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個人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2:26: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一個人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一個人的作文

篇1

[內容]

教學要求:

1.訓練學生通過一兩件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來;學習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突出人物特點的方法。

2.作文指導過程中,滲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習作怎樣寫出人物特點。

教學準備:小黑板上寫好有關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審文題明確要求

1.今天這節作文指導課,我們上《基礎訓練6》的第6題。出示小黑板:通過一兩件事寫一個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寫出人物的特點。要求學生默讀文題,想想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這次作文要我們寫什么?(寫人)寫什么人?(寫熟悉的人)寫幾個熟悉的人?(寫一個熟悉的人)(師板書習作題)要我們特別注意寫出這個人的什么?(寫出人物的特點)

二、明特點拓寬思路

1.寫出人物的特點是這節課訓練重點。什么是人物的特點呢?一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請說說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點。生自由說,師注意生說的是哪方面的特點。

2.出示小黑板:

品質:助人為樂、大公無私、熱愛勞動、工作負責……

性格:倔強、愛發脾氣、好強、愛說愛笑……

興趣愛好:愛唱歌、愛集郵、愛踢球、愛種花……生齊讀。

師:現在你能說說你還知道三個方面的哪些特點嗎?

(生說)一個人的特點有不少,大家要選最突出的特點來寫。

三、扣例文借鑒寫法

1.師:找準了一個人的特點,怎樣寫出他(她)的特點呢?《少年閏土》是個很好的范例。(板書:少年閏土)用小黑板出三個問題,逐一討論,師隨機板書。

(1)他有什么特點?(板書:特點聰明能干活潑可愛機智勇敢知識豐富)

(2)通過哪幾件事反映他的特點?(板:事件)(板書:捕鳥撿貝殼瓜田刺猹看跳魚兒)

(3)通過什么描寫寫出他的特點?(板書:外貌行動語言神態)生在文中找出描寫的句子,評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寫閏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圓臉,項帶銀圈的特征,把一個紹興農村少年的特點寫出來了。(板書:抓特征)

2.讓學生找出“雪地捕鳥”段表示閏土動作的詞。請學生簡潔地把一系列動作說出來。

師:作者寫了閏土的一系列動作,刻畫得多細致啊!我們眼前似乎浮現了閏土正在雪地里捕鳥的情景。大家注意,寫人物的行動,一定要細致。(板書:要細致)

師:你從語言中能看出閏土是個怎樣的孩子?師:從語言描寫中,我們知道閏土心中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嗎?(不知道)而閏土作為生長在海濱的農村孩子,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說起來滔滔不絕。這些語言的描寫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閏土的身份啊!我們作文時要注意,寫人物的語言要恰當。(板書:要恰當)

3.師:我們通過研究《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知道《少年閏土》是通過外貌、行動、語言來進行描寫的,描寫時,注意了這些方面。除了這些,還可以進行什么描寫?(神態、心理描寫。板書:神態、心理)注意神態心理描寫必須真實。(板書:要真實)

四、列提綱即興練說

1.你準備寫誰?他有什么特點?(指一行同學說)

2.請一學生上來按照小黑板上規定的題目、特點、事件、著重描寫的方面等項寫提綱,其它同學在下面列提綱。

3.請演板學生說提綱,評議是否能寫出人物特點;請寫各方面人物特點的同學說提綱,評議是否能寫出了人物特點。

五、總結

1.復習一下寫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師說:外貌抓特征,行動要細致,語言要恰當,神態、心理要真實,具體事例一兩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2.學生自己讀一遍。

篇2

我要感謝媽媽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她給了我一雙勤勞的手去創造世界,她給了我一雙明亮的眼睛讓我觀察世界,她給了我一雙靈活的腳,讓我去走遍世界……

媽媽長得并不漂亮,但卻很能干。每天,媽媽都會把我們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幾乎像新的一樣,還會做好吃的飯菜,讓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媽媽在家見不得一點灰塵,如果見到了,媽媽的手就會“發癢”,一定會把灰塵擦掉或掃掉,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又干凈又舒適的家庭環境。

又一次,我生病了,媽媽立即跑到門口,騎著車去給我找醫生。那時,天還下著雨,媽媽連雨披都沒有披好,醫生找來之后,趕緊看病,媽媽在一旁給我又是倒熱水,又是安慰我,盼我早點好起來。媽媽自己也著涼了。我還看見媽媽在發抖。醫生給我看好了病,媽媽著急地走過來問我的病情。后來,我對病好了,媽媽卻生病了。

篇3

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了,那一把把點燃圣火的火炬燃燒著人們的激情。在生活在,我們提倡“迎奧運,講文明,促和諧,促新風”。“文明”,多么簡單的兩個字,簡單到不用想就能將其意義說出;“文明”,多么復雜的兩個字,復雜到很少有人能夠用行動來詮釋它的意義。

生活中,有許多不文明的事兒。當你的羽毛球或風箏掛在樹枝上,你一腳踩在樹旁的椅子上將物品拿下的時候;當你看到盲道上有一個汽水瓶,一位盲人將踩到上面,而你卻置之不理的時候;當一位小朋友摔倒,你非但不去扶起他,安慰他,反而嘲笑他的時候……當這些時候,文明對你望而卻步,文明離你遠去!

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當你踩在椅子上將物品拿下的時,文明只是一張紙的厚度,有了它,你就給他人留下了一份潔凈;當盲人行走快要踩到汽水瓶上時,文明只是你的手到汽水瓶的距離,有了它,你就給盲人留下了一份安全;當路上小朋友摔倒的時,文明只是你扶起他(她)時一句關懷的話語的溫度,有了它,你就給予了小朋友一份愛心……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無數文明交織在一起就會產生一種無與倫比的力量,這種力量像破土的幼苗,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萌發。

篇4

母愛是焦慮中的陣陣清風,替你吹走困難,梳理你零亂的思緒;母愛是挫折中的伴侶,聽你講述最困難的事,幫你出謀劃策;母愛如山,如海,如涓涓細流,滋潤你心中最甜蜜最柔軟的地方。

我的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她會津津樂道地搭配每天的營養食譜,樂此不疲地為我和爸爸燒菜。但我似乎并不領情,總是十分挑剔。飯菜稍不合我的口味,我就會撅個嘴巴,把碗一推拉倒。

一天,媽媽臉色蒼白,渾身發燙,媽媽生病了!這一下,沒辦法只能由爸爸出馬燒菜了。可爸爸在家像個“老爺”,什么也不干,怎么會干得好?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我給爸爸打下手,爸爸打算做黃瓜炒雞蛋。“爸,洗好了!”我把干干凈凈的黃瓜遞給爸爸,由他開始切。不一會兒,父親切好了。我興奮地湊上前去,但一下就變得面如死灰,只見有的薄如蟬翼,有的卻有手指那么粗,還有的變成了“殘疾瓜”,只有一半。我指著這堆亂七八糟的黃瓜,結結巴巴地問:“爸,你確定這能吃嗎?”爸爸顯得有些尷尬:“這……炒炒應該能吃吧!”接著要炒蛋了,爸爸小心翼翼地將蛋液倒進鍋中,轉身跟我聊起了天。“呼……現在突然覺得你媽好辛苦??!我們燒一頓飯,這么費力,你媽天天給我們燒飯……”我聽著,忽然聽到隱隱約約的怪味,再向鍋中看去,不禁大叫起來:“爸,蛋!”爸爸順勢望去,急忙進行翻炒。

終于做好了,爸爸將菜端上來,我卻失望不已。人家都說“色、香、味俱全。”可眼前的這盤黃瓜炒雞蛋呢?真是要什么沒什么!

我輕輕夾一塊放進嘴里,一下就吐了出來,什么味道呀!

剎那間,我突然覺得媽媽是那樣的辛苦。細細回想爸爸與我燒菜時手忙腳亂、一籌莫展的樣子,可想而知做一頓飯是多么勞累。酷暑季節,本來就已經汗流浹背,卻還要在“炊煙裊裊”的環境下燒飯,不僅疲憊不堪,更是大汗淋漓。然而,如此辛勞的飯菜端至餐桌上,我卻如此不珍惜。

篇5

進入學生會多久了呢?我沒有計算過。在學生會里的這些日子,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朝氣、也有頹廢,有快樂、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敏感、偏執、頑固到底,故做堅強??梢暂p易傷害到別人,卻也輕易的被別人傷害著……回首,學生會的點點滴滴還歷歷在目。而我,就像一只風箏,跌跌撞撞、搖搖擺擺飛上了藍天。從我剛進來時奏起的進行曲,到現在預示即將告一段落的片尾曲,律動的節奏、流淌的音符,跌宕、起伏、平緩、激昂,期間匆匆忙忙、來來去去的身影,自己,又記得多少呢?

“對不起”——這是我最討厭的語言……一直認為,這三個字是無能的人的口頭禪。想用敷衍的三個字遮掩自己犯下的錯,認為這樣,別人的傷就會痊愈,其實,這不過是為了找一個讓自己心里好過一點的借口罷了……而現在,我自己卻也想說——對不起……我對不起學生會里每一個人。我承認,我沒有能力、沒有能力領導學生會,讓這個集體蒸蒸日上。我更不知道,我怎樣才能讓你們快樂、開心……在學生會里,我就像溫室里的一朵最最嬌嫩的小花,在這里,你們一直細心地呵護著我。我知道,很多時候,你們都在為我著想,每次問你們,你們都告訴我說不累;知道我要準備考試,你們都在幫我找資料、分擔工作,讓我好好復習;在我每一次失落時,你們都會鼓勵我……我明白,現在還留在學生會的你們,一直在撐,很感謝你們能為學生會留下來、能為我、留下來……真的很感謝你們!每一刻的感動,我知道,我欠你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對于他,一個愛我的人。一直對我寄予厚望,一直幫我很多,從我進入學生會到現在,他一如既往,讓我再一次成為學生中的焦點和同學們眼中幸福的寵兒,他就是我們的王老師……我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您……我,總會闖禍、總有一大堆的問題,我感到十分的抱歉,我知道,在我當主席的這段時間里,我不能好好地領導學生會,使您失望了……對不起……但我還想跟您說一句“謝謝”,感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

一直倍受呵護的我,自私、任性……直到這個集體中,來來回回、匆匆忙忙,誰和誰辭職了,誰和誰又拖著疲憊的身軀告訴我,“主席,好累??!我不想干了!”可能很多時候,我一味責怪你們的自私,質問你們的離開是否為我想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生會每走一個人,我的情緒、我的熱情就會隨之減少幾分,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都會痛得失去知覺……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我才開始思索、開始質問自己,這一切,為什么?我究竟可以做什么?我真的適合當這個“主席”嗎?我不知道。一直以來我始終追求的百分百完美,離我有多遠?所謂的百分百完美,是否無論如何我也做不到?也許,我真的做不到……

篇6

他上課特容易走神,勉強聽了幾下子,心思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老師在講臺上大聲講著,他卻歪坐著,眼睛盯著一個地方一動不動,腦子不知道跑到哪個外國去了。

所以,他學習很差,考試時老師讓他翻開書抄,他都抄不到二十分。

但是,他每天都興致勃勃地來到學校,臉上很陽光,全然沒有學渣身上特有的委屈。由此,我進行了一番推斷:他成績差,卻總有一個好心情,他媽媽對他的打罵應該是很少的,鼓勵肯定多于壓力。后來調查一番,果然不出所料,他媽媽很愛他,經常鼓勵他,還在外面請了私人家教,花了好多的錢。

黃嘉偉心情一好,大家也跟著開心了,因為,他時不時會帶些美味跟大家分享。一到那時,他成了班上的大明星,身邊圍了一大群人,紛紛伸手討要。

一次,他帶了許多個核桃,也給了倪老師兩個,結果,老師用掃帚棒把核桃砸開,發現里面都爛了,好不容易找到一點像樣的桃仁,放入嘴巴咀嚼了一番;桃仁很苦,苦得老師趕緊跑到垃圾桶邊吐了。

黃嘉偉就是這么一個實誠的人,他樂于分享,有時,也會向我傾吐他的苦衷。有一次,嘉偉對我說:“汪子謙,我奶奶跟我說,只要我靠及格了,就獎勵我三十塊錢?!蔽艺f,那很好。

過了幾天,他又對我說:“汪子謙,我考及格了,但是我奶奶沒給我錢?!?/p>

“你真的考及格了嗎?”我問。

“是的,那是我在家里寫的試卷?!?/p>

“你在家里寫的那張試卷,你奶奶可能認為你是抄的。”

“我沒抄,”黃嘉偉說。

“你要在學校里寫了,讓老師改了,及格了,你奶奶就會相信?!?/p>

黃嘉偉努力聽著,好似像從我的話語里,得到某種啟示。

篇7

關鍵詞:三步教學法 作文

作文是學生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必須有廣泛的閱讀和扎實的基礎知識做后盾。如果沒有這些,那么學生寫作文如閉門造車?,F在許多小學生寫作文難,教師教作文也頭疼。我在教學中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一直在想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他們既寫得輕松又具體生動呢?通過幾年不斷的思考和探索,我總結出了三步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所謂的三步教學法就是在作文教學中,先讓學生看到題目就思考“寫什么”的問題,將自己要寫的內容在一定的范圍內確定下來,然后再想“怎樣寫”,就是打算從哪些方面去寫的問題,最后就是“怎樣答”,即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如何去落實的問題。

這個三步教學法看似簡單,在實際的教學中還需要做許多的工作。并不是你告訴了學生這個用三步教學法,他就可以寫出來,然后寫好了。在作文教學中,我在第一步教學生“寫什么”時,常常對學生進行審題訓練,讓他們看到這個題目要求,就要很快想到自己該寫什么內容。這一部分的內容應該是他們最拿手的,或者是感興趣的,或者是熟悉的,在這樣一個范圍內,迅速地聚焦,確定目標。比如,作文要求寫一個熟悉的人。既然是寫一個熟悉的人,那么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人來著手,媽媽、爸爸、爺爺、奶奶、老師、同學等,因為這些人就是每天跟我們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人,他們的外貌、動作、語言我們都清楚地知道,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經常對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他們現在看到作文要求都能很快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當他們在確定寫作方向的時候,對寫作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確定了寫作的方向之后,接下來最要緊的就是思考該“怎樣寫”。這一步雖然只有三個字,但卻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我們也以寫一個熟悉的人為例來講。首先,要想這個作文要從哪些方面去寫這個人。寫人的文章要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無外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幾方面。

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征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他的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具體說:通過外貌描寫,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豐滿,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通過外貌描寫,可以揭示人物的身份;通過外貌描寫,展示人物在特定場合的內心世界;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 我們所說的外貌描寫并不是要讓學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將所看到的一個人的外貌都寫下來,而是要他們選取自己最能體現他性格或精神面貌的部分來寫,這樣才能突出你對他的了解,才能很好的體現出“熟悉”二字。

語言描寫有對話和獨白兩種。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進行語言描寫時我們要做到人物的語言準確,能充分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齡等。

動作描寫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實的外化??匆粋€人,不僅要聽他怎么說,更要看他如何做,因此,動作描寫是直接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寫“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描寫人物的動作時,首先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這些動作一個不少地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其次,要寫準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內心的活動的描寫。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向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寫的要求是:要真實,要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寫人除了對所寫人物必須進行必要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我們最好是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并把這件事寫好。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的事例。所謂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美好情感的事。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于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這樣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中見大”。尤其是要體現這個“熟悉”二字,寫的又是我們身邊的人,更要從這些日常小事中去選材。

篇8

關鍵詞:記敘文;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258-01

一、記敘文的特點和寫作要求

記敘文是以記述和敘述為基本表達方法的文體,是就時、地、人、事原因和結果而寫的文章。它能記敘人物或事物的體態、形狀,敘述人物或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這種文體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表現為多樣化形式,凡日記、書信、新聞、通訊、報告文學、速寫、特寫、隨筆、游記、回憶錄、語言、童話、故事以及敘事詩你、小說、劇本等都是。

二、記敘文教學的地位

在語文教學中,記敘文占得比重最大,他的寫作訓練開始最早,持續時間也最長。雖然從實際應用情況看,一般寫作這種文章的需要并非很多,但從寫作訓練的過程這一方面看,這種文章的寫作是重要的。

1.在各種文體的寫作訓練中,記敘文的寫作訓練應是出發點,并應該持續始終。要寫記敘文,自然需要進行記敘體的寫作訓練,即使寫說明文和議論文,也要以記敘體的寫作訓練為根底,并且也離不開記敘。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記敘從來都是一項基本的寫作訓練。它跟其他各種體彩和寫作形式的訓練有密切的關系,如事物的程序說明、工程設計說明、科學報告、學術論文等。因此,它是提高學生寫作基礎的必經之路。在各種文體的寫作訓練中仍占基礎的核心地位。

2.記敘文的寫作訓練利于學生的思想成長。這種文體的寫作訓練要取材于生活,這就要求學生注意對生活地觀察、體驗,從而提高對事物地認識,培養正確觀察和思考的觀點和方法。其中表現個人的記敘文,能使學生善于對自己進行反思,從而正確教育自己,促使自己向上。

三、記敘文寫作訓練方法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而觀察生活、熟悉生活則是寫作的前提。因而,在對初中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訓練中,老師只有引導學生全面地、細致地、深入地觀察生活,才能使學生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初中學生童趣未泯,好奇心強,富于激情,樂于參加活動。尤其是他們剛進入中學和時候,對一切都感到很新鮮,很想盡快了解學校的一切,特別是很想了解老師和同學。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就讓他們自選一位任課教師作為觀察對象。對觀察的要求是:1.觀察要全面。對老師的年齡、性別、體型、衣著打扮、表情,以及平時的言行等均要仔細觀察。2.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觀察對象在這些方面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在作文時表現出人和的獨特體貌或個性。3.觀察要細致。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觀察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按要求寫了觀察筆記。寫作之前,我再次強調,描寫必須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對老師的描寫頗為生動逼真。

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曾說過:“作家處處有生活?!蔽覀冎笇W生學會觀察,主要是促使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養成自覺觀察生活的習慣,隨時留心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并能對觀察對象進行分析,從中獲取生活的經驗和積累作文素材。這項訓練如果做得扎實,使學生訓練有素,那么不論是對學生現在的記敘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是對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二)指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題材??梢詮募彝ァW校、社會和自然界的任何一個領域選??;也可以從做過、見過、聽過、感受過、想到的任何事物中選取。

在指導方法上要注意的是,為使學生愿意寫,有可寫的并寫好,開始要引導學生先寫自己親自體驗過的、感到親切的事,同時,要縮小取材的范圍,讓他們寫在短暫的時間內,在狹小的空間發生的事,使學生能夠寫出特征、寫出過程、寫出細節看來。如布置學生寫一個事例、一個場面、一種景物等。在此基礎上,再逐漸引導學生寫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進而揭示事物之間的關系,表現自己的豐富個性。

(三)認真剪裁,巧妙組合。圍繞中心選好了材料,還需要根據中心的需要認真巧妙地組織。那么我們如何指導學生將其巧妙地組合起來呢?這就啟發學生弄清楚文章所要表現的中心及所選取的材料。如果順序能將中心表達得好,就不能用倒敘和插敘,如果硬要用倒敘和插敘。很可能就不會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倒敘或插敘,表達效果好,就用倒敘或插敘。最主要是看它的表達效果好不好。確定了文章的結構,那么,如何掌握詳略呢?這就要根據中心的需要去確定。跟中心聯系緊密的內容就詳寫,反之則略寫,如《社戲》,雖然題為"社戲"但看戲的情節略寫,和小朋友的交往則詳寫,是為了突出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這一中心。另外,還必須注意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做到該描寫時就描寫、該議論時便議論、該抒情時要抒情。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生動活潑、真切感人。

(四)擬好作文題目。一般來說鮮明的要求寫人的記敘文都已經給出題目,大部分是命題或者半命題,當然也存在讓你擬題的可能。題目是文章的窗口,擬一個好題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樣擬好寫人記敘文的題目呢?

1.通常我們以寫的人為題,這樣可以一目了然讓人了解你是在寫人,在題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飾語,把這個人的主要特征寫入,如《可愛的老爸》;或者把我對一個人的情感寫入《難忘的他》,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對人物進行議論的。

2.如果你在文章當中要強調你對這個人的主觀感受,可以在題目中表現,用上“我最尊敬的……”,“讓我感動的一個人”等。

3.如果你在文章當中要強調一個人的變化過程,你可以寫“他變了”,“張小寶新記”、“浪子回頭金不換”等。4、 如果你強調兩者的關系和交往,可以寫“一起走過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遠難忘的情誼”等。

(五)指導學生自批作文修改文章。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彼凇段以鯓訉懫鹦≌f來》這篇文章里又說:“我做完之后,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边@是魯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經驗之談。然而,學生寫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檢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給老師。這樣馬馬虎虎,主要是寫作態度不端正。但是,學生不會修改文章,也 是個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強調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并具體指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反復修改。

篇9

首先,進行思維訓練與作文因素教學。①教一個詞時,引導學生聯想說出其他詞,并用它們說話,這樣,既豐富了詞匯又訓練了語言能力;②采用模仿練習的方法,讓學生說話完整,語言規范;③幫助學生明確句子的概念,告訴學生,完整的一句話要說清有誰干什么,或者什么時候,誰,怎么樣。

其次,培養觀察能力,擴展思維。我按照思維過程和運用語言過程的順序:看、思、說、寫,運用直觀教學,借助真情實景引導學生由會說一句話到能寫一段話,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

再次,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在班上開展剪貼寫話,先讓學生在剪貼的圖案下寫一句意思與此圖有關的話,采用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們寫一段話,暗述人物,或者進行口頭作文,這樣激起學生寫作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促使學生自覺作文,提高了寫作能力。

指導低年級學生作文,首先要指導學生用詞造句,練習說話寫話。造句是寫作的基礎,應該扎扎實實地認真指導學生造句。一次我讓學生用“理想”造句。一位同學說:“一個人沒有理想,就像死了一樣?!边@句話并沒有錯,但為指導學生體會一個句子的多種表達功能,我一次又一次地指導他們修改這個句子。第一次改為:一個人沒有理想,活著就沒有意義。第二次改為:一個人沒有理想,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第三次改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沒有了理想,他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就這樣,我指導學生造句時,盡量注意指導他們反復錘煉,把造句的基本功打好。

其次,注意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如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觀察方法,按方位觀察的方法一一進行訓練。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如指導學生觀察人,我要求他們首先看這個人的主要特點,就是這個人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低年級學生不善于識別和表達,我又教給他們“比較法”和“選擇法”。如寫外貌,我提供下列情況供學生選擇。

(1)身體:大約有一米幾左右、魁梧、高大、矮小、面黃肌瘦、苗條、中等、勻稱。

(2)臉形:瓜子臉、鴨蛋臉、國字臉、圓臉、蘋果臉、長臉。

(3)眼睛:銳利、炯炯有神、明亮、含笑、水靈靈、圓溜溜。

對眉毛、鼻子、嘴巴、牙齒等我也同樣提供選用的詞語。

對于高年級學生,上述方法對他們的思維和語言可能會有一定的約束,而對低年級學生卻能教會他們觀察、比較和運用詞語來表達。

第三,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低年級學生表達能力差,但可由一天寫一兩句話逐步提高到寫一小段話,記一件小事;要鍛煉學生的毅力,培養良好習慣;要經常具體指導,經常督促檢查。

現在談談我在二、三年級進行作文教學的一些做法。

(1)現場作文。事前告訴學生要作文,然后創設情景,再練習。如寫《上課鈴響后》,我事先提出了作文要求。上課鈴響后我就拿著作業本和教科書走進教室,放下手中東西,向學生問好,然后在黑板上板書《上課鈴響后》。這樣演示一遍,估計學生還寫不好,我又進行第二次演示,特意放慢速度,并叫一個口頭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配合解說,其余學生“默敘”。由于學生認真觀察,對老師的動作、神態都一一進行了“默敘”,在頭腦中組織了語言。這樣寫起來就容易了。

(2)問答作文。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對自己是了解的,但要他把自己的情況寫出來卻不容易。如我讓他們寫《自我介紹》,他們就不知應從那里寫起,改寫什么。我通過問答方式進行練習,作文的困難就消除了。我分段進行指導,分段進行問答。第一段我是這樣問的: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家在哪里?在那里讀書?你長得怎樣?愛穿什么樣的衣服?第二段我問:在學校里你怎樣上課?作業做得怎樣?你愛哪一種活動?你怎樣參加這個活動?第三段我問:你回家后做些什么?怎樣做?別人怎樣評價你?第四段我問:你的優點是什么?你對自己滿意嗎?你的缺點是什么?今后怎樣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進行了這樣的問答,二年級學生寫介紹自己的作文,內容就相當充實了。

要求學生在觀察之后寫一個人,我也采用問答的方法。經過具體問題的問答,學生作文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了。

篇10

生:想到慈祥的臉、兇惡的臉。(出現短暫的啞場)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看重自己的“臉”,所以不敢貿然發言了。

我現在出示三個人名,如果要你將三個人名與這個題目掛起鉤,看看有沒有困難?能說得出來嗎?我出示的人名是:孔子、魯迅、喬丹。

(學生思考)

生:孔子四處奔走講學,辛勞的臉上總是掛著謙虛。

從魯迅先生嚴肅的臉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情懷。

喬丹的臉上始終充滿了自信,當他扣籃成功之后,總會將他的得意和舌頭一起,伸得很長很長。

師:剛才這位同學的發言已經注意到了材料與題目之間的關系,已經注意從題目所要求的角度來敘述事例了。

其實要寫好這個題目的作文,要把這個題目和我們平時積累的材料掛起鉤來,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析題,將題目做透徹的解剖,分解為若干個小題目(板書:題)二是調動自己的素材積累,并對這些材料做多角度分析。(板書:材料)這樣題目與材料和諧對接的可能性就大了。

先講析題。

有一個事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年上海作文競賽的題目是:1+1=?。很多參賽者都茫然不知所措,但一個參賽者將這個題目轉化為若干個子題目:

一場考試+一個分數=一根繃緊的心弦

一次落后+一場無淚的痛苦=一股奮進的力量

一味地自以為是+一味地目空一切=一個深深的泥潭

一座小屋+一對恩愛的夫妻=一個和睦的家庭

一點隱瞞+一點猜忌=一陣狂風暴雨

一次機遇+一次冒險=一生的轉折

一個遠大的理想+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充實

一個壯麗的事業+一個和睦的家庭=一生的無憾

一個英雄人物+一個歷史時期=一場社會變革

一點犧牲精神+一點主人翁態度=一個國家的希望

一群忘我的人+一個前仆后繼的優良傳統=一個民族的騰飛

然后從中選取一個來寫,結果這個參賽者獲得一等獎。又如遼寧省2005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今年花勝去年紅》,這是一道富有詩意和寓意的作文題。如果把自然界的“花”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許多“花”都開得勝于“去年”。說得具體點,可以寫姚明NBA的三年歷程,一年比一年成熟;可以寫和率領的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上“絕地反擊”比在世界杯上的勇冠三軍更令人蕩氣回腸。此外,還可以這樣寫:“去年花”是少年時的懵懂天真,“今年花”是青春歲月里的成長;“去年花”是我國的氫彈、原子彈升空,“今年花”是“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的太空遨游。

那么如果我們將“臉”這個題目加以分解,可以分解出哪些小題目呢?

(學生回答,教師將它整理)

愛臉,丟臉,變臉,爭臉,露臉,洗臉;

大人臉,小孩臉,老人臉;

爸爸的臉,媽媽的臉,奶奶的臉,老師的臉,同學的臉;

厚臉,薄臉,美麗的臉,丑陋的臉;

魯迅嚴肅的臉,畢加索恐怖的臉,屈原剛毅的臉,祥林嫂木刻般的臉,中國女排姑娘布滿汗水的臉,袁隆平滿是泥土的臉,包拯的黑臉,關公的紅臉,曹操的白臉;

個人的臉,班級的臉,學校的臉,城市的臉,國家的臉,地球的臉;

師:由“臉”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還可分解出這樣的題目:“臉與心”“笑臉與社會的和諧”,再進一步引申,還可以分解出這樣的題目:“要臉就要講尊嚴,知廉恥”“要臉但不要圖虛榮、講排場”……其實講到“尊嚴”,就把“愛國、自強、廉潔、團結”等內容都涵蓋了,講到“不圖虛榮”就把“節約、批評、反思、謙虛”等內容也都涵蓋了。這樣面對“臉”這個題目,我們就不會感到茫然,相反還有一種文思泉涌、胸有成竹的感覺。

下面再講調動自己的素材積累,并對材料做多角度的分析。

許多同學苦于手中沒有適合的材料,因而發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慨。是不是真的沒材料?不是。有一個事例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刻。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題是“規則”,其中一個考生寫的是《一個人的戰爭》,全文只用了一則材料:郭品正的材料。郭品正,當時是浙江省唯一的腦外科博士,因為拒拿黑錢,有些同事、領導看不慣,被“優化組合”下崗。下崗后,他曾到國內多家醫院求職,都被婉拒。他不得已在互聯網上發了一則求職信息,美國加州一所大學附屬醫院竟不遠萬里派人來到中國,當面考查后高薪聘任了他。就這么一則材料,許多人都知道,但這個考生用得不同凡響,讓人擊節。

(教師念考場優秀作文《一個人的戰爭》)

一個人的戰爭

北京一考生

現在已經午夜了,我坐在桌前,沒開燈,黑暗像水一樣無聲無息地在我周圍散開,緩慢而堅定。明天應是一個好天氣,飛機會準時起飛,然后降落在加州的大地上。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像現在這樣平靜了,報紙上的話過于矯情,我也愛我的國家,愛我的病人。但當我為人的原則、我行醫的規則被人恥笑時,我不得不選擇離開。

我這幾個月的遭遇,大多數人已經知道。我因為拒拿黑錢而在醫院年終評比中被評為最差,被“優化”下崗了,我無法容忍在白大褂的掩護下握著金錢來來回回伸縮的手,無法忍受在病人的中卑鄙地竊竊私語。他們玷污了醫生這個崇高而圣潔的名字,他們違反了這個社會的規則,違背了自己的良心。當我拒絕與他們同流合污時,他們笑著對我說:“嘿!人生不就是一場游戲嗎?”可是他們忘了,游戲也是有規則的,誰也無法逃避。于是我決定用我還未嘶啞的喉嚨,發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聲音――我將事情告訴了領導。但我太天真了,我的一腔熱血撞在現實的鐵壁上,徒然淋漓了。我,從一個國內著名的腦外科醫生,變成了社會最底層的一分子。

就這樣,我開始了一個人的戰爭。這場戰爭是被動的,力量是懸殊的,是看不見硝煙的。我因為捍衛人生游戲的規則,捍衛我為人的原則而被迫打響了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的第一槍。沒有醫院愿意要我,我過著失業的生活,我實在很失望。因為這一切,使這場戰爭看起來如此可笑,像我一個人的自我慰藉。直到有一天,美國加州一所大學附屬醫院聘我任職,我才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我一直信奉,規則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的尊嚴,是一張在社會中行走的通行證。失去規則,丑惡將到處滋生,善與愛將迅速枯萎,人們將會活得盲目而驚慌。

我,叫郭品正,人品的品,正直的正,一個腦外科專家,我打了一場一個人的戰爭,結果輸掉了。

但,我不后悔!

以上,是我在臨行前的自白。

我猜測這名考生在考前對這則材料做過反復咀嚼,從理想、道德、個性、團結、愛、人才觀、生存、學會說“不”、合作與獨行、挑戰自我、牽掛、人類與科技等角度去思考,如果出現某個題目我該從什么角度去適應它,方方面面他都考慮了。因此,當看到“規則”這一作文題時,他也能把這則材料用得絲絲入扣,切合題意。這個例子給我們這樣深刻的啟示:寫考場作文一定要在材料的積累和運用上多花一點心血,這樣題目與材料和諧對接的對應點就多了。就以郭品正拒收紅包,結果被“優化下崗”這件事來說,它也包含著與“臉”這個話題有關的對應點。能看出來嗎?誰來說說。

生:從正直與丑惡對比的角度分析,可以把那些醫生收受黑錢,職業道德敗壞和郭品正救死扶傷、善良正直進行對比。

師:你看出這則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并對運用何種寫作技巧做了設想,但一定要注意材料與題目之間的關系,要注意根據題目來敘述事例。

生:用郭品正的材料來寫“臉”,我打算從這幾個方面來寫:工作時郭品正關愛病人的臉;周圍人對郭品正疑惑不解、妒憤的臉;受排擠下崗后,郭品正對小人憤怒的臉;郭品正上網求職卻不被聘用,充滿失落的臉;郭品正堅持做人的原則,充滿正氣的臉。

師:這個同學很聰明,善于根據題目來分析材料、使用材料。

下面請同學們看發下的2004年十位“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然后圍繞“臉”這個話題選用其中的一則材料或幾則材料來說一段話。

(學生閱讀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并思考,準備發言。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是:梁萬俊、任長霞、田世國、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桂希恩、牛玉儒、孫必平、中國女排)

師:請幾位同學來說說。

生:科學家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唯一的一張臉,但我卻要說不,因為任長霞就有兩張臉。她做過整容嗎?不。那她會易容術嗎?不??墒撬娴挠袃蓮埬?。

面對惡勢力,她拍案而起,鐵面無私;面對平民百姓,她柔情似水,噓寒問暖。

師:你說的雖短,但你已經掌握依題敘事這個本領了。你說的每一句都很切題。

生:他不是農民,但他被曬黑的臉上卻烙下了犁田般的皺紋;他不是農民,但他卻每日臉朝黃土背朝天,游走在鄉間的稻田之中。在他的臉上,你找不到高傲,更感覺不到一絲身為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傲慢,你能看到的只是樸實。

在科學面前,他的臉上有的只是嚴謹;在成功面前,他的臉上有的只是欣慰;在榮譽與財富面前,他更是那樣的灑脫;只有在農民朋友和豐收的水稻面前,他的臉上才會流露出喜悅。因為他就是一個農民,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師:這位同學把袁隆平的品質歸結為幾點,再把這幾點聚集于他的臉上。這就很切題。

生:當劉翔身披國旗,躍上頒獎臺時,歷史定格了,人們也將永遠記住這一刻。在這一刻,十重欄桿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在這一刻,十重欄桿的頒獎臺上出現了中國人的臉;在這一刻,人們將不再記住劉翔臉上的那些痘痘,而是將記住他那臉上寫著:誰說中國人不能在110米欄奪得金牌,誰說……今天,我就要證明給大家看,證明中國人也是好樣的,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他引用了劉翔的話,但不說“劉翔說”,而是說這話是寫在劉翔長滿痘痘的臉上,這樣材料與題目就很切合了。

生:他,一位感動中國的緝毒英雄,在毒犯面前,他勇猛抗爭,用自己英勇的身軀保護著人民,保護著他熱愛的祖國。

他的臉,刻滿了對毒販子的憎恨,對勝利的渴望,因此也留下了歲月無情的痕跡,可是他依然勇往直前。面對各種誘惑,在千萬張丑陋、奸惡的臉面前,他面不改色,堅定地從事著自己的事業。無論是臥底偵查還是沖進槍林彈雨,他都有著一張最真實的臉,正因為有了它,毒販子們才束手無策。

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能停歇,于是他時刻堅守著這個特殊而又重要的崗位。每天,他都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他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猶豫,那么的義無反顧,他是為了人民,為了祖國在奮斗??!

這樣的一張臉如何使我們不感動?這樣的一張臉怎能不令無數人肅然起敬!他是人民真正的守護神,有了他,毒販們便無處藏身,所有的罪犯,都將受到懲罰。

明正彬,他燃燒自己的人生,為的是照亮所有人!

師:你能通過寫明正彬臉上表情的變化:“憎恨”“渴望”“毫不猶豫”,來寫明正彬的事跡,又寫這張臉讓無數人肅然起敬?!澳槨背闪诉@則短文敘例的線索。

生:上機前他(梁萬?。┑谋砬?,使我安下了心,我相信他會創造奇跡。因為他的臉上充滿了勇敢、果斷、冷靜、自信,還有對事業的執著熱愛。這是一張充滿希望的臉。中國需要這樣的臉。

是的,他回來了,而且是勝利地回來了。他創造了奇跡,讓億萬中國人為之驕傲的奇跡。他慢慢地走下飛機,臉上洋溢著微笑,振奮人心的微笑。他的臉深深映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藍天的廣闊沒有使雄鷹茫然,萬丈的高山沒有阻擋住攀登者毅然的決心,而面對一次次死神的微笑,梁萬俊從容地握著方向盤,駛向勝利的彼岸。他的臉上依舊平靜。――因為他相信奇跡。

師:這個同學是從梁萬俊戰友的角度來寫的。寫梁萬俊上機前的表情使“我”放心;梁萬俊戰勝困難、創造奇跡勝利歸來,令人難忘的也是他的臉。作者的目光始終聚焦于梁萬俊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