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21:11: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蠶寶寶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蘭蘭的家里。
到了蘭蘭的家里,他們一家子正吃著早飯。突然,媽媽看到了蘭蘭家的茶幾上放著蠶寶寶。于是,媽媽就好奇地問了一下:“咦!你們怎么也在養蠶寶寶呀!”蘭蘭的媽媽說:“這些蠶寶寶本來都要被遺棄了,我開始還以為死了呢!其實,根本就沒有死掉,我看著這些蠶寶寶也怪可憐的,畢竟也是生命呢!于是,我就把它們收養了過來,現在,都活得挺好的,有的還都作繭了呢?”
媽媽聽了蘭蘭媽媽的話,也為這些蠶寶寶著實捏了一把冷汗。本來,它們的生命早就沒有了,幸好蘭蘭的媽媽把它們救回來了,它們才得以生存下去。
篇2
這是我生命中最變化多端的一天,我遇到一位既有愛心又有耐心的主人,從我出生的地方,帶回我和四位好玩伴,我想我應該會生活在這么溫暖和煦的新家,這么幸福美滿的懷抱,這么舒適整潔的新環境,我夢想能成為一位美麗又嬌柔的蠶蛾。
但第一天,因為寒流來襲,我嬌小的兩位同伴抵不過寒風的侵襲而去世了,每天我都哽咽的說不出話來,但是我的主人還是細心的鋪上一層溫暖的桑被,再把新鮮的嫩葉放上去,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度過了有驚無險且冷冰冰的夜晚。
接下來的數天,我和同伴們都不停的吃喝玩耍,不亦悅乎,但是我的主人因為一時的疏忽,忘了把葉子擦干,我們吃到了不潔的桑葉,很不幸的只剩下孤伶伶的我,幸運的存活下來,我的主人經過這次教訓后,對唯一的我,更加細心的照料,我也感受到主人的真心付出,讓我的內心不再擔心,不再孤獨。
這一天,我感受到蛻變成蠶蛾的夢想就要成真了,我的身體緩緩的吐絲,將自己緊緊地包在神秘的天地里,我很期待能在空中自由飛舞的愉悅心靈,更期待能與我的主人再次美麗的相會。
江蘇蘇州常熟市商城小學三年級:桃藻櫻花
篇3
哦!我的蠶寶寶肯定又長胖了,一片桑葉已不夠它們吃了!
我一放學就去看我的蠶寶寶。嘿!有一條蠶在教小不點兒蠶吃桑葉呢!真像一位懂事的大姐姐。但看到我來了便驕傲地看著我。其它蠶呢?只顧自己吃桑葉,頭也不抬。
寶寶們還挺有趣的。每當我把新桑葉蓋在它們身上時,有的慢慢爬上來吃,有的先吃出一個洞再鉆出來,還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向美食發起進攻。
小小的蠶寶寶就給我帶來這么多樂趣,我好開心。
篇4
蠶寶寶已在我家住了一周左右,可是,它和我已建立了美好的友情。
蠶寶寶可愛幾極了,身子小小的,一扭一扭,雖然它冷冷的,但我很喜歡撫摸它,因為它有光滑的身軀。我常常把它放在我的手上,媽媽卻一碰也不敢碰。蠶寶寶跟我一點也不陌生。才過了一個星期我已經知道它喜歡自己去吃邊上的桑葉,我常常為它擔憂,可看見它大口大口地吃著我精心準備的桑葉,心里美滋滋的。
桑葉已經被蠶寶寶吃的這里一個洞,那里一個洞,我希望蠶寶寶不要變成飛蛾,因為那樣一點兒也不可愛,希望它在我們家多住一會兒。
九蓮小學
四(1)班 董佳怡
花朵之旅
花朵,人們給予她的評價是美麗,迷人,嬌嫩。我們今天就是要去花朵里瞧瞧。
在花朵里有一張晶瑩剔透的水床和一個用花蜜做的柜子,我很驚訝,里面竟沒有一個人。我又走進了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我看到有許多跳著優美舞蹈的花仙子,我想:這大概是花仙子的學校。我靜靜地看著她們跳著吾,漸漸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我醒來時,已躺在一張柔軟而舒適的大床上,我看見了一個個善良而美麗的花仙子,忙忙碌碌地為我找藥治病。心里流出一股暖流。
篇5
早上我和媽媽在桌上吃飯,我一邊無趣在吃著面包,一邊喝著無味的牛奶,我把一片方方的面包左邊咬一口,右邊咬一口,中間得就凸出來了,媽媽饒有興趣地對我說:“寶貝,你看,你的面包象不象一個‘凸’字”。我一看還真象,于是我又把凸出部分吃了,又在面包上咬一口,這下又成了‘凹’字,我又想中間掏出來又成了一個‘日’字,于是又拿了一片面包,,很快弄成了一個日字。
面包真有趣,這樣不但增加我的食欲,還從中得到了樂趣,其實身邊有很多有趣的事,就看我們怎么去發現,怎么去探索。
鄭重聲明:本文系作者獨家授權,版權歸作者及作文庫所有,任何媒體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篇6
參考文章 1
我叫xx,畢業于xx大學,自xx年xx月入職以來已近一年,在這近一年的工作和學習中,接觸了不少人和事,在為自己的成長歡欣鼓舞的同時,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許多缺點需要改正。工作一年以來,在各級領導的教導和培養下,在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學習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個人綜合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現將本人這一年來的思想、工作、學習情況作簡要總結匯報。
一、學習情況
現在是我努力學習的階段。“三人行,必有我師”,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師,他們的豐富經驗和工作行為對于我來說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記得我剛到變電站的時候,對站內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因為我學的不是變電運行專業,所以對設備運行管理知識知道的也有限,但是在站長、值長的盡心教導下,我受益頗多。帶著飽滿的工作熱情,我逐漸熟悉了設備的操作。盡管我只是入門,但是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對工作充滿著熱情。為盡快提高自己在本職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我利用業余時間找來了相關的資料進行學習,在短短一年中理論結合實踐讓我對變電站的基本設備有了真正的認識,這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二、工作情況
懷著對人生的無限憧憬,我走入了35kvxx變電站。大家都知道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接受電能和分配電能并能改變電壓的場所。它是發電廠和電能用戶聯系的中間環節,同時也是將各級電壓網聯系起來的樞紐。我站經過改造后擁有2臺主變,擔負著兩個半鄉鎮的供電任務。許多人認為,變電站運行值班工作只是簡單的抄抄表、巡視設備、辦理工作票、進行倒閘操作;但是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作為有高度責任心的值班員來說,要保證一個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僅僅完成以上工作是遠遠不夠的;要保證電網安全運行,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對設備的缺陷進行分析處理,以便能使缺陷和隱患得到及時的控制或消除。6月的暴雨給我站高壓室周圍帶來了豐富的雨水,為防止雨水侵入室內給配電裝置而造成不應有的事故,我班在站長的帶領下冒雨檢查、及時疏通被堵塞的排水系統,加裝擋水板以防止雨水侵入;緊接著在室內墻壁加抹防水沙漿,最后加強巡視。通過有力措施,我站平安的度過了雷雨泛濫的6月。
在見習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嚴于律己,自覺的遵守各項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勞、積極主動、努力工作;在完成領導交辦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協助其他同事開展工作,并在工作過程中虛心學習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我還是一名光榮的通訊員,除了負責每月的通訊報道之外,我還負責本站的技術培訓,在工作上盡心盡力的協助站長工作,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通過每月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站員工的凝聚力。工作細節中,我看到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強,以目前的趨勢,我可以預見公司將有一個輝煌的明天。作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讓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自己的汗水,煥發自己的青春與熱情;使自己在基層得到更多的鍛煉。
作為見習生,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配合站長搞好管理工作,特別是在“創一流”期間,為此我經常向新老站長請教。
在變電站呆了一年,我接觸了很多同事,就在接觸他(她)們的同時,我才知道什么叫“人事”。無論是社會還是單位“為人處事”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對于這門高深的學問,我這個門外漢只能說:“誠實做人、努力工作!”
一路走來,我前后參與了35kv變電站的檢修及缺陷處理等工作。在跟隨負責人學習的過程中,深感自己技術的不足,同時也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為了更好的適應本職工作,我已經前往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函授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
篇7
一、巧用主題隊會,豐富寫作內容
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教學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種特殊的事,跟實際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學生自然要嘆無內容之苦。”本學期開學初,接到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的倡議通知,全校師生為患病女童羅沛兒捐款。學生接到通知后都表現出極大的捐助熱情,于是我決定召開一次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班隊會。班會的形式、內容、教室的布置等,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組織、籌備、開展。沒想到,這些年僅十歲的小不點居然有許多的金點子:想到了用牛奶盒做捐款箱,上面還用包裝紙進行裝飾,“小書法家”曾晴在上面寫上“愛心箱”幾個字。擅長畫畫的孔婕和樂煒把黑板布置得充滿溫馨,充滿了愛。班長還讓學生自制了一個信封,里面放上自己的善款和給患病女童的一封信。在幾位愛跳舞的孩子的帶領下,他們還排練了手語操《感恩的心》和詩朗誦。一切都準備完畢了,我們如期舉行了一次完全由學生操辦的主題班會課。這次的班會課出奇的順利,感人肺腑,特別是當《愛的奉獻》的音樂響起時,有的學生居然被感動得淚流滿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這時趁熱打鐵,順勢利導,讓學生把剛才的主題班會課寫下來。并對不同分工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點撥,讓學生各有側重點去寫。由于班會課從頭到尾都是學生在參與,所以寫起來再也不會像以往那樣無從下筆了。
二、捕捉課堂事件,書寫意外精彩
學生是課堂最活躍的因素,因此課堂往往沒有預設性。
本學期中段考試前的一天,我們進行著考前復習。剛上課不久,女同學燁燁突然“哇”地大哭一聲,從座位上彈了起來……連我也被她嚇著了,后來經學生揭發才知道原來是她的同桌小洋帶了一條白色的蠶寶寶回來。一聽這“惡心”的東西,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也特別害怕蟲子,甚至想到蟲子也會覺得毛骨悚然……我正想喝令小洋把造成“恐怖事件”的蟲子扔掉,并準備狠狠地教訓他一番。突然,我想到:孩子們都是縣城里的娃,根本沒見過蠶寶寶長什么樣子,何不趁機讓他們見識見識一下?況且社會上還用“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一名句來贊頌教師的光輝職業,我怎么能對學生這么粗暴?于是我亂中撥正,決定讓小洋把蠶寶寶拿出來放在講臺上,并讓學生輪流觀察。沒想到我的話音剛下,學生興奮得每人都伸出了兩個“剪刀手”振臂高呼“耶!”小洋還自告奮勇地為同學們講解了蠶寶寶一生的成長經歷,并告訴大家今天的這條蠶寶寶是經過了第二次蛻皮的蠶寶寶。后來稍有點了解蠶寶寶知識的同學也加入了講解中……這節語文復習課就變成了一節生物課。
為了讓學生能把這條小蟲子寫下來,我對學生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可能第二天的考試作文題就是寫小動物的,于是學生紛紛拿起了筆要求馬上寫蠶寶寶的作文呢。三、適時引導體驗,揮灑寫作智慧
體驗的產生,首先緣于體驗者對體驗對象有了切身感受,因此,親身經歷和直接經驗對于體驗的形成具有特殊意義。比如當老師外出學習時,順便帶回當地的特產讓學生見識和品嘗,這往往也是學生最開心的時刻,也是進行習作指導的最佳時機。我以天津大麻花為例,說說我是怎樣讓學生體驗與指導習作的。
先讓學生談談見到老師帶著禮物到教室的內心感受。由于一段時間不見老師,這時的學生有的表現無比出興奮的情緒,有的表現出激動,也有的表現出疑惑……
然后我讓學生猜猜這特產是什么?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以及對天津的了解去猜測,有的說是烤鴨、有的說是果脯、有的說是麻花,總之,這一環節學生會表現得很活躍,充滿了懸念。
接著我揭開謎底出示禮物――大麻花。(猜對學生表現得特別興奮)我讓學生觀察其形狀、大小、顏色等,并發下去讓學生摸一摸、聞一聞,感知其外形特征。
篇8
[摘 要]生活經驗是學生寫作的基石。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現實生活卻常常被忽視,使作文空話、套話連篇。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以活用學生的生活為起點,以重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亮點,以升華學生的情感為極點,實現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生活經驗 作文教學 寫作基石
[中圖分類號] G623.2?。畚墨I標識碼] A?。畚恼戮幪枺荨?007-9068(2015)04-078
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標準。如何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師探索的一個永恒的話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痹趯懽鹘虒W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的作文教學理念,強調關注學生的生活現實世界,反對作文與學生的生活脫鉤,倡導教師教學時要切入并豐富學生的生活。然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學生的現實生活常常被忽視,直接導致作文與學生的自身發展意識無法對接。新時期農村小學如何開展扎實有效的作文教學?筆者認為生活經驗是學生寫作的基石。
一、作文教學以活用學生的生活為起點
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教學設計忽略學生已有的生活,一切從零起點入手,那么,教與學就會脫節,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將無法展開,他們的情感與體驗不能參與其中,寫出的作文將假話、空話、套話連篇。如教學寫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作文課時,教師嚴格按照“先學范文——引導開竅——提綱摘要——習作成篇”的環節進行指導,學生就會抓住吊唁屈原、吃粽子、賽龍舟等傳統習俗來寫,沒有個性。如果教師以當地的鄉風民俗為切入口,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起點,寫一寫自己家鄉的端午節,寫一寫真實生活中的現代端午節,有意識地讓學生回憶一下家鄉的端午節,有目的地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節目內容寫下來,那就不一樣了。
如片段一:
“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拎著籃子來我家送端午。籃子的最上邊放著兩條漂亮的新裙子,裙子下面一邊放著一筒月餅、一筒麻餅、一盒綠豆糕、一盒云片糕,另一邊放著十個粽子、十個咸鴨蛋。外婆看見我放學回來,連忙招手讓我到她身邊去,說:‘過來,試試新裙子漂不漂亮?!乙贿叧灾馄潘蛠淼母怙灒贿呍囍棺?,心里美滋滋的?!?/p>
片段二:
“吃過午飯,爸爸用鐵畚斗畚來一些白石灰在門口先畫了一個圓圈。我很好奇地問爸爸畫圓圈干什么,爸爸說畫個符確保全家一年身體健康平安。我更奇怪了,一個什么樣的符這么厲害?于是,我靜靜地站在一邊看爸爸畫,爸爸邊畫邊解釋說:‘這個圓圈再加上幾條線,代表著各種害蟲,你看我再在中間畫一把寶劍,把害蟲刺死,我們全家不就幸福安康了嗎?’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這是真實版的端午節,學生用現實生活中的端午節內容,用貼近生活實際的語言表達出來。
作文課,教師如果用很深刻、很復雜的理論去引導,對文化知識尚缺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從現實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切入,必然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激發起他們創作的興趣。
總之,學生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寫作的一個必要前提和準備階段,作文教學設計要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依托,揣著生活經驗練筆,在練筆中提升。
二、作文教學設計以重用學生生活經驗為亮點
作文教學設計如果摒棄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作文教學最大的浪費。生活經驗是學生個體在日?;顒又欣鄯e起來的基石,也是學生個體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的基石。每一個學生都帶著獨特的生活經驗走進教室,在自己獨特的感悟中讀懂生活。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抓手,引領學生在橫向、縱向、多角度比對和感悟中重組生活經驗。如指導養小動物的作文課,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你養過什么動物,你為它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重組經驗,認真推敲養小動物的細節。養小動物時的情景一一在學生的眼中浮現,生活的外延在學生的腦海中拓展,文字背后的小動物們呼之欲出。
一個學生在養蠶的生活體驗中寫道:“蠶寶寶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它們在我和爺爺奶奶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長大。這幾天,天氣悶熱,蚊子特別多,爺爺把養蠶的盒子拎到房間里,點上蚊香,讓蠶寶寶與我們一起度過一個無蚊之夜。可是,第二天起床,我打開盒蓋子一看,傻眼了,蠶寶寶們已經僵硬了,它們的身邊留有許多淡綠色的液體。我趕緊拎著盒子去問科學老師怎么回事。科學老師說:‘蠶寶寶們中毒身亡了,蚊香是有毒的,我們人類體型較大,一圈蚊香的毒性對我們的傷害不大,但對蠶寶寶來說,等于中了毒氣彈?!伊飨铝吮吹臏I水,由于我的無知,蠶寶寶們都死了,但我也增長了知識——養蠶的房間不能點蚊香,也不能噴灑滅蟲液?!?/p>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需自營的、生活所必須的教育,作文教學絕不能紙上談兵而要躬行,要有親身經歷,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體驗生活,讓體驗成為習作的源泉。
總之,重視學生個體的生活經驗,一定要讓學生走進生活,以感受、思考、探究的方式,積極主動地建構生活的本質意義,獲得體驗,切不可以教師模式化的講授代替學生個性化的感悟,將學生鍛造成毫無生活經驗的“寫作加工廠”。
三、作文教學設計以升華學生的情感為極點
學生學寫作文的過程,也是他們自身生活經驗的鏡頭回放過程,這種有意識的發展使得學生的每一次書面表達不同于現實生活。教師所要追尋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課堂教學中,克服學生情感的不確定性,堅守情感升華的開放性,堅信習作主體的發展性。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賞識個體生命的成長,這應成為作文教學設計的極點。
如指導學生寫以家鄉為話題的作文時,在調用舊有情感,走進家鄉,感受到家鄉的博大、無私、美麗之后,學生對家鄉的認識必然豐富起來。但這還不夠,教師應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引導學生向縱深發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自主表達與實物景觀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梯子,降低難度,打開學生表達的窗口。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表達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家鄉美景,又教給了學生梳理感受,物化思想,升華情感的方式。事實證明,此時的學生下筆如有神,真實、樸素的文字背后是一片壯觀、美麗的山水自然景象,而在這種壯觀、美麗的山水自然景象中,站立著深深熱愛著它的學生。學生用這樣的文字寫下了美麗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山區,這里景色優美,空氣清新,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安康。不信,我帶你去看看!
春天,家鄉小河的水滿起來了,春姑娘帶著微笑給河邊的柳樹梳頭。燕子也活躍起來,帶著它的剪刀為柳樹剪出嫩綠的枝條。鴨子和魚在河里自由自在地嬉戲著。春天,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家鄉。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柳樹下談天說地、下棋、玩撲克,小孩子們也在柳樹下追逐。夏天,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家鄉。
秋天,黃澄澄的橘子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在綠葉下遮遮掩掩,紅紅的柿子像一盞盞小燈籠掛滿枝頭。漫山遍野的板栗與田野里黃澄澄的稻子為家鄉構成了一幅金色的畫。秋天,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家鄉。
冬天,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中飄下,山上白了,地上白了,房子、樹上、小河,一眼望去,都變成雪白色的。我們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開心了。冬天,是一個銀裝素裹的家鄉。
家鄉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我為家鄉驕傲和自豪!”
學生的語言是稚嫩的,但情感是真摯的,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在與自己的家鄉對話,在對話中升華了自己的情感,加深了對作文的理解。
篇9
花生的外殼很堅硬,上面還有些橫紋、豎紋,它們長短不一,豎紋較長,橫紋較短。把花生放在桌上,遠看像一座小山,近看像一只可愛的蠶寶寶。
我忍不住用兩只手捏住花生的外殼,輕輕一按,只聽“咔嚓”一聲,外殼里就露出了穿著暗“紅色內衣”的花生寶寶。我用一只手捏住它的“紅色內衣”,稍稍一用力,紅色內衣就被我輕而易舉地剝了下來。
我把花生的“紅內衣”放進嘴里,一股又苦又澀的味道直逼我的喉嚨。我又拿起土黃色的花生寶寶,放在鼻子下聞了聞,?。∫还汕呷诵钠⒌南阄读钗姨兆砥渲?。
篇10
縱觀當下學生習作現狀:怕寫,無話可寫。原因在哪?不少教師在課堂上按著習作模式去引導學生怎樣寫,導致學生為了寫出符合老師“口味”的作文言不由衷。古人云:“水深則所載者重,土厚則所植者蕃?!泵撾x了深厚的積累,習作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也就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力。拓寬渠道,積累語言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關鍵。
一、親近自然,耳濡目染,捕捉靈感,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指的是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獲得寫作靈感。
生活是小學生習作的大舞臺,森林、小溪、田野、果園等都是學生向往的地方,教師該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獲得習作的素材呢?天空中的朝霞、晚霞,夜晚的星空等,對小學生來說都很神秘;森林里的花草樹木、小動物等都是學生在活動中能接觸到的事物。這些素材就是寫作的靈感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達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
二、體昧生活,真切體驗,積累思索,人人合一
“人人合一”意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蘊含的真諦。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并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見聞表達出來。如“飼養蠶寶寶”的習作主題,為了讓學生能寫出好的觀察日記,我配合科學教師,讓學生在課后飼養蠶寶寶,每天認真觀察蠶寶寶的變化,并將觀察到的變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培養學生思考與動筆的能力。又如,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認真將參加課外活動的心得記錄下來,由于學生已有親身體驗,就不會感到下筆時無話可講;同時,現代的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媒體也比較多,我會引導學生多收看一些如“動物天地”“人與自然”“動畫天地”等節目,引導學生將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從而讓學生感受生活真實的一面。只有讓學生感受到生活有趣的一面,學生才能做到用自己的心靈去寫,才會打動人心。
三、閱讀面廣,豐富閱歷,充實智慧,人文合一
“人文合一”所說的“文”,指的是一切文化創造的成果。“人文合一”追求人在優秀傳統文化源流浸潤中豐富見識。那么,如何鼓勵學生在課外增長見識,擴大積累呢?
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至關重要。開學初,我發動了一批愿意買書帶到學校分享的學生參加“圖書漂流活動”,并鼓勵他們寫下閱讀感言。當第一批參與活動的學生沉醉于書海時,其他學生紛紛要求買書參加第二次的“圖書漂流活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越來越高,圖書漂流活動也越辦越好。每月對學生的閱讀感言進行評價,被評為精彩感言和經典感言的,獎勵免做一天的家庭作業。因為免做家庭作業吸引力大,學生的課外閱讀也特別認真仔細,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還做了大量摘記。
其次,教學生注意從寫作的角度讀書。一方面,要結合兒童的內心世界推薦課外書。如曹文軒系列、秦文君系列、日本安房直子系列以及有關名人傳記等等。這些書容易引發學生內心體驗,讓學生感受到作品親切的一面,產生閱讀興趣。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如《小虎隊偵探》《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一些書籍,由于作品離學生生活太遠,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并沒有多大作用。二是易于模仿。有些同學愛讀楊紅櫻的小說,入迷時獨自樂在其中,笑出聲來自己都沒察覺。其實,這類書籍由于結構比較復雜,小學生難以真正體會蘊含于作品之中的習作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時要讓學生多體會作者觀察的方法、思維的方法、表達的方法,只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的習作表達,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