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檢測質量控制范文
時間:2023-04-09 00:1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樁基檢測質量控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樁基工程檢測在國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更多的則表現在正確的檢測方法和手段已得到及大的推廣和貫徹,表現在測試人員對于各種樁基檢測方法的合理運用和理性思維,以及各級行業主管對樁基檢測市場的正確導向與管理。當前的樁基檢測行業的工作,總體情況良好,但由于各檢測單位、各地區的情況存在差異,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人為因素:檢測人員施工、編寫檢測報告不規范。另外,由于樁基工程屬于隱蔽工程,無論采用哪種檢測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都不能完全反映出樁基的全部特性。這就要求檢測人員應用以往的實際檢測經驗,根據實地的地層結構和經驗數據不斷改進檢測方法,逐漸減少檢測結果的不確定性。
一、成孔質量控制
在灌注樁的施工中,成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澆注后的成樁質量:樁孔的孔徑偏小則使得成樁的側摩阻力、樁尖端承載力減少,整樁的承載能力降低;樁孔上部擴徑將導致成樁上部側阻力增大,而下部側阻力不能完全發揮,同時單樁的混凝土澆注量增加;樁孔偏斜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樁豎向承載受力特性,削弱了基樁承載力的有效發揮;樁底沉渣過厚使得樁長減少,對于端承樁則直接影響樁尖的端承能力。
二、 樁身完整性檢測質量控制
1、對樁基工程質量進行檢測, 必須檢測樁身完整性。工程實踐證明, 常用的低應變動測方法對樁身完整性的檢測, 能較為可靠地發現一定深度范圍內基樁的質量問題( 如裂縫、夾泥、縮頸、離析等) 及其嚴重程度。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現行技術已能對傳統的靜載荷試驗不能直接說明的樁身完整性問題作出定性分析, 并據此對樁進行分類, 便于發現問題,為基礎處理提供依據。
2、對于水泥土樁, 則不宜采用低應變動測檢查樁身質量。這是因為水泥土樁樁材是水泥與原地基土進行攪拌混合所形成的一種樁體, 其樁身性質介于剛性樁與柔性樁之間, 它的剛度、抗壓強度和抗側壓力作用小于剛性樁而大于柔性樁, 因而對其質量的檢測不能套用剛性樁的檢測方法。
3、 鉆芯法可對樁身質量進行直觀定性分析, 能檢測樁身混凝土強度、混凝土離析和膠結、混凝土級配攪拌情況、樁底身混凝土強度、混凝土離析和膠結、混凝土級配攪拌情況、樁底沉渣(樁身夾渣)或樁底持力層情況、基巖的承載力和完整性情況,檢測結果準確率高。對鉆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而言,其直徑一般較大,當對其樁身質量進行低應變動測后有質量問題需進一步確認時,可采用鉆芯法檢測樁身質量。鉆芯法與超聲波透射法相結合,可用于重要工程的大直徑灌注樁。
4、基樁低應變法動測的關鍵是要取得準確、可靠的測試信號,所以現場檢測人員應操作熟練,有豐富的動測信號分析經驗,現場應及時排除干擾信號。遇到異常信號時,應分析原因,多換幾個檢測點,特別對大直徑樁,樁截面各部位的運動不均勻性會增加,樁淺部的阻抗變化往往表現出明顯的方向性,故應增加檢測點數量,每個檢測點的采集信號不宜少于3 個,通過疊加平均提高信號比?,F場應保證采集到一致性好、真正反映基樁質量特性的動測信號。
三、樁的完整性檢測
1、低應變動測法?;鶚兜牡蛻儎訙y法就是通過對樁頂施加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樁身及周圍土體的微幅振動,同時用儀表量測和記錄樁頂的振動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波動理論或機械阻抗理論對記錄結果加以分析,從而達到檢驗樁基施工質量、判斷樁身完整性、預估基樁承載力等目的。
2、聲波透射法。聲波透射法是利用超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的聲學參數,如聲速C、頻率F、振幅A 的變化及波形來分析樁身混凝土的連續性及斷層、夾砂、蜂窩等缺陷的大小、位置。
3、混凝土灌注樁超聲脈沖法檢測的基本原理:在樁內預埋若干檢測管作為檢測通道,將發射探頭和接受探頭置于聲測管中,管內充滿清水,作為耦合劑。由儀器中的脈沖信號發生器發出一系列周期性電脈沖,加在發射換能器的壓電體上,轉換成超聲脈沖,該脈沖穿過待測的樁體混凝土,并為接受換能器所接受,再轉換成電信號。由儀器中的測量系統測出超聲脈沖穿過混凝土所需的時間、接受波幅值(或衰減值α)、脈沖主頻率、波形及頻譜等參數,然后由數據處理系統按判斷軟件對接受信號的各種參數進行綜合判斷和分析,即可對混凝土各種內部缺陷的性質、大小、位置作出判斷,并給出混凝土總體均勻性和強度等級的評價指標。超聲脈沖法檢測結果能排除土層變化(土阻尼變化)的影響,以及樁身在滿足正常樁徑下由于樁徑的變化而引起的樁身廣義波阻抗突然變化的影響。
四、承載力檢測質量控制
1、樁基是埋入地下的隱蔽工程, 其質量較難控制, 特別是就地灌注樁, 更易出現影響樁基安全使用的各種質量問題。單樁的極限承載力, 迄今也還不能象結構工程那樣, 單純通過理論計算予以確定, 因為樁的承載力與樁型、樁材、成樁工藝以及地層土特性等眾多復雜的因素有關。因此在較重大的工程, 要求通過一定數量的靜荷載壓樁試驗來確定樁的承載力,作為設計的依據。
2、現在對樁基承載力的檢測, 常用的方法有靜載荷試驗、高應變法檢測。高應變法屬于動測法的一種, 其適用范圍受一定的限制, 在進行灌注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時, 應具有現場實測經驗和本地區相近條件下的可靠對比驗證資料; 對于大直徑擴底樁和Q) s曲線具有緩變形特征的大直徑灌注樁, 不宜采用本方法進行豎向抗壓承載力檢測。雖然靜載荷試驗比高應變法費用高、所耗實驗時間長, 有時受場地限制等原因, 但是靜載荷試驗仍然是檢測基樁承載力最直接、最準確、最可靠的方法。
3、為保證靜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所有試驗儀器儀表必須經過計量部門檢定合格, 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當采用壓力表測定油壓時, 為保證測量精度, 其精度等級應優于或等于0.4級, 不得使用1. 5級壓力表控制加載。當油路工作壓力較高時, 有時出現油管爆裂、接頭漏油、油泵加壓不足造成千斤頂出力受限、壓力表線性度變差等情況, 所以應選用耐壓高、工作壓力大和量程大的油管、油泵和壓力表。
4、 靜載試驗在所有試驗設備安裝完畢之后, 應進行一次系統檢查。其方法是對試樁加一較小的荷載進行預壓, 其目的是消除整個量測系統和被檢樁本身由于安裝、樁頭處理等人為因素造成的間隙而引起的非樁身沉降; 排除千斤頂和管路中之空氣; 檢查管路接頭、閥門等是否漏油等。如一切正常,卸載至零, 待百分表顯示的讀數穩定后, 并記錄百分表初始讀數, 即可開始進行正式加載。
總之,提高樁基工程質量檢測的可靠性是關系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問題, 又是一項復雜細致且涉及環節多的工作, 須合理確定檢測方案、提高檢測精確度和正確分析及處理出現的質量問題, 只有各個環節都做好了, 才能真正提高樁基工程質量檢測的可靠性, 從而盡可能地消除樁基工程質量隱患, 確保建筑物安全。
參考文獻:
[1] 景翠玲.對樁基檢測方法及樁基質量檢測數量在規范中的規定探討[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14)
[2] 徐明江.灌注樁檢測方法的選擇及各檢測方法的差異分析[J]. 廣州建筑. 2008(02)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檢測;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質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百年基業質量第一。不管是在何種建筑施工活動中,樁基施工質量直接影響整個工程質量,樁基施工質量的提升,不僅要依靠施工企業施工水平的提高,還要高度依賴樁基質量檢測機構的工作。只有客觀、準確的基樁檢測技術才能夠有效發現各種施工質量問題,為施工單位改進樁基施工方法提供有益指導建議,從而促進整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
一、樁基工程檢測的重要性
樁基是各種建筑物的基礎形式之一,屬于隱蔽工程,起著將結構上部荷載傳遞到較深和較好地層中的作用,是構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工程結構質量和安全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物的基礎,一旦基礎失穩,勢必造成整體建筑物破壞。因此,樁基的設計、施工和檢測是樁基安全與穩定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確保樁基礎安全與可靠必不可少的三個環節。同時,樁基檢測是對單樁承載力和樁身質量等內容進行全面評價的重要措施,它是評價樁基工程是否合格的依據,同時也是對不合格樁進行補強的基礎。正是因為樁基是隱蔽工程,其檢測和事故后的處理均較困難,因此,在樁基設計前和施工后都需要進行必要的試驗和檢測,以保證樁基工程的質量。
目前,我國樁基施工隊伍龐雜,施工工藝各異,施工機具也良莠不齊,樁基的工質量不佳是較為普遍的問題,甚至有偷工減料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查出并采取補救措施,將會對整個工程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這已被許多嚴重的樁基工程事故所證實。但是,從另一方面看,我國的樁基工程中,也確實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現象,最要的原因是沒有充分發揮樁的承載力,設計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根據試驗資料提供樁承載力進行設計,而是按自己保守的估算來設計樁數和樁長等,從而造成了樁基工程的極大浪費,這與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方向也是不相符合的。、
二、樁基檢測技術
1、成孔質量檢測。在樁的施工中,成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澆注后的成樁質量:樁孔的孔徑偏小則使整樁的承載能力降低;樁孔上部擴徑將導致成樁上部側阻力增大,而下部側阻力不能完全發揮;樁孔偏斜則會削弱了基樁承載力的有效發揮;樁底沉渣過厚使得有效樁長減少。因此,成孔質量檢測對于控制成樁質量尤為重要。成孔質量檢驗的內容主要包括樁孔位置、孔深、孔徑、垂直度、沉渣厚度等。
2、樁的承載力的檢測。
(1)靜荷載試驗法。靜荷載試驗法用于檢測基樁承載力靜荷載試驗法包括基樁豎向和水平承載力檢測,工程中多用到豎向靜載荷試驗。靜荷載試驗法顯著的優點是其受力條件比較接近樁基礎的實際受力狀況。靜載試驗主要適用于工程試樁的承載力檢測,對于工程樁檢測不能做破壞性試驗。其檢測精度高,相對誤差在 10%范圍內。
(2)高應變動測法。樁基高應變動檢測,就是利用重錘對樁頂進行瞬態沖擊,使樁周土產生塑性變形,在樁頭實測力和速度的時程曲線,通過應力波理論分析得到樁土體系的有關參數,揭示樁土體系在接近極限階段時的工作性能,分析樁身質量,確定樁的極限承載力。
3、樁的完整性檢測。
(1)低應變動測法。基樁的低應變動測法就是通過對樁頂施加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樁身及周圍土體的微幅振動,同時用儀表量測和記錄樁頂的振動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波動理論或機械阻抗理論對記錄結果加以分析,從而達到檢驗樁基施工質量、判斷樁身完整性、預估基樁承載力等目的。
(2)聲波透射法。聲波透射法是利用超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的聲學參數,如聲速 C、頻率 F、振幅 A 的變化及波形來分析樁身混凝土的連續性及斷層、夾砂、蜂窩等缺陷的大小、位置。
三、加強建筑工程樁基檢測與質量控制的措施
1、 加強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
無論是對樁基檢測到的數據進行記錄,還是對其結果展開分析,都必須要由專業的人員完成。可以說,檢測人員的技術能力與專業素養的好壞將會直接關系到樁基工程的檢測結果,為了能夠確保樁基工程檢測結果的精準度,提升其檢測水平,就必須要貫徹執行對檢測人員綜合素質的管理。并且,對長時間開展樁基檢測的人員展開職能測評與崗位培訓,進一步系統性地規范檢察人員的工作原則,健全管理體制,開展強化教育。檢測部門可周期性地進行相關檢測專業的技術研討會議,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檢測環境、工程以及地質等給檢測人員實施針對性地專業培訓,以此提升檢測人員綜合素質。
2、 合理地展開檢測流程提交檢測報告
在明確檢測手段之后,檢測人員就需要在實施階段,根據具體的檢測流程實施檢測工作,且要提交規范的檢測報告。規范的檢測內容所涵括的內容主要有: 建筑工程概況、抽樣選擇、檢測周期及所需的健全樁基工程檢測制度的人工數量,健全檢測質量系統。檢測階段,應當有專門人員在現場展開即時監督,提高檢測控制機制,根據檢測流程規范化展開。例如,在檢測樁基的承載水平之時,則需首先展開對樁頂的科學預防,設置相應的沉降觀測點千等。之后再對所涉及的數據實施準確記錄,按照沉降數據展開繪制。
3、擇取合理的工具展開檢測
為了能夠提升樁基工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檢測部門需要在常規的檢測手段的背景下,擇取合適的樁基工具進行輔助。在檢測階段,檢測人員應當靈活地使用檢測工具,力圖將檢測結果的誤差值降到最低。例如: 在對灌注樁進行檢測時,為了保證樁基完整性,檢測人員可通過鉆機工具展開取樣,在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時,則可以使用例如鋸切機配合鉆機共同應用。
4、 加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樁基檢測工作手冊》既是樁基檢測單位開展業務工作和現場測量情況的起初記錄,又反映樁基檢測單位的工作實績, 也是對樁基檢測單位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過程中的動態管理的重要依據。要求各樁基檢測單位像執行“樁基檢測報告統一格式”一樣,重視“手冊”的填寫,確保原始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5、采用合同管理與市場監督約束樁基檢測
加大市場行為的管理和約束力度,推行樁基檢測合同審查備案制度和制定樁基檢測行業自律公約。對自身專業水平和道德素質低的檢測單位應進行嚴肅的查處,嚴肅查處利用不正當手段進行惡性競爭的單位,確保樁基檢測行業有序健康地發展。
6、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采用網絡信息技術提升樁基工程管理水平,將基樁檢測工作全過程納入到網絡監控范圍內。一方面,通過網絡渠道可以提高基樁檢測工作溝通效率,更好處理各種工作數據,提高檢測行業市場透明度,引入良性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樁基工程質量信息,讓社會對工程質量有一個更為直接的了解,增強社會輿論對樁基工程檢測單位的監督約束,以增強檢測單位及檢測人員質量意識、法律責任意識。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樁基檢測技術的運用而言,符合標準的檢測數據會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保障,雖然可能在技術運用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科學人員不斷的努力,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完善的技術會使社會經濟更上一層。
參考文獻:
[1] 張智彪.芻議樁基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2(02).
篇3
關鍵詞:基樁鉆芯法檢測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pile drill core test is a kind of whole quality response of the pile of a detec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local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accurate, intuitiv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types of quality inspe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work. This method can objectively determine the integrity of the pile, concrete strength, pile length, pile bottom sediment thickness and bearing layer properties can meet the design and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the boring method dete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s the premise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objective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
Key words: pile; core drilling method testing;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V448.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樁基礎作為工程結構最主要的基礎形式之一,已廣泛應用于道路橋梁、建筑、交通工程等領域。樁基工程中,主要有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樁基成孔質量、樁身質量的優劣及樁基承載力的高低,對道路橋梁、建筑工程的影響甚大,尤其是大直徑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其對成樁質量具有很高的要求?;鶚稑渡淼耐暾允窃u價基樁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樁身完整性的判斷主要是根據現場取出芯樣為依據進行的,因此,在鉆芯法檢測中芯樣的鉆取施工就顯得至關重要。以下對基樁鉆芯法檢測過程作一探討。
1 檢測儀器設備
1.1 鉆機及附屬設備
鉆芯法檢測要選用質量與穩定性好的液壓高轉速鉆機(鉆機最大轉速為1050轉/分);采用順直的φ50鉆桿及外徑不小于100mm的合適粒度、濃度、胎體硬度的金剛石鉆頭,鉆頭胎體沒有肉眼可見的裂紋、缺邊、少角、傾斜及喇叭口變形;并配備相應的孔口管、擴孔器、卡簧、扶正穩定器、及可撈取松軟渣樣的鉆具;此外,選用泵壓1.0~2.0MPa、排水量為50~160L/min的水泵。
芯樣試件的加工與測量工具
1.2.1 試件的加工工具:雙面鋸切機、磨平機和補平器。
1.2.2 試件的測量工具:游標卡尺、鋼卷尺或鋼板尺、游標量角器、角尺和塞尺。
1.3 試件抗壓強度試驗設備
芯樣試件抗壓強度試驗采用符合現行規范和有關部門要求的液壓式試驗機。
1.4 設備使用前的要求
設備使用前進行檢查,并定期調試和保養,設備的技術性能符合現行有效的規范、規程的要求,且使用的設備應配有記錄表,在使用、調試、保養、維修時均按要求進行記錄。
2 檢測要求
2.1 抽檢數量及樁號的確定
2.1.1 鉆芯法檢測工程樁的數量,應根據具體工程的總樁數、檢測目的、委托方的要求及其它檢測需要確定。
2.1.2 柱下三樁或三樁以下的承臺,每個承臺抽檢樁數不得少于1根。
2.1.3 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柱下四樁或四樁以上承臺抽檢樁數不應少于相應總樁數的30%,且單位工程抽檢總樁數不得少于20根。
1)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樁基工程;
2)場地地質條件復雜的樁基工程;
3)施工工藝導致施工質量可靠性低的樁基工程;
4)本地區采用的新樁型或采用新工藝施工的樁基工程。
對于其他工程,柱下四樁或四樁以上承臺抽檢樁數不應少于相應總樁數的20%,且單位工程抽檢總樁數不得
少于10根。
2.1.4 對于直徑大于等于800mm的端承型混凝土灌注樁,應在上述兩款規定的抽檢樁數范圍內,選用鉆芯法對部分受檢樁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
2.1.5 抽檢樁號由建設方、設計、質監、監理等部門共同確定。
2.2 鉆芯孔數
樁徑小于1.2m的樁,宜一樁1孔;樁徑為1.2~1.6m的樁,宜一樁2孔;樁徑大于1.6m的樁,宜一樁不少于3孔。
2.3 鉆芯位置
當基樁鉆芯孔為一個時,在距樁中心10~15cm位置開孔;當鉆芯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在距樁中心0.15~0.25d內均勻對稱布置。
2.4 樁底持力層鉆探
每根受檢樁不得少于一孔,其鉆探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其他鉆芯孔不宜少于1.0m。對樁底持力層有夾層或巖溶的工程,每根受檢樁的每個鉆芯孔對樁底持力層的鉆探深度均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明確要求時,樁底持力層的鉆探深度不應小于3倍樁徑,且不應少于3m。樁底持力層穩定或已進行超前鉆的工程,樁底持力層的鉆探數量和深度可適當減少。
2.5 樁身強度的要求
檢測時混凝土的齡期不少于28天或預留立方體試塊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
3 檢測過程
3.1 檢測前應收集的資料
填寫工程概況表、檢測場地內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基樁的平面分布圖等。
3.2 工藝及技術要求
開鉆前,要核對受檢部位,并對鉆機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包括鉆機的穩固性,平整度及主軸角度等。必須滿足鉆芯要求,絕不降低要求勉強開鉆。
3.3 水平措施
3.3.1 置于堅實巖土或護壁砼上,并墊上地木梁;如遇軟土基座時,需填砂包防止出現地面下沉;放機架前,在底部墊上足夠長度的木梁,并用螺絲與機臺底座連接固定,以保證機臺水平與穩定。
3.3.2 需要時,機臺底部地木梁四角用鋼釬固定,防止抽芯過程中機架平移與下沉傾斜情況的出現。
3.3.3 若發現機臺振動較大時,需在機座四角上各堆放足夠重量的砂包,以 防止機座振動位移。
3.5 實施要點
3.5.1 鉆孔前,首先利用水平尺校平機架,并在塔頂用吊線鉛錘從6個以上方向校正立軸鉆桿垂直度,要求保持天車外緣(天車前沿切點)、立軸、孔口中心三點一線;鉆進前,合箱螺絲要上緊,保證立軸穩定。
篇4
【關鍵詞】后壓漿灌注樁;質量控制;檢測評價
1 工程概況
工程樁基施工采用旋挖鉆機成孔,水下澆注混凝土的施工工藝,灌注樁施工時根據地層和施工情況采用膨潤土或高分子聚合物泥漿, 并進行集中制備,回收后集中凈化處理,重復使用。
2 施工準備
規劃布置施工現場時,首先考慮泥漿制備、處理、排放系統的布置。泥漿系統由泥漿池、沉淀池、廢漿池、泥漿泵、泥漿處理設備等組成,采用集中處理、排放的方式。泥漿池、沉淀池用磚塊和水泥砂漿砌筑牢固,不得有滲漏或倒塌,泥漿池等不能建在新堆積的土層上,防止池子下陷開裂,泥漿漏失。泥漿配制必須用現場使用的泥漿材料先做室內實驗。泥漿制備參數應滿足以下要求:①在鉆孔過程中要滿足成樁過程的護孔要求;②在成孔后,停止等待混凝土灌注時間內孔底沉渣不得超過規范和設計的技術要求。
3 質量控制措施
3.1 泥漿處理
施工時要及時清除沉淀池內沉淀的鉆渣,泥漿處理配備機械鉆渣分離裝置。清出的鉆渣應及時運出現場,防止鉆渣廢漿污染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由于灌注過程中混凝土的污染,泥漿會逐漸失去原有的性能而產生變質, 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所含泥砂,并調整泥漿性能指標在規定范圍內,為此應設立泥漿處理系統,對從孔口灌注混凝土后回收的泥漿進行處理。泥漿處理設備采用旋流除砂器、振動篩和3PNL 泵,灌注混凝土后回收泥漿用泥漿泵先送入旋流除砂器,再通過振動篩后流入泥漿沉淀池, 經過一定時間沉淀后流入供漿池進行重復利用。
3.2 鉆孔
開鉆前,鉆機對位應以控制樁拉十字線控制,鉆頭對準十字線交點,符合偏差要求(≤10mm)后開始鉆進。鉆進過程及時補充制備好的泥漿,整個鉆進過程中液面不得低于護筒底面,提鉆后護筒內泥漿液面高于護筒底部至少1.0m。鉆進時每次進尺控制在50~80cm, 根據地層情況而定,軟塑地層采用少進尺,可塑地層可適當增加進尺。在下放和提升鉆頭時速度要平穩, 以免強烈的撞擊造成孔壁坍塌,而且在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鉆頭通氣孔,必須保證鉆頭通氣孔的暢通無阻。在鉆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面問題:
(1)由于孔口回填不密實,導致護筒內外串漿,很容易造成塌孔。
(2)鉆進軟塑、流塑地層時進尺快,鉆頭被壓入泥中和泥土結合成一個整體,提鉆時形成活塞效應將孔壁吸塌。
(3)在鉆進過程中,由于不正當操作會引起鉆機卡鉆或埋鉆。
(4)由于鉆機桅桿和鉆桿重量較大,在鉆機行走時,如果操作人員不熟悉場地情況,遇到回填的孔口或傾斜的坡道時會發生安全事故。
(5)施工過程中,應始終保持護筒內的泥漿面高出地下水位1m 以上。
(6)鉆進時要注意檢查主鋼絲繩、鉆頭連接、鉆頭磨損情
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3 鋼筋籠的下放
鋼筋籠下放時在鋼筋籠外部墊塊采用混凝土滾軸式定位輪,定位輪采用砂漿制作,定位輪的半徑為保護層厚度,厚度6cm,中間使用箍筋貫通,鋼筋籠下放時焊接在主筋上,以保證鋼筋籠的保護層厚度在灌注過程中位置不變。在下設鋼筋籠過程中,鋼筋籠要保持豎直挺立,鋼筋籠中心線與樁中心盡量重合,向下放送時速度要慢,減少鋼筋籠對孔壁的剮蹭。
3.4 混凝土的灌注
本工程水下灌注采用的是雙密封圈絲扣連接方式的導管,該類型導管密封性能良好,不容易出現漏水現象。導管下設完成后及時測量沉渣厚度。當沉渣厚度不滿足要求時必須進行二次清孔,以保證沉渣厚度不大于規范及設計要求?;炷凉嘧⑦^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灌注過程中要及時用測繩測量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計算導管埋置深度,確定導管拆卸長度。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埋管深度,最小埋管深度不小于2.0m,最大埋管深度不宜大于6.0m。②在灌注混凝土時要勻速澆注, 減小混凝土對孔壁的沖擊力。③在灌注將近結束時,由質檢員負責核對混凝土的灌注數量和樁頂灌注高度,為保證樁頂混凝土質量,樁頂全部出露新鮮混凝土后才能提拔最后一節導管。樁頂超灌高度不小于1.0m。④在灌注過程中,應將孔內溢出的泥漿及時泵送至泥漿凈化裝置進行處理,不得隨意排放,污染環境。⑤灌注完畢混凝土面達到要求之后要立即將孔內導管緩慢勻速拔出,避免速度太快在樁頂形成“軟芯”。⑥混凝土灌注之前要組織好充足人力、物力,保證混凝土連續灌注,每根樁力爭在2h 內完成。灌注完成后,利用吊車緩緩提出護筒,防止落入大土塊,
影響樁頂混凝土質量。灌注過程中拔出的導管要及時用清水沖洗掉導管內壁上的混凝土,清洗時應注意清洗導管接頭部位。護筒拔出后要及時清除掉護筒內壁的混凝土和外壁的粘土。為保持施工現場干凈整潔,在灌注和清洗過程中,要及時清除泥漿和渣土,保持現場清潔,方便施工。
4加固效果檢測
4.1檢測設備、方法及工作量
低應變動力檢測采用美國樁基動力公司生產的P、I、T樁身完整性測試儀,檢測方法采用反射波法。高應變動力檢測采用美國樁基動力公司生產的PDA打樁分析儀(PAL)型;分析方法采用實測曲線擬合法。檢測比例滿足規范要求,高低應變檢測樁位由建設單位和監理方確定,檢測前后的儀器運行狀態良好,檢測過程中無異常情況發生。
4.2檢測成果與分析
4.2.1 混凝土質量
根據實測得到的反射波時域曲線(見圖1)進行分析、各檢測樁實測混凝土縱波波速在2 700 m/s~3 900 m/s之間,平均值為3 260 m/s,依據混凝土縱波波速與混凝土質量的有關關系,認為樁身混凝土質量良好。
4.2.2樁身結構完整性
據實測得到的反射波時域曲線(見圖2)進行分析,各檢測樁樁底反射信息明顯,表明樁身完整。
4.2.3高應變評價單樁極限承載力
現場進行了8根樁的高應變動力檢測,全部進行了CAPWAP法擬合,由此計算各高應變檢測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見。各檢測樁在天然狀態下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值介于4 227~4 549 kN之間,平均值4 413 kN,依《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J25―1990)的有關規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經折減至飽和狀態后可滿足設計要求。
結論
a)低應變動力檢測結果表明各檢測樁樁底反射信息清晰,樁身結構完整,樁身混凝土質量良好。
b)高應變動力檢測結果表明單極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經折減至飽和狀態后可滿足設計要求。
c)樁端后壓漿法可有效提高樁的承載能力,減少樁的沉降。
5結語
通過本工程的實際施工及進一步總結,對后壓漿的施工工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取得的經驗參數為今后同類工程施工打下了良好的技術指導基礎,為以后加強質量控制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GB50202-200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2]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篇5
【關鍵字】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狀態;對策
1 前言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是環境監測中十分重要的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一種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學管理實驗室和監測系統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證數據質量,使環境監測建立在可靠基礎之上。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覆蓋整個監測的全過程,它包括采樣布點、采樣方法、樣品的采集和保存、實驗室供應、儀器設備和器皿的選擇、容器和量器的檢定、試劑和標準物質的使用、分析測量方法、質量控制程序、數據的記錄和整理、各類人員的要求和技術培訓、實驗室的清潔度和安全以及編寫有關文件、指南和手冊等。
2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系文件的建立和實際運行二張皮。
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和《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每個監測站都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文件》、《質量手冊》和《作業指導書》,
但由于工作量不斷的增加,站房面積的不足、人員編制的不足、先進儀器的缺少、人員的素質的參差不齊以及領導的重視度,管理體系文件只是應付檢查和擺在桌面上的文件,操作性嚴重不強,影響工作的流程和質量。
(2)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人員素質過低。
環境監測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專業的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才得以完成工作。同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也需要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開展工作。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人員素質都比較低,他們缺乏專業知識,缺乏專業經驗。因此,在工作中效率比較低下,這直接影響到質量監控進程。環境監測質量人員素質普遍低下,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從而也會影響到整體的工作水平。
(3)環境監測質控手段單一,無法滿足要求。
環境監測的全過程都應有相應的措施進行全程的監控,目前,實驗室的樣品分析質量控制措施基本上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但現場采樣、運輸、保存還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是沒有一個操作性強的質控方式。比如:現場煙塵空白、濾筒的失重、糞大腸菌群的分析時間等都無法達到相應要求,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度。
(4)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重視不夠
環境監測質量在環境監測中有著重要作用,它已經成為環境監測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當下,我國很多環境監測部門不重視質量控制,沒有真正去了解質量控制,更不知道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引起重視,也就無法發揮出實際作用。
3 增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建議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文件。
(1)按照準則和規范的要求,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編制規范的體系文件,以技術文件的形式把工作流程描述詳細、把人員職責和行為進行規范,切實把體系文件作為行動的指南。
(2)不斷的加強宣貫,并通過考試來檢驗培訓的效果,讓體系文件的內容根深地固,嚴格按各項程序來進行監測工作。
(3)通過內審、管理評審、外審、客戶的投訴、監測報告、原始結果的審核等方式,發現體系運行問題,通過糾正、預防措施解決問題,不斷的對體系文件持續改進。
3.2 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
(1)制訂年度質量控制計劃。計劃內容覆蓋監測的全過程,包括各項內部質控措施和外部質控措施。
(2)提高質控人員的水平。單位要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加強對質控人員的培訓和考核,質量控制人員即要懂管理體系的運行,能協助做好內審、管理評審、體系文件運行的有效性和對體系的改進提出意見;還要懂技術,能在平時的培訓、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3)加強在培人員監督和考核。充分發揮各科室質量監督員的力量,對在培人員的工作進行充分監督,制訂詳細的考核方案,提高在培訓人員的業務技能,能較早的獨立承擔工作。
3.3 完善監測方法,統一質控措施。
(1)我國監測方法體系建立比較晚,方法的出臺和更新,與市場相比,較為滯后。主管部門,應對環境監測領域的監測方法和質控方法進行統一的規定,保證監測數據的可比性。
(2)監測方法在不斷的更新,可評價標準中規定的監測方法卻是一成不變,標準單位應根據新方法的變化,及時頌布更改通知和相應的聲明,用最先進的分析方法完成各項分析,節約人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增加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重視
我國環境監測部門,要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重要性認識,這是提升環保意識有效方式。環保意識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已經形成了共識,我國也開始提倡低耗能,環保發展。但是,作為環保的分支,環境監測質量重視力度卻比較低。因此,需要加強對環保質量宣傳,重力宣傳加強質量好處。當質量監測被重視了,才能在日后更好的去維護監測質量檢測水平。
4 環境質量監測案例
在環境質量監測中,水樣監測也是環境質量項目,水樣分析項目取決于水的性質以及分析結果,如果面對的是定時取樣方式,需要進行PH值測定,因為當酸性和堿性逐漸增高時,廢水有可能就會被混合中和了,這會給后續的監測帶來影響,會在錯誤的信息提供下進行監測。一些停留時間比較短的生物處理設計時,需要根據BOD 負荷變化加于確定,需要做出混合樣,這個混合時間最好控制在八小時內。對一些停留時間比較長,而且也已經實現了安全混合的曝氣塘。一般需要進行24小時混合就可以。因為這個時候生物系統還具備一定的緩沖能力。當有毒的氣體進入處理系統時,需要對于進行連續監測??梢园l現,當這類物質存在時,廢水處理設計應該在此考慮。相對于其他廢水處理,也需要進行綜合考慮。畫出流量和物料衡算表。在進行資料收集和水樣數據分析時,需要將重要水源考慮在內,最好是畫出流量以及物料平衡圖。這樣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分支量總和以及總排水量之間的相差大小。可以進行精準度檢查,將分支大小確定出來,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得出水質統計規律。眾所周知,在某些水質指標無法達到標準時,需要做好廢水處理設計工作。根據事先的數據收集,將其繪制成概率圖。
5 結束語
我國越來越重視環保,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是監測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保障監測質量,要需要進一步研究對策,不斷提升監測水平,有效控制我國環境問題。
參考文獻
篇6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lectrical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methords. Its feature is to connect one electrode to steel reinforcement cage. The other one connects interior and outside of cage to test the resistance or change of resistivity in order to analyze aperture of pile foundation,mud thickness, bottom sediment, undercurrent, integrality of concrete pile, concrete placement quality of cover layer.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continuous and sensitive and could test the pile cracks.
關鍵詞:電探法;檢測;橋樁;質量
Key words: electrical prospecting methord;test;pile;quality
中圖分類號:U44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1-0146-02
1概況
隨著樁基檢測技術的發展,樁基施工過程監控和施工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樁基是隱蔽工程,許多影響樁基施工質量的因素仍未被發現和重視,缺乏相應的檢測手段,如樁底沉渣實際上可分為樁底的圓柱體形式和依附在鋼筋籠上的圓環體形式。沉渣環狀掛壁的存在對樁基的完整性和承載力構成嚴重影響,但用吊錘無法檢知,具有明顯的隱蔽性;清孔過程鋼筋籠泥皮太厚、淤泥地層孔徑進一步回縮、泥塊掛壁等情況也缺乏監控和檢測手段,而這些現象都直接影響到樁基的施工質量。
現有樁基完整性檢測的技術,如普遍使用的反射波法和超聲波透射法等,都存在局限性。反射波法受地質等外部環境影響大,存在精度低等問題,更不適用于長大樁的檢測;超聲波透射法檢測用于分析判斷的首波,反映的是透射波中走得最快最好的信息,其特性決定了在檢測區域內都會出現缺陷漏判現象?,F有樁基完整性檢測技術都不能對施工質量最難保障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進行質量評價。樁基抽芯法檢測雖然直觀,但由于樁基混凝土灌注過程機理復雜,混凝土均勻性差,抽芯法檢測一孔之見也會造成誤判。多孔鉆芯則檢測費用高、工期長。因此需要發展一種經濟快速、靈敏度高的檢測技術,以便綜合評價樁基混凝土的完整性。
本方法是提供一種原理簡單、方法可靠的電探法樁基施工質量檢測技術的方法,作為施工過程的實時檢測和監控手段,用于清孔質量檢測,分析鋼筋籠局部是否被回縮的樁周土、樁底沉渣等包裹、覆蓋,造成孔徑變化;判斷鋼筋籠上的泥皮厚度情況;樁孔是否穿越地下潛流等。樁基混凝土灌注后,利用抽芯孔和地質孔等,綜合檢測評定樁基混凝土完整性,分析缺陷的性質和平面位置;分析樁身混凝土開裂程度、保護層質量和露筋情況。通過電探法檢測進一步豐富和細化樁基隱蔽工程施工過程和樁基完整性檢測的內容和方法,達到全面監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減少損失的目的。
2工作原理
本方法是將電探儀通過導線將一個電極連接到樁基的鋼筋籠上,另一個電極通過另一條導線放置在鋼筋籠的內側或外側的被測介質或通道中,檢測樁基樁頂至樁底間鋼筋籠至電極間被測介質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根據不同介質有不同電阻或電阻率的原理,用于分析樁基的成孔孔徑、清孔質量和樁身混凝土完整性。
不同的介質有不同的電阻或電阻率,樁基清孔時其測量介質為泥漿,成樁后其測量介質為混凝土,施工質量得以保證時均勻的泥漿和完整混凝土的電阻或電阻率是一定值。但當清孔時鋼筋籠局部泥皮較厚、掛有泥塊、被淤泥或沉渣覆蓋時,就相當于在檢測電路中串聯了一只電阻,對應處的電測值(電壓或電流等參數)相應出現異常變化;若樁孔穿越地下潛流,地下水稀釋泥漿相當于直接改變了測量電路的電阻值;樁身凝固的密實的混凝土電阻值很大,當樁身混凝土缺陷為水平層狀時,相當于高阻電路中并聯了一只低值電阻,由于裂縫中含有帶離子的水形成了電通路,因此很小的裂縫也能檢測發現。根據檢測結果,結合地質鉆探報告、異常點在樁基分布的部位和范圍,可以判斷出現缺陷的性質和程度。如異常點出現在流動性大的淤泥層、裂隙發育的地層,可對應判斷為孔徑回縮、出現地下潛流;異常點出現在樁底,可對應判斷為樁底出現沉渣掛壁現象;泥漿比重大且清孔時間長,可懷疑鋼筋上的泥皮較厚等。當樁身混凝土缺陷為豎向分布或局部的,不構成電通路,相當于在高阻電路中串聯了一只低值電阻,測量電路沒有明顯變化。根據這些特性,電探法結合樁身抽芯報告等,可進一步綜合分析判斷樁身混凝土缺陷的性質、分布范圍和嚴重程度,判斷抽芯發現的缺陷是樁中心局部缺陷還是斷面類缺陷,是混凝土離析還是夾泥,為樁身混凝土完整性判定提供重要依據。
3技術方法
3.1 被測介質為泥漿,鋼筋籠局部被回縮的樁周的地質土、或泥漿中的泥塊泥皮、或樁底沉渣等包裹、覆蓋時,鋼筋籠至電極間對應處的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明顯變化,結合地質鉆探報告和異常測點在樁孔中位置分布的情況等,判斷樁基成孔孔徑是否明顯回縮、清孔質量能否滿足要求。
當泥漿局部被地下潛流沖刷、稀釋,鋼筋籠至電極間對應處的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明顯變化,結合地質鉆探報告等分析判斷樁基在此地層可能出現地下潛流,并采取相應措施。在樁基清孔階段及時檢測發現將影響樁基混凝土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做到事前控制,對于樁基這種重要工程,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3.2 被測介質為混凝土,通道為樁基抽芯孔,抽芯孔中灌注有一定導電性的水,鋼筋籠至電極間的混凝土發生離析夾泥、裂縫等時其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明顯變化,結合抽芯報告綜合分析樁基的混凝土完整性及缺陷特征。
有多個抽芯孔時,將連接到樁基的鋼筋籠上的電極移至樁基的另一個樁基抽芯孔中,電極與電極分別在樁基的兩個抽芯孔中同步提放,檢測樁基兩個抽芯孔間混凝土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分析抽芯孔與另一個抽芯孔、抽芯孔與鋼筋籠間的檢測結果,判斷離析夾泥、裂縫等缺陷在樁基中的分布情況。
3.3鉆孔灌注樁混凝土保護層是樁基混凝土施工質量最差的部位,嚴重影響樁基的水平承載力和耐久性,除明挖檢驗外至今仍沒有有效的檢測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鋼筋籠的外側被測介質為混凝土保護層和地質土,通道為地質鉆孔,地質鉆孔中灌注有一定導電性的水,在同一地質土層內混凝土保護層發生離析夾泥、裂縫等時鋼筋籠至電極對應處的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變化,結合地質鉆探報告等分析樁基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混凝土灌注質量和鋼筋籠的露筋情況,對就地鉆孔灌注樁混凝土保護層的施工質量做出評價。在粘性土、淤泥質土等土質較松軟、含水量高的地方,樁基樁頂部位可用帶有電極的插桿,直接垂直插入到地層中實施檢測。
3.4不同介質有不同電阻或電阻率的原理,將電探儀的一個電極連接到樁基的鋼筋籠上,另一個電極放置到泥漿中,通過測量鋼筋籠至電極間泥漿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結合地質鉆芯報告、異常測點在樁孔中的分布情況、施工工藝等,能進一步判斷成孔、清孔的質量,出現缺陷的性質和程度,如孔徑回縮、沉渣掛壁、地下潛流、鋼筋上的泥皮較厚等嚴重影響樁基混凝土完整性和承載力的隱蔽缺陷;通過抽芯孔,測量抽芯孔與鋼筋籠、抽芯孔與另一個抽芯孔間混凝土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結合抽芯報告,能判斷離析夾泥、裂縫等缺陷在樁基中的分布情況和嚴重程度,如縮徑、斷樁、樁芯局部離析等,能檢測如裂縫等細小的斷面類缺陷;利用地質鉆孔,測量鋼筋籠至電極間混凝土保護層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結合地質鉆芯報告、能判斷混凝土保護層的混凝土灌注質量和鋼筋籠的露筋情況。電探法樁基施工質量檢測技術具有功能多、靈敏度高、使用簡便等特點,是清孔質量檢測、樁基完整性檢測技術的發展和補充,對于提高樁基施工質量、減少隱蔽工程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橋位地質構造復雜,存在高流動性的淤泥層和裂隙發育的破碎層,有地下承壓水存在,施工難度大,為確保樁基清孔質量符合要求,防止不確定因素影響樁基施工質量。安裝鋼筋籠后清孔,實測孔內泥漿比重、含砂率、沉淀土厚度在控制范圍內,為檢測成孔孔徑是否明顯回縮、樁孔是否穿越地下潛流、樁底是否出現沉渣掛壁等,決定采用電探法作進一步檢測。
(1)檢測要求和標定:檢測時將電探儀的電極用強力鐵夾連接到樁基的鋼筋籠上,連接時要求不斷轉動鐵夾磨擦鋼筋,確保其接觸電阻最小并恒定,連接點在泥漿面以上不少于20cm處,檢測時不會被水、泥漿等淋濕。電極安裝在探頭的側面上,檢測前用酒精擦拭電極。探頭有一定重量,確保檢測過程探頭在泥漿中能保持垂直穩定狀態。探頭和連接導線應絕緣,不得漏電,導線上有深度標記。
標定和檢測時電極與鋼筋籠內側的距離宜保持一致,至少是每一檢測剖面時應保持一致。測量鋼筋籠上沒有泥皮時鋼筋籠與電極20cm間的泥漿的電測值(電壓或電流值)為標準電測值,再分別測量鋼筋籠上有不同泥皮厚度時的電測值、泥塊及沉渣覆蓋在鋼筋籠上時的電測值、泥漿置換為地下水等狀態時的電測值。模擬并檢測各種可能狀態的電測值做為檢測判斷時的參考依據。
(2)清孔質量檢測:清孔質量檢測時探頭與鋼筋籠內側的距離采用20cm,樁平面對稱布置四組測點,連續測讀樁頂至樁底鋼筋籠至電極間對應的電測值,計算并繪制電測值(或對應的電阻或電阻率)的Vi-H深度變化曲線。為綜合評價清孔質量,同時采用電探法檢測泥漿的含砂率變化情況和樁底沉渣厚度。為確保檢知地下潛流的存在,檢測前先切斷泥漿泵電源,靜置約1小時以讓地下潛流充分稀釋、置換泥漿,使泥漿性能發生相應變化。
(3)檢測結果分析判斷:分析實測深度變化曲線,標注異常測點對應的標高及在樁基上的位置,查核對應測點的地層特性,參照標定結果,分析本樁孔及相臨樁有關成孔質量、清孔質量、混凝土完整性檢測報告,分析施工機械的特點、施工工藝及施工故障等問題,綜合判斷本樁的清孔質量、出現缺陷的性質和程度。
4結論
4.1 電探法樁基施工質量檢測技術的方法,當被測介質為泥漿,鋼筋籠局部被回縮的樁周的地質土、或泥漿中的泥塊泥皮、或樁底沉渣等包裹、覆蓋時,鋼筋籠至電極間對應處的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明顯變化,結合地質鉆探報告和異常測點在樁孔中位置的分布情況等,判斷樁基成孔孔徑是否明顯回縮、清孔質量能否滿足要求。
4.2將連接到樁基的鋼筋籠上的電極移至樁基的另一個樁基抽芯孔中,電極與電極分別在樁基的兩個抽芯孔中同步提放,檢測樁基兩個抽芯孔間混凝土的電阻或電阻率的變化情況,分析抽芯孔與另一個抽芯孔、抽芯孔與鋼筋籠間的檢測結果,判斷離析夾泥、裂縫等缺陷在樁基中的分布情況。
4.3當鋼筋籠的外側被混凝土保護層和地質土,通道為地質鉆孔,地質鉆孔中灌注有一定導電性的水,在同一地質土層內混凝土保護層發生離析夾泥、裂縫等時鋼筋籠至電極對應處的電阻或電阻率將發生變化,結合地質鉆探報告等分析樁基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混凝土灌注質量和鋼筋籠的露筋情況。
參考文獻:
[1]JGJ106-2003,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羅騏先.樁基工程檢測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2.
篇7
關鍵詞:建筑施工 樁位測量 精度控制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065-01
在建筑施工中樁基施工是一個重要環節,建筑物的整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到樁基工程的影響的。在樁基施工的時候一般要進行樁位測量。樁位測量是樁基施工順利實行的重要保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樁位測量。
在樁位測量過程中其精度要受到多種形式的影響,受到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測量結果在往常情況下也會存在偏差,測量存在許多誤差。樁位測量過程中誤差的出現會影響到施工效果。因此嚴格控制誤差,提升樁位測量精度是當前樁基施工的必然選擇。
1 影響樁位測量精度的因素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樁位測量要受到主客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因素中最典型的因素有三個:一是測量放樣過程中存在的誤差;二是測量部門自身素質;三是鉆機施工的誤差。
測量放樣過程中存在的誤差。測量放樣是樁基工程中的關鍵環節。測量放樣主要是通過厚紙板來對樣板進行復制。測量放樣能夠讓工程施工人員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實際工程的特點。但是在實際實踐過程中測量放樣本身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在放樣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距離、角度以及高程的偏差。這些偏差的出現最終會影響到樁位測量的精確度。對于整個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這是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
測量人員自身的素質。樁位測量的主體是測量人員自身,對測量精度影響最大的也是人。測量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過關,測量精度就會很低。當前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還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不能適應復雜的實際情況。這是樁位測量不過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必須要對這個問題保持高度重視。此外樁位測量過程中施工和建設單位給的施工紅線點存在誤差也是造成樁位測量精度不高的主要因素。施工紅線點是具體的地理坐標。在樁位施工過程中能夠為工程人員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樁基施工往往是按照施工紅線點來施工的。施工紅線點本身不準確自然會影響到樁位測量的效果。這是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
鉆機施工的誤差。在樁位施工過程中鉆機施工本身會對樁基精度的測量產生影響。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鉆機施工的了解。鉆機施工過程中由于振動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垂直度上的偏差以及鉆機對位的偏差。這是機械施工的一個缺點。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采取專門措施予以應對。
2 提升樁位測量精度的措施
上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影響樁位測量的三個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專門措施來提升測量精度。針對上文中的三個措施,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以下三個措施。
要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完善關于樁位測量的各項規章制度。科學高效的管理是提升樁位測量精度的有效手段。要建立樁位測量專門負責制度,要把樁位測量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頭上,在樁位測量過程中要制定出符合工程實際的制度,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制定出測量程序的控制表。規范工程測量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樁位施工之前工程負責人就需要對樁位測量做出提前策劃,對于測量的各個要點都要有詳細的說明。樁位測量策劃書是施工的綱領性文件,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策劃書來進行測量,測量的每個環節都要符合實際測量的要求。在今后的測量過程中還要加強對測量人員自身技能的培訓。要不斷提升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測量能力。提升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測量能力是做好測量的關鍵,在今后的樁位測量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企業的培訓工作。還有就是要做好抽查工作。在樁位測量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抽查力度,測量精度必須要實時上報記錄,這是做好樁位測量的必然選擇。針對每個環節我們都需要切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時展的要求。
對施工紅線點的誤差要做出嚴格限制。施工紅線點是樁基施工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紅線點誤差的控制。在測量過程中要加強復核。要重視紅線點與施工平面設計圖、樁位平面圖的對比檢查,在測量過程中如果發現紅線點本身的數據與平面圖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是,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認真解決這個問題,及時更新數據,要與總設計圖保持高度一致。紅線點的數據只有在于實際相符的時候,才能在工程中發揮作用,此時測量的精度才能得到保證。施工紅線點的測量是樁位測量過程中的一個重點。我們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
嚴格限制測量放樣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在測量放樣過程中工程人員首先要對測量儀器進行嚴格檢查。要觀察儀器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要觀察使用時間是否超過了有效時間。只有在保證了設備性能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有效測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對測量儀器的檢查。
3 實際案例
某建筑工程位于某市市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工程人員對于樁基施工要保持高度重視。在樁基建設施工過程中采用專人負責樁位測量。在測量之前設計和施工單位結合工程實際案例做出了科學規劃。工程人員要認真核對施工紅線點,在核對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要迅速上報,最終得到有效處理。在測量過程中工程人員又對機械振動引起的垂直偏差保持高度重視。在測量過程中采用專門措施予以預防。
4 結語
樁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在樁基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樁位測量工作。樁位測量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在樁位測量過程中要對此保持高度重視。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樁位測量的影響因素,而后詳細分析了提升測量精度的措施。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按照上文提到的措施來做。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城市空氣環境;大氣污染;空氣檢測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o improve the air qualit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condition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ocial concern. As the urban population intens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 lot of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high density buildings and against the spread of pollutants, air pollution is very serious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ir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air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city air environment the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air environment; Air pollution; Air monitoring
中圖分類號:TU99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概述
城市大氣污染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已被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發展的高峰期,城市空氣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加強了對環保工作的力度,頒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氣污染的政策和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從總體來看,環境污染和破壞還沒有完全被控制。近年來,汽車尾氣排放的NOx、CO及隨后形成的光化學煙霧,使得許多大城市的空氣質量惡化。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關系著整個地區甚至國家的居民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所以在全球受到普遍關注,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改進空氣監測技術,及時了解當地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和提高空氣環境質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
2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的現狀
2.1 我國城市空氣的狀況
我國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規定了10項污物(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氮、臭氧、鉛、苯并、芘、氟化物)不允許超過濃度限值。根據2010年環境狀況公報,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上變化不大,部分污染較嚴重的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劣三級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倯腋☆w粒物或可吸入顆粒物是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區二氧化硫污染較重,少數大城市氮氧化物濃度較高。酸雨區范圍和頻率保持穩定,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30%。
2.2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特點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在加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由于缺乏環保認識,加上環境監測和整治技術落后,近幾年大氣污染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具體而言,我國城市大氣污染具有如下特點:
(1)由于城市人均綠地面積小,人口密集,大氣中的細菌含量高。個別城市街道每立方米空氣中含菌量達數十萬個,商場每立方米空氣中含菌量達數百萬個。
(2)據環境公報,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總懸浮顆粒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區二氧化硫污染嚴重,少數大城市氮氧化物濃度較高。在調查的341個城市中,64%的城市總懸浮顆粒物平均濃度超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101個城市顆粒物平均濃度超過三級標準,占29.2% 。
(3)由于前幾年一些小城市和新興城市,在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沒有把環境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經營,浪費資源,耗能過大,污染嚴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懸浮顆粒物嚴重超標,甚至出現了酸雨情況。
(4)隨著城市機動車輛的迅猛增加,我國一些大城市的大氣污染正在由煤煙型向汽車尾氣型轉變。有資料報道,在我國多數大城市中,機動車排放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大氣污染的60%以上。以上海和廣州為例,上海機動車排放污染分擔率 CO為 86%。NO為 56%;廣州 CO為 89%,NO為 79%。
3 城市空氣環境監測的技術研究
3.1 我國城市空氣環境常用的監測技術,建立混合型的空氣監測系統。
目前國內城市空氣監測主要有三種監測方式:一種是五日間歇式采樣監測方式,主要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使用;一種是24小時連續采樣—實驗室分析監測系統,相當一些三、四級環境監測站進行本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時采用該系統;還有一種自動監測系統新技術,國內大多數重點城市環境監測站采用該系統。為提高空氣監測的準確性,降低監測成本,因此城市應建立混合型的監測系統。
3.2 提高監測質量,優化調整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功能區和產業結構布局的不斷優化、調整,許多城市在城市環境、城市建成區規模和人口數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因此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應進行調整優化,在監測點位選擇方面注意以下問題:
(1)優化點位的確定一方面要著眼于城市長期發展,統籌兼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慮空氣監測對區域環境相對穩定的要求。
(2)環境空氣點位優化監測要盡可能與其他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結合起來,提高數據利用率,避免相似監測工作的重復。
(3)摒棄城市建成區邊緣地帶污染較輕的觀念。
(4)在監測期間要細心勘查點位周邊環境,防止突然出現局地污染源,影響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5)優化監測點位的選取要目的明確、方法得當、考慮周全,確保點位符合空氣自動監測要求。
4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加強城市空氣監測,從源頭控制污染源。
提高城市空氣監測技術,加強檢測預報,利用公眾輿論監督,天天預報,給主要大氣污染源的工業企業增加壓力,同時喚醒全民對城市空氣質量的關注??刂平煌ㄎ廴驹春蜕钗廴驹粗卫斫煌ㄎ廴驹词紫纫_定城市規模,控制人口數量;其次要控制車輛數量,尤其是有把摩托車出租車數量控制在適量水平,不應任其發展;最后還要推廣無鉛汽油和推廣汽油車電子控制燃油噴射技術,對車輛能源進行改革。
4.2 合理城市工業布局,減少工業生產對城市空氣的污染。
即使達到國家規定的廢氣排放標準的工業企業,其氣體排放物仍對大氣有一定的污染。所以,在舊城改建和新城規劃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包括主導風向和地理環境。在工業企業選址時,從大氣影響方面考慮,應注意:(1)根據城市的主導風向,廠址應選在下風向;(2)廠址應選在空氣流暢,利于廢氣擴散和稀釋的地方;(3)與居住區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的大小,根據衛生部頒發的防護級別標準執行。如氮肥生產企業屬于一級防護企業,應與居住區有1000米距離,這之間應種植衛生防護林帶。
4.3 搞好城市綠地規劃,提高城市自身調節空氣質量的能力。
綠色植物是天然的空調器,義務衛生防護員,搞好城市綠化是防治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殺菌、滯塵、吸收有毒氣體、調節二氧化碳和氧氣比例等特性,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提高城市大氣質量。搞好城市綠地規劃應注意點(如公園)、線(道路)、面(居住區)綠化相結合,使整個城市綠地成為一個相互連接的系統,以充分發揮綠地的作用。
在城市綠化樹種選擇方面,應以選用對大氣污染抗性強的本地樹種為主,北方城市應考慮適當擴大常綠樹種的比例,街道綠化也應考慮選配殺菌力強的樹種配合主干樹種種植。工業企業與居住區之間營造衛生防護林,衛生防護林帶可起到過濾作用,減少大氣污染,同時還可以部分吸收有毒氣體。
參考文獻:
[1]張繼娟,魏世強.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現狀與特點[J].四川環境,2006,25(3).
[2]張慶陽等.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有關研究[J].氣象科技,2001(4).
[3]吳忠標等 .城市大氣環境概論[D].化學工業出版社,207.61-65.
[4]姜罡.我國城市大氣污染及其防治對策[M].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8).
篇9
關鍵詞:橋梁;鉆孔灌注樁;質量缺陷;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加快,交通建設行業蓬勃發展,加之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公路橋梁質量不斷提升。鉆孔灌注樁技術由于鮮明的優勢,例如,施丁便捷、成本低廉,適應性較高等,在公路橋梁建設過程中受到了大力推廣。但鉆孔灌注樁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即隱蔽性能,如果施工人員沒有對該技術進行有效的監管,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對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市場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均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1鉆孔灌注樁常見的質量缺陷及對策
1.1斜孔
應用鉆孔灌注樁技術進行施工通常會出現斜孔的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①施工人員在調制鉆機時,沒有對其水平度進行有效掌控;②施工人員在固定鉆機時,所采取的措施不具有良好的牢固性,鉆機在鉆進作業過程中,位置發生偏移;③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較差,土層較松動,在鉆機作業過程中,土層因振動出現不均勻沉降。在實踐過程中要做好鉆機檢查工作,保證安裝過程有序進行。在實際檢查過程中會存在鉆孔過大的情況,和黏土的處理有一定的聯系,要做好黏土的填充工作,根據鉆孔內障礙物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1.2混凝土凝結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作業過程中,如果混凝土在導管中滯留的時間較長,則十分易出現混凝土管內凝結的現象,導致混凝土無法順利從導管內下流,使得澆筑作業無法繼續進行。要想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管內凝固現象,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灌注時間,在灌注準備時期,應先確保罐車可以隨時進行作業,除此之外,施工人員在拆除導管方面,也應具有較高的效率。如果混凝土需要在導管內長時間滯留,施工人員應按照一定的頻率對導管進行上下活動,確保混凝土處于運動狀態,避免其凝固。如果混凝土拌和場與施工現場相距較遠,施工人員在攪拌混凝土時可以添加緩凝劑,劑量應參考實際混凝土量,以此來減緩混凝土在導管內的初凝時間。
1.3塌孔
鉆孔內部水位出現下降情況,伴隨有水泡冒出鉆孔,出渣量會不斷的加大,這種現象即為塌孔,該現象會導致鉆孔作業效率下降,加大鉆機的作業負荷量。出現塌孔現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地質條件與護壁要求不符,例如:含沙量、泥漿黏度等,導致孔壁沒有被泥皮完全覆蓋;②沒有對泥裝進行及時補充,護筒內外水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透水層的鉆孔極易產生透水現象,從而致使鉆孔孔內水位降低;③護筒打設過程中,所處地層具有透水性,如果鉆機與護筒發生直接接觸,護筒會強烈震動,最終引發孔口坍塌;④鋼筋籠在下放過程中,并不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一旦與孔壁發生碰撞,便會誘發鉆孔坍塌。在實踐過程中必須制定有效的控制標準,發揮制度的最大化作用。工作人員要增加監督力度,明確技術類別,結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好技術處理工作。
2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分析
2.1埋設護筒
根據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要求,需要提前做好護筒的設計工作,在埋設過程中按照固有的步驟類型進行設計。首先要做好坐標放樣工作,借助全站儀實現放樣工作。此外需要及時鑒定樁的位置,對樁基類型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出現嚴重的誤差情況,則要適當調整基數,使其適應灌注施工標準的整體性要求。在后續埋設階段,要保證樁和護筒間的中心線符合控制標準,保證兩者間中心線能重合。
2.2護壁
技術樁的灌注需要大量的泥漿,基于護壁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續干預過程中需要及時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了解控制標準的要求,將現場施工的土質及其他因素納入到統一的考慮范圍內。在此過程中,需要將施工現場的土質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現泥漿黏稠的情況,減少消極因素的影響。在制作泥漿階段,要將黏土打碎,將打碎的黏土移動到護筒內,最后對其進行沖擊,保證黏土變成泥漿,保證鉆孔工作的有序性。
2.2鉆孔和清孔技術
鉆孔和清孔技術是鉆孔灌注樁施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必須在施工的時候認真操作。在具體施工的時候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鉆孔和清孔,比如根據不同的地址來選擇不同的鉆孔方式,對于軟土地基來說,可以選擇沖勁比較小的鉆頭,反之,對于堅硬的地質要選用沖勁比較大的鉆頭。必須要合理的選擇鉆頭,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
2.4鋼筋籠制作和灌注技術
為了保證灌注樁的施工質量,必須要視鋼筋籠的制作,在制作鋼筋籠的時候要選用較好的鋼材,制作完成后要進行下放,下放的時候必須要重視下放的速度,切勿快速下放。在下放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要及時的對鋼筋籠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后在慢慢下放,這樣才能保證鋼筋籠的質量。鋼筋籠安裝完畢后,不能立即進行灌注工作,在此之前需要做好二次清理工作,將基底的雜物清理干凈之后,對底部的沉淀厚度和泥漿進行檢查,保證其達到理想的控制標準后,制定有效的技術處理方案。在灌注過程中要將孔底和導管下端的距離進行有效的控制,在灌注過程中掌握基底混凝土控制體系的要求。由于孔底施工條件比較特殊,其距離需要在0.4m左右,此外埋設導管階段其深度要在2~5m左右,對高度進行有效的控制。此外灌注階段,要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及時對灌注速度和導管位置進行調整和控制,如果出現技術處理不當的情況,則要提前制定技術控制指標,使其適應樁基處理的后續要求。
篇10
關鍵詞:空間,大尺寸,三維,激光跟蹤儀
中圖分類號:TH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05-01-01
1.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技術在幾何量測量領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大尺寸關鍵零部件空間位置檢測,二則檢測空間范圍超過20m,甚至更為寬闊的檢測范圍內的空間位置檢測。大型機組產線式設備在制造、安裝過程中,通過采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技術,可以確保大尺寸機械設備及大范圍內機組設備關鍵零部件的空間幾何尺寸、形狀誤差及空間位置關系與質量控制,是保證整套設備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2. 測試系統構成
上海寶鋼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空間精度實驗室從美國API引進激光跟蹤儀(T3)與萊卡全站儀,構成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測量技術。該測量系統結合激光跟蹤儀精度高、全站儀測試范圍廣、便攜,對環境條件要求低,實現空間大尺寸的高精度測量,檢測范圍60m,現場測量不確定度達到了0.02mm/m。是目前國際上大尺寸工程測量的發展方向。
3. 應用領域
激光跟蹤儀、全站儀可實現坐標系的建立和轉換、幾何測量、外形擬合、分析以及圖象顯示等功能,目前廣泛應用于冶金、制造、飛機、輪船等大型機械設備的制造和安裝過程中。其主要應用領域如:
a. 大型冶金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
b. 飛機,汽車、輪船,水輪機等的外形測量。
c. 飛機裝配型架及各種設備的安裝與檢測。
d. 各種大型焊接件的尺寸檢測。
e. 衛星天線的檢測與安裝。
f. 各種大型精密工程的安裝測量。
4. 技術應用
以激光跟蹤儀與全站儀組成的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在冶金機械設備應用為例,介紹在空間大尺寸測量技術在大型機械設備安裝中的實際應用
4.1 軋機牌坊檢修、調整的應用
軋機在運行一段時間后(3~5年),軋機牌坊、輥系的空間位置會出現異常偏離,這將導致軋輥所承受的軸向力逐漸增大,致使軋輥異常磨損、甚至造成軋輥軸承燒損、鎖緊裝置失效等設備事故,使軋制中的帶鋼產生跑偏、邊浪以及斷帶現象。運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對軋機牌坊、機組工作輥、支撐輥、中間輥及機組中心線空間相互位置及運行精度進行檢測與調整,可很好地控制這些問題的產生。
國內某冷軋廠酸軋機連軋機組,2#軋機下中間輥頻繁發生軸承燒損(5次/月)現象。經檢查,該中間輥軸承裝配、無異常。
使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對該中間輥測試后發現,當軋制力為10000kN時,中間輥將承受500kN~700kN的軸向力。這么大的軸向力,只可能是因為設備空間位置精度有問題。對其進行運行精度測試。
測試發現,壓下系統斜楔裝置操作側與傳動側高度差2mm;該中間輥窗口對稱度(中間輥與工作輥角度)1.03mm/m。根據測試結果,對斜楔裝置和中間輥襯板進行了調整,調整后軸向力下降到50~80kN,軸承燒損現象消失。
4.2 連鑄設備安裝工程應用
某連鑄機扇形段(30m×30m×5m)屬于典型的大尺寸構件,安裝精度要求達到0.05mm/m,傳統設備無法完成。使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進行安裝檢測,確保設備安裝精度達到設計要求。
安裝過程中,采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技術,連鑄機組安裝精度達到0.05mm/m,屬國內領先水平。機組驗收一次成功,順利運行生產。
4.3 冷軋輥系中應用
國內某鋼廠冷連軋機組如圖1所示,安裝過程中,需要對軋機內及入口、出口的測張輥、板型輥等輥系的空間位置(平行度、水平度)進行檢測和調整。機組輥系安裝精度為0.005mm/m,輥系長度即檢測領域為20-30m。傳統的測量方式無法滿足20-30m的檢測長度,常規的全站儀輥系檢測方法,在檢測精度上也無法達到要求。
使用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聯合作業,由全站儀建立機組中心線,由激光跟蹤儀建立工作輥軸心線,建立統一坐標系進行比較,不僅實現了大尺寸空間范圍內輥系空間位置檢測,檢測精度與穩定性也得到保證,確保設備檢測精度滿足設計要求。
5. 結論
根據《冶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軋鋼設備》YB9249-93[2]要求,軋機機內設備的安裝精度為0.10mm/m。采用激光跟蹤儀與全站儀組成的空間大尺寸三維測量系統聯合作業,可實現大型冶金機械機組設備在制造、安裝過程中空間位置關系的高精度檢測與調整,通過現場檢測不確定度測定,測量系統檢測不確定度可達到0.05mm/m,滿足用戶及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 吳曉峰,張國雄.現代大尺寸空間測量方法[J].航空制造技術,2006,10:68―7O.
[2] LeicaGeosystemsAG.Axyz LTM Laser Tracker Module.Leica2005 and Training Manual Metrolog XG for Leiea 2005[z].2005.
[3] 張福民,曲興華,戴建芳等.現場大尺寸測量量值溯源[J].天津大學學報,2008,41(10):116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