的效率,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高職考英語語法考情分析

在廣東省高職考英語考試中,語法單選題分值30分,占總分比例的20%。除了語法單項選擇題,語法知識點的考核還滲透在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完成句子等題型中。要在高職考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考生必須對英語語法有較為系統的掌握。在歷年使用的不同版本的高職考英語復習教材中,語法部分的內容都占了整本教材的70%左右。

二、影響語法復習課效率的因素

輔導中職學生參加高職考,語法復習課是英語科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中職學校高三語法復習課主要有兩個矛盾:

第一,內容多,時間緊。語法復習課要圍繞高職考考綱,考綱涵蓋的知識點多,語法題練習量大。要在大約十周時間內將語法知識系統復習,時間非常有限。

第二,學生英語基礎差,知識點落實的難度大、任務重。不少學生對語法一竅不通,語法知識的復習相當程度上是重新學。

教育部職業教育專項研究課題《中等職業教育對學生文化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要求的研究》結果表明:就英語而言,38.6%的中職學生沒有達到小學畢業應有的水平,72.4%的中職學生沒有達到初中二年級應有的水平,僅 9.6%學生達到了初二英語優秀水平。為數不少的中職高三學生還不了解英語詞性,不明白時態和語態的使用,更別說劃分句子成分。

要解決以上兩個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語法復習課的課堂效率。但是在現實中,中職高三英語語法復習課往往“費時較多,收效較低”,普遍存在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究其原因,有兩方面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

不少教師復習語法時用題海戰術,只求數量,不講質量,學生試題做得多也錯得多,沒有實質性的提高;一些教師講解語法規則時缺少鮮活的語言實例和解題示范,簡單而機械,學生背了語法規則卻不會解題;有些教師缺乏對復習教材的整體把握和再加工,按照教材照本宣科,造成不同章節內容銜接得不好,知識點瑣碎散亂,不成體系;有些教師語法教學理念陳舊,只講練語法單選題,沒有把語法知識轉化為語篇閱讀能力;有些教師為了講解完大量的語法題,連提問學生的時間也節省,整節課唱獨角戲,課堂參與度低。

(二)學生方面

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策略,知識鞏固不夠,普遍性出現舊題目重復做錯,原地踏步;部分學生覺得語法復習課枯燥乏味,缺乏興趣,沒有參與到課堂復習中;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語法學習動機。

三、優化語法復習課的策略研究和實踐

雖然教無定法,但有一些方法是具有共性的。下面針對高職考英語語法的具體考情,以及影響語法復習課效率的原因,談談優化語法復習課的策略,以及筆者在課堂上的具體做法。

(一)注重質量, 舉一反三,避免題海戰術

從復習的整體規劃來說,選擇一本質量好的復習教材,緊扣教材進行系統復習是首要原則。根據二語習得語言輸入理論,語言習得的首要因素是語言輸入;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首先要保證輸入質量。在整個復習階段,學生最主要的語言輸入材料是復習教材的例句和習題。立足教材,把教材內的題目講透、練熟,才能形成有效輸入。古人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讓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會事半功倍。如果教材內的題目理解不透徹又不斷復習課外的語法練習題,雖然數量多但成效甚微。而在講評教材外的模擬試題時,要有意識地聯系課本內相似的例題,喚起學生的注意, 激活他們的習得狀態, 促使學生觸類旁通,產生知識的正遷移作用。比如,評講2012年廣東省高職考試題第26題:

They were made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A.work B.working

C.worked D.to work

可以聯系教材《語法專項訓練》P72例題19作比較。

A welldressed lady was seen a shop just now.

A.to go intoB.go into

C.to go inD.to arrive

(二)注重實例,精講多練,避免重規則講解、少實例運用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發現,“語法形式―功能的掌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像其它技能的掌握一樣,需要成千上萬小時的操練,這種長時間的操練不是幾條陳述性的規則所能取代的?!彼裕Z法復習課要多提供語言實例和習題操練,使規則具體化、形象化。練習時多選用高考真題,增加學生的實戰經驗。舉例時要選取易于記憶的典型實例。比如,講解“不定代詞被形容詞修飾時,形容詞要放在不定代詞之后”這一規則,筆者展示了這樣的例句。

例句1:I would like to eat something sweet and something cold.

例句2:A bride on her wedding day should wear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lue,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old.

句子朗朗上口,學生記得快且記得牢固。

(三)加工教材,系統講解,避免語法知識支離破碎

語法內容零碎繁多,難以記憶,復習時要注意系統性。語法復習課要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經過一輪復習后能形成完整的語法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在解題時能信手拈來。絕大多數的語言學研究者都指出,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具有次序性質的規律,語法習得的次序是一種客觀存在。但目前對習得次序的了解還不足以整理出一套系統完整的語法習得次序過程,因此,一般的英語教材的語法次序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比如,在復習名詞、代詞、形容詞、副詞等章節的內容時,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語法規則中提到的謂語、定語、狀語還處于概念不清的狀態;而“句子成分與結構”的內容被編排在教材后面的章節。如果照本宣科,按教材編排順序逐一授課,實際效果不好。筆者的做法是,把“句子成分與結構”的語法專題放在復習的第一課,接下來才是各種詞類的專題復習。根據語法習得次序的理論,筆者認為,教師有必要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對語法復習教材進行再加工,整合知識點,調整章節授課次序,使各章節知識點緊密銜接,順應學習者的習得規律。

此外,筆者在講評練習題時,也通常不按題號順序講評。備課時先分析各個題目的知識點,再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來分類講評,這樣效果會好得多。有時需要把涉及同類語法知識點的習題集中在一起講評,便于歸納總結;有時需要把“貌似相同,但本質大相徑庭”的題目集中講評,便于對比區分。通過這樣的分類講評,可以達到前后對比、融會貫通的效果。比如,在復習動詞時態這一章時,為了方便學生體會、區分不同時態的運用,筆者把課本里的習題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打亂題號順序,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歸納,同類題目集中講評。像下面三道題都涉及過去完成時的知識點,便集中在一起講解:

46.Most of the work by the time we got there.

A.was doneB.have been done

C.has been doneD.had been done

54.Mary’s mother said she David for three years.

A.has married toB.has married with

C.has been married toD.had been married to

60.When Jack arrived he learned Mary for almost an hour.

A.had goneB.had set off

C.had leftD.had been away

(四)結合語篇,發展能力,避免只做單句練習

近年來,語言學家呼吁結束以句子為單位的語法教學模式,因為語法結構更多地與語篇結構相連。以語篇為基礎的語法教學更能促進學習者建立形式與意義的連接。在以句子為單位的語法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用語法知識分析語篇句子結構的能力,導致不少學生做閱讀題時畏懼長的句子,抱怨“單詞全部認識,句子卻不明白”。所以,語法復習課除了講練單項選擇題,還要結合語篇教授,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的結構,發展閱讀理解能力。在復習動詞非謂語形式、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等章節內容時,筆者曾提供語篇嘗試讓學生分析句子結構,達到了預期效果。例如:

One way to overcome “butterflies in the stomach”is to note ││②that interviewers want to hire people│││③ who have something to offer their company.

(主語部分)

(表語部分)

該例句本來是一個內容和形式都頗為復雜的長句,筆者引導學生把句子分為三個層次,賓語從句在第二層,定語從句在第三層。先分層理解各部分意思,再縱覽整句話。由于語法結構的提示,句子變得簡明易懂了。類似的長句在閱讀中經常遇到,學生如果能多練習運用語法知識分析長句,語法知識的掌握和閱讀能力的發展就會相互促進。

(五)科學重復,克服遺忘,避免錯誤復現

有研究者調查發現,超過 40%的高中生認為語法習得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記憶語法規則,其次是學會實際應用和做語法題。語言知識只有被學習者理解吸收才能進入大腦長期記憶, 才能起到催化語言習得的作用;能被吸收的語言知識在語言輸入中必須有足夠的重復率和突顯性。根據心理學上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揭示的規律,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大腦遺忘的過程“先快后慢”,復習有助于保持記憶。做錯的題目反映出學生沒有理解或被遺忘的知識點,因此,語法復習課要安排若干時間重復和凸顯錯題,每節課都要堅持,這比花費所有時間講評新題目要好。因為從學生練習、考試的情況來看,“一錯再錯,原地踏步”是普遍性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教師總結普遍性的錯誤,安排合理的時間間隔在課堂內復習錯題;

第二,學生各自建立一個錯題本,登記錯題,教師給學生個別輔導時檢查是否理解了錯題本登記的題目;

第三,抓住重點,重要考點經常重復鞏固。

教師可以通過查閱、分析學生的試卷找出錯誤率高的題目;還可以在課堂上讓答案正確的學生舉手,以此方式統計各道題的錯誤率,明確哪些內容需要重復鞏固,有的放矢。

(六)加強互動,激發興趣,避免枯燥乏味

語言學研究表明,學習者自身的英語語法學習動機、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等差異是影響語法習得速度和效率的主要因素。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和內因,教師只是外因。因此,要提高語法復習課效率,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語法學習動機、語法學習態度等因素,盡量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質疑、答問、討論而不只是聆聽。

設計語法復習課的互動形式,可以借鑒電視臺知識競賽類節目。筆者最常用的是小組競賽形式,小組輪流答題之后加一到兩道搶答題。比賽程序簡單,易于控制課堂秩序,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機會均等。

第二種形式是引導學生“猜答案”, 給學生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則認真聆聽,留住懸念,最后在全班同學急切的期待的目光中才慢條斯理地把答案公布。

第三種形式是“翻書比賽”。在談及之前學過的某個語法知識點時,讓學生從教材中找出相關的例題和重點例句,比賽誰最快查找到相關資料。學生對“翻書比賽”非常踴躍。在這樣的氛圍中講題目,學生對題目的印象非常深刻。

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優化課堂復習策略,提高語法復習課的效率,幫助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語法知識。只要復習方法得當,相信我們肯定會帶領考生越過語法這個難關,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戴煒棟,陳莉萍.二語語法教學理論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92-99.

[2]牛強,王亞芳.論將語法知識轉化為語法能力的外語學習策略[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7(1):5-11.

篇5

【關鍵詞】美語;英國英語;高職;英語教學;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10

一、引言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在六十多個國家中廣泛應用。聯合國現有193個成員國,南蘇丹共和國是2011年加入的最新成員,其官方語言是英語。英聯邦有53個成員國,英語是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共同語言,在絕大多數成員國中是第一或第二語言。美國沒有加入英聯邦,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和英國一樣至今沒有官方語言。美國全國范圍內通用的英語是事實上的國語。美國英語,又稱美式英語,簡稱美語,實際上是英語的一個變體。

憑借美國超強的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實力,美語在世界上明顯占據主流地位。然而,絕大多數關于英語的圖書均以英國英語作為起點。岡奈爾?托蒂分析了兩大類原因[1],首先英國英語至少在歐洲和前英國殖民地更悠久、更有聲望,直到不久之前美語還被視為少教育、缺修養,許多歐洲國家教師不被允許有美國口音,而且從美國交流一年回來的高中學生會被保守老師打低分以示懲罰,好在當今這種態度已經幾乎消失,盡管還偶有發生。其次,英國出版教材和詞典向世界推銷有悠久傳統,美國尚未迎頭趕上。

高職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對于大學一年級新生來說,努力掌握英語語音、語法和詞匯等的基礎知識,刻苦練習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得不重視美語風格,否則“南腔北調的混雜音,聽起來既不順耳,又影響交流思想的效果”(桂燦昆)[2]。

筆者在所任教的三個年級課堂上都提出一個關于美語風格的問題。對于英文字母Z的發音,學生幾乎異口同聲,是[zi?];接下來問,字母Z另有一個發音是什么,學生就出現了猶豫,只有少數能夠回答是[zed];再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個別學生能夠聯想到英音和美音問題;最后考大家哪個是美音,竟然在三個年級學生中只有2015級一位女生說出了正確答案,[zi?]是美音。一個字母的發音問題,可以說明在大學前英語教育中,我國學生普遍使用美國英語,只是高職學生自覺領悟不夠。

我院高職學生中有個別英語偏才,英語高考成績優秀,或者口語表達出色。由于沒有養成正確的英語單詞拼讀習慣,不少學生混淆了[a:]、[?:]、[?]、[?]等多個發音,而且不管后面是否有字母r一律加卷舌音,在模仿美語時出現了嚴重語音錯誤,后期改正需要下不少功夫。

周榕和陳國華(2008)考察了101名英語專業本科大學生,表現出更偏好美國英語的趨勢,對美國英語的口音特點也有較高的識別能力,且多數人愿意以美國英語為學習模仿對象[3]。

美國微軟公司OFFICE辦公軟件默認進行美國英語的拼寫和語法檢查,對電腦程序所識別的拼寫錯誤加以下劃線處理。一般情況下,紅線表示嚴重錯誤,提醒加以修改;綠線說明可能存在問題,建議修改。個別情況下,系統無需經過輸入者許可,會自動糾正錯誤。對初學者來說,不明白自動糾錯的背景原因,會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有時候處理起來十分麻煩。另外,對于語法等問題,OFFICE也使用綠色下劃線來建議修改。高職學生學會并熟練應用這方面的技巧,對提高英語水平和將來工作有很大幫助。

高職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普遍不高,英語表達不自信,分不清英音還是美音,個別學生英語厭學情緒強烈。高職學生失去了往日高考的巨大學習壓力,又無法體會將來實習就業的競爭殘酷,這就大大增加了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果的難度。無論如何,高質量的高職英語教學必須擺脫中式英語影響,應該重視美語風格,拿出更多智慧,根本解決制約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現實難題。

2016年九月,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簡稱山旅SCTH)與蒙古財經大學(UFE)正式實施了“1+2+1”合作培養蒙古留學生協議,首批十一名學生在蒙古學習一年后到山旅選修酒店管理專業理論一年,全英語教學,再實習一年,最后回國完成一年學業,同時獲得山旅專科畢業證和蒙古財經大學本科畢業證。這是山旅首次招收國外自費留學生,也創造了國內??圃盒閲獗究圃盒A魧W生提供學歷教育的中國高等教育先例。

二、美語和英國英語的差異特征

美語,具有美國民族大熔爐的特點,在美國也很少有人能說純正的標準美國英語。本文歸納列舉了美語和英國英語兩種風格在語音、詞匯拼寫和語法等方面的基本差異特征,補充說明了電腦程序的拼寫和語法檢查等實用風格處理細節。

(一)語音

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必須有聲地來掌握這門語言,首先在語音、重音、爆破音、連讀和弱讀等細節處理上方法得當,技巧熟練。目前,筆者所進行的英語教改更多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智能手機、電腦、微云、QQ和微信等工具和手段,指導并檢查學生朗讀生詞和短文音頻,領會英語拼讀規律,結合背誦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英語國際音標科學簡明,而美國音標不統一,也不方便書寫,所以不適合初學者。當前大中小學英語教材通常提供英美兩種音標。高職學生能夠很快熟練使用手機查生詞,在大學校園幾乎見不到紙質英語大詞典,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子詞典也已經日薄西山。考慮到實際排版需要,本文盡量少用音標特殊符號,對必須加注的發音均采用國際音標。

1. 區別于英國英語的美語單詞三大發音特征。

①與英國英語區別最顯著的是美語的卷舌音。美語單詞中的字母r一律發音,尤其是在重讀或輕讀音節的結尾要發卷舌音。我國有不少英語學習者模仿美語發音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是讀不出卷舌音,還有一部分學生養成不良習慣,不分辨在[:]、[]等音之后是否有字母r,一律加讀卷舌音。②對應英國英語中的[:],美語中部分單詞(如calm, father, rather等)保持了英國英語的相同發音,但是美語更多單詞又分化出三個不同的發音,即第一類banana, bath, dance, example, fast, grass, half, last, past, path等詞中的重讀元音字母a在美語中讀作[],美語aunt“嬸、姑、姨等”和單詞ant“螞蟻”成為同音詞,也屬于典型一例;第二類tomato“西紅柿”和vase“花瓶”等單詞中字母a美語發音[ei];第三類單詞Berkeley, clerk, derby等美式發音為[:(r)],一些英國人也在和美國人趨同。③美語中name, pale與home, role等詞的元音發音不夠充分,不像英國英語的雙元音那樣完整和標準。

2. 美語單詞重音兩大特征。

英語單詞的重音比較復雜,主要體現在雙音節單詞或更多音節單詞中。單詞重讀有一定規則可循,但不是一成不變、包羅萬象,美語和英國英語在單詞重音方面的區別更是如此。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生詞中必須學會運用規律準確把握重音,也要留意例外現象。

重音可以在多音節英語單詞中區分詞性,如英語單詞中一個重要的“名前動后”規則,即該單詞作名詞時重音落在前面的音節,而作為動詞時就必須將重音移到后面。這類單詞有:conduct(行為;指揮), content(內容;使滿足), desert(沙漠;拋棄), insult(侮辱-漢語名詞和動詞兩用), present(禮物;贈送)等,其中record(記錄、紀錄、唱片等)美語弱讀音節的發音獨特。另有defense, offense, research等單詞也傾向于重讀在前,與英國英語的標準發音明顯不同。

下面是美語單詞兩大重音規律:

①在單詞重音方面,美語對于從法語借來的詞通常保留了詞尾重音的習慣,這一點在英國英語中已經發生了變化,如attaché, ballet, café, cigarette, garage, massage, mirage, résumé, etc.②多音節單詞,如:commentary, category, dictionary, inventory, secretary, etc.在美語中除了詞首重音外,在第三個音節又增加了次重音。

實際教學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生詞時對單詞重讀不夠重視,把握不準確。因此,在教改中檢查單詞朗讀時增加了升調,可以充分判斷學生是否準確掌握了單詞重音,又可以真正解決詞尾輔音、特別是爆破音的準確發音問題。鑒于大多數學生剛開始不習慣用升調朗讀生詞,在英語初期學習階段將生詞朗讀檢查確定為每個生詞各讀三遍:第一遍維持降調,借助學生的前期英語學習習慣;第二遍改為升調,強調變化,讓學生感受升調的疑問、委婉、禮貌等語氣;最后一遍重復降調,鞏固學習成果。

3. 美語語調。

傳統英語教學中,我國學生都熟悉降調和升調兩種語調,前者多用在陳述句、祈使句、感嘆句和特殊疑問句等的末尾,后者則常出現在一般疑問句的結束。英語實際表達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使用英語的高、中、低三個語調等級,努力把握好升調或降調等的變化,結合單詞、短語和句子重音,克服單調朗讀現象和語氣中斷問題,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一般來說,美語的語速比較緩慢,發音比較清楚,聲音也比較響亮。在語調方面,美國英語的語調更加平穩。語調是當今公認的英美發音最大區別,也是當今語言學界任務最艱巨的研究領域之一。如何向學生提供養成標準語調的精確信息或者是模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國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出現“啞巴英語”問題,經歷過小學和中學義務教育階段,再受過良好的大學教育,仍然解決不了英語開口難問題,難怪大學英語教師要背黑鍋和罵名了。高職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差,其實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輕松辨別英語發音是否地道,苦于難以入門,欠賬又多,感覺到開口說不好英語會丟人,就干脆放棄練習或提問等機會了。因此,提高這些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難度更大。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更注重英語教學的針對性。

多年來,筆者所主持的英語教改主要采用英語生詞三遍朗讀法,首先指導學生建立單詞拼寫與音標的準確對應關系,開口準確練習并努力牢固記憶英語單詞;其次,可以讓學生在所習慣的降調朗讀生詞基礎之上適應升調,進而觸類旁通、徹底解決單句或短文朗讀時中斷太多、語氣不連貫的嚴重問題。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并指導學生通過英漢雙語背誦、手機自拍背誦視頻方式來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和綜合表現水平。多年教改實踐尚停留在模仿美國外教朗讀的感性階段,將來需要下苦功夫,努力提高完善。

(二)詞匯拼寫

美語和英國英語的絕大多數詞匯在拼寫上的區別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余少數需要單獨學習加以掌握。下述六條主要規律中,前兩條的認知度最高,第三和第四條充分體現了美語的簡化原則,最后兩條反映了動詞后綴及其轉化為名詞的英美區別。具體如下:

1. 美語詞匯中的or組合通常對應著英國英語詞匯中的our組合,這類常見的美語單詞有:behavior, color, favor, flavor, harbor, honor, humor, labor, neighbor, odor, parlor, rigor, rumor, etc.

2. 美語詞匯中的部分詞尾“er”在英國英語中常寫作“re”,如:center, fiber, kilometer, liter, luster, meager, meter, theater, etc.另有一部分單詞在美語和英國英語中都使用“re”詞尾,如:acre, lucre, massacre,mediocre, etc.

3. 美語動詞中結尾為“l”字母的單詞在添加后綴“ed”或“ing”時通常不雙寫“l”,而英國英語正好相反。如:cancel, counselor, label, marvel, model, quarrel, signal, travel, etc. 美語中形容詞cruel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通常分別加詞尾er和est,而英國英語仍然雙寫“l”,再加后綴。另有幾個特例是有雙寫“l”字母的美語單詞,在英國英語中只用一個“l”,如:動詞fulfill;形容詞skillful和willful。

4. 相對于英國英語,美語詞匯常使用簡短形式,只保留了幾個“-gue”詞尾的單詞,如:fatigue, league,tongue, vague。這些簡短形式主要有以下四類。①省略字母“e”:axe, ax; ageing, aging; judgement, judgment; routeing, routing; sizeable, sizable。②“ae”或“oe”組合只保留字母“e”:aesthetic, esthetic; encyclopaedia, encyclopedia; paediatric, pediatric; diarrhoea, diarrhea; foetal, fetal; foetus, fetus。省略字母“me”:gramme, gram; programme, program。③詞尾“logue”省略字母“ue”:analog, catalog, dialog, homolog, monolog, etc. ④美語動詞后綴“-ize”和“-yze”分別對應英國英語中的“-ise”和“-yse”,如:-ize: colonize, fraternize, jeopardize, militarize, naturalize, organize, realize, recognize, standardize , -yze: analyze, catalyze, hydrolyze, paralyze

5. 美語中常見的詞尾“-ense”在英國英語中寫作“-ence”,如:defense, license, offense, pretense, etc.一個典型的反例是美語practice用作動詞或名詞,對應的英國英語動詞為practise,名詞仍為practice。

保羅?內森列舉了一級兩千個通用英語單詞,又細分為兩個詞匯表:前一千個(實際為925個單詞)和后一千個(實際為977個單詞)[4]。經粗略統計,這些通用英語單詞中,前一千個單詞中至少有235個、后一千個單詞中至少有202個,都明顯區別于英國英語發音,表現為前述第一或第二項美語單詞發音特征,比例超過單詞總數的五分之一。然而,美語拼寫不同的單詞數各有六個和五個,認知度最高的前兩項特征的美語單詞總數為七個。這表明,美語和英國英語在這些通用英語單詞上的區別主要集中在語音上。

古奈爾?托蒂(2005:100-104)從詞形和語義兩個方面系統區分美語和英國英語詞匯。從詞形上可以分為四個類型,一是那些具有相同基本意思但在風格、內涵或頻率不同的單詞,如:vacation/holiday, maybe/perhaps, post/mail, etc.;二是那些具有同一基本意思但是一方或雙方已經發展了補充詞義的單詞,如:名詞bathroom, tube, concession、動詞ship、副詞momentarily, presently等;三是那些原先意思相同而現在已經迥異的單詞,如subway, pavement, creek, football等;四是只在或者主要在一個變體語言中使用的單詞、搭配和成語等,如:卡車的美語是truck,英國英語是lorry;美國人排隊說line,英國人說queue;對于“電視TV”,英國人有個非正式單詞telly,而只有美國人傾向于說ornery來取代ordinary,表示“小氣、自私和討厭”。另外,還可以從語義上區分美語和英國英語詞匯為兩類,一類是雙方有不同的單詞表示各自都有的現象或概念,另一類單詞則表示只存在于一方的現象或概念,英國或美國獨有的動植物居多,也有諸如不同的社會現象等。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繁雜。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除小語種專業外,各專業在開設基礎英語、英語聽說和口語等通用課程之外,都增加了相應的專業英語課程,以保證學生達到旅游行業較高的外語要求。按照上述美語單詞拼寫規律,受各專業領域約定俗成的影響,落實到具體的專門用途英語,美語和英國英語在詞匯上的風格差異更加明顯。然而,相關系統對比研究還不多見。

(三) 語法

美語來自英國英語,同屬一種語言。和英美詞匯顯著不同的是,語法無需及時反映日新月異的世界變化和發展,隨著國家間交往的日益密切,電視和電影等文化形式的相互影響,英美語法方面的差異會越來越小。美語和英國英語在不同詞類方面的區別主要如下:

1. 名詞和冠詞。集合名詞如committee, enemy, family, government, team等,在美語中通常用作單數,而在其后的從句中可能會用復數代詞來指代集合名詞。例如:That’s the sign of a team that has a lot of confidence in their players.英國英語通常把這些詞都看作復數,后面的動詞和代詞也均用復數。美語中的police和staff是例外,均用作復數。美語中出現在介詞短語中的定冠詞,到了英國英語中則被省略。例如:After a warm chat, we are connected regardless of the distance.

2. 動詞和助動詞。部分動詞(burn, dwell, learn, smell, spell, spoil, etc.)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在美語中按規則變形,都在后面加“ed”;這些動詞在英國英語中為不規則動詞,后面只加“t”。另外兩個突出的動詞dive和fit在英國英語屬于規則動詞,在美語中要分別寫作:dive, dove, dived; fit, fit, fit。對于兩個將來助動詞will和shall,美國人慣用前者,英國人曾經長期使用后者,現在逐漸和美國人統一起來。在英美人中,shall現在僅局限于表達第一人稱的禮貌提問或建議。

3. 代詞。在人稱代詞方面,兩種語言的差異不大。指示代詞this和that在當今英美人電話用語中完全相反,美國人常問“Who is this?”,英國人則說“Who is it/that?”。在英語句子主語的定語從句中出現關系人稱代詞,美國人多用that,而英國人則用who。

4. 形容詞。一個典型的形容詞是sick,作為定語,前置來修飾后面的名詞,在英美人中表示相同的含義“生病”。但是,如果在句子是表語,主語是人,美語仍然是“生病”,英國人則表示“嘔吐”。如果主語是動物,如:The dog was sick on the carpet. 英美含義相同,都是“嘔吐”。

5. 副詞和狀語。結尾為“ly”的部分副詞在美語口語中幾乎都省略了這一后綴,這在英國英語中也出現,但遠不如美語普遍。三個英語單詞sure, enough和ever,用作副詞,在美語中有獨特的含義。sure在美語口語中更多相當于英國英語的certainly;enough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英美語中都要接不定式短語,美語中有時要接that或so that從句;ever在美語句子中可以表示感嘆。

6.介詞。三個典型的介詞,美語寫作toward、among和around,英國人則寫為towards、amongst和round。在表示地點的街道名稱前,美國人喜歡用on,而英國人要用in;在表示地點的學術機構前,美國人多用in,而英國人喜歡用at。表示時刻,英美人都說a quarter to twelve(差一刻十二點)和a quarter past twelve(十二點一刻),美國人還有自己獨特的表達,分別是a quarter of twelve和a quarter after twelve。英國人表示一段時間用from…to,或表示截止till,美國人都喜歡用through。

例句美語: We are playing in Canada through March.

英語: We are playing in Canada till the end of March.

例句美語: He has been very busy April through June.

英語: He has been very busy from April to June.

與circumstances組成的介詞短語,美語為under the circumstance,英國人則說in the circumstances。動詞cater在美語中后接to,在英國英語要接for。

7.連詞。英國英語有兩個副詞形式的連詞directly和immediately,在美語中只能用作副詞,后面接after,來表達和英國英語連詞同樣的意思。

例句美語: John left directly after Mary arrived.

英語: John left directly Mary arrived.

例句美語:Mary left immediately after she heard about it.

英語: Mary left immediately she heard about it.

(四)電腦程序的拼寫和語法檢查等實用風格處理細節

信件和合同等不同性質的文書也各有約定俗成的套語和格式,英美等不同國家都有各自的特色。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討論。

電腦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日漸普及,微軟辦公軟件系統默認為美國英語,檢查拼寫和語法等,對識別出的錯誤標以紅色下劃線,對不符合語法的地方標以綠色下劃線,輸入者可以通過點擊右鍵,選擇正確拼寫,或者根據提示建議,完善句子表達。有時,電腦程序可以不經輸入者許可,自動糾正錯誤。

以WORD2007版本為例,內置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十多個國家的英語詞典,方便用戶選擇使用,并允許用戶添加新詞,可以確保英語單詞拼寫風格的一致。系統默認了十一項語法條目,分別檢查大寫、句子片段和連句、錯誤使用的單詞、否定、名詞短語、所有格和復數、標點、疑問句、關系從句、主謂一致以及動詞短語。另外,系統提供了更為復雜的二十一項風格檢查,期望達到完美、規范的文檔。

許多高校實現了無線校園網的全覆蓋,加大投入建設計算機房和多媒體教室,絕大多數教師使用電腦聯網上課,越來越多的學生也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普遍使用智能手機和QQ無線上網。因此,高職英語教學需要更好與時代相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相對更加全面合格的學生。

三、教材方面的美語風格體現

胡文仲(1989)在總結北外教材建設經驗時明確指出,必須主要依靠自編教材,從我國學生實際出發,重視學以致用[5]。盡管可以借鑒外國教材,在一些輔助課程引進甚至是短時間內借用外國教材,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必須主要依靠自己編教材。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我國學生的情況,才能體現我們的教學原則、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

李秀娟(2012)分析了我國當代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存在的五大問題,即教材分冊眾多,聽說訓練力度欠缺,部分英語教材多媒體出版物多余,出版商業氣氛過濃,以及教材編撰未均衡發展[6]。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在英語教材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多、更復雜。

至少對于需要精講精練的英語教材來說,保持某一種英語風格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選編素材來制作高質量的英語課本,存在很大難度。不少人認為英國英語和美語的區別主要在語音,所以就有傳統英國英語教材增設了美音版,以迎合不同讀者的偏好。根據前面所述的美語語音、拼寫和語法規律,美語區別于英國英語的特征無處不在,已經充分說明這種做法不負責任。

《新表現英語》是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的校本教材,由美籍教師珀爾?詹姆斯校對并錄音,解決了教材美語風格統一問題,密切結合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實際,特別是符合學院國際化建設的需要[7]。經過2013級酒店管理專業一個班和2014、2015兩個年級西餐專業五個班總共二百多人的教學實踐,針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注重教學實效,指導學生進行生詞和短文朗讀訓練,鼓勵學生嘗試英漢雙語背誦,模仿地道英語語音語調,通過手機自拍方式展示英語綜合表現能力,打造出山旅特色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當前,筆者正與各位同事致力于院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借助在營養與烹飪系和計算機網絡中心各專業推廣《新表現英語》教材之良機,不斷完善多媒體助學課件,指導學生利用電腦或手機練習各種方法學習英語,運用微云技術通過QQ和微云上傳、下載和分享作業,利用手機進行生詞和難點等知識檢索,在分組互助學習基礎之上熟練錄制英語生詞和短文朗讀音頻,并通過自拍背誦視頻不斷提高英語綜合表現能力。

四、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不可忽視美語風格。本文總結多年高職英語教學經驗,對比分析了美語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不同于英國英語的風格差異,從重視英語學習實效的角度來說明電腦程序的拼寫與語法檢查等風格處理細節,關注高職英語教材建設美語風格統一。通過師生共同努力,高職英語教學的新面貌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Tottie, G.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English.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1.

[2]桂燦昆.美國英語應用語音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14.

[3]周榕,陳國華.英語專業大學生英美英語態度偏好與實際口音特點研究[J].《現代外語》,2008(1):49-57.

[4]Nation, P. Managing Vocabulary Learning. SEAMEO RELC Portfolio Series,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7:64-71.

[5]胡文仲.英語的教與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