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合約影評范文

時間:2023-03-26 01:5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分手合約影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分手合約影評

篇1

雖罵實榮

2013年年末,馮小剛執導的喜劇大片空降賀歲檔,距他上次的賀歲片《非誠勿擾2》已時隔三年。然而,攀上高峰不難,想要再創高峰卻很難。《私人訂制》在全國公映后,一片罵聲,馮小剛似乎像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正經、不著調、不講理”―馮小剛曾用這樣9個字來形容《私人訂制》,并解釋:“大家看《私人訂制》的時候都別太較真,這部片子處處合理,也處處不合理,權當開開心心釋放一下自己。”

但是,做為花錢進電影院的觀眾卻不能計較。大家爭議的焦點就是口碑、票房以及一度大跌的股價。此前,因為對《私人訂制》大賣的預期,華誼的股票累計漲幅逾30%。公映前華誼舉辦了面向機構投資者的提前看片會,會后多家投資人士抱怨影片令人失望,隨后第二天華誼兄弟應聲跌停。

《私人訂制》沒有獲得好評,尤其不受影評人待見,馮導曾經在凌晨5時一口氣連發7個微博怒斥:“今天說《甲方乙方》好了,當時的一片罵聲我還記憶猶新。什么不像電影吧,什么小品吧,什么沒有人物吧,什么廉價的包袱吧。跟今天一個口音,全無新意,扯淡?!彼€為自己辯護:“《一聲嘆息》突破了婚外戀題材;《天下無賊》突破了賊不能當角的;《集結號》突破了戰爭對人性描寫的;《一九四二》突破了對民族歷史的解讀;《私人訂制》突破了對權力的諷刺。我盡了一個導演對中國電影的責任,無論創作還是市場。自視甚高的影評人們,我如果是一個笑話,你們是什么?”

“《私人訂制》由三個故事組成。第一個說的是土壤,是《一九四二》的現代版,說得還是人民性,如出一轍。第二個故事是嘲笑,但嘲笑的不是俗。第三個故事是白給的,為的是讓第一個故事能存活下來。最后的道歉和王朔沒有關系,是我內心對這個世界僅存的一點敬畏。觀眾熱衷爆米花喜劇我理解,但我無心伺候。”馮小剛稱從《甲方乙方》開始,自己拍電影就不單純是要把人逗樂,《私人定制》不是回歸,而是自己對電影題材的繼續探索,“絕不是僅逗人一樂,而是有刺刀的鋒芒。王朔的東西最大特點是諷刺,我迷戀的是諷刺?!?/p>

去年《泰》大賣時,馮導在微博上給徐崢留話說:我也是打那過來的。其意似乎是,我想回去就能回去。可這世上滿眼皆是:想回也回不去。細想,《私人訂制》中的第二個故事倒還真像是馮導的自嘲。

早在影片上映前,當被問及是否在意票房表現時,馮小剛也直言:“最在意票房的是中軍,其實我比較在意觀眾。”事實是,盡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批評,《私人訂制》其實在不停地刷新華語電影的新紀錄。公映首日,《私人訂制》以超8000萬元的票房成績刷新華語2D電影紀錄;到第二天以1.5億的票房成績再次創華語電影最快破億與華語電影次日票房紀錄;公映第三天又以單日過億的成績破華語2D電影單日票房、觀影人次最高紀錄;上映4天票房飆至3.2億,輕松刷新華語電影最快破3億紀錄。這是一份太好的票房成績單。

不管怎樣,華誼兄弟還是從馮小剛的賀歲片里賺足了實惠,《私人訂制》的商業價值將取決于票房分賬、植入廣告、綜藝節目授權和廣告分成收益、以及網絡版權銷售的共同收入。有觀眾在排隊買票時發微信說:“不想說華誼兄弟的股票現在的走勢、也不想評價馮導的回歸賀歲檔是否明智,只知道我買票的時候前面有至少五場是滿座、之后的只有第一排有票和少數場次還有第二排有票、來買票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來看《私人訂制》。不用多言,在這個票房說明一切的時代,已經贏了。”

華誼的搖錢樹

對于這個成績,業內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馮小剛、葛優的“品牌效應”;第二,今年賀歲檔沒有喜劇片,《私人訂制》作為唯一一部喜劇,市場稀缺性造成上映票房井噴的景象;第三,新片空缺,《私人訂制》在影院中的排片非常給力,每十幾分鐘就有一場。

作為在資本界長袖善舞的影視界巨頭,華誼兄弟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華誼電影一直占據國產電影票房20%-30%份額,在國內同行中遙遙領先。當《私人訂制》票房突破5億時,華誼兄弟2013年出品影片總票房30億元的目標順利達成,繼續蟬聯華語電影市場年度票房總冠軍。從1997年開始,馮小剛已經為中國電影帶來了近25億的票房。他在接受采訪時承認,拍《私人訂制》,也是為了拍一部能讓華誼賺到錢的電影。

華誼董事長王中軍曾透露,《私人訂制》廣告植入超過8000萬,觀眾也抱怨馮小剛的電影里廣告太多。其實他曾經為此發脾氣,摔杯子。這十年,幕后推手華誼和他的關系已然越來越密切,他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妥協。

“小剛在廣告的植入上是非常排斥和敏感的?!比A誼董事長王中軍曾說,“他說你別弄那么多廣告,觀眾看了片子都罵我。我就跟他說,這罵還真得讓罵,一個鏡頭,公司能進好幾百萬呢?!薄斗钦\勿擾》起初在馮小剛的腦海里,和觀眾曾經熟悉的其他馮氏賀歲片一樣,是為了輕松娛樂而來。頻繁和露骨的廣告植入,曾令他難以接受,摔杯子那次,也是壓抑在心頭的不快來了一次集體爆發。

王中軍說,在廣告植入這件事情上,主要由華誼旗下的娛樂營銷公司的團隊負責?!芭囊粋€電影當中,我們有四五個員工,他們的工作就是看著導演?!边@個產品有沒有拍進去,那個標識有沒有露出來,娛樂營銷團隊會全程監督廣告植入的執行情況。在拍攝現場,經常是馮小剛覺得滿意,喊了一聲“咔”,身旁的營銷同事跳出來提醒他:導演,還有句話沒說呢。馮小剛只能抱怨一聲“真討厭”,然后開機重來。

如今馮小剛的電影依然是華誼的看家戲,在電影板塊穩居票房老大。今天的馮小剛想必不會否認華誼的知遇之恩,成全了自己這些年來的電影之路,于是妥協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