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寫的內容范文

時間:2023-03-30 05:45: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節手抄報寫的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清明節手抄報寫的內容

篇1

關鍵詞:手抄報;語文教學;學生需要

手抄報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體現,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手抄報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是貫徹《課標》的有效途徑

作為語文教師,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在教學中實踐《課標》精神?!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具體的“課程實施建議”中: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相輔相成。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課標》要求明確具體,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一線教師,不能繼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考而教,絕不能因為某些內容不屬于考查范圍就棄之不顧!要認真解讀《課標》,深刻領會《課標》內涵,把《課標》精神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我們要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2 制作使用手抄報適應當前學生學習需要

現在,學生的課余時間很多,又不要做家務。大部分學生都把時間花在看電視上。有的甚至經常光顧游戲機室。這樣,白白浪費時間,荒廢了學業,嚴重摧殘了身心健康。那么,怎樣讓學生好好地珍惜時間,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呢?我提倡全班學生辦手抄報,一星期辦一期,定于下一周星期一交。每期都讓全班同學一起進行評價,并在教室里開設一個專欄,把辦得比較優秀的或有明顯進步的手抄報張貼上去,讓全班同學學習、欣賞,促使后進生努力爭取進步。

對于辦手抄報,為了能夠上榜張貼,我班同學個個樂此不疲。平時,手抄報的主題不限,各自自由擬定。大家課余時間都忙著查找資料、搜集資料,同學之間經?;ハ嘟涣髯约核x的資料,有關書籍也互相借閱,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手中有了資料,還要進行排版設計,畫插圖,抄正有關內容。遇到節日,我就提醒同學圍繞有關節日搜集資料,比如上周,大部分同學的手抄報是有關于清明節節,也有一部分是有關于校運會的。內容豐富多彩,版面設計新穎,我們通過一張張手抄報可以看出學生是真正花功夫的。通過組織學生辦手抄報,那些學習不自覺、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他們為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師的肯定、表揚,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課余時間不再貪玩,不再干壞事,而是積極地向同學求教、商討,全身心地準備自己的作品。

3 制作手抄報要做到精巧美

如何在短期內創作出一張高質量的成功的手抄報,則是困繞學生的一大難題。本人結合幾年來創作手抄報的經驗,將其總結為“精巧美”三點。關于“精”:首先,內容要精,由于手抄報的讀者大部分是學生,其認知水平有限,因而在內容選擇上應盡量選取與學生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有教育意義或能夠陶冶情操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切忌長篇大論,也可以設置美文鑒賞,以提高小報的含金量。其次,選紙要精,在紙張的選擇上應盡量選取質地較厚一點的紙張,以便于制作。第三,制作要精。在制作規格上要嚴格遵循手抄報的制作原則,四開為宜,確定合適的邊距與中縫,報頭內容要完整,應包括報名、主辦班級、時間、期號、主辦人姓名等,使讀者一目了然。關于“巧”:手抄報內容要有很強的可觀性,在選材上,應做到“巧選材,選巧材”。其次,版面要巧。大面積內容確定后,會出現一定的空隙,此時,應當做個花邊或插圖來彌補不足,使整個版面恰到好處,天衣無縫。關于“美”:首先是形式美,手抄報中不能是整版的一種字體,合理搭配,尤其是某一些標題、插圖應通過多變的形式,給讀者以清新悅目的感覺。其次是色彩美,力求在變化中尋求統一,顏色以清淡為主,不能大紅大綠,一般情況下文字要用黑筆來寫,以求明了。標題,花邊、插圖、美術作品等,可用彩筆來做,但應注意分寸,絕對不能喧賓奪主。

4 教學活動中引進手抄報形式是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

當今,語文教學改革正在步步深入。徹底改變舊觀念,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特別是“手抄報”這一語文活動課,喚醒了學生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了學生向生活學語文的方法。它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最喜愛的朋友。

5 手抄笮問絞視ρ生、教改雙需要,是由其特點決定的

5.1 “手抄報”就是用手設計、親筆抄寫的自制報刊,每一份手抄報的后面都包含著編者的辛勤勞動和聰穎的智慧。它是由學生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筆一畫制作的,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體現,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5.2 “手抄報”能大大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第一位老師?!庇姓l能在不喜歡的方面有所發展和造就?特別是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興趣對他們的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語文教學一般認為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課下只是抄課文,寫字詞,為了鞏固所學的字、詞、句,不知要抄寫多少遍。這樣地機械重復,枯燥呆板,學生越學越沒興趣,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如今教師的觀念改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學生不僅在語文課堂上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大膽地走向課外。因為自己心愛的“手抄報”等著他們去設計、刊登,促使著他們去讀,去想,去觀察思考。

篇2

關鍵詞:學習習慣;初中;語文作業;質量

課后作業作為復習、鞏固、檢查、提高和應用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是每一個教師特別關注和經常使用的,也是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下,為了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素質教育的規定,深化開展素質教育,各地教育部門相繼頒發了很多的規章制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實現了真正的輕負高效,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一、不良行為習慣對當前初中生語文作業質量的影響

近些年來,在教學過程中,不難從初中學生呈現在教師面前的作業中發現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有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最突出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字跡潦草難認,卷面不整潔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通訊工具的普及,快餐文化的盛行,在社會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書寫工具很多時候不再是紙和筆,取而代之的是電子通訊工具的按鍵或者屏幕,無論多么難看而不美觀的字,經過這些電子設備轉化后,都是工整、規則而美麗的。

這樣,各種合力交織在一起,導致近些年來學生作業中呈現出字跡潦草難認、卷面不堪的普遍現象,給教師批閱,糾正錯誤,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全面發展帶來了很多障礙。

2.錯字、別字泛濫

在批閱學生作業的時候,教師不難發現,還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錯字、別字連篇,有時看完作業哭笑不得。如,請寫出讀書的一些詩句或者格言,一位學生大大方方地在作業本上寫著“書讀白片,奇異自現”。短短八個字的詩句,就夸張地錯了五個漢字,一個35人的班級,字句完全正確的只有5個人,這樣的狀況不能不讓人擔憂。像:“今天是清明節,我們這里有上完墳后請客人的習俗,晚上爸爸做了很多好吃的菜,我大吃了一噸。”“今天我生日,全家人為我慶祝,我感到很幸福?!边@些常見的錯別字,在學生的作文中比比皆是,不僅看了讓人忍俊不禁,而且深思之后,讓人感覺到初中學生基礎文化的危機在泛濫,讓人擔憂。

3.做作業不看題目,亂答一氣

近些年來,各科教師都發現我們學生的作業錯誤率非常高,并且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答非所問,究其原因,卻是部分學生做作業的時候,根本不看題目,隨心所欲,草草了事,為了完成任務,亂答一氣。

做作業,不看題目,或者說不看清題目,淺了說是粗心大意,深了說可就是不負責任。長此以往,不僅僅是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怎能擔當起建設國家的大任呢?

初中生的以上種種不良習慣,不僅影響了語文作業質量,還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更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提高初中生語文作業質量,語文教師責無旁貸。

二、當前形勢下提高初中語文作業質量的策略

1.充分利用和開發語文課程資源,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有這樣的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各學校都會組織大量的活動來完成這一目標。在我校就有校園廣播、藝術節、體育節、語文閱讀競賽、語文報杯作文競賽等活動。這些活動為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語文作業質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校園小廣播的魅力

每天中午12點開始,校園廣播準時響起,稿件來自于我們全校學生,稿件錄用后還有獎品。我充分利用這個平臺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我班學生聽到自己同班同學的文章在全校朗讀,不僅感到驕傲,還有獎品,也都躍躍欲試,紛紛投稿,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還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為解決學生作文“假大空”的問題大開方便之門。

(2)校園藝術節的魔力

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被認可的心理需求,在我校每年開展藝術節的時候,有鋼筆字比賽,其中要求是稿件需原創,字跡工整、美觀。這為學生改變字跡潦草難認提供了契機。在學校通知下來后,我組織學生利用空余時間早早地準備起來,全班發動起來,一起練,先在班級里比,最后抽出最好的參加學校的比賽,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的作品紛紛獲得校園鋼筆字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被張貼在校園最顯眼的文化墻上。其他學生的作品也紛紛貼在教室的文藝園地里。這個時候,學生的榮譽感和認同感強烈地被激起,我再進一步地鼓勵學生堅持,每年都有機會,這份堅持可以在作業中進行。這樣一來,學生開始認真書寫作業,教師及時表揚鼓勵,堅持到底,就養成了認真書寫的習慣,不僅語文作業有了改觀,也得到了其他科目教師的認可。

(3)發揮各類語文競賽活動的作用

在語文教學中,每年都有國家、省市組織的語文方面的競賽,例如,新視野語文閱讀競賽,語文報杯作文競賽、初三作文現場賽等等,在組織學生參加這些競賽活動的時候,也是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業習慣、學習解題技巧、提高作業質量的好機會。

為了迎接這些競賽,我從初一開始,有意識地解決學生在閱讀和作文上的畏難心理和懶惰心理。作文出現“假大空”現象很普遍,主要原因是學生覺得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我就針對這個問題,開發農村學生所特有的資源——風俗民情,開始鍛煉他們的作文。在農村,每個節日都有一些典型的風俗習慣,我們每個學生在享受節日的快樂時,也參與了這些風俗活動,這是一個很好的作文素材,成績再差的學生,也能有內容可寫,在這樣的題材面前就人人平等了,我們初一最后還專門辦了一期風俗民情的手抄報刊,成為學生自豪的刊物,這個活動不僅為后來學習《端午的鴨蛋》打下了基礎,也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質量,還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一舉三得。

2.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優勢,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教師要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路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評的機會。

造成學生作業質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覺得初中語文作業難度大——畏難心理,容易放棄,就導致空白作業,或者不按時完成,甚至不交作業的現象。

基于這種狀況,我盡量通過多種渠道來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學生在校時間畢竟有限,并且有其他科目需要學習,在完成語文作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不能及時解決?,F在信息技術和網絡非常發達,我們也可以合理利用。

現在,網絡技術很發達,即使沒有電腦,也可以用手機上網。于是,我在班級中建立了QQ群,在群里學生可以放開交流,可以問學習上的問題,也可以聊一些新聞熱點話題,我也可以對他們的發言做一些評論和糾正,在聊天的過程中,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彌補課堂教學的欠缺,提高語文作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