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詩句范文
時間:2023-03-30 11:03: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抒情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冬天這首詩的語言是雪粒組成的
潔白的雪粒是一個個閃亮的詞
表達了歲月最深邃的哲理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這首詩的詩行是由北風吹成的
呼呼的北風是一個個動聽的音符
傳遞了季節最深刻的意義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這首詩的意境是梅花綻開的
紅紅的梅花吐露出清雅的芳香
冬天的已經于是變的令人驚奇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悄悄地吹來一縷寒風
就把姑娘的沙金吹成片片云彩
就把姑娘的小臉吹成了朵朵桃紅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悄悄地傳來一陣鴿哨
就把女孩的夢想吹成了串串銀鈴
就把女孩了思索吹成了陣陣濤聲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寫冬天這首詩需要擦亮眼睛
擦亮眼睛才能把詩句選準
擦亮眼睛才能把韻律理清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讀冬天這首詩需要開動腦筋
開動腦筋才能把含義讀懂
開動腦筋內心才會受到震動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讀冬天的詩,我們才不會迷茫
讀冬天的詩,我們才不會憂傷
讀冬天的詩,我們才會用心來歌唱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這首詩有著豐富的內容
它跳躍著春天的訊息
包含著夏天的熱情
埋藏著秋天的意蘊
冬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詩
冬天這首詩有著獨特的力量
它撫慰著每一棵迎風挺立的樹
激勵著每一個路上匆匆行走的人
溫暖著每一棵滿懷著希望的心
冬天這首詩需要少年細細品讀
篇2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Что луна там огромней в сто раз,
Как бы ни был красив Шираз,
Он не лучше рязанских раздолий.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Эти волосы взял я у ржи,
Если хочешь,на палец вяжи ―
Я нисколько не чувствую бо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По кудрям ты моим догадайся.
Дорогая,шути,улыбайся,
Не буди только память во мн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Там,на севере,девушка тоже,
На тебя она страшно похожа,
Может,думает обо м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難道,因為我來自北國,
我準備把那原野向你來描述,
描述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麥。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難道,因為我來自北國,
那里月亮也要大一百倍,
無論設拉子多么美麗,
也不會比梁贊的曠野更迷人。
難道,因為我來自北國。
我準備把那原野向你來描述,
我的頭發就是從黑麥那里索取,
若你愿意,就纏繞在手指上――
我絲毫也感覺不到痛楚。
我準備把那原野向你來描述。
描述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麥,
憑著我的鬈發你能猜得出它的模樣。
親愛的,開玩笑吧,微笑吧,
只是別喚醒我的回憶
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麥。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在那北國也有一個姑娘,
她長得同你出奇地相像,
也許,她正在把我回想……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左安飛 譯)
葉賽寧(1895―1925)是具有世界聲譽的俄羅斯著名田園派民族詩人,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創作出了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葉賽寧的詩歌清新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從他的每一句詩當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詩人飽滿而又真摯的情感。葉賽寧的抒情詩更是清麗脫俗,為人們所廣泛喜愛。祖國、愛情、大自然等都是詩人百寫不厭的題材。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是葉賽寧于1924年創作的一首抒情詩,這首詩被列入了詩人的《波斯抒情》組詩之中?!渡誓危业纳誓伟 房梢詺w入愛情抒情詩之列,但實際上這首詩最基本的主題仍是詩人那一抹濃濃的鄉愁。葉賽寧非常喜愛東方詩歌,也曾夢想到波斯去游歷,但是詩人的這一夢想最終還是沒有實現。《波斯抒情》則是詩人于1924至1925年間在高加索地區旅行時所作,在這組詩中,無處不體現著詩人獨有的創作風格。
全詩共劃分為五個詩節,在第一個詩節中的第四句詩中出現了生長于俄羅斯原野上的黑麥形象,詩人借助隱喻(метафора)這一語義修辭,使得黑麥這一獨特形象成為了遠方故鄉的象征,寄托了詩人無盡的思鄉之情。除此之外,詩人熟練地運用了夸張(гибербола)手法(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Что луна там огромней в сто раз),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要大百倍。然而,這種以虛作真的夸大手法卻使人覺得合乎情理,這是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整首詩都體現著詩人高超的語言運用組織能力,在詩中葉賽寧打破了俄語原有的語法規范(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根據俄語語法規則要求,在這里動詞“рассказать”之后需要搭配前置詞“о”(即: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поле)。但是,通過仔細推敲不難發現,與合乎語言規范的“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поле”相比,“рассказать поле”更富有表達和表現力,感彩也更加濃厚,它在意義上也更接近“высказать”(說出),更能使得作者的心聲得以言明。
由于葉賽寧的獨創性,詞語和詩句的反復(повтор)構成了《波斯抒情》組詩的典型特點。在詩中是人不止一次地使用常見于東方詩歌當中的結構修辭手法――環狀詩節(строфическое кольцо)。正是在這樣的結構中,該詩的第一節詩由接下來4個詩節中每個詩節的首行和末行詩句組成,并且包含了在 接下來4個詩節中所展開的主題與動機。在藝術結構上,葉賽寧采用了詩歌中比較少見的五行詩,而且還創造了別具一格的花環詩(венок строф),即每個詩節都是環狀結構。除此之外,在節奏上,該詩運用的是三音步抑抑揚格(трехстопный анапест),通俗地講,就是兩個非重音音節后加一個重音音節的音步,即:= = =? / = = =? / = = =?抑抑揚格的使用使得該詩既有迂回婉轉之態,亦有一氣呵成之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詩人真摯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藝術手法在這首詩里完美結合,迸發出無盡的火花,創造出了一首旋律節奏優美且蕩氣回腸的絕美詩歌。
【注釋】
①莎甘奈(Шаганэ)是巴統市的一位中學女教師,和詩人有過一面之緣。
②設拉子(Шираз)為伊朗南部最大城市,也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斯詩人薩迪和哈菲茲的故鄉。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歌德 詩歌 藝術歌曲 創作風格 文化背景
歌德曾經說過:“音樂是詩歌的真正源泉……一切詩歌都從音樂產生,并回歸于音樂”。[1]由此可見,歌德本身就是一名狂熱的音樂愛好者,他對于音樂的本質和音樂與詩歌的關系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貝多芬曾認為,沒有比歌德的詩更適合譜曲的了。歌德詩歌的音樂性促進著十九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也可以說藝術歌曲對于歌德詩作的傳承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藝術歌曲《懂得相思的人》作為歌德詩《迷娘之歌》的第二首,延續了歌德對于音樂與詩歌的獨特見解。這首詩作本身就是歌德書中人物迷娘所演唱的歌曲,可以說生來就是為了藝術歌曲而作,全詩結構緊湊而全面,情感熾烈且直接。本文將結合歌德詩歌的創作風格以及《懂得相思的人》的音樂文化背景來談一談詩歌與音樂的相輔相成。
一、歌德詩歌的創作風格
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期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德國偉大的詩人,享譽世界的文化巨匠。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有二千五百余首長短詩歌,并且風格迥異[2]。歌德對他的秘書愛克曼講過:“我全部的詩都是即興詩,它們被現實所激發,在現實中獲得堅實的基礎。我瞧不起空中樓閣的詩?!盵3]而當這些詩作被作曲家選作譜曲的創作對象,以藝術歌曲的形式流傳于世間時,就很容易引起人們心中的認同與共鳴。
1770年,當歌德遇上了赫爾德,便將其領入了詩歌領域一個新的世界——民歌。赫爾德曾經廣泛搜集、發掘民間文學寶庫,整理并出版了《各民族人民的聲音》一書。受其影響,歌德也開始在斯特拉斯堡周圍一帶進行民歌搜集活動,他的許多詩歌是仿造民歌寫作的,例如《瑞士之歌》、《捕鼠人》等都像民歌一樣廣為流傳。與民歌的接觸,使得歌德在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最為突出的就是歌德的抒情詩情感變得更加自然真摯,不拘格律,風格更為多彩多姿。
抒情詩一直以來都是作曲家們的優先創作對象。由于音樂能夠直接而深刻地表現人類最復雜、最微妙的情感體驗。當抒情詩與音樂以藝術歌曲的形式結合到一起,將抽象的內容相對具體化,就會使音樂的表達借助文字而獲得更加明確的表現力。[4]
抒情詩中的愛情詩在歌德的詩作中占著非常大的比重,如《野薔薇》、《整年的春天》、《蘇來卡之書》等等。《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作為歌德的長篇自傳體小說,其中的愛情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抖孟嗨嫉娜恕纷鳛闀腥宋锩阅锼莩母枨?,正是一首具備了“愛情”和適當的“哀怨”的好詩。
二 、《懂得相思的人》詩歌文化背景
要了解藝術歌曲《懂得相思的人》,首先要了解詩歌《懂得相思的人》的文化背景?!抖孟嗨嫉娜恕罚∟ur wer die sehnsucht kennt)選自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德國大詩人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用了大約二十年的
時間從事這部小說的寫作。小說中的主角威廉·麥斯特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是個市民階級知識分子。他與作者歌德本身一樣,受到木偶戲的鼓舞,從小就醉心于戲劇藝術,鄙視商業,希望將來建立德國民族劇院,以戲劇來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識。他從結識當地劇院女演員起,到參加流動劇團,在伯爵府邸演出,參加塞洛的固定劇團,研究莎士比亞,演出《漢姆雷特》為止,不斷從實踐中取得經驗,接受教育。
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威廉·邁斯特也在苦苦追尋自己的愛情歸屬娜苔莉。他與娜苔莉的第一次相見就像是一幕“美女救英雄”的戲劇,如驚鴻一瞥,芳蹤杳然。小說中威廉一直沉浸在對娜苔莉的相思之中。而《懂得相思的人》正是出現在小說的第四卷第十一章“回憶伯爵夫人和女騎士——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便條上再也沒有寫其他任何東西,然而這筆跡就和那時美人兒親臨一樣,似乎使他沉溺在夢幻般的相思中,這時迷娘和琴師用最熱烈的表情唱出一支歌曲,作為不規則的二重唱,這支歌曲正和他的情緒完全合拍?!盵5]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哀怨!我獨自一人,在這里,與歡樂無緣。我仰望蒼穹,向遠方送去思念。哎,那知我愛我者,他遠在天邊。我五內俱焚,頭暈目眩。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能了解我的哀怨!”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這首詩作的演唱者,小說中的另一個靈魂人物迷娘。迷娘原是意大利貴族的后裔,她的父母是親兄妹,由于錯誤的結合而生下她。童年時被馬戲團走鋼絲演員拐騙,淪為雜技小演員而備受虐待。后來被主人公威廉·麥斯特贖買,收留在身邊。她是一位性格內向、身體瘦弱的少女,卻有著迷一樣的性格魅力。后來落魄江湖的琴師,實是迷娘的生父,也被威廉·麥斯特收留。迷娘自從遇到麥斯特,便過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強烈地愛上了麥斯特。由于地位的差異,這份愛是注定沒有結局的。不久迷娘就由于疾病去世了。
作為小說當中迷娘所唱的插曲之一,《懂得相思的人》在結構上最為短小精干,僅僅只有十二行短句。詩作從頭至尾散發著委婉優美的相思之情,將迷娘對威廉·麥斯特深埋于心底的那份相愛不能愛的哀怨刻畫的淋漓盡致,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詩。歌德一生中經歷了多次戀愛事件,因此,愛情的體驗成為其詩歌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歌德詩歌的形式極其多樣化,除向民歌學習外,他曾從古希臘詩人品達的頌歌,古羅馬詩人普羅珀爾提烏斯的悲歌,意大利詩人但丁的三聯韻體詩,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詩中吸取營養。他甚至學習過波斯、阿拉伯乃至中國的詩歌。
《懂得相思的人》運用了復沓疊唱的藝術結構技巧,在我國的《詩經》里早就熟練運用。詩作的開頭和結尾使用了詩句反復的手法,強調了“只有懂得相思的人,才了解我的哀怨!”。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歌德當時的處境和心情,“苦難”、“獨自一人”、“與歡樂無緣”無不表達出他對感情生活的失落及在人生上的孤獨感。中間四句寫出他對愛情的渴望和向往,“遠方”、“遠在天邊”又表現出他內心的不確定和惶恐。后四句,“五內俱焚”、“頭暈目眩”又寫出了愛情遙不可及的挫敗心情。全詩首尾呼應,以抒情的口氣表達作者渴望愛情、追求幸福的心情,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情感的宣泄。
人類的語言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艘小船,承載著從古至今的智慧結晶,散發著多姿多彩的魅力。而歌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來源于人類的日常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藝術歌曲的特點就是將音樂與文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它的歌詞顯現出詩的律動,它的旋律跳動著詩的脈搏,形成一種“詩樂相融”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因此,一首好的藝術歌曲本身就是一首好詩。歌德的詩歌由于充滿著浪漫與抒情、激情與叛逆而倍受青睞,甚至會出現一首詩受到眾多作曲家的關注的現象。作曲家們以自己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闡釋詩歌,創作歌曲,而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同詞歌曲的文本比較,研究詩歌的創作風格、研究不同作曲家的創作特征和表現手法,從而擴大了我們視野,為更好地理解、演繹藝術歌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錢仁康.歌德名詩歌曲精選上、下[M]: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 錢仁康.歌德名詩歌曲精選上、下[M]: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 [德]愛克曼 輯錄.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M].中華書局.
篇4
回港后我打開劉慶元的版畫集翻閱,立即就被吸引住。我感到我不是在看木刻,也不是在看畫,而是在讀詩――或者更確切地說,那一幅幅畫面打開一個個抒情詩的空間,使我有寫詩的沖動。例如《河邊》、《珠江夜游》、《沒話說》、《逗你玩》等,這些版畫里的人物,都是些個體,或單獨,或三兩人,他們無所事事,可以說是無聊,但也可以說,他們找到自己的個人空間,在那里打發時間。他們就像高爾基筆下那些普通人,閑著時就對著星空和大海發呆,想著生命的意義或無意義――劉慶元有不少畫,是可以這樣或正或反地解釋的,例如《沒話說》中,兩個青年人各自背靠著小巷的磚墻,相對無言。如果不是標題,則他們也可以是背靠著小巷的磚墻在閑聊,這幅畫也可以叫做《談話》或《閑聊》以至《無聊》。即是說,劉慶元善于把其人物置于一個多語和歧義的處境中,而這也正是抒情詩的一大特色。
后來我又陸續看到劉慶元更多的木刻,看到更多的抒情詩的場景。但這些場景正在轉換,從戶外轉移到戶內,但依然是私人空間,例如獨自坐在客廳沉思,或三五位朋友圍坐在房間里吹?;驙幷摚蛞粚δ信谂P室,一對男女肩并肩坐在床上。其中一幅畫里,一個光頭青年呆坐在客廳里,也許他就是劉慶元本人,他背后巨大的陰影表明這是夜里,他可能整夜這樣呆著,也可能是剛剛跟三五位朋友圍坐在那里吹?;驙幷?,現在剩下他寂寞地面對自己。而在他頭頂上,一個巨大的風扇在旋轉著,像聶魯達的詩句“我們頭頂上灰色的光在旋轉的風扇里展開”,只不過“我們”不是詩中的一對情人,而是畫中的孤獨者及其影子――那失落感具有種震聾發聵的逼真性,達到最出色的抒情詩的強度。劉慶元這種自我指涉,還使他原已具有的抒情詩空間,增添了一種日常趣味,同時也更接近抒情詩中的輕松的一面,例如《在博爾赫斯書店》畫的便是他與妻子阿魚和兒子在書店里的一幕,這幅畫也是戶內的,但“書店”和家三口,以及他們“出去”逛書店這一事實,使得這幅畫洋溢著一片戶外的色彩。
另一幅自我指涉的畫,是《時代》。畫中一個大頭胖子,顯然是劉慶元本人。他站在天臺上,占了大部分畫面。他正在回望或半回望他背后的高樓大廈,但這些高樓大廈被他龐大的形象矮化和模糊化了,變得像兒童身邊的積木似的(而畫中的大頭胖子也確實像一個男童)。他口里含著一根煙,表情既像憤怒,又像憂愁;他眉頭深鎖,既像瞇起眼睛在看,又像“無眼睇”,不欲觀之。這種或正或反,這種雙重性和多重性,甚至體現在我們無法斷定他這表情和眼神,到底是由他面前那我們看不到的景物引起的,抑或是由他后面那看似是過去式的高樓大廈引起的。我們還看到,他走在時代的前面(他的形象是如此高大地聳立在我們眼前),同時又在回望過去,回望那落在時代背后的事物。而我覺得,劉慶元畫中的個人空間,主要是表現那些落在時代背后的事物。它們是模糊的,它們所占的畫面,或者說它們在向前看的時代里所占的位置,雖然是極小的,卻更具抒情深度,因為它們所處的空間和它們背后的地平線――那想像的空間――暗示著一種無限性,一種回憶。而喚起想像,喚起回憶,喚起無限的空間感(哪怕是在戶內),正是劉慶元作品的抒情方向。
即使劉慶元替別人的作品做海報或插圖,那屬于他的抒情性也是明白無誤的。例如他替賈樟桐的電影做的海報,海報里個男青年正開著摩托車,載著一個女青年。這個場面,顯然是取自電影,但這個場面也是劉慶元在生活中觀察到的。賈樟柯的電影恍若一個個連續不斷的生活場景,而劉慶元截取了其中一個瞬間的畫面。因此,這與其說是他替賈樟柯的電影做了一張海報,不如說是賈樟柯的電影為他提供了一個機會,去制作一幅原本就是屬于他自己的畫。
另一方面,從一開始,劉慶元也同時在展示個人的對立面,這就是群眾。他對群眾的刻畫,也已由《時代》中那個大頭胖子的形象暗示出來了:粗線條、漫畫化,有一種大大咧咧的、鬧哄哄的、咄咄逼人的、侵略性的氣氛。如果說劉慶元的個人空間是抒情詩的話,那么他的群眾就是雜文或評論了。這方面的代表作包括《二傻夜游記》、《》和《追》等,哪怕是描繪單個人的,例如《解體》中的頭像,也令人想起群眾而不是個人,他是群眾的一員而不是獨立的個體,他背后沒有任何抒情空間,只有一片漆黑。他的嘴巴緊閉,他兩個大鼻孔洞開著,但這兩個空間卻是同樣的漆黑;他也沒有象征個人的靈魂的眼睛。
中國的木刻傳統,一向有強烈的戰斗性,最終在中國極端政治化的時期淪為一個無產階級的大拳頭。劉慶元木刻的一大貢獻,是實現了從戰斗性到抒情性的轉化。但劉慶元并沒有遺棄中國的木刻傳統,他那些群眾性的木刻,就是對那個木刻傳統的回應、致敬、戲仿,于是繼承中包含著當代性,革命化的戰斗和宣傳減弱了,現代化的夸張卻進步得到渲染。但如果我們因此說劉慶元是一位革新者、繼承者或具有社會意識的藝術家,那會一方面把他扁平化,另一方面難以全面解釋他作品中多重的、甚至看似互相矛盾的元素。
我認為劉慶元首先是位真正意義上的自覺的藝術家。他是一個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可以干什么,自己要干什么的藝術家。這種藝術家像植物一樣,是有機地發展和長成起來的。他并不特別偏愛明或暗,陽光或雨水,他就是他所是的,他就在他所在的。與此相稱,他對宇宙、世界、人生采取全局性的統覽,既愛觀察又愛反省。他走他的路,自然而自信,因他盡管未必胸中有地圖,卻有明確的方向。重要的是,當方向明確之后,他能夠平靜地對待路上或大或小的阻礙和誘惑。他從事一門幾乎失傳的技藝,并不是為了與眾不同;他選擇木刻,不如說是木刻選擇他;他喜歡黑白并不是因為他討厭彩色;他支持這并不是因為他反對那;他既走在時代面前,又落在時代后面,那是因為時代對他來說不只是前面或后面;他既前衛又保守,那是因為前衛或保守都不是他的考慮,而只是一條復雜的脈絡中的兩條暗線而已:他不斷在變,那不是因為他刻意求新,而是自然發展,格局早已在那里,他只不過是把它廓清而已。
同樣地,這種藝術家的任何部分作品,都是總體作品的活的、有機的部分,它們是互動的,且處于不斷的重組中。譬如說,盡管我特別偏愛劉慶元的抒情性,但如果沒有同期那些群眾性的作品,則我對這些個人空間的抒情作品的偏愛將受到削弱。如果劉慶元僅僅創作那些抒情的、個人空間的作品,則這些作品將因缺乏對立、參照和牽制而失去張力和魅力,劉慶元作為藝術家的完整性亦將受到局限。事實上,這次重看劉慶元的木刻,我已開始調整我對那些群眾性作品的看法的,即是說,更喜歡了。這是因為我所偏愛的抒情性作品我已十分熟悉,對偏愛的強調漸漸淡化,因偏愛而起的偏頗也稀釋了,這些群眾性作品原有的特點便也顯著起來。
劉慶元不斷在變化,從戶外至戶內,由遠而近。他近期的頭像系列又進一步拉近他的對象。但這次拉近,人物的面部表情并沒有因此清晰化,反而更加模糊化了。這又得從劉慶元的抒情性說起。抒情詩主要是關于記憶的,也就是華茲華斯所稱的“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就劉慶元的木刻而言,就是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場面。當我們回憶某人某物時,我們首先或同時回憶那人那物周圍的環境,這環境(例如一棵大樹背后的天空和周圍的平房)與那人那物構成一個總形象。而當我們試圖把那人那物,例如把那人的面部表情拉近時,那形象就會模糊化,而表情就會碎片化,就像我們近距離看幅大型油畫。
篇5
【摘要】本文在分析大數據環境競爭情報面臨的機遇和大數據環境競爭情報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競爭情報應對大數據的策略,為企業競爭情報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競爭情報 大數據 競爭能力
一、引言
數據在大數據時代已逐漸成為了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企業通過數據分析做出決策行為,不像過去那樣更多的是憑借自身經驗以及直覺。大數據的深入發展正在影響和改變企業競爭情報服務的理念和運行模式,從而使得產業發展適應大數據環境,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決策的科學性。因此,大數據時代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二、大數據環境競爭情報面臨的機遇
大數據的發展,為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帶來了非常多的機遇,以下是從數據本身來分析大數據為競爭情報帶來的影響,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實行數據,更有利于提高競爭情報數據的真實性
從大數據的數據來源來看,主要包括感知數據、交易數據和交互數據等三種數據。其中,物聯網是感知數據的主要來源,如芯片、RFID、GPS、傳感器等都是對周圍物理世界的感應;交易數據是事務性數據且是用 SQL 數據庫來進行存儲,來源于企業Web、ERP、SCM、CRM 和以及ERP 交易系統;對于交互數據,社交媒體是其主要來源,如日志、點擊流數據、Facebook、Twitter、Web、微博和電子郵件等。這些不同的數據從各個方面反映著企業競爭環境、競爭對手,以及企業的方方面面,為企業觀察行業的競爭對手、競爭態勢的動向,提供足夠的情報資源給企業自身的優劣。對企業更重要的是,企業用來進行分析的數據越全面,其分析出來的結果也就跟真實越接近。
(二)企業搜集社會化的數據,更有助于提高企業競爭情報的準確性
客戶跟企業之間長期以來都存在著無形的隔閡,讓企業很難真正的了解這些客戶。在大數據時代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數據的社會化,無論是從如今很流行的博客論壇,到游戲社區,再到微博,還是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物聯網,都可以發現客戶在各種網絡活動中產生的相關的數據記錄。企業通過數據的社會化更加貼近客戶,為企業的競爭情報人員創造了更多收集客戶信息第一手資料的機會,可以更近距離的觀察客戶,為企業提供更加準確的、預判性的競爭情報。
(三)進行即時傳播的數據更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情報的實時性
目前,Internet的重心已逐步轉向移動互聯網。使用手機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一種習慣,愈來愈多的企業也紛紛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在第一時間有關自己商品的信息以及公司的人動等重要的信息,普通的用戶隨時隨地都能對特定的對象或著事件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態度。
三、大數據環境競爭情報面臨的挑戰
(一)企業的情報存儲存在問題
企業被多年的信息化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未來的CIS面對的都將是 TB 級的數據集。需要通過競爭情報關注的數據,現如今已不僅僅只限制于企業內部數據庫中的那些業務數據了,還得要包括用戶在移動網絡、社交網絡以及物聯網等活動中所產生的那些不易估算的社會化數據。數據的龐大數量考驗著CIS的軟件和硬件能力。這些龐大的數據量首先在存儲上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那些傳統的數據庫部署處理不了TB 級別的數據,支持不了那些高級別的情報分析。
(二)對于情報的分析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競爭情報來源的結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的數據挖掘算法,很多都是基于封閉的結構化,而對于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的數據就顯得無能為力,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將其轉換為結構化的數據以后再進行處理。一方面,這種挖掘策略降低了收集、分析數據的效率,影響了CI的時效性;在另一方面,由于在進行結構化處理的過程,丟失了非結構化數據隱含的那部分關系,致使企業分析得到的結果具有了很大的不準確性以及不確定性。實際上,一些非常重要的情報數據都隱含在這些關系中,如一些潛在的競爭對手就可能從企業的人際網絡中找出來。
(三)企業的情報安全問題
一方面,大量的個人隱私信息都包含在大數據里,如何防止@些信息不被不法分子或者競爭對手竊取、濫用成為一個大問題;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下,也給企業對于核心信息的保存以及防止丟失、盜竊帶來了很大的技術上的難題。企業通常將信息和數據儲存在云端以降低生產成本,但是,政府機構對儲存在云端中的數據進行檢查,以及云服務的運行商泄露、出賣信息等行為都對企業的核心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傳播的速度之快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各種移動媒體在任何地點、時間,只要有網,有設備,都可以把這些核心的信息立刻到全球的各個角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給企業蒙受很大的影響。因此,各企業該如何通過合法的、正當的手段來保護企業自身的核心信息,已經成為了企業競爭情報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四)在大數據方向人才的緊缺問題
雖然大數據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是還需要會使用大數據平臺的專業人才來處理和分析這些大數據,以幫助企業從大量的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但是,目前從事大數據的人員還面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大數據下龐大的數據以及人才的短缺,這給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鴻溝,阻礙著企業對數據價值的開發和利用。
四、企業競爭情報應對大數據的策略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現以無可置疑,企業決策的模式也由于數據成為了企業重要的資產而改變。所以,在企業中實施競爭情報工作的人員需要快速適應這一變化帶來的的挑戰,主動轉變原來固有的思維模式,采用一切新的、可能的方法來充分挖掘大數據蘊含的價值,為企業打造其核心競爭力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一)樹立基于大數據的情報意識
雖然大數據正在快速增長,以及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都給企業帶來了全所未有的商業機遇,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不能清楚認識大數據,以及大數據存在的價值。這必然會讓企業實施的競爭情報工作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實質上,大數據就是數據產生的速度以及數量遠遠超過人類的數據處理能力,從而發展的一個新概念,它是數據發生由量變走向質變的一個重要標志。大數據的興起促使了企業重新審視自己的數據戰略,希望更多的商業價值可以從大數據分析中挖掘中得到。事實也證明,使用大數據,正在成為那些領先企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一種重要方式。將來,那些善于挖掘和利用大數據價值的企業,將更有機會成為其同行業中的領先者,而那些反應遲緩或忽視大數據的企業將會處于被動與落后的地位。大數據的發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股波濤洶涌的浪潮,對于企業的競爭情報人員,必須重視大數據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轉變原來固有的思維方式,快速、熟練的掌握各種各樣的大數據分析技術,以最快捷的方式在第一時間把捕捉到的市場變化推送給決策者,使決策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知競爭動態和市場行情。
(二)組建具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競爭情報團隊
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是將大數據轉化為可操作情報的前提條件。從原始數據提煉成競爭情報的過程,是對 IT 技術人員和業內專家的共同挑戰,因為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并不僅僅都是技術方面的問題了,一些關聯只有那些專業人員才知道,所以必須在財務、銷售、物流等方面的專業人員,有時還需要社會網絡學家、數學家、生態學家、社會行為心理學家、統計學家等專家的幫助下,組織建立起的數據結構才合理。換句話說就是,將來的情報分析工作需要行業專家跟 IT 技術人員共同合作。
(三)構建基于云計算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
云計算是一種將并行計算、網絡計算、分布式計算以及互聯網相結合起來的、全新的 IT 資源提供模式,對IT 資源進行的自動化配置和管理,從而降低 IT 管理的復雜性,更大程度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云計算具有“按需服務、資源共享和快速交付”這三個比較顯著的特征,正是這三個特征有效的緩解了大數據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沖擊:(1)按需服務,云計算中硬件、軟件資源的存在形式是分布式共享,能夠被動態的進行組合和擴展,從而為數據的實時應用環境提供了可能性。(2)資源共享,存儲能力與資源的池化管理和共享,提供了大數據的生存基礎。(3)快速交付,大規模的計算資源集成給用戶提供了超強的計算能力,大數據分析的反應速度得到很大提高。以云計算為基礎的信息分享、信息存儲以及挖掘手段共同為情報分析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再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c預測使CI更精準,這兩者相互合作,相得益彰。在云計算基礎上構建的CIS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具有前所未有、無法想象的存儲、分析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
五、結語
大數據具有速度快、類型多、數據體量大以及價值稀疏等特征,這給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企業的競爭情報工作者必須正確面對這些機遇與挑戰,企業要想打造出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就必須能夠運用這些新數據型態。
參考文獻:
[1]劉鵬瑞.大數據環境下我國競爭情報研究熱點透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3(2): 105-110.
篇6
2、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你,卻發現世界上最好的就是你。
3、一輩子,遇見對的人就很短,遇見錯的人就很長。
4、有一種愛情,叫白頭偕老,有一種幸福,叫有你相伴。
5、事實上,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醫院的墻壁比教堂的聆聽了更多禱告。
6、一座城市再怎么喧鬧,沒你,便是空城;一個角落再怎么陌生,有你,便是個家。
7、一見到你,我就知道我再也喜歡不了別人了。
8、你說我們不過情人節,不過七夕節,只過感恩節,我問為什么,你只說感恩老天讓我們在一起。
9、你在身邊時你是一切,你不在身邊時一切是你。
篇7
論文摘要:舒伯特是“藝術歌曲之王”,浪漫主義音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藝術歌曲在其創作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在詩樂合壁、詞曲交融中體現著自身的藝術價值,給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藝術歌曲作品的詩歌、曲調及鋼琴伴奏水融相輔相成,共同擔負起藝術表現的重任,而三者同時又有各自的獨立性。
“藝術歌曲(德文Lied)是十九世紀初由詩歌與音樂結合而產生的浪漫主義抒情音樂形式。是以抒情詩為基礎為獨唱而寫。主用鋼琴伴奏、專業創作的歌曲。”①弗朗茨.彼得.舒伯特是“藝術歌曲之王”,浪漫主義音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藝術歌曲在其創作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在詩樂合壁、詞曲交融中體現著自身的藝術價值,給人以淳美的感受。其六百余首藝術歌曲作品的詩歌、曲調及鋼琴伴奏水融相輔相成,共同擔負起藝術表現的重任,而三者同時又有各自的獨立性。
一、舒伯特藝術歌曲之詩詞
歌詞一般由詩人、詞作家或劇作家寫成。歌詞的美即它的結構形成、形象意境的美?!八淖饔迷谟谝匝院喴赓W、形象生動并且適于歌唱的語音,把歌曲中所要表現的生活內容、它的形象、意境和思想具體地揭示出來。它是歌曲綜合美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雹谑娌氐乃囆g歌曲歌詞,主要以十九世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歌德、席勒和海涅等人的抒情詩為主。這些抒情詩內容簡短精悍、寓意深刻優美典雅,有很強的浪漫情調與抒情風格。舒伯特這位天才的旋律作曲家,善于把詩歌變成音樂,旋律像永不枯竭的泉水不斷涌現出來,賦予歌詞以詩的品質與內涵,把歌曲的藝術表現提至更高的水平。在聚集著畫家、詩人、文學家在內的藝術沙龍圈子里,彼此影響,激發靈感,促使藝術歌曲走向直觀詩化,呈現出文學化的傾向,舒伯特深受浪漫主義影響并使音樂詩化,詩音樂化。
處于奧地利封建專制復辟時代,理想與現實、藝術與生活矛盾中的復雜心境和感受,浪漫主義的文藝思潮應運而生。以文藝作品抨擊封建制度,預示人類美好的未來。將藝術家們個人的理想禁錮在夢幻的王國里,常以抒發個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純潔愛情的向往的情感為創作手段,以消極態度回避理想與現實矛盾的表現。如由列露斯塔普作詞的《小夜曲》:
就是把青年戀人向心愛的姑娘傾訴愛情的美妙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歌詞充滿浪漫主義抒情風格,迷人的夜色充滿恬靜、幸福的浪漫情趣。又如,舒伯特l8歲創作了由歌德敘事詩的浪漫主義奇妙意境的藝術歌曲《魔王》,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語言與音樂完美結合,生動刻畫藝術形象的典范作品。一如莎士比亞的《聽聽云雀》等等。舒伯特的文學觀由于對自然的熱愛而充滿活力,他以音樂襯托語言,即使是平庸之作,在其筆下亦斐然成章,用音樂將詩人無力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表現出來,提升其藝術境界。例如名不見經傳的詩人舒巴爾特得以流傳不朽的作品《鱒魚》激發舒伯特的創作靈感。20歲的他將這一引人深思的政治題材以抒情的筆調道出詩人真實的思想情感一渴望自由?!啊恩V魚》現象”是舒伯特所處時代的真實寫照。
二、舒伯特藝術歌曲之旋律
旋律的創作是藝術歌曲創作的關鍵和靈魂,旋律的創作更多體現作曲家的靈感與智慧,及對歌詞獨特的理解方式與表達方式。旋律由不同音高的音符按一定節奏組成。旋律的美在聲樂綜合美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八鼧嫵陕晿匪囆g美的主體,用來集中傳達歌曲的情感與精神內涵,表達人對現實生活的內心感受?!雹鄹鶕柙~創作的詩的意境譜寫的歌曲旋律蘊藏著深刻而又豐富的內涵。舒伯特藝術歌曲的變化曲調豐富多彩。(大致有單一曲式的多節歌,如《流浪》、兩體(A+B)曲式存在著突出的對比性特點的,三段體(A+B+C)曲式、如《她的肖像》)變化,對比的手法,深入、細致地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這正是舒伯特創造感人音樂藝術形象的神韻所在。在運用音樂調性、調式方面,采用大小調調式變化加強音樂表現復雜多變的情感色彩,使旋律優美流暢,婉轉的特點。例如《菩提樹》描寫菩提樹下的白天與星夜不同時間的景與情。
“音樂的表現形式:調式、調性、音高、節奏、速度、力度、音色、和聲……在同歌詞結合抒發感情時,引起人們對音樂形象的聯想與產生的表象更容易形象化?!雹軓氖娌貏撟鞯乃囆g歌曲中我們感受到舒伯特更多的是他的內省性的自我對話,充分運用音樂表現手段,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作曲技法高超,往往去刻畫幻想的主觀世界和對未來幸福自由的向往和渴求抒情性、自傳性。個人心理刻畫成為浪漫樂派典型代表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作特色,側重于感性勝于理性。音樂細致又奔放、無拘無束、淋漓盡致。駕馭樂思達到寓情于景,使情景水融,從而叩擊千萬聽眾的情感之窗。能使那么多人動心動情,確如貝多芬所說:出自內心,才能進入內心。這正是舒伯特創作風格中典型特點。撲捉、刻畫鮮明的音樂形象的功力和靈感源自何處。唯有舒伯特最合人們美學理想的初衷,感慨舒伯特心有靈犀對詩詞的領悟深入骨髓,旋律的空間感和空間感是多么具象,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其深刻的藝術感染力。一如采用威廉米勒的詩句而作的兩部偉大的聲樂曲《冬之旅》和《美麗的磨坊女》等作品。
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鋼琴伴奏
鋼琴是為藝術歌曲伴奏最優美、諧和的伴奏樂器。從舒伯特開始,鋼琴伴奏音樂突破了古典樂派的對位與和聲的襯托作用,將鋼琴伴奏作為塑造音樂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奏部分音樂也通過一定技巧在鋼琴中“唱”出自己的情感,揭示一定情形下人的心理情感變化,同時鋼琴伴奏部分不僅要同詩詞語感要求一致,也要同曲調協調,也是創造特定意境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比(音色、力度等)感受審美效果。例如舒伯特譜曲的《魔王》。
鋼琴伴奏從始至終使用八度和音的三連音節奏,刻畫出急切奔馳的馬蹄聲,低音旋律又描繪了黑色森里中狂風的呼號。舒伯特用旋律、和聲、節奏等各種變化將不同人物的角色特征加以區別;尖銳的不協和和音表現孩子的恐懼;和諧而均勻的旋律,表現慈父對孩子的寬慰;更為溫柔而又美妙的旋律,表現魔王的詭計與迷人誘惑;不停頓的三連音創造緊張恐怖的氣氛,當三連音突然停止,卻又造成主人與馬回到了家。然而,懷里的孩子卻已經死去的悲慘結局。
極富戲劇性的鋼琴伴奏,為《魔王》的表現增添巨大的藝術魅力,前奏間奏到尾奏,保持內心音樂的連貫和統一性,琴、歌、詞彼此形成完美獨立形象真正的二重唱,巧妙對立,體現以琴去唱。《鱒魚》《小夜曲》《紡車旁的葛麗卿》等藝術歌曲的伴奏或再現風聲和馬蹄聲,或描寫魚翔淺底,或模仿曼陀鈴的琴聲,或暗示紡車的轉動無不曲盡其妙!
四、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的掌握
篇8
關鍵詞: 哈代抒情詩雋情于愛
托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國文學史上的又一座豐碑。雖然提到他,人們更多地想到的是《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卡斯特橋市長》和《還鄉》等一部部可謂傳世之作的小說,但在其整個文學創作生涯中,他是以詩歌創作為開端,又是以詩歌創作為終止的,詩歌被他看得比小說更重要。在他的眼中,“詩才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學的精華所在”。這也就無怪乎在1923年8月,哈代在給克萊夫?荷蘭的信中說道:“如果你讀我寫的《詩集》,你從中獲悉的有關我個人的詳細情況將勝過我們的會晤;詩中表達的事情比小說明朗?!?克萊夫?荷蘭,《托馬斯?哈代》,倫敦,1933:249頁)
一
在哈代的小說中,讀者領略到的是埃格頓荒原的狂風暴雨和夜的昏暗,而他的詩卻閃耀著熾烈的光和熱――雋情于愛的溫暖和希望的火花。哈代的思想發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過程:他從信仰上帝發展到拋棄上帝;他最初受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斯賓塞的社會進化論的影響,后來又受叔本華的內在意志力論的影響,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進化向善論和社會向善論。哈代的創作時期正是英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封建宗法制的社會經濟秩序正在逐步被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和商業化替代,逸靜的鄉村田園風光不斷被破壞。在感情上哈代對此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但在理智上,他又認識到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性。這種理智與情感的相互摩擦,產生了哈代式的宿命論。他以詩人特有的浪漫主義激情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將其要表達的感情全部融入到他對人、對物、對自然的熱愛之中。所以,我們得以看到詩人敞開窗扉的心靈――對逝去愛妻的懷念、對年少時一往情深的少女的眷戀、對生物的愛護、對友人的思念、為生靈苦難的吶喊、對人的謳歌、對戰爭的憎恨、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宇宙神秘的困惑、對上帝或造物主的失望,等等。
二
哈代是一個宿命論者。但他又不甘屈服,所以他并沒有消極對待,而是極力奮斗。于是,哈代以一種悲觀無奈的奮斗延續了他生命的火種。《希望之歌》就表達了他對人類和生活的熱愛。
啊,美好的明天!/從今后/再也不會有/朝這番憂愁。/讓我們借助/希望,因為光明
即將來臨,/再也不會遮住光明的黑暗――/沒有黑暗!/風兒載著我們/象載著過眼煙云的往事,/向黎明飛馳/迅速地靠近黎明;/云雀為我們歌詠/燦爛的曙光/曙光即將來臨――
即將來臨!/抹掉黑暗的記印/穿上紅色的鞋/修理好、重新撥正/斷了弦的六弦琴,/用琴聲掩蓋/哀傷的話語聲,/夜空的浮云已經露出光明,/明朝的曙光即將來臨――/即將來臨!
這里沒有哀傷和怨恨,沒有失望和悲愴;有的是對未來的翹首等待,有的是火一般的熱情和堅實的信念。
三
哈代的詩在思想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雋情于愛。在詩歌中,他的感情伴隨著想象力自由馳騁。
哈代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同情,抨擊損害人際之愛的種種罪惡。基于對人類的深切之愛,他痛恨戰爭。他在一戰時期創作的抒情作品中將深刻的反戰之情融于其對普通民眾、普通士兵的濃濃的愛意之中。
《士兵的妻子和戀人之歌》第一、二節描寫出征的士兵歸來后,妻子和戀人的興奮和喜悅,第三節婦女們在向歸來的親人傾吐離別之苦,第四節像是婦女們強烈的呼喚:“親愛的,如今你已經回到我的身邊,你就別再離開我了吧!別再像過去那樣,讓那些狠心的統治者把你從我身邊帶走,把你帶到遙遠的異國他鄉!”全詩為:
終于,家鄉在望,/家鄉在望;/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在海外四處漂泊了嗎?
再不會離開我們遠走了吧?/黎明,別讓白晝姍姍來遲,/快快天亮!
親愛的,你又回來啦,/你又回來啦;/也許,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再離開我們外出四處漂蕩,/把你們從我們身邊奪走/去到那遙遠的地方;/黎明,別讓白晝姍姍來遲,/快快天亮!
這首詩詩句簡練易懂,幾乎全是口語體,字里行間飽蘸著強烈的感情。
四
哈代的詩有很多是有關愛情的。哈代是珍惜愛情的。在他創作的近千首詩中,有不少是歌頌愛情的力作。雋情于愛,在他的愛情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體現最突出的就是哈代第四本詩集《環境的譏諷》里的一組悼念愛瑪的詩。哈代的婚后生活并不如意,但在妻子愛瑪去世后,哈代卻哀思如潮。他對曾同他一起度過人生最幸福時刻的女人的突然離去感到震驚和悲痛。
在《比尼崖》中,哈代描述了四十年前他同愛瑪一起訪游比尼崖的情景:“啊,西部大海上蛋乳石般的白浪,/藍寶石般的碧波,/一位女人騎著馬,/秀發飄風,/矗立在懸崖處,/那是我深深愛的女人,/她也深深地愛著我?!?/p>
這是《比尼崖》的第一節。使用“蛋乳石”和“藍寶石”這樣華麗的辭藻來形容波浪的顏色在哈代詩歌中并不多見,這足以說明當年的情景給哈代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這一美妙的時刻不僅在哈代的腦海中歷歷在目,而且在愛瑪的心中也久久難以忘懷。愛瑪在臨終前時?;貞浧鹚c哈代相見的情景和他們訪游的經歷,并對當時美妙的時光充滿了眷戀之情。“幾乎沒有一個作家和他的妻子有過如此浪漫的幽會”。
在《呼喚聲》中,他寫道:
我深深懷戀的女人,你那樣地把我呼喚,/把我呼喚,說你如今已不像從前――
一度變了,不再是我心中的光燦/――卻像開初,我們的生活美好的一般。/
莫非那真是你的呼聲?那就讓我瞧瞧你,/就像那時我走近小鎮,你站在那里,
等候我,是啊,就像那時我熟知的你,/甚至連你那身別致的天藍裙衣!
這首詩是哈代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詩中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對昔日美好時光的眷戀,以及對愛情喪失的悲傷,是那樣的情真意切,意味深長。
哈代的抒情詩文詞樸實,在每一首詩中他都將自己的情感與心靈展示在讀者的面前,讓讀者深入他的情感,體驗他的痛苦、歡樂、傷感、堅毅、懊悔、期盼。每一首詩都打動了讀者的心。這充分體現哈代抒情詩的思想主題――雋情于愛。
參考文獻:
[1]王佐良等.英國文學名篇選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篇9
關鍵詞: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
中圖分類號:TN94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3月4日
自1995年中央電視臺采用數字壓縮技術傳輸衛星數字電視節目以來,高清數字電視在中國已經歷了13個春秋。數字電視從無到有,從衛星數字電視到有線高清數字電視,最終解決高清數字電視從地面傳送傳輸,完成了廣播電視技術系統整體平移。本文從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網絡和高清數字電視傳輸標準談談高清數字電視數據的傳輸。
一、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網絡
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網絡主要指地面、有線和衛星三大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傳輸網絡。地面高清數字電視廣播網絡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視,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這是高清數字電視廣播最基本的傳輸網絡形式。由于模擬電視傳輸網絡無力處置噪聲積累和多徑干擾,迫使人們把天線架出室外,導致公用天線系統在樓群中發展。隨著全頻道模擬電視廣播數據的光纜寬帶傳輸技術的突破,一個以光纖為干、同軸電纜為支的樹形光纖在城市得到普遍利用,逐漸演進稱為脫離地面廣播系統而獨立存在的有線電視廣播網絡,擁有絕大多數的城市電視用戶。與地面廣播網必須全國同一頻率規劃不同,有線廣播網可以一城一網或一地一網,具有企業運營特征,在電視用戶端它們通過有線制式機頂盒和電視機連接。和地面、有線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傳輸網絡不同,衛星高清數字電視廣播網絡(簡稱衛星直播系統)是把高清數字電視節目信息集中經衛星地面發射站用微波發送到離地面3.8萬公里高度的同步衛星上,同步衛星用微波轉發回地面,用戶電視機通過對衛星無遮攔的小型衛星接受天線和衛星制式機頂盒收視衛星高清數字電視節目。
二、地面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的三大標準
目前,地面高清數字電視傳輸有三大標準,即美國的ATSC、歐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三種不同的標準。
(一)ATSC標準:頻譜效率高、功率峰均比低。ATSC高清數字電視標準是由是個分離的層級組成,層級之間有清晰的界面。最高為圖像層,確定圖像的形式,包括像素陣列、幅型比和幀頻;圖像壓縮層,采用MPEG-2壓縮標準;系統復用層,特定的數據被納入不同的壓縮包中,采用MPEG-2壓縮標準;最后是傳輸層,確定數據傳輸的調制和信道編碼方案。對于地面廣播系統,ATSC采用了Zenith公司開發的8-VSB傳輸模式,可在6MHz有線電視信道中實現38.6Mb/s的傳輸速率。
最低的兩層共同承擔普通數據的傳輸。最高的兩層確定在普通數據傳輸基礎上運行的特定配置,如HDTV或SDTV;確定ATSC標準支持的具體圖像格式,共有18種(HDTV6種、SDTV12種),其中14種采用逐行掃面方式。
盡管ATSCDTV標準包含了16-VSB傳輸模式,但美國有線電視業實際上是采用相近但不相同的標準,因為其在ATSCDTV標準被FCC通過之前已在有線電視數字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作為ATSC的重要成員,有線電視通信工程協會已采納了數字有線電視系統標準,此標準協調了美國有線電視業現行標準和ATSCDTV標準。另外,有線電視標準包括反映現行標準的一級圖像格式、ATSCSDTV圖像格式,并設定了一套可供有線電視業用于向后兼容電視上的二級圖像格式。二級圖像格式與ATSCDTV格式相同,包括HDTV和SDTV。
(二)DVB標準。DVB標準標準支持室內接受、移動接受等需求,包括4個系統。
1、DVB傳輸系統。DVB傳輸系統涉及衛星、有線電視、地面、SMATV、MMDS等所有傳輸媒體。它們對應的DVB標準為:
(1)DVB-S數字衛星廣播系統標準。衛星傳輸具有覆蓋面廣、節目容量大等特點。數據流的調制采用四相相移鍵控制(QPSK)方式,工作頻率為11G/12GHz。在使用MPEG-2MP@ML格式時,用戶端若達到CCIR601演播室質量,碼率為9Mbps;達到PAL質量,碼率為5Mb/s。一個54MHz轉發器傳送速率可達68Mb/s,可用于多套節目的復用。DVB-S標準幾乎為所有的衛星廣播高清數字電視系統所采用。我國也選用了DVB-S標準。
(2)DVB-C數字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標準。它具有16、32、64QAM(正交調幅)三種調制方式,工作頻率在10GHz以下。采用64QAM時,一個PAL通道的傳送碼率為41.34Mb/s,可用于多套節目的復用。系統前端可從衛星和地面發射獲得信號,在終端需要電纜機頂盒。
(3)DVB-T數字地面廣播系統標準。這是最復雜的DVB傳輸系統。地面高清數字電視發射的傳輸容量理論上與有線電視系統相當,本地區覆蓋最好。采用編碼正交頻分復用(COFDM)調制方式,在8MHz帶寬內能傳送4套電視節目,傳輸質量高,但接受費用也高。另外,DVB-SMATV是數字衛星共用天線電視(SMATV)廣播系統標準,DVB-MS是高于10GHz的數字廣播MMDS分配系統標準,DVB-MC是低于10GHz的數字廣播MMDS分配系統標準。
2、DVB基帶附加信息系統。DVB數字廣播系統除傳送視頻、音頻信號外,還可傳送接受IRD調諧、節目指南及圖文、字幕、圖標等信息。適用于此類基帶附加信息系統的DVB標準包括:(1)DVB-SI為數字廣播業務信息系統標準;(2)DVB-TET為數字圖文廣播系統標準,用于固定格式圖文電視的傳送;(3)DVB-SUB為數字廣播字幕系統標準,用于字幕及圖標的傳送。
3、DVB交互業務系統。DVB數字廣播系統能根據需要,提供交互業務服務。構成交互業務系統的要素包括:與其他相關國際標準兼容的交互業務網絡獨立協議、傳送交互服務過程命令與控制信號的回傳信道等。對應的DVB標準有:DVB-NIP、DVB-RCC和DVB-RCT。
4、DVB條件接受及接口標準。在DVB數字廣播系統中,有些業務傳送加擾的條件接受信息。通過條件接受的通用接口,使IRD能解擾采用通用加擾算法的加擾信息。條件接收是付費電視廣播的基本部分,對高清數字電視運行的成功至關重要。DVB數字廣播系統與其他電信網絡(如SDH、ATM等)連接,擴展了DVB技術的應用范圍,可實現DVB向電信網絡的過渡。此外,還有利于連接專業設備及IRD的接口。關于這些接口的DVB標準包括:DVB-CI、DVB-PDH、DVB-SDH、DVB-ATM、DVB-PI和DVB-IRDI。
(三)ISDB標準。日本的ISDB利用一種標準化的復用方案,在一個普通的傳輸信道上可發送各種不同的信號,同時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傳輸信道發送復用信號。ISDB具有柔韌性、擴展性、共通性等特點,可以靈活地集成和發送多節目的電視和其他數據業務。
目前,采用美國ATSC標準的有5個國家或地區,已有兩家經過技術比較研究后退出。決定采用歐洲DVB―T標準的已有33個國家或地區。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產業發展表明,OFDM多載波技術是寬帶無線傳輸技術發展的方向,不僅在高清數字電視傳輸方面被多數國家采納,而且已成為新一代(4G)移動通信和寬帶無線局域網的主流技術。
三、結束語
高清數字電視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核心仍在于數據的傳輸,這是決定高清數字電視清晰度與兼容性的關鍵。在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方面加大投入,進行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才是我國高清數字電視發展的王道。
主要參考文獻:
[1]劉修文.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篇10
詩詞作品的前面一般或寫景或敘事,后面或抒情或議論,以點明主旨,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和《赤壁》《水調歌頭》都是如此。然而在《過零丁洋》一詩中除了首聯外,敘事與抒情皆融為一體,詩人既是在敘事,又是在抒情,讓人分不清哪是敘事,哪是抒情。敘事抒情水融,渾然一體,從而更深一步地將詩人那一腔愛國熱忱抒發了出來,最后達到了感情的熾點??梢哉f,《過零丁洋》是一首較為成功的抒情詩。而《山坡羊潼關懷古》在寫法上層層深入,由寫景而懷古,再而議論,字里行間充溢著歷史的滄桑感,既凸現了懷古詩的特色,寫法上又別具一格。
二、詩歌用典寓意
用典寓意是古詩詞的主要表現手法,善用典故能夠曲折表達感情,含蓄而雋永。
如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運用“爛柯人”“聞笛賦”兩個典故表達對親戚朋友的思念?!盃€柯人”,指晉人王質。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朽爛。他回到家鄉,已歷百年,無人相識。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了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奥劦奄x”,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于是作《思舊賦》序文中說,他自己經過嵇康故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再如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中運用“山河表里”這個典故,把“外河內山”的軍事要地潼關,形象地顯現在人們的眼底。春秋時期,楚國的軍隊在地背后駐扎,晉侯擔心他們來偷襲晉國,聽到童謠“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足謀”,晉侯更加擔心了。子犯進諫說:“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睍x侯就決定依據地勢而進攻了。
1.(2010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這首詩的作者是 ;標題中的“樂天”是指詩人 。
(2)用“/”劃分下面詩句的朗讀節奏。(每句只劃一處)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3)這首詩的頸聯蘊涵了什么哲理?
2.(2010年湖北省荊門市中考語文試題)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問題。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