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戲項目范文

時間:2023-04-01 17:44: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趣味游戲項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趣味游戲項目

篇1

關鍵詞:糖網明目顆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人臍靜脈內皮細胞EA.hy926;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白細胞介素-1α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13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6)01-0056-04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s of Tangwang Mingmu Granules on High Glucose Induced VEGF and IL-1α Expressions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AO Chang-ying1, CHEN Ming-xia2, MA Wen-bin1, GUO Ping3, LV Hai-bo3, LIU Ye4, LIAN Zeng-lin4 (1. Beijing Red 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Handian Group, Beijing 100103, China;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3. Beijing Handi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Handian Group, Beijing 100103, China; 4. Beijing Handi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Handian Group, Beijing 1001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different extracts of Tangwang Mingmu Granules on high glucose induced VEGF and IL-1α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EA.hy926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blank, high glucose, Tangwang Mingmu Granules, extract 1 (glycoside and flavonoid), extract 2 (organic acid and polysaccharides) and extract 3 (alkaloids) groups. High concentration glucose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high glucose model in EA.hy926 cell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IL-1α mRNA were detected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contents of VEGF and IL-1α protein were tested by ELISA. Results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protein levels of VEGF and IL-1α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under the high glucose condition (P extract 3> extract 2. Conclusion The action intensity of glycosides and flavonoids, alkaloids, organic acids and polysaccharides on VEGF and IL-1α expression in Tangwang Mingmu Granules weakens in sequence.

Key words: Tangwang Mingmu Granules; diabetic retinopath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EA.hy926; VEGF; IL-1α

糖網明目顆粒用于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本課題前期研究結果表明,糖網明目顆粒能明顯改善糖尿病大鼠視網膜微血管病理學狀態,降低血管生成相關因子的蛋白和基因水平[1-2]。本實驗采用血管內皮細胞高糖模型,進一步探討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對高糖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EA.hy926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和白細胞介素-1α(IL-1α)基因和蛋白表達的作用機制。

1 實驗材料

1.1 細胞

人臍靜脈內皮細胞EA.hy 926購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

1.2 藥物及提取部位

糖網明目顆粒處方由女貞子、烏梅、黃連、密蒙花、肉桂、黃芪、益母草組成,所用飲片購于安國市萌露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北京漢典中醫研究院劉曄老師鑒定,均符合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標準。糖網明目顆粒提取物和不同提取部位由北京漢典中醫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采取醇提、水提相結合方法,將各飲片中的主要藥效物質充分提取,最后經噴霧干燥制成提取物。其中,部位1為黃芪、女貞子、密蒙花提取物,主要含苷類和黃酮類物質;部位2為烏梅、肉桂提取物,主要含有機酸和多糖類物質;部位3為益母草、黃連提取物,主要含生物堿類物質。

1.3 主要試劑與儀器

胎牛血清(FBS),Hyclone,SH30070.03;高糖DMEM培養液,Hyclone,SH30022.01B;0.25%胰蛋白酶,Hyclone,SH30042.01B;DMSO,Amresco,0231);青鏈霉素混合液,Solarbio,P1400-100;C8661-25G;RT-PCR試劑盒(TaKaRa,RR019A),ELISA試劑盒(北京鑫方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CO-175二氧化碳培養箱(SANYO),BDS200倒置相差顯微鏡(奧特光學),DPL-ⅡA型噴霧制粒儀(重慶精工制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BIOMATE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hermo),GE4852型PCR儀(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JY600電泳儀(北京君意東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ChampGel 5000型全自動凝膠成像系統(北京賽智創業科技有限公司),MULTLSKAN MK3酶標儀(Thermo)。

2 實驗方法

2.1 細胞培養及藥物干預

EA.hy926細胞第3代經胰酶消化,用普通培養液(含10%FBS、1×105 U/L青霉素、100 mg/L硫酸鏈霉素的高糖DMEM培養液)稀釋成2.5×104/mL的細胞懸液,將3×106個細胞接種于25 cm2培養瓶中,普通培養液培養24 h后空白組換用普通培養液、高糖組換用D-葡萄糖培養液體外模擬EA.hy926細胞高糖模型,全方組換用D-葡萄糖+糖網明目顆粒培養液,部位1組換用D-葡萄糖+部位1培養液,部位2組換用D-葡萄糖+部位2培養液,部位3組換用D-葡萄糖+部位3培養液,繼續培養24 h后提取總RNA。

糖網明目顆粒培養液制備:精密稱定糖網明目顆粒提取物0.444 4 g至50 mL離心管中,于超凈臺內加無血清高糖DMEM培養液至40 mL,渦旋震蕩使藥物溶解,靜置30 min后混勻,5000 r/min離心20 min,吸取上清液,用0.45 μm濾器無菌條件下過濾,加入4.44 mL FBS,混勻制成貯存液,封口,于4 ℃冰箱內保存備用。此時,貯存液含糖網明目顆粒提取物濃度為10 mg/mL,含10%FBS。臨用時將貯存液梯度稀釋至所需濃度2.5 mg/mL。其中,各提取部位按照其所占處方比例、提取率折算,相當于全方劑量,工作液配制方法同糖網明目顆粒全方。

D-葡萄糖培養液的制備:精密稱定D-葡萄糖0.459 0 g至36 mL高糖DMEM培養液中,混勻溶解,過濾,加4 mL FBS,混勻,4 ℃封口保存。此時含葡萄糖100 mmol/L,10%FBS。臨用時用相應液體稀釋至40 mmol/L,混勻,進行細胞干預。

2.2 高糖細胞相關基因表達檢測

細胞分組及藥物干預同“2.1”項。藥物干預24 h后,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提取總RNA,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其濃度,檢測其質量。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反轉錄PCR反應,條件為:94 ℃、2 min,94 ℃、30 s,58 ℃、30 s,72 ℃、1 min,72 ℃、5 min,35個循環后轉為4 ℃保存。以1.5%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上述反應產物,用Lane ID凝膠圖像分析軟件對PCR產物進行半定量分析測定,基因表達水平以β-actin為參比。PCR引物由北京賽百盛公司合成,詳見表1。

2.3 高糖細胞相關蛋白表達檢測

細胞分組及藥物干預同“2.1”項。藥物干預24 h后,吸取細胞上清液至預冷的1.5 mL無菌EP管中,同組混勻,封口,-80 ℃保存備用。標準品按照說明書稀釋好5個梯度,各梯度每孔加樣量均為50 μL。分別設空白孔、待測樣品孔,每組3個復孔。向待測樣品孔中先加樣品稀釋液40 μL,再加待測樣品10 μL,混勻。封板膜封板后于37 ℃溫育30 min。小心揭掉封板膜,棄去液體,甩干,每孔加滿洗滌液重復洗5次,拍干。每孔加入酶標試劑50 μL。封板膜封板后37 ℃溫育30 min,如前法重復洗5次,拍干。每孔先加入50 μL顯色劑A,再加入50 μL顯色劑B,輕輕震蕩混勻,37 ℃避光顯色15 min。每孔加終止液50 μL,終止反應。于450 nm波長處依序測各孔吸光度值(OD值)。以標準物濃度為橫坐標,OD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直線回歸方程式,將樣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樣品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的實際濃度。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數據以―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4 結果

4.1 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基因表達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高糖誘導24 h后,VEGF基因表達水平顯著上調(P部位3組;而部位2組顯著上調(P

4.2 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高糖誘導24 h后,VEGF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增高(P部位3組;而部位2組顯著上調(P

4.3 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中白細胞介素-1α基因表達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高糖誘導24 h后,IL-1α基因表達水平顯著上調(P部位2組>全方組。提示在抑制由于高糖導致的血管內皮細胞IL-1α基因表達方面,糖網明目顆粒各部位作用強度為:部位1>部位3>部位2。結果見圖3。

β-actin

圖3 各組血管內皮細胞IL-1α基因表達(―x±s,n=3)

4.4 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中白細胞介素-1α蛋白表達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血管內皮細胞高糖誘導24 h后,IL-1α蛋白表達水平升高(P部位3組>部位2組。提示,在抑制由于高糖導致的血管內皮細胞IL-1α蛋白升高方面,糖網明目顆粒各部位的作用強度為:部位1>部位3>部位2。結果見圖4。

5 討論

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中主要的眼部并發癥,其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血管引起反復的玻璃體出血和最終的牽引性視網膜脫離等一系列并發癥[3]。高血糖是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生理狀態,亦是導致內皮功能紊亂的根本原因。糖尿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被認為是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發生發展的起始步驟[4]。研究表明,高血糖通過氧化應激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循環中內皮祖細胞數目下降且功能障礙,從而導致糖尿病傷口難以愈合、缺血心肌冠脈側枝形成不良[5]。而VEGF是目前所知最強的內皮細胞選擇性促有絲分裂肽和血管生成因子,與受體結合后,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及移行、細胞外基質變性,誘導新生血管的形成。其病理改變在本質上均是體內動態平衡的失調,血管刺激因素增強和/或抑制因素減少使兩者平衡失調,最終引起新生血管生成。康氏等[6]臨床觀察顯示,DR程度與血清VEGF含量直接正相關,提示血清VEGF含量測定可作為判定DR病變程度的參考指標。IL-1可能是視網膜炎癥引起血視網膜屏障損害的重要因子,其可引起多核細胞和單核細胞向視網膜血管外遷移,血清蛋白向玻璃體內彌散及紅細胞向玻璃體內滲漏等,造成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間出現許多大裂隙,使血-視網膜屏障出現缺損,導致局部水腫、滲出、出血和細胞浸潤,其對腫瘤壞死因子-α促進新生血管形成的效應也具有協同作用[7-8]。

本實驗結果顯示,糖網明目顆粒不同提取部位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中VEGF和IL-1α基因和蛋白表達,其中以部位1作用最明顯,部位3次之,部位2無此作用或作用不明顯,這與DR發病機制和糖網明目顆粒組方規律一致。DR病機是氣陰兩虛,方中黃芪補氣,女貞子補肝腎明目,密蒙花清熱養肝、明目退翳,這3味藥在方中比例較大,補氣益肝腎,從根本上調理DR病程中之氣陰兩虛狀態。另外,氣虛致氣血瘀滯;陰虛生熱,煎熬津液,精虧液少,血黏不暢。方中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而此2味藥所含有的生物堿類物質如黃連素又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兩者共用,能調理DR病程中陰虛夾熱之瘀滯狀態,改善DR病程中炎癥反應。烏梅收斂生津止血,與黃芪配伍補氣養血;肉桂補火助陽活血,與黃連配伍,水火既濟,安神寧血,二者若單獨使用,從本實驗結果看藥效不明顯。

綜上,在調控因高糖導致的血管內皮細胞VEGF和IL-1α基因和蛋白表達升高方面,糖網明目顆粒各部位作用強度為:部位1(苷類和黃酮類)>部位3(生物堿類)>部位2(有機酸和多糖類)。提示糖網明目顆粒及其不同提取物通過調控高糖狀態下血管內皮細胞的VEGF和IL-1α基因和蛋白表達,從而抑制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改善視網膜局部水腫、滲出、出血和細胞浸潤狀態,進而達到防治DR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蒿長英,陳明霞,郭平,等.糖網明目顆粒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病變的防治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1):62-66.

[2] 蒿長英,陳明霞,郭平,等.糖網明目顆粒提取物對缺氧/高糖狀態下血管內皮細胞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1α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5,22(8):58-62.

[3] 朱洪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與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性的研究[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08.

[4] 劉慧,王小軍,胡榮,等.星形膠質細胞[J].生理科學進展,2004,35(1):86-91.

[5] PORTER J T, McCARTHY K D. Hippocampal astrocytes in situ respond to glutamate released from synaptic terminals[J]. J Neurosci, 1996,16(16):5073-5081.

[6] 康前雁,楊玉,王玉琴,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血清VEGF含量的相關性[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24(4):392-393,402.

[7] KON C H, OCCLESTON N L, ANYLWARD G W, et al. Expression of vitreous cytokines in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 pospective study[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9,40:705-712.

[8] CLAUDIO L, MARTINEY J A, BROSNAN C F.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blood-retina barrier after exposure to interleukin-1 beta or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J]. Lab Invest,1994,70:850-861.

篇2

關鍵字:高校;田徑教學;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8-0073-02

一、前言

當前,學校田徑課程過分突出技術與成績的作用,教學采用單一、重復的形式,技術難度大,缺乏應有的趣味性,使學生感覺教學處于枯燥、厭煩、反感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校田徑教學背離了這項運動本身的娛樂性與健身性。[1]這就降低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阻礙課程的實施效果。

我們要堅持從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出發,發展走、跑、跳、投的趣味練習方法,創編田徑誘導性練習操。[2]適當變換田徑的授課內容和方式,以游戲的方式開展田徑課,可增加田徑課的趣味性,同樣能提高學生對田徑的興趣。[3]同時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及學生情況,設計符合院校自身的校本田徑課程,提高田徑教學的趣味性。

二、高校田徑教學趣味性提高策略

1.設計田徑游戲內容,繼承和創新現有游戲。田徑類的游戲內容自人類學會直立行走就已經出現,伴隨人類心理和生理需要,其形式也逐步積淀下來,形成的一些傳統的游戲方式,例如追逐類游戲等。這些傳統的田徑游戲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趣味性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隨著大學生對精神層面的文化娛樂需求日益增長,傳統趣味性的田徑教學顯得有些無力。因此,高校教師一方面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理念,掌握田徑教學新技術、新器材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從體育設施、學生素質、學生興趣,以及教學課程目的出發,設計可操作、易接受、能娛樂的田徑類游戲。既可以把課堂作為一種實踐,也可以將課堂作為一種互動游戲鍛煉。而傳統體育類游戲也是教師創編游戲的重要起點。同時強調教師要融入到游戲中,與學生形成一個團體,以此激發學生娛樂化的天性。

2.制定聯賽制度,激發學生積極性。進行比賽是激發學生趣味性,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式。當前田徑教學中也有存在以比賽為模式的形式,但存在比賽模式臨時化、短暫化、缺乏系統性的特點。應該根據大型競技比賽的組織形式以及田徑教學的實際情況,把一學期中熱門化的田徑項目作為比賽項目,設定一學期作為一個賽季,并設定季前賽、季后賽等幾個連續部分,并組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裁判、組織者、志愿者等組織,為整個比賽服務。同時根據每個階段的學生身體狀況以及比賽需求,制定不同的訓練形式,設定比賽目標,激勵學生拿下總冠軍以及最佳運動員等榮譽稱號。具體模式為:①賽前分組②季前賽③賽后集訓④決賽及表彰。賽前分組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進行第一次課的摸底測驗。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田徑項目運動能力,并保證分組的公平性,首先對學生進行速度、力量、耐力、彈跳等身體素質的測驗,并按學生水平分為成幾組能力均衡的組別,并為每組制定隊名、口號,今后的學習和訓練都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每個組的訓練計劃,并進行技術的指導。強調學生自我探索技術、分析技術,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擔任教練員,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此達到滿足娛樂本性需求。季前賽過程中,每個學生既要擔任運動員也要作為觀眾。比賽項目以學生選擇項目為主,并根據聯賽制度要求,把比賽娛樂化本性體現出來,根據比賽的氛圍、激烈程度播放適當的音樂、組建拉拉隊、進行模擬NBA等形式的激勵性現場解說。同時對學生擔當的裁判員進行指導,提高學生對田徑裁判知識的學習。通過比賽模式,使學生能夠在運動員、觀眾、裁判、講演等不同層次對田徑有一個充分的、熱情的擁抱,體驗田徑帶來的刺激。同時比賽中要強調對學生意志品質、道德風尚、職業素質、團結協作等精神的要求,并根據比賽情況適當決定比賽的規模和次數。賽后集訓是通過比賽,檢驗學生對田徑各個方面掌握的程度,同時使學生明白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在比賽中的重要性。通過比賽的名次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提高身體素質的愿望。根據這種心理需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組別進行針對化的指導,從技術到身體素質、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師講到學生學、從單一講解到互動交流,充分把握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同時要特別注意根據學生興趣調整教學的時間、次數,達到一個教學最優化。決賽及表彰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階段。決賽是一場模擬化的專業化田徑聯賽,要事前組織好比賽裁判以及比賽規程。將比賽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既體現團體競爭又把握學生個性的展現,對最后獲得優異名次的學生要進行表彰,對進步大、進步快,以及新人等學生也要適當進行表彰,做到人人能夠獲得激勵、人人能夠在娛樂中掌握田徑知識。

3.組建田徑俱樂部,提高田徑項目的影響力。當前,部分高校在課外體育互動方面采用了組建俱樂部的形式,以此調動學生在課外體育互動的積極性。這種課外體育鍛煉對課堂體育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根據田徑課程自身的特點,以激發學生娛樂性為目的,同樣可以組建俱樂部,使課堂教學俱樂部化,提高田徑項目在學校的影響力。俱樂部應把握學生興趣和能力培養。以增加學生體育意識,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誘導學生力行去體驗田徑。俱樂部的活動組織既要注重學生現在的身體鍛煉,也要關注學生將來的身體發展,達到既滿足學生當前身心發展需要,又要滿足大學生終身發展需求。俱樂部組織形式可以模仿課外俱樂部形式,但組織規章、活動形式、教練員等方面要細化,俱樂部的活動內容就是課堂教學的轉化,所以活動內容上要突出娛樂性、競技性。一方面以聯賽模式為基礎,形成不同俱樂部的田徑隊進行交流比賽,以此激發學生俱樂部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以觀摩比賽為基礎,通過影視、講座等形式,拓寬學生對田徑知識的實際運用與把握。最后俱樂部要建立成員活動量化表,形成動態圖,以此對學生進行最后期末考核。

高校田徑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改革的過程,因此教師身在一線教學是推動教學趣味性改革的主要擔當者。教師應把握田徑教學的最新動態,結合趣味性構建的相關知識,設計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形成一套適合本校的田徑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文普,王丙震.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開發[J].體育學刊,2003,(5):33-36.

[2]馮曉勁.對普通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現狀的思考及改革設想[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0-41.

篇3

關鍵詞:初中體育;趣味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48-01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逐漸的認識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性,而趣味性教學策略就是一種非常科學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其有效的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體育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一、認真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興趣

通過全面系統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體育興趣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生了興趣,表現出了一種求知欲望,這對體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應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但體育興趣與課的類型無關,我們知道,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的新教材,授課方式是以“練”為主,任何一項教材學生要掌握它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以其組織教學,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課的類型只是體現了本節課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教材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某一教材發生了興趣,不管哪種類型課都是愿意學習的,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學習內容,都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認認真真的學,并且認認真真的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體育課要時時刻刻,千方百計的增加學生上課的興趣,并且作為學校體育重要的組成部分DD學校體育運動會,更要激發學生們對它的興趣,鍛煉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道德品質。

二、充實教學內容是基礎

我們從課標理念上可以知道,只有讓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貼近,才能使學生學起來有興趣,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求體育教師要善于汲取生活中富有時代特征的運動內容和方式來充實、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比如:在項目教學內容結束時,教師可以選用舞蹈、健美操等內容來做放松運動。再者,還要選擇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選擇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就能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他們就會主動去學習這些運動技術,進而培養了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初中學生比較愛好的體育項目要有趣味、好玩,或者是他們從小愛玩的,或者是玩起來能讓他們獲得成就感的……所以,體育教師在項目內容的選擇上要尊重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特點,允許他們的個性發展,選擇相適應的項目。

三、在體育課堂上引進游戲

人的天性都有熱愛游戲的一面,游戲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愉悅,從古代到今天,人們一直沒有停止過使用游戲的方式使生活變得更加有趣。近年來,趣味運動會的開展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花色拔河、跳繩接力、二人三足、青蛙跳、踢毽子等趣味運動受到了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普遍喜愛。初中生處于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階段,體育游戲在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當學生認為上體育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體育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游戲的方式有很多,教師要有所取舍,盡量使選取的體育游戲的形式與教學內容想貼近,達到寓教于學的目的。小時候,我們在學校經常玩打沙包、跳皮筋等游戲,如今的學生課間也不出去運動,在體育課上的情緒也不高漲,學生們談論更多是網游、電子娛樂產品等。因此,教師要通過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設計體育游戲,使游戲本身能讓學生有“動起來”的沖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開展競賽活動

由于大多數中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來開展競賽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競賽活動中,為學生營造力爭上游的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例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中,當教師向學生講解完籃球投籃的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小型的三球賽籃球比賽,通過開展競賽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不足之處,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體育競賽活動中,教師應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為了打造初中體育趣味性課堂,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增加體育示范動作的趣味性,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防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損。

五、適時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予以鼓勵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一般都渴望學會,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因此“學的會”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誘因。如果學不會,便會喪失信心,也就無興趣而言。所以在體育課教學中要注意選擇一些趣味性和針對性較強、易學易練的技術動作或運動項目,并注重教學手段、教學步驟的合理運用。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的優點、長處、進步,并不失時機地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趣味性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取多項措施,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以此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增強體育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增強素質,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 飛.初中體育趣味性教學理念,教育聚焦[G],2008(23)

篇4

關鍵詞:小學 體育教學 民族傳統體育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4-0093-02

1、小學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

1.1 心理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還未脫離幼兒的心理特點,思維方式處于幼兒期的范圍。由于心理原因,他們容易興奮,好奇心特別強烈,喜歡對新事物和未知的東西尋根問底地探個明白。這個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無意注意占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思維的特點是從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凡是具體形象的東西,他們容易理解和記憶,抽象邏輯思維還較差。

1.2 身體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骨骼組織里含水成分多,含鈣、鹽、磷成分少,骨密質較薄。因而,小學生的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彎曲變形、脫臼和損傷;肌肉含水成分多,含蛋白質和無機物成分少,柔軟松弛,大肌肉群的發育先于小肌肉群。因而,小學生多喜歡跑、跳、投擲等活動;腕骨和指骨正處于生長的過程中,指揮小肌肉群的神經系統的機能尚未成熟。因此,他們手部小動作的精確性比較差;血管發育的速度大于心臟發育的速度,血液的循環量較大,不能作過于激烈的體力活動,防止心臟過度疲勞。但是,安排適當的體力活動,又能促進學生心臟機能的發展。

2、民族傳統體育特征

2.1 娛樂性、趣味性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產生于農耕時期,各族人民在閑暇時間出于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以自娛自樂、消遣、游戲等活動方式,創造豐富多彩、愉悅身心的體育項目,很多項目娛樂性、趣味性大于競技性。如布依族的好花紅、刷把舞、板凳舞等都是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舞蹈的,學生可以在娛樂中健身;如舞龍、舞獅的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較好,從事者不僅全身得到鍛煉、增強表現力,還能愉悅觀眾。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表演、娛樂、趣味占主要成分,是很好的娛樂項目。

2.2 健身性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通過各種肢體活動來完成的,不同的項目對身體素質要求也不盡相同。如苗族的打手毽、板羽球需要速度、上肢的力量、腰腹肌力量以及靈敏、協調素質;布依族的刷把舞、板凳舞是全身運動,對各項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項目可以提高人的不同的身體素質,民族傳統體育除了娛樂功能外還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

2.3 技術簡單、易學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多來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最初的滿足生存需要到愉悅身心、增進健康、豐富生活等。大多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技術動作簡單,容易學習、掌握。如打陀螺、滾鐵環、跳繩、打雞毛毽等技術動作少,經過短時間的練習就可以掌握。

3、民族傳統體育適合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

3.1 符合學生身心特征

小學低年級學生力量、耐力、速度較差,小肌肉群不發達,好奇心強而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一些技術動作復雜的體育項目難于掌握,不易培養體育興趣,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技術動作簡單,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短時間就可以掌握;再者大部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生在生活中就有所接觸,在小學體育課中更容易廣泛開展。如推鐵環、打陀螺、丟糠包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運動強度小,對速度、力量要求較低,趣味性、娛樂性強,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體條件,通過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而促進身體健康。

3.2 傳統體育的娛樂性、游戲性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運動傾向

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游戲較強的體育項目,所以把教材進行游戲化改造勢在必行,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體育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完成教學目標,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游戲中掌握運動技能。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較高的娛樂性、游戲性,競技性較低,符合小學低年級的運動特點,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

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我國每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也有豐富的故事傳說,體育教師可以先把傳統體育的故事講給學生,既豐富學生傳統體育文化,又提高學生從事的熱情。

3.3 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受身體素質所限,對一些技術要求高、動作難的競技體育項目很難從事,用競技體育作為教學內容的話,很難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民族傳統體育游戲性、趣味性強,內容豐富,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就地取材,易于開展。民族傳統體育反映了勞動人民勤勞、質樸、勇敢的精神面貌,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通過身體運動來實現情感的宣泄,從運動中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獲得身心歡愉的同時也讓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吸引著人們積極地參加,同時也深受學生的喜愛,能吸引學生從事,培養體育興趣。

篇5

關鍵詞:體育教學;趣味游戲;分析研究

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而言,教師要重視趣味性的研究,讓體育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對體育更加感興趣,這也是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抓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重視發揮體育小游戲的促進功能,結合不同教學環節和內容,立足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小游戲,致力于優化教學結構、豐富教學內容、營造教學氛圍,從而綜合推動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以趣味小游戲幫助學生迅速熱身

熱身運動是體育室外課的第一個環節,這一項運動雖然比較簡單,但是也非常必要。因為通過一些熱身運動,可以讓學生身體狀態進入到運動模式,順利實現過渡,避免在運動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有些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視程度不足、研究不夠深入,還是采取慢跑或隊列隊形的傳統模式進行熱身,學生參與的興趣并不高。尤其是對于中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注意力持久性不足,迫切需要采取一種更為行之有效、更加生動有趣的熱身方式,讓學生既達到熱身目的,同時也提高興趣,為下面的體育訓練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礎。筆者在教學中專門設置了小游戲方式,例如在熱身時組織學生開展蛇形跑小游戲,讓學生分組做幾分鐘這樣的小游戲活動,學生的興趣會被這一游戲方式有效吸引過去,大家玩得不亦樂乎。經過幾分鐘的簡要熱身,接下來進行正式內容的學習訓練,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預熱,而且情緒狀態已經過渡進入到體育學習和訓練環節,較好地實現了熱身運動的效果。以趣味小游戲形式代替傳統的單調熱身運動,既可以達到熱身的效果,也可以在提高學生的興趣,營造課堂氛圍方面有所突破。

二、以趣味小游戲形象掌握體育常識

許多體育知識的傳授需要教師開動腦筋,通過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增強形式記憶理解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室內課時間對學生進行體育常識的教學,如衛生知識、營養學知識、體育鍛煉要點,包括一些急救知識等等,這些方面內容是對體育傳統教學內容的拓展豐富,更加貼近學生發展實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這些知識拓展性較強,內涵也較為豐富,如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有效把握,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與組織環節上下一番功夫。如果單純以講解形式,學生可能理解記憶的效果要大打折扣,筆者在這一環節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優化,通過小游戲方式幫助學生形象直觀理解和把握。例如在講解急救知識之后,教師要求每一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針對其中的操作要點消化吸收。在每一個小組完成學習探究之后,教師在全班進行了操作小游戲活動,以觸電急救這一內容作為素材,要求每個小組推薦兩名學生,一名扮演觸電的傷者,另一名模擬急救。這樣的新穎模式,讓學生眼前一亮,小游戲活動既讓課堂氛圍得到了活躍,而且在提高學生形象掌握和理解效果方面也更加有效。由此可見,幫助學生形象地掌握體育常識,編排小游戲訓練鞏固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法。

三、以趣味小游戲增強動作訓練效果

在小學生體育項目訓練中,時間稍微長一點、難度稍微大一點,學生就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打退堂鼓,難以堅持下去。但是教師如果將一些訓練項目設計為小游戲形式,那么效果就會得到明顯改變。例如,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訓練學生手腳的協調能力,專門開展了跳繩訓練。但是跳繩訓練這一運動自身對學生的吸引力并不高,學生在活動中難以有效投入進去,而如果以小游戲的形式出現,那么效果則不可同日而語。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了花樣跳繩小游戲活動,打破了傳統跳繩的節奏動作,以更加豐富的花樣跳繩游戲吸引學生參加。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展訓練,會一掃疲勞感、乏味感,充滿興趣地加入其中,可以有效增強動作訓練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再比如,教師為了激發學生在一些難度較大動作方面的訓練成果,專門針對其中的某一項動作、某一個難點設計訓練小游戲,將動作技巧指導與開心玩游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全身心投入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完成了動作訓練,這也是非常好的形式。

四、以趣味小游戲激發體育學習興趣

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體育訓練對學生體力消耗較大,有些學生毅力不足或是體質不佳,體育學習興趣低落,在其中穿插一些體育小游戲活動,可以讓枯燥乏味的體育訓練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使得學生身心狀態得到調整,這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提高。例如,教師在體育強度較大的項目訓練后,組織學生在原地開展丟手絹小游戲活動,學生在激烈的運動之后進行放松,以這樣的游戲活動調節身心,他們對體育項目訓練的艱苦程度會得到有效舒緩,注意調節學生身心,使他們能夠較好地開展各個環節的學習。教師還可以針對體育常識、體育趣味知識組織開展一些小游戲,如搶答、競猜等,這樣的新穎形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解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增強形象思維、形象記憶的效果。每一位學生在這樣的小游戲中,都會不同程度地提高體育學習的興趣,這也是推動體育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方面。

五、以趣味小游戲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因為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在學生腦海中已經扎根。如何提高學生團隊協作意識,須要通過一些體育項目或小游戲活動為載體形象化地組織推進。例如,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開展接力傳送游戲活動,每個組之間進行協作競賽,開展50米往返跑接力。在這一游戲中,計算成績是以小組為單位,那就需要小組每一個成員都要盡心盡力。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們開始了認真的研究與訓練,研究內容包括每一個小組成員如何實現快速跑的同時準確傳遞接力棒,如何在接近終點時迅速往返跑等。在這樣的訓練小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技巧方法,而且形成了較為強烈的團隊協作意識,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是一個整體,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可以有效增強。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一定要重視體育小游戲活動的研究,認真分析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教學內容和要求,尋找兩者與游戲活動的最佳結合點,廣泛搜集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使小游戲的形式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多樣、操作更為簡便,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使體育學習活動更具形象性、生動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秋蘭.論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 2010,(21).

[2]吳廣衛.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和合理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03).

篇6

一、競技項目的設置

田徑運動是學校體育的基礎,也是學校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增強體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田徑項目是肯定不能擯棄的,但在體育節中,可對傳統的項目進行一些趣味性的改革和創新,如把短跑改成綜合障礙跑、跳繩跑、抱球跑等;把跳躍項目改為障礙跳、布袋跳等;把投擲項目改成擲飛鏢、趣味保齡球、趣味投準等。通過這樣的革新,讓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從而讓難度大、技術性強的田徑運動煥發新的活力。

二、團隊娛樂項目的設置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多維健康教學目標,體育節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學校本著從競技、娛樂和健身的要求出發,可適當增加團隊協作性以及娛樂性強的項目。體育節可設計一些適合學生易于在小范圍開展的團隊體育項目,這些項目要求活動范圍小,器材要求少,或者只需要配備一些輕便的器材。這樣,學生就能隨時隨地約上幾個小伙伴開展活動,讓學生參與體育節的熱情或積極陛能夠在課外得以延伸,從而為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體質監測項目的設置

學校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把座位體前屈這―個體質監測項目納入體育節中,讓學生平時能夠重視柔韌素質的鍛煉。這對有效引導學生全面鍛煉身體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同時也讓體育節項目很好地和體質監測項目有效結合起來。今后體育節可安排一些適合學生上肢鍛煉的運動項目,如斜身引體、爬桿或爬繩比賽、雙桿支撐移動、云梯競速等,從而讓學生和體育教師都能更加重視上肢的鍛煉。

四、娛樂性項目的設置

娛樂性體育活動包括體育游戲、趣味游戲及民間民俗活動。我們學校在近幾年體育節中設置了一些娛樂性的體育項目,有改編自田徑跳躍項目的布袋跳,團隊性的趣味游戲,但是作為趣味性強、簡便和易于開展的民間民俗體育活動卻涉及不多。所以,在體育節中,可嘗試將抖空竹、滾鐵環、踢毽子、斗雞、跳皮筋、打陀螺等項目,經過改編創新后推行,對于有些體育教師并不擅長的民間項目,可以利用家長進課堂的方式來教授之。

五、特色項目的設置

乒乓球是七寶明強小學的傳統體育特色項目,學校于1999年在七寶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學校乒乓球隊,并配備多名專職教練和陪練。另外,為有效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培養更多足球愛好者,2012年明強小學又引進了UTM足球俱樂部。

我們學校在體育節中設置了足球射門和足球踢遠、乒乓球比賽、游泳比賽、廣播操和武術操表演、團隊體育游戲比賽等。接下來還可跟學校舞蹈社團合作,將體育舞蹈、街舞等項目納入體育節活動中。也可以與音樂教師合作,在開幕式進行陽光體育之歌演唱。

六、時尚體育項目的設置

時尚體育運動具有新潮、時髦、刺激、普及和前衛等特點,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沖擊力,容易吸引學生們去嘗試,從而形成一種學校體育風潮。所以,時尚體育項目的設置頗受學生們的喜愛,如果體育節能適當設置一到兩項時尚體育項目,將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從而大力激活學校體育,有效增強學生體質,如跆拳道、輪滑、滑板、溜溜球、花樣籃球等。所以,為了讓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要報名參加比賽,可把一些學生單獨編為一組,對比賽項目設置一個相對低一點的標準,只要超過這個標準就可以獲獎。

七、家校結合項目的設置

家校結合項目設置對促進親子交流、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提高體育鍛煉的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們以前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過這樣的項目設置來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和效果?事實上,我們不僅要讓家長在體育節當天能夠跟孩子一起合作表演或比賽,更應該看到平時父母能夠陪孩子一起活動、一起游戲和健身,從而更加巧妙地把學校體育延伸到家庭,讓父母也成為學生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教育者和促進者。所以,今后可在這方面開設一些新的項目,這些項目適合父子、母子或三口之家一起展示或比賽。這些項目要符合簡單、趣味性強和健身效果好而且又易于開展的特點,適合家庭成員在室內或小區里就能開展。

八、創造性項目的設置

創造性體育項目的設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節的主動性,也讓更多的人以更加多樣的方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從而把體育節打造成一個以體育為主體的全方位的教育平臺。我們學校大膽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今年首次把體育攝影納入學校體育節中,讓許許多多學生攝影愛好者,以攝影的方式加入體育節中來。另外,我們還在每個班都成立了體育節加油團,讓有制作、繪畫和創意特長的學生,為加油團制作標牌、旗幟等加油工具。下一步,可在體育節期間開展體育知識競賽,借機普及體育健身知識,設置體育游戲創編比賽,為有創造性天賦的學生搭建一個參與體育節的平臺。

九、觀賞性和知識性體育活動的設置

篇7

學生體育課的主要內容包括田徑教學活動,它在傳統的教學大綱中占有比較高的地位。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田徑教育被當做其他體育活動的教學基礎。田徑運動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具有一些特定優勢,這些優勢提高了它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隨著學校體育教學的不斷革新,對傳統體育教學大綱進行了比較大范圍的修改。選課制度的出現,使全國各大普通高校教學狀況不是很樂觀,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和逆境。

一、傳統田徑教學的弊病

1.傳統田徑項目具有單一性、競技性

提高學生對田徑課學習的興趣,必須首先從教材入手。為此,編寫中學體育教材的時候要注重趣味性田徑,大膽改造教材內容,使之更適用于青少年。使田徑類教材更具趣味性,更加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讓田徑教學變得更加富于人性化和具有娛樂性。

2.教學思想觀念過于狹隘和片面

在傳統田徑教學模式中,教師的目標往往是向學生教授體育競技動作。將教學過程誤認為是體育教師單方向的“傳授”而非師生的互動,并將中學田徑教學目的直接指向于體育競賽和體質測試,將田徑課上成了“訓練課”將動作的競技性、技術性放在首位,而忽視了調動學生參與田徑項目練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田徑項目產生了偏見,甚至是厭惡。因此,要使田徑教學更具有效性、趣味性,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教學思想觀念上做出適當的調整,明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僅僅只是向學生傳授體育動作。

3.傳統體育教學以老師為主,以學生為輔

也就是說,老師反復地示范,學生跟著老師的動作反復練習。有的老師本身具有很高的示范水平,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示范。但有的老師本身不具有很高的示范水平,這就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了。就算本身有很好示范能力的老師,也會因為反復示范而引起疲勞,這樣示范的水平也會降低很多。比如說以推鉛球為例,老師為了很好地示范給學生看,可能要推上很多次。有的老師一個人帶了幾個班,給這個班級示范完,又要給下個班級示范。這樣的話,到了后面的班級時,勢必會因疲憊而影響示范的效果。

4.田徑教學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田徑是進行各種運動的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現實中的體育課是只有體育生才進行跑跳投的大量訓練,而大部分學生把上體育課當成了一個自由活動的機會,這也和有些體育老師的放羊式管理是分不開的。

由此可見,在體育課程中,將傳統的田徑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改革,換之以“健康第一”的為主要指導思想,健康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就使得建立新型田徑教學內容體系勢在必行。

二、對田徑教學的相關建議

既然傳統田徑的教學法存在著這么多的問題,那我們就不得不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興趣是人從事一項活動最有效的驅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趣味式教學概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實現中學田徑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經過從理論到實際教學的實踐,趣味式田徑教學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肯定,不管是專家學者、一線老師還是學生,都認可了這種教學的方法。

1.趣味式田徑教學方面具有理論上的可行性

從心理學上講,覺得有趣味是客體與主體高度切合,從而引起主體精神愉悅,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趣味式教學法會讓學生從內心里認識田徑,認可田徑教學。教育學也認為,只有學生覺得有趣味時,才會主動地去學習,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梢?,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層面上,趣味式田徑教學法是一種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法。

2.變換組織教法,注重培養興趣

首先,針對學生課堂練習的積極性不高,怕苦、怕累的特點,教師應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田徑學習上的成功感,即通過一定的技能教學使學生獲得技術學習上的進步,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激發。其次,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創造寬松的練習環境,在不影響他人學習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張揚個性,以此使學生的表現欲得到極大地滿足。

3.教學內容的趣味化

新型田徑教學的內容應該盡量避免教學活動中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要盡量使經濟技術體系慢慢淡化,提高田徑的趣味性,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注意選取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最好能高度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他們對田徑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真正做到一切為學生著想。從田徑運動和學生的特點出發,把田徑項目游戲化、趣味化和簡單化是改革田徑教學的合理方式。

某校在田徑教學中大膽了引用了趣味式教學方法。將游戲方法巧妙地運用到跑、跳、投的傳統田徑項目教學中。例如在發展跑的能力時,他們用了貼膏藥、大漁網、二人三足和等近十種游戲方法;在發展跳躍能力時,我們則運用了渡河、雙人蹲跳、開火車、闖三關等方法;在發展投擲能力時,我們運用了打龍尾、炸碉堡、打野鴨等方法、實踐證明把這些本是游戲的方法運用到田徑訓練中是成功的,我校的實驗班學生的田徑成績比對比班有了明顯提高。最重要的是,實驗班的同學對體育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都比對照班高出很多。

三、結語

篇8

關鍵詞:學校特色;排球知識;游戲

2008年,我校確定了以排球為學校特色,并相繼在2009年和2011年申報了常熟市級課題《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和蘇州市“十二五”規劃課題《軟式排球校本課程的可持續開發與研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并不高。針對這一狀況,我做了一次詳細的調查分析,得出的結論之一是:學習排球技戰術難度太大、學習過程太枯燥。因此我們決定以排球游戲為切入點進行排球教學,并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創編了一些排球游戲,在排球教學中嘗試運用。本文就試從排球游戲的創編和運用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排球游戲的創編原則

排球游戲的創編要立足于學生,服務于教學,在借鑒和吸收部分傳統、民間游戲的精華的同時,根據學生特點和實際大膽地對游戲進行取舍和整編,并補充新內容,注入新理念,創造性地處理游戲的內容、方法、手段,開發出新的游戲教材和練習內容,并注重游戲的針對性、健身性、創造性等。

1.本體性原則

排球運動有別于其他運動項目,在技術、技能、技巧、體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因此,游戲形式的排球活動要保持本體的特色,突出本項目各內容、方法的要求,堅持本項目的內涵。當然,也有一些共性的游戲(如提高身體素質方面的)也可選擇,但必須是適用于排球的。通過排球游戲,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加深了對排球基本技戰術動作的理解,在提高快速移動、準確的傳接球等基本技能的同時,學生的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也得到同步提高,大大提高學習基本技術的質量和效果。如抬頭望月:兩組或兩組以上同學同時開始墊球(頂球),球不能碰地、也不能抓在手中,看哪一組的球最后落地。這個游戲脫胎于“拍氣球”,在創編的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本體性原則。

2.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排球游戲的本質特征之一,如果排球游戲缺乏趣味性,將從根本上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排球游戲的目的,就是針對學生的特點,吸引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情緒,從而激發他們的內在能動性,自動、自主地學習排球知識、技術、技能。因此趣味性不是游戲的目的,而是手段,是寓教于樂的一種載體。

排球游戲的趣味性更多地表現在專業本身的競爭性上,這種競爭能激發學生的活力,發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好。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創編一些與常規習慣定勢動作不同的動作,設定一些有趣的環境、情節,采用一些特定的規則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海豚戲珠:兩人一組,相距2米,一人拋球,另一人做好排球預備姿勢,觀察來球方向,移動到來球下方,用頭頂球,規定次數后互換。頂到球的次數多者為勝。這個游戲不用手觸球,而是用頭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預備姿勢和腳步移動,練習興趣高,效果好。

3.針對性原則

排球游戲有機滲透排球教學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教學活動,只有根據參加者的年齡、性別、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身體素質訓練水平,并緊密結合課的內容,有的放矢地創編游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般來說,低年級適合創編動作難度和運動量較小,并富有一定情節和想象力的體育游戲(如趕小豬等);高中年級則可創編動作難度和較大,競爭較激烈,對判斷反應要求較高的游戲(如獵狩球等);而對于具有較高水平的校代表隊來說,創編競爭激烈,含有專項技術和專項素質要求的體育游戲能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如墊球接力等)。

創編排球游戲時必須與教學的內容緊密聯系。如創編與基本教材接近或難度較低誘導性游戲,能使大腦皮質的相應中樞先有粗糙的分化過程,這對學會基本技術動作十分有益。也可把單一的或結合的基本技術動作作為游戲中動作設計的核心部分,以達到鞏固提高基本技術或熟悉簡單戰術的目的。因此,針對課的內容和任務,創編適宜的排球游戲,作為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發展身體素質、掌握基本技、戰術等的一種輔助方法和手段,具有較好的效果。

4.教育性原則

排球游戲是排球內容和游戲形式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教育手段。除了排球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以外,還應具有思想教育的價值。依據排球特征,應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樹立團隊觀念,養成文明習慣,弘揚拼搏精神,培養“團結、拼搏、超越”的意志品質。如:“二人三足接球”――團結合作;“墊傳接力”――拼搏;“發球比準”――超越。游戲后的獎罰也應考慮不同參加者的承受能力,力求合理可行。

5.對立統一原則

排球游戲創編原則,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存在于創編體育游戲的全過程。其統一性主要表現在各原則相互加強,提高創編游戲總體質量上。如趣味性原則,可以加強教學效果;而本體性原則,可以保證充分發揮游戲的輔助功能。然而,各原則之間還存在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一面。如:為了提高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動作的難度、增加游戲的競爭因素、對抗程序等等,而這些因素的加強,就可能導致本體性、針對性的下降,還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因此,排球游戲創編者的水平,一方面體現在如何充分利用各原則的統一性上,使其相互促進。而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如何處理各原則之間的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它們之間的相互干擾。

二、排球游戲的運用

篇9

一、活動時間:2016年3月8日

二、活動地點:城區政府大院

三、參加人員:

區屬各單位的婦女,社區婦女以辦事處為單位,各參賽單位所參加的項目最多可報兩組人員參加。

四、活動項目:

1、雙腿夾球接力

將球放在兩膝上方用勁夾住,走到對面終點處,將球交給對面隊友,循環反復至全隊結束,時間最短者為勝。

規則:

(1)必須從起點線后起步。

(2)如中途皮球脫離須在原地把球揀起夾好后繼續比賽。

(3)雙手必須放至身體兩側,不可用手扶球。

(4)每隊限報4人。

2、蹲跳接力(每隊8人)

出發時的姿式:運動員應面向跑道,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點線。

規則:

(1)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由起點向終點線蹲跳。

(2)兩人都跳過終點線后,再跳回到起點線,然后第二組進行,依次類推。

(3)比賽途中,兩人挽臂不可分開,如分開,則必須挽好后才能繼續比賽。計時與名次:以最后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者拿者鼓錘蒙上眼睛后,原地轉3圈,走出去擊響鼓者為勝,獲獎者在獎券上蓋章。(注:手先碰到鼓或桌子再敲鼓則算違例)

4、趣味保齡球

游戲規則:將15個飲料瓶擺放成正三角形,游戲開始后隊員手持排球站在劃定的警戒線外,當哨聲響起后持球隊員采用地滾球的方式,將球滾向成三角放置的飲料瓶,每擊倒一球得一分,每人三次機會,當最終得分超過6分者勝出并在獎券上蓋章。(注意事項:不得用排球砸向飲料瓶,否則視為放棄比賽。)

5、激光打靶

游戲規則:2個人一組(男女不限),每人10槍,打中8槍以上(含八槍)者勝出并在獎券上蓋章。

6、踩氣球

游戲規則:兩人配合,把氣球綁在兩人腿上,每組五對,從規定的起點走到終點,每對之間可以互相踩腿上的氣球,以最先到達終點且腿上所剩余氣球最多者勝出。(如最先到達終點者腿上所剩余氣球非最多,不算作勝出,取下一隊,直至最先到達終點且腿上所剩余氣球最多者勝出。)勝出者在獎券上蓋章。

7、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游戲規則:參加人員請猜謎現場工作人員到謎面處,如回答正確則可以將謎面拿下直接到領獎處即可領獎。(切不可私自取下謎面)

篇10

關鍵詞:田徑運動;中學;趣味教學

1.問題的提出

在新課標改革實施中,大部分中學體育田徑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某些中學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如下情況,田徑教學內容設置有些落后理;田徑教學的模式與方法設置不當;田徑教學的考核方法設置也不完善;對田徑教學認識上存在者一些誤區差等。由于這些現象的存在,使得中學田徑課的變化較慢,其取得的教學效果不明顯。

2.趣味性田徑教學的特點

眾所周知,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和心理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興趣廣泛,愛表現自己,好勝心強,以自我為中心,過分自信,但因心理發展不均衡,缺乏自控能力,堅持性差,注意力不能持久,興趣容易轉移。有鑒于此,提出了趣味性田徑教學的思路,作者認為趣味性田徑教學具有能夠滿足中學生認識發展的要求,符合中學生情感特征的要求,并且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意志的特點。

3.趣味性田徑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部對學校體育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提出,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田徑課作為當前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主要課程應當得到重視,并充分發揮其效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當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思路是改革重復過多、競技性過強、脫離學生實際的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線的教材、教法體系。在新大綱指導下,編寫出能增強學生體育意識,提高體育能力,培養終身堅持參加身體鍛煉習慣為主線的新的教材體系。田徑教學必須從尊重學生個性需要出發,強調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淡化競技性,刪除或縮短一些學生不感興趣的與將來工作生活關系不大的教材內容。圍繞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按照新教學大綱的要求,針對田徑運動的一些項目,進行分析、提取、重組并挖掘出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興趣的田徑教學,并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組織教學。

3.1 抓住導入環節,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在田徑教學中首先應抓住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教師可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跨越式跳高倒數第二步是大還是小?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教師進一步闡述:倒數第二步大是對的,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接下來就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一來,教師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帶到新課講授上去。

3.2 通過動作示范,誘發學生興趣

在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好奇的基礎上,教師一方面采用講解法鞏固學生學習田徑技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通過規范優美、輕巧嫻熟的動作示范,進一步發展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如輕快而舒展的跨欄動作以及優美而輕松的背越式過竿動作,都會使學生驚奇而興奮,并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

3.3 教學手段靈活多變,增強學生興趣

現在一些中學中的田徑技術教學形式單調,枯燥是影響其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改變教學方式,根據教學目標要求設計創造,利用各種地形、地理條件來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讓學生能動置身其中,有利于加快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如實心球教材,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設計一個想象兩軍對峙,互相投擲手雷的場景,教師可以讓學生假想界河對岸是敵軍陣地的情境,將原地擲實心球當作手雷攻擊對方,擲過界線為擊中目標。

3.4 用幽默語言來誘發學生興趣

風趣幽默的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使學生學習的情緒高漲,主動活潑。如在準備活動中,采用一句廣為人知的“大家一起來,每天五分鐘”。同樣,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同時也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有助于消除疲勞。另外,良好的教學幽默語言,具有快速彌漫性和情緒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使之不象一潭死水,讓學生微笑中提高教學效果。如耐久跑中采用廣告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來鞭策學生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效果更好。

4.5 利用游戲促進學生興趣

快樂教學是體育素質教育的一大特點,學生對教材學習有興趣,才會感覺到快樂,就會主動去學習。而傳統田徑教材的單調動作的重復、量化的成績計量,學生在“教”與“學”的固定模式中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壓抑、束縛的田徑課,大多數學生提不起興趣。如果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游戲性質的田徑練習,其效果就會大為不同,學生在輕松愉快、愉悅身心的環境中游戲,不僅可以在娛樂中掌握一些田徑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發展身體素質,達到健身目的,也可以在游戲中體驗田徑練習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游戲設計,不是任意選幾種內容組合,要考慮到這些游戲內容選擇的動作結構上要符合田徑課教材的基本動作要求和發展相關素質的需要,便于課的任務完成。如快速跑教材,游戲設計上要始終體現出發展速度素質與快速跑動作的主要特征;推鉛球要體現出發展上肢力量素質和擲鉛球動作特征;跳遠要體現出發展彈跳力或爆發力量以及跳躍的動作特征等,同時還要考慮游戲練習中的動作比較簡單易掌握。游戲設計,在場地器材運用上要注意安全實用數量足。活動范圍不易過大,有利于管理,制定的游戲競賽規則既要考慮全體學生能夠接受,又要有利于競爭。

4.結論

4.1 趣味性田徑教學在激發和培養學生對田徑的興趣,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體驗田徑運動的樂趣方面明顯優于中學傳統田徑教學。

4.2 在中學田徑教學中引入趣味性教學手段是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它符合中學體育課程改革和田徑教學改革的方向;符合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4.3 實行趣味性教學可提高體育課的練習密度,能達到較好的健身效果,對學生通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也有較大的幫助,起到發展體質,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心健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儒新,何志杰,周新華,等.趣味性田徑教學的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4,25,(2):99-103.

[2]羅炯,鄭兵.西部高校實施《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現狀調研[J].體育文化導刊,2009,2:78-80.

[3]時金鐘.高等體育院校田徑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高對策[J].體育學刊,2005,12(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