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1 01:38: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物制品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闡述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后引起的偶合死亡事件,分析基層預防接種工作中的多種不利因素給計劃免疫工作帶來難處,制約著免疫規劃工作。方法 現場調查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后偶合引起的死亡。結果 家長拒絕尸檢,無理取鬧,未能得出死亡的真正原因。結論 增加經費投入,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群眾預防接種知識知曉率,使免疫規劃工作快速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 接種; 乙肝疫苗; 嬰兒死亡; 調查報告

1 基本情況 女嬰,2009年3月12日出生,在縣級醫院足月剖腹產,體重3200g。于2009年4月16日上午11:00在鄉鎮衛生院接種門診于右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第二針酵母重組乙肝疫苗(北京天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號:2008070502,效期:20110702),于4月17日早5:30家長發現死亡。

接種所用疫苗由省統一招標配送,市、縣疾控中心冷藏運輸供應的北京天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酵母重組乙肝疫苗,批號:2008070502,效期:20110702,在衛生院冰箱5℃冷藏保存。所用注射器是蘇州碧迪生產的0.5ml自毀型一次性注射器,批號:7046067,效期:2010-02。本單位同批次疫苗共接種105人,當天接種3人,其他受種者均無任何副反應發生。接種前嬰兒的健康狀況均良好,無任何過敏史、家族遺傳史及其它疾病。接種后觀察20分鐘無任何不良反應。女嬰出生時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無不良反應。

2 調查診斷 經縣級專家組尸體檢查,死嬰發育正常,營養中等,耳后、背部及肢體伸側可見大片尸斑。頭顱外觀無畸形,前囟大小正常,無飽滿,雙眼球居中,雙瞳孔散大直徑約4mm等大正圓,鼻腔淺部及外耳道未見異常分泌物,口唇紫紺。胸部腹部外觀無異常,腹部無膨隆,脊柱無畸形,四肢自然狀態,右上臂三角肌處見一注射針眼,周圍無紅腫。結論:死亡原因不明,建議尸檢。

3 結果 家長極不配合工作,拒絕尸檢,未能得出死亡的真正原因。家長無理取鬧,將死尸擺放在衛生院大廳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經縣衛生局、鄉鎮政府、村支部進行共同調解,給予死者家屬一定的困難補助費。

4 討論和建議

篇2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結核菌素(ppd)試驗及胸透結果,為有效進行結核病的預防工作提供依據。方法 對某高校2006-2008年共6 534名新生進行ppd試驗和胸透,并對ppd試驗結果強陽性的學生拍胸片進一步確診。結果 共檢出ppd 陽性3 193名,ppd試驗陽性檢出率為44.61%,強陽性檢出率為4.25%;陽性率城市學生明顯高于農村學生(p<0.05),男生明顯高于女生(p<0.05)。胸透發現肺結核8例,患病率為1.17‰。結論 ppd試驗是高校新生發現結核病的必要輔助診斷方法。根據ppd試驗結果,對學生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結核病在高校的傳播和流行。

【關鍵詞】  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 肺 患病率 學生

result o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 among 6 534 college freshmen/

lu jianmin, lu bin, liu wanxia.

health center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71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results o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test and chest fluoroscopy among freshmen in xi'an ,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tb).  methods   ppd test and chest fluoroscopy were conducted among 6 534 freshmen from 2006 to 2008 in a university. chest xray film was taken for the students whose chest fluoroscopy was abnormal.  results  totally 3 193 students were detected to be ppd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44.61%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was 4.25%. the positive rate of urban students and boy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ural and girls(p<0.05). eight tb patients were found by chest xray film,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1.17‰. conclusion  the ppd test is a helpful method for diagnosing tb case of freshmen. different preventing measures are tak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ults of ppd test.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b spread and prevalence.

   

【key words】  tuberculin test; tuberculosis, pulmonary; prevalence; students

結核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近年來,結核病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控制結核病的傳播與流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公共衛生問題之一。高校是人群密集的特殊群體,通過對新生ppd試驗及胸透,主動發現肺結核,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可顯著降低肺結核的發病率。為了解高校新生結核病的感染和患病情況,現將某高校2006-2008 年入學新生的ppd試驗及胸透結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對西安文理學院2006-2008年入學本、專科新生共6 534人進行ppd試驗,其中男生2 401人,女生4 133人;年齡15~24歲。75%以上的新生來源于陜西省。

1. 2  方法  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bcg- ppd) 的稀釋制劑,2~8℃閉光冷藏保存,均在有效期內使用。新生入校報到當天,由院衛生所醫護人員為新生做ppd試驗,試驗前要求新生填寫ppd試驗登記卡。注射部位選擇左側前臂曲側中上部1/3或稍偏內處,皮內注射0.1 ml (5 iu)ppd,72 h 后觀察結果。2006-2007年由衛生所受過培訓的醫護人員判斷結果,2008年由雁塔區疾控中心的結核病專業防控人員判斷結果。判斷標準:注射部位無反應或硬結平均直徑在5 mm以下為陰性,硬結平均直徑在5~20 mm為一般陽性,≥20 mm或≥15 mm伴注射局部皮膚有水泡、壞死、淋巴管炎為強陽性。全部學生入學體檢時進行胸透。凡是ppd試驗結果強陽性者,再進行x 線胸片檢查排除肺結核,胸片陽性者轉專科醫院隔離并作抗結核治療。

2  結果

2.1  ppd 試驗結果  6 534名學生中ppd試驗陽性(含強陽性和陽性)3 193人,陽性率為48.87%。3個年級學生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9.25,p<0.01)。見表1。

表1  西安文理學院2006-2008年學生ppd 試驗結果(略)

注:()內數字為檢出率/%。

由表2可見,男生ppd試驗陽性率為50.89%,女生為47.69%,男生明顯高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25,p<0.05)。

表2  西安文理學院2006-2008年不同性別學生ppd試驗結果(略)

注:()內數字為檢出率/%。

由表3可見,城市學生ppd試驗陽性率為56.31%,農村學生為42.72%,城市學生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0.15,p<0.05)。

表3  西安文理學院2006-2008年城鄉學生ppd試驗結果(略)

注:()內數字為檢出率/%。

2.2  結核病患病情況  2006-2008年學生入學體檢胸透中,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共8例;經結核病防治機構確診肺結核病有15例,總計發現肺結核23例,年平均患病率為0.92‰。見表4。

表4  西安文理學院2006-2008年結核病患病情況(略)

3  討論

   

高校是人群高度密集、流動的場所,一旦出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很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結核病流行。及時、主動地發現肺結核病人并規范治療,可極大地降低人群受結核菌感染的機會。有報道顯示,在結核菌感染人群中,約10%的人將發生結核?。?]。也有報道認為,ppd強陽性者結核病0.5 a發病者占60%,1 a占80%,2 a占90%~95%,其中5%~10%會延續終生[2]。每年對新生進行ppd試驗、胸透及對ppd試驗結果強陽性者拍片,篩查結核病人,并采取不同預防措施,是高校預防肺結核流行的重要環節。

   

調查顯示,某高校新生ppd試驗陽性率為48.87%,略高于2000年全國流調該年齡組的水平[3];城市學生陽性率顯著高于農村學生,與張瑩[4]報道的城鄉生源ppd試驗結果較為一致。這可能與城市交通方便、人口密度大、居住相對集中、感染機會多等有關。男生陽性率明顯高于女生,與肖桂珍[5]報道結果不同,與2000 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3]一致,是否與男性更易感染結核菌,或者是男性較多出入公共場合、接觸結核病人的機會較多有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該校學生結核病感染情況較嚴重,結核病的年平均患病率為92/10萬,高于2000年我國結核病發病率(41.68/10萬)[6]。說明結核病防治工作很嚴峻,還應進一步加強結核病防治力度和管理。

   

新生ppd試驗結果陰性率為51.13%,屬結核易感人群,同時又處于發病高峰年齡,特別是那些農村及邊遠地區新生,進入大城市后更易發病。ppd強陽性者的預防性抗結核治療能明顯減少肺結核的發生[7],減少發病的保護率高達80%。對于ppd試驗強陽性但已排除結核病的學生,建議其進行藥物預防性治療,并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利用專題講座、廣播、板報、發放健康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學生防治結核病的衛生宣教力度,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經常保持教室、宿舍等公共場所開窗通風換氣,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學生對結核病的防范意識。

   

2008級新生ppd試驗結果強陽性明顯低于2006級、2007級新生,造成強陽性結果差別較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該高校衛生所查驗結果的醫護人員與區疾控中心結核專業防控人員在測量硬結大小及方法上不一致所造成的,這些差異可能導致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結核菌的感染情況。因此,筆者建議:查驗ppd試驗結果的人員一定要經過結核病防治機構現場培訓并掌握測量方法,以便嚴格篩查ppd強陽性者,并準確無誤地進行預防性服藥,防止不必要的抗結核藥物對肝臟造成損害。

【參考文獻】

 

[1] 張文康.在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國防癆雜志,2001,23(2):71-77.

[2] rieder hl,著.張和武,符志軍,曾慶志,等,譯.控制與消滅結核病的干預措施.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2002:3-103.

[3] 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中國防癆雜志,2002,24(2):73-80.

[4] 張瑩.民航學院2003和2004級新生結核結素試驗結果分析.中國校醫,2005,19(6):623-624.

篇3

關鍵詞 生物技術 創新型 創業型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我國目前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及產品開發人才,存在嚴重不足。在用人單位求賢若渴的同時,大量生物技術畢業生卻不能找到合適的崗位,校園里以傳統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應試人才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模式也面臨挑戰。生物技術是應用型學科,與日常生活及生產實踐聯系密切,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要在本科培養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要提供良好的條件和各種實踐平臺,讓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為日后的創業撒下種子。近年來,我們結合湖北省“戰略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對生物技術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一定的經驗,現總結如下,供相關同行參考。

1 明確的目標定位

江漢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技術自成立以來就以服務武漢,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為己任,并圍繞“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建立和發展需求,培養符合武漢及周邊地區生物技術企業要求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近年,我院生物技術專業成功申報了“湖北省戰略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更明確了“創新型”,“創業型”作為我院生物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2 彈性的學分制教學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構建學生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的前提和保障。根據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要求,經湖北省教育廳批準,學校于2011年開始實行學分制改革,我們同步參考國家對生物技術專業的培養方針,結合本學院學科發展的特點,采用彈性學分制原則,學生按要求修滿學分即可申請畢業,學習年限在3~5年彈性變動。同時,對以往教學計劃中的理論課程進行了優化和整合,注重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主動設計和選擇主攻方向,給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在專業課中,主干課程作為專業必修課程學分占全部學分的26%;專業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的22%,并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及科研特色,將設置的專業選修課分為生物農業技術、生物技術制品兩個方向的模塊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同時保證每個模塊中供學生選擇的課程科目學分兩倍于學分要求,每門課程選課人數超過專業人數1/3即開課。

3 過硬的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我們每年都會結合學科發展趨勢和學院特色,全面修訂教學大綱,更新和調整教學內容。其別注意課程內容整合,明確每門課程的講授內容和范圍;同時注意相關課程之間內容的銜接,授課教師間的定期備課交流,避免出現一些學科交叉知識點的重復學習;每年要求教師修改講授內容,努力做到當年學科新知識及前沿動態在課堂教學內容上有所體現。在課堂教學方法改革中,鼓勵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探索,如“研討式”“PBL式”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被廣泛用于課堂教學中,改變了過去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在很多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改變了期末考定成績的傳統方式,小組討論,辯論賽,口試,專業綜述寫作,外文翻譯等不同環節被引入最后成績評定中,并占有一定比重;同時在期末考試中嘗試開卷考試,注重考查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及使用參考資料,發現,分析,并解決一些專業問題,同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設計相關實驗,而不是簡單地考幾個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被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對所學知識的把握能力也更強,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成為一種學習習慣。

4 加強實驗教學

所有實驗項目進行整合和更新,制打破傳統割裂式教學,起用模塊式實驗教學,構建新的實驗教學體系,把教學實驗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注重各門相關學科專業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而且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進、實驗設備的綜合利用,進而推動實驗室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其中基礎性實驗160多學時,包括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等傳統生物學實驗。綜合性實驗包括2個,共140學時:一個為80學時的生物技術大實驗,涵蓋了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理學科目的知識,內容豐富,集眾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一個為生物工程類大實驗,共60學時,集合發酵工程,微生物遺傳與育種,生物技術中下游技術,化工原理,生物制品工藝學等工科類學科知識。通過這2個綜合性實驗,使學生學會通過利用不同學科知識和實驗的融合來完成某個具體實驗任務,培養其對所學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的融會貫通能力;同時,學生可以通過第一個生物技術大實驗體會類似企業和科研院校進行研發工作的過程,通過工程類實驗,初步了解生產和研發部門工作的區別。研究性實驗是以學院教師科研方向為依托,學生根據自己研究興趣,選擇相關實驗項目,在教師指導下,完成相關實驗。通過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和研究性實驗三種不同層次和培養目的實驗項目的開設,使實驗教學實現既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的全面培養,又尊重其個性特點發展的目標。

5 增加實踐環節比重

開展實踐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應用和進一步把握專業技能,同時,開闊視野,了解在校園里學到的知識如何運用于生產中,為將來勝任本職工作打下基礎。我們整個實踐部分環節占總學分的30%。實踐環節分為必修和選修兩種,必修為集中性訓練,包括以下幾個實習環節:(1)野外實習,學生到野外實習基地兩周,學習辨認各種植物和動物及制作標本,熟練使用植物檢索表和動物圖鑒,初步學會撰寫調查報告;(2)科研訓練,以教師科研團隊為依托,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室和導師,課余時間分組進入實驗室,以小組為單位申報科學研究項目,完成開題,實驗及答辯。旨在開闊科研視野,提高科研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性意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專業實習:分校內基地和校外基地分別進行,校內實習基地安排學生進行啤酒發酵、食用菌栽培、肥肝鵝養殖、試管苗的繁育等。校外實習基地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勞動、頂崗實習、崗位技能訓練等。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4)生產實習:在校外實習基地進行。生物制藥方向實習要求學生進入相關企業,熟悉部分生物制品的典型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參與主要工序的操作過程;生物農業方向要求學生能通過實習期間的學習和實踐,熟悉動植物種苗的繁育技術、參與現代化、集約化、標準化的都市農業生產。(5)畢業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結合,在校外、內實習基地進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同時也是對本科四年所學習的知識和培養能力的一種綜合檢驗。此外對于有余力的學生還設置了課外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學生通過參加開放性實驗,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教師科研項目等方式也可以獲得一定選修學分。通過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逐步了解自己所學知識和技能在社會上該如何找切入點,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

6 加強院企合作辦學

鑒于畢業生就業基本選擇武漢地區相關企業,學院教師科研項目也與相關企業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學院與多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邀請企業中的工程師和專家共同開發和承擔與企業生產實際密切相關的新課程,如GMP質量管理、食品衛生檢驗、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種子生產等,供學生選擇學習;經常邀請企業家到學院進行相關講座和交流,從企業的角度給予學生專業導引;院企雙方積極共建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有機會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企業科研和崗位技能訓練;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使學生能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及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學校和企業提供各種學習,實踐機會中快速成長,將自己培養成符合企業要求的專業技術人才。

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生物技術人才,應該在自己辦學背景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在本科四年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很強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還具備一定創新能力和創業熱情。

本文受湖北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生物技術專業產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2011248)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

[1] 韓新才.高校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32(10).

[2] 布日額.構建生物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16(5).

[3] 段德君.創建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試驗區的探索與實踐.高等農業教育,2010.3.

篇4

方法:先部分調查問卷,價格認可的收入層次,然后分組對比,取2-8歲的兒童260人,平均分為疫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各130人。并對疫苗組所有接種兒童進行隨防3周,監測不良反應,住院治療情況、醫療費用等方面進行對比。

結果:接種23價肺炎多糖疫苗是目前預防2~8歲兒童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保護率達61.7%~72.38%[1]。

關鍵詞:23價肺炎多糖疫苗 兒童 下呼吸道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59

Study on prevention of pneumococcal vaccine i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iang Huipe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for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nfirm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23 price pneumococcus vaccine.

Methods:Contrastively, the children of 2-8 years old 260 peopl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each 130 people. And the vaccine group all vaccinated children were followed for 3 weeks,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hospitalization, medical cost.

Result:Of inoculation 23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is the prevention of 2 ~8 years old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he most economic method protection rate of 61.7% ~72.38%[1].

Keywords:23 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Childre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8-0062-01

肺炎球菌是人類常見的致病菌,主要引起肺炎、腦膜炎、中耳炎和敗血癥等疾病,我國每年有250萬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并造成12.5萬人死亡,(以50歲以上和1歲以下人群為主)[2],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會被感染,兒童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炎球菌至今仍為細菌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因,同時也是細菌性腦膜炎第2位的病因[3]。當前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肺炎是危及6歲以下兒童健康各生命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茵廣泛存在,當兒童的免疫力下降時,就會入侵,輕者會引起中耳炎、鼻炎,嚴重的則會造成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而兒科的臨床醫生平時多用一些抗生素及激素進行治療,故造成耐藥性呈逐年升高,使社會成本不斷增加。作者以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種此疫苗的2~8歲兒童為對象,進行了系統的監測,對23價肺炎疫苗在預防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成本效益及副反應等進行研究分析,為本地方今后在2~8歲兒童中推廣接種國產23價肺炎多糖疫苗提供的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采用的疫苗,為國產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產地: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商品名為惠益康,劑量0.5ml/支。

1.2 研究對象。2011年6月~2013年6月符合接種此疫苗且家長自愿參加這項研究的260例2~8歲的兒童,家長簽訂知情同意書后存檔,此次研究選取的監測點分布在本縣群眾基礎相對較好的5個鎮衛生院接種門診及縣CDC門診。

1.3 質量控制。所有參加研究的接種門診及接種人員經過實地考察和集中培訓,接種每1例兒童都要填寫預先設計好的調查報告表,包括性別、年齡、家庭收入、居住環境、近6個月下呼吸道感染史(LRTIS)、抗生素使用情況、及住院治療等10多個項目,并由專人負責收集與錄入數據庫,項目組負責人定期對各監測接種點進行督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4 260例中,男158人,女102人,男女比為1.54:1,年齡2~3歲52例,3~4歲77例,4~5歲49例,6~8歲82例,疫苗組與對照組每組130例,一組接種疫苗,另一組無接種此疫苗,第一組接疫苗都是首次應用此疫苗。

2 操作方法

觀察員負責在表上記錄疫苗組在接種23價肺炎疫苗后30分鐘、第2天、第4天、第6天、14天的兒童局部和全身反應在。并對兒童們進行追蹤觀察1年,每6個月隨訪1次,登記疫苗組與對照組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時間、數量、密度與頻率、程度、治療方法與費用等。一般較輕度的呼吸道感染只用口服抗生素;中度的可在門診肌注及靜滴一些抗生素,重度的要兒科住院治療。

3 結果

3.1 接種前以流病學調查問卷和選擇接種對象,摸清當前23價疫苗的價格能否讓各階層收入的接受能力及接種后不良反應與效益成本等因素,共調查2~8歲的人群138人,其中資料完整者136人,應答率為98.60%,男96人,女40人,男女之比為1:0.417,23價疫苗接種組68人(男36人,女32人);家庭月收入2000元/月25人(35.70%);農村31人(42.3%)、城鎮39人(55.7%);分析顯示影響接種23價疫苗的主要因素為家庭收入為主。

3.2 隨訪:實施按種疫苗后,在觀察期內沒完成隨訪有5例,其中疫苗組2例,對照組3例,這5位兒童都是搬離了轄區而失訪。

接種后不良反應分析為:在接種的130例兒童中,接種后30分鐘無不良反應,10小時后有6例出現接種部位疼痛,4例發熱(低于38度),3例皮疹,以上的無需進行處理。一天后退熱致正常體溫,皮疹的2天后退卻。3后天正常,出現疼痛的兒童經家長輕微熱敷后第6回訪時不良反應全部消失。

3.3 兩組呼吸道感染比較得:疫苗組130例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有12例(0.092%),支氣管炎9例(0.69%),肺炎4例(0.31%);對照組130例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有45例(0.346%),支氣管炎28例(0.215%),肺炎的12例(0.092%)。兩組兒童,發生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4 兩組在患病的輕、中、重及住院治療所花的時間、費用以及心理健康等把所致精神方面的損害。研究證實23價多糖肺炎疫苗能有效減省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各發病程度,對兒童的保護率高達68.23%,詳見表1。疫苗組與對照組下呼吸道感染程度與住院治療比較。

4 討論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肺炎球菌對兒童免疫力低下所致。目前,肺炎仍是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每年超過150萬兒童因肺炎失去生命,其中98%在發展中國家。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的結果發現,肺炎是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兒童肺炎鏈球菌性疾病防治技術指南(2009年版)》指出,肺炎鏈球菌是我國5歲以下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首要病原菌,肺炎鏈球菌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或由定植菌導致自體感染,細菌可播散到鼻竇或中耳導致感染,吸入下呼吸道導致肺炎,而且可侵入與外界環境無直接相通的、原本無菌的部位和組織導致感染,包括菌血癥、心包炎、菌血癥性肺炎、腦膜炎等更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性疾?。↖PD)。由于23價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PCV23)3所含的莢膜多糖抗原是非T淋巴細胞依賴性抗原,能有效刺激小兒免疫系統,產生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并具有免疫記憶,能覆蓋23種經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在接種后2-3周內,均能產生抵抗所有或大部分肺炎球菌的保護性抗體。23價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肺炎,已經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應用14年以上,接種后保護率可達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維持5年[4]。

疫苗接種是防治肺炎鏈球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推廣兒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有效防治肺炎鏈球菌性疾病和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措施。通過130名本地兒童接種23價肺炎疫苗的監測研究及監床對照分析,說明今后在當地開展對2~8歲的兒童接種此設苗預防下呼吸道感染是可行的,經濟而科學的。

參考文獻

[1] 于李軍.肺炎球菌疫苗在預防兒童下呼吸道感染作用研究《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年.第3期.37-38

[2] 張云.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疫苗,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1):78

篇5

隨著東方紙業等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被頻頻曝光,一個潛藏于中國中小企業反向并購上市的產業鏈也開始隱現。這個利益鏈條,包括了在中美之間操作中國企業買殼的掮客,概念股的承銷機構,在私募階段注入資本以獲得便宜的原始股的投行,以及一些審計事務所等。

上海恒隆律師事務所王衛東律師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中國企業爭相到美國,主要目的是試圖從資本市場獲取巨大收益,這個收益超過了其通過實業獲得的收益?;蛘哒f,相當部分中國企業都帶有不純粹的動機,都是為了“撈錢”而不是實實在在先搞好生產和市場。

王衛東稱,由于近年國內浮夸、更宣揚投資的大環境,國際資本正利用了這種盲目性,加上國外市場對于中國情況的不了解,以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良好預期,導致一些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過程中的財務造假問題和相關產業鏈的出現。

設局者往往通過欺騙投資者,抬高股票價格之后賣出盈利??喙麆t由那些中國企業的經營者和美國投資者來共同承擔,“前者以為自己是在以美國方式進行融資,后者以為自己買到了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繁榮的投資品種”,美國財經雜志《巴倫周刊》表示。

販殼掮客

徐杰就是中國企業反向并購交易的幕后推動者之一。東方紙業通過反向并購在美國OTCBB(場外柜臺交易系統)上市正由其推動。

他曾是深圳無線電話巨頭萬德萊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這家政府欽點的“創業板擬上市”企業,一度占據國內無繩電話市場70%的份額,更曾以資本運作迅猛聞名一時。2004年卻因嚴重資不抵債而破產,深圳市中院的破產清算公告顯示,“截至2004年3月31日,萬德萊負債總額為6.1億元,賬面凈資產為6743萬元,實際虧損額為5.43億元?!?/p>

據披露,2003年2月,徐杰等人以個人出資形式,買下了在OTCBB上市的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Inc,其在中國控股的子公司即是萬德萊。此后,他開始往返于國內外,幫助中國企業收購殼公司,制造財務數據,并以其眾多的離岸公司炮制迷人的業績幻象。

徐杰及其團隊通過深圳華銀投資擔保公司、中美橋梁資本、中美戰略資本集團等主體尋找各種企業資源,包括與中國地方政府走訪合作。而在OTCBB上市的中國金融公司(CHFI)一直自稱完全控股深圳華銀。

其實,深圳華銀和CHFI均不直接涉及殼交易,徐杰所有的殼買賣,幾乎都是通過離岸公司完成。如Value Global;Top Interest。目前涉嫌財務“造假”的東方造紙,就是2007年由離岸公司Max Time Enterprises(下稱“MTE”)購買了殼公司Carz Inc,再轉賣予河北保定東方造紙有限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后由徐杰團隊主導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已達12家。CHFI在這些企業反向并購上市成功后,都獲取了一定比例的股權。比如,杭州一家建筑企業從MTE手中買殼上市后,CHFI由此獲得3.63%的股權。徐杰并不收取任何上市業務的費用,其獲利的要點在于,炒高客戶的股價,在高點減持套現。

不過,關鍵還要讓機構投資者認可這些中國企業。徐杰于是尋找了更多的合作者,他的“圈子”最終能夠在上市公司占有30%以上股權。龐大利益吸引了專注于中國企業的投資中介機構、審計師事務所等?!皻ぁ?成為他們共同的生意。

徐杰不乏競爭對手。據《巴倫周刊》報道,另一名中國人杜青松(音)是問題公司中國綠色農業反向并購上市的推手。2007年12月,綠色農業的前身反向并購了一家經營墨西哥餐廳的休眠殼公司Discovery Technologies,后者的股價已跌破1美分。這筆交易從一開始就非常復雜。在并入殼公司前,綠色農業的前身首先并入了一家新澤西公司。該公司的控股人就是杜青松的兒子,其通過新澤西公司控制了綠色農業38%的股份。后來,根據私募投資者與綠色農業簽署的協議,杜青松的兒子將絕大多數股權轉移給了綠色農業CEO李濤,只留下3%的股份。

1999年因欺詐罪被判入獄并禁止參與股市活動的杜青松,曾接管西安一家電視顯像管零件制造廠,他讓這家經營困難的國營企業起死回生,并于1997年先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首批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

推動中國企業進行反向并購的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是魏(Benjamin Wey),他的身影依然活躍在這個行業。關于魏遭到納斯達克和證券監管機構的譴責并禁止其進入股市活動的報道很多。去年,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魏控股的紐約國際集團的管理層表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15%是他們的客戶。

魏最新的一個成功項目是幫助風力發電設備制造企業遼寧新興佳公司在美上市。今年7月,新興佳完成私募,股價最高達9.50美元,市盈率為220倍。

被質疑的審計

反向并購并不等于融資,買殼不會帶來任何新資金的流入,除非殼公司本身有大量現金并同意以股份置換的方式完成交易。中國企業想要通過買殼融資就需要后續的中小企業融資策略,比如定向私募或者二次發行等。

中國企業的反向并購通常和該公司的私募安排同時進行。舉例而言,在中國綠色農業的反向并購過程中,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資者認購了新公司2050萬美元的股份。

對于絕大多數以“私募公投”(PIPE)方式融資并上市的股票,公眾投資者在投資前應該三思而后行?!栋蛡愔芸丰槍ψ罱?58家借殼上市中國企業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股票頭三年的收益中位值落后于沃特USX中國指數75%。沃特指數的成份股由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構成,從互聯網巨頭百度的美國存托憑證到電信巨頭中國移動等。反向并購上市的中國企業收益中位值也落后于小盤股指數羅素2000達66%。

在許多反向并購交易的申報材料中,深埋著一些特殊的協議。這些協議讓私募投資者對新上市企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作為換取PIPE融資的代價,私募投資者獲得了為上市公司指派審計事務所、投資者關系公司和首席財務官的權力。

據國內財經媒體披露,東方紙業的獨立董事伯恩斯坦(Drew Bernstein)即顯出會計師在“圈子”里的生態。

伯恩斯坦是Bernstein & Pinchuk事務所的合伙人,這家審計事務所1983年成立于紐約,是BDO Seidman聯盟的成員,在北京、廣州都有辦事處。BDO長期在業內處于“四大”之后第五的地位,但其規模擴張主要靠聯盟完成。據香港一位四大事務所會計師稱,BDO香港也是本地所以聯盟形式并入BDO,“內控很可能不足?!?/p>

徐杰操作的股票中,還有海灣資源公司以BDO香港為現任審計事務所。上海雙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HBT)也從2006年至今由BDO審計上市業務,但CHBT工商資料卻顯示,其附屬子公司各項財務數據與上市公司相去甚遠。此外,另一家BDO香港承接審計的中國高速頻道公司,近日也被指責存在工商資料財務數據與上市公司差距過大。

“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原則上肯定是要做外部調查的?!睂τ贐DO屢屢出現同一類問題,上述會計師認為,“有可能是中國公司漏稅,但如果差距過大,則要質疑上市公司的數據真實性?!?/p>

被質疑的審計事務所還包括Frazer Frost,Kabani & Co.等。其中,后者曾擔任中國綠色農業的審計工作。

它們最常用的一家投資者關系公司是CCG Investor Relations,該公司在2009年宣稱,其15家“核心客戶”在納斯達克或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上市后平均市值增長高達412%。

而此番東方紙業聘請的對Muddy Waters報告進行獨立調查的LLP律師事務所,也正是為CHBT服務的律所。其總部在紐約,與承攬眾多中國公司反向并購上市業務的美國羅氏資本(Roth Capital)關系密切,曾贊助羅氏活動。

曖昧的投行

資料顯示,近兩年羅氏資本承銷的中國股票中,包括了東方紙業、CHBT、中國綠色農業等備受質疑者。而據羅氏在宣傳資料中稱,其在PIPE實踐方面居于行業領先地位,并已協助67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募集資金超過28億美元。

在東方紙業遭遇財務“造假”質疑后,近日紐約ROSEN律所公開其針對東方紙業的集體訴訟申請。羅氏資本因承銷了東方紙業今年3月的股票增發,也被列為責任方。該律所表示,增發承銷機構負有對上市公司盡職調查之責。

羅氏很可能遇到更多麻煩。SEC文件顯示,CHBT在2009年10月超額配發69萬股股票,估值約7490萬美元。而Citron Research的調查報告則稱許多銷售門店子虛烏有,報告甚至配上了門店照片――有的并不銷售生物制品,而是零食店。

羅氏的另一客戶中國綠色農業,經歷一年多的質疑后,日前更是被《巴倫周刊》點名,其造假方式與徐杰團隊類似。這家公司現已被投資者拋棄。

國內財經媒體報道還稱,引人注意的是,在羅氏負責承銷東方紙業、CHBT等股票的同時,兩家投行幾乎形影相隨。一家是Chinamerica Fund,常以Chinamerica Partners之名出現,另一家是Pope Asset Management,也經常以Halter Financial Group,Pope Capital等實體出現。其實,這些公司最終掌控者是Parr和Halter兩個家族,其中后者(下稱“沃特系”)以沃特USX中國指數聞名,其負責人自稱“美國借殼王”。知情者稱,這些投行經常共同參與“問題”項目。

其中,涉嫌造假的CHBT、東方紙業都是沃特系和羅氏共同推動。CHBT由羅氏增發上市,但沃特系卻在2007年就與其簽訂可兌換票據協議,協議中沃特系以2500萬美元購得400萬股,約定在2010年12月11日前,如股價超過12美金,即可兌換,如未能到達此股價,則CHBT向沃特系支付年利息10%。事實上,在沃特系下屬基金的投資披露中,也一直能夠看到羅氏的名字。

Chinamerica Fund自稱是一家德克薩斯州的投行,據悉,它最早曾做過China Agritech Inc的上市承銷,而同時沃特系的Halter Financial Group也購入大量該股。另一家中國企業大連傅氏也曾由兩家投行合作承銷。

徐杰推動上市納斯達克的旅行天下集團、海灣資源公司,以及羅氏受質疑的中國綠色農業,也曾由Chinamerica Fund和沃特系合作承銷。

篇6

關鍵詞:兩型社會;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東湖高新區(簡稱“高新區”)在產學研合作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依然面臨諸多困境。尤其是隨著“兩型社會”建設的深入,高新區成為了試驗區中的試驗區,產學研合作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基于調研數據,對高新區產學研合作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和展望,為制定產學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鑒和啟示.

1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的發展現狀

無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還是高新區管委會,都越來越重視產學研合作,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1.1產學研合作能力明顯增強

高新技術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規模與質量,是產學研合作能力的重要體現.

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卓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08年底,注冊企業達到12784家,經營活躍企業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過3億元的企業達到72家,規模以上科技企業達到720家[1]。隨著高新區管委會的推動和引導,科技型企業重視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合作主體意識增強。例如,凱迪電力、華中數控、烽火科技、長飛光纖研發并產業化了大批新產品或新技術.

高新區匯集了42所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始終注重科技與經濟結合,把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作為建設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萍汲晒谋镜剞D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院校。其中,華中科技大學在機械、電子、光通信等領域具有比較明顯的轉化優勢;武漢大學在本地轉化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測繪、化學化工、水電利設備及生物醫藥等行業;武漢理工大學在機電、汽車、材料等專業轉化能力較強;華中農業大學的主要優勢集中在畜牧、養殖、生物等專業方面[2].

高新區匯集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電科學院等56家國家和省級科研院所。高新區始終按照市場經濟思路推動科研院所加快成果產業化、院所企業化,加速釋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郵科院、化學所、生物所、高壓所等20家科研院所實現了以研發為主的事業單位向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企業的轉化;中核武漢核動力所、中科院武漢分院等科研院所將科研成果直接產業化[3].

1.2產學研合作環境日益完善

產學研合作水平與外部環境的支持密切相關。高新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改善產學研合作環境.

(1)創新服務平臺日益多元化。高新區積極整合國內外科技資源,組建了“國家光電實驗室”、“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為解決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關鍵科學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業核心企業建立10多個不同層級的工程技術中心,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服務;建設了多元化的共性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如軟件開發與測試服務平臺、光電子產品測試平臺、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等.

(2)孵化器逐步專業化。圍繞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高新區開創專業化孵化器發展道路,完善了從研發、孵化到產業化的體系。通過不斷加強孵化器的建設,逐漸建成或正在建設武漢留學生創業園、光谷創業街、光谷軟件園、南湖農業園創業中心、生物醫藥孵化器、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孵化器、光電子企業孵化器7個專業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區的孵化面積達90萬m2,在孵企業突破1000家[4].

(3)大學科技園成為產學研成長鏈的關鍵環節。高新區已形成校園周邊、科技園區和創業中心、孵化器相結合的多層次孵化網絡。尤其是武漢長城創新科技園、武漢大學科技園、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武漢理工大學科技園、華中師范大學科技園等的建設,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入園企業168家,累計畢業企業85家.

(4)投融資環境不斷改善。高新區在改善投融資環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進企業上市,出臺了《關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暫行辦法》;②發展風險投資,已建立了華工創投、東湖創投、光谷創投、武大創新、創業者中心等7家風險投資機構,引進了匯豐控股公司、IDG創業投資基金、Intel等境外創業投資機構;③完善了產權交易平臺。中國(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在全國首創非上市公司開展股權質押融資,開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截至2008年年底,為高新區內的艾維通信、武漢安能、江通動畫、銀泰科技、綠世界環保等28家公司融資35筆,總資金超6億元[5];④促進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例如,光谷基金與華夏銀行簽定協議,形成“貸款+擔保+投資”的投融資新型融資模式,為中小城市企業提供超過1億元的融資支持[1].

(5)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推陳出新。高新區先后出臺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暫行辦法》、《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辦法》和《中國光谷創新獎暫行辦法》、《關于推進科技人員創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中國光谷創新獎,鼓勵科技成果的股權化、資本化。例如,在紅光高清NVD項目的產業化過程中,科技人員和管理團隊以知識產權入股650萬元,占股比例達27%.

(6)人才特區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08年底,高新區已累計吸引海外留學人才1300余人,創辦520多家企業,涉及200多項高科技項目的研發和經營[6]。2009年,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先后出臺《關于在東湖高新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實施“3551”人才計劃的暫行辦法》,得到海內外相關人士的關注和響應.

(7)產學研聯動機制初步形成。高新區定期召開由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家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參與的產學研聯席會議,促進產學研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地球空間信息產業聯盟、光電國家實驗室、軟件外包產業聯盟、激光行業協會、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產業技術聯盟、光纖到戶(FT-TH)聯盟、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的建設,加強了高校、企業與科研院所的聯動,協同效應開始顯現.

1.3產學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產學研合作的實踐中,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形成了多種富有生機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并與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目前,區內企業已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技術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請中科院姚建銓院士為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聘請國內外一批知名激光技術專家組成顧問團。這種合作模式的特點是企業規模較大、研發力量較強,屬于創新型企業的典范.

(2)大學院所直接將研發植入產業。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資源和科研優勢,創辦科技型企業以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和高校老師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區創業,將科研成果產業化,例如楚天激光、凱迪電力、凡谷電子。大學科技園逐步發展成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例如,華中科技大學的華中數控、天喻信息、達夢數據庫,武漢大學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奧、武漢立得空間,武漢理工大學的南華高速、理工光科、港迪電氣、理工光學等。華爍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則是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資源,直接將科技成果進行產業化運作的典范.

(3)共建產學研經濟聯合體。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實踐中,為了整合和利用國內外的科技資源,高新區建設了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心)為核心的多層次技術創新支撐平臺,推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圍繞重大項目建設,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多方共建的產學研公共技術創新平臺,拉動了產學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科技廳、武漢市科技局、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東湖高新集團合作成立了我國第二個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產學研各方共建企業推進了科研成果產業化,例如,武漢大學開發的“OSMAR-S型便攜式高頻地波雷達”,選擇凡谷電子公司作為實現雷達產業化的合作伙伴.

(4)產業聯盟。整合產學研的技術和產業資源,以聯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軟件外包產業聯盟、激光行業協會、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NVD)產業技術聯盟、光纖到戶(FTTH)聯盟、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這些聯盟的成效已開始顯現.

(5)“產業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區采取資源集聚戰略,依托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成立了光電國家實驗室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其中,光電國家實驗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漢市共建,依托華中科技大學,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717所組建;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由武漢大學牽頭,由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凱迪電力等單位組建.

1.4產學研合作國際化初具雛形

東湖高新區的產學研開始從國內合作走向國際合作,國際化水平明顯提高.

(1)謀求全球產學研資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區內的產學研主體已開始與國外企業開展合作,積極謀求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例如,長飛光纖由中國電信集團、武漢長江通信集團與荷蘭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資、合作研發;華工科技收購澳大利亞的Farley和Laserlab,通過集成創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離子切割機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機.

(2)吸引跨國公司到高新區建設技術中心。例如,微軟技術中心、IBM軟件創新中心、英特爾創新技術體驗中心、EDS全球服務外包中心等.

(3)聘請國外專家。例如,光電國家實驗室聘請了美國、英國等8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布立頓·強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頓·強斯生物醫學光學研究中心”;凱迪電力聘請世界著名干法脫硫專家孜默擔任技術顧問,引進了7位經驗豐富的德國、波蘭等國家的脫硫技術專家.

(4)舉辦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例如,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創業發展洽談會、國際光電子博覽會、留學生創業會以及光谷國際論壇等.

1.5產學研合作成效顯著

(1)從聯合創新走向創新集群。高新區涌現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如華工科技、長飛光纖、烽火科技、凱迪電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區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共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級創新項目320多項[7],開發了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項IP網絡技術標準、長飛光纖的“光纖鏈路測試方法”,均被國際電聯批準為國際標準。高新區圍繞核心技術和標準,由區內企業牽頭組建了產業技術聯盟,成立了光電國家實驗室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開始走向聯合創新。這標志著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已朝市場化、長期化方向發展,實現由點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斷轉化成社會財富。產學研結合的浪潮日漸高漲,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斷地被產業化,轉化成社會財富。例如,由國家光電實驗室研發改進的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紅光高清視盤機NVD研制成功,武漢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儀產品試生產.

(3)國家級示范基地紛紛落戶。高新區已擁有了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研發基地、光電器件生產研發基地、光通信產品研發基地、激光設備生產基地、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高新區也先后被批準為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全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試點、全國第一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創建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全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全國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先進集體”、“國家地球空間信息武漢產業化基地”和“武漢·中國多語信息處理產業基地”等。這些基地的落戶都是官產學研合作所帶來的成效.

2高新區產學研合作存在的問題

面臨新的形勢,東湖高新區產學研發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集中突現

2.1校企的價值取向差異依然嚴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學術價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場價值。長期以來,高校對科研成果的評價,單純以獲得國家經費多少、數量、參與人的學術地位高低、所獲獎勵級別和數量為標準。例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的職稱評定和考核標準,依然以論文或著作、研究項目及教學成果為依據。雖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體系及激勵機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向發展,科技人員創辦公司越來越多,例如,武漢東湖創業中心自成立以來累計孵化中小型科技企業886家,其中近20%的企業由高?;蚋咝=處焺撧k[8]。但是,武漢高校產業與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產業相比,在數量、規模、產業實力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企業關注的焦點是科研成果的市場效益或市場前景.

目前,區內企業在創新上對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資源的利用還不夠,大多數企業的創新屬于自創。據湖北省統計局2007年的《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新調查報告》顯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業獨立完成的產品創新占71.9%,獨立完成的工藝創新占65.2%,只有28.1%的產品創新和34.8%的工藝創新是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產學研合作聯盟亟待升級

跨“產學研”平臺的產業聯盟是現階段高新區推進產業升級和規模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高新區的眾多產業技術聯盟,由高?;蚱髽I牽頭,由研究機構、企業,甚至金融、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共同參與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區的產業技術聯盟成立時間比較短,停留在共同開發市場的初級階段,需要經歷“聯系、聯合和聯動”,才能真正實現國家六部委鼓勵和支持發展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且,隨著產業聯盟的逐步推進,產學研聯盟中存在文化風險、制度風險和運作風險,可能引發聯盟內部的沖突和不協調,造成聯盟的終止。因此,轉向產學研相結合、整合有效資源的技術創新聯盟,將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

2.3在漢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轉化率低

高新區的高校及科研機構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進行產業化運作,但是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遠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機構技術成果向本地企業轉化的比率比較低,由武漢地區企業承接的項目不足20%[8],呈現出“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產學研合作項目總額大約在3~4億元,其中涉及到武漢本地及武漢周邊地區的項目轉化總額只有大約5000萬元,僅占轉化總量的25%左右[2]。武漢大學2006年以專利申請權、專利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形式實施具有發明專利的項目13項,武漢企業承接的項目只有2項[8]。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機構也存在類似現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對象大部分是江浙、廣東等外省企業,與省內企業的合作反而比較少.

例如,武漢大學2002—2006年通過專利技術合作開發項目68項,其中與武漢企業合作開發的專利技術項目不足10%,華中科技大學2002—2006年與武漢企業也只有29項專利技術合作開發項目[8].

2.4產學研合作地區性明顯

高新區的官產學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區,以整合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資源為主,在積極整合全國乃至全球的科技資源,實現跨地區、跨國界的合作方面,做得還很不夠。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屬單位的科技人員帶科技成果來東湖高新區實施轉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雖然東湖高新區在推進產學研合作的過程中,開始引入國外科研力量,包括與國外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和獨資企業的技術轉移與擴散等。例如,與法國政府聯合建設P4實驗室,華工科技收購澳大利亞切割系統公司,凱迪電力高薪聘用外國專家。但是,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地區性過于明顯,未能在更開放的環境中推進,尚未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產學研創新體系,難以融入國際性創新網絡.

轉貼于

3促進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對策

為促進高新區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結合產學研發展趨勢和高新區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對策:

3.1以戰略規劃引領產學研合作持續發展

產學研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在產學研合作過程的重要運用,也是產學研合作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正經歷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點到線到面,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發展的轉型時期。在轉型時期,明確產學研的未來發展方向至關重要。因此,必須結合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經驗,制定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戰略,明確產學研合作的戰略目標和基本思路。以規劃促進產學研結合工作的規范開展,引領產學研工作縱深發展.

3.2以戰略聯盟和合作網絡驅動產學研合作國際化

隨著經濟、科技的全球化發展,產學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區內、國內。擴大產學研合作的外延邊界,走出一條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國際化道路,是高新區成功嵌入國際性創新網絡,逐步向全球產業鏈高端推進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隨著產業技術聯盟的不斷發展,利用現有具有影響力的技術聯盟或產業聯盟,加強與世界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大型跨國企業開展合作,成立跨國產業聯盟,謀求在全球范圍內實行資源配置和戰略規劃,推動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國際化。另一方面,通過在漢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的國際合作網絡,以“請進來、走出去”思路開展產學研對接,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國際化.

3.3吸引和促進區內外產學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世界一流科技園發展的經驗證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來推動高新區企業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一方面,依靠轄區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實施產業與科技的對接。以高新區優化的產業結構,積極與在漢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優勢和學科鏈實現對接,促進自主創新成果實現本地轉化。另一方面,借鑒廣東省產學研合作的成功經驗,加強各地高等院??蒲许椖亢彤a學研合作,鼓勵省外乃至國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根據東湖高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到高新區建立轉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為高新區的經濟建設服務.

3.4以產學研平臺吸引和留住科技領軍人才

優秀的科技領軍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資源??萍碱I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產學研平臺建設,營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綜合環境,從而使人才從愿意有為到可有作為,從希望發揮到能夠施展。例如,利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漢分院、郵科院等科研院所,凱迪電力、長飛光纖等創新型企業,以國家光電實驗室、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等國家級實驗室為平臺,引進和留住海外科技領軍人才.

3.5借助“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發揮輻射效應

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應該說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創新體制和優化產業布局是武漢城市圈作為“新特區”的重要試驗內容,東湖高新區作為全省高新技術產業龍頭和示范基地,則成為試驗區中的試驗區.

正如李?。?0]教授所說“兩型社會離不開兩型經濟,兩型經濟離不開兩型產業,兩型產業離不開兩型技術”,兩型技術的研發和轉化為產學研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高新區在優勢產業上已具有優越的產學研合作條件,為高新區的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應該結合“兩型社會”建設,建立“國家級產學研合作實驗區”,探索建立新型產學研合作機制,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東湖高新區管理委員會.武漢東湖高新區產學研合作發展情況匯報[R].2009-2-20.

[2]武漢市產學研工程協調小組辦公室.武漢市產學研工作發展報告[R].2006-11.

[3]夏亞民,陳麗娜.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區,2007(2):80-84.

[4]王宏斌,陳捷.武漢東湖高新區玩轉資本市場[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09-07-08.

[5]何亞斌.關于產權市場促進產學研合作情況的匯報[R].

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漢吹響“人才集結號”[N].光明日報,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廳高新處.極目楚天論光谷[EB/OL].

hbstd.gov.cn/,2008-06-19.

[8]董宏偉.武漢市教育部直屬院校專利轉化情況調查.sipo.gov.cn/,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