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人護理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5 06:57: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病人護理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職業病人護理工作計劃

篇1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我院2005級學生總數760人,其中男48人,女712人;均為高中畢業生。2007級學生總數972人,其中男72人,女900人;均為高中畢業生。

1.2研究方法

我院2005級人才培養方案是按照傳統的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制定的,基礎知識中專業基礎知識占的比重過大,而有關勞動衛生、職業病和社會醫學方面的知識以及其他與護理密切相關的知識較少;護理專業知識中有關臨床護理的知識仍按臨床分科進行劃分,沒有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有關老年護理、社區預防保健和精神護理方面的知識不足。2007級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具有“強化人文、突出護理、著重能力、體現整體”的現代護理理念,符合職業教育特點。課程設置突出護理的內容和特色,關注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職業資格考試、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國際交流的能力,為護理行業提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健康需求變化的實用性人才。

1.3評價指標

從用人單位的評價、就業層次、護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英語水平、學生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

2結果

2005級學生就業單位評價為較好;就業層次:二級醫院占45%,三級及以上醫院,占43%;護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89%;英語3級通過率63%;學生滿意度為71%。2007級學生就業單位評價為好;就業層次:二級醫院占32%,三級及以上醫院占63%;護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95%;英語3級通過率78%;學生滿意度為91%。

3討論

通過對2005級與2007級護理專業畢業生收集資料整理,對相關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3.1進行專業調研,確定改革方向

3.1.1崗位人才需求

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及文獻檢索等對聊城市、山東省、全國以及國際的護理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研[2,3],結果表明對護理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就業形勢較好,特別是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先進護理理念的高素質護理人才更是緊缺。

3.1.2護理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傳統的醫護教育課程體系較為相近,培養的臨床護士從而常常忽略了護理崗位應關注的主要內容。臨床上護士大都偏重執行醫囑,而忽視了運用護理專業知識主動為病人提供幫助、解除痛苦的意識,造成護理工作定位不準。而且護理教育模式陳舊。高等護理教育與護理臨床工作過程之間存在著許多脫節的情況。國際先進的護理人才培養經驗表明,護理人才的培養,不但包括護理知識的掌握,還包括職業興趣、態度、技能等的養成,而后者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環境的支撐,即護士職業態度熏陶、護理操作技術訓練、護理人文情懷養成,除了人的主觀因素外,還需要客觀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為護生的專業學習提供適宜的醫療服務機構和建立動態的、連續的護理臨床教學機制。

3.2根據崗位確定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根據崗位確定專業核心課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典型工作任務轉變為學習任務,模擬臨床情景進行教學,構建基于護理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參照護士職業資格標準,探索建立以工作任務為引領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已構建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3.3教學方法的改革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打破了傳統“三段式”課程體系和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框架,采取課程精簡、融合、重組等多種形式,優化課程結構,建立了新的符合認知規律的“漸進型”課程體系。貫徹行動導向原則,使學生在職業認知、職業體驗中形成職業追求的內驅力,促進職業能力的提高。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即母嬰、兒童、成人、老年等時期)建立了符合認知規律的“漸進型”課程體系———將課程分為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四大模塊。如我們開發的“某疾病病人的護理”項目教學,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護理過程的學習機會。教師是主持人、是導演、是教練,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病案項目及仿真護理環境。學生以小組學習的形式,以護士的角色、按照“學習目標工作任務學習資源相關知識與技能工作計劃實施評價反饋任務拓展”的護理工作流程組織實施。在校內護理實訓基地,模擬各種臨床護理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認識工作任務和培養職業能力,使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率均達到90%以上,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競爭能力。

3.4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長效機制

提高培養質量,學校醫院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1年級學生利用學校的仿真實訓室感受臨床護理情景;2年級學生到醫院學習專業課,由醫院的專家教授來上課和管理;3年級學生在臨床醫院頂崗實習1年,提高學生的實踐及創新能力。學校專業教師進入醫院,參與教學、管理和臨床實踐,以臨床帶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學校聘請護理專家共同制訂實踐教學內容和計劃,充分利用醫院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提高授課質量。正確定位專業教師和醫院護理人員在教學過程中的關系,明確職責,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長效性。

3.5專業方向選擇,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