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6 19:24: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百分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百分數

百分數的意義教案

教學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小學數學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一冊).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異同,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重點:

百分數的意義.

查看全文

百分數整理和復習教案

復習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納稅、利息百分數應用題課本第127至128頁整理和復習,練習三十四。

一、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納稅、利息百分數應用題特征,能較熟練地理解這一類應用題。

2.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查看全文

數學百分數應用題管理論文

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第十冊數學第31頁的“百分數應用題例3”的教學為例,談如何靈活運用“學導式”(本刊1998年7—8月號)進行教學。

一、鋪墊導入

1.聽老師念應用題,然后讓學生根據題意,分別說成一道文字題,再口答算式。

(1)某村去年造林20公頃,今年造林25公頃。去年造林是今年和幾分之幾?

(2)某工程隊七月份修路20千米,八月份修路25千米。七月份修路是八月份的百分之幾?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兩道題的算式為什么會一樣呢?

查看全文

百分數應用題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解答“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基礎上,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夠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培養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這類應用題的分析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列式。

教學過程設計

查看全文

數學百分數應用題管理論文

在多年的畢業班數學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不同屆、不同班級的同學,他們在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幾乎是相同的。究其原因,是學生的解題心理、思維以及應用題情節、數量關系等存在干擾因素,阻礙了問題的解決。如何掃除障礙,克服干擾,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概念意義干擾例1、比16少它的1/4的數是多少?學生把“比倍”與“比差”混淆起來。錯解為:16-1/4=(15)(3/4)。

二、多標準量干擾例2、五年級一班女生占全班人數的37.5%,后來又轉學來2名女生,這時女生占全班人數的40%,這個班原來有學生多少人?學生對標準量意義不清楚,把37.5%和40%理解成了標準量相同的兩個百分率,導致錯解:2÷(40%-37.5%)=80(人)。

三、思維定勢干擾思維定勢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始終存在的。每當學習一種新的知識時,經常會產生它的消極干擾作用。例3、甲倉庫存糧120噸,比乙倉庫存糧多2/3,求乙倉存糧多少噸?學生往往受整數、小數的“比多”、“比少”應用題習慣思維的影響,認為甲倉存糧比乙倉多2/3,就是乙倉存糧比甲倉少2/3。錯解為:120×(1-2/3)=40(噸)。

四、解題模式干擾學習一種新知后,學生的頭腦產生一種解題模式。當情況發生變化時,仍套用原來的模式列式解答。例4、一件工作,甲單獨做需1/2小時,乙單獨做需1/3小時。兩人合做需要多少小時?錯解為:1÷(1/2+1/3)=1(1/5)(小時)。

五、多余條件干擾有些應用題,出現多余條件,增加了學生解題的困難,干擾了解題思路,導致錯誤求解。例5、修一條600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隊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隊修建,需要30天。兩隊合修需要多少天?出現錯誤列式:600÷(1/20+1/30)。

查看全文

百分數的應用納稅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稅收時的專有名詞,會計算納稅額.

2、通過學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稅收時的專有名詞,會計算納稅額.

教學難點

查看全文

統計表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學生在第八冊和第十冊已經初步學習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簡單統計表的制作和條形統計圖的初步認識,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本小節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編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并受到國情的教育。

在學生掌握了一般的復式統計表的基礎上,這一節教學含有百分數的復式統計表.這里沒有重復教學統計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思考,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一個統計表中有關數量間的百分比關系.教材通過一個例題教學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啟發學生想,只要在原來的統計表中再增加一欄,算出題中所需的百分數,依次填上就可以了.同時,在每一個統計表的后面,教材還通過填空讓學生看表回答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根據統計圖表提供的數據分析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合計”和“總計”是小學階段學習簡單的統計知識中常用的兩個數學術語,這兩個術語常常在同一張表中同時出現,兩者雖一字之差,但含義不同,容易混淆.“總計”與“合計”是根據表的性質和需要來確定的.一般來說,單式的統計表只有合計.在復式的統計表中,一般既含有合計,又要有總計.“合計”是各個分類事物的統計數據之和,“總計”是反映各類事物的總數量.

教法建議

查看全文

研究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解題技巧

摘要:相比其他學科,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較高。同時,百分數、分數的知識屬于小學數學學習期間的重難點,學好該部分的知識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會產生積極影響。同時,應用題是數學學科中較重要的學習類型,幾乎所有數學知識考核都會以應用題的形式出現,當分數、百分數和應用題相結合,就會增加學生學習和解題的困難程度。

關鍵詞: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解題技巧;小學數學

一、找出學習期間的“標準量”

通常題目中所指的標準量是說數學教材中提及的“單位1”,需要學生正確理解并找出數學題目中的標準量,這是保障正確解答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通常學生在解題期間會出現乘除法應用混亂的情況,是因為沒有找準題目中所給出的“單位1”。對于“單位1”這一抽象概念,教材中給出的定義是:某一個物體、某一些物體都可將其認為是一個整體。在日常教學期間,通過“單位1”的發現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目中所給數量的對應關系,這是解題的有效手段。學生在學習期間雖然不能完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舉例就可有不一樣的理解。

二、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解題方式

教師帶領學生明確題目中給出的單位“1”之后,就要開始選擇正確的計算方式,即根據題目的已給條件判斷要求,進而選取正確的計算方式。對于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計算方式而言,可將其分為乘法應用題和除法應用題。(一)乘法應用題技巧論述。學習期間,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中乘法應用題的主要類型為:求取某數的百分之幾為多少。該種解題技巧可用公式來進行表達:“單位1”×比率/分率,進而求出對應量。在某種程度上而言,該種題型的解答對學生有利,即“單位1”的條件屬于已知情況,比率/分率也在題目中給出,學生只需通過乘法的應用來判斷和解答即可。但這一解題規律不適用于全部的乘法應用題,需要學生在解答期間具有靈活應對、解答的意識。(二)除法應用題解答技巧論述。除法應用題的類型和乘法應用題有所不同,通常是求一個數值為另一個數值的百分之幾。在解答該類型題目時,只需牢記一個原則:即要以題目給出的“單位1”作為除數。

查看全文

六年級第一學期數學科計劃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級學生共有82人,本級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后能認真完成作業。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較好,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有小部分學生對學習不重視,學習不夠認真,上課不懂得聽老師講課,經常開小差,作業馬虎,甚至不能按時完成,所以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分了六大部分:“圓”、“百分數的應用”、“圖形的變換”、“比的認識”、“統計”和“觀察物體”。

第一單元:“圓”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直觀地認識了圓,并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學習圓的知識。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等。本單元主要通過六個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圓的認識(一)圓的認識,(二)欣賞與設計、圓的周長在、圓周率的歷史、圓的面積。

查看全文

不同年級教學設計參考范文3

初三上學期班級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學校提出的“成材先成人”德育首位思想,細化“鐵紀柔情”的嚴格管理思路,落實“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堅持“嚴格、明理、激勵、發展”管理理念。

針對初三(6)英才班的實際特點,班級以“自信、規范、民主、陽光、樂學”十字為班級文化建設核心,本學年加大力度,強化學習興趣、方法的培養,共同營造最佳學習氛圍,把會學、樂學落實到實處,全面提升本班各科成績,把初三(6)班打造成歷屆英才班的頂峰。

二、工作目標與實施措施

(一)學風建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