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房范文
時間:2023-03-20 23:08: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藥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醫院藥房工作過的實踐生們都知道,在藥房工作是一件很考驗人的工作,要仔細,認真,極具耐心。醫院藥房實踐報告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篇中藥房實踐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中藥房實踐報告1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在常德市第一中醫院實習已經九個月在這九個月里,我把在學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的學,認真的記,認真的思,較好的完成了,實習任務,現將實習情況總結如下:
根據實習老師的安排,我先后在中藥房、西藥房、煎藥室、中心藥房實習。通過這九個月的實習我明白了“活到老,學到老”及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細心,對病人要溫柔、使用禮貌用語、語調平和、舉止大方、不卑不亢、熱情、尊重、不歧視、少用專業術語,充分體現“一切為了人們”的藥學服務理念;一些常用中藥煎藥方法;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的學識和閱歷還很欠缺,所以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認真對待。
通過這次實習我使我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還感受到從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最真實的是人際關系,體會到:多看書,到了社會上總有用處的重要性。我嚴格以學生的身份約束自己,做好實習生應盡的義務。我卸下了學生的身份,以一個職場人的身份去面臨踏入社會前的第一次實習。實踐檢驗了我的理論知識,也豐富了我的專業技能。
通過實習,我 發現我i在很多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知識面不廣、理論知識掌握得不透徹,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的需要;二是實踐能力、操作能力還不夠,辦事效率不高等,這些問題我將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
我在中醫院中藥房三個月的實時期即將結束,通過這三個月的實習我已由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向一個有責任感的女生轉變。當然這些都離不開中藥房的師兄、師姐及唐主任的悉心教導。通過這三個月我發現醫院采用聯網系統發藥,病人首先要找醫生或醫師咨詢自己該用什么藥,再去收費室報自己的名字,然后交費,如果是中藥,就到中藥房拿藥;,如果是住院的病人,中藥房的電腦上都會顯示每個病人需要的藥品及數量,工作人員只需要按照電腦上的內容發藥即可,當然發藥時一定要看仔細,不要看錯或發發錯了。如果看錯或發錯了后果不堪設想。最后由每個科室的工作人員到相應的地點拿藥。
我每天都會看專門打印住院藥房處方的電腦上有沒有要點的處方,如果有就以最快的速度點完,然后幫師兄、師姐們的忙。他們不僅是我的師兄、師姐,也是我工作的榜樣,娛樂上的好玩伴、為人處世方面的老師。我已融入中藥房這個大集體中,和師兄、師姐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上的不懂之處只要我問他們,他們都會耐心地教我。我還真有點舍不得離開他們。我發現雖然每天都拿著處方點藥,但有時難免會出現錯誤,當出現錯誤時我都會及時改正,改正后下次吸取教訓,也是實習過程中的經驗。
總的來說,實習的目的就是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錯誤中吸取教訓 ,不要掉以輕心,要不斷努力,有責任心,細心,干一行,愛一行,服務大眾。
中藥房實踐報告2
轉眼間,2個月的中藥房實習又到尾聲了,在主任的安排下,我下個星期要到西藥房實習最后的2個月了。又一次的離別是那么的舍不得啊。喜歡上中藥房的清靜,中藥房的中藥味,中藥房的同事……這里的一切給我的記憶是那么的深。
從進中藥房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像在中心擺藥室那樣,認真聽講,把任務認真完成,做什么事都要細心,再細心。藥房關系的是病人的健康,所以馬虎不得。
現在就總結一下,兩個月來在中藥房的實習生活、工作總結。
在中藥房實習期間,我基本掌握了中藥房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各種處方的調配,各種劇麻藥,毒藥的發放,學會了怎么用藥稱,明白了處方的分類和書寫,清楚了哪些是常用中藥,了解了有毒性的中藥及其危害。
并從中學習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鍛煉了條理分明的工作態度,中藥房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日復一日的重復勞作都是需要極大地耐心和堅持,都需要認真的用心的去學、去做。
再者,要感謝小林姐和劉妹對我的熱情照顧,她們有什么好吃的,都是預算上我的一份,做什么都會問問我的意見,并沒有把我當外來人看待。
在工作上,總是給予我及時的指導,在錯誤上,并沒有批評我,而是耐心給我講解錯誤在哪,要怎么糾正。對于她們的指導,我都會耐心聽講,謹記于心。
能在臨走前跟隨她們大忙一場,也是件好事,再次體現我們的合作精神,團結力量。
中藥房實踐報告3
實踐單位:邢臺市臨西縣益眾大藥房
實踐時間:__年7月9日至__年8月28日 共50天
為了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會人際關系的處理,鍛煉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增加經驗,我在暑期開始后進行了本次實踐。臨西縣益眾大藥房銷售量較好,客源豐富,平時業務較繁忙,是個適合鍛煉工作能力的地方。
__年7月9日,我正式來到益眾大藥房開始了暑期打工的生涯。第一天來到這里,老板給我具體地介紹了我的工作內容,負責平時的藥品上貨,入庫,還有接待客人。這些工作內容聽起來很簡單,但對于零基礎的我也是一次挑戰。首先,藥品的種類繁多,藥品名也復雜難記,每次上貨時,我都是速度最慢的一個。因為需要把所有新進的藥品歸類,光是熟悉所有的藥品擺放位置我就花費了不少時間。然后就是入庫。不僅需要把備用的藥品拿到庫房歸類擺放整齊,還需要把藥品的具體數量、價格等信息輸入電腦,這也是我需要花費時間學習的。最后也是我主要的任務就是接待客人。一天當中會遇到形形的人,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開始工作時我總是不敢和陌生人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后來經過老板的指點和慢慢的摸索,我慢慢地能夠與進店的客人進行愉快的溝通并且指導他們在哪里買藥和繳費。一個多月下來,我明顯的感覺到我的隨機應變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增強了自信。
整個社會實踐總共是50天,這50天里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有些事情看起來無法完成,但是只要敢于邁出一步,我們就會發現看起來難以完成的事其實沒有那么不可逾越。這次的實踐拉近了我和社會的距離,也讓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經驗。社會才是學習的大課堂,不同于學校和家庭的象牙塔,只有融入到社會中,才能為我們未來更激烈的競爭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篇2
【關鍵詞】 門診中藥房;草藥盤點;執業教育
為考察和評價我院門診中藥房服務質量,我們對門診中藥房2009 年9 月~2010 年8 月草藥盤點數據進行統計。通過對賬物符合率、差額比率、草藥方劑準確性、盈虧原因等分析,結合門診中藥房管理模式,認為用盤點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可以作為評價門診中藥房服務質量的客觀評價指標。
1 數據與方法
2009 年9 月~2010 年8 月,每個自然月的20~25 日為月盤點時段,根據電腦中門診中藥房當前藥品庫存打印清單(理論庫存量),分組按實物盤點并匯總,按照匯總數據輸入電腦。并按下列公式分別計算。①藥品盤點帳物數量符合率=(帳物相符藥品品種數/盤點藥品品種總數)×100%。②盈虧品種比率=(總品種數/總帳物不符數)×100%。③盈虧差額%=(月平均盈虧差額/月平均銷售額)×
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草藥品種數量符合率平均為91.94%。說明發藥劑量的準確性較高。
2.2 盡管每劑藥的品種數、劑量不盡相同,但盈、虧品種數僅為2.69%和5.36%;并且盈虧平均差額僅為銷售額的0.69%。
2.3 從盈虧品種數量上分析,虧大于盈。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有水分蒸發失重、抓藥過程中散落損失、或劑量不準確。
2.4 影響盤點數量符合率的其他因素還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穩定性等。
3 討論
3.1 保證中藥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必須使中藥房的層結構、柜櫥等全面適應中藥保質的需要,建立統一的、現實的、細致的規范化模式,實現標準化管理。
3.2 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和《北京市中藥調劑規程》,對調劑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技能培訓,規范教育常抓不懈。
3.3 專職中藥師,準確交代藥物的用法、用量及有關注意事項,包括“先煎”、“后下”、“烊化”、“忌口”等,努力強化服務理念。中藥房管理是塑造良好藥學服務,構造和諧的藥患關系的承載者,是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3.4 強調操作程序的嚴謹性。調劑過程必須使用國家計量標準的戥秤(習稱戥子),經常檢查按時計量矯正。杜絕手抓估量。
篇3
煎藥機操作過程
1、浸藥
a、
準備泡浸容器1-2個,一般用塑料桶即可。
b、
將布袋洗凈,藥煎的中藥入袋,一般不能超過十五貼(根據
要的份量而定)。然后用光滑的棉線或麻繩扎緊袋口。
c、分處方浸泡,浸泡時間約30分鐘,中藥吸水量約為藥重的1.5-2倍,加水量淹過藥袋為準。
d、注意把處方單要夾在浸泡的容器上,以防混亂搞錯。
2、煎藥
a、檢查充填閥門和備用閥門是否關合。
b、估計煎藥水量,先把浸泡中藥的水倒進藥煲內,已浸泡的中藥先在過濾網內,每貼藥物約加400毫升的水,根據藥份量而定。再加煎制過程蒸發量約為100-150毫升/付(貼)的水,核定水量以后(按中藥貼數計算水量)。然后再將已浸泡的中藥及過濾網放進煎藥煲內。嚴格防止中藥掉進煲內影響包裝時阻塞。
c、打開煎藥煲電源總開關。
d、按“加熱”鍵,分別設定煎制需要武火和文火時間后,然后返回武火狀態即可開始煎藥。
e、阿膠等膠類藥物,不宜直接入藥煲煎熬,應另取容器化解在等中藥煎好后加入藥煲內,攪拌均勻后和藥液一起包裝。
3、包裝
a、在開始包裝前20-30分鐘打開“熱合”鍵,首先設定上溫160度,下溫設定為170度,設定以后,綠燈自動設定要求自動跳示設定指標平衡為止后,開始包裝。
b、煎藥完畢,提起藥煲內的過濾網斜放在煎藥煲上口,用擠壓器的壓盤擠壓布袋內藥渣,使藥液瀝盡。
c、設定包裝數量,根據藥煎完畢后看煎藥煲表上的數量而定包裝數量,一般設定150—180ml,一付(貼)為二包裝。
d、打開沖填總關閥門,按下“注入”鍵和‘起動’鍵便可以自動完成包裝。
e、要包裝分量最好用手動為宜‘起動’鍵切斷裝滿一包馬上關掉,等藥液注滿后再打開‘起動’鍵,陸續逞環操作才能達到份量包裝。
4清洗
a、清洗煎藥煲,加清水藥煲內,用軟布擦洗煲壁(禁用鋼絲棉擦洗以免電磁閥堵塞)然后開啟藥煲沖填總閥和備用閥門將煲內污水排出沖洗完畢馬上關掉總閥門和備用閥門。
篇4
啟東市中醫院藥劑科 江蘇省啟東市 226200
【摘 要】目的:分析我院中藥房一年來中藥飲片處方的用藥情況,以確保中藥的用藥安全。方法:通過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藥飲片處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藥飲片處方中隨機抽取500 張,分析中藥飲片的臨床用藥情況,各科室的處方分配情況以及單張處方出現的藥味總數等處方信息,進行匯總統計分析。結果:共統計出500 張處方中有2800 味中藥,其中頻率最高的為當歸,黃芪,地黃,黨參,白術,甘草,何首烏,黃精,枸杞。使用以上9 味中藥頻率最高的科室一次為:中醫科、腫瘤科、大內科、兒科、婦科。單張處方用藥平均為每張處方17 味,藥味偏多,總劑量總體來說都是最大極量,計量偏高。結論:中藥飲片在醫院用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補虛中藥使用頻率最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劑量普遍偏高,一些處方已超過《中國藥典》的規范劑量,不僅僅浪費了中藥材,而且對人體也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影響了臨床的療效及中醫藥的發展。
關鍵詞 中藥飲片;處方用藥;中藥房;用藥安全
中藥飲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組成元素,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將中藥材經過加工以后得到的藥品,可以分為經產地的中藥飲片、原形藥材飲片記憶在產地加工的基礎上再進行炮制的中藥飲片,所有的中藥飲片都是要用于臨床的[1]。為了了解我院中藥飲片的使用情況,及用藥安全情況,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藥飲片處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藥飲片處方中隨機抽取500張進行處方信息分析,現總結如下。
1 納入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了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我院各科室的中藥飲片處方的信息,在全院所有的中藥飲片處方中隨機抽取500 張進行處方信息分析,處方包括我院所有的科室,分別包括了初級、中級、高級的醫生開具的處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研究價值。
1.2 研究方法
參考2010 版的《中國藥典》、《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范》等對和總要飲片的臨床用藥、用藥科室分布、單張處方的藥味劑量、以及中藥總量進行總結,分析中藥處方飲片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和解決方法。
1.3 統計學分析
納入數據使用Epidatal.3 輸入,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數據做統計分析。本研究中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兩樣本均數t 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中藥飲片的臨床使用情況
隨機抽取的500 張臨床中藥飲片處方進行分析,統計出一共用藥2800 種中藥飲片,其中發現當歸,黃芪,地黃,黨參,白術,甘草,何首烏,黃精,枸杞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中藥,具體中藥處方中所占的比例見表1。
2.2 中藥飲片在各科室的分布情況
對抽取的500 張處方中含有當歸、黃芪、地黃、黨參、白術、甘草、何首烏、黃精、枸杞的處方按科室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中醫科占38.33%,腫瘤科占29.67%,大內科占29.67%, 兒科占7.67%, 婦科占2.67%,其他科室占6.67%,用藥頻率較高的藥物以補虛藥物為主,內科系列使用的頻率普遍較高。
2.3 單張處方出現的藥味數情況分析
對抽取的500 張處方中,可看到單張處方平均有17 味中藥,其中大多數集中在15-21 味之間占68%,8-15 味的處方占22%,小處方2-8 味的只占10%,大處方普遍偏多。
2.4 處方藥物使用總劑量分析
分析處方的總劑量, 大多數分布在250-299g 的處方占40%,350-399g 占33%,300-349g 的處方占20%,250g 以內的占4%,400 以上的占3%。
3 討論
中藥是一種天然藥物,中藥飲片是中藥材依據中醫藥的理論、中醫炮制學,經過加工炮制而成的,是可用于臨床的中藥。
研究表明,中藥材與中藥飲片沒有明確的界限,中藥飲片包括經過產地加工的藥材[2]。通過近1 年來我院中藥飲片處方的收集,隨機抽取500 張處方進行深入研究,發現當歸,黃芪,地黃,黨參,白術,甘草,何首烏,黃精,枸杞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中藥,中醫科占38.33%,腫瘤科占29.67%,大內科占29.67%,兒科占7.67%,婦科占2.67%,其他科室占6.67%,用藥頻率較高的藥物以補虛藥物為主,內科系列使用的頻率普遍較高[3]。不需要的運用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其有其特定的涵義,也有相當長的歷史,《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全書記載了365 種的中藥,其中也是以補虛中藥為主,具有補虛療效的中藥有165 種,占總記載藥物的45.3%;梁外張仲景著的《傷寒論》,全書記載了112 個處方,具有補虛功效的處方有85 方,占所有處方的75.8%;現代的藥典,2010 版的《中國藥典》收錄了567 種中藥,補虛中藥就占了113 種,占所有中藥的19.9%;按《中藥學》的教材分類,其中藥物分類使用頻率前五位的第一位就是補虛藥占了26% 以上,然后依次是清熱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藥物、解表藥物,縱觀古今都重視補虛中藥的運用,本研究也發現使用頻率最高的9 種中藥以補虛中藥為主,這與臨床使用有一點的關系,中藥具有調整人體氣血陰陽之作用,臨床中多用為改善人體的臟腑功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提高體質,中醫處方在中醫臨床 治療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4]。
同時統計了我院單張處方用藥,平均每張處方有17 味中藥,其中大多數集中在15-21 味之間占68%,8-15 味的處方占22%,小處方2-8 味的只占10%,大處方普遍偏多。處方的總劑量,大多數分布在250-299g 的處方占40%,350-399g 占33%,300-349g 的處方占20%,250g 以內的占4%,400 以上的占3%。藥物使用劑量偏大,根據《中國藥典》規定的用藥范圍,我院用藥劑量偏大,醫生在用藥的過程中一味的想追求治療效果,往往加大重要的使用劑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臨床的用藥安全[4]。除了一部分名醫在長期的臨床過程中對藥物的獨家使用規律以外,低年資醫生也不斷的挑戰用藥極限,一些名醫有自己特殊的治療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如醫院某名醫使用附子一味藥物就高劑量用到50g,雖然大大超出了藥典的劑量,但是在醫生確認簽字以后還是會給予支持,這是特例[5-6]。但是我們不鼓勵大家都這樣做,還是需要遵從藥理學的規范劑量,因為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使用劑量越大,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也就越大,研究也發現超劑量的使用中藥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及副反應的程度都是成正比的[7-8]。以上就提示我們必須加強中藥房對中藥飲片的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中藥飲片的使用劑量。中藥師要嚴格把關,發現超量的情況馬上指出。同時也要求醫生在開中藥飲片處方的時候,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根據疾病的需要以及患者的耐受情況開具適合的中藥處方,而不是一味的認為大處方才能治大病的思想,造成不良反應的發現[9-10]。
該中藥飲片數據整理出來之后,我們召集了全院的醫生及中藥師開會共討了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應該改進的問題,正對使用藥物的劑量問題,收集的眾多原因當中,影響最大的原因有:藥物本身的因素,藥材的質地、劑量,有些醫生認為若是藥材不產自原產地,療效肯定打折扣,于是加大了藥物的劑量以求療效,這是大劑量使用的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就是季節地域的問題,由于不同季節的藥材的質量有所不同,我院所處的地理位置,受到各大醫家流派的影響,也會在某些藥物的使用上增加劑量;第三就是用藥的方法上,藥物之間的配伍、使用目的等,一些低年資醫生還未搞清楚藥物之間的一些佐使關系,一些藥物共同使用會在某方面的療效大大提升,比如活血藥物的使用上,雖然單味藥物使用的劑量雖然不會很大,但是多味活血藥物同時使用就會加大出血的危險性。一些醫生基于求成,求愈心切,認為大劑量產生大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的規范臨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合理使用每一味中藥,科學的開具處方對于提高中藥的療效尤為關鍵,這也是傳統中醫中藥傳承的基本要素,當引起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 張麗輝, 李光, 張華生, 等. 中西藥不合理聯用處方的用藥分析[J]. 淮海醫藥,2012,5(12):11-12.
[2] 盛垚. 中西藥不合理聯用處方的用藥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1,23(6):36-37.
[3] 房玉珠.10 例中西藥不合理聯用處方分析[J]. 中級醫刊,2011,30(9):123-124.
[4] 朱建華. 中西藥物相互作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3(15):68-69.
[5] 張書超, 秦曉紅, 代鳳英. 中藥飲片的質量問題[J]. 中國醫藥導報,2008,5(2):85-86.
[6] 王婉茄. 中藥飲片的質量管理[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8(l):40.
[7] 金玉琴, 木海鷗. 中藥飲片質量現狀分析與對策[J]. 海峽藥學,2010,22(5):256-258.
[8] 趙智. 探討中藥房發現的飲片質量問題及相應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6):606-607.
篇5
關鍵詞:中藥房;藥材;管理;調配
【中圖分類號】R2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522-02
中藥是幾千年來我國醫藥文化的積淀,它是經過中醫學理論指導及臨床經驗研究之后而得到的一種天然藥物。中藥房作為醫院重要的服務窗口,調配并管理藥材是藥房工作的重要內容1。醫生所開出的處方是臨時性的方劑,調劑工作量比較大,由于缺少專業的中藥技術人員,工作中難免會出現錯誤。為保證中藥房能發揮其最大的服務作用,幫助病人盡快恢復健康,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管理。
1 醫院中藥房概述
1.1 醫院中藥房的性質:醫院中藥房是非臨床科室中一個重要的科室,是醫院設立的按照醫師處方以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為主的進行處方調配性質工作的一個科室。醫院中藥房,業務范圍只限調配本院內醫師處方,并根據中醫師臨床用藥特點,在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下,開展中藥制劑業務,不調配外來處方,也不做零售中成藥業務。
1.2 醫院中藥房的組成:通常由調劑室、制劑室、炮制室、煎藥室、藥材庫、質檢室等組成。
1.3 我國中藥房的發展前景:從中醫藥政策扶持方面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重點中醫醫院建設與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主要目標是弘揚祖國傳統醫學文化,促進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實現中醫藥事業的振興與發展。
從中藥現代化發展方面看,中藥的傳統劑型是中藥飲片,目前配制出中藥超微顆粒、中藥免煎配方顆粒、小包裝中藥飲片等劑型,從而更有利于臨床的配方及使用。
從中藥銷售使用方面看,我縣(安仁縣)是神農故地,中藥產業是我縣主要產業之一,下面有我縣及我院的中藥近幾年銷售使用量統計表。
安仁縣中藥材近幾年銷售量
安仁縣中醫醫院近幾年的中藥使用量
由表可看出,中藥的銷售量呈增長趨勢,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對中藥材的需求日益旺盛,由此可以看出中藥房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這樣有利的社會大環境下,中藥房既得到發展機會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要想得到長遠發展,提高中藥房藥材的配置和管理水平是中藥房發展的關鍵一步。
2 中藥房的藥材調配
2.1 中藥調配的含義:中藥調配是指按照醫師臨床處方所開列的藥物,準確地為患者配制藥劑的操作技術,通常應有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等六個程序。包括湯劑飲片的調配和湯劑的制備,中成藥制劑的調配,以及根據醫師處方為患者臨時配制其他藥劑等工作。
2.2 中藥調配的意義:不論是傳統中藥飲片,還是中藥經過加工炮制或制備成中藥配方顆粒、中藥超微飲片、中成藥等現代化劑型后,最后必須通過中藥房按中醫處方調配后發售給患者,因而調配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病人用藥的安全有效,在醫療保健事業中起著重大作用,是中醫藥各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體系。加強中藥調劑業務的管理,對提高藥品質量,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有著重要意義。并且,中藥調劑工作質量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涉及生命安危。因此,加強對中藥調配管理意義重大。
3 中藥調配管理
3.1 中藥飲片質量監控:中藥師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掌握新的評價方法,更要熟知傳統的鑒別方法,將新舊方法綜合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把好飲片質量關。
因為中藥飲片受儲存養護條件的影響較大,不易保管。因此,不常用的飲片,以及易揮發的藥材飲片在庫存管理時需要特別注意,區別對待,隨用隨購,防止庫存的積壓造成飲片效用的削弱。
3.2 處方調劑操作
3.2.1 強化審查意識:對處方的審查要嚴格按照衛生部頒發的《處方管理辦法》中所明確的“四查十對”來嚴格審查處方。在處方審核后,認為存在用藥不適當時,應當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藥師發現嚴重不合理用藥或用藥錯誤時,不應調劑,應及時告知處方醫師,并應當記錄。
3.2.2 炮制品合理應用:如遇臨時缺藥,調劑人員需及時與醫生聯系處理,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炮制品。
3.2.3 配伍禁忌:中藥傳統的配伍禁忌主要參照“十八反”、“十九畏”。在此不詳述。
3.2.4 復核發藥:調劑完畢后的復核工作至關重要,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防止調劑錯配、遺漏、劑量不準的重要措施,必須堅持,確保無誤。必要時提供用藥咨詢服務。
4 提高中藥調配的質量的措施
4.1 提高中藥調劑人員專業素質:中藥調劑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直接影響到調劑的質量,調劑人員必須具備上崗資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時要求調劑人員要加強業務學習,掌握新藥物、新工藝、新劑型、新用法,掌握新的藥學技術,充實自己,精通業務,提高業務素質。
4.2 加強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不應只在成片后,而應貫穿在飲片從購入到使用的全過程。保證和提高中藥調劑質量的前提是加強中藥飲片在各環節的科學管理2。具體應該做到:嚴格把好進貨關;嚴格把好裝斗投藥關;嚴格把好藥庫保管質量關;加強對毒性中藥飲片的管理等。
4.3 及時準確調配處方,確保調劑質量
4.3.1 嚴格審方:處方審核是一項對技術和專業知識要求很強的工作,要求配方人員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審方,能明白醫生的用藥意圖,才能在處方時對用藥劑量的準確、藥物的配伍禁忌等有正確的判斷。
4.3.2 規范處方應付:中藥處方的應付主要包括中藥別名和并開藥對的應付、常規炮制品的應付和常規臨時藥物搗碎的應付等。
4.4 做好用藥咨詢服務工作,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4.4.1 指導中藥的合理使用,防止亂用、濫用:由于不經中醫辨認,隨意處方已經造成了許多中藥的不良反應。所以調劑人員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方面耐心細致的指導患者,避免亂用和濫用造成的不良反應,同時應告知一定的配伍禁忌,避免藥物相互作削弱療效甚至產生毒性。
4.4.2 指導中藥煎煮和服藥禁忌:指導患者選用傳熱均勻、性質穩定的砂鍋、瓦罐、陶瓷罐、不銹鋼鍋等煎藥容器,禁用鐵器。另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在此不一一贅述
3 中藥房藥材的質量管理
3.1 嚴格采購制度:對長期供貨企業的資質進行評估,結合臨床用藥反饋意見,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審核其《藥品生產許可證》或《藥品經營許可證》及營業執照。定期到藥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及時反饋給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
3.2 嚴把驗收入庫環節:中藥材驗收入庫,是加強藥品質量管理的關鍵。中藥材入庫時,應由采購員及倉庫管理員共同驗收,入庫前認真核對中藥材的品種、數量、產地、規格、等級等數據;觀察有無變色、變質、蟲害等現象,核查無誤后,符合入庫條件的入庫保存管理,對質量存在問題的應拒絕入庫,并由采購員與產地廠家聯系調換。
3.3 嚴把調配關:調配是調劑中藥處方最重要的環節,要求從事調劑的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高度責任心,需要嚴肅認真按照醫師處方要求進行調劑3。
3.4 提高服務質量:醫院中藥房是為患者提供中藥學服務的窗口,也是體現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重要部門。優良的服務質量能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提高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4 結束語
醫院中藥房是醫院的重要部門,是醫院面向社會公眾的一個窗口,做好中藥房藥材的調配和管理不僅是管理好一個醫院的重要一步,同時也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這些都要求醫院重視中藥房藥材的調配和管理。
參考文獻
[1] 邱曉春.淺談醫院藥房的質量管理[J].中醫臨床研究,2009,24(1):87-88
篇6
關鍵詞:門診中藥房;管理;現狀;優化策略
中醫不僅具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對于養生保健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我國經歷了幾千年傳承的的瑰寶。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中醫的價值認識也逐漸加深。據有關臨床統計資料表明,北京市慢性病患者中大約有接近50%在中醫院就醫,大約40%的患者初次就診時選擇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1]。門診中藥房是中藥流通的主要窗口,也是醫院所有服務部門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因此、高水平的中藥房配藥師、先進的管理模式是提高門診中藥房管理水平、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的依據,只有采取先進、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門診中藥房的管理水平,促進醫院乃至我國整個中醫行業的發展。
1門診中藥房管理現狀
1.1思想觀念陳舊這主要是由于西醫的沖擊,加上社會習俗的影響,目前各大醫院特別是綜合性醫院重醫輕藥、重西輕中的現象仍然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藥房在醫院中的地位,挫傷了中藥房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由于思想的狹隘性,在疾病治療過程往往只看到西藥治療的短暫效果,而中藥往往需要長期的調理,因此一些患者便認為中醫效果比不上西藥?;颊叩乃枷胗^念也就帶動了醫院的發展方向變化,一些醫院雖然也對中藥房的管理作了相關的改進,但受到4年觀念的束縛,其發展前景并不樂觀[2]。
1.2中藥房的管理方式陳舊主要是由于對中醫的輕視,因此在中藥房的建設和管理上投入不夠。目前大多數醫院中藥房的工作就是只保證藥品供應及調劑,管理上也很被動,缺乏中醫臨床知識,無法介入醫師處方是否安全、有效、經濟方面的討論,也制約了中藥師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工作。而如今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及疾病患者的增多,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需要,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決定了一個項目需要長遠的發展就必須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推動門診中藥房的發展,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中藥房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進[3]。
1.3人員因素人是各項活動的主體,要推動藥房工作的開展,就必須要從活動人員入手,尤其中藥房工作人員在維護藥品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臨床醫療服務的順利進行等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而據有關臨床統計資料表明,目前中藥房工作人員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專業水平不高,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藥師,在知識水平的更新在也比較緩慢;這一方面是由于如今的藥物更新非常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的增多,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繁重,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藥房工作人員不思進取、滿于現狀等因素,這就使得藥房工作人員的知識無法得到及時更新補充,對一些補充的新劑型以及新藥缺乏認識;②藥學服務不能直接體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難以得到醫院的重視,導致藥房工作人員學習積極性不高;③醫院缺乏對門診中藥房的重視,在藥房人員的安排上不協調,人手不夠、藥方人員工作單一等因素都使得在用藥過程中缺乏安全指導等人性化服務,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降低患者對藥師的信任度,最后對醫療服務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4]。
1.4管理系統不先進,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比如在西醫方面目前都有了比較完善的HIS、LIS等系統,而對于中醫管理的軟件系統卻比較缺乏,同時在硬件設施上也比較欠缺,且不同醫院的臨床診療科目和用藥范圍都不相同,藥房設備、規模、藥品及人員數量和品種差別也很大;另一方面則是中藥房的質量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主要是由于重西輕中的思想觀念使得在中藥房的建設和管理上比較缺乏,比如由于一些必要的藥材養護技術和條件比較缺乏就導致了藥材出現發霉、蟲蛀等問題,如此一來,中藥質量和治療效果以及服務水平也就無從談起。
2 門診中藥房管理優化策略
2.1 轉變思想觀念通過以上調查可知,導致目前中藥房管理出現眾多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觀念陳舊,存在重西輕中的思想,最終導致了人員建設、資源建設等眾多方面比較缺乏。因此要優化管理策略首先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到中藥的價值意義。中醫藥源遠流長,在我國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不僅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對于養生保健也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而在目前,受重西輕中思想的影響,在中藥房管理中,醫院對中藥房的管理投入比較缺乏,因此對中藥房的人員們對中醫藥以及中藥藥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2 加強中藥房的建設投入,轉變藥房管理模式要加大中藥房的人力資源及設備設施的建設投入,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藥品管理,所以藥品質量必須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按照現代管理學的要求加強對藥品質量的檢查,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確保藥品的安全性、穩定性、有效性、可控性。
2.3 加強藥房人員的管理與教育首先是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讓工作人員認識到藥物質量的重要性,提高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視度,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積極投身到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之中;其次是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醫院或科室可通過學習講座、專業考試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員對中藥藥材、藥品管理及使用等相關知識的了解,通過不間斷地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工作人員不但能調配處方、管理藥品,還能準確地為患者解答疑難,綜合提高整體素質,從而提高中藥房服務質量。
3討論
中藥房是醫院重要的服務窗口,也是醫院良好形象的展示點,為全院中藥治療的效果和中醫發展奠定了基礎,并肩負著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藥服務及用藥咨詢等重要職責。因此,醫院要認識到中藥房管理的現狀,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采取有效的優化策略加強建設和管理,提高中藥房管理水平,提高中醫服務質量,推動醫院乃至整個中醫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東海,吳娟萍,楊瑩詩.綜合藥房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藥房,2005,21:1624.
[2]李會銀.中藥房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現狀及對策[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02:97.
篇7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房實施規范化管理的方法及意義。方法總結醫院中藥房實施規范化管理的經驗。結果通過實施規范化管理,能規范藥師在藥物使用過程中的職責和權益。結論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優良藥房工作規范”,對提高我國藥學服務整體水平,加強對藥品使用的監督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藥房;規范化管理
優良藥房工作規范(GoodPharmacyPractice,GPP)是衡量藥師為病人或消費者服務的標準,即藥師在藥品供應、促進健康、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改善處方質量等活動中貫徹“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care)的標準(中國非處方藥協會,《優良藥房工作規范》,2003)。目前我國的GPP是由中國非處方藥協會的一個行業自律性規范,并不包括醫院藥房。2004年以來,我院開展了全面規范化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綜合性醫院中藥房實施規范化管理進行探討。
1人員管理
1.1職業素質現代藥學服務是以病人為中心,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積極轉變觀念,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改善服務,從傳統的窗口服務型轉向藥學知識服務型。通過規范服務程序、服務用語和服務行為,使藥師們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作為特殊消費者的病人,有權享受應有的藥學服務,牢固樹立一切行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準則,并以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工作人員體會病人及家屬的就診心情,從而更主動地體貼、關心病人。在實際工作中,還要注重培養工作人員提高人際溝通能力,協調處理糾紛能力,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
1.2業務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是實現藥學服務的基礎。科室主要通過繼續教育、函授、自考、執業藥師考試等方式來更新專業知識;鼓勵工作人員進行科研活動、,并直接與職稱晉升、資金掛鉤;建立科室業務考試題庫,將藥學基礎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通過考核的形式加以鞏固。經過幾年的實踐,科室人員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普遍調動起來了,業務素質普遍提高。
1.3整體觀念中藥房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思想上要有整體觀念,工作上要做到密切配合,個人的榮辱應該與醫院、科室的發展緊密相連。科室注重員工個人的發展,在日常工作中強調各班組集體的力量,搞好團隊協作,促進整體發展,以提高科室的凝聚力。
2工作管理
2.1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三條明確規定:藥學部門應建立、健全與藥事工作相關的各項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規范、科學的規章制度與標準操作規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是優質工作的保障。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服務質量為目的,是制訂和實施規章制度與SOP的宗旨。我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醫院、科室的實際工作,科室員工一同參與制訂了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SOP,從藥品出入庫制度到投訴處理程序,具體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使每項工作的開展都有據可查,減少了差借事故的發生。中藥配方工作繁瑣,等候時間較長,但是配方人員仍然必須遵守中藥處方調配制度,配方時一定按處方上的藥味順序一一稱取,等分藥物;如需特殊處理的飲片,一定按規定處理后,明確交代中藥的用法、用量及有關注意事項;對于病人的疑問,用藥咨詢、合理用藥問題,要認真解答,讓病人滿意。這些都是SOP的具體要求,并且作為科室規范化檢查項目,考核情況與資金掛鉤。
2.2建立科學的服務模式門診藥房實行柜臺式發藥,使藥師以更親切的姿態面向病人,使患者及家屬有一種平等及被尊重的感覺彼此的信任度提高了;當面交待用藥注意事項,不僅提高了配方效率,更使病患者對藥房感到放心。
2.3實行目標管理在藥房實施目標管理,把設定目標和崗位責任制聯系在一起。各部門因工作性質不同,建立處方量、差錯率、帳物相符率等工作指標,并與上年同期情況進行縱向比較,全面考核崗位工作情況,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
3藥品管理
3.1資質的嚴格審查對醫院欲購進的每一種藥品,都要嚴格執行《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審核制度》,嚴格審查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的資質文件(復印件)。對進口藥品要審查《藥品進口注冊證》《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及價格批文。所有復印件均須加蓋出具單位的鮮章。集中招標采購的中標藥品要嚴格執行招標政策。
篇8
1.1缺乏統一的醫院中藥房規范化管理具體文件自1998年開始[3],我國先后對實驗室、臨床試驗、藥材的產銷和經營以及醫院制劑配置等環節制定了規范化管理文件,但針對醫院藥房及中藥房的規范化管理文件尚未出臺。也正是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當前的醫院僅僅根據2002年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藥事暫行規定》進行醫藥中藥房的藥事管理,但由于《醫療機構藥事暫行規定》所涵及的藥事內容有限,也就間接導致了當前的規定與操作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達到規范化,而此時監管部門在未考慮到管理文件缺乏的情況下強令要求整改,使得醫院和監管部門不能協作統一[4]。因此,制定統一的醫院中藥房規范化管理具體文件迫在眉睫。
1.2醫院中藥房的硬件條件較差在基層醫院藥房管理中突出的問題是中藥房的基礎設施落后及硬件條件較差。中成藥的種類不斷增加,其存放的環境條件也愈發嚴格,此時所要求醫院醫藥的硬件條件應更為規范、具體。然而此時的醫院中藥房僅為藥品放置倉庫,其較小的面積和較差的基礎設施并沒有達到中成藥存放要求。有的醫院藥房藥櫥、藥柜舊而少,藥架上、地面上的藥品擺放混亂,內服藥與外用藥、藥品與非藥品均無醒目的分類標識,藥庫無藥品堆放的專用地腳架[5]。有的藥品在儲蓄的過程中需要對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陰涼庫、常溫庫和冷庫等應分類管理,但目前的醫院中藥房很少有這樣的分類,這就間接造成了保質期對于中成藥的質量不存在任何意義[6]。
1.3藥劑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鑒于目前我國醫院用藥總體安全水平仍達不到國際標準[7],全國各地醫院中藥房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也嚴重不足,甚至有一定數量的未經過培訓的社會人員,導致了藥房管理工作的不良運行[8]。大部分醫院為了維持醫院中藥房的正常運作,將非中藥學專業乃至是非藥學專業人員調入中藥房工作,以維持醫院藥房的正常運作[9]。而非藥學專業人員并不具備藥學服務精神和基本素質,甚至對藥品擺放位置都不熟悉,很難對藥品的質量進行專業的管理、監督與指導,且中藥房人員每日的工作量大,幾乎沒有時間進行統一的進修、培訓與學術會議,使得他們知識更新與提高較慢,嚴重阻礙了藥劑人員的咨詢服務。而且部分中藥師忽視醫院制度,在工作時不夠專注,拿藥時與其他藥師聊天談笑,沒有專業精神,甚至工作時間做自己的私事,這些現象都使患者降低了對醫院的信任[10]。
1.4缺乏完整規范化的藥品流通記錄在藥品的流通過程中,醫院中藥房往往從藥品經營企業購進藥品。而在藥品的生產和購銷的產業鏈中,購進人員對藥品的生產企業了解甚少,且并未對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批準文號和質檢報告等相關法律文件進行核實與記錄[11],這就導致我們并不能對藥品進行規范化的儲存與養護。此外[11]在藥品的購進、驗收和保管制度、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制度,藥品質量事故處理與報告制度,藥品質量信息管理制度,“首供企業”和“首用品種”質量審核制度,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藥品管理制度,退換貨藥品管理制度,中藥飲片購進、驗收、儲存、養護和出庫復核等多項管理制度均不完善[12]。
1.5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普及較難當前,大部分醫院采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對藥品進行管理,但較多處于出、入庫、記賬和門診劃賬等基礎操作,對于使用計算機提取藥品有效期,預告近期到期藥品,優先領取近期藥品、按消耗量申領藥品和庫存不足藥品不予劃賬等更多便利的操作沒有落實在具體的應用中[13]。分析原因,大多數醫院使用的軟件均從計算機公司購買,然后計算機公司對于每個醫院的運作流程和使用情況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這使得計算機網絡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帶來其應有的便利。此外,由于計算機公司并沒有給醫院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指導,這也造成了計算機網絡系統在管理中的普及較為困難[14]。
2針對中藥房管理的合理化建議
2.1制定統一、規范的管理文件我國醫療機構管理中心應盡快組織專家編寫統一的醫院中藥房規范化管理文件,各醫院據管理文件進行規范化管理。在文件出臺之前[15],各地中藥房應以《藥品管理法》和《醫院藥事管理暫行辦法》為準繩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關于人員與管理、設備與設施、藥品購進與驗收、藥品儲存與養護、調配與藥品使用等方面臨時性規范管理文件,從源頭解決當前制度混亂的問題,為中藥房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和具體化提供硬性指標,從而提高中成藥等藥品的質量,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16]。
2.2加大對醫院中藥房硬件設施的投入藥房環境對于藥品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了當前的中藥房環境并不能保證藥品的質量。在當前的醫院中藥房中,主要存在著可使用面積較小、空間布局較不合理、存儲條件相對簡單和必要設施匱乏等問題[17]。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前提中,對于醫院中藥房硬件設施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如設置合格藥品庫、不合格藥品庫、待驗藥品庫、待退藥品庫等并賦予不同顏色的醒目標牌;根據醫院中藥房的業務量分配中藥飲片庫、中成藥庫、藥材原料藥庫、住院部藥庫等并標注清晰;各個藥庫均配備冷藏柜、空調機、溫濕度計、消毒噴霧器及遮光藥架等設施,并保證常溫庫(區)溫度保持在10~30℃;陰涼庫(區)溫度不超過20℃;冷藏庫(區)、柜溫度保持在2~10℃;濕度均保持在45%~75%[18]。從硬件條件上保證藥品的質量安全,為病人的有效性用藥嚴格把關。
2.3藥劑人員的引進與培養醫院藥房是一個以藥學技術為依托的科室,在醫院中藥房的管理中,藥劑人員的綜合素質非常重要,醫院藥房是一個負責收方、審方、調劑和分發藥物等繁瑣工作的地方[19]。對于藥劑人員來說,確保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至關重要。所以醫院中藥房應大力引進基礎知識扎實、具有獨立的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等高素質人才,并根據藥劑人員的擅長方向為他們進行定期的“三基”培訓、專題講座和學術活動等培訓措施[20]。在保證藥劑人員熟悉國際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樹立他們的服務意識,以病人為中心,端正服務態度,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用藥指導,給予他們最合理的用藥方法,真正體現藥劑人員的實際價值[21]。
2.4完善相關的規范化記錄在加強醫院中藥房硬件條件投入的同時也要做好規范化記錄等相關的管理方案。對于規范化記錄的完善應從下面幾方面做起[1]:完善藥劑科分化藥品的職權和功能,將醫院所有藥品交由藥劑科統一處理;對藥劑科人員進行定員、定崗管理,使其明確各自的職責,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成;對中藥制品的采購、儲存和養護、出庫和審核、特殊藥品與貴重藥品的保管、藥品拆零管理、服務質量管理、藥品信息收集、重要設備設施的檢測與維護、退貨藥品的保管與處理、安全與衛生管理和不合格藥品的保管等進行規范化的記錄與管理[22]。在加強規范化記錄管理的同時,也要為其管理制定規范化的記錄表格,如藥品驗收表、在庫藥品養護表、特殊藥品使用申請表、貴重藥品保存(使用)表、設備設施檢測與維修表、安全衛生考勤表等[23]。
2.5提高計算機網絡的使用范圍當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使用局限在出入庫、記賬和門診劃賬等基礎操作,這嚴重地浪費了計算機網絡的多種功能,同時也浪費了工作人員的有效工作時間[24]。中藥房應在基礎操作的基礎上,增加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程度,擴大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使用范圍,對中藥房信息進行全面的管理,為院內的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即時信息,以減少藥品錯誤使用等情況的發生。與此同時,對醫院中藥房的透明化、公開化處理不僅促進了醫院藥房資金和物流的有機結合,也增強了醫院藥品采購的公開度、安全度[25]。對醫院藥房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普及可節省患者排隊取藥的時間,提高臨床藥學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
3醫院中藥房管理實施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1中藥房規范化管理實施中法規與現實的矛盾中藥房的規范化管理的全面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醫院中藥房需要根據《醫療機構藥事暫行規定》進行管理,但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法律法規不能包括的問題,主要表現[26-27]在醫院藥房對分發藥品的退換問題上,法規要求發出去的藥品不能退回,但在實際中,醫院作為服務性單位需要為患者考慮而收回退回的藥品,這種矛盾時有發生。
3.2口服藥配發中存在的問題在住院患者口服藥物的配發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我國醫院中藥房采用窗口式模式進行藥物調劑,但這種封閉式的方法透明度較低,患者領藥較為困難,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屬要在排隊取藥之前還要經過處方、劃價、交錢等多個環節,這些程序不能從患者的角度出發,且方式繁瑣和步驟冗長,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滿意度[28]。
篇9
【摘要】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基層醫院中藥房通過信息化、規范化、人性化改造和執業醫師制度不斷完善,服務工作才能得到進一步提高,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藥衛生要求。
【關鍵詞】新醫改 基層醫院 中藥房管理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及新醫改政策的出臺,要求充分發揮祖國醫藥的服務作用,加強中醫臨床研究,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采取扶持中醫藥發展政策,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因此要把中醫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作為中醫工作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中藥房,簡單的藥物調劑的模式已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管理應向信息化、規范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才能適應現代中醫藥管理發展需要。我院實施的一些管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加大硬件投入,推進中藥房信息化建設。新醫改政策提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計算機網絡在醫院已廣泛使用,我院在醫院管理系統平臺上,除正常的劃價、取藥、庫房管理業務基礎上,針對中藥房的特點我院增添了以下幾個工作菜單:
1.1、藥品存放顯示菜單。根據藥品消耗頻率進行歸類并計算機上存檔。如分為高頻、中頻、低頻3類,并根據藥的類別盡可能放在有利區域,這樣藥師既容易記,抓藥也節約時間,如不清楚上機一看一目了然,這樣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為患者節約時間,提高醫院服務的滿意度。
1.2、藥品高儲、低儲報警菜單。防止藥品過多造成損失和不足現象,同時為進貨提供數據上的支持。
1.3、存儲濕度,濕度報警菜單。我院購買了濕度、濕度儀聯接計算機,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報警,嚴格執行藥房存放條件,確保中藥的質量。
1.4、失效報警系統菜單。每一個藥品進入中藥房都必須輸入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并設定失效期前三個月報警日期,及時提醒藥劑人員和臨床醫生溝通,減少醫院損失。
2、規范化中藥房管理,嚴格執行中藥房藥品各項制度。隨著新醫改政策中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推進,在基層醫院的西藥品種中減少,為發揮中藥作用提供更大的舞臺,中藥藥品管理顯得更加重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2.1、藥品的資質審查和采購,要杜絕人情關,從主渠道進貨,禁止采購“四無”(好無批準文號、無批號、無廠家、無商標)和偽劣中藥材[1]。及時掌握藥的價格信息,對調價和增值的藥品,要抓住機遇,盡量予以采購。
2.2、藥品的入庫驗收。藥品入庫嚴格執行驗收制度。凡是進入藥房的藥品要有工人檢查核對品種的真偽、規格、數量,包裝等是否符合規定[1,2]。
2.3、藥品的保管,藥劑人員要充分地了解中藥材有效成分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采取適當措施做好藥房藥材的防涼、防熱、防潮、防蛀。特別是霉雨季節要勤曬,在曬時應根據藥材的性能要當處理。比如容揮發油的藥材如薄荷、細辛、當歸等不宜暴曬,過高溫度揮發油易散發,顏色和香氣;再比如合油脂類藥材柏子仁、大麻仁、杏仁等在強烈的日光照射下會氧化分解,溫度增高使藥材由油質外溢,產生泛油、酸販等變質現象[3]。
2.4、藥品的盤點工作由于中藥材的特殊性,特別是飲片都是整進零買,易出現機、帳、物不符,在加強計算機管理的同時,應做到每月盤點1次,零散藥品盤點時要稱量準確到“克”。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盤點數須達到機、帳、物一致性。
3、改善服務環境,轉變中藥房服務模式。根據新醫改政策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轉變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堅持主動服務,溫馨服務,上門服務的要求。我院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3.1、改“窗口式”服務為柜臺式服務,建立“零距離”調劑服務模式[2,5]。醫院門診藥房窗口工服務,盡管有自身的特點,但新醫改形勢下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并且這種方式已顯現諸多不利之處,窗口就像一道無形的墻,阻礙了醫患之間的交流,給患者帶來不悅,往往出現雙方交流誤會。通過改變以往封閉式的窗口服務,采取開放式柜臺服務,實現患者與藥師面對面地對話、交流,建立“零距離”調劑服務模式。通過這種服務模式能充分地發揮藥師和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一是增強了藥師原本淡漠的主動服務意識;二是增強了患者的強烈參與感,可以方便地向藥師提出用藥方面的有關問題,以最佳的藥物依從性,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三是零距離的調劑服務模式可重塑藥師形象,提高醫院信譽。
3.2、規劃就醫環境,提供溫馨服務。我院重新規劃中藥房布局,配備候診椅方便患者等候取藥、電視播放輕音樂、并用綠色植物美化環境等方法,使患者油然而生一種輕松感,溫馨感,從而調節患者心理,更好的服務于臨床。
3.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中藥氛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我院會同中醫管理科自辦中藥節,每年端午節舉辦一次中藥節,利用廣播、有線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并散發健康教育處方,廣泛地宣傳中醫藥好處,并免費贈送艾葉、菖蒲、香包,為患者表達一種關愛,為親人為愛人領一個心意,為家人保四季平安健康。
3.3做好隨訪工作,緊密醫患關系。我院針對經常服中藥的慢性病患者,做到一要中藥房留下電話號碼,定期回訪詢問用藥效果,介紹新特藥,二要與中醫管理科人員走進社區,上門服務,與患者面對面溝通,進一步拉近與患者距離,。
4、加強臨床溝通,充分發揮執業藥師職能
新醫改指出要規范藥品的臨床使用,發揮執業藥師指導合理用藥與藥品質量管理和不良反應的監測等作用。在為患者治療過程中,醫生是治療的主導者,護士是治療的觀察者,藥房是安全有效的提供者,三者完成整個治療過程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并且專業的優勢更有益于產生互補作用,藥房辦員不能停留在藥物調劑這個層面,而是要主動地面向醫護人員,向向患者走出藥房深入臨床,患者中間主動同他們溝通充分發揮藥物在疾病過程中的最大效應,減少不良反應,避免用藥失誤和醫療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麗,湯子孝,白楊.我院中藥房現代管理的體會[J].中國藥房,2008,19:21.
2、蔣建國,唐璐,王建新.現代藥房“零距離”調劑模式討論[J],世界臨床藥物,2003,24(7):446-448.
篇10
[關鍵詞] 中藥;合理用藥;處方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3(a)-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escription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of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further regulate the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Totally 3640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our hosptital were randomly chosen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prescription comments (trial). Results In the 3640 prescriptions,there were 302 cases (8.30%) of unreasonable drug use.Nonstandard prescription writing,repeated medication use,non-indicated use of drugs,unsuitable usage and dosage and inappropriate combination use of drugs were the main questions.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of ir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prominent.Clinicia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physicians on standard prescription writing and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ists should strengthen efforts to audit prescriptions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ational drug use;Prescription analysis
中藥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節人體功能的藥物。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和中藥材。中成藥是以中藥材或其提取物為原料,按規定處方和標準制成各種不同劑型的中藥制劑[1]。隨著中藥在我院門診應用的日益廣泛,不規范處方和不合理使用中藥的情況也日益增多。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門診中藥房處方3640張,并組織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工作10年以上的中藥師對其進行點評,分析其不規范性和使用中的不合理現象,以期為臨床安全、合理應用中藥提供依據和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門診中藥房處方3640張。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參照《處方管理辦法》《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中成藥)》和藥品說明書等對其合理性進行評價。并利用Microsoft Excel對中藥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臨床診斷、用藥品種、劑量、療程、溶媒種類和用量等。
2 結果
2.1 處方的基本情況統計
抽取處方3640張,對處方用藥金額進行統計,單張處方金額最大為298.42元,最小為10.56元,平均金額為80.26元;每張中成藥處方平均用藥數為2.3味;每張中藥飲片處方中的藥味數最少為1種,最多為23種。
2.2 中藥不合理處方類型的分布情況
隨機抽取的364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302張,占抽查總處方數的8.30%,其余為合理處方。其中不規范處方136張,占不合理處方的45.03%。用藥不適宜處方中重復用藥處方42張,占不合理處方的13.91%;適應證不適宜處方38張,占不合理處方的12.58%;用法用量不適宜處方29張,占不合理處方的9.60%;聯合用藥不適宜處方26張,占不合理處方的8.61%;其他不合理處方31張,占不合理處方的10.26%(表1)。
3 討論
3.1 不規范處方
依據原衛生部頒布的《處方管理辦法》(2007版)中處方書寫的基本要求包括:年齡必須寫實足年齡,新生兒、嬰幼兒寫日、月齡,必要時注明體重[2]。中藥房常見的不規范處方如兒科處方大多數未注明新生兒或嬰幼兒的體重。中藥處方腳注是指醫師開寫中藥處方時在某味藥的右上角加以注解,包括“先煎”“后下”“包煎”“沖服”等,其作用是指示藥師或患者在調劑和煎煮過程對該味藥應采取的特殊處理方法[3]。這些特殊的注意事項在用藥過程有重要意義,關系到煎煮方法的正確與否,從而直接影響湯劑的治療效果[4]。我院部分中藥飲片處方腳注缺失,如車前子未標明“布包”(導致可能糊鍋),制附子未標明“先煎”(導致毒性增加)。需特殊煎服的中藥飲片,開具處方時,一定要標明,否則可能影響藥物的療效,也可能增加藥物的毒性。另外,還有一些處方存在臨床診斷不規范的情況,如臨床診斷為開藥、體檢等。
3.2 重復用藥情況
重復用藥是指藥理作用相同的藥物聯合使用[5]。多種中成藥的聯合應用,應遵循藥效互補原則及增效減毒原則。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藥原則上不宜疊加使用[6]。含相同或不同毒性成分的中成藥同時使用均應界定為重復用藥[7]。我院一些中成藥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存在重復用藥情況:①附桂骨痛膠囊和溫胃舒膠囊成分中均含有附子,其主要成分為烏頭堿,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不宜同時使用;②金羚感冒片和貫防感冒靈片同時含有氯苯那敏,不宜疊加使用;③復方丹參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同時含有冰片,成分重復[8];④巖鹿乳康膠囊和乳癖散結膠囊均可活血,軟堅散結,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不宜疊加使用;⑤蓮花清瘟膠囊和芩翹口服液同時含有連翹和大黃,用于清熱解毒時,選用其中之一即可;⑥仙靈骨葆膠囊和藤黃健骨丸同時含有羊藿,不宜同時使用;⑦上清片和一清膠囊同時含有大黃和黃芩,為重復使用清熱解毒藥。
3.3 適應證不適宜
適應證不適宜是許多醫院點評中成藥處方時發現的主要問題之一[9]。將處方臨床診斷與藥品說明書功能主治對比,若兩者一致,則認為藥品適應證與臨床診斷相適宜[7]。而在臨床無過度醫療主觀意向、無診斷書寫主觀失誤的前提下,選取的藥品不適合患者的疾病治療和改善的情況[9],即為適應證不適宜處方,如臨床診斷為帶狀皰疹神經疼痛,處方開具獨一味分散片。獨一味分散片功能主治為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各種外科手術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崩漏、痛經、牙齦腫痛等,但其不適宜于帶狀皰疹神經疼痛的治療,屬于無適應證用藥;跌打生骨片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強筋健骨,用于骨折,而我院醫師給予臀上皮神經炎患者開具跌打生骨片,也屬于無適應證用藥;大株紅景天膠囊可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用于心血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心絞痛,癥見胸痛、胸悶、心慌、氣短等,腦梗死、垂體瘤、乳腺癌、乳腺增生患者使用大株紅景天膠囊,屬于無適應證用藥。
3.4 用法用量不適宜
用法用量不適宜包括超說明書規定劑量、用藥途徑錯誤和服藥時間不適宜等。具體的服藥時間應根據患者的胃腸狀況、病情需要及藥物特性來確定,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補氣藥宜晨起空腹服用,滋陰安神藥宜睡前服用等[10]。六神丸說明書規定劑量為10粒/次,而我院常給予20粒/次;維C銀翹片規定劑量為2片/3次,而我院常給予3片/3次或4片/3次;苦參凝膠正確用法為注入陰道深部,而有醫師開具為外涂;紅核婦潔洗液正確用法為沖洗外陰和陰道,而有醫師開具為外涂;冠心丹參滴丸說明書用法為舌下含服,醫師開具為口服。給藥途徑和服藥時間不正確,將影響藥物的吸收及療效[11]。藥物劑量過小時,可能達不到治療效果;劑量過大時,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這就要求醫師在沒有循證醫學支持的情況下開具處方時,要嚴格遵循中成藥說明書規定的劑量,切不可隨意減少或增加劑量。
3.5 聯合用藥不適宜
聯合用藥不適宜包括3種情況:①藥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藥物重復使用;②聯合用藥影響療效;③聯合用藥可產生不良反應。如中風回春丸和通心絡膠囊同時含有毒性成分蜈蚣和全蝎,合用致毒性增加,對患者的身體危害極大;復方丹參滴丸和法莫替丁聯用,復方丹參滴丸含有黃酮類成分,會與法莫替丁形成螯合物,導致療效降低[12]。我院部分醫師給予患者同時開具復方甘草片和阿司匹林膠囊,據報道,復方甘草片含有甘草浸膏成分,與阿司匹林聯用有誘發或加重潰瘍的潛在風險[13]。一些具有祛邪作用的中成藥,如清熱解毒類和瀉下類不宜長期和六味地黃丸聯合使用,以免降低六味地黃丸的療效,因為六味地黃丸中含有山茱萸,山茱萸肉能分解出大量的有機酸,不宜與含有龍骨等堿性成分的中成藥合用,如益腦膠囊等。
3.6 其他
我院醫師常給予糖尿病患者開具丹紅注射液和胰島素同時靜脈滴注的處方,而丹紅注射液的注意事項中寫明“本品不得與其他藥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內使用”,因此建議給予糖尿病患者丹紅注射液靜脈滴注時溶媒應選用0.9%生理鹽水。銀菊清熱片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而馬來酸氯苯那敏有很強的致畸作用,不能給妊娠期3個月內的婦女使用,可能造成胎兒畸形,馬來酸氯苯那敏說明書中也規定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存在有禁忌證用藥的情況。為臨床診斷為關節疼痛的孕婦開具小活絡丸,也屬于有禁忌證用藥的情況。蓮花清瘟膠囊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等,用于風寒感冒患者則加重病情,屬于遴選藥品不適宜處方。復方甘草片含有甘草成分,會導致血糖升高和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病情,糖尿病和消化性潰瘍患者均不宜使用。
從本調查結果可看出,我院中成藥不合理處方率高于文獻報道[14-15]的其他醫院的數據,中成藥處方點評結果與文獻報道的其他醫院的點評結果一致[15-20]。為此,本院制訂了一些措施以降低中成藥處方的不合格率:①將門診中藥房的幾位藥師組成品管圈,利用決定矩陣圖確定活動主題,運用魚骨圖找出不合格處方的原因,根據“二八法則”分析問題主因,繪制柏拉圖確定改善目標,查看雷達圖匯總活動成果。②加強對臨床醫師的培訓,提高中醫藥理論水平,使其能做到辨證施治,不隨意擴大中成藥的適應證和用法用量,從而進一步提高用藥水平。③完善我院信息管理系統,限制醫師開具任意缺項或書寫不規范的處方和有配伍禁忌或聯用不適宜處方,如“十八反”“十九畏”處方,并能發出警告等。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凡例.
[2] 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Z].2007.
[3] 蘇玉純,沈緊治,王政.我院門診3291張中藥處方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8):720-722.
[4] 施麗瓊,徐軍偉.6000張中藥處方用藥分析及處方規范分析[J].海峽藥學,2011,23(2):175-177.
[5] 蘇志強.醫院開展中成藥合理應用評價的實踐與探討[J].中成藥,2014,36(2):428-431.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6.
[7] 周永梅,房德敏,高穎,等.醫院中成藥處方合理性評價標準的探討[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4):307-309.
[8] 趙金鳳,張志成.門診中成藥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2011,31(7),994-995.
[9] 金銳,王宇光,薛春苗,等.中成藥處方點評的標準與尺度探索(四):適應癥不適宜[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 35(13):1161-1167.
[10] 劉鳳玲.中成藥應用需要規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 16(6):461.
[11] 周明明,郭偉,陳蕾,等.我院2013年門診中成藥不合理用藥分析[J].新疆醫學,2015,45(7):1002-1003,1009.
[12] 楊汝鐵.中醫急癥用中成藥與西藥的配伍禁忌[J].中國藥業,2001,10(2):61-62.
[13] 趙立子,馬錦芳,鄧穎,等.銀杏葉提取物對細胞色素P450酶CYPA2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5, 21(2):122-125.
[14] 趙大鬼,周泠涓,張桐.某院門診中成藥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業,2015,24(12):81-83.
[15] 周杰.某院2013年門診中成藥處方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業,2015,24(18):84-86.
[16] P昭銀,鐘志冰,陳宗武,等.我院1800張中藥飲片處方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4):160-162.
[17] 張勇,張雪波,張春波,等.233張不合理中成藥處方分析[J].北方藥學,2015,12(3):174-175.
[18] 文睿,張俊芳,何思緣,等.382605張門診處方點評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10):1409-1411.
[19] 鞠周維,張建英.某院3789張門診處方點評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56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