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詩詞名句范文
時間:2023-03-29 11:38: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元宵節詩詞名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元宵節短信祝福語1. 正月十五月兒圓,美好祝福在耳邊。正月十五元宵甜,祝你今年更有錢。正月十五湯圓香,祝你身體更健康。正月十五樂團圓,祝你元宵樂連連!
2. 湯圓端上來,好運滾滾來。燈籠掛起來,快樂喜連連關于元宵節的詩詞名句 句關于元宵節的詩詞名句 句?;艮D起來,事事順著來。煙花升起來,鴻運當頭來。祝福送上來,幸福喜顏開。預祝元宵快樂!
3. 歲月的流逝有友誼的溫暖,節日的問候代表朋友的心愿,祝福永遠在你身邊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心情愉快,平安幸福,元宵節快樂!
4. 佳節送來喜氣多多,愿你合家歡樂團圓多多,愛情甜蜜美滿多多,事業騰飛發財多多,生活幸??鞓范喽?,吉祥如意好事多多!元宵節快樂!
5. 走在人生路,觀念朋友處,關心很投入,快樂最專注,元宵不唐突,祝愿為你福,生活沒有苦,甜蜜最是多,好運如瀑布,幸福開心沐,祝你元宵幸福。
6. 鑼鼓敲,煙火耀,張燈結彩迎元宵;舞獅子,踩高蹺,眉開眼笑湊熱鬧;耍龍燈,猜字謎,七言八語來逗趣;迎紫姑,走百病,祛病延年笑盈盈。元宵快樂!
7. 正月十五月兒圓,美好祝福在耳邊。正月十五元宵甜,祝你今年更有錢。正月十五湯圓香,祝你身體更健康,轉載請保留此鏈接!。正月十五樂團圓,祝你元宵樂連連!
8. 佳節送來喜氣多多,愿你合家歡樂團圓多多,愛情甜蜜美滿多多,事業騰飛發財多多,生活幸福快樂多多,吉祥如意好事多多!元宵節快樂!
9. 正月十五的祝愿,是熱氣騰騰元宵中最為濃香的甘甜;正月十五的祈盼,是寂靜池塘里最為鮮艷的那朵蓮;正月十五的惦念,是過元宵節的時候,想起你,希望看到你幸福的笑顏!
10. 冷冷的冬天,鍵盤上的手指也都有點不聽使喚,可是,我尋愛的心,真的沒有變。一直在這冬天,許下我最真的愿望,元宵節快樂!
11. 月圓,人圓,元宵圓,事事滿圓!花好,燈好,焰火好,好事連連!在元宵圓夜的此時此刻,我心中有那份牽掛,捎給遠方的你,愿幸福永遠與你相伴!
12. 元宵到,送你一盞彩燈,愿照亮你幸福的家庭,照亮你光輝的前程,照亮你甜蜜的愛情,照亮你紅火的日子,照亮你健康的身體,照亮你平安的一生!
13. 最好喝的酒也許不是最貴的那瓶,因為買得到酒卻買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許不是聯絡最多的那個,而是在特別的日子記得你的人,祝元宵節快樂!
14. 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快,最早,最精彩,最難忘,最迅速,最具分量,最有盼頭,最百看不厭,醉生夢死,罪大惡極,最后通牒祝你元宵節最最快樂!
15. 月上柳梢頭,花燈溢彩流。人潮熙來往,指點玉瓊樓。圓月當空掛,思念垂幾愁?愿君共嬋娟,福澤長千秋。恭祝元宵節快樂!
16. 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祝愿,元宵夜你一定要笑開顏!
元宵節短信祝福語精選1. 給你一碗元宵,從此不再傷悲,生活沒有淚水,前途屬你最美;給你一碗元宵,從此幸福伴隨,全家合合美美,生活有滋有味。祝元宵佳節快樂!
2. 月圓之夜,賞燈觀月,品味湯圓,家人團聚,聊人生百態,道世間情緣,惦記遠方親朋,祝福你我傳送,元宵節之際,愿你和你的家人能過的快樂!
3. 群星閃爍,點綴這歡聚時刻;月光皎潔,照亮這溫馨之夜。彩云飄吉祥,幸福不憂傷;佳節情味濃,祝福共分享。祝您元宵節快樂!
4. 愛耍龍燈,愛舞獅子,愛吃元宵,愛過節,更愛把真摯的祝福送給你,我不是神馬無聊的騷擾信息,我的出現永遠給力,我是祝福短信,預祝元宵佳節快樂!
5. 風清月高樹梢頭,月華如水,祥云升人間。燈紅酒綠喧嘩里,湯圓露白寄情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舉杯換盞,醉酒醉思念。元宵慶團圓,舉家幸福又一年!
6. 慶元宵,賀元宵,又是一個好元宵;過元宵,鬧元宵,家家歡喜家家笑。朋友,元宵節到了,但愿你親人總團圓,家人永開懷,愛人永相伴,笑容永不變!
7. 煙花點燃四季的激情,花燈照亮歲月的安寧,元宵快樂是祝福的深情,好運在圓月旁邊開心飛行,吉祥陪伴你一直不停,祝愿元宵佳節好心情關于元宵節的詩詞名句 句好詞好句。
8. 思念瀑布掛云端,飛流直下要九天,正逢今宵是月圓,飄灑祝福最歡顏,元宵佳節舉國歡,祝福之琴樂綿綿,唱響快樂到眼前,祈福幸福到永遠,祝元宵快樂
9. 拍拍身上的灰塵,開啟思念的心門,帶著元宵般的圓潤,攜手那天際的明月一輪,祝福給你在良辰美景好時辰,元霄節,祝愿給你最深,快樂伴你最真。
10.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寄掛,我送你大海,如果一顆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銀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祝福,元宵節我送你蜜蜂窩!祝您開心快樂!
11. 最好喝的酒也許不是最貴的那瓶,因為買得到酒卻買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許不是聯絡最多的那個,而是在特別的日子記得你的人,祝元宵節快樂!
12. 春節的喜悅綿延永遠,大紅的燈籠高掛心間,熱鬧的煙花燦爛依然,春日的溫馨驅散嚴寒,圓圓的湯圓充滿甘甜,聊表數語真誠祝愿,祝你元宵節快樂!
13. 歡歡喜喜元宵到,舉國上下秧歌跳,噼噼啪啪放鞭炮,花燈謎語惹你笑,湯圓也來湊熱鬧,甜蜜團圓圍你繞,祝福短信問你好,愿你鼠年好運天天到!
14. 明月當空,事事美滿,春風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節,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夢圓圓,好事連連,好心情好身體,能掙好多錢!
元宵節短信祝福語推薦1. 明月當空,事事美滿,春風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節,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夢圓圓,好事連連,好心情好身體,能掙好多錢!
2. 天上月亮圓,地上元宵圓;天上星星亮,地上燈籠亮;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鬧元宵,親愛的朋友,吃好喝好,不要忘記回我一個微微笑!
3. 鬧元宵,賞花燈,花燈送祝福,蓮花一盞送芬芳,二龍戲珠財源廣,三羊開泰多吉祥,四季平安身體壯,五福臨門家興旺,六六大順福綿長,祝你元宵節愉快!
4. 酒香濃郁飄萬里,老友心中永牢記,每逢佳節想起你,元宵祝福最真摯,溫暖溫馨來惦記,愿你強壯好身體,愿你善良好心地,祝你生活順心,萬事如意。
5. 元宵到,吃元宵;吃元宵,短信叫;短信叫,幸福報;幸福報,開心擾;開心擾,福來到;福來到,財運好;財運好,家事妙;家事妙,萬事好,萬事好!
6. 用我的心意心愿揉成面皮,把我的祝福祝愿做成餡,用糖水蜜水做湯,每一個湯圓灌滿心意,祝你生活甜蜜,身體健康,事業順意,家人團圓!
7. 送你一碗全家福,一個幸福,一個甜蜜,一個快樂,一個好運,一個財富,一個友情,一個健康,一個平安,一個愜意,一個成功。元宵節快樂!
8. 快樂的皮,幸福的餡,團團圓圓捏一塊兒;問候的湯,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吉祥的信,溫馨的訊,如意短信發給你,祝你元宵節快樂!
9. 祥瑞的鮮花為你而開,歡樂的碩果為你結,幸福的甜蜜為你而釀,平安的階梯為你搭,祝福的短信為你而寫,祝你元宵節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10. 佳節共品元宵香,真誠祝福傳四方,東方紫氣送吉祥,南方壽星保安康,西方如來保你事業旺,北方財神送來錢滿箱,真心祝愿你元宵節幸福、安康!
11. 新春是光芒的,普照你人生的每一步前程;元宵是融洽的,溫暖你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我的祝福是綿長的,陪伴你人生的每一個瞬間!
12. 元宵佳節賞花燈,吉祥之星為你升;正月十五吃湯圓,夢想之月為你圓。值此元宵來臨之際,祝你及你家人闔家團圓、萬事如意、元宵快樂!
13. 風柔,雨潤,花好,月圓,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來,似水,如煙,一年佳節在眼前!說聲珍重,道聲平安,祝您元宵快樂健康,恭喜發財!
14. 今夜明月高懸,且將煩惱拋遠,先吃一口湯圓,此刻快樂無邊,讓那溫馨離弦,幸福洋溢每天,刻刻都要團圓,親人永在身邊。元宵節,無極限。
15. 張燈結彩龍獅鬧,團圓歡樂一家好,家庭事業火紅照,愛情友情親情繞,平安健康都來到,真情滋潤好運交,元宵節的吉祥一路拋,灑下前程更美好,灑下明天如花嬌。元宵節快樂。
16. 張燈結彩過十五,歡天喜地慶元宵。一束煙花帶給你輝煌一年,一碗湯圓帶給你圓滿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節快樂。
17. 煙火在空中綻放,感動在你我心中蕩漾。新春的空氣伴著呼吸進入心里,溫暖著你我。晶瑩的淚光在我的眼中閃爍,元宵節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動著感動的淚花。
18. 煙花紛飛,隨著寂寥的風,歡快地舞動,晶瑩的煙花,帶著情誼,溫暖了我的心窩,蕭瑟的回憶里,因為有你,而更加美麗。祝你元宵節快樂!元宵節祝福語
19. 當主安慰我時再惡的誹謗不能使我憤怒;當主撫摸我時,再利之刀刃無法造成傷痕;當主擁抱我時,再深的痛楚都要煙消云散;當主定睛看我時,再久的委屈也要釋放!
20. 張燈結彩龍獅鬧,團圓歡樂一家好,家庭事業火紅照,愛情友情親情繞,平安健康都來到,真情滋潤好運交,元宵節的吉祥一路拋,灑下前程更美好,灑下明天如花嬌。元宵節快樂。
21. 張燈結彩過十五,歡天喜地慶元宵。一束煙花帶給你輝煌一年,一碗湯圓帶給你圓滿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節快樂。
22. 煙火在空中綻放,感動在你我心中蕩漾。新春的空氣伴著呼吸進入心里,溫暖著你我。晶瑩的淚光在我的眼中閃爍,元宵節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動著感動的淚花。
篇2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謂豐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傳統節日繪景、抒情或礪志的名篇佳作,并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請仿照示例,寫出你所積累的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文名句。(任選三個節日)
示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試題解說:
這類試題的特點是:(1)鮮明的主題性。提供一個默寫的主題,要求考生圍繞主題默寫出三至四句古詩文名句。上述試題的主題是“傳統節日”。(2)答案的開放性。此類題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多元的、開放的,只要是符合主題要求的古詩文名句即可。上述試題的參考答案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元宵節)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七夕節)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
這類默寫題給我們的啟示是:(1)在平時的古詩文背誦中要進行相關專題的背誦,如“荷花”、“黃河”、“長江”、“水”、“和諧社會”、“關心民眾疾苦”、“人生”、“愛國”、“誠實守信”等等,由一句而聯系出相關的多句。(2)學會整合歸納,要善于把平時散亂的積累整合歸納成相關主題。
模擬練習:
1.在下面橫線上默寫出六句古人關于修身養性的詩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例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古文化。同時,歷史上也留下了許多描繪和歌頌黃河的美好詩篇。請你寫出四句描寫黃河的古詩文名句,并在句后括號內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請默寫出四句體現作者寬廣胸襟或宏大抱負的古詩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惫旁娢闹杏性S多體現作者關注國家命運、關心民眾疾苦的名句,請你默寫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課內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創建和諧社會主要體現在社會、家庭、自然等方面。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通過他們的詩篇生發了這種和諧思想(如社會穩定、人間關愛、家庭溫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請你默寫出體現和諧思想的古詩文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保謩t徐)
例二:“不憂一家寒,所憂四海饑?!保ㄎ涸矗?/p>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請默寫出古詩文中有關親情的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06年2月10日,中華民族千年奔月之夢――“嫦娥奔月”開始啟程。假如有一天,你乘坐“嫦娥奔月”宇宙飛船登上了月球,你能情不自禁地吟出四句描寫月亮的古詩詞名句嗎?請寫在下面橫線上,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水是地球的血液,水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歷代文人與水有著不解之緣,悠悠流水,撥動了幾多情思。請調動你的文學積累,寫出四句與水有關的古詩詞名句,并注明作者。(課內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飽蘸母親的乳汁寫就了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戀情。請你默寫出四句描寫長江的古詩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課內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見于文人的筆下。請你默寫出四句含有“舟”的古詩詞,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篇3
文人情趣,也是個大家喜歡的話題。其所以如此,或緣好奇探“秘”,或欲“求其友聲”,也種種不一。這方面我倒不是不想談一談,但總嘀咕――先得夠個文人,才有資格談自己的情趣,而文人者,并非與一般知識分子乃至作家之群是同義詞的,自己原不夠個文人,又何必妄談情趣?因此久未落筆。
友人有善詼諧者,向我說道,你就作為一名“準文人”、“候補文人”甚至“冒牌文人”也好,何必認真“鑒定”?就來談談嘛。經他一鼓舞,我的勇氣果然“大幅度增升”了。
我這人興趣廣,嗜好雜,條理亂,不談時倒不以為意,一談時方知大不簡單。雖不比“一部二十四史”,卻也不知從何說起才是。
古文人似乎離不開琴棋書畫,被人視為雅事,但雅過了分兒,已變為“俗套”了,一提起真覺太“酸”。我看還不如書劍二事,就無那段俗氣味兒。老杜的名句“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真寫得好!又古時書生,常說是“書劍飄零”――就是飄零也顯得那么風流瀟灑,定非俗物。
因此,竊慕于劍。我買了三把,一是龍泉的,木鞘,黃銅鑿花護飾,鋼與木皆本色,不電鍍,不抹漆,不賊光刺目,我心甚喜。掛在墻上,大紅絲穗子,那斜懸的劍姿,啟人美感。有時抽出劍來舞上幾下――“自造”的“劍法”,取其“意思到了”。比如陶元亮的琴,不張弦,不也是“意思到了”?又何必學會一套“青萍劍”呢?
提起琴,我與古琴、瑟、箏等無緣,交游名家室中常見,但未觸過一下。而凡是“今”世(指我少年時)的“俗樂”,不拘彈拉吹敲,幾乎所有民族樂器都弄過,絲竹二大類,只管子不能,因無那一段充沛驚人的氣力。京劇的文場武場也都亂來不懼。還有津門特有的法鼓――大鼓、鐃、鈸、鐺、為“五音”,都很“拿手”。我酷愛京、昆劇及大鼓曲藝,京劇還粉墨登場過,演《春秋配》、《玉堂春》、《虹霓關》的小生。
耳朵一壞,這一切都絕了緣。似乎老天不愿我那么胡鬧,將我“改造”成一個“內向”“面壁”的書呆子。
我從未落一個笨的稱號,平生在學總是“名列前茅”、“鰲頭獨占”的,小時穎慧,“過目不忘”是絲毫不摻假的――可就有一樣極拙極笨:不會下棋。走象棋,“馬日相田”是懂的,但總難制敵取勝。不知為何,對這樣去“鉤心斗角”的耗費神思,覺得了無意味,只得敬而遠之。
書畫自幼皆喜涉筆,但不成“氣候”,也都荒廢放棄了。
――那剩下的還有什么嗎?
答曰:有,不但有,還是不少。我酷愛民間工藝,過年過節的,孩童得以為寶的,我也喜而寶之。我這人有點兒怪,不喜歡“高檔”“精品”,職業工廠“生產”的那種“宮廷擺設”,有錢也不想買,莫說無錢了。那種東西工雖精細,可是越細味道越薄,全無魅力引動我。而民間的手工藝,泥垛的,紙糊的,其味無窮,可愛之至。舊時的年節廟會,棚攤路擺,人人買得起??上?,這種寶物已很難見到了,每逢節日,總想尋個賞心悅意的小玩意兒――總是失望而歸。心中有一段難言的惆悵之感。
我特別喜愛紅燭、紙燈這種“過年”的東西。不用往遠說,五六十年代北京街頭,臘月底就有挑擔子賣紅燈的,秫秸細篾片圈成的八棱燈骨架,油得半透明的大紅紙糊得挺挺的,在陽光下發出喜慶的光彩。白日買一個提著回家,路上引得小孩童張大了眼,投以驚羨的目光。夜里點上,那微微晃動的內蘊而外溢的紅光,真是一種人創的仙境。小孩們若打著紅燈在院里走,遠遠地看去,美極了!
它和電燈的光亮、氣氛、境界,是如此地不同。其理何在?愧非科學美學家,不能自問自解。
還有走馬燈,迷人極了。民間巧手,用秫秸棍兒扎成一座樓閣,糊以白紙,中燃紅蠟,火氣上沖紙輪就能旋轉起來――周圍系著紙剪的“皮影”人子,男女文武,影映紙上,宛如相逐而行。小時面對此景,真如人間天上,神往意迷!
但是不知為何,這也再難享受了,好像絕了跡。有一年鼓樓舉辦燈會,過元宵節,報上宣傳,我特意趕去――一見之下,原來盡是些小電燈泡的玩藝,用返光刺目的人造綢絹之類制的,一個轉盤,坐立幾個絹人子,單擺浮擱,了無意蘊,但見電流通時,盤子轉動,幾個呆板的絹人就那么毫無意味地兜起圈子。我感到索然興盡,后悔為這個擠車奔波一大陣子。以后也再沒有看過。
在海外逛商店時,看見那琳瑯滿目的形形的蠟燭。他們吃晚飯,故意去電燈而點彩燭。圣誕節的燭光炫影,更不可或少。這不禁又使我十分困惑:西方是電的世界,可是蠟燭仍然魅力未減。在北京,我想買支紅燭點點,領略一絲詩詞中引人入畫的“絳蠟”、“蘭膏”、“蜜炬”的意味,卻無覓處。
篇4
關鍵詞: 旅游宣傳資料 文化 翻譯方法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速,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變得非常頻繁,中國的旅游業也在不斷地蓬勃發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來到中國觀光旅游。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13,241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500億美元,增長幅度為3.1%。發展旅游業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特別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币恍┦?、市和地區也早已把旅游業定為本地重點產業,旅游景點的收入成為當地經濟及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旅游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國游客,我國很多旅游景點都提供各式各樣的英文服務,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游宣傳資料供外國友人閱讀,或建立相關的英文旅游網站方便外國游客查詢,有的景點還提供英文導游服務,等等。這是一個順應時勢的舉措和進步,不僅可以使外國友人的旅游時光變得方便、舒適、溫馨,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接觸和了解我國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細研讀這些英文旅游宣傳手冊和資料等,我們會發現這些英文翻譯中存在著眾多的問題與不足。我們必須意識到外國友人來到中國觀光旅游,其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游山玩水,其中還必然會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必然會遇到跨文化交際中的種種問題。一些不盡如人意、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翻譯不僅會導致外國游客錯誤的理解及誤會,有時還會影響到當地旅游業的形象及其發展,產生嚴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解決和避免這類問題是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旅游宣傳資料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著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譯方法,達到準確傳遞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游宣傳資料的語言特點
1.旅游宣傳資料中包含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氣息。
“旅游業有鮮明的時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陳白穎,2003:55)。旅游自始至終都與民族特色、、歷史淵源和文化特色緊緊相扣,息息相關。旅游宣傳資料的目的是為了讓游客盡可能多地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從而吸引盡可能多的游客,因而它的特殊性質必然要求撰寫者強調其獨特的文化氣息和韻味。由于不同國家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這些對于海外游客來說無疑是陌生的,這其中存在的風土人情的不同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這種文化差異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斷地來到中國觀光旅游。筆者以麗江古城為例,簡要分析旅游宣傳資料中的一些普遍特點。
例如在麗江古城旅游網的宣傳資料中,連續使用了麗江古城、納西東巴、龍騰古城、火把節、放河燈、古城木府等作為標題。這些詞句在中國游客看來是一目了然、清新明了。它們從歷史稱謂、民族風俗等方面反映了云南麗江豐富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歷史與人文背景。例如“東巴文化”、“火把節”、“放河燈”這些都是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獨有的民俗與文化特點。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龍”的概念對外國人來說已不是那么陌生了,很多老外都已熟悉并接受了“龍”這個代表繁榮、吉祥、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詞?!褒堯v古城”生動地顯示出這座麗江古城的朝氣蓬勃,凸顯了濃濃的中國味。此外,就連一些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都特意加上了古城兩個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例如古城時尚、古城街景,就連最時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稱作“古城泡吧的柔軟時光”??梢?,文化信息在旅游宣傳資料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當翻譯者遇到此類情況是要特別注意,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2.旅游宣傳資料的語言集中體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與美感。
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在麗江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同樣有著充分的體現。在此讓我們再來看一段玉龍雪山的簡介:
“……玉龍雪山不僅巍峨壯麗,而且隨四時的更換,陰晴的變化,顯示奇麗多姿。時而云霧纏裹,雪山乍隱乍現,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態;時而山頂云封,似乎深奧莫測;時而上下俱開,白云橫腰一圍,另具一番風姿;時而碧空萬里,群峰如洗,閃爍著晶瑩的銀光?!?/p>
這段介紹雖短,中國游客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充分展示出了中華語言的優美與豐富,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幾點旅游宣傳資料的特點。第一,中文的文章喜歡引經據典,引用古代的詩詞歌賦。例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原本用來描述琵琶女的美麗與羞澀的神態。這里卻用來表現出玉龍雪山如仙境般壯麗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講都特別喜歡引用詩詞歌賦來增加文章的美感。旅游宣傳資料也是如此,引用詩詞歌賦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旅游宣傳資料經常會出現各種修辭手法。例如這整篇玉龍雪山的宣傳資料大量地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時而……時而……”,這不僅使文章朗朗上口,增強了整句話的氣勢,更是細致入微地描述了玉龍雪山的扣人心弦的美,使得它更具有神秘的魅力。從旅游宣傳資料中我們經常能體會到中華語言獨特的風格及韻味,然而這些語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譯過程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點。這段文字文筆優美,引經據典,卻讓譯者一下子無從下手,為了將宣傳資料的意思準確地傳遞給讀者,達到旅游資料宣傳的目的,譯者必須采用省略、意譯乃至重寫等多種相結合的翻譯方法。
二、旅游宣傳資料的翻譯
學者陳剛指出:“旅游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同其他類型的翻譯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際特點上表現得更為直接、更為突出、更為典型、更為全面?!保悇?,2004:59)
翻譯旅游宣傳資料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譯者需顧及多方面,既要準確地表現旅游資料的原汁原味,又要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實于原文,體現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內涵,又要兼顧市場的需要。這無疑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和復雜性。
作為譯者首先要做的是準確理解和把握旅游資料原文的含義。因為旅游宣傳資料中包含的眾多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背景等,即使是中國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作為譯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準確,這是正確翻譯的前提。下面筆者著重探討在準確理解的前提下,旅游宣傳資料翻譯的方法。
1.直譯法。
直譯法是旅游英語翻譯中最常見的手法之一。直譯可以保持旅游宣傳資料中的原汁原味,讓外國友人直接領略到中國文化的風采。例如,中國端午節的傳統活動賽龍舟就可以譯成dragon boat racing。雖然中國文化中的龍和西方文化中龍的含義差距很大,但是隨時全球文化廣泛深入的交流,老外也早已了解了中國龍的生機勃勃、吉祥的含義,所以筆者認為這里用直譯,直接把“龍舟”翻譯成“dragon boat”完全沒有問題。再如“香山”直譯為“the Fragrant Hills”;“蛋炒飯”譯為“fried rice with egg”,這些直譯既保持了原文的含義,又通俗易懂,使目的語讀者一目了然。但是直譯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文化特征和文化差異在旅游英語宣傳資料中比比皆是,有些文化特性是無法通過直譯的方式表達的,因此譯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其他的翻譯方法加以補充。
2.音譯意譯相結合翻譯法。
音譯意譯相結合也是常見的旅游資料翻譯方法之一。
例如“華清池”。華清池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以其古老的歷史和著名的溫泉聞名于世。在這里“華清”兩個字可以用音譯,但是“池”這個字如果把它簡單地直譯成pool或者pond,那樣不僅流于形式上的一般,也喪失了華清池內容上的特點,只會使外國游客感到該景點沒什么特別之處。這里根據華清池的實際特色及功能,略作變動,翻譯成“hot spring”。“Huaqing Hot Spring”既能體現出其本身內在的含義,又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求,讓人聯想到了溫泉的愜意和舒適,讓游客感到心馳神往。
再以雍和宮為例,“雍和宮”譯為the Yonghegong Lama Buddhist Temple。
雍和宮原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后改為行宮,故名雍和宮,再幾經變遷改為喇嘛廟,最終被確認為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由此可見譯者在翻譯其英文名字時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兩個字,將其音譯。至于“宮”如直譯應為“palace”,然而究其歷史它早已被接納和定位為佛教寺院,因此譯者根據其歷史及宗教定位將其譯為“Lama Buddhist Temple”,讓外國游客比較直觀和準確地了解其包含的真正含義及背后悠久的中華文化,達到了準確傳遞旅游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注釋法。
“注釋法是一種最重要的補償性翻譯方法”,譯者通??梢酝ㄟ^注釋法處理譯語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現象及用于解釋不同的風俗習慣(鄭聲滔,鄭聲衡,2010:94)。因此注釋法在旅游宣傳資料的翻譯中被廣泛應用。
比如,當涉及有關歷史朝代等問題時,注釋法也是個非常有用的翻譯方法。例如西漢可以被譯成Western Han Dynasty(206B.C.-A.D.25),宋朝可以被譯成Song Dynasty(A.D.960-1279)。這樣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稱,又讓外國游客對其具體時間有個更清晰的了解。
又如,當涉及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時,注釋法可以幫助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彌補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為例,元宵節為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農歷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譯成“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但是對于西方人來說,中國農歷的計時與公歷的不同經常會讓他們感到困惑,筆者認為在其后稍加注釋例如寫明“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這樣會讓外國友人對其大致的時間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節為例,中國有些地方端午節有懸掛鐘馗像的古老習俗,然而僅僅將鐘馗按其音譯為“Zhong Kui”,會讓外國人摸不著頭腦,如略加注釋“a ghost that can exorcise” 則能讓他們了解到這項習俗的由來和意義。
同樣的例子在飲食菜肴翻譯中比比皆是。飲食文化一向是旅游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國的美食文化聞名世界。在翻譯一些傳統食品時也可以運用注釋法。例如粽子可以譯成Zong Zi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臘八粥則可以譯成Laba porridge(rice porridge with nut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4.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復的詞句、華麗的辭藻或者詩詞歌賦等,讓譯文更加接近讀者,使譯文更加通俗易懂,達到傳達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會引用一些詩詞以達到豐富內容的目的。以某旅游景點介紹端午節的內容為例,“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端午節嘗試一下雄黃酒吧?!倍宋顼嬓埸S酒是我國傳統習俗,這篇旅游宣傳資料引用了清朝李靜山的詩,然而這句是非常難翻譯的,且不說無法簡單地說清“櫻桃”、“桑葚”、“菖蒲”等詞與端午節的關系,如強行翻譯不僅表達不出原詩的韻味,而且使譯文變得難以理解。所以筆者認為這句詩詞可以完成省略,該資料將其簡單地翻譯成“It is a very popular practice to drink this kind of Chinese liquor seasoned with realgar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就很不錯。
此外一些增譯法、替代法乃至重寫法等都可以根據旅游宣傳資料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和應用。
外國友人來中國觀光旅游,不僅是游覽河流山川、風景名勝,更是希望領略和體味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獨特的文化氣息與民族韻味。旅游宣傳資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異,所以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特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既要盡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要達到向世界各國游客展示我國壯麗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白穎.旅游英語及其翻譯[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4):55-57.
[2]陳剛.旅游翻譯與涉外導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3]李丹.旅游翻譯的跨文化審視[J].延邊黨校學報,2013.29(3):102-104.
[4]呂和發,周劍波.旅游翻譯:定義、地位與標準[J].上海翻譯,2008 (1) : 30-33 .
[5]魏瓊.論注釋性翻譯與解釋性翻譯[J].考試周刊,2011.65:27-28.
[6]吳冰,李憲生,陳鑫柏,等.大學英語口譯(漢英)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7]鄭聲滔,鄭聲衡.從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釋法在翻譯中的使用場合[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31(11):94-97.
篇5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挖掘;語文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1-0002-02
“語文節目成收視黑馬,1.2億人收看漢字聽寫大會?!?013年10月19日,這則消息占據了全國各大新聞網的頭版――據相關部門公布的重點電視節目全國平均收視率調查結果,10月18日央視1套和10套并機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沒有明星大腕的壓場,也沒有金碧輝煌的舞臺,卻拿下2.6%的收視率,排名第一。從暑期席卷而來的《漢字英雄》(河南衛視),到好評不斷的《中華好詩詞》(河北衛視),再到正在熱播的《漢字王中王》(安徽衛視)……語言文化類節目在收視火熱的同時也讓人思考:這些節目似乎是帶著宣傳傳統文化的使命而來,它們所折射的是全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而如此關注的根本原因,卻是現實生活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的確,面對西方文化洶涌而至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孩子,生活上熱衷于過洋節日,吃洋快餐,沉迷于“日風韓流”中;學習上又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外語的學習中……而農村的孩子(特別是大量的留守兒童),由于課外生活的貧乏,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正確的引導。課余時間大多數是在低俗無趣的漫畫、游戲中度過。本該離傳統最近的他們,卻越來越遠離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體,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是語文的靈魂。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運用和語感的培養,也要承擔起“體認中華文化、厚植傳統精神”的重任。面對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如何做到讓傳統文化充實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在語文字詞的教學中體驗文化魅力
世界上的許多文字到現在大多已“死”掉了,但漢字一直發展延續了下來。漢字是表意文字,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每一個漢字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身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了解一些必要的古漢字的常識,在識字課堂上也能把我們悠久的文化隨機傳承給孩子。
一些漢字看似簡單,在識記過程中卻極易與其形近字混淆,教師屢教,學生偏偏不改。教師若能從漢字本身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特點出發進行講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字形結構的把握,還能激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比如“彩虹”中的“虹”字,低年級學生常常書寫為“彩紅”,雖然只是一個偏旁的不同,但在他們的思維里,下意識地認為彩虹與蟲無關而與色彩有關,所以無法進行區分,正確記憶。此時,就可以從偏旁入手,講解“虹”字的由來:古人根據虹總是出現在雨后這一現象,就認為“虹”是一種能呼風喚雨的龍,古文中有“虹飲于河”的說法?!昂顼嬘诤印钡囊馑际钦f虹懸掛于天空,弓著身子,頭伸進黃河里喝水。而蟲字旁,在古代并不僅僅指昆蟲,還指如蛇般的動物,比如龍。所以,古人造字時,用“蟲”作了偏旁。(見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這樣,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引起了學生豐富的聯想,既能與形近字“紅”徹底區分,又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字詞中的文化色彩。
還有些漢字,復雜難記,單從偏旁入手,難以奏效。如“蒸”字,筆畫繁多,單純分析字形,效果不好。此時,可以從“蒸”字的古體入手,依次出示其各個時期的演變過程,通過講解其每一部分所蘊含的含義,發揮想象力,進行識記。如下圖(依次為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草書 楷書):
甲骨文“”(豆,盛具、炊具)“”(雙手,托舉、敬獻),表示利用鍋中熱汽將盛具里的食物蒸熟。金文將甲骨文中的“豆”()改變了,像多層的蒸籠,且冒著蒸汽。篆文加“火”(),強調蒸糕需要持續燒火,并將表示蒸汽的部分寫成“”。隸書“”將篆文的火上部分寫成“”,將篆文的“火”寫成四點底“”。最終演變為今天的“蒸”字。
經過這樣一番演說,學生不僅僅是識記了一個漢字,同時對中國漢字的發展史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他們在識字的過程中被傳統文化熏陶,從而也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閱讀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資源,突顯傳統文化精髓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不僅儲存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從課文主題入手,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課本中的《三字經》、《論語》、《百家姓》、《唐詩宋詞》、古文古典名著節選等等都是經編者再三斟酌的經典內容,大都是膾炙人口、傳誦久遠的名篇名句,無一例外地攜帶著傳統文化的印記。這么多精品,其背后所掩藏的歷史文化底蘊有多深厚自不必說,其他一些經過精心選編錄入教材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色彩,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了。
比如低年級的節氣歌,短短二十八個字,在學生朗朗上口的同時,適當講解其中含義,讓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先輩們在農事上所體現出的智慧,并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意。《古井》、《塔石》等課文也處處透露出人們的勤勞、善良,由此,便可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感受更多的傳統文化美德。
學習《藏戲》時,可以引申出其他劇種,這些戲曲種類無不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學生在了解藏戲特點的同時,也激起他們對其他戲曲形式的濃厚興趣。從而了解了戲曲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傳統藝術。知道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有北京京劇、浙江越劇、安徽黃梅戲、東北評劇、河南豫劇等。
三、利用課外閱讀的平臺,潤物無聲、悄然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歷史的瑰寶。先秦散文,諸子百家,唐詩宋詞……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民族精神也在傳統文化的積淀中不斷傳承鞏固。作為教師更要不失時機地做好引導,在課余時間積極向孩子推薦相關的經典著作優秀文化遺產,讓孩子課外閱讀,開闊他們的視野。例如古典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對小學生來講要求也許有點過高了,但是四大名著兒童版在各家書店都可以找到,或觀看有關四大名著的電視電影,對孩子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們到高年級的時候,他們對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此時就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文字不深奧且饒有興趣的古代文學作品了,如《世說新語》、《項脊軒志》等等。這樣,豐富的課外閱讀不僅能開闊孩子的視野,增加語文知識積累,同時也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伴隨在孩子成長歷程中,潛移默化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開展形式靈活的語文活動,在無形中吸收文化營養
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傳統文化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學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節日文化都可以成為有益的學習資源。開展語文活動學習要充分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巧借活動拓寬學習空間,增加文化積淀。例如,學生利用暑假時間開展“鄉風民俗及文化生活”的調研學習活動。有的學生收集家鄉的有關神話故事和著名景點的圖片;有的搜集當地歷史名人和故事,有的收集家鄉的一些諺語、民歌……開展這樣的語文學習活動,可以使孩子感受家鄉文化的內涵,做到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學生們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感受,有些學生雖然搜集的資料不多,但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并且通過交流評價,感受到家鄉獨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風貌。教師的責任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引導、激勵,讓學生徜徉在古樸而厚重的民間文化里,用手中的筆去書寫內心深處的家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