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影像學范文
時間:2023-03-20 04:5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腫瘤影像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35例鞍區腫瘤中,垂體瘤18例,顱咽管瘤13例,腦膜瘤2例,星形細胞瘤。蛛網膜囊腫個1例。著重分析鞍區常見腫瘤的影像學表現。還對鞍區腫瘤的定性診斷作了討論。
【關鍵詞】鞍區;腫瘤;影像學
【中圖分類號】R739.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4-0042-01
鞍區是顱內腫瘤的好發部位之一。多數可根據影像學表現確定腫瘤發生部位,范圍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診斷。
1資料與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經手術病理證實的鞍區腫瘤35例,其中垂體瘤18例,顱咽管瘤13例,腦膜瘤2例,星形細胞瘤及蛛網膜囊腫個1例。所用影像機GE9000Ⅱ型,30例用冠狀面掃描,2例用橫斷面掃描,3例用冠狀面及橫斷面兩種方法掃描,層厚為2~5mm。31例做了強化掃描。
2影像表現分析
垂體腺瘤18例。根據腫瘤是否分泌激素分為有分泌功能的及無分泌功能的垂體腺瘤。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長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嗜堿性腺瘤2例。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無分泌功能的嫌色細胞瘤12例。根據腫瘤的大小直徑小于10mm垂體微腺瘤1例。男6例,女12例,年齡27~74歲。
2.1垂體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強化冠狀掃描,鞍區見9mm×10mm×8mm類似圓形低密度區,邊緣清晰,密度不均勻,腫瘤基底部緊貼鞍底,使鞍底骨質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質輕變吸收稀薄。大于10mm的腺瘤17例,為類圓形10例,分葉狀或不規則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強化掃描。平描示:8例為略高密度(CT值為40~60Hu)。5例為高密度(CT值為60~80Hu)。4例為低密度(CT值為35Hu以下)。強化示:8例為不均質強化,低密度區CT值為5~16Hu,高密度區CT值為40~90Hu。6例為環狀強化。3例為均勻強化。腫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顯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閉塞。4例累及三腦室。2例引起雙側腦室擴大。2例向下破入蝶竇。14例鞍底骨質吸收變薄。1例見有鈣化。CT值為130Hu。
2.2顱咽管瘤13例年齡6~45歲,男7例,女6例。13例腫瘤均位于鞍上,6例引起蝶鞍擴大及鞍背骨質吸收。腫瘤最大為72mm×88mm。腫瘤形態呈圓形。類圓形9例,分葉狀4例。平掃4例,平掃加強化4例,直接強化6例。平掃為低密度膠囊性腫塊,CT值為負10~15Hu。增強掃描表現為環形強化,囊壁規則,CT值為40-67Hu。12例見有鈣化。7例腫瘤囊壁呈環狀鈣化。5例腫瘤呈結節狀或弧狀鈣化,CT值為90~230Hu。13例腫瘤均侵犯鞍上池,鞍上池不同程度的填塞和閉塞,12例三腦室受累及,9例雙側腦室擴大。
3討論
3.1垂體瘤垂體瘤直徑小于10mm,僅位于鞍內,蝶鞍無明顯改變,鞍底可見局限性向下凹陷,骨質吸收變薄,垂體內顯示局限性低密度區,以上征象為微腺瘤的主要特征。在診斷微腺瘤時,應注意觀察正常垂體的高度。大于10mm腺瘤易于顯示,影響表現為:腫瘤向下侵犯蝶竇,使蝶竇受壓,變偏或腫瘤直接破入蝶竇內。向上腫瘤可突破鞍隔侵入鞍上池,使鞍上池變形,鞍上池部分填塞或閉塞。向兩側可侵犯及雙側海綿竇,表現為海綿竇擴大,腫瘤包繞頸內動脈,侵入的腫瘤常較海綿竇及同側頸內動脈強化少,海綿竇內的顱神經受壓,移位,變形或不顯示,海綿竇側壁受侵蝕,廣泛骨質破壞。此征象對診斷垂體瘤亦有較大的定性意義。腫瘤密度顯示為不均勻,CT值在90Hu以上者無疑為腫瘤鈣化。而密度低、CT值與腦脊液相近者,大多數為腫瘤的壞死或囊性變所致。腫瘤形態多呈類圓形,邊緣清晰,光滑,尤其后緣,腫瘤可突入三腦室前部和雙側腦室前角的內下方,并有腦積水表現。本文有7例均有三腦室及雙側腦室受壓征象。
3.2顱咽管瘤典型部位位于鞍上池,因此較垂體瘤更易侵及三腦室和室間孔,常出現雙側腦室擴大征象。本文13例其中8例出現雙側腦室擴大。顱咽管瘤一般發病年齡較小,有87%的病例可見囊變或鈣化。所以囊變和鈣化是診斷顱咽管瘤的主要依據。本文11例見有鈣化,但個別瘤體較小可無鈣化,并見有向鞍內生長,鑒別往往有困難,本文1例為上述情況而誤診為垂體瘤。當腫瘤主體在鞍內,但腫瘤與鞍底之間仍有間隙,則首先考慮可能不是垂體瘤。
3.3鞍結節腦膜瘤來自鞍結節腦膜瘤,占腦膜瘤的10%左右,常見于鞍結節,鞍隔及蝶骨平面,本組2例均起源于結節。腫瘤形態呈類圓形邊緣顯示清楚,光滑、規則。平掃密度增高或等密度,有時可見斑點狀或不規則鈣化。增強后呈均質性明顯強化。本文2例均未見鈣化,腫瘤相鄰骨質可見骨質增生或吸收,蝶鞍一般無擴大。腫瘤較大時或因顱內壓增高時出現擴大,變形骨質吸收或破壞。本組2例均未見蝶鞍擴大。僅僅鞍上池受侵,鞍結節骨質吸收,1例侵及三腦室,2例病例術前均誤診為垂體瘤,回顧分析誤診原因:主要是對影像征象分析不全面和認識不足。
3.4蛛網膜囊腫發生在鞍上的蛛網膜囊腫,內含腦積液,密度均勻,邊緣光滑,增強后無強化,在鑒別診斷上應注意與不典型無鈣化的顱咽管相鑒別。
篇2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行CT或MRI檢查顯示有明確病灶且有病理結果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13例,女性12例,男性1例,年齡31~75歲,中位年齡55歲,9例為功能性NETP,其中8例為發作性低血糖,1例為多毛癥,4例為非功能性NETP,1例表現為上腹悶痛,1例為聲音嘶啞,1例為便血,1例為體檢發現。13例患者均經手術切除并行常規病理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1.2檢查方法
1.2.1MRI檢查:使用GE公司生產的DiscoveryMR750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統,腹部相控陣線圈+脊柱相控陣線圈,行常規T1WI、T2WI圖像掃描,包括T1WI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采用平面回波SE類型的彌散加權成像,B值分別為50、400、800s/mm2。DWI單次激發平面回波成像序列,橫向軸位成像,掃描層數30層,層厚8mm,橫向軸位成像,層距2mm,視野320×320mm,矩陣192×192,并行脂肪抑制,激勵次數為6次,自主呼吸下進行DWI掃描,MR掃描采用3D-Vibe快速梯度回波序列,造影劑釓噴酸葡胺0.1mmol/kg,用高壓注射器推注,注射速率2~3ml/s。1.2.2CT檢查:使用西門子128排或雙源CT進行掃描,層厚5mm,增強掃描采用泛影葡胺50ml,用高壓注射器推注,速率5ml/s。
2結果
13例神經內分泌腫瘤8例位于胰腺,縱膈2例,胃腸道3例,最大徑平均值為3.5cm,其中縱膈及胃腸道病灶普遍大于胰腺病灶,形態多種多樣,有類圓形,分葉型及團塊狀等。發生于胰腺的8例均發生肝臟轉移,而另外5例均為發生遠處轉移。
2.1MRI表現
MRI檢查有8例,均位于胰腺,胰頭部3例,胰體尾部5例,T1WI中3例為等信號,5例為低信號,T2WI中2例為混雜高信號,4例為高信號,2例為稍高信號,DWI中實性部分均為高信號。動態增強掃描中6例動脈早期即明顯強化,(圖1-2所示),2例門脈期強化明顯,延遲期強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減低,但仍高于周圍正常組織。囊變壞死區無強化。8例中僅3例出現“雙管征”。
2.2CT表現
CT檢查有5例,位于縱膈2例,胃腸道3例,病灶平掃均為等低混雜密度,增強掃描動脈期強化均呈中等度強化,延遲期強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減退,囊變壞死區均無強化。
2.3病理學檢查病例均經
過手術切除并行常規病理及免疫組織化學檢查證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分型13例病灶中G1型有5例,G2型有8例,G1分型中Ki67%<2%,Syn、CgA、CD56均為陽性,G2型Ki67%>3%,Syn、CgA、CD56均為陽性。
3討論
3.1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及病理
神經內分泌腫瘤在免疫組化未廣泛應用前,主要是以類癌、胰島素瘤、胃泌素瘤、胰多肽瘤等分別命名,而隨著免疫組化的應用,這類腫瘤均被歸屬于神經內分泌腫瘤,多發生于胃、腸、胰腺等部位[1]。最常見的類型是類癌,占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的50%,最常見的累及部位是胰腺[2]。根據腫瘤分泌的物質又分為兩大類:功能性和無功能性。免疫組化分型有G1~G4型,僅G1為良性,G4惡性程度最高[3]。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影像學檢查有助于定位、評價腫瘤與周圍組織、血管的關系以及是否轉移等。CT及MRI檢查對腫瘤的評價有重要價值[4-5]。報道的13例病例中,發生于胰腺的8例病灶直徑均大于2cm且有肝臟轉移,預后較差,病例分型也均為G2型,Ki67%>3%,也提示預后差。發生在縱膈及胃腸道的5例病灶均未發生轉移。Ki67%<2%,提示預后較好。
3.2神經內分泌腫瘤MRI特點
DWI是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重要序列,8例胰腺病灶DWI均為高信號,ADC均為低信號。動態增強掃描可以客觀地反映瘤體血供情況及瘤體與周圍血管的關系[6-8]。增強掃描時候腫瘤較早出現的明顯強化是其特征,但是腫瘤強化消退的快慢程度不一。此外,發生在胰頭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較少出現“雙管征”。本文13例病例,DWI均呈高信號,增強掃描時候腫瘤呈現明顯強化是其特征。但是腫瘤增強的快慢以及消退的快慢程度不一。
3.3神經內分泌腫瘤CT特點
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為富血供腫瘤,平掃常呈等密度,增強掃描時動脈期常呈明顯均一強化,再結合其特異的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較為容易。而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CT表現可多種多樣[9]。
3.4鑒別診斷
篇3
【關鍵詞】縱隔;神經源性腫瘤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是最常見的縱隔腫瘤之一,好發生于后縱隔[1]。
1 資料與方法
搜集1996年3月至2005年6月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縱隔神經源腫瘤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6~68歲,中位年齡45歲。
采用Siemens Somatom HQ2、GE Lightspeed 16螺旋CT掃描儀以及GE Signa 1.0T超導型磁共振機,CT掃描條件為120~150 KV,180 mA,層厚5 mm,掃描范圍自胸腔入口至肋隔角,所有病例均做CT平掃加增強掃描,采用高壓注射器由肘部靜脈注入碘海醇300 mg/ml,80~100 ml,速度2.5 ml/s。
MRI采用TOSO線圈,所有病例均分別進行自旋回波橫軸位和冠狀位T1WI掃描及快速自旋回波T2WI掃描。T1WI:TR/TE 300~500/8~10 ms,T2WI:TR/TE 3500~4000/96 ms。矩陣256×256,層厚5 mm,間隔2 mm。所有病例除平掃外均行釓噴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強掃描。掃描結果由2位有經驗的高年資醫師進行綜合分析。
2 結果
2.1 病變部位及CT、MRI表現 腫瘤位于后縱隔脊柱旁15例,中縱隔5例,直徑5.0 cm 9例。腫塊有包膜,大多數形態呈圓形,脊柱旁腫塊沿長軸生長,不跨越中線,6例見腫塊沿椎間孔入椎管,壓迫脊髓,椎間孔擴大骨質受壓破壞。腫瘤對鄰近臟器、血管以推壓為主。
20例中16例CT平掃為等或等低混雜密度,4例為低密度。20例MRI檢查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14例作增強檢查,11例有中度至明顯不均勻強化。3例邊緣環狀強化。所有腫塊分實性、囊實性兩大類,小的直徑5.0 cm中央區往往有壞死、囊變。
2.2 病理與CT、MRI對照 本組中神經鞘瘤17例病理表現為圓形或結節狀有完整包膜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略透明腫塊,切面可見漩渦狀結構,有時有出血和囊變。相應CT表現為等低密度,密度不均,增強掃描明顯均勻或不均勻強化,MRI 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
神經纖維瘤3例表現為邊界明顯、無包膜、質硬,切面灰白略透明,可見旋渦狀排列緊密的纖維,極少發生囊變、壞死。相應CT表現為等密度,密度均勻,強化幅度低,MRI T1WI為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
3 討論
3.1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病理學特征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是最常見的縱隔腫瘤之一,好發生于后縱隔區。大多數起源于肋間神經近脊椎段或行走于椎旁交感神經鏈,因而多位于胸椎兩側的椎旁溝內。發生于迷走神經和隔神經者位置相對靠前。從病理學角度可分為三大類:①外周神經腫瘤;② 交感神經及神經節腫瘤;③副交感神經節組織的腫瘤??v隔神經源性腫瘤多為良性腫瘤,年幼的神經母細胞腫瘤為惡性,也有為數不多的惡性神經源肉瘤。
3.2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臨床表現 成人中最常見為神經纖維瘤和神經鞘瘤,以20~30歲年齡組最多見。兒童中最常見為神經母細胞瘤和神經節細胞瘤,通常發生在10歲以內,特別是1歲以內的嬰兒。大多數患者可無明顯癥狀,主要為腫瘤壓迫鄰近器官組織所致:胸背疼,氣管受壓出現咳嗽、呼吸困難、阻塞性肺炎,壓迫肋間神經或臂叢神經可致相應的疼痛、麻木,壓迫脊髓可出現截癱,食管受壓可致吞咽困難,壓迫上腔靜脈可致上腔靜脈綜合征。
3.3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影像學表現 胸部CT掃描所見,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CT所見相似,在軸位CT掃描層面上,腫瘤表現為一側的脊椎旁溝區內的圓形或卵圓形腫塊,當腫瘤呈扁丘狀則腫塊中部層面的腫物影像較大,而其上下方層面腫塊逐漸變小。良性腫瘤邊緣光滑銳利,與周圍結構分界清楚,多數為軟組織密度,有時腫瘤含有較多的脂肪時,密度低于周圍肌肉,偶見腫瘤內點狀鈣化灶。多數密度均勻一致,呈中度均勻一致性強化,鄰近骨骼可因腫瘤壓迫有骨萎縮,甚至形成邊緣光滑的壓跡與骨質缺損。惡性腫瘤往往體積較大,多數密度不均勻且不均勻強化,多數輪廓不規則,與周圍結構之間的脂肪間隙消失,侵及鄰近結構,破壞附近骨質。良、惡性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均可累及椎骨內,此時可見椎間孔擴大、椎骨破壞或壓迫形成壓跡[2]。
胸部MRI表現: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多為后縱隔脊柱旁腫塊,邊界清晰,SE序列上多呈中長T1、T2信號,在T1加權像信號與脊髓相似,T2加權像信號明顯高于脊髓,信號強度多數均勻一致。橫軸面圖像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部分呈啞鈴狀深入椎管內,相應部分的椎間孔增寬。鄰近的椎體被侵蝕。冠狀面可見瘤體呈啞鈴狀,位于椎管內外。瘤體可壓迫脊髓。增強后腫瘤明顯強化。神經母細胞瘤T2加權為中到高信號,嗜鉻細胞瘤T2加權信號十分高。神經節母細胞瘤T2加權像也呈高信號,但其信號一般低于神經節細胞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在T1加權像為低到中等信號,T2加權像成中到高信號[3]。
3.4 縱隔神經源性腫瘤的鑒別診斷
3.4.1 食管病變 食管癌向腔外生長,除見軟組織腫塊外,食管壁呈環狀增厚,其上方管腔擴大,周圍有腫大的淋巴結,食管鋇餐顯示食管粘膜破壞,鑒別不難。食管平滑肌瘤和縱隔神經源性腫瘤鑒別較困難,食管鋇餐均顯示一食管外壓跡,粘膜不中斷。
3.4.2 血管性病變 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尤其是主動脈夾層病變上下范圍較長,增強時CT值明顯增高,借此可與腫瘤鑒別。
3.4.3 脊柱病變 感染性脊柱炎、脊柱原發或轉移腫瘤,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椎骨破壞及相應的軟組織改變。而神經源性腫瘤則以后縱隔及椎旁腫塊為主,良性者椎骨呈受壓改變,脊椎病變者以骨質改變為主,軟組織改變較輕,而惡性神經源性腫瘤則相反[4]。
3.4.4 肺內病變 神經源性腫瘤較大時,與肺癌、肺肉瘤鑒別有困難。周圍肺組織是受壓改變,邊緣光滑,無分葉、毛刺,肺門無腫大的淋巴結,肺肉瘤邊緣清,往往有分葉,但無毛刺,密度可均勻,亦可有中心壞死,肺內病變中心點在肺內,縱隔病變中心點在縱隔內。
3.4.5 縱隔孤立性淋巴結 淋巴瘤和遠處的淋巴結,平掃CT值偏低,增強掃描示病變邊緣環行強化,結合臨床化驗和原發病史,不難鑒別[5]。
總之,縱隔神經源性腫瘤在CT、MRI上有特征性表現。能在術前明確腫瘤的位置、大小及與周邊血管、肺組織的關系,對臨床決定最佳的手術入路及手術方式有很大幫助,有利于提高腫瘤的切除率。
參 考 文 獻
[1] Strollo DC,Rosado-de-Christenson ML,Jett JR,et al.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s:Part II.Tumors of the middle and posterior mediastinum.Chest,1997,112:1344-1357.
[2] Cohen LM,Schwartz AM,Rockoff SD.Benign schwannomas:pathologic basis for CT inhomogeneities.AJR Am J Roentgenol,1986,147:141-143.
[3] Sakai F,Sone S,Kiyono K,et al.Intrathoracic neurogenic tumors:MR-pathologic correlation.AJR Am J Roentgenol,1992,159:279-283.
篇4
【關鍵詞】眼眶神經源性腫瘤;臨床;影像學
【中圖分類號】R770.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53-01
眼科影像學包含影像學和眼科學,伴隨影像學技術不斷的發展,眼科研究者也進一步加深了在影像學上的研究[1]。在診斷眼科疾病時,影像學技術所發揮的作用愈來愈大,眼科患者在術前進行定位和定性診斷時,最主要依靠超聲和CT來完成[2]。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間,經過手術治療并且具備眼眶神經源性腫瘤完備資料的91例患者。其中女性59例,男性32例,年齡介于1至88歲之間。在患者手術前展開超聲檢查
1.2 方法
1.2.1 以術后的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對各眼眶腫瘤臨床特征和影像學特點進行回顧性分析,對三種影像學在定性診斷腫瘤上的符合率以及腫瘤空間定位的準確性進行分析[3]。
1.2.2 由臨床病歷來對視力下降進行界定,視萎縮或水腫則為眼底受壓征[4]。兩眼眼球突出度相差大于2毫米,又或者其中一眼的突出度超過22毫米,則可視為眼球突出[5]。
1.2.3 超聲檢查時讓患者閉眼,在眼瞼位置涂抹耦合劑,并展開多方位掃查。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檢驗使用pearson a?,以p
2 結果
對比臨床表現可知,患者視力下降產生率由小至大依次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腦膜瘤、膠質瘤?;颊哐鄄刻弁窗俜致誓X膜瘤要小于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和膠質瘤無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百分率由小到大依次為神經纖維瘤、腦膜瘤、神經鞘瘤、膠質瘤。眼底受壓征百分率由小到大依次為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膠質瘤、腦膜瘤。上述四種疾病在眼部疼痛、向正前方突眼、眼底受壓征、向前方突眼的pearson a?檢驗中,其P值都要比0.05小,這表明上述四種疾病在臨床表現上具備統計學意義。
對比CT表現可知,上述四種疾病的CT診斷的準確率按從小到大排列依次為腦膜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膠質瘤,用pearson a?進行檢驗,其P值為0.015。鈣化比較為神經纖維瘤40例中鈣化2例,腦膜瘤18例中鈣化12例,剩余兩種疾病無鈣化病例,其P值為0.002。骨質受累比較百分比依照從小到大排列為神經鞘瘤、膠質瘤、神經纖維瘤、腦膜瘤,其P值為0.539。顱內交通比例從小到大為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腦膜瘤、膠質瘤,其P值為0.084。上述四種疾病的CT診斷準確率、鈣化、邊緣銳利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而眶顱交通、骨質受累的差異并無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此次研究中,兒童多發膠質瘤;中年期多發神經鞘瘤和腦膜瘤;少年期多發神經纖維瘤,這在以往文獻中并未提及。腦膜瘤和性別比例神經瘤表現大多為女性。臨床上向正前方突眼和視力下降發生率的膠質瘤最高,而神經纖維瘤則最少。由于眼底受壓征而發生腦膜瘤的幾率最高,而神經纖維瘤則最少。腦膜瘤和神經鞘瘤可能產生眼部疼痛,而神經纖維瘤和膠質瘤則未發生。
CT檢查不僅能顯示軟組織,并且還能將眶骨破壞和腫瘤侵潤顯示出來,在眼眶骨壁被腫瘤破壞時,最好采用CT檢查。超聲檢查無創性且方便,能準確定位眼眶神經源性腫瘤,在顯示腫瘤內部構造上有優勢,但其定性診斷的準確率很低。假如常規檢查是采取的CT檢查,那么可取消超聲檢查。但由于眼科中心條件限制以及設備因素,目前的常規檢查仍為超聲檢查,因而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使超聲檢查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多可靠和豐富的參考消息。
參考文獻:
[1] 岳軍艷,閆宇濤,杜憶兵,馬以勇,吳清武,竇文廣,楊瑞民. 眼眶神經源性腫瘤的CT表現分析[J]. 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12:1746-1748.
[2] 孫振國. 后縱隔神經源性腫瘤49例臨床報道[D].山東大學,2011.
[3] 潘潔. 68例眼眶腫瘤的CT征象分析[D].青島大學,2011.
篇5
關鍵詞:影像組學 紋理分析 神經系統疾病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radiomics in non-tumor diseases of nervous system
BAO Wanqiu PENG Xia XIANG Cheng ZHANG Chunxia ZHANG Meile WANG Ruliang
神經系統非腫瘤性疾病的發生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致殘、致死率也隨之升高。目前,神經系統疾病檢查的影像學方式主要是CT和MRI,但其主要是定性描述病灶,提供人們肉眼可識別的大小、形態等特征,對于可能與診斷有關而又非可視化的定量數據如紋理、直方圖等無法直接顯現。影像組學可彌補上述不足,對機體病理改變作出定性定量評估[1],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學信息。
影像組學的概念首先由Lambin等[2]在2012年提出,隨著研究的深入,其概念得以進一步拓展,強調其是對醫學圖像中的影像學特征進行定量提取并分析,大致包括一階直方圖、形狀、紋理和小波[3]?;趫D像的紋理分析研究即以紋理特征作為定量數據的影像組學研究,是近年來發展較快較好的圖像后處理技術。醫學圖像能夠反映病灶的生理、病理改變,而紋理特征能夠客觀化地反映病變的病理變化,從而對疾病進行定性診斷、分析和預測等。
1 影像組學在腦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1.1 腦出血
腦出血是卒中的一種亞型,致殘、致死率高,臨床預后較差。既往研究證實,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程度與超急性期病死率直接相關,可導致腦神經組織缺血、損傷,使患者病情惡化[4]。另有研究指出,基于CT平掃的血腫形態、超急性期腦出血血腫擴大速度及CTA“斑點征”是早期血腫增大的相關獨立危險因素[5]。然而以血腫形態進行定性診斷具有一定主觀性,CTA檢查費用較高且需注射對比劑,存在過敏風險。影像組學提供了客觀定量的影像學參數,能夠對血腫異質性進行評估。Xie等[6]建立并驗證了血腫擴大的影像組學預測模型,結果顯示影像組學模型優于傳統放射學分析,并與兩者聯合具有相當的預測效果。李惠等[7]發現基于灰度共生矩陣特征的長行程低灰度優勢是判斷腦出血血腫擴大的獨立指標。李惠等[8]另一項研究提取CT平掃腦出血的754個紋理特征,經過主成分分析并進一步降維處理后,建立了預測模型,指出Adaboost模型預測早期腦出血增大的效果最好,ROC曲線下AUC為0.906 0。以上研究表明,影像組學在預測早期血腫擴大方面應用潛力較大,但由于不同研究的特征提取方法不同,難以比較,因此對模型方法和特征提取的標準化需進一步研究。對于影像組學是否可以應用于急性腦出血預后方面尚待研究。
1.2 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
AIS是多種原因致使腦動脈血管供血不足或中斷,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早期正確診斷對患者預后十分關鍵。一站式CT檢查方便迅速、安全性較高,可快速排除腦出血,并確認缺血半暗帶的存在,指導臨床對尚處于有效溶栓時間窗以內的AIS患者進行個體化的溶栓治療,改善臨床預后,提高患者生存率。但CTA和CT灌注設備的普及臨床尚面臨著巨大挑戰。Guan等[9]通過將MRI圖像上顯示的病變區與CT圖像進行匹配,選取CT圖像上38個梗死區及對側大腦半球對稱的38個非梗死區,提取1 301個影像組學特征,計算信息增益,得出信息增益值>0.2的影像組學特征有23個,>0.3的有2個;通過計算機深度學習方法建立10個分類器驗證其有效性,得出病變區與對稱區平均分類準確率為0.646 7,結果表明兩類區域的影像組學特征存在差異,影像組學方法可輔助CT診斷,幫助臨床早期評估AIS和量化受影響區域程度。張曉祥等[10]對33例AIS患者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3個紋理參數均值、最大強度和最小強度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AUC值分別為0.73、0.72和0.60。盡管以上研究肯定了影像組學在AIS的應用價值,但均為回顧性和小樣本量分析,可能導致實驗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偏倚,因此需更多前瞻性和大樣本量研究深入探討影像組學對AIS的預測和診斷效能,影像組學能否評估AIS患者溶栓療效和臨床預后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2 影像組學在腦退行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典型的臨床癥狀為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能力受損。如何早期進行干預治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仍是臨床及影像醫師關注的熱點問題。有研究表明腦后扣帶回區功能減弱與A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11]。馬曄等[12]采用MRS成像技術發現后扣帶回代謝化合物異??蔀樵缙谠\斷AD提供幫助,發現相比于正常對照組,AD患者的肌醇與肌酸比值顯著升高,而N-乙二酰天門冬氨酸與肌酸及肌醇的比值均明顯降低。有學者對健康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AD患者的后扣帶回T1WI圖像進行紋理分析,發現AD患者角二階矩和對比度較其他2組大,這對AD鑒別有一定價值[13]。另有研究表明,AD伴隨海馬區受累[14]。Zhao等[15]采用4種交叉驗證,并基于計算機學習法提出海馬區放射組學特征可作為MCI轉化為AD的預測因子、能夠為其提供可靠的生物學標志物,結果顯示MCI向AD轉化患者和AD患者海馬區的3個放射組學特征長游程優勢、灰度不均勻性、長游程不均勻性均有顯著差異。上述研究表明,影像組學可對AD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但AD累及的大腦區域不僅限于海馬和扣帶回,在今后工作中,應擴展到其他區域繼續研究。導入的圖像如使用MRI功能成像序列,診斷準確率可能進一步提高。
3 影像組學在腦非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MS)主要發生于腦白質,是免疫功能異常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癥性脫髓鞘疾病[16]。該病復發率較高,病情反復可造成永久性殘疾。采用薄層CT掃描,縮短窗寬可提高病灶檢出率,而MRI可多序列成像,相比于CT檢查可更敏感盡早發現病灶[17]。但常規CT和MRI檢查相比于影像組學對準確評價病灶異質性仍有一定局限性。Ma等[18]研究發現,MS與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之間的小波特征不同,同時指出灰度游程步長矩陣的相關特征灰度不均勻性(GLRLM_GLN)與病理損傷呈負相關,MS患者GLRLM_GLN值小于NMOSD。Caruana等[1]的研究表明,基于SWI提取的多種紋理特征構建的預測模型對鑒別急、慢性復發性MS有較高性能,AUC值為0.778~0.808;同時發現峰度、灰度共生矩陣同質性及GLRLM_GLN與年齡呈正相關,活動期MS病灶的GLRLM_GLN值升高,急性期MS病灶相比于慢性期偏度更高。影像組學可定量分析MS的病理變化,對診斷MS和對其分期具有優勢,然而炎性病變形態多變,邊緣相對模糊,加大了正確勾畫ROI的難度。對于MS患者,認知障礙是生活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有待利用影像組學方法分析MS與認知障礙的相關性,以提供可靠的治療依據。
4 影像組學在鑒別顱內動脈斑塊中的應用
現階段,傳統的各項血管成像檢查技術對斑塊易損性和微小斑塊尚不能有效評價,雖近些年提出高分辨力MRI具有無創性,是鑒別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首選檢查方法[19],但其存在一定主觀性,對斑塊判斷較復雜。而影像組學在影像數據基礎上,能對ROI進行客觀識別和定量分析。史張等[20]比較了大腦中動脈和基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態學與灰度直方圖紋理分析方法對易損性斑塊的判別價值,結果表明最小管腔面積、斑塊內出血和T1WI圖像紋理參數變異系數是腦血管事件發生的相關預測因素,變異系數的AUC值更高,直方圖紋理分析優于形態學方法。付貝等[21]提出相比于既往單獨使用高分辨力MRI進行診斷,基于高分辨力MRI的影像組學特征結合形態學特征對責任斑塊判別準確性更高??傊跋窠M學可對斑塊性質進行評估。然而以上研究均基于二維圖像,若導入三維圖像加以改進,斑塊特征可能會展示得更好。手動勾畫ROI因操作者的異質性可能會造成一定誤差,還需探討如何運用自動分割方法以提高病灶檢出準確率。
5 問題與展望
影像組學在推行臨床實踐之前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1)影像組學的入組數據有較嚴格的要求,應保證數據不受各醫院影像檢查設備型號及掃描參數的影響,然而每項研究在測量、圖像分割和后處理方面均有各自的方法,得出的結論不能相互適用,因此需對操作過程和最能反映病變異質性的紋理參數統一標準化。(2)對ROI面積勾畫無統一標準且不同觀察者對病變認知不同,手動分割及半自動分割方法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一定干擾,增加不準確性,導致一定誤差。(3)如何按照病變種類、性質和等級明確分類,提高對新數據的檢出能力。影像組學在計算機輔助診斷基礎上,通過對現有數據的參數化,獲得大量肉眼無法觀察到的額外量化數據,將有助于全面分析診斷疾病。
總之,影像組學通過提取醫學影像的海量特征量化疾病,獲得更多影像數據,且無需加入額外的特殊掃描序列和設備,易添加到影像診斷工作流程中,避免了額外的輻射,降低了檢查成本,同時具有可重復性、無創、簡單、無禁忌證等優勢,在神經系統非腫瘤性疾病預測、早期診斷和定性分析方面顯示出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CARUANA G,PESSINI L M,CANNELLA R,et al. Texture analysis in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may be useful to differentiate acute from chronic multiple sclerosis lesions[J]. Eur Radiol,2020,30(11):6348-6356.
[2] LAMBIN P,RIOS-VELAZQUEZ E,LEIJENAAR R,et al. Radiomics:extracting more information from medical images using advanced feature analysis[J]. Eur J Cancer,2012,48(4):441-446.
[3]張涵,毛寧,謝海柱,等.基于病變內部及周圍MRI影像組學特征預測臨床顯著性前列腺癌[J].磁共振成像,2021,12(1):48-52.
[4] PINHO J,COSTA A S,ARAUJO J M,et 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outcome:a comprehensive update[J]. J Neurol sci,2019,398:54-66.
[5]彭佳華,龍少好,黃蘭青,等.自發性腦出血患者血腫形態分析對早期血腫擴大的預測與診斷價值[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4):565-572.
[6] XIE H H,MA S,WANG X,et al. Noncontrast computer tomography-based radiomics model for predict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expansion:preliminary findings and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radiological model[J]. Eur Radiol,2020,30(1):87-98.
[7]李惠,王翔,謝元亮,等.基于基線CT平掃的放射組學方法預測高血壓性腦出血早期擴大的初步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9,38(9):1609-1613.
[8]李惠,王翔,張樹桐,等. CT紋理分析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早期擴大的預測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9,35(10):1564-1567,1578.
[9] GUAN Y,WANG P,WANG Q,et al. Separability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lesions in CT based radiomics: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diagnosis[J]. Biomed Res Int,2020,2020:8864756.
[10]張曉祥,張衡,劉文華. CT圖像紋理分析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22):17-20.
[11]郝曉勇,王效春.多模態MRI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中的研究進展[J].磁共振成像,2018,9(1):69-73.
[12]馬曄,陳自謙,馬建芳,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后扣帶回磁共振波譜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6,18(1):21-23.
[13]王波濤,招云春,陳志曄.磁共振后扣帶回紋理特征分析在老年健康人群、輕度認知障礙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20,41(7):675-678.
[14]楊云竣,黃飚.阿爾茨海默病與帕金森病的影像組學研究進展[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20,43(1):41-44.
[15] ZHAO K,DING Y H,HAN Y,et al. Independent and repro-ducible hippocampal radiomic biomarkers for multisite Alzheimer’s disease:diagnosis,longitudinal progress and biological basis[J].Sci Bull,2020,65(13):1103-1113.
[16]邱偉,徐雁.多發性硬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8版)[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8,25(6):387-394.
[17]龐麗,杜栩名,溫雅靜,等. CT聯合MRI在中樞神經脫髓鞘疾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8(3):99-102.
[18] MA X X,ZHANG L W,HUANG D H,et al. Quantitative radiomic biomarkers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and multiple sclerosis[J]. J Magn Reson Imaging,2019,49(4):1113-1121.
[19]許冬華,閔志剛,施俊峰,等.不同機制的癥狀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患者HRMRI斑塊特征分析[J].卒中與神經疾病,2020,27(2):161-165.
篇6
1 材料與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2月經手術、病理證實的27例的影像學資料,并復習相關文獻資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10~65歲,病程1周-2年,其中有外傷病史3例。27例均有平片檢查,15例同時有平片和CT檢查,12例同時有平片、CT及MR檢查資料。四肢長骨20例,脊柱2例,骨盆3例,肋骨及距骨各1例。
影像學檢查1、 X線平片 膨脹性骨質破壞,呈吹氣泡樣,骨皮質變薄,灶內見粗細不等的條狀骨性間隔,內見斑點狀鈣化灶、骨化影。骨膜增生和軟組織腫塊,平行狀骨膜反應和外殼增生,其內未見鈣化及瘤骨組織。不全性病理性骨折。
2 CT表現:囊狀膨脹性骨質破壞,骨殼內緣呈大小不等弧形壓跡,病變可穿破骨殼突入周圍軟組織形成腫塊,邊界清楚。病灶內部呈單純囊性區域或不均勻密度區域,包括軟組織密度結構、液性密度囊腔和(或)斑片狀、條帶狀骨化影??沙霈F液-液平面。轉換液-液平面有變化。比較復雜部位的病變,CT彌補了平片難以顯示或顯示不清的不足,對確定動脈瘤樣骨囊腫的大小、部位、膨脹程度、骨皮質完整性、周圍骨質硬化改變及其內的骨嵴等幫助很大。
MRI表現 MRI具有多方位,多序列和多參數成像的優點,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組織學信息;對于平片甚至CT都無法顯示的早期病變,MRI卻能清晰顯示。動脈瘤樣骨囊腫典型的MRI表現為膨脹性分葉狀病灶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所組成,病灶邊緣和內部可見線條狀低信號影,代表纖維性或骨性囊壁和間隔。大部分病灶囊內可見液一液平,液平面上方為含較多蛋白質的血漿成分,T2WI表現為高信號;液平面下方為變性的細胞成分和含鐵血黃素,T2WI表現為低信號。
3 結論
動脈瘤樣骨囊腫有較特征性的影像學表現,平片、CT、MRI可從不同方面反映動脈瘤樣骨囊腫的影像學特征。 普通x檢查具有簡單和經濟的特點,是最基本的首選檢查方法;CT在顯示病變內部結構和小梁分隔方面具有優勢;而MRI的信號特點與病理表現密切相關,在腫瘤定性和鑒別診斷上有突出優勢。綜上所述,平片上的顯著膨脹性的吹泡樣骨質破壞,膨脹皮質呈線樣包殼,CT上病變內部的纖維性或骨性間隔,病變以囊液性成分為主,MR上T2WI信號極不均勻,以多囊狀或海綿狀液性信號為主,是動脈瘤樣骨囊腫的主要影像學特征,三者結合可提高動脈瘤樣骨囊腫的術前診斷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曾效力 陳衛國 樊長姝.原發及繼發性動脈瘤樣骨囊腫影像與臨床[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27(4):563-566.
[2] 朱光斌,張雪林.動脈瘤樣骨囊腫的影像和病理學表現[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4);496-499.
[3] 趙建 朱瑾 郭智萍 等.動脈瘤樣骨囊腫的影像學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24(1):81-83.
[4] 朱記超 陳燕萍 曲華麗 等.動脈瘤樣骨囊腫的影像學表現與診斷價值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9,25(5):696-701.
[5] 陳建敏,張德鈞,楊光釗.動脈瘤樣骨囊腫的X線表現特征[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學雜志,2008,19(7);520- 521.
篇7
關鍵詞:卵泡膜細胞瘤 影像
卵泡膜細胞瘤又稱卵泡膜瘤,為良性腫瘤起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和間質組織,在性衍化成顆粒細胞和卵泡細胞,占粒層細胞瘤1/3,占全部卵巢腫瘤的0.5-1%,腫瘤細胞可產生雌激素,絕大多數患者有雌激素增多產生的體征,表現為月經異常,絕經后陰道出血等癥狀;本文作者搜集近五年來經臨床及手術病理證實的8例MRI資料完整進行分析,探討其診斷價值,以期提高對此病影像學診斷水平。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搜集我院2007年5月----2012年12月經病理證實且影像資料完整的卵泡膜細胞瘤患者8例,平均年齡53歲,其中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28歲,絕經后5例,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量增多、乳腺增大、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腹部膨隆、消廋,自己捫及包塊等癥狀。
1.2檢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GE HDe1.5T磁共振腹部8通道專用線圈,掃描及方法,被檢者取仰臥位,適當憋尿,腳先進,均行矢狀面、冠狀面、軸位掃描,掃描序列SE T1WI序列,FSET2WI序列FRSET2WI序列,DWI序列,層厚5mm,層間距6mm;增強掃描均使用高壓注射器,對比劑Gd-DTPA,劑量0.1mmol/Kg,注射流率為2.0ml/s,隨后以相同流率追加20ml生理鹽水。
1.3圖像分析在ADW4.5工作站上由2名高年資醫師不知病理結果進行分析診斷。
2.結果
2.1MRI表現(1)實性腫塊,5例均為類圓形,無明顯分葉,左側卵巢3例,右側卵巢2例,最大病灶直徑為83mm,最小直徑為23mm,年齡最大為68歲,最小為28歲;T1WI、T2WI上呈混雜等T1混雜等T2信號影,中心夾雜斑點狀長T1長T2信號影,越向中心斑點狀長T1長T2信號影越多,呈漩渦狀改變;DWI上呈等信號影,中心斑點狀呈低信號影。(2)囊實性病灶3例右側卵巢2例,左側卵巢1例,最大病灶直徑為58mm,最大年齡為69歲,最小年齡為46歲,其中以實性病灶為主2例;實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號影,DWI呈等信號影,囊性部分呈長T1長T2信號影,DWI呈低信號影,壓脂呈低信號影,且囊實性病灶交界明顯規整、清晰,呈刀切樣改變。(3)增強后實性病灶呈均勻輕度強化,囊實性病灶實性部分及囊壁亦輕度強化,囊性部分無強化。
2.2病理(1)實性病灶包膜完整,切面大多呈灰黃色肉質柔軟細膩。囊實性病灶包膜完整,囊液清晰呈淡黃色,囊壁均勻附著黃色脂質,實性部分切面呈淡紅色,質地較軟,囊實界似刀切樣改變。
3.討論
3.1概述卵泡膜細胞瘤為良性腫瘤,常常單發,多為類圓形,常無分葉,多發生于絕經后婦女,臨床表現為雌激素升高為特點,月經紊亂、外陰肥大、乳腺增生;絕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
3.2MRI表現(1)實性病灶,腫塊周邊以等T1等T2信號為主,中心夾雜斑點狀、云絮狀長T1長T2信號影,越向中心夾雜斑點狀長T1長T2信號影越多,呈漩渦狀改變,DWI上周邊及中心均未見異常高信號影。(2)囊實性病灶,實性部分為等T1等T2信號影,囊性部分為長T1長T2信號影,并囊實界面明顯規整,呈刀切樣改變,DWI上囊實性成份均未見異常高信號影。(3)增強后實性腫塊、囊實性腫塊實性部分及囊壁均有輕度強化。
篇8
【關鍵詞】 肺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丙酮酸激酶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肺癌組選擇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的住院患者71例,男51例,女20例,年齡26~79歲,平均56歲。均經支氣管鏡或cT引導下肺活檢確診,其中:30
作者單位:477150 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院外三科
例,腺癌21例,小細胞癌20例。根據1997年國際抗癌聯盟公布的TNM臨床分期標準進行分期,Ⅰ期27例,Ⅱ期14例,Ⅲ期15例,Ⅳ期15例。良性肺病組36例,為肺炎、肺氣腫、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疾病患者,正常對照組32例,來源于已排除腫瘤的健康體檢者。
4 討論
本實驗首次采用分光光度法對新疆9個不同產地的蕪菁的塊根進行總黃酮含量的測定,測定結果見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各產地總黃酮含量均高于20%,故將總黃酮含量暫定為不得低于20%。最后確定的總黃酮最佳提取工藝是用30倍原料重的75%乙醇提取120 min。新疆不同地區蕪菁中總黃酮含量有明顯的不同, 其中阿克蘇地區的蕪菁中總黃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和靜的,吐魯番地區蕪菁中總黃酮含量最低,本實驗可為新疆的蕪菁產品開發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資料數據用SPSS 130計算機軟件進行t檢驗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結果
21 肺癌組和良性肺病組外周血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 肺癌組血清(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TRAF)陽性率水平顯著高于良性肺病組(P
22 肺癌不同臨床分期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 肺癌組不同臨床分期(VEGF),丙酮酸激酶2(PKM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TRAF)陽性率及水平不同,隨臨床分期遞增其陽性率及水平呈上升趨勢,具有正相關性。
23 不同病理分型肺癌3項腫瘤標記物陽性率的比較 VEGF在肺腺癌中明顯升高(P
肺癌大多數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近年來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與多種因素有關[1]。因為其發現時多屬晚期,手術效果較差,所以提高肺癌的診斷水平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目前肺癌的診斷手段仍借助于影像學、病理學檢查。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早期肺癌診斷中有其獨特優勢。特別是在腫瘤形成期間,腫瘤細胞合成的一些特殊的蛋白及酶類,分泌入血,對腫瘤具有輔助診斷作用。
VEGF即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作為一種同源二聚體糖蛋白,可以與機體內的相應受體相結合,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對于肺癌細胞而言,它可以特異性地促使肺癌血管內皮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延長肺癌血管內皮細胞的存活時間,從而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2]。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CEA敏感性4836%、6236%,腺癌敏感性最高,提示CEA對肺腺癌的診斷價值較高,有助于確定肺癌病理分型。另外,有文獻報導VEGF在與肺癌淋巴轉移密切相關。
PKM2主要與激酶信號傳導通路有關。他通過調節磷酸化底物分子蛋白與相應配體結合,使細胞外的下游信號分子向細胞內的轉導反應增加,從而使肺癌細胞逃避免疫監視,并得到更多的生長刺激信號,造成肺癌細胞的積極生長[3]。發現通過阻斷PKM2的激酶信號傳導通路可以有效地阻止肺癌細胞的血行轉移和淋巴轉移[4]。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PKM2敏感性5354%,鱗癌敏感性最高,提示PKM2對肺鱗癌的診斷價值較高。
TRAF是一種胞質銜接蛋白,可以選擇性地結合磷酸化多肽,并通過葡萄糖合成碳或者催化反應生成異源二聚體形式調節肺癌細胞的增殖,凋亡。Bray等應用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發現TRAF在肺癌細胞系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細胞系[5]。本組資料顯示肺癌組TRAF敏感性6236%,小細胞肺癌敏感性最高,提示TRAF對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較高。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三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水平顯著高于良性肺病組(P
參 考 文 獻
[1] Adams J, Carder PJ, Banks RE,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primary lung cancer Cancer Epidermal Biomarkers Prev, 2010,14(3):571575.
[2] Emma S Rennel.Recombinant human VEGF165b protein i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agent in mice Eur J Cancer,2009,44(13): 18831894.
[3] Lee SJ, Lee SY, Jeon HS,et al PKM2 facto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primary lung cancer Cancer Epidermal Biomarkers Prev,2009,14(3):571575.
篇9
關鍵詞:東莞物流;中職;物流教學
2009年,物流業成為國務院重點扶持振興的十大支柱產業之一,這不僅帶來經濟效益,同時優化了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在中國,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新型的服務綜合部門,拉動國內經濟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的良性運作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東莞物流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東莞經濟社會的逐步轉型,傳統以外資外貿帶動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從城市的發展功能和定位來看,東莞是一個加工制造業城市,是一個貨物生成型城市,主要以配套制造業的需求為主,同時為商貿行業和居民生活服務。物流在此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物流的發展決定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規范物流的發展,東莞市政府出臺了《東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針對東莞的物流發展情況制定了相關的方針政策,以政府為推導、行業為載體,適應東莞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轉型。根據該規劃,我市現代物流業功能定位是:大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物料供應中心、產成品倉儲轉運中心、生活資料后勤供應和儲備基地及銜接大京九沿線和珠三角地區的雙向物資集散要道。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東莞的物流基礎建設的概況:
1.東莞物流基礎建設概況
虎門港、常平大京九物流園和松山湖科技產業園這三大物流基地是東莞市物流業“十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是推動我市物流產業集聚、升級的重要載體。
(1)常平大京九物流園。京九鐵路橫穿東莞市常平鎮,為該鎮的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已建成項目有東莞市糧油飼料批發市場、東莞市大京九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常平會展中心、黃埔海關快件監管中心和大京九塑膠原料市場等。海關快件監管中心的客戶已達500多家,包括FedEx、DHL、UPS等國際知名快遞公司。大京九物流園的項目基本以批發市場為主,依托比較成熟的鐵路貨運優勢,以農副產品批發流通帶動當地貨運倉儲行業的發展。
(2)虎門港。東莞虎門鎮是國際服裝名城,瀕臨珠江東岸,有便利海運條件,方便其港口物流的開展。作為國家一類口岸,虎門在其服裝批發業的帶動下港口吞吐量日益增加,加上政府的重視,虎門港不斷完善建設。
(3)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是東莞市未來的高新科技園區,橫跨大朗、寮步、大嶺山三個鎮區,吸引許多的高新科技外商來莞投資。同時,東莞政府認識到物流的基礎作用,因此,在松山湖科技產業園興建保稅園區,大力發展物流業。
總體而言,這三個物流基地憑借著政府的支持,正努力完善去滿足蓬勃發展的物流業的需求。尤其是虎門港的建設,逐漸成為輻射華南的大型現代綜合性港口園區。
2.東莞物流企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如馬士基,中遠等落戶東莞。據統計,東莞物流企業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正規物流公司達3300多家,而實際總量已超過兩萬家。這些企業正推動著物流業的前進。
東莞物流業的前景是光明的,貨物流通量日益增加,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物流發展,努力適應和配合貨物流通的需求,提升物流服務水平。政府也需要加以指導,規范行業標準,使物流企業健康成長。
在此過程中,與物流業的蓬勃發展極其不對稱的是人才培養,特別是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物流發展的一大瓶頸。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職業學校,其教學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這些問題,已成為中職物流教育工作者一道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難題。
二、蓬勃發展的物流業對中職教學產生影響
教育擔負著為社會和企業輸送人才的重任??偫硖岢觯骸奥殬I教育就是把教學、求知和做事結合在一起,做中學,做中教?!边@突出了中職教育以職業為導向,以實踐操作為技能,要求中職教育必須貼近實際工作需求。中等職業學校,是培養基礎物流人才的搖籃,必須認清現狀,改變一貫的教學模式,深化課程體系改革,改變傳統的理論內容和結構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依據社會、企業的需要,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人才為目標。
1.物流人才需求量劇增
高速發展的物流業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據預測,“十二五”期間,珠三角地區物流人才缺口達10-15萬人次。并且就目前物流從業人員情況看,普遍員工缺乏規范的專業培訓,操作技能低,整體素質低。然而目前東莞市所有中職學校每年的物流畢業生源僅為400人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人才需求。
2.從事物流工作人員需具有備專業技能
基礎物流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能工作,這類人才主要從事具體的物流作業,如貨物的上架、分揀、堆垛、包裝、配送等,對他們的要求主要是操作能力的訓練、吃苦耐勞精神的加強和企業文化意識的培養。作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結合實際,培養職業技能為目標。
3.從業人員需掌握港口物流、報關、報檢知識
依托虎門港的發展,企業需要能夠綜合掌握物流基礎知識、報關報檢知識等綜合型人才。
三、中職物流專業學生現狀分析
1.學生理論基礎薄弱
由于教育體制的局限,普遍中職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低,招生門檻低。普遍生源的理論基礎差,學習積極性差,綜合水平低等。這些學生一直是被視作“差生”,所以他們往往在學習中自我放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主動性差。
2.學生重理論輕實踐
學生從小就的教育就是重理論輕實踐,該教訓模式下讓學生習慣了“聽”,而忽略了“做”。學生的知識只停留在書本知識,實際操作能力差,鉆研能力低。
3.學生職業素質低
目前大多數學生的物質生活條件好,水平高。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低,責任心不強,口頭表達能力弱,整體職業素質低。
4.學生接受力強,思維敏捷
但是,現在的中專生也有他們自身的優點?,F在的學生生活在信息量很大的社會中,身邊接觸著先進的科技技術,思維敏捷。對一些新鮮事物接受力強,動手能力強。
四、中職物流專業師資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只注重單向灌輸
目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是停留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課堂上主要以授課形式為主。但是這種模式讓學生很被動,老師過多的理論知識講授,學生聽起來感到乏味、單調,不愿意去學。同時課堂上缺少師生互動,沒有學習氛圍。自然學習效果不顯著。
2.教師基礎理論薄弱和缺乏實踐經驗
由于物流專業教育的起步晚,師資匱乏,很多教師都是半路出家,轉型為物流專業教師。所以目前很多教師的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崗位實踐經驗,授課過程中只能是理論知識的講授,致使所教授的知識缺乏實操性,與現實工作脫節。
五、中職學校物流專業建設和教學對策
1.加強師資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
為了培養優秀的物流人才,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雙師型”教師培養目標。除此之外,多注重教師的實際技能培養也很重要。學校進行指導,分批派教師下企業實踐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操作技能,了解物流行業的實際情況,學以致用,在今后的課堂上也可以向學生傳授有用的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上課的素材。其次,也可以與國家教育銜接,指導教師參加市級、省級或國家級的競賽,通過切磋教學技能,交流教學經驗,分享教學方法,讓教師提升自身技能。
2.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溫總理提出的“做中學,做中教”就是強調職業學生的技能培養。通過開設專業實訓課程,建設物流實訓基地,讓學生接觸物流設施設備,進行實際操作,通過模擬場景教學讓學生體驗實際工作場景,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另本校通過組織學生考證,如“物流員”、“單證員”等,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另外,基于東莞虎門港的建設和常平大京九物流園的建設,本校應該培養能勝任在港口、物流園區工作的專業人才,通過開設如:港口物流、國際貨運等課程,組織學生考取跟單員、貨代等證書,讓學生能適應企業的需求,與企業實際接軌。
3.探究改進教學方法,以技能競賽提升教學水平
“普通中學有高考,職業中學有技能競賽”。學生的技能競賽是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競賽形式,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技能,加強物流專業教學的重要途徑。以往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知識灌輸式,“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讓學生的學習很被動,往往教學效果不理想。但是經過探索,本校的物流教學逐漸融入競賽內容,已經能競賽項目為導向,以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創設情景法等形式應用在實訓課程中。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技能,提升技能。這樣的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成效,也是今后的中職物流專業教育應該提倡和努力的方向。
4.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人才培養要立足實際,服務企業和社會。加強校企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通過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學校培養適合企業的人才,讓學校的人才培養貼近實際。在校期間,通過崗前培訓讓學生了解企業實際,明確學習目標,這將有利于學生盡早了解社會、企業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
六、結論
綜上所述,東莞物流的蓬勃發展對中職學生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它為學生創造了許多工作崗位,但是它也迫使著學生必須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過硬的操作技能,才能把握機遇,創造財富。作為中職物流教育者應該清晰了解當前形勢,結合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要,革新教學目標,努力培養技能型的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 帥斌.物流產業經濟[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 楊劍英.關于中職物流教學形態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2.(14)
[3] 李秋陽.東莞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J].南方經濟.1996(5)
[4] 馬建會.構建現代物流支撐體系,提升珠三角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J].商業經濟文萃2006(3)
[5] 辛向輝.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專業教育[J]. 信息系統工程. 2011(04)
篇10
一、項目教學法的概念及意義
項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將涉及某一實際項目的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組合成一個有犰的教學整體,旨在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項目教學法深入實際教學,在完成指定項目的同時學習和應用已有的知識在實踐的第一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真刀實槍”的演練,因此,在物流管理課程中進行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與推廣十分必要。
二、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的項目教學法設計要求與原則
在我校物流管理教學中開展的項目教學法,是由學校和服裝企業共同組成項目小組深入企業實際,學生在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的同時學習和應用知識在實踐的第一線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開拓理論一實踐一理論的新模式。
1.高職物流教拿中的項目教學法要求
對項目的選擇要求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范圍以內,學生對所確定的項目及其結果有著較強的興趣項目所涉及的知識和括能內容,應符合企業最近發展的趨勢,通過學生主動的探索和學習是有能力完成的,在項目完成過程中最妗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教師在選擇項目前必須考慮項目活動怎樣調用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否讓學生感興趣激發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
2.高職物流管理教孥中的項目教學法設計原則
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讓學生。根據自身行為的信息來?實現自我反饋教師負責整個教學的設計和組織的指導作用。教師需要讓學生有多種的機會在不同的情景下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的資源。
三、如何在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
在高等職業的服裝院校的服裝物流管理教育中,一般來說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包括項目選取項目開發小組建組項目分析項目方案制定項目方案實施檢査評恬總結實踐檢驗等幾個環節;
下面以:.xx服裝企業對供應商選擇的流程設計,作為服裝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命目來闡述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服裝企業物流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項目選取
在項目教學法中選取合適的項目非常重要項目要包含課程的基本知識點,要能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要使孥生在項目情境下得到協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鍛煉,在服裝企業物流管理課程教學中,例如把企業對供應商選擇的流程設計的內容作為的該專業的實訓項目。
2.項目開發小組組建
該目確定以后將全班分成若干,項目開發小組分組時要以互補為原則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氣質男女比例等囪素讓各組力量盡均衡小組人數,根據項目的情況以5坌7人為宜項目開發小組設立組長,一人負責本組項目任務的落凌和完成給孥生提供決策機會使學生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項目分析
在項目教學的設計上,首先要讓全體學生特別是各個項目組長明確本項目的總體目標,布置的項目涉及包括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等知識內容例如通過設走項目“xx服裝企業選擇供應商的設計”讓學生經歷一個企業對供應商選擇時業務流程然后根據項目的總體,目標各小組在組長的主持下把總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小項目。
4.項目方案制定
項目方案是完成項目的行動指南,各組長應集小組全體人員的智慧制定出科學合理,可行的項目方案本案例中的xx服裝企業在供應商的選擇上設計了八個方面的因素。如產品質暈換貨能力(產呈和運輸、企業信譽產品價格技術力呈供應商的財務狀況供應商的地理位羞和售后服務等各小組成員中過對比分析相對地獨立完成該項目的研究,并撰寫一份該項目的研究報告。
5.項目六案實施
在各組長的主持下依據方案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訓所學習例如.老師提供資源幫助學生進行調査安排他們到服裝企業實地考察調研,在此階段老師組織學生掌握對服燊企業不同供應商進行分析,確定需彔選擇最適合企業的供應商。
6.檢査評估總結實踐檢驗項目
對于在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學習中加強學生對供應物流的直觀認知,在實踐中不斷地去進行總結改進直到成功地完成既定目標使學生在自己的成果中體驗學習和成功的快樂。
最后項自完成后進行綜合評定,由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諍價及教師的評價結合對學生在項目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參與程度體現出來的學生的合作精袖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提高,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評價。
四、對高職物流管理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反思
1.項目的選取是項目教學法成功的關鍵。
項目的選取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既要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又可以自主創項目的難易程度,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要讓學生跳起來能摘至桃子,使每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都能完成規萣的項目活動任務。
2.項目實施過程是項目教學法的核心環節
頊目確定后進行項目實施動員,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學習動員工作讓學生了解項目活動教學的意義,域目應完成的功能項目活動所需的技術與學習方法實施流程及考核辦法等,教師在實施項目活動時要充分設計好各個钚節的活動提前做好準備,并在實施項目活動中稂據學生的情況靈活安排在項自活動具體實施過程中,經常需要臨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在項自教學法的實踐中要求教師有極大的創造性和應變能力能,及時怡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題,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項目活動內容,并進行階段性檢査評估以保證學生能順利地完成項目活動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3.總結評估是項目教學法的重套環節
確目完成后的總結評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首先讓學生表達分析自己都學會了什么總結項目教學活動對他們的意義,通過總結佳學生找到自己理論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項目活劫實施過程的最大收獲與體會然后教師要在點評中出項目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總結與比較各組的特點引導學生相互學習各自的長處使學生的綜備能力在總結中得到提高。
五.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