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研究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00:36: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通信工程研究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理工科;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1-0087-03

2015年,教育部對海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電子與通信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進行了專項評估,通過評估,全面考察了該學位授權點的建設及運行情況,對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備性和規范性做出評價,促進了該授權點完善自身質量保障體系,持續改進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位點的動態調整提供了客觀的參考依據[1]。

1 教育教學基本情況分析

課堂教學 學位授權點開設有工程碩士政治、工程碩士基礎英語、工程碩士專業英語、矩陣代數和隨機過程等課程,開設了基礎課程以及學科前沿研究和學科專著研讀,還包括必修的行業發展前沿講座和社會實踐環節。在課程設置中注重知識結構和理性,從兩方面持續改進課程教學:1)健全組織、制訂實施方案、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做到及時督查、注重交流,看教案、看計劃、看作業、看教師教學、看學生作業、看評價標準的落實;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具體為學院領導每學年聽課、評價不少于40人次,主管教學的學院領導、教研組長、評價人員帶頭開設示范課,并由全體教師評議。

專業實踐課程占6學分,由教師帶領、提高查閱專業文獻能力,加強學生對專業前沿知識的了解,提高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總結歸納與表達能力。導師設置備選項目,在保證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的同時,增加專業限選課,擴大實踐課,加強和拓寬專業基礎課。開設電子、通信、信息綜合等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加強實踐訓練環節。保證電子和通信兩個方向實踐課程的學時數,強化電子電路設備和系統的應用能力,使學生有較寬知識面和較深入的實踐開發經驗。

工程實踐促進教學 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須參加專業實踐6個月以上,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時間安排在課程學習結束后;應屆本科畢業生入學的研究生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專業實踐結束后提交“專業實踐總結報告”,分散實踐由企業導師做出意見,集中實踐由企業相關領導做出意見,導師審閱,最終由學科考核領導小組統一評分??己撕细裾呖色@得6個選修學分。

專業實踐結束前一周內,專業學位研究生須填寫并提交《海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總結報告》。考核小組一般不少于3人,組成人員及各學位類別(領域)具體考核標準由各學科自定并在考核前一個月報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備案。考核小組成員由學科負責人召集,成員必須由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代表組成,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實踐基地(企業)期間的出勤率、專業實踐表現和專業工作業績等進行考核??己诵〗M應根據研究生的現場實踐工作量、出勤率、綜合表現及實踐單位的反饋意見等,采用五級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評定成績,及格及以上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需重修。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含重修)的研究生,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科研輔助教學 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2]。在實施教學研究過程中對癥下藥,力求聯系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用科研成果指導教學和實踐。學位點以海南省海洋通信與網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Internet信息檢索重點實驗室、海南省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支撐平臺,有力地支持了碩士研究生進行學習、實踐和科研工作。

學院與深圳市寶樂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霖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設立兩個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通過重視科研成果對教學的指導作用,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廣運用,使得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日益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積極性[3]。

2 學位點特色

本學位授權點針對我國熱帶海洋廣域海面的電子與通信行業的信息傳輸需求,以衛星寬帶覆蓋、海上自組織網絡、海洋移動通信網絡等中、遠距離海洋通信為主要研究背景,進行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工作。

本學位點注重“海洋通信理論與應用”人才培養工作,主要面向我國海洋漁業、海洋油氣勘探、海洋環境監測、海權維護等重大現實需求,提供涵蓋近海和遠海的全海區的經濟可靠、靈活高效、業務豐富的通信保障,其實踐基礎將為我國南海、領海通信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培養的研究生能為我國海洋通信事業提供大量的優秀人才,這是本學位授權點區別于其他高校學位授權點的特色和重點研究方向。

學位授權點的畢業生專業知識應用及就業率穩步提高,但穩定性有待增強,校友和用人單位評價尚有改進空間。從用人單位意見反饋來看,用人單位對本學位授權點的畢業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識、專業技能、任職期望的滿意度給予肯定意見,并提出培養意見,根據學生職業發展期望,幫助畢I生在校期間就做好職業規劃,以提高求職服務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就業質量。表1為本學位授權點碩士研究生就業發展情況統計。

3 存在的問題

隨著大眾化教育的普及,社會最需要的人才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崗位適應能力、現場解決問題能力及較高的職業素質。作為高校教師,有責任和義務使學生既掌握書本知識,又能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梳理本學位授權點建設過程中,發現人才培養中薄弱環節和待改進之處包括:1)學術研究能力有待加強,學術訓練范圍有待拓展;2)學術創新性訓練力度不足;3)學術交流數量、質量不足;4)學術訓練數量和質量需要提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對本科生階段的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內容沒有完全掌握,因此,在碩士研究生階段科研訓練表現得較為吃力――需要頻繁地查找和補充本科階段的學習內容,并沒有達到應當具備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廣度、就某一特定科學研究的深度和思考問題的靈活度。

2)科研中的創新來源于大量的國內外高水平科技文獻閱讀、思考消化和理解,還需要有一定的學術交流能力。本學位授權點的碩士研究生的英文閱讀、寫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引入和開展雙語授課,特別是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任課教師。建議其針對所授課程開設專業Seminar,討論課程涉及的理論前沿和實踐應用,鼓勵學生參與學術交流活動,要求每周學生與導師至少溝通一次,匯報研究進展、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領取下一周的工作任務。

3)研究生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不足,要求導師從科研課題經費中支出國際/國內會議的差旅費用,增加發表高水平論文獎金,逐步提高研究生從事科研活動的津貼水平;提高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來院講學的頻率。

4)大力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選送優秀學生到國內外知名大學聯合培養、共同指導,鼓勵學生到企業實習,參與企業的研究項目、課題,積極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如產學研項目的聯合申報等。

4 提高培養質量的措施

持續改進計劃包括:加強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學習,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強化導師在學術、科研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拓展研究生學術訓練平臺;加大學術訓練經費投入,完善和細化學術創新激勵機制。近期采取以下具體改進措施。

搭建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的平臺,設立各種研究生創新項目 把研究和開發過程作為碩士研究生學習的主要途徑,立足學術需求,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相應的研究創新平臺,營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讓研究生廣泛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定期舉辦研究生科技文化節、學科前沿講座、創新競賽以及優秀成果獎勵、展覽等活動,擴大研究生視野,激發創新興趣,營造科學嚴謹、研究活躍、學術空氣濃厚的學術氛圍。研究生參加導師科研項目及獲得其他渠道資助的科研項目較多,參與率較高。對研究生進行嚴格的、完整的、系統的科研訓練,研究生通過“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參與科研及教學活動。

組織學術交流,開展研究生論文寫作培訓 努力開拓研究生學術交流的途徑,采用“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國內外頂級專家做學術報告,組織學術交流。加強國際合作,使研究生感受學術大師嚴謹的學術風范和勇于探索的學術精神,開闊眼界,啟發科研靈感,培養良好的學術思想和積極主動的創新精神。積極組織研究生內部的學術交流,開設科研講座,交流科學研究的體會和成果。通過這些活動,研究生不但交流了學術思想,學習了科研方法,而且提高了科研組織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從而促進了科研素質的全面提高。

開展研究工具培訓 為了提高碩士研究生對研究工具的應用能力,適應管理科學及社會科學研究前沿領域的需要,邀請專業團隊為研究生培訓科學計算實驗方法,邀請專業公司培訓數學建模工具Mapple、數據處理工具Origin、繪圖工具Visio等,聘專業技術培訓公司培訓仿真工具STK、HLA、Labview、ModelSim等。

整合學校的資源 通過與企業合作,搭建碩士研究生培養校企合作平臺,與知名交通企業和研究單位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且相對穩定的碩士研究生創新基地,讓研究生在實踐中進行科研訓練,為研究生提供學習新技術、新方法的機會,使研究生把理論學習與創新研究有機結合起來。研究生通過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大型項目研究和技術攻關等活動,培養分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段慶茹,闞連寶,王玉翠,等.高等教育教學中科研與教學的關系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