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面膜范文
時間:2023-03-31 17:4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藥面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R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664-03
Research on the Mask of Chitosan mix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XU Jing1,GUAN Chun-Mei2,WANG Ting1
( 1.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and Food Science,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 Tonghua, 134002,China;2.Public Health Colleg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k which possesses fungus resistance, whitening and moisturizing functions.Methods The new mask was prepared with chitosan and five kin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Radix Angelicae, Radix Scutellariae, Fructus Gardeniae, Honeysuckle and Herba Taraxaci as raw materials and CMC and gelatin as membranous materials. The compositions and ratio of the mask were optimized. The ways of mixing these fiv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ith chitosan-CMC- gelatin sol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optimized formula was obtained. That is 30ml of 3% chitosan, 20 ml of compound sol made of 1% CMC and 1% gelatin, 2ml of 8% extraction of radix angelicae, 8ml of 8% extraction of the mixtures of fradix scutellariae, fructus gardeniae, honeysuckle and herba taraxaci.ConclusionThe optimal formulation is provided and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is fine.
Key words:Chitosan;CMC;Gelatin;mask;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sk
面膜對皮膚的清潔主要是通過吸附作用,當面膜涂抹在皮膚上時形成覆蓋膜,經過20min左右后剝去,此時,毛囊內的皮脂及污垢隨面膜一并剝落,使毛孔通暢,有利于皮脂的排泄和營養成分的滲透吸收。中藥面膜近年來被用于治療皮膚病[1],在痤瘡、黃褐斑等皮膚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療效[2-5]。
筆者選用白芷、黃芩、梔子、金銀花、蒲公英五味中藥為原料,以天然高分子材料殼聚糖為配伍成分,輔以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兩種成膜物質,研制出具有抗菌、美白、保濕等功能的面膜。選用的中藥中,白芷具有美白、滋養肌膚、祛斑等作用,金銀花、蒲公英具有排毒、收縮毛孔的作用,梔子、黃芩有消炎的作用[6]。殼聚糖是天然存在的唯一堿性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7],而且親蛋白性好,對皮膚無過敏,無刺激且無毒性反應,殼聚糖還能增強皮膚對細菌、真菌所引起感染的免疫力[8],阻礙原菌生長,促進皮膚傷口的愈合,是制備面膜的良好材料。
1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和藥品:粉碎機(河北省黃驊市新興電器廠)、恒溫磁力攪拌器85-1(中外合資深圳天南海北有限公司)、殼聚糖(脫乙酰度75%,粘度70mpa.s,300~400目,浙江省玉環縣海洋生物化學有限公司)、聚乙二醇6 000(天津市化學試劑批發部)、糊精(A.R、浙江菱湖淀粉廠)、羧甲基纖維素鈉(沈陽東陵區精細化學廠)、明膠、檸檬酸、95%乙醇(A.R)白芷、黃芩、梔子、金銀花、蒲公英(均購于通化醫藥大廈)。
1.2 實驗方法:中藥提取液的制備:取黃芩、金銀花、梔子、蒲公英于煎煮罐中,加入適量蒸餾水,煎煮2次,每次煮沸2 h,合并煎煮液放置過夜,過濾,將濾液濃縮至所需水量,備用。白芷按同法單獨煎煮并濃縮,使用時混合即可。面膜制備:將3g殼聚糖、6g檸檬酸溶于100ml水中制成溶液a,取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明膠各1g溶于100ml水中制成溶液b,在加熱并攪拌條件下,將20mL溶液b加入到30ml溶液a中,待混合均勻后加入中藥提取液,混勻,用膠體磨處理兩次即得。
2結果
2.1 復合溶膠成膜物質的選擇:取聚乙二醇6000、羧甲基纖維素鈉(CMC)、糊精、明膠各2g于燒杯中,分別加入50ml水,在充分攪拌下加熱至100℃左右,冷卻至室溫,記錄其粘性和成膜狀況,結果見表1??梢姡珻MC和明膠成膜性好,粘性好,而且它們的抗拉強度、抗龜裂強度都很好,不易受細菌等微生物的污染。本文選用CMC和明膠作為復合溶膠的成膜物質。
2.2羧甲基纖維素鈉與明膠最佳配比的選擇:取6份CMC各1g,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明膠,使CMC與明膠的比例為2:1~1:5,加50倍的水,在充分攪拌下加熱至100℃,冷卻至室溫,即得復合溶膠。考察復合溶膠粘性和成膜情況,結果見表2??梢?,當CMC與明膠的比例為1:1時溶膠粘性好,成膜性也較好。故本實驗選CMC和明膠以1:1比例混合制備復合溶膠。
2.3復合溶膠加水量的選擇:取6份CMC和明膠各1g,分別加入30、40、50、60、70、80倍量的水,加入2g綿白糖作助溶劑,考察其粘性、成膜時間和成膜狀況,結果如表3??梢姡斔c成膜物總量的質量比為1:60時,粘性適中,膜的抗拉強度高,且能大片揭下,同時膜的涂展性好,成膜時間在20min左右,符合面膜的使用要求。
2.4檸檬酸用量的選擇:由于殼聚糖難溶于水和堿溶液而易溶于酸溶液中,所以本實驗選擇了檸檬酸作為助溶劑,取5份殼聚糖各3g,加入不同量的檸檬酸,加水100ml,不斷攪拌并在70℃水浴下加熱2h,冷卻至室溫,考察殼聚糖溶解情況,實驗結果見表4??梢?,檸檬酸的質量至少是殼聚糖質量的2倍才能使其全部溶解??紤]到皮膚所能承受的pH值及成膜物質在酸性條件下易沉淀成絮狀物,本實驗以6%檸檬酸溶液配制3%殼聚糖溶膠。
2.5 殼聚糖溶膠與復合溶膠體積比的選擇:取5份3%的殼聚糖溶膠(將3g殼聚糖和6g檸檬酸溶解到100ml的水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復合溶膠(將1.0g羧甲基纖維素鈉和1.0g明膠溶解到100ml水中),將兩溶膠均加熱至70℃,在攪拌并加熱條件下使兩種溶膠充分混合,再加熱2h,靜置過夜使溶膠穩定,在玻璃板上涂膜,觀察溶膠混合情況、混膠粘性、成膜時間和成膜情況,結果見表5??梢?,當殼聚糖溶膠和復合溶膠體積比為3:2時成膜情況最好。當復合溶膠加入量較少時,形成的膜較薄,不易揭下,加入量較多則會形成絮狀沉淀,不能形成均相溶膠,成膜不均勻。
2.6 中藥加入方式對面膜的影響:將中藥按三種情況處理:①將中藥研磨成粉末,過400目的篩;②將各中藥進行單獨煎煮提取,并濃縮至8g/100ml左右;③將黃芩、金銀花、梔子、蒲公英四味中藥混合煎煮提取,白芷單獨煎煮提取,并濃縮至8g/100ml左右。在攪拌并加熱的情況下加入殼聚糖和成膜劑的混合溶液中,考察成膜情況及成膜時間,見表6??梢姡兴巹┬蛯Τ赡ば杂幸欢ㄓ绊?,直接加入中藥粉末,不能形成均勻的面膜;而采用中藥提取液,無論單獨提取還是混合提取,均能獲得均勻面膜。
2.7 臨床應用:對30例皮膚干澀、顏色發暗、色素沉著嚴重的學生進行試用觀察1個月,85%以上受試學生反映該面膜有明顯的保濕、美白作用和消炎功能,未產生任何副作用及不良反應。
3結論
將白芷、梔子、金銀花、蒲公英、黃芩五味中藥經煎煮提取后,加入殼聚糖、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明膠組成的復合溶膠體系中,可制得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優良的成膜性和美白、保濕、消炎功效的新型中藥面膜。面膜的最佳配方為:3%的殼聚糖溶膠30mL,1%羧甲基纖維素鈉和1%明膠組成的復合溶膠20mL,8%的白芷提取液2mL,8%黃芩、梔子、金銀花、蒲公英混合提取液8mL。該面膜組方天然,原料易得,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功效明顯,無毒副作用,是一種理想的皮膚護理品,開發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1]安君玲,何健升.中藥面膜結合醫學美容外治法治療痤瘡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04,13(6):753-754.
[2]南喜連.中藥面膜和潔霉素導入治療痤瘡218例[J].河南醫藥信息,2002,10(17):50.
[3]劉景元,趙壽毛.使用青春痤瘡面膜治療痤瘡的臨床效果[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11(1):71-73.
[4]馬平勃.去斑面膜的研制[J].時珍國醫國藥,2002,13(10):32-33.
[5]譚志平,張 鷗,蘇愛瓊,自制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25例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9,27(4):451-452.
[6]劉大有,貢濟宇.實用美容中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0-300.
[7]岳小華,沈新月.可食性殼聚糖膜性能的研究[J].上海水產大學食品學院院報,2006,9(11):54-56.
篇2
【關鍵詞】 尋常痤瘡; 紅藍光; 中藥面膜; 療效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Unusual Type of Acn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acial Mask and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y/CHEN Yu-ji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7):104-106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ne vulgaris treated with blue and red light and herbal mask.Method:A total of 818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ccording Pillsbury grading (Ⅰ-Ⅳ degrees).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red blue light after herbal mask,twice a week,a total of eight weeks.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mporting 5% sulfur cream after apply cold mask and continued to therapy by red and blue light.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rate was 84.63%,65.93%,respectivel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difference in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cne vulgaris; Red and blue; Herbal mask; Treatment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Skin Disease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29
尋常痤瘡是臨床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常發生在青春期,好發于面部、背部、胸部等含皮脂腺較多的部位[1]。其皮損表現為粉刺、丘疹、膿胞、結節、囊腫,尤其中、重度尋常痤瘡會形成疤痕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外貌、自信心、及生活質量,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目前,治療痤瘡的藥物和方法很多,但患者依從性并不太理想。因此,尋求療效好、不良反應小的治療法成為目前治療尋常痤瘡的研究趨勢。本院醫療美容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采用自制中藥面膜聯合紅藍光照射治療尋常痤瘡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皮膚科門診尋常痤瘡患者81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10例其中男210例,女200例,年齡17~38歲,平均(22.7±3.4)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6.2±3.1)個月。對照組408例,男207例,女201例,年齡18~39歲,平均(23.5±3.2)歲,病程
3個月~5年,平均(6.9±3.7)個月。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及嚴重程度將痤瘡分為3度4級[2],其中Ⅰ度
302例,Ⅱ度238例,Ⅲ度158例,Ⅳ度120例。
入選標準:患者愿意接受該方法治療,按時回來復診。排除標準:近2周內外涂治療藥物或內服抗生素類、維甲酸類藥物等治療痤瘡的患者;服用光敏感性藥物者,光敏感性皮膚以及皮膚正處于過敏階段者;有肝、腎及血液等嚴重內臟患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發病時間長短及病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 治療組在治療前清潔面部皮膚,用復合碘消毒皮膚,用紫外線離子噴霧熱噴面部10~15 min,然后用無菌粉刺擠壓器輕輕刺破粉刺或炎性丘疹頭部,再用粉刺針另一端的圓套擠壓已刺破的粉刺和炎性丘疹,徹底清理毛囊內油脂栓和膿液,將自制中藥面膜(白花蛇草300 g,金銀花300 g,黃芩300 g,黃柏150 g,夏枯草200 g,黃連150 g,丹參150 g,紅花150 g,混合研細末,過200目篩)約10 g用溫水調糊狀,敷于面部,再用冷膜(主要成分為石膏粉)調成糊狀覆蓋在自制中藥面膜上,倒模時避開眼、口、鼻,敷膜20~30 min后清除面膜,清除后采用He-Ne激光復合LED光動力治療儀(武漢三友創鑫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型號SY-MHB,LED波長:藍光410~415 nm,紅光630~633 nm;輸出功率:LED單只二級管1 mW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清潔面部皮膚并局部消毒,紫外線離子噴霧10~15 min,用無菌粉刺擠壓器擠壓清除粉刺和膿液,用5%硫磺乳膏導入后敷冷膜20~30 min后清除,清除后予紅藍光照射,方法同治療組。各組治療期間忌辛辣煙酒、高脂肪及含糖量高的食品,多食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多飲水,保證睡眠時間,少用刺激性化妝品,避免直接暴露陽光或紫外線下。
1.3 觀察指標 將面部分為5區域:額區、右頰區、左頰區、口周區及鼻區。分別記錄每區域各類皮損(粉刺、丘疹、膿包、結節)的數量。在分區記錄各類皮損數量的同時,以總積分形式對皮損的數量和炎癥程度進行全面評價,具體評分標準為一個粉刺為0.5分,一個丘疹(直徑1~5 mm)1分,1個膿包2分,1個結節(直徑>5 mm)3分,總積分為各種類型皮損積分的總和。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面部皮損總積分減少的百分率來評價療效。痊愈:皮損比原有皮損積分減少≥90%;顯效:皮損比原有皮損積分減少60%~89%;好轉:皮損比原來積分減少20%~59%;無效:皮損比原來積分減少
1.5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8周后,治療組有效率為84.63%,對照組為65.9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38.46,P
2.2 兩組患者分級療效比較 治療8周后,治療組和對照組分級總有效率、分級療效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治療中均有12例患者出現面部干燥脫屑,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不影響治療。治療組中有7例患者照光時感覺光線刺眼不適,在遮光眼鏡下加用2層遮光布后緩解。
3 討論
我國中醫理論認為痤瘡是由肺經蘊熱,血熱互結,熏蒸顏面或過食肥甘厚味,化生內熱,沖任不調,氣滯血瘀所致[3]。痤瘡中醫治則是滋陰瀉火,清肺解毒,涼血活血,調理沖任。有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尋常痤瘡療效顯著[4]。治療組中先用紫外線離子噴霧進行治療,離子噴霧機可以讓皮膚毛孔張開,皮膚深層的沉淀物及分泌過盛的皮脂排泄通暢,藥物更加易于滲入[5]。后用粉刺針將面部粉刺和膿液清除干凈,粉刺擠壓術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治療手段,簡單易行,皮膚損傷小[6]。雖然有許多醫生不主張用器械擠壓清除粉刺,但實踐證明,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對治療痤瘡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痤瘡早期及時清除粉刺中的皮脂栓,防止皮脂栓繼續發展,減少瘢痕產生[7]。清理后敷中藥面膜,自制中藥面膜中的金銀花、黃芩、黃柏、黃連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有效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控制炎癥反應;夏枯草泄熱散結、理氣解郁,有效緩解毛囊口角化角質栓堵塞;丹參、紅花、白花蛇舌草具有活血化瘀、清風退熱,有效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著,增白護膚,調整皮脂腺代謝,增強皮膚新陳代謝[8]。加倒模利用冷膜粉的冷卻收縮的物理作用,調節血管的舒縮功能,增強皮膚的滲透性,有效地減輕皮膚紅腫,患者自覺舒適[9],不良反應小,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西醫認為痤瘡是由于痤瘡丙酸桿菌增殖、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和雄激素增多導致的,并介導抗原和趨化因素引起的炎癥反應等一系列復雜過程。痤瘡丙酸桿菌一般會產生內源性的卟啉類物質,這類物質是糞卟啉Ⅲ(CPⅢ)和原卟啉(PpⅨ),卟啉Ⅲ主要吸收400~415 nm的可見光,其吸收最大峰值與藍光的光譜較為相配[10]。紅藍光治療儀是通過發光二極管矩陣發出波長為(410~415 nm)的藍光和波長為(630~633 nm)的紅光。藍光能量可以有效作用于痤瘡丙酸桿菌,通過毒性反應,抑制丙酸桿菌的增殖,誘導細胞死亡,同時刺激巨噬細胞釋放一些細胞因子,使皮損自愈。由于藍光穿透深度
綜上所屬,中藥面膜聯合紅藍光治療尋常痤瘡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分級療效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10:1165.
[2]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中國痤瘡治療指南》專家組.中國痤瘡治療指南(討論稿)[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8,37(5):339-342.
[3]馬紅杰.復方金銀花治療輕度與中度尋常痤瘡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3,8(10):1488-1489.
[4]涂繼平.清上防風湯加減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的綜合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1):24-25.
[5]張珍珍,張曉珍.中藥離子噴霧配合中藥面膜治療顏面部痤瘡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4):591-592.
[6]潘華,蔣丹丹,王旭.刺絡拔罐配合面部粉刺清除術治療女性痤瘡568例[J].國醫論壇,2011,26(4):26-27.
[7]陳浩深.銀菊散面膜聯合西藥治療痤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7(9):69-70.
[8]孟繁俊,張玉霞,韓傳恩.痤瘡涂膜劑聯合紅、藍光照射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5,14(5):372-373.
[9]梁雪梅.中藥石膏雙重倒模技術治療痤瘡的療效觀察[J].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8,15(1):37.
[10]宋穎,王萌.紅藍光聯合與單純紅/藍光治療痤瘡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11):1762-1763.
[11]吳華紅,蔡錦楠,陳松波.紅藍光照射配合傳統藥物治療中重度痤瘡68例療效[J].中國臨床醫生,2014,42(5):51-52.
篇3
關鍵詞:色素沉著;紅斑;痤瘡;中藥面膜
痤瘡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其發于面部,且在痤瘡后遺留的色素沉著及紅斑消退緩慢,會給患者的面部外觀、心理健康造成極大影響[1]。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仍是皮膚科的臨床治療難點。筆者在深入研究中醫外治皮膚病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采用了活血行氣、芳香通絡、清熱解毒之法,自擬中藥面膜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痤瘡病史,kligman&Plewing面部痤瘡分級為丘膿皰疹Ⅰ級或粉刺Ⅰ~Ⅱ級。納入標準:年齡18~40歲;痤瘡皮損消退后,原皮損處存在局限性色素改變。排除入組前2周接受過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針對性治療者,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著者,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體質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合并面部其他疾病者,合并嚴重肝、腎、腦、心及造血系統疾病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4例,平均年齡(25.8±10.9)歲。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4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以右側為治療側,左側為對照側。對照組應用安慰劑面膜,觀察組應用自擬中藥面膜。自擬中藥面膜藥物組成包括辛夷6g,生大黃6g,乳香6g,桂枝6g。安慰劑面膜的主要成分為對色素沉著、痤瘡治療無效的中藥,包括炒萊菔子8g,麩炒神曲8g,生麥芽8g。兩組藥物均制成顆粒,并采用相同的藥盒進行包裝,發放給兩組患者后,囑其每次取1包中藥顆粒放入15ml熱水中,待藥物充分溶化后,放涼。清潔面部,然后將面膜紙蘸取藥液后攤開,敷于面部,30分鐘后將面膜取下,以清水潔凈面部。每日1次,兩組患者均持續使用4周,每2周復診一次。
1.3 觀察指標
1.3.1 紅斑及色素沉著評分
根據座瘡疤痕程度分數系統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紅斑、色素沉著程度進行評分。根據皮損形態嚴重程度,分別計0、2、4、6分,評分越高,皮損程度越嚴重。皮損程度總分=皮損數量加權系數(1~10個取1,11~20個取2,>20個取3)×皮損形態積分。
使用MX18型皮膚黑色素和血紅素測試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紅素(E)及黑色素值(M)進行測定。
1.3.2 療效標準
癥狀積分降幅超過≥95%,臨床癥狀及皮損完全消失,為治愈;癥狀積分降幅在70~95%之間,癥狀顯著減輕,皮損基本消退,為好轉;癥狀積分降幅在30~70%之間,臨床癥狀及皮損均有所改善,為進步;癥狀積分降幅不足30%,皮損及臨床癥狀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1.3.3 安全性評價
根據《中藥新藥研究指南》中的藥學、藥理學、毒理學內容,評估藥物安全性。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
2 結果
2.1 皮損程度及皮損E值、M值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皮損程度總分及皮損E值、M值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2周、4周的皮損程度總分及皮損E值、M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皮損程度總分、E值、M值比較( ,n=42)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
2.2 臨床療效及用藥安全性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0.9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52%,P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3 討論
痤瘡多發于中青年人群,臨床應用維生素A酸制劑、抗生素等藥物可有效加快痤瘡消退,但痤瘡消退后所遺留的色素沉著、紅斑往往難以有效消退[2]?,F代醫學研究多采用化學剝脫、物理治療等方法治療痤瘡后色素沉著及紅斑,但其具有治療費用昂貴,不良反應多等缺陷,難以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3]。
中藥面膜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是在中藥濕敷療法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具有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療效確切等優點[4]。采用面膜濕敷法,可讓藥液更好地附著在面部皮膚上,讓皮膚更好地吸收藥液,同時面膜還具有封包作用,其能有效增強角質層的含水量及通透性,有助于中藥成分滲入皮膚。另外,面膜還具有黏附作用,在揭去面膜時,還能將皮膚表面污垢一并清除,讓毛囊保持通暢,便于皮脂排除,從而減少囊腫、膿皰、丘疹形成[5]。
本次研究中,中藥面膜所用的桂枝可溫經通脈、調節氣血,廣泛用于治療外科瘀阻之癥;乳香可活血行氣、辛散走竄;生大黃可涼血逐淤、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活血行氣、芳香通絡、清熱解毒之功效[6]。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皮損程度總分及皮損E值、M值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范瑛,宋坪.四種中藥面膜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臨床療效對比[C].//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分會第十次學術交流大會暨湖南省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第八次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2013:307-309.
[2] 范瑛,宋坪.外用中藥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的治法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12(4):211-214.
[3] 王玉華,林岫,付麗佳等.中藥防治放射性皮膚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4,34(4):314-317.
[4] 張丹莉,史萍.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中藥冷噴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9,16(6):封4.
篇4
【關鍵詞】 黃褐斑 中藥面膜 口服方劑
【中圖分類號】 R2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8231(2011) 08-0686-01
臨床資料
收集于2001~2005年我門診的黃褐斑患者380例,均為女性。治療組238例,年齡最小的20歲,最大的52歲,平均年齡36歲;已婚212例,未婚26例;病程最長的19年,最短的三個月;婦科疾病的45例,肝腎疾病的37例,口服避孕藥的26例,長期受紫外線照射的38例,妊娠引起的19例,不明原因的73例。對照組142例,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51歲,平均年齡35歲;已婚123例,未婚19例;病程最長的17年,最短的六個月;婦科疾病的22例,肝腎疾病的18例,口服避孕藥的11例,長期受紫外線照射的29例,妊娠引起的12例,不明原因的50例。所有患者均曾于美容院或醫院皮膚科治療過,同時也曾使用過各種祛斑美白的化妝品史。
治療方法
1、中藥面膜方(1)主要成分:白僵蟲、細辛、丹參、當歸、白芷、白附子、白及、白茯苓、皂角等量。(2)調制方法:將藥洗凈,烘干并研成細末。在使用時取藥末30克加雞蛋清、牛奶、白蜜、醋、蒸餾水調成糊狀。(3)使用方法:先用潔面奶清潔皮膚,離子噴霧5分鐘左右,按摩并點穴15分鐘,再將藥膜調好均勻地敷于面部,30-4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然后拍爽膚水,搽面霜及防曬霜。隔日一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2、口服藥方的主要成分:
梔子、銀花、白、薏苡仁、白術、佛手、川芎、桃仁、生黃芪、當歸尾、香附、柴胡、麥冬、生地、丹參、紅花等,熬藥內服,每日2次,1個月為1療程。
3、對照組常規用普通祛斑面膜;治療組使用自制中藥面膜配合口服方劑。
結果
1.療效評定標準
①痊愈:黃褐斑基本消失;②顯效:黃褐斑消退60%以上;③有效:黃褐斑消退30%以上或斑片顏色轉淡;④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2.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
3.療效結果兩組治療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見,經過3個療程治療后,A組有效23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8.74%;B組有效110例,無效32例,總有效率77.46%;A組有效率較B組高,兩者差異有顯著性(P<0.01)。
討論
1、據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黃褐斑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有文獻報道女性黃褐斑患者多有雌二醇升高,男性患者也有睪酮升高,表明其發生與性激素紊亂有密切關系。對黃褐斑患者血液流變學的研究指出,其全血粘度、血沉、紅細胞壓積、紅細胞電泳、纖維蛋白原均明顯高于正常人,說明存在血瘀病理。此外,紫外線損傷、劣質化妝品、產色素微球菌、病人情緒不佳等也與黃褐斑的發生有關。黃褐斑的病因,按中醫理論可歸納為外受風熱蘊積肌膚,內存肝、腎、脾功能失調,氣血瘀滯,不能榮面,色素異常形成黃褐斑。
2、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損容性皮膚病,它隨季節變化,夏天由于紫外線影響而加重;另外與情緒、藥物、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黃褐斑按過去傳統的方法,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近年來如何有效治療黃褐斑,人們探索了許多方法,如化學剝脫法,面部皮膚遮蓋法等等,但臨床效果均不佳,甚至有些治療方法還帶來不少副作用。我們采用理氣活血化瘀,祛風清熱,健脾利濕的中藥祛斑面膜配合口服方劑,是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結果,方中藥物能改善皮膚微循環,降低血清二醇、血漿粘度、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能抑制酪氧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的形成,此外還有吸收紫外線的作用。本面膜試用于臨床,已有得滿意療效,且未見不良反應,另據觀察,此面膜還有增白肌膚,減少皺紋,使皮膚紅潤光澤等作用,也適合正常人皮膚的護理。
參考文獻
[1] 趙永耀主編 中醫美容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75
篇5
關鍵詞:星狀神經節;神經傳導阻滯;中藥;面膜;黃褐斑;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3-0-02
黃褐斑又稱“蝴蝶斑”,是一種常見色素增多性皮膚病,是色素代謝障礙性疾病之一,女性發病較多,不僅影響患者容貌,并且大多數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經失調、失眠、心煩易怒等內分泌及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給患者帶來生活及精神方面諸多煩惱和痛苦[1]。長期以來一直未有理想的治療方法。我院疼痛治療中心采用星狀神經節阻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聯合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對60例黃褐斑病人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0年12月-2011年5月在我院門診被確診為黃褐斑的女性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30例,年齡22~48歲,平均38.8歲,病程1~3年; 對照組30例,年齡22~49歲,平均38歲,病程1~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符合2003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定的臨床診斷標準[2]。
1.2 治療方法
1.2.1 星狀神經節阻滯 患者平臥,肩下墊一小枕,取頸部極度后仰位,在阻滯側環狀軟骨平面,用兩手指將胸鎖乳突肌撥至外側,進針點以C6橫突前結節的根部為指標,距正中線處1.5cm,位于胸鎖關節頭側2.5~3 cm,與冠狀面垂直刺入長4號23G穿刺針,推進2~4cm,直至碰到骨質,退回0.5cm,回抽無血液及腦脊液即可注入2%利多卡因(Lidocaine)4ml,同時注入維生素B1(vitamin B1) 100mg,維生素B6 300mg,維生素B12 0.5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共10ml。患者在治療15min內,均出現程度不等的霍納(Horne’s)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阻滯側瞳孔縮小、眼瞼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面微紅、無汗與溫暖感等癥狀。觀察30min,患者如無不適即可離院[3]?;颊呤┬须p側星狀神經節阻滯(左右側阻滯間隔2h以上),每周注射2次,15次為1個療程。
1.2.2 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治療方法:先使用前先清潔面部,然后用中藥洗液(茯苓、山藥、蒼術、當歸、紅花等制成洗液)100ml加入美容器中加熱熏蒸面部30min,再用洗液混合按摩膏按摩面部10min,將面部洗凈,用中藥面膜(白及、白芷、白附子、珍珠粉等研成細粉)20g,加維生素C 注射液2g和維生素E軟膠囊200mg,再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均勻涂于面部,60min后洗去。每周2次,15次為1個 療程。
1.2.3 治療組:在每次施行星狀神經節阻滯的同時再聯合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治療方法;對照組:單純使用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治療方法。兩組均為每周2次,15次為1個 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2]
基本治愈:肉眼見色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 消失,評分法計算治 療后下降指數≥0.8;顯效:肉眼見色斑面積消退>60%,顏色明顯變淡,評分法計算治療后 下降指數≥0.5;好轉:肉眼見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淡,評分法計算治 療后下降指數≥0.1;無效:肉眼見色斑面積消退
1.4 評分方法和標準
整個面部分為四個區,眼睛 內外眥水平線以上的額部占面部總面積的30%為①區;兩側鼻唇 溝沿線之間的頦部占面部總面積的10%為②區;眼睛外眥到顳部水平線,鼻梁正中線與鼻唇 溝沿線之間的區域是左、右頰部各占面部總面積的30%分別為③區、④區。
1.4.1 面積計分方法(A) 1分:色素斑損害占各區面積的25%以下; 2分:色素斑損害占各區面積的25%~50%;3分:色素斑損害占各區面積的50%~75%;4分 :色素斑損害占各區面積的75%以上。
1.4.2 顏色計分方法(C) 1分:淡褐色斑; 2分:黃褐色斑; 3分:深褐色斑;
1.4.3 根據患者病情部位、面積和顏色對所有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總積分。按照治療前、后總積分=A①C①+A②C②+A③C③+A④C④的公式進行計算。
1.4.4 評分下降指數計算方法 評分下降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 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AS6.12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治療組基本治愈率45.86%,總有效率86.76%,對照組基本治愈率26.42%,總有效率60.19%,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中星狀神經節阻滯時除9例治療過程中短時表現Horne’s綜合征及4例偶見一過性喉返神經阻滯外,無其他任何并發癥及不良反應。兩組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治療中除個別患者第一次治療出現輕微刺痛,以后逐漸消失不影響治療外,沒有發現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黃褐斑是一種獲得性色素沉著皮膚病,表現為色素對稱性沉著,呈蝶翅狀,輕者為淡黃色或淺褐色,重者呈深褐色或淺黑色。本病多發于中青年女性,真正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與女性內分泌失調、妊娠、雌激素、孕激素、口服避孕藥、遺傳等因素有關?,F代醫學認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內分泌失調、皮損區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和局部環境的改變,已經實驗證明的一點是由于黑色素增多形成的。許多因素可影響黑素細胞合成黑素,性激素的水平異常是常見的原因之一,目前已知孕激素主要能促進黑素體的轉運和擴散,雌激素可增加黑素細胞的黑素合成,同時可使細胞體積增大、樹突變寬并刺激其分泌黑素顆粒,可見女性性激素與黃褐斑的關系密切。萬苗堅等[4]報道女性黃褐斑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增高,提示女性黃褐斑發病與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A 軸)紊亂有關,有時還會伴有雄激素水平的下降[5]。因此,無論是妊娠、口服避孕藥,還是月經失調、痛經、子宮附件炎等,只要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出現微小的變化,就可能對敏感的黑素細胞發生作用,誘發或加重黃褐斑,糾正和調整內分泌失調是消除和減輕黃褐斑的關鍵。
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經前期綜合征、乳腺疾病等內分泌方面的報道較多[6~11],用于治療黃褐斑的報道很少,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探討。可能的機理是:星狀神經節阻滯能調節機體內穩態功能,促進生理功能的恢復,對全身的自主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功能等起調節作用[5~9],主要是通過改善下丘腦血液循環而調節下丘腦的功能,維護內環境穩定而使機體的自主神經功能、內分泌功能和免疫等功能恢復正常;同時SGB通過抑制交感神經中心,顯著增加頭面頸部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及營養狀況,可延緩皮膚的衰老,保持皮膚光潔舒展皺紋,對減輕色素有很好的作用。
筆者根據黃褐斑的發病機理,在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的同時,還聯合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治療該病。面膜處方中的 白及、白芷、白附子具有消腫生肌,消腫排膿、止痛、解毒散結之功效。是歷代美容要藥, 它們在外用經驗方中為常用的祛斑增白藥,經實驗證明對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5~9]珍珠粉:具有解毒生肌清熱祛濕、護膚養顏除斑去皺等功效,也是歷代美容 佳品,常用于化妝品中。維生素C使黑色素合成醌式產物還原,使色素變淡;能降低血清銅和銅氧 化酶含量,使黑色素合成能力降低;維生素E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增強皮膚彈性[10],抗氧化、抗輻射作用,兩者聯合使用可增強光防護作用。 洗劑處方中的茯苓、山藥、蒼術具有:燥濕健脾,補腎 澀精等功效,具有祛斑、養顏的療效。當歸、紅花具有:活血化瘀、調經通絡的作用,它們對酪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5~8]。因此,以上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燥濕健脾、 祛斑增白 、解毒生肌、美容養顏之功效,再加之離子噴霧、按摩等手法,可促進血液循環,擴張毛細 血管,加速藥物的滲透和吸收,見效比較快。
星狀神經節阻滯聯合中藥面膜并配合中藥洗劑的中西藥結合療法,既能很好地調節性激素水平,又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細胞增生,加速黑色素顆粒降解,降低黑色素細胞活性,減少黑色素的形成,從而起到消除和減輕黃褐斑的作用,該綜合方法簡單,易于推廣,具有良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安吉,海春旭.黃褐斑病因及發病機理[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0.
[2]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標準[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
[3] 趙曉莉,王宏偉.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青年痤瘡的療效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2012,20(10): 149-149.
[4] 萬苗堅,趙廣,蔡瑞康等.黃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1997.
[5] 李健,王新燕.女性黃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檢測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
[6] 王宏偉,田斌斌,唐靜,等.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經前期綜合征的療效觀察,實用疼痛學雜志.2012.
[7] 王宏偉,田斌斌,唐靜等.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經前期綜合征的療效觀察,中國臨床研究.2012.
[8] 王宏偉,田斌斌,唐靜等.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經前期綜合征的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
[9] 王宏偉,田斌斌,翟文元等.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乳腺疾病的療效觀察.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1.
[10] 王宏偉.神經節阻滯法治療乳腺疾病有效.健康報,2011.
[11] 王宏偉.星狀神經節阻滯可緩解精神壓力.健康報,2013.
[12] 李艷莉,鐘理.6種中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實驗研究.時珍國醫國藥,2002.
[13] 雷鐵池,朱文元.中藥對黑素生物合成影響研究.中草藥,1999.
[14] 李洪武,朱文元.治療黃褐斑的中藥復方對酪氨酸酶活性的影響.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
[15] 閆軍.中藥對酪氨酸酶活性的影響.中草藥,2002.
篇6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406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630-01
痤瘡是一種難治性皮脂腺疾病,治療方法包括中醫藥、西藥、光學治療等,但單一采用某種方法的有效率有限,某些治療副反應太大;為提高痤瘡的治療有效率,提高病人的依從性,我科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采用中藥內調外用結合紅藍光治療痤瘡86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86例患者均來自本科門診,根據痤瘡臨床診斷標準確診[1],男27例,女59例,年齡14至45歲,平均25.6歲,病程最長21年,最短3周。主要表現為開放性或閉合性粉刺、炎性丘疹、膿皰、囊腫、結節及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色素沉著。入選者一月內均未內服或外用過抗生素、維A酸類、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治療方法
2.1中藥內服:以自擬三皮消痤飲(桑白皮、地骨皮、丹皮、皂角刺、生山楂、丹參、黃芩、白花蛇舌草、枇杷葉)加減,粉刺較多者加半枝蓮,加大白花蛇舌草和皂角刺劑量;經前加重加益母草;膿皰較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野;囊腫、結節加海藻、昆布、浙貝;腸胃濕熱者去丹皮加石膏、白術;皮膚較油膩者加苡仁、茵陳;大便秘結加全瓜蔞、枳實;病程日久,有肝氣郁結化火者加山梔,一日一劑,口服一個半月為一療程,半月后統計臨床療效。
2.2外用中藥面膜:丹參、白花蛇舌草、野、白芷、當歸、白丁香等。
2.3紅藍光:先對面部熱噴,然后對非炎性皮損進行無菌粉刺擠壓,之后用武漢亞格產紅藍光治療儀照射面部,藍光(417±10nm)每次20分鐘,紅光(633±10nm)每次30分鐘,距離面部約10至20厘米,紅、藍光間隔治療,每周各一次,光照之后外敷中藥面膜,以四分之一的中藥加入石膏中和勻外敷面部,每次二十分鐘,十次為一療程,以上療法配合口服中藥十二次為一療程。
3.治療結果
3.1療效判定:痊愈為皮損基本消退或極少量粉刺皮損,隨訪三個月以上無復發;顯效為皮損消退達80%以上;有效為皮損消退達30%以上;無效為皮損消退小于30%或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算。
3.2治療結果:86例病例痊愈57例(占66.3%),顯效24例(27.9%),有效3例(3.5%),無效2例(2.3%),總有效率94.2%。大部分患者膚色有明顯變白,色沉有所減淡。所有患者都采用電話方式隨訪三個月。
3.3不良反應:治療中有3例出現輕微紅斑、緊繃感或微癢,通過即時冷噴后消退,不影響繼續治療。
4.討論
中醫稱痤瘡為“肺風粉刺”,認為多與肺熱有關,本方以瀉白散為基礎組方,桑白皮、地骨皮、黃芩、枇杷葉清肺熱,丹皮、白花蛇舌草、皂角刺清熱涼血、解毒散結,生山楂、丹參活血除脂,配合其它中藥加減全面調理治內;藍光系417nm左右冷光源,痤瘡丙酸棒狀桿菌產生的糞卟啉吸收后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單線態氧,從而殺滅痤瘡桿菌,但其穿透較淺;紅光穿透至深層,具有抗炎作用;藍、紅光聯合治療可以增加穿透深度,提高療效[2];外用中藥面膜中丹參活血解毒,白花蛇舌草、野清熱散結解毒,白芷祛風排膿,當歸活血養膚,白丁香芳香辛透,幫助藥物滲透,現代醫學研究其含有丁香酚,有強力抗痤瘡桿菌之效[3],我們對外用中藥進行了篩選,使用顏色較淺的中藥,避免了皮膚的黃染,增加了患者的依從性。內服的抗痤瘡一線西藥大多有光敏性且副作用大,病人很難堅持服用,且現階段能與光療聯用;紅藍光雖溫和,但對粉刺等非炎性皮損效差;我們用采用口服中藥清肺熱調內以治本,擠壓術來消除業已存在的粉刺,加上中藥面膜活血解毒、清熱祛風結合紅藍光抗菌消炎增加了痤瘡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58.
篇7
【關鍵詞】 痤瘡;中醫治療;方法
痤瘡俗稱“青春痘”,青春期男女發病率較高,其發病認為是由于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分泌亢進,導致皮脂排泄障礙,淤積于毛囊皮脂腺內,加之痤瘡棒狀桿菌感染及大量繁殖,引起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并有瘢痕損害為特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1]。其病程長,易復發,臨床上治療方法較多,多年來我科采取下列中醫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觀察對象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門診及住院部治療的患者2812例,年齡為15歲~30歲,平均年齡24.4歲,男性1287例,女性1525例,病史為初期皮膚輕度泛紅瘙癢至后期形成痤瘡,時間為1周~1月不等。
1.2主要癥狀及分類發病人群以青春期男女多見,好發于前額、顏面部、胸部及背部等皮脂腺發達的部位,根據其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白頭和黑頭粉刺型、丘疹型、膿皰型、囊腫型、結節型、萎縮型等,臨床上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采用Pillsbury分類法將痤瘡分為Ⅰ~Ⅳ度[2]:Ⅰ度(輕度)散發至多發的黑頭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Ⅱ度(中等度)Ⅰ度+炎癥性皮損數目增加,出現淺在性膿皰,但局限于顏面;Ⅲ度(重度)Ⅱ度+深在性膿皰,分布于顏面、頸部和胸背部;Ⅳ度(重度~集簇性)Ⅲ度+結節、囊腫,伴瘢痕形成,發生于上半身。
1.3治療方法
1.3.1內服中藥治療 我科自制口服中藥,“痤瘡一號”:將黃芩、龍膽草、益母草等十八味中藥混合放入專用煎藥袋置煎藥鍋內,放水沒過中藥為宜浸泡半小時,啟動專用壓力煎藥機,調適溫度后,煎約1小時,中藥成分已充分釋放出來,將湯藥裝袋即可服用,每日三次,每次1代(約250ml),飯后服;同時,忌食酸、冷及豆類食物,以免影響藥效。冷凍保存,學習、外出時可隨身攜帶,將藥液包置熱水中浸泡,解凍升溫后即可服用,方便、快捷、卓見成效,深受廣大患者好評。
1.3.2外敷中藥面膜由面膜湯和面膜粉混合調勻使用。面膜湯:將連翹、枇杷葉、野等六味中藥同法煎成湯劑裝入容器內,放入適量冰片攪拌均勻,待冷卻,裝瓶(約100ml,可分次使用)冷凍保存。自制面膜粉:面粉、綠豆粉和滑石粉等量混合裝袋(約50g,可分次使用)置避光干燥處保存。中醫美容面膜:具體方法介紹如下:(1) 向患者做好解釋說明工作,以取得配合。讓患者仰臥于美容床上,用美容巾沿發際裹住頭發,以防影響操作,松緊度適宜。(2) 取去角質磨砂膏祛除過厚角質層,濕面巾擦凈后,常規中性防過敏洗面奶潔面,洗凈,啟動離子噴霧器噴面,取祛痘按摩膏,配合專業穴位按摩手法,以徹底打開毛孔,去除過多油脂、打通穴位經絡,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并令按摩膏養分充分吸收,專業手法按摩約30 min。(3) 潔面后,取酒精消毒痤瘡面,用無菌暗瘡針輕輕挑破痤瘡頂點,以針環套住痤瘡,擠壓出黃白色膿栓。擠壓痤瘡時,禁忌擠壓“危險三角區”以免引起顱內感染等嚴重并發癥。(4) 取收斂水輕拍面部后,取適量自制中藥面膜粉于美容碗內,加入適量自制面膜湯攪勻,調成糊狀敷面,30 min后揭下面膜,濕面巾擦凈后,收斂水拍臉收縮毛孔,消炎膏涂于擠壓過的痤瘡面上,再依個人習慣涂擦其他無刺激性護膚品。中藥面膜可視病情嚴重情況而定,輕者每周1次,重者每周2~3次,此法不僅對痤瘡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尤其對后期留下的痘印能有較明顯的淡化作用。
1.3.3中醫心理因素調節治療 古書記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薄杜e痛論》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笨梢姡睦硪蛩乜芍苯佑绊懮硇慕】?,我們應遵循“辨證施治”和“辨證施護”原則,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心理護理措施,勸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處事,深入了解影響心志的主觀因素,使之掌握有效的減壓方法,自覺減輕來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壓力,樹立信心,有效緩解主觀負面因素,另外,用心交流,細致介紹本病的病因、誘因、發展、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預后等等問題,有效解答疑惑,使患者能正確對待痤瘡,,從而,進行有效的心理因素調節。生活因素調節:鼓勵患者形成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戒煙、酒,少熬夜,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易消化、清淡食物,少食過甜、油炸、脂類油膩食物及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面部保持清潔,切勿用手擠壓痤瘡,以免感染使病情加重,避免使用化學物品超標的化妝品,以免誘發痤瘡。
1.3.4中、西醫結合治療可外用0.05%~0.1%維A酸乳膏、克林霉素、復方氯霉素醇溶液、氯霉素軟膏等涂搽皮損處,每日3次,療程7~14天,可遵醫囑短期口服抗生素類藥物,如:美滿霉素、四環素等其他抗生素類藥物,口服抗生素類藥物1小時后,配飲“痤瘡一號”;因抗生素類藥物相對副作用較大,不宜長期服用并當遵醫囑使用。病情嚴重者,可聯合治療,加做中醫美容面膜。
1.4療效評定指標顯效:治療后痤瘡痊愈,不再復發,不留痘印瘢痕,皮膚光滑;好轉:治療后痤瘡基本痊愈,不再新發,可見色素較淺的痘印瘢痕;無效:對痤瘡及痘印瘢痕無明顯改觀。
2結果與討論
2812例患者中,顯效1211例,顯效率43.07%,好轉 1007例,好轉率35.81%,即總有效共2218例,總有效率達78.88%。
由于痤瘡病因復雜,病程較長,尤其好發于青春期男女,極大的困擾著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積極配合有效的治療方法,治愈痤瘡并不難。以上介紹的方法,簡單、易操作,大大提高了痤瘡的治愈率,有效減少了復發率,在臨床上應用,均已取得一定滿意療效,更多更有效的治療還待進一步研究發現。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無痛分娩;羅哌卡因;芬太尼
[中圖分類號]R714.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7(a)-090-02
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無痛分娩以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痛苦是產科和麻醉醫師共同關注的課題。我院自2007年12月起采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用于無痛分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ASAⅠ~Ⅱ級,妊娠≥36周,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開到2~3 cm,產前無服用鎮痛催眠藥史,出凝血檢查無異常,并要求行無痛分娩的初產婦60例為鎮痛組,另隨機抽取同期條件相當未實施鎮痛的正常分娩者60例作為對照組(以觀察生命體征及相關指標)。兩組的身高,體重,孕周等相關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麻醉與鎮痛方法
所有產婦均于麻醉前開放上肢靜脈通道,并以10 ml/min的速度輸注復方乳酸鈉300 ml。當產婦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開到3 cm時,產婦取左側臥位,經L3~4椎間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通過硬膜外穿刺針植入25 G腰穿針行蛛網膜下腔穿刺,鞘內注入羅哌卡因2 mg及芬太尼25 μg混合液2 ml,取出腰穿針向頭側植入硬膜外導管3 cm后改平臥,調整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同時監測產婦血壓,心率,SPO2。產婦常規鼻導管吸氧,氧流量2 L/min。硬膜外導管接PCEA泵,經硬膜外導管持續泵入0.125%羅哌卡因8 ml/h(每毫升含芬太尼2 μg),鎖定時間20 min,PCEA為2 ml/次。胎兒娩出后終止PCEA。
1.3觀察指標
①整個分娩期間自動監測產婦的血壓,心率,并分別記錄鎮痛前及鎮痛后5、10、30 min兩組的結果。②總產程時間。③新生兒Apgar評分:胎兒娩出后1、5 min Apgar評分。
1.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鎮痛組鎮痛前均有明顯疼痛或極痛,鎮痛后產婦陣痛明顯減輕,宮縮時僅感腹部發緊發脹或只感輕度可耐受的疼痛。鎮痛組除6例產婦因胎兒宮內窘迫而行剖宮產外,剩下54例中鎮痛效果完善49例,占90.74%,鎮痛效果良好者5例,占9.26%,無鎮痛無效者。
所有產婦鎮痛后30 min內無一例發生低血壓,與對照組相比,兩組產婦的血壓,心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鎮痛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及5 minApgar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的總產程時間兩組相比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產婦分娩過程中,由于子宮肌肉陣發性收縮,子宮下段和宮頸管擴張以及盆底和會陰受壓可激惹其中的神經末梢產生神經沖動,上傳至大腦痛覺中樞,使產婦產生劇烈疼痛的感覺。無痛分娩在國外已經是常規分娩的形式,在美國產婦選擇無痛分娩占85%,英國高達90%。其讓產婦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能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后的疲倦,讓產婦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而需要用力時,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成分娩。而我國實行無痛分娩的不到1%。
椎管內給藥是目前常用的無痛分娩方法。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長效酰胺類局麻藥,較少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毒性反應[1]。在較低濃度時產生感覺運動阻滯分離,能最大限度地阻滯支配子宮及陰道的感覺神經,而對運動神經阻滯作用較微[2]。已證實在局麻藥中加入少量阿片類藥物可增強局麻藥的鎮痛作用,而不增加肌松效應,又可減少局麻藥的用量[3]。我院采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鎮痛,最大限度地阻滯了子宮和陰道的感覺神經,而對運動神經阻滯則較輕微,彌補了單純硬膜外鎮痛對骶神經阻滯不完善或蛛網膜下腔阻滯過深的缺陷[4]。同時,配伍使用芬太尼,減少了局麻藥的用量。該試驗結果表明,此鎮痛方法鎮痛作用起效快,效果好,對產婦血流動力學影響輕微,又不影響產婦的宮口擴張[5-6]??偖a程時間及新生兒Apgar評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無痛分娩具有濃度較低,鎮痛效果確切,起效快,可控性強,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的優點。
[參考文獻]
[1]黃宇光,羅愛倫.21世紀醫師叢書?麻醉科分冊[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1.
[2]Sia AT,Chong TL.Epidural 0.2% ropivacaine for labour analgesia:parturient-controlled or continuous infusion[J].Anaesthesia Intensive Care,1999,27:154-158.
[3]吳貴龍,朋立超,將克泉,等. 硬膜外分娩鎮痛對產婦血清泌乳素和新生兒神經行為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21(3):162-164.
[4]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10-2613.
[5]劉納新,陳光.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7,4(5):34-35.
篇9
丘疹型痤瘡是面部痤瘡常見的類型之一,雖然治療方法很多,但效果不盡人意。本院皮膚科應用院內制劑清痤養顏面膜治療面部痤瘡具有獨特療效,且不良反應少。現將應用清痤養顏面膜治療丘疹型痤瘡的臨床觀察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70例患者來自2008年4-12月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門診,均明確診斷為面部丘疹型痤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其中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χ2=0.058,P=0.810, P>0.05);觀察組年齡16~36歲,平均(25.69±6.13)歲,對照組年齡15~40歲,平均(27.49±7.35)歲(t=-1.113,P=0.270,P>0.05);觀察組病程6~153個月,平均(60.11±35.28)月,對照組病程11~174個月(69.68±41.78)月(t=-1.035,P=0.304,P>0.05)。
1.2 診斷標準
參照《臨床皮膚病學》[1]:①青春期開始發病;②好發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發達部位,對稱分布;③皮損以炎性丘疹為主,丘疹中央可有黑頭粉刺或半透明的脂栓;④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經過。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嚴重心、肺、肝、腎、腦病變和血液、內分泌系統病變者。②繼發性、聚合性、暴發性、職業性和壞死性丘疹型痤瘡患者。③患有其他可能影響療效觀察的面部皮膚病,如紅斑狼瘡、過敏性皮炎、銀屑病等。
基金項目:廣西中醫學院高?;痦椖?ZD2009010)
2 治療方法
2.1 觀察組
2.1.1 粉刺清除術 患者用自來水、植物抗過敏潔面乳清洗面部,擦干,平臥于床上,用毛巾將頭發包于腦后,可先予75%酒精局部消毒,選用粉刺針,操作者左手將術野皮膚繃緊,右手提粉刺針圓圈端置于粉刺上,適當用力,將頭部呈黑色或膿皰、體部呈黃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一般根據患者耐受性,將面部皮損逐一清除。炎癥明顯者忌擠壓,以免導致炎癥擴散。對于囊腫、結節者可先予冷凍、抗生素、針灸等治療,待皮損變軟,無明顯疼痛時再排出結節、囊腫內容物。
2.1.2 中藥面膜敷貼 清痤養顏面膜主要成分有乳香、沒藥、穿心蓮、青黛、硫磺、冰片、薄荷腦、三七、蒲公英、皂角刺等,研成細末,過120目篩,鈷60射線消毒滅菌裝瓶備用(院制劑室提供)。治療前清潔面部皮膚,用溫開水調制面膜成糊狀,均勻涂敷面部,同時可加上間斷的蒸汽噴霧,做10~15 min按摩(有炎癥時不能按摩)。敷藥時間為30 min,后用溫水洗凈,每2 d用藥1次。治療期間禁用其他治療丘疹型痤瘡的藥物和化妝品。清痤養顏面膜為外用藥物,忌內服;為避免過敏反應可先于手臂內側小面積試用。
2.2 對照組
治療前,溫水清潔面部,輕輕擦干后,取適量凝膠薄薄涂于患處,以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武漢瑞爾醫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4032,20 g/支)、過氧苯甲酰凝膠(福建省永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5021145,10 g/支)交替外涂,每日各2次。
3 觀察方法
以上治療均以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統計療效;觀察不良反應。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僅留有色素沉著及瘢痕者;顯效:皮損消退70%以上,或嚴重程度減低2級以上;有效:皮損消退30%~70%,或嚴重程度減低1級以上,仍有新皮損出現者;無效:皮損消退在30%以下,或加重者。
4 結果
2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51,P=0.016,P
5 討論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其發病機制與內分泌因素、毛囊皮脂腺導管的異常角化、毛囊內微生物、免疫因素、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其中最關鍵的發病因素是皮脂分泌旺盛,而皮脂的分泌受雄激素水平調控,雄激素水平升高,可引起皮脂腺的分泌亢進[3]。炎癥反應也是痤瘡發病的重要機制之一,多種細菌參與了丘疹型痤瘡的炎癥,有研究發現,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常人[4]。
丘疹型痤瘡早期皮疹內為豆渣樣皮脂腺,對于日久成膿的皮疹,通過清除術進行排膿引流,能明顯減輕炎癥刺激,加速皮疹的愈合[5]。故筆者采用先行粉刺清除術,再以中藥面膜外敷,直接作用丘疹型痤瘡部位的綜合療法。清痤養顏面膜主要成分有乳香、沒藥、穿心蓮、青黛、硫磺、冰片、薄荷腦、三七、蒲公英、皂角刺等。其中穿心蓮、青黛、蒲公英清熱消腫解毒;乳香、沒藥活血散瘀;皂角刺消腫排膿、攻走血脈,使瘡腫未成能消、已成能潰;硫磺具有瀉熱毒、行血瘀、殺蟲、消炎的作用;冰片與薄荷腦醇性清涼,善走竄滲透,為諸藥引經,另外二者有較強的透皮促進劑和促滲作用[6-7]。合而用之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之效,氣血調和、熱勢得消則丘疹型痤瘡自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丘疹型痤瘡丙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8],穿心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9]。
把濕潤的面膜敷在臉上,使皮膚與外界空氣隔開,皮膚表面的溫度有所升高,毛孔擴張,促進汗腺的分泌,這樣就有利于把毛孔里沾染的外界灰塵、化學污染物質和微生物清除,同時排除表皮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積累得過多的油脂類物質;加上蒸汽噴霧,有利于皮膚對水分子、氧離子、藥物分子的吸收。此外,面膜治療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避免了藥物吸收及代謝過程中的損耗,明顯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參考文獻
[1] 趙 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935.
[2]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94.
[3] Gollnick H, Cunliffe W, Berson D, et al. Management of acne:a report from a global alliance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cne[J]. J Am Acad Dermatol,2003,49(1 Suppl):S1-37.
[4] 曲劍華,姚衛海,王 萍,等.丘疹型痤瘡中醫證型與面部菌群關系臨床與實驗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06,35(10):100-101.
[5] 周耀湘,賴艷華.中藥配合丘疹型痤瘡清除術治療尋常型丘疹型痤瘡8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7,39(1):72.
[6] 宇克莉,孫建華.幾種透皮吸收促進劑的作用機理探討[J].山東醫藥, 2007,47(11):30-31.
[7] 許衛銘,王 暉,李 昕,等.蛇床子揮發油、薄荷醇及冰片對甲硝唑促透作用的比較[J].中南藥學,2006,4(2):111-113.
篇10
漢方美容解決美眉們的小問題
我們都希望擁有完美無瑕的肌膚,中醫就能幫到你。中醫講究的是整體理念,從臉色,皮膚,頭發等的變化推知身體的內在健康狀況。如果面色紅潤、皮膚細膩光滑,身體內臟經絡功能就會正常,氣血就會充盈,反之,則出現腑臟功能與氣血失調的狀況。
許多美眉因為粉刺,黑斑或面色黯沉等問題而苦惱,除了外在環境因素,這些皮膚問題,多半與肺腑功能紊亂,氣血失調有關,因此從根本上治療才能達到健康美顏的成效。
生理期狀況也會反映在氣色上。如果月經不規則,面色就容易暗沉:經期拖得長,容易貧血,面色就會顯得蒼白或發黃。所以從生理期的情況就可反向判定,若月經順,氣血充足,就會有好氣色。除了中藥內在調理與外敷之外,通過適當藥膳茶飲,也可增強體質,改善氣色。
漢方解決肌膚問題ONE BY ONE!
皮膚暗黃沒光澤――肺氣虛
肺氣虛的人,皮膚干燥,面容憔悴,而補肺,潤肺的中藥,如百合、粉光參,靈芝、杏仁、桑葉等,會幫助活化皮膚,延緩老化、皺紋,斑點的產生。而脾氣虛的人,皮膚容易萎黃,粗糙,沒有光澤,用茯苓、甘草、生麥芽、薏仁、山楂等中藥,可以改善肌膚,讓膚質更細膩,還能預防痘痘的產生。
皮膚長色斑――心血虛
心血虛的體質,表現在皮膚方面,膚色會看起來沒有光澤,容易長斑,若用一些補血、養肝方面的中藥,如芍藥,當歸、熟地、何首烏等藥材來改善,可使皮膚更光滑,有彈性,擁有好膚色。若屬于肝腎胃陰虛的體質,你的正常內分泌就會受到影響,當體內的津液不足時,肌膚就會失去滋潤和營養,容易產生皺紋,若用滋肝養胃方面的藥材來治療,如天門冬,玉竹、石斛,枸杞、菟絲子、麥門冬等中藥,能夠讓皮膚獲得充足的養分,進而起到淡化細紋的作用,讓皮膚水嫩保濕,有光澤的功效。
肌膚提前老化――腎陽虛
腎陽虛體質則會導致身體的退化,容易讓肌膚呈現老化的狀態,所以黑斑、皺紋、暗沉都表現在臉上,可用補腎陽方面的中藥,如桂皮、葫蘆巴,艾葉等來改善肌膚,可以達到淡斑、除皺的效果。若為瘀血體質,則會影響到體內新陳代謝,因為無法排除體內的廢物和毒素,人就會變得面容粗糙,產生黑眼圈,黑斑,這種情況用可川芎,紅奴花、赤芍、丹參等藥材來治療,增強臉部循環代謝,達到改善黑眼圈,淡斑的效果。
皮膚灰暗、青黑眼圈――肝氣郁結
若屬于肝氣郁結體質,體內經絡臟腑的正?;顒泳蜁艿接绊懀樕蜁野?、有黑眼圈、黑斑,可用舒肝理氣的中藥,如小茴香,薄荷、玫瑰花,木香等來改善治療,幫助皮膚促進新陳代謝,淡化斑點,細致毛孔。
皮膚出油、毛孔粗大――血熱肺熱
血熱肺熱體質最容易影響皮膚廢物毒素的代謝,大多數表現為:容易出油,毛孔粗大,長化膿性的痘痘及粉刺??捎猛淋蜍摺⑦B翹、金銀花,黃芩,桑白皮等中藥,清除臉部毒素,改善膚質,使毛孔更加細致。
漢方面膜DIY
美眉們可以把具有藥效的各種藥材敷在臉上,讓肌膚吸收各種成分以達到美容功效。此外,敷面膜也具有輕微去角質的作用,并能促進血液循環,中藥面膜就是利用敷面膜的原理,讓肌膚吸收中藥成分,從而改善膚質。在忙碌緊張的生活里,美眉們大可不必浪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其實只要每天花一點兒時間,就可讓自己輕松一下,還能夠體驗中醫的奧妙。還等什么呢?Let’s try!
去油凈白面膜
材料:法半夏5錢,適量檸檬汁
方法:用攪拌機將法半夏攪勻成粉末,加入適量檸檬汁,調成糊狀,涂敷于臉上20分鐘后,用清水洗去,可以祛除暗黃膚色及面油,亮白肌膚。
養血紅顏面膜
材料:新鮮胡蘿卜汁,牛奶各適量
方法:將新鮮胡蘿卜汁和牛奶攪拌,涂在臉上,10分鐘后洗去,可以收到養顏及光潔皮膚的效果。
消除暗瘡面膜
材料:黃芩,大黃,天花粉,黃柏,滑石及白芷各5錢,綠豆粉,蘆薈膠或蜂蜜適量。
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適量粉末與蜂蜜蘆薈膠調勻,涂于暗瘡位置,敷于臉上15分鐘,次日洗去。具有控油消炎的效果。
漢方草藥的神奇美容效果
人參:人參一向是最有效的補品,能增強抵抗力,補元氣,且具有刺激人體細胞生長的功效,可延緩衰老,人參對皮膚具有保護功能,能調節水油平衡,淡化斑點,使皮膚柔嫩光滑。
黃苓:含黃酮類,類黃酮素或酚類等具天然抗菌效果的成分,護膚品中若加入此類草藥,就不需額外使用防腐劑,對于容易因防腐劑引起敏感的美眉來說,最好不過了。黃苓成分還能夠淡化及抑制斑點呢。
龍膽草:有效去除粉刺,對發炎化膿的嚴重型暗瘡具有抑制及消炎作用,同時可鎮靜及安撫敏感肌膚。
銀杏:能抑制油脂分泌,含有的黃酮成分,能阻止黑色素形成,具美白作用,且能補充細胞營養與能量,強化肌膚功能,幫助抵擋環境傷害,預防肌膚老化。
甘草:油溶性的甘草萃取物具有美白功效,而水溶性的甘草萃取物則具消炎作用,可預防雀斑,粉刺,暗瘡。
蘆薈:對曬后的皮膚具良好的鎮靜消炎作用,它還有美白,消除粉刺暗瘡及抗衰老的功能。
當歸:具舒緩柔膚功效,也能預防白發及抑制黑色素增長,消除色素性皮膚斑點。
慧仁:除可改善粉刺與粗糙肌膚外,也具美白保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