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英語電子課本范文
時間:2023-04-05 02:0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上英語電子課本,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子白板;交互功能;提高教學效率
電子白板走進課堂,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學信息化的進程,真正告別了“粉筆、黑板擦、黑板”三位一體的傳統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完成呈現、展示、交流、互動、合作,拓展教學資源。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恰當合理地運用電子白板,可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英語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電子白板,實現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不能通過巧妙的設計在英語課堂上先聲奪人,很可能一開始就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覺得英語學習索然無味。因此,誘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節課開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電子白板的“幕布遮蓋”、探照燈、插入圖片、動畫、視頻、音樂等功能,都可以創造出真實有趣的學習情境,實現課堂知識的輕松導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When were you born?》這一課時,我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豐富素材,利用了白板“幕布遮蓋”功能,呈現出一些明星和科學家的特征,讓學生來猜猜他們是誰。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時,課堂上爆發出一聲聲驚呼和贊嘆,學生的情緒立刻被調動起來,他們的好奇心都被吸引過來,個個全神貫注于屏幕上。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我呈現出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高漲,注意力專注,達到了輕松導入的目的。
二、運用電子白板,實現合作探究
電子白板不同于其他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區別在于它的交互性。利用電子白板教學能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生生互動提供極大的便利,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技術基礎。
利用電子白板,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多方位的展示,引發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What does she look like?》一課時,先讓學生看著大屏幕上的同學或任課老師的圖像,用幕布功能將每個同學或任課老師的特點遮住,讓學生討論他們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討論結束后,我用探照燈功能將他們的特點呈現出來,學生頓時積極舉手搶答,并且有幾個活躍的同學還走上了講臺做了“小老師”。這樣不僅教了新單詞,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來。
利用電子白板上課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結構也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形式,學生可以充分地展現自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展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運用電子白板的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式的課堂,它既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服務,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平臺。它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聽、說、讀、演、唱等語言方面的能力。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學習活動中,可以毫無拘束地施展自己的個性,顯露自己的潛能。
三、運用電子白板,突出教學重點
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功能,能使重點、難點得到突出顯現。七、八年級的中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自控能力不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探照燈的功能對于學生而言就顯得特別新奇,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凝聚于課堂上。
交互式電子白板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難以理解的內容用電子白板展現出來,發揮學生的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學習的內因,提高教學效率。交互式電子白板又以恰當、適時、快捷的畫面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藝術感染力的影響下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同時通過分析、推理、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設想,進行靈活的、新穎的擴散訓練,以達到訓練學生的獨特性和創造性的目的。
四、運用電子白板,實現多元整合
以人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為主要任務的英語教學策略應該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才能滿足多元的學生。英語教學方式只有不斷轉變教學方式,才能實現學生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之間的轉換和學生自我目標的多樣化,才能與多元學習策略不斷地整合,提高教學效率。
電子白板的色彩、隱藏、動畫等多種教學功能,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尤其是學習一些比較抽象的語法知識時,電子白板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電子白板可以記錄教師以往的授課內容和過程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它有利于學生鞏固和回憶舊知識,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
篇2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課堂;銜接整合;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1-0236-02
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已經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計算機的普及和因特網的崛起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順應時代變革的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歷了十年,十年課改既有巨大的成就,也有明顯的不足。推動時代變革的計算機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其強大生命活力普及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深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做為一所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筆者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種改革。
伴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特別是近幾年來對教學大綱、教材、各種教學策略的不斷完善與改進,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農村初中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教學已經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英語的日常教學日趨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客觀條件及教師自身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仍然有許多英語教師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落后,對現代教育技術知之甚少,教學方法簡單,教學手段陳舊,經常是一本教科書加一只粉筆,就連最起碼的錄音機也很少使用。課堂上,主要還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忽視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培養,這樣的英語教學談不上素質教育,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自2011年起,我們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步入了迅猛發展階段,所有教室都配備了“班班通”電子白板,任課教師配備了個人筆記本電腦。學校要求各學科任課教師把現代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到自己的學科教學中。自此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怎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怎么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更好地去制定與呈現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通過探索,我發現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它聲畫并茂、形象直觀,讓無聊沉悶的英語課堂煥發了勃勃的生機,傳統的一人(教師)、一筆(粉筆)、一機(錄音機)的單調的教學方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生動活潑、直觀形象、充滿生機和樂趣的英語課堂教學形式。課堂活力被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時它增大了課堂容量,優化了教學環節,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及課堂教學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過,也不可盲目依賴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只有一些教學環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聲情并茂、合理引入,激發興趣
運用現代化的視聽手段和各種媒介,借助環境氛圍、動作表演等,使學習內容與相應的情境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感知所教課時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當我們在準備一節課的教案時,需要大量的資料及信息。在傳統教學中,我們主要是通過課本、圖片、錄音等有限的手段來向學生傳輸信息,這樣的信息缺乏靈活性、交互性,而且有著非常大的局限性。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生動,通過各種制作軟件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將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方法具有更多樣、更靈活的特性。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班班通”電子白板進行呈現。以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3a-4)一課為例。在課前的熱身環節,我播放了“快樂大本營”節目開始的一段視頻,讓學生觀看快樂大本營的五位主持人的視頻,充分利用形、聲、色等大量的多樣化信息作用于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在熟悉的音樂旋律中對五位個性及外表迥異的主持人進行比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參與意識,使課堂充滿了活力與樂趣,同時復習了上節課時的主要內容,效果極好。
如果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就不會熟知教師所設計的任務中的人與事,那么任務就無法順利進行;即使他們熟知這些人物,不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視頻不在白板上播放,學生也需要有回憶思考的過程,而直觀的呈現則馬上把學生引入活動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F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使英語教師可以以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英語教學。它(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擁有著令人驚訝的無限可利用資源,它可以使我們每一位教師變得更富有創造性,更緊跟時代。
二、突出重點、把握難點,優化過程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老師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課本上的許多知識,特別是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如果用語言表達的話很難表達出來,即使勉強進行了表達,許多學生也會感到難以理解。在這點上,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引入,特別是“班班通”電子白板的使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比如,在對某一個單詞進行解釋時,我會運用多媒體課件將與單詞有關的圖像或動作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出來,學生學習起來既簡單又直觀,而且還會讓學生記憶得更深刻。在進行難點教學時,我使用白板的標注功能,突出重要的語言知識,同時呈現相應的針對練習,省下板書的時間。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聽力,節省了操作的時間。通過電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很輕松地完成聽、說、讀、發現疑難、解決問題、運用知識等教學任務。
通過多媒體課件和電子白板的配合使用,不僅為學生創設了一種直觀形象、生動有趣、便于理解和記憶的學習情境,而且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學習能力也進一步提高。同時不僅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點和難點,而且將教師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得到質的優化。
三、梳理脈絡、學生參與,突出語言
在進行英語文章閱讀時,傳統的教學中多是以老師講述為主,學生理解起來不僅費時,而且費力。在信息整合課中,我利用課件中的表格梳理出文章的主旨脈絡,在學生閱讀前,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篇章結構,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測性問題并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進行呈現,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和討論。不在閱讀前進行生詞的單獨教學,而是在討論和語境中通過多媒體對英語生詞進行展示并借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變單講語法知識為知識講解和能力培養的相結合。把握文章的重難點,把主要的信息以直觀明了的形式使用電子白板呈現出來。教師使用提問法把學生迅速帶入問題情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白板上展示的語言材料中來,引導他們整理、加工、聯想,進行創造性思考,提高他們運用有價值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提問時,我十分注意難易適度,各種問題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他們有話可談;同時,注意充分調動學生內部動機,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創設出互動、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分別讓三位同學去利用電子白板填空,習慣在黑板上書寫的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這種新鮮感與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興趣,這是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在英語課文背誦中,傳統的英語教學對于英語課文的要求就是簡單機械地背誦,不給任何文字的支撐,這就使得這項本來就很單一的教學任務變得枯燥無味,所以很多學生是死記硬背,要么背誦得很慢,要么就是背下來也很快就忘記了。
四、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團體協作
在很多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會設計辯論活動環節。往往在這個環節中,會把整個課堂教學推上,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地告訴了學生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及活動方式:學生分成兩大組,每個小組先在組內選出適合做組長的最佳人選,然后兩個小組展開辯論賽,各自陳述自己的候選人應該當選的理由,限時5分鐘,最終選出最佳組長。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了這一學習過程,所學的語言知識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出現了你還沒說完我就站起來的空前活躍的課堂氣氛,真正體現了信息技術下活力課堂的魅力。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英語的情境,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幫助學生開展有效的交際活動,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為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供了條件,培養了學生英語運用的綜合能力,同時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去有效地整合與挖掘教材,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環節與教學過程,把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著眼點放在怎樣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高質量地掌握知識,并且具備不斷創造知識、更新知識的能力,使英語課堂更加高效實用。當然,傳統的教學方式畢竟也有它的魅力與優點,不能完全摒棄,若是能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英語課堂定會是學生學習的樂園。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學整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2]潘小華.教育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J].中小學電教,2006,(2).
篇3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英語教學;教學模式
1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煥發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青睞。它在英語課堂教學、自助學習以及檢驗教學效果幾個方面,使廣大師生受益匪淺,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1.1英語課堂教學
多媒體可將圖、文、聲、象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它改變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模式,既突出了學生的中心作用,又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用途比較廣泛。
(1)檢驗預習效果。在講課之前,教師可將需要了解的問題在屏幕上列出,看學生對它們的了解情況;把授課的核心問題或提綱列在屏幕上,讓學生根據問題書面或口頭作答,引起興趣、明確重點。這一系列活動既提高了效率,又使教學有的放矢,不致偏頗。
(2)宏觀把握授課內容,引入正題。在授課前,教師根據自已對授課內容的把握,可以下載、制做一些與之相關的背景介紹、小品文或視頻等資料,在講課之前進行學習。這樣可自然而然的引入正題,這樣就使教學有了整體直觀的印象。
(3)對重難點的講解、練習。重點和難點問題的掌握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反復講、反復練。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靈活采用聲、象、文字、視頻等形式,對重難點進行反復練習。也可以播放與知識點相關的小品文、小幽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
(4)拓展教學空間,培養綜合能力。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不是靠教師講解得來,而是靠多說、多練、多聽、多用得來。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互動功能,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搶答、寫作等活動,也可以設置一定的情景,讓學生自由表達,使學生在參與中得到鍛煉,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
1.2自助學習
課堂教學是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但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習者。對于不同的學習者來講,它的側重點和針對性往往不夠強,在學習進度方面也不夠靈活。多媒體教學軟件和網絡教學則很好的克服了這些不足,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自助化學習。
(1)隨教材軟件可以輔助教學,增強效果。這部分多媒體軟件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它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既輔助教師講解又有利于學生學習吸收和再學習。同時,它也拓展了教學內容,使所講授內容更有深度廣度,也更全面系統。
(2)專項訓練軟件可以快速提高學習者相應方面的水平。現在較流行的專項訓練軟件有詞匯軟件、句型軟件、寫作軟件、聽力軟件、閱讀理解軟件等。這幾類軟件設計思路基本相同。首先力求講透所學內容,其次進行相應練習,而后結合趣味內容進行測驗。這些軟件對于學習者來講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3)根據特殊需要設計的軟件。這方面比較常見的有大學英語四六級模擬軟件、托福雅思模擬軟件、專業八級和職稱英語考試軟件等。這方面軟件趣味性強,題型全面。往往是既有講解,又有練習和答案分析,最后有輔助測試。它因自已內容系統全面、形式新穎靈活,既有可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受到廣大學習者的普遍歡迎。
1.3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
傳統教學模式中,試卷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最常見手段,其局限性較大。多媒體教學技術,既保留了傳統考試手段的優點,又可以加入語音、視頻、圖片,節省了大量課堂時間,大大優化了考試效果。
2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2.1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
單一的教師講授,枯燥而又乏味。而多媒體可以將文字、圖片、音象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融為一體,多方位刺激學生感官,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地展現出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2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得不在板書上花大量的時間,由于時間有限,很多時候老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就過于粗略,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可節省板書時間,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中,向學生傳授大容量的知識,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多媒體可更形象直觀的突出重點,讓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掌握教學重點內容。
2.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多媒體綜合利用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感官需求。這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另外,教師可以聯系社會熱點,用多媒體互動功能,在既緊張又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2.4有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學生可以利用網絡,不受地域、時差的限制,從網上獲取大量的學習資源。比如緊扣詮釋課文的聲像材料以及動畫演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加深了學生對外國人文社會等知識的了解,拓寬了知識面。
3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不足
多媒體教學有自已明顯的優勢,使其有旺盛的生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引起了教學中許多的爭議,這些問題與爭議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1)追求形式,忽視內容。一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沒有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認真的思考,只是把板書內容列在了屏幕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有的教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只是將“電子課本”型的教學軟件播放給學生看,沒有在課堂中發揮其有效作用。這種重形式而輕內容,用電腦玩花樣的做法使多媒體教學失去了意義。
(2)缺乏互動,教與學脫節。有的老師在制做課件時貪大求洋,做出的課件花哨好看,實用性差。課堂上,課件成了風景,學生成了看熱鬧的看客。有些課件干脆就是“電子課本”型讀物。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被動接受知識,無法與教師進行很好的交流,抑制了主動性、創造性。
(3)信奉唯多媒體論。有的人片面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逢課必講多媒體。在教學中過多過濫的使用多媒體,不但起不到輔助教學的目的,還因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起到反面作用。
4結語
當然,多媒體教學只是英語教學活動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所有的課堂教學,對于多媒體教學這一教學手段,我們必須合理、適時地使用它,才能更好地優化英語教學模式,發揮其優勢,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最佳結合的作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交際;合作;話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4-0034
《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建構于二語習得的研究成果,其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Ellis,1999)。Skehan(1998)對任務有如下論述:“意義優先,任務完成為主,評估基于任務完成與否”。也就是說,該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完成二語任務的效果,而不強調學生使用何種形式;任務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性”,而不是教師虛擬的“假交際”;學生應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完成任務上;對任務進行評估的標準是任務是否成功完成。因此,《課標》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交際的語言應用能力”。
在實施層面,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中提出了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1. 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2. 任務循環流程(Task-cycle):a. 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b. 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準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c. 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3. 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a. 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b. 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雖然《課標》大力倡導先進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但是我們現實的情況是,我們的英語課堂還是以教授課本為主,我們所有所謂教學任務的制定,都要圍繞課本提供的話題,語言素材等內容進行。盡管教材的編寫也盡力按照任務型教學模式開展,而且各個出版單位也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資源素材,這給教師帶來一定便利的同時也大大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所以,如果要確保能夠把任務型教學模式深入到每節課,一線教師就需要不斷思考,為每個模塊,每個單元,每節課制定與自己學生水平相一致的任務。這樣個性化的“訂制”就使得有的時候,教材所提供的有些內容不能為我們所應用。筆者就以外研社《新標準教材八下》Module 7 Time Off 為例,探討教材使用如何為任務型教學服務。
一、縱覽全模塊,制定總任務
拿到一個新的模塊,筆者首先會把一個模塊的三個單元一一看過,再閱讀教師用書看看教材編寫者的設計意圖。這里,先說說教師用書。在十幾年的教學活動中,筆者發現對于教學用書,一線教師有兩種態度。第一,是完全照搬:對于教師用書設計的活動一成不變的搬到自己的課堂上。第二,是完全不顧:不參考教師用書,完全自己設計任務和教學活動。筆者認為,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正確的。完全照搬的做法體現了教師對教材權威的信任,但是沒有考慮到自己學生的差異,以及自己教學目標的制定,也逃不了偷懶之嫌。完全不顧的做法雖然尊重了學生的差異,但是教師沒有與教材編寫者交流,于是缺乏對教材的總體認識,在把握上不免失之偏頗。成熟的教師應該認真閱讀教師用書,在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與任務,這樣做才是對教材和學生的雙負責。
Time Off這個模塊,話題是休閑時間的支配。第一單元是幾個好朋友去北海公園的對話;第二單元是Betty在張家界游玩時給媽媽發的電子郵件,內容是幾天的安排和感受;第三單元是語言聚焦,通過聽說讀寫等各種活動復習前兩個單元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重點語法是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教材設計的任務是為你家鄉的一個名勝寫一張宣傳冊。
通讀教材后,筆者首先要決定是否使用教材設計的任務。為名勝寫宣傳冊的任務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它要求學生要熟悉家鄉的名勝,掌握宣傳的語言等。而主課文介紹的是張家界,并不是學生家鄉的名勝;而且三個模塊也沒有宣傳冊的范本讓學生來模仿。但是前兩個模塊重點學習了介紹名勝的語言,這對寫宣傳冊還是有幫助的。第三單元的活動五也能夠學習一些宣傳語言。筆者感覺教材設計的任務雖有一定難度,但不是高不可攀的,所以決定使用教材設計的任務。作為教師,筆者的任務是如何通過一個個小任務的引導,協助學生完成最終的大任務。
二、創設真情境,請君接任務
任務型教學強調任務的真實性,既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我們有必要來操練一下??墒窃诂F實生活中誰會讓初中生(B層)在為名勝寫宣傳冊呢?如果直接提出來,不免感覺有些假。在此,筆者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境,說有一群美國朋友要到四中來訪問,我們看看他們的行程單吧??春蟀l現在周六那一欄寫了Off,啟發學生猜測off的含義,理解off是休息的意思以后,筆者鼓勵每組學生為外國朋友推薦一處北京的名勝并且為那處名勝寫一張宣傳冊供他們選擇。這樣一來,寫宣傳冊的大任務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在此,筆者請大家不要忽視情境的創設與任務導入,既Willis所謂前任務階段。前任務能否成功達成,決定了后面學生是否真正能夠做到任務驅使(task-driven)。任務型教學認為,學生能夠完成任務的原動力之一是任務本身的意義,如果我們只是重視任務的形式而忽視真實的意義,也就背離了任務型教學的初衷。所以,教師設計任務要真實,把任務交給學生也要講策略。當筆者第一節課下課后,有幾個學生跑過來問筆者,是不是真有外國朋友要來四中,筆者的回答也是肯定的。因為就算現在沒有,他們最后完成的任務,出的成果也可以為以后的我校外事接待服務。只有我們告訴他們這是真的,他們才會認真投入。
三、拆分小任務,各有各目標
明確模塊任務后,我們就要思考達成這個任務和課本的關系。既然我們要為外國友人推薦一處北京的名勝,那么推薦就應該是有標準的。第一單元講述了幾個好朋友到北海公園游玩的過程。能不能通過游北海來定標準呢?經過對課本的仔細研究,我發現課本對北海的介紹可以概括為好看的(古代建筑和湖面風景)和好玩的(爬瓊島和劃船)。于是,筆者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下轉第36頁)(上接第34頁)來概括北海的特點,再總結出推薦名勝的標準―― 一定要有好看的和好玩的。而第一單元所有的語言學習也都圍繞著如何表述 “好看的”和 “好玩的”上面。而第一單元的作業就是依據以上標準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北京的名勝,并寫出它有哪些好看的和好玩的。備第一單元,筆者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總結出了游北海的特點,也就是我們選擇名勝的標準,筆者所有的教學活動也都圍繞這一主線開展。筆者剛剛工作的時候,閱讀課本時,滿眼都是語言點,好像我的課都應該是由語言點構成的。這樣的教學貌似給學生多一些實實在在的“干貨”,卻忽視了文本本身的意義。語言學習不是一個一個的詞,而是一句一句的話,一段一段的文,以及那些詞句文后面的文化和思想。我們要教會學生閱讀要有聯系,要有總結概括的能力,那我們自己必須要研究教材。
通過第一模塊的學習,學生已經決定了自己要推薦的名勝,并且回家查找關于那個名勝好看的以及好玩的事情,接下來就是如何把名勝介紹清楚了。第二單元通過Betty之口介紹了張家界,這就是很好的語言輸入,學生也學習了介紹性的語言。
終于可以寫宣傳冊了!在第三節課之初,筆者先回答了什么是宣傳冊。通過劍橋學習者詞典的釋義,學生得知宣傳冊是“幾張合在一起的紙,它能夠起到信息介紹,點評以及推銷功能”。好吧!通過前兩個單元的學習,信息介紹的內容和語言已經沒有問題了。那么點評和推銷呢?通過學生學習點評的語言,我順手簡單教授了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的用法。筆者知道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是本模塊的重點語法,但是在前面兩個單元的學習中,筆者真的沒有辦法把這個語法“擠”進去,因為它與這個話題、和自己設計的任務都太不搭了,所以筆者選擇弱化它。推銷功能的語言,通過第三單元的某些練習學習過了,最后就是形成一本宣傳冊??墒菍W生畢竟沒有見過真實宣傳冊的樣子,應該如何呈現給他們呢?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們看真實的宣傳冊。可是真實的宣傳冊使用的語言以及它的設計和圖片都會讓學生覺得太難,太高不可攀。所以在給他們真是材料的同時,我也給了學生一個五頁的樣本。第一頁是封面和圖片,第二頁是基本信息(第二單元所學語言支持),第三頁是特別推薦(好看的和好玩的),第四頁是他人評價(that引導賓語從句),第五頁是推薦語言(第三單元所學語言支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任務,每個組完成起來都不難,這樣八本宣傳冊都寫好了。
四、效果來說話,大家評任務
任務型教學的評價標準是任務完成的質量,在第四個課時里,筆者把每本宣傳冊掃描進電腦,做成PPT,讓每組學生根據自己寫的內容來展示,做成一個北京名勝會,讓每一個學生當評委,來評其他組完成任務的情況。我們評選出了最佳的三個冊子,由筆者代表學生交給了學生處,供外國朋友參考。
這樣,本模塊的教學,自始至終都貫徹了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學生對整個模塊的大任務,以及每節課的小任務都非常明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也讓學生勁頭十足,最后出的成果他們自己也很滿意。
本模塊的教學只是筆者在學習《英語課程標準》以及研究教材后做的一些嘗試。很多教師覺得課本教學很難與任務型教學的先進理念相結合。的確,我們的課本并不完美,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再發掘新的教學資源。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研讀課本、研究課本,也能夠把課本設計得有趣、上得精彩。雖然,這種不斷思考的過程也許會很痛苦,但這也是為師的一種樂趣。
作者簡介:賈 ?。罕本┧闹杏⒄Z教師,北師大研究生學歷,曾在美國學習。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十余年,多次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多次為北京和全國各地教師做示范課,并受到好評。
參考文獻:
[1]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篇5
復習--導入新課--講授新課--練習--布置作業,在這種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授課是乏味的,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課堂缺乏生氣,學生缺乏活力。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還是教育觀念問題。雖然目前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但還是很難從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走出來。
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研究永恒的課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若我們英語教師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充分達到教學目的。若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必須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痹S多學生不愿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學生對所學學科一旦產生濃厚的興趣,隨之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兒童富有好奇心,聽覺靈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礙較少,他們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產生強烈濃厚的興趣。所以人們認為兒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兒童的注意力又較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任何實踐活動都是人們集中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學生學習更是如此。常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指的正是"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案,想方設法以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用興趣來激活他們的思維,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一堂課的主人。英語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有其特殊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因此,作為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往今來,凡是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筆者通過幾年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明確動機,激發興趣
動機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原因和動力。學習動機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學習動機強,學生表現得活躍,參與性高,教學效果好;學習動機弱,學生表現消極,參與性低,教學效果差。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成為英語教學的關鍵。首先,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所以,第一節課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課前,教師應收集大量生活中有關英語運用的圖片和信息,在課堂上適當地出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說說他們在哪些地方還看見使用了英語,最后引導學生說出“英語的運用越來越廣”。這時,老師還可以展示一些英語運用的情況,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英語重要性的認識,讓他們意識到,“英語學習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們要把它當作語文、數學來學,并且一定要學好?!逼浯危瑢W生隨意性大,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每節課前,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目標,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然后,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制定切實可行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需要動機,來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巧用教材,開拓興趣的源泉
1、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英語教材以卡通畫為主,形象活潑、可愛;色彩鮮明、亮麗,很受學生喜歡。因此,在上課時,教師不能讓學生脫離課本,甚至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書還沒打開,要以課本為源,盡量挖掘課本的趣味性。
2、合理調整課本內容 英語教學時間緊,有時教學任務不能如期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對課本內容作合理的調整,而不必完全按課本內容順序進行。如有天是某學生的生日,我就把happy birthday提前來進行,這樣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興致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適當添加教學內容 現在的孩子,見識廣,知識面較寬,有時課本上的內容不能滿足他們,這時教師要適當添加教學內容以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如在教動物時,我問學生“What animal do you like?"有的學生就回答“A dolphin”,這不是課本上的內容,這時就需要擴展教學內容了。
三、利用實物,引發興趣
在語言訓練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學習它們的名稱,描繪它們的形狀、顏色、性質、用途等,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因為這些實物,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會特別感興趣。如教文具的名稱時,讓學生拿出文具盒,教師先拿出一支鋼筆,用英語說a pen,然后拿出兩支鋼筆說two pens,反復說幾遍,讓學生也拿著鋼筆跟老師說,很容易就把鋼筆這一單詞記住了。又如,在書包里裝了鉛筆盒,各種顏色的鉛筆,各種書本,小刀等等。然后再進行下列各種句型訓練: 1. What is in the bag?2.There is/are……in it.3.Is there a pencil--box in the bag?4.Are there any pencils in the box?What colour are they?這些實物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做,消除了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認為英語難學的心理障礙,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能當堂記熟所學內容,教學效果良好。
四、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欲
“雙差生”學英語是讓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雙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大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筆者把班上的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叫到宿舍,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沙丘2000”、“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撼的32位音效,賞心悅目的3D/4D動畫,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讓街上游戲廳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戲望塵莫及。很快地,他們就融入游戲之中。但每每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解放全人類,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卻出現了數行的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眼了,這時我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玩也要懂英語。事后,我發現英語課上,這幾個學生“重新做人”了。可見,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正如“四兩撥千斤”。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五、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教學中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學去餐館就餐的對話時,我事先準備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面包等,上課時把它們陳列出來,講臺便成了餐館的柜臺。教師扮演營業員,學生扮演顧客,顧客要喝飲料時說:“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milk,pear)?”營業員就拿出該件商品回答:“OK?!比缓髥枺骸癏ow many would you like?”顧客答“Three。”營業員就拿出顧客想要的東西說:“Here you are?!鳖櫩驼f:“Thank you?!北硌萃暌槐橐院?,教師再用學生學過的其他吃的喝的東西的單詞套用句型,然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到臺上進行表演。表演的過程就是鞏固操練句型的過程。這樣表演了數遍之后,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學習打電話、問路、看病等日常交際用語時,我都盡量用情景教學。這樣做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六、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長短音,編“三字經”如下:
煮毛木,看了書,腳送[u],立后屋。除之外,讀長|u:|。
前面7個單詞是:cook,wool,woud,look,good,book,foot;接著是2個動詞過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帶出另兩個過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ingroom等等。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七、新舊聯系,啟發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關,如果機械地讓他們讀背抄寫,很容易使他們厭倦。因此我在教生詞時,經常采用啟發誘導,新舊聯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學過的詞聯系上,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做比較。他們紛紛找出拼寫相近的詞,有的加頭,有的換尾,有的長詞把它們按音節分開記憶。學生很有興趣地學會了生詞,然后再讓他們找出所學詞的同義詞、反義詞、同形異義詞、同音異義詞等相關詞。這樣做不但化難為易地掌握了新詞,也輕松復習鞏固了已學過的詞。
八、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筆者就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此外畫圖片,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教的新課,達到預習的目的,真是一舉多得!
九、利用圖畫,誘導興趣
如遇到教學不易帶進課堂的物體,可采用圖畫進行教學,如plane,train等。圖畫包括課文插圖、教學掛圖、照片、賀卡及其它教學圖片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圖畫或圖片,有時請學生幫助繪制一些圖畫。如果沒有掛圖和教具,就運用簡便易行的簡筆畫,有時邊畫邊呈現,有時邊畫邊操練,有時讓學生邊聽邊畫。簡筆畫不僅簡便易行,易學易畫,而且風趣幽默,省時、省力、省料,寥寥數筆就能表達出豐富的語言信息或概念。運用圖畫進行語言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不僅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內容,而且視聽結合易于學生加深印象,強化記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十、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筆者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未學到的項目可適當刪減)。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后者,這點,筆者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后,仍戀戀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鐘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值得一試。
十一、開展活動,增強興趣
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我經常利用教室讓學生舉辦英語角、英語專欄,從報紙雜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語、謎語、笑語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加以改編,然后讓他們舉行故事會、游戲、對話比賽等節目。要求學生們都積極準備,勇躍參加,讓他們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感到其樂無窮,而且印象深刻,經久不忘。
十二、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十三、精心設計課外作業,延續興趣
1、收集摘抄身邊的英語
在英語運用越來越廣的今天,我們身邊隨時可見中英文廣告,標牌和商標。讓學生留意,并動手去摘抄、收集。學生興致盎然,收獲很大。如“CCTV中央電視臺”,“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等等。通過完成作業,學生為自己發現并學到這么多英語而興奮和自豪,同時也真正認識了英語運用的重要性。
2、錄制磁帶
英語和其他語言學習一樣需要大量的說、練??扇绻贾脤W生讀單詞、課文三遍、四遍,學生會覺得單調、無聊,但如果讓他錄制磁帶,讓把他最好的水平錄下來,那他會不厭其煩跟著錄音聽五遍、六遍,再自己讀若干遍,直到他自己滿意為止。通過大量的聽、模仿,使學生的語音、語調得到糾正,也培養了學生聽的習慣。
3、我是設計師
學習了單詞,為了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可以讓學生學寫單詞。為了讓單調、枯燥的單詞抄寫變得有趣,我讓學生給物品寫上標簽,如pen,ruler,book,kite......為了美觀、別致,孩子們用心書寫,并精心裝飾,再貼到相應的物品上。這不但幫助學生記憶了單詞,也鍛煉了學生的書寫習慣。
4、收看英語節目
讓學生收看英語節目,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使學生在歡笑與愉悅中學習新的英語知識,同時又提高了他們的聽力能力。
十四、因地制宜,誘發學習英語興趣
如今出國的人猛增。出了國的人,更是深刻地體會到懂英語的好處,由于這些申請出國的人或已經出了國的人,就是學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們覺得可信,對英語也有了興趣,當然筆者也注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告訴他們學英語并不只是為了出國,真正的用途是為了讓中國走向世界。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實踐證明,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濃厚興趣,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智能手機 高職學生 自主學習英語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現在信息技術的日益更新,被稱之為“便攜小電腦”的智能手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為了現代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之一。不論是在公車上還是馬路邊、電視旁、教室內,無疑都是“拇指一族”的身影。智能手機以其便攜、智能等的特點收到了年輕人,尤其是90后大學生,的青睞。據調查,高校大學生手機現在持有率幾乎為100%,而且將近八成的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中都嚴重依賴智能手機。學生人手一機,甚至一人同時持有不同運營商提供的兩部以上的手機也成為常態。智能手機對高職生英語學習的不利影響也日益凸現,成為擺在學校及教師面前的棘手問題。是逆流而動還是順勢而為,利用智能手機正確引導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成為目前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課題。
二、高職英語課堂中智能手機使用現狀分析
隨著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生源素質較之以前有明顯下降。大部分高職生基礎薄弱,學習熱情不高,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差。有些學生不重視英語,認為入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實用技術,英語及格即可。這樣學生的上課的重心就很容易放到其他讓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上,比如智能手機。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發現學生玩手機會帶來課堂參與積極性下降、影響同伴的學習積極性等問題。在高職英語精讀課上,老師時常會發現有1/3學生由于基礎薄弱或老師的授課方法單一枯燥而放棄學習英語而選擇玩手機,教學效果低下。如何利用智能手機引導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已成為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利用智能手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可能性分析
(一)有線或無線網絡覆蓋校園
隨著移動落網的不斷升級,移動公司的CMCC信號覆蓋了整個校園。只要利用手機WIFI功能,使用中國移動通信提供的賬號和密碼登陸,學生均可實現手機上網且網速極高。此種情況下,智能手機輔助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就成為了可能。學生可利用智能手機下載各種學習材料和各種教學課件視頻等,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搭建了良好的學習平臺。
(二)智能手機本身功能強大
智能手機可運行各種聊天交流軟件。智能手機自身可以運用基本的聊天交流軟件,比如QQ,微信,微博,飛信等。這些軟件大都支持多人語音、文件傳閱、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教師可通過發起群聊為學生構建課外英語輔導學習模式,還可以把每單元情景導入和文化背景等環節的知識利用聊天軟件分攤給班級各小組同學去完成。讓學生課余時間在手機網絡的幫助下搜集資料并利用一部分英語課上的時間進行小組分享學習在班級展示并介紹。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學生一味沉迷于網絡的現狀,也可正確的引導學生利用只能手機進行自主英語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今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智能手機可下載或網上運行各種學習軟件。在當前信息資源爆棚的大環境下,師生都應利用網絡優勢,以智能手機為載體,充分了解、學習、并使用各種優質學習軟件和網站,共同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的視、聽、說環境。教師課前或課中可指導學生下載并安裝各種應用學習軟件,如詞匯學習類的“金山詞霸”和“有道詞典”以及“拓詞”和“百詞斬”等。這些軟件不僅支持離線單詞查閱,更附帶英式語音和美式語音。教師可布置單詞學習任務,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和特點利用所用軟件歸納生詞制定適合自己的單詞學習策略。為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為其推薦一些適合的手機報閱讀,如“China Daily”等。另外,進入如今電子化的時代,也可以推薦學生們幾款精品的電子課本類軟件,如“新概念英語”,作為課后讀物,既環保又方便。至于聽說軟件或網站更是數不勝數,教師可擇優選擇,如BBC English,VOA 慢速英語等,或者介紹一些看美劇,如快手美劇、百度影音、快播、騰訊視頻等來豐富課堂內容。通過這些學習軟件,每個學生都可以更高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并根據自己的情況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利用智能手機輔助學生英語學習的注意事項
(一)教師要加強教育和網絡技術的學習,優化資源選擇
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也是魚龍混雜,因此,教師應不斷加強網絡技術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能夠對各種學習資料進行有效的篩選和整合,避免隨意地給學生傳送學習資源。此外,還要不斷學習先進的適合手機課堂的靈活教學方法,把傳統教學和智能手機輔助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使智能手機的有利作用最大化。
(二)以學生為中心,同時教師加強監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智能手機輔助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合理有效地布置學習任務,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適時地檢查學生們的完成情況,可以進行小測試或者小組競賽活動,測試或比賽結果記入學生最終的英語考核成績。一些學生對手機在線學習英語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加之自控能力差,不按照教師的要求而是漫無目的隨意瀏覽其他網站從而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秩序。這點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監管,保證學習過程順利開展。
五、結語
當今社會,智能手機不僅僅是一種通訊工具,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將智能手機有效地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極大的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將對高職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孔荷花.英語分層教學與智能手機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
篇7
關鍵詞: 《英語精讀》 多元化 教學體系 研究與實踐
一、引言
《英語精讀》作為英語本科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貫穿始終,集聽、說、讀、寫、譯于一體,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它的教學體系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類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然而目前該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測試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或與社會需求背離的現象。因此改革現有的教學體系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這也是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課程分為兩個階段:基礎階段(一、二年級)和高級階段(三、四年級)。在總體教學目標照應之下,不同學習階段卻要求不同側重點,需有與之配套的教學體系。正如Timothy light[1]所言:“對不同語言水平階段的學生要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法體系。”Bruce Joyce[2]也說過,“如果認為一種模式有效即可用于所有范圍是錯誤的”。教學理論和課程特征表明該課的教學體系不能一概而論,應是多層次和多元化的。因而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高效實用的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體系是我們研究的目標。
二、多層次、多元化教學體系的建立
束定芳和莊智象[3]曾將外語教學研究分為三個層次:本體論、實踐論和方法論。本體論層次主要研究語言和語言使用、語言學習和外語教學的本質;實踐論層次主要研究外語教學的組織實施、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編寫、聽說讀寫能力的培訓和外語測試;方法論層次研究方法和手段。我們的教學體系研究主要在實踐和方法層,涵蓋課程的教學目標、教材、師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測試體系等方面。
多年來,課題組經過反復研究、實踐和完善,最終建立了《英語精讀》課程多層次、多元化的教學體系。
1.“總+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人才培養類型的定位,是課程教學的航向標。鑒于社會發展對復合型、能力型英語人才的需求,我們依據教學理論、國家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4]和課程特征,及時調整了課程總目標,由強調知識傳授轉向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并重,強化能力培養,并制定了多層次分級目標。貫穿于本課程四年教學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而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能力+一定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能力型英語人才,即掌握豐富的語言、文化、語篇賞析等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和綜合運用英語的專業能力,具有一定的伴隨終生的研究創新和自主學習能力。分級教學目標以總目標為核心,各有側重,層層遞進,相輔相成,銜接發展。分級教學目標共分四級,每個自然年級為一級。一級教學目標是系統地傳授英語語音、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側重訓練聽說技能和培養自主學習意識;二級教學目標是側重傳授篇章結構、語言功能和修辭等基礎知識,在繼續訓練聽說能力的同時,開始培養讀寫技能,強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三級教學在延續二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傳授文化知識和語篇欣賞知識,強化讀寫能力訓練,增加培養翻譯能力和研究創新意識;四級教學目標側重能力培養,培養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最終實現課程總目標。
2.多層次的教師梯隊
一流的教師隊伍是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必要保證。幾年來,課題組在知識層次、科研能力和年齡結構等方面不斷優化師資結構,采取各種管理措施,如聽課制度、幫帶合同、備課制度、教學競賽、科研成果獎勵等,督促和鼓勵任課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逐漸建立起一支穩定的業務、教學、科研和現代教學手段樣樣過硬、老中青結合,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優勢互補的精品課教師梯隊,為確保課程質量奠定了必備的良好基礎。
3.多媒體和多模態化的教材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載體,是教學活動依據的基本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載體發生了變化,教材趨向于多媒體化,既有紙質的教科書,又有電子課件、網上同步輔導和知識拓展等資料;教材內容的呈現也充分體現了社會符號學中多模態化之說[5],除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外,還有聲音、圖片、動畫等多種模態的輔助,使知識的理解輕松易懂。
經過反復的編寫與完善,我們建設的各級教材總的構成是“優化紙質課本+自編紙質同步輔導材料+電子課件/教案+網上同步自學輔導和知識拓展”;紙質材料的呈現是雙模態的:文字+圖片;電子材料的呈現是多模態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等。首先,課題組從優化紙質課本入手,一、二級教學改用了楊立民主編的《現代大學英語》,其培養目標、選材難度和時效性等方面都比原教材的要求高了一步;三、四級教學雖仍使用張漢熙主編的《高級英語》,但對課文進行了優化選擇和擴充。其次,自編紙質同步輔導材料,材料以課文為核心適當拓展;各級內容框架為“課文學習重點+詞匯表+詞匯或短語精講+課文背景知識和內容導入+課文內容分析+課文寫作賞析+課文練習+課外拓展練習”。最后,制作并編寫電子課件/教案和網上同步自學輔導及知識拓展材料,這部分在自編紙質同步輔導材料的基礎上,加大自主聽力、閱讀和口語主題訓練,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多媒體和多模態化教材的建設多元化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易懂的語料,將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進行了人機融合,既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4.多元化模塊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決定因素,它的結構決定著人才培養的類型。為培養復合型、能力型人才,課題組設計了多元化模塊的教學內容:基礎知識模塊(語音、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等)、專業理論知識模塊(文化知識、語篇知識、語用知識等)、基本技能模塊(聽說讀能力)、語言綜合能力模塊(寫譯能力、語篇分析欣賞能力、交際能力等)和終身能力模塊(自學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各分級教學根據級別特點選擇性地進行模塊組合。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課堂內外教學始終,主要通過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活動、網上和網下自主學習、社會實踐等多渠道結合的辦法來實現。多元化模塊教學內容的設計為培養復合型高級外語人才提供了保證。
5.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方法[6],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本課程的分級教學目標和多模塊教學內容決定了教學方法多元化和并用的特征;但方法的選擇或組合都要圍繞著教學模式而取舍;課程總目標決定了教學模式必須由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突出能力培養,將能力培養寓于知識傳授之中。
一、二級的教學,課堂以精講多練、以練為主為原則,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任務式、討論式或歸納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聽、說、讀、寫能力;課外增設自主預習、收集課文背景資料和自主聽說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級教學課堂上多進行以提高聽說能力為目標的活動,如課堂報告、角色表演、課文話題討論或課文復述等;二級教學課堂上的聽說活動側重培養學生的話語表達能力,口語活動的內容主要圍繞著課文觀點、語篇結構、用詞技巧、寫作技巧等方面展開。三、四級的教學,課堂以精講多討論、以討論為主為原則,采用啟發式、互動式、合作式和研究式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意識,提高綜合運用英語能力和合作能力;課外增設與課堂內容呼應的主題探究式作業和自主聽說讀活動,有效地將課堂教學與課后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三級教學課堂互動式討論[7]主要圍繞著課文體裁、結構、寫作技巧、文化差異和翻譯技巧等展開,側重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四級教學課堂互動式討論多圍繞著課文知識點的課外自主調研結果和文體寫作特征分析等展開,并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等,側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
教學手段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但不摒棄傳統板書為原則,根據教學內容模塊的特點進行選擇性的組合。例如,一、二級教學,課堂上多傳授基礎知識,精講多練;教學手段以現代化的多媒體為主,課件充分利用文字、聲音、圖像等多模態意義符號來提高教學效率,創造輕松易懂的學習氛圍;三、四級教學,課堂上以討論、分析研究為主;教學手段要傳統板書和多媒體課件并用,營造集思廣益、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的合作研究氛圍。
6.多元化的自主學習平臺
自主學習能力伴隨一個人的終生,因而本課程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貫穿于四年始終。到目前,各級教學已努力搭建多元化的自主學習平臺:課程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課外自主第二課堂活動平臺,課外任務型自主聽力、口語訓練和自主閱讀平臺,以及與課堂教學呼應的課后作業或主題研究。網絡平臺提供了《英語精讀》精品課課件、教案、課外知識拓展等資料,為學生自主補缺和拓展課文知識創造條件。課外自主第二課堂活動,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計劃、自主組織、自主參加和師生共評的第二課堂活動模式[8]?;顒觾热菘傮w上多元化,個體目標上有針對性,各年級各階段有側重性;活動舉辦頻率常規性和定時性相結合;活動規模學校、學院、年級相結合;活動形式自學、實踐訓練、舞臺展示、競賽相結合。課外自主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能力展示和能力培養的舞臺,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且營造了探究式的學習氛圍。課外任務型自主聽力、口語訓練和自主閱讀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聽力、閱讀資料和口語訓練主題,并通過計入總成績的手段來激勵學生進行自主訓練。多元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從培養自主學習意識開始,經過多元化的常規性自主學習活動,最終實現培養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7.全方位的成績評價體系
學生成績評價體系不僅關系到如何科學、真實和合理地評價學生學業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是教與學的指揮棒,影響著人才培養的類型。課題組經過多年的設計和實踐,建立了“成績評價依據綜合化、評價模塊多元化、測試形式多樣化、試卷設計效度化和成績評定信度化”的學生學業成績評價體系[9]。各分級成績評定實行形成性測試成績(平日成績)、終結性測試成績(期終)和水平測試成績(聽力和口語)三結合的總原則。形成性測試根據各分級目標采用多元化結合的方式進行,如課堂作業、論文、第二課堂活動競賽等,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和能力培養。終結性測試在內容上客觀性與主觀性相結合、課堂內容與課外內容相結合,既要防止學生忽視教材的學習,又要激勵學生課外拓展學習。水平測試內容實行提供的自主學習資料和非提供資料相結合,既檢查課外自主學習情況,又考核綜合水平。測試形式上采用開卷與閉卷、書面與口頭、統考與競賽等多元化的形式相結合。改革后的成績評價體系實施了教與學的全過程監控,科學合理地評價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教學導向作用。
三、多元化教學體系的實踐效果
多年的實踐證明,多層次、多元化教學體系的建立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使《英語精讀》課的各級教學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和多模態化的教材、多元化模塊的教學內容、多元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和全方位的成績評價體系,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凸顯了各種能力的培養;為各種語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資料,搭建了良好的實踐平臺,深受師生的歡迎和肯定。多元化教學體系所取得的成效可從以下幾方面得到證實。
1.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
《英語精讀》課程是貫穿于英語專業四年的主干課,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多層次、多元化教學體系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逐年提升,這可以從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成績得到驗證。英語專業四、八級水平考試是檢驗各校教學質量、學生水平的標尺,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我校2005至2010年英語專業四、八級通過率的數據統計充分表明了學生水平在2006年開始改革前后的變化和改革后連年取得好成績的實際成效:我校英語專業四級通過率由2005年的僅僅超出全國(理工科院校)四級通過率2.28%,一舉提高到并連年穩定在超出全國(理工科院校)四級通過率22%以上。我校英語專業八級通過率由原來的僅僅超出全國(理工科院校)八級通過率26.91%,一舉提高到并連年穩定在超出全國(理工科院校)四級通過率40%以上。學生水平的提高還可以從考研情況得到證實,2009年我校英語專業2005級考取研究生32名,占學生總數的27.12%。
2.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
多層次、多元化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了隨時隨地提高語言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機會,增加了信心,使得學生不僅積極參加學校常規性的外語風采系列競賽,而且勇于挑戰,積極參加省級和國家級各種英語競賽、如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外語大賽、山東省口語大賽、泛長三角地區和山東區模擬聯合國邀請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口譯大賽等競賽;僅2010年我校就有14人次參加省或全國大賽,并且1人獲全國山東區特等獎、1人獲全國山東區和1人省一等獎、1人獲全國山東區和2人獲省二等獎、2人獲全國三等獎、1人獲全國優勝獎,5人獲模擬聯合國邀請賽的團體或領導獎。學生還踴躍參加各種外事志愿服務,如每年的國際石油裝備與技術展覽(東營)、國際輪胎展(廣饒)等,每次聘用的學生達38―45人,在展會期間分別承擔了隨團翻譯、迎賓接待、展館介紹、外商洽談采購翻譯等不同的任務,受到了舉辦單位和來賓的好評。這一系列成績有力地證明了在多元化教學體系環境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
四、結語
一門課的教學體系涵蓋面廣、涉及面大,它的設計與建立不僅在客觀上需要系統的理論指導和反復的實踐驗證,還在主觀上需要教師的熱情投入、不懈的努力和學生的積極合作;它的實施也會在主觀上和客觀上得到諸如學校制度、設備條件等因素的激勵或限制。因而建立起來的教學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需要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需要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科學出版社,1999:107.
[2]Bruce Joyce等.荊建華等譯.教學模式[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28.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8-28.
[4]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胡莊麟.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1):1-10.
[6]黃埔全,王本陸.現代教學論學程(修訂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299-302.
[7]安昌光.“交流互動式”英語課堂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09,(19):83.
篇8
關鍵詞 網絡多媒體 英語專業 閱讀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Reading-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Based on Multimedia and Internet
XING Lina[1][2], ZHAO Haijun[3]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2]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 Lin, Guangxi 541006;
[3]The Personnel Department,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Multimedia and Internet become the main means of college education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tendency, the reform of reading-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would be taken on this platform. The writer just made some reform suggestions on reading-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from three aspects, there are the problems exist in traditional reading-teaching, advantages of this new form and several points of suggestions.
Key wordsmultimedia Internet; reading-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teaching reform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高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與實踐,其中網絡教學改革受到極大關注。網絡環境下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模式是一種有利于提高英語專業課堂教學效率的極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而且能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對國外,我國對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實際應用的研究還比較滯后,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對于提高課堂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英語教師應用教學資源的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積極探討基于網絡多媒體與網絡的英語專業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 傳統英語專業閱讀教學存在問題
多年以來,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的閱讀課教學大多采用精讀課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學生只是把閱讀課當成是精讀二課,上完之后只是對于個別詞匯有印象,教師對文章的講解只是停留在對語法和詞匯用法的講解,或是對于句子和篇章的理解介紹。對于閱讀能力的技巧,如略讀、跳讀、如何把握關鍵詞和主題句,教師都不做介紹,對于如何把握文章的總體結構、如何進行閱讀訓練的測試以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也很少提及,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閱讀課失去了興趣,閱讀技巧沒有掌握,更談不上閱讀能力的提高。這種狀況不利于英語專業學生閱讀能力發展與提高,閱讀作為學習英語的基礎至關重要,所以必須找到一種能夠改變傳統英語專業閱讀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模式。
2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英語專業閱讀教學優勢
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可以創造最直接、最主動、最真實、最優越的英語互動學習環境,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及獲取信息的能力。網絡多媒體環境下英語專業閱讀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1)閱讀內容豐富。網絡信息是目前最大的資源庫,而多媒體也能提供十分豐富的學習資源。相對以前的紙質閱讀內容來講,網絡多媒體閱讀可以說為英語專業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學習素材和資料。學生可以從各大學習網站搜索到各種各樣的英語資訊和新聞來進行在線閱讀,學習到英語學習的各類方法和技能的提高,對于課本知識的補充閱讀,可以從網絡上搜尋到背景知識及作者介紹,大量的英語閱讀還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網絡還提供了在線試題和分析,即時的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多媒體資源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來源,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PPT和文本資料進行補充閱讀,通過布置任務來督促學生進行資料的閱讀,清晰直觀的多媒體資源不僅節省時間,而且方便閱讀。
(2)閱讀環境開放。網絡多媒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不再局限于課本和課堂,只要有電腦就可以進行閱讀學習。網絡多媒體閱讀具有實時性、交互性和廣域性幾個特點,為學生創造了輕松良好的閱讀環境,網絡多媒體閱讀教學集文字、圖像、動漫于一身,圖文并茂的情景提供了與課文有關的,使教學內容的呈現與獲得從單調的文字形式轉變為多種直觀生動的形式,學生可以運用眼、耳、腦并用,多方面接受網絡多媒體環境傳遞的信息,有研究發現,通過網絡多媒體環境下接受的信息量比紙質環境下接受的內容更不容易被遺忘,這與不同環境對感觀刺激的作用不一樣相一致。生動形象的網絡多媒體環境能大幅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學習興趣和想象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以多種感觀技術來掌握知識、獲取和處理信息的一種閱讀行為。
(3)閱讀內容即時。英語專業學生的閱讀水平相對來說比較高,所以簡單內容的紙質閱讀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相對來說,紙質教材的閱讀材料更新較慢,而網絡多媒體信息資源層出不窮,時時更新的動態數據可以為學生提供最新的資訊材料。網絡多媒體閱讀可以提供與課本相關的豐富的語言知識和背景介紹,學生不用再花時間和精力去圖書館查詢相關知識的介紹,網絡可以迅速方便的提供學生需要的內容,網絡多媒體閱讀省時省力,只要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內容。
(4)學生角色改變。傳統閱讀課堂當中,學生回答問題時往往心理壓力大,怕出錯出丑或是受到教師批評,所以不愿意更多的參與課堂活動。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閱讀課堂學生的交流對象變為電腦,參與網上分組討論或是完成作業都沒有了壓力,可以盡情進行自己閱讀能力的發揮。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學習意識都得到很大提高,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需求式學習,教師由領導者變成督促者和指導者,幫助學生培養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之前傳統課堂的閱讀只是個人閱讀,沒有動力和興趣,在網絡多媒體環境下閱讀,學生參與到小組作業和討論中,與其他同學交流閱讀體會和心得,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幫助,發現對方的問題,培養了互助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團體合作精神。
3 網絡多媒體下英語專業閱讀教學設想
(1)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教學中,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關鍵。網絡多媒體環境閱讀材料可謂是五花八門、紛繁復雜,如何選取合適英語專業學生來閱讀的材料?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比較高,應選取英語母語作者完成的作品、或是適合較高水平讀者閱讀的英文原文來閱讀,材料應與時代接軌,與學生的知識結構與需要相吻合。如各大英文學習網站上都有現成的閱讀材料供各個階段英語水平學習者閱讀,還有英語新聞。新聞語言往往是一門語言發展的先鋒,新聞中不乏新的語言形式。但新聞本身能使學生同時注意到新的語言意義和形式,并使學生對新的語言形式產生猛然醒悟的作用,而這一點正是許多閱讀材所欠缺的。即時性很強的英語新聞不僅記錄著世界各個地方發生的大事小情,學生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訊息,還能從中學習到英語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2)閱讀內容的情景化。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使用PPT和網絡環境展示各類題材、風格、體裁的文章,集文本、聲像、動漫、圖畫等為一體,反映東西方歷史風俗、人物環境、介紹社會科學知識。利用網絡多媒體優勢,開展精心設計的各類情景化動態交互活動。網絡環境下學生與環境的交互主要在學生與電腦、與教師、與學生、與英語母族使用者之間進行。通過網上搜索,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文學、歷史、地理或其他學科的某一話題展開網上討論和交流,以真實、自然、立體的語言輸入,使學生在有意義的真實或虛擬現實的學習情境下,增強閱讀量的輸入、提升閱讀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
(3)網絡多媒體環境下自主學習。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作用為輔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這樣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揮和主動學習。學生通過網絡小組進行在線相互交流,利用網絡協作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利用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溝通,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在學習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通過網絡查詢相關資料進行問題的處理。自主學習還可以通過感觀的完美結合來實現,對多媒體的視頻和音頻進行大腦思維再次加工,能使學生最大限度的記住和了解到閱讀內容。需要提出注意的是,這種模式不是讓學生放任地自主學習,而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活動,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英語閱讀策略訓練和幫助,使學生通過閱讀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通過熟悉文章體裁激發其運用結構圖式。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采用相應的略讀、尋讀、查讀和跳讀策略,運用到具體實際的閱讀當中,最終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進而提高閱讀成績。
4 結語
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專業閱讀是新型教學模式的嘗試。筆者這里僅僅對其優勢和教學內容的編排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設想。作為新型高效的技術手段,網絡多媒體的發展對于全面教學改革提供了條件。網絡多媒體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大大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教師與學生都在改革當中提升和改變了自己――教師從繁重的模式化備課工作當中解放出來,通過這種模式自己的業務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眼界得到開闊,學習時間得到節省,自主學習得到發展。這種教學模式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其對象的智能性與自主性,跨平臺可移植性值得借鑒。因此,網絡多媒體教學技術必將促進英語專業閱讀教學的發展。
本課題為河北北方學院2010年度教學改革立項課題?!熬W絡多媒體環境下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編號 JG201032
參考文獻
[1]謝冬梅,劉耀輝.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4.4.
篇9
傳統的課程以教師教為主導,所以傳統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整合也是以教師教為核心。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教師語言、粉筆、黑板、書本)在形象性、生動性方面存在著不足,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好彌補上述不足,于是就產生了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計算機多媒體課件。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新的學習方式,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主持人,引導者,輔導者。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也應該從服務于教師的教轉向服務于學生的學。
原先教師在備課時設計的是自己講課用的教案,現在要從便于學生學習角度出發設計學案。受“教案”、“學案”的思路啟發,我想既然教師上課用的叫“課件”,那么現在學生上課學習用的輔計算機軟件可以叫“學件”。
一、學件的定義
學件的提出是相對于課件而言的。課件是用于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計算機多媒體軟件及資源。學件就是用于輔助學生學習的計算機軟件及資源。學件與課件不僅在概念上不同,更重要的是它們在服務對象、使用目的、解決問題與制作要求的側重點都有很大的不同。課件的服務對象是教師,使用目的是為教師教得更好更省力,解決問題與制作要求的角度是教師使用方便、快捷。學件的服務對象是學生,使用目的是為學生學得更好更省力,解決問題與制作要求的角度是學生會使用、能使用、愛使用。
二、學件的分類
學件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梢园窜浖愋?。分為單機版和網絡版;按內容可分為瀏覽式、交互游戲式等。筆者認為按學習模式來分類,更便于我們制作和研究。不同的學習模式,需要有不同類型的學件來支持。下面以表格形式來說明學件分類,并說明每種學件應用的教學環節及學件制作的素材來源。作品形式主要指從電腦制作角度說明這種作品用哪種計算機工具軟件去制作。
1.自學型學件的制作思路
把原先老師的電子備課中課本沒有提到的擴展性知識做成靜態網頁形式,供學生課前預習時從教師網站上下載打印或直接瀏覽。
在復習、自我檢查環節:把原先的作業題按難度分級,做成游戲闖關形式的動態網頁,實行每一關設定通關分數線,達到這個分數可以做下一關難度更高的題。沒達到規定分數,指出學生做錯題的知識點。
2.合學型學件的制作及應用說明
要把教師原先上課的課件分解成合作學習的問題和資源,同時要根據課程特點和內容要求找到學生合作學習的工具軟件或自己編制學生用的小程序。一般在計算機機房上課,教會學生運用合作學習的工具軟件來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要求學生做成Powerpoint幻燈片,上臺展示。
3.研究型學件的制作思路
探究型學習更多出現在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高中稱為研究性學習,往往確定―個專題讓學生研究。如初中語文第一冊中關于“月亮”的閱讀與寫作,可以借助網上“月亮網站”(省略)。
三、合學型學件制作與應用實踐
三種類型的學件中,比較難實現應用的是合作型學習。因為合作學習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是類似于傳統課程中的自學。探究學習是類似于傳統課程中的問題引導式學習。合作學習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應用得很少。下面就舉例談合作型學件的制作。
合作學習中信息技術整合的關鍵是要找到學生用的、輔助合作學習的信息技術工具軟件及程序。
專門針對教學內容的合作學習軟件很少,我們可以通過對教師課件的改造來進行操作,即把教師上課的課件改造成學生合作學習的學件。改造中最關鍵一步就是要把課件分解成合作學習的工具和資源。
我校是市級課題“信息技術在合作學習中應用”的承擔者。我們在英語和美術兩個學科中進行過教學實驗,較為成功地把教師課件改造成學生學件來進行合作學習形式上課。下面通過兩個教學實例,來談些體會供大家借鑒。
實例一:初一第二學期英語人教版《MUSIC》一課中,我們把教師的課件分解為教師演示的PPT課件和學生任務表格兩塊。學生預習課文后,教師逐個播放各種樂器演奏的聲音,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完成學生任務表格的填寫,即把樂器圖片拖到對應表格的單元格中,把課文提到的演奏家、樂隊的圖片也拖到對應的單元格中。在“人人爭當musician”這個環節中,一個同學寫曲,一個同學用電腦中“模擬鋼琴”軟件演奏。
這節課在傳統的CAI輔教的模式下,通常只有一個教師用的幻燈片課件。課件中播放各種樂器聲音文件,師生共同完成“樂器、演奏家、樂隊的對應的表格”。新課程強調學生主體性,所以我們把這個表格從教師課件中分離出來,變成學生任務。不再是播放一個聲音文件,叫一個同學站起來回答,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允許同桌兩個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共同完成。“人人爭當musician"是這節信息技術整合課的亮點。因為我們找到電腦中“模擬鋼琴”軟件,只要用電腦鍵盤就能彈出音樂。以前需要提前通知有電子琴的學生,讓他們上英語課時帶來。往往到上課時四、五個人或七、八個人合用一臺電子琴。現在這節課我們在計算機機房里上,只要從教師機器上去下載安裝這個軟件,每個學生都可以用鍵盤演奏樂曲。
實例二:在初一美術(湘美版)《色彩、圖形和構圖》這一節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軟件是Windows的程序中的“畫圖”。合作學習的資源是教師從課件中分離出來的人臉造型的素材圖片文件如三角形的鼻子、橢圓形的眼睛、不閉合曲線的耳朵。這節課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成功與否主要在于小組成員的分組。―個合作學習小組(4人小組)中一定要有一個學生美術繪畫基礎較好的,一個學生學電腦操作能力較強的。這樣容易形成互相合作:電腦操作能力較強的教其他人電腦繪畫,美術繪畫基礎較好的提供美術指導。
如果不用合作學習模式,這節課就要用“雙師”授課的形式了,即美術老師和計算機老師同堂授課。美術老師先講美術知識,計算機老師介紹電腦繪畫工具。在學生操作時,計算機老師再對不會電腦繪畫的一個一個手把手教。一節課下來,教師忙得滿頭大汗,可是還有很多學生沒教到不會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以后,讓學生互相教,效率高多了。
四、小結
篇10
華貝開創教育模式新紀元
許多有孩子的人都發現,最近一個名為“華貝智能教育產品超市”的店面,正漸漸地風靡大江南北。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育應該與學習相提并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也是學生智能的具體體現。但“多元智能”理論堅定地認為:學生的智能無所謂高低之分,區分的只是你的智能類型是什么。八種智能表現出個體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有人顯現得較早,有人顯現得較遲。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開發,反之,遭遇不良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壓抑,甚至摧殘。華貝電子教育產品就是把多元智能發展與學習巧妙的結合起來,讓孩子一舉兩得,讓孩子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不會因外界的硬性壓力而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導致厭學,讓孩子在玩中探索無窮的知識海洋,產生樂此不彼的興趣。
相較于傳統而言,華貝的產品不僅僅作為教育孩子的工具,更注重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幫助孩子脫離”死學硬背“的苦海,加入到以學習為興趣的大潮流中來,才是學校、老師、家長的核心目標,而要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捷徑就是: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如何才能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呢,這就得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入手,眾所周知,從孩子出生起,玩,就占據了他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然而,社會的不斷進步要求讓孩子在玩樂中體現一種身體與心智的成長。華貝智能教育認為:孩子通過玩,可以玩出智慧、玩出天賦,能夠不斷激發兒童的興趣點、學習的樂趣,這是一個創新性的突破。同樣,華貝教育開通線上線下雙結合的模式,更是順應時展潮流的一種體現,也是另外一種創新之舉。此外,華貝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單純的依靠一種學習方式,達到這個目標很難,多元化學習方式在目前的實踐研究中是最為孩子喜歡也是未來學習的重要模型。華貝以多元智能教育為基礎,開發出的華貝智能電子教育產品吸引孩子學習興趣,開發孩子益智樂趣,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著眼于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智力、動手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看似簡單,但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華貝電子教育產品結合多元智能發展理論,是中國教育模式的一次偉大探索,學習的目的不在于成績的多少,而是在于學習過程中對各種奇妙知識的獲得,華貝電子教育產品多元智能發展思想在“多元智能對學生學習成績促進的可能性研究”中,發現促進其他智能的發展,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有幫助的。
目前,華貝電子教育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從產品功能分類上劃分,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的產品:智能學智用品類、智能啟智用品類、智能康智用品類三大系列,消費人群基數大。產品形式包含益智圖書、文具玩具、電子學習工具、康健用品等數萬種產品,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亦十分廣闊,不僅巧妙地將學與玩結合在一起,通過好玩的早教益智玩具,全面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讓孩子做回孩子,并在游戲中開啟心智。從而深受消費者喜愛,而且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以網購、實體店、實體店招商、股份分紅和廣告等五大利潤渠道,全力保證商的收益成倍增長。優質的產品、獨到的視點及保姆式的扶持政策,讓華貝倍受投資者的青睞。
網上商城和實體店打包模式,是華貝智能教育集團的又一創舉;申請這一模式的投資者,可以免費獲得華貝公司免費贈送的網上商城即華貝智教商城,既不用房租,也不用管理,推廣,維護,這一切總公司全包了,如果不開實體店,管理成本基本為零,是真正的低風險項目。而且產品利潤空間特別大,凡是在投資者的分網站和總部網上商城賣出的商品,投資者都能坐享紅利。
商還可以獲得總部的開業免費鋪貨,一體機電腦,開業促銷品,宣傳品,品牌授權,還有其它VI形象代言品。
不懂網絡開商城
木匠也能搞教育
在劉建通過華貝獲得成功之前,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會干教育這行。開封的劉建是一個從業20多年的木匠。隨著家居裝潢行業日漸火爆,劉建一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但是,在他的心中始終有個解不開的疙瘩,那就是他上初中的兒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差。2010年8月的一天,劉建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原來,他的兒子在游戲廳和其他孩子發生口角,把人家打傷了,現在正被拘押。
望子成龍心切的劉建在賠償給對方8000元錢并寫了保證書后領回了兒子,回家后,他結結實實地把兒子揍了一頓,并且告訴兒子暑假不許再出去玩。
幾天后,劉建發現,兒子性格大變,不吃飯,很少喝水,經常望著天花板發呆。為了排解孩子的壓抑,劉建的妻子從同事家里借了一臺游戲機,希望孩子能夠在家玩的開心??墒菦]曾想孩子一天都沒有從屋子里出來。劉建在經過兒子屋子的時候,聽見里面有女人的聲音在說著英語――難道兒子早戀了?在好奇心驅使下,劉建趴在門上聽著兒子的動靜,在確信屋內確實有女人說話時,劉建推開門闖了進去。
眼前的一幕叫劉建終生難忘――一向對課本毫無興趣的孩子,竟然在翻看著教材,而他的手中,握著一支又粗又大的筆。原來,借來的游戲機里,自帶一支點讀筆,孩子正在用點讀筆跟著教材讀英語。
劉建恍然大悟,原來孩子不是不愛學習,而是課堂上那枯燥的學習方式叫孩子沒有學習的興趣!孩子用的這款名為“華貝”的點讀筆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定再多為孩子買一些像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教具。經過妻子同事的介紹,劉建了解到,華貝公司的產品除了點讀筆外,還有很多可以開發孩子智力,引發孩子興趣的新奇“教具”。于是劉建按照妻子同事提供的電話,撥通了華貝公司的咨詢熱線。
電話中,劉建了解到,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是由香港華貝國際教育集團和北京華貝教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創建的。是國內首家將智能教育用品專業化;首家將專業智能教育用品超市化;首家將超市智能教育用品網購一體化的廠家。其產品可分為學智系列,啟智系列,康智系列,學生禮品,特色學習文具五大系列,共有1000多個產品。通過引入世界領先的科技,融合時尚多元的創意,能充分尊重并挖掘孩子的學習潛能。
以華貝電子教育產品電磁積木為例,該電子積木由淺入深,可快速拼裝出各種趣味電路和實用電路,每拼裝一種電路,都能馬上聽到或看到聲、光、電的效果,使少年兒童把教科書中原本枯燥的電學、聲學、光學、磁學原理在裝裝拆拆中輕而易舉地了解清楚,進入奧妙無窮的電子世界。
廠家實力雄厚真實可信,產品新奇多樣效果顯著,于是劉建毫不猶豫,當即訂購了一臺點讀機、一部學生電腦和一個英文卡片學習機。
看到爸爸送的禮物,兒子高興的合不攏嘴,而且它很快就對這些“玩具”上了癮。整個暑假,每天他都會“玩”到深夜。
開學了,兒子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平時上課畏懼老師提問的他竟然主動舉手搶答。而這種“反常”的舉動,讓老師和其他差生家長紛紛向劉建請教起了教育秘訣,劉建也因此成了“名人”。
隨著向他請教的人越來越多,聰明的劉建意識到,經營華貝產品將會給他帶來很高的收入――與其讓別人做,為什么自己不華貝呢?這樣既讓買家有保障,同時也會讓更多孩子學習好起來。最主要的,聽說不開店也能坐在家里賺錢。
這不是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他有點不相信自己眼睛,干了大半輩子木工活,一不經商經驗,二不懂電腦網絡,了華貝,能經營的好嗎?公司能不能收了錢就對商撒手不管?于是懷著種種疑問,劉建再次撥通了華貝公司的電話。
客服的一番話讓劉建的疑慮煙消云散。原來,華貝專門針對沒有經營經驗,不懂營銷策略的經銷商貼身制定出與其他商家經營風格完全不同的B2B+M營銷模式。可有效地解決庫存問題、市場問題、廣告受眾問題、店面租金問題,市場競爭問題,甚至連區域串貨這樣細致的問題,B2B+M運作模式都能完善地解決。
客服還特別提到華貝的網上智教商城,是全國首家智能教育用品網上購物平臺,點擊率一直都在持續穩定地增長。凡申請了網上商城和實體店打包模式的投資者,不但可以獲得網購利潤,而且還能成為華貝智能教育用品的終極,擁有地區的超市分店開設權。就是說無論是誰,要在當地開設華貝分店,都要通過他才行。
2011年初,劉建告別了從事20多年的木工行業,成為了華貝的商。叫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開店的第一個月就凈賺6000多元,第二個月業績翻番,居然賺了15000多元。劉建擁有一個總部免費贈送的網上商城,自己雖然對網絡一竅不通,卻每天坐在總部贈送的電腦前,從自己和總部網站上獲得源源不斷可觀的網購收入,還可以在本地區招華貝超市的加盟店,別人出錢開設實體店,而劉建作為人,還可以從零售商品利潤中分成。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華貝智教商城的營銷模式讓劉建覺得自己真的是選對了事業,真是一次投資無憂,一生坐享其成啊。
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包括孕從產品功能分為三種類型的產品:智能學智用品類、智能啟智用品類、智能康智用品類三大系列產品,消費人群基數大。產品形式包含益智圖書、文具玩具、電子學習工具、康健用品等數萬種產品,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亦十分廣闊,是睿智商家們投資的首選。
從年齡段分為四個產品結構:
1、孕嬰系列(0―3歲)
孕期保健產品:胎教音樂、胎教書籍、胎壓計、胎心儀、防輻射服、托腹褲、產婦瘦身衣/褲等。
嬰兒護理產品:搖鈴、自動擠奶器、爬行墊、車載椅、學步車、運動車、學聲機、安全座椅、學步帶、電子體溫計、嬰童理發器、浴盆、坐便凳、尿濕提醒器、多功能充氣用品等。
嬰兒早教產品:早教機(有聲卡片 有聲掛圖點讀機 點讀筆),早教益智玩具等。
2、少兒系列4-12歲:
少兒護理產品:游戲毯、車載椅、護視儀、計時跳繩、安睡燈、少兒健身器、滑板車、輪滑鞋、學生桌等。
少兒學習用品:早教機系列(有聲卡片 有聲掛圖點讀機點讀筆)筆盒、筆袋、兒童書包、削筆器、文具禮盒等。
益智玩具系列:遙控飛機、布書、遙控車、魔方、益智積木、趣味拼圖、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
智力開發產品:DIY系列(數碼油畫DIY,圓藝DIY,布藝DIY)、種植挖掘、 繽紛彩泥等。
3、青少系列(13-18歲)
電子學習產品:電子詞典、故事機、數碼學習機、文曲星、學習機、口語寶、復讀機、電子書、學生電腦等。
智力開發產品:DIY系列(數碼油畫DIY,圓藝DIY,布藝DIY)、拼裝DIY、種植挖掘,繽紛彩泥等。
康健系列產品:護視儀、安睡燈、系列防近視文具、英姿帶、矯正書包等。
4、綜合系列
文具用品:蔬菜筆、計算器、學習套裝、畫寫板、涂鴉筆等。
禮品系列,書箱音像。
5、華貝啟智體驗園
香港華貝國際教育集團有限公司
華貝智能教育用品超市―華貝網
北京貝瑞貝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總部)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中關村科技園區西井路15號1幢靜洋科技大廈312室
招商電話:010-88939885
免費招商熱線:400-698-5818
傳真:010-88939895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