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癥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9:34: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不孕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不孕癥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
宮腹腔鏡術為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式,具有較多優勢,如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安全性高及恢復快等,現已部分取代剖腹術,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但由于在實施宮腔鏡操作時,需對患者實施膨宮及擴張宮頸等手術操作,易導致患者產生較多不適感及痛苦。因此,在此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降低其不適感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探討了婦科不孕癥患者行宮腹腔鏡治療手術室護理,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3月17日收治的婦科不孕癥患者120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年齡21~35歲,平均(27.29±1.22)歲。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28.52±1.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對患者術中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實施對癥處理。觀察組實施手術室護理,具體內容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及并發癥護理。(1)心理護理:由于宮腔鏡術為近年來新型的手術方式,部分患者對手術不了解,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術前對其實施相應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術前1天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并為患者及家屬講解宮腔鏡手術的優勢、安全性及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感,使其對本次操作有全面的了解,緩解不良情緒[2]。(2)環境護理:整潔、干凈的手術環境對緩解其不良情緒具有重要作用。護理人員應在術前1h將手術所需器械擺放整齊,并將手術室內溫、濕度調整適宜(溫度在24℃左右、濕度在50%~60%),鋪好整潔干凈的床單。并將監護儀、電刀及麻醉機等儀器的報警音量調低,將不必要的報警關閉,避免影響手術操作。(3)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胸悶、疼痛、面部表情、煩躁不安、惡心嘔吐、肢體扭動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并對其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心率進行監測,若出現任何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師進行處理。將液體流速及膨宮壓力進行適當調節,避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手術時間若超過30min應及時提醒醫師。對患者嘔吐物的性狀、氣味及顏色進行密切觀察,有利于對患者并發癥情況進行診斷及治療,對于呼吸困難患者應給予面罩吸氧,將氧流量控制在1~2L/min,對于休克患者,應對其進行腦保護。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惡心嘔吐、腹脹、出血)。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為(75.36±1.23)min,術中出血量為(14.02±1.32)ml;對照組手術時間為(103.26±1.25)min,術中出血量為(25.69±1.44)ml。觀察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惡心嘔吐1例,腹脹1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惡心嘔吐8例,腹脹1例,出血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婦產科腹腔鏡治療不孕癥的臨床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患者40例,實驗組患者40例。對照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40例,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為(28.64±1.6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為(3.24±1.34)年,其中,15例患者為原發性不孕,25例患者為繼發性不孕。實驗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40例,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為(29.29±1.72)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為(3.87±1.75)年,其中,18例患者為原發性不孕,22例患者為繼發性不孕。對比兩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年齡、疾病類型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組間可以進行比較。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開腹前對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打開患者的腹腔后再行粘連松解手術,使輸卵管盡量恢復到正常的解剖結構。實驗組患者采用腹腔鏡進行治療,對患者行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患者臍部10mm范圍內,做一小切口,放入腹腔鏡,與此同時,在患者的兩側髂前上棘內3cm處做2個5mm左右的小切口,對患者子宮以及輸卵管進行美藍通液治療,并依據患者的輸卵管的通暢程度實施不同的手術方案。手術結束后,將地塞米松、右旋糖酐、糜蛋白酶、慶大霉素等置入患者體內以此降低粘連的發生率,并給予患者活血化瘀、抗炎以及抗感染等預防措施。
1.3觀察指標:觀察和比較兩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治療后的輸卵管通暢率以及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將所有患者各項研究數據錄入至SPSS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值<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不孕癥中醫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不孕癥
不孕癥是指女子婚后夫婦同居2年以上[1],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經孕育過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正因為其病因病機的復雜多樣,因此有關不孕癥的預防、診斷、如何治療及護理等一系列問題仍是當今不孕癥研究中的難點[2]。
1不孕癥的分類與治療
1.1排卵障礙性不孕月經周期是腎陰陽轉化的一種生理表現。月經失調往往是由于腎陰陽失調或其他因素影響腎陰與腎陽的平衡,致無排卵或黃體功能不全。根據腎陰陽之轉化規律,調其陰陽是調經的有效途徑。根據我們的經驗,經后至排卵期前,為充任、胞宮氣血復常,腎中陰陽轉化時期,由陰轉陽,在腎陰充實的基礎上發揮腎陽功能。治宜采用滋腎養陰,稍佐溫腎補氣之品,治療以調經促卵為原則,使黃體功能健全,受精卵著床發育。
1.2輸卵管阻塞性不孕輸卵管炎主要由于急、慢性盆腔炎、輸卵管炎或輸卵管結核、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手術后盆腔粘連所引起。這些疾病造成輸卵管充血、水腫、炎性浸潤、積膿、積水及肉芽性增生等病理改變,最終造成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影響卵子與精子的結合而不能受孕。中醫認為其根本病機是瘀阻脈絡、或兼氣滯、或兼寒濕、或兼濕熱。中醫以活血化瘀、清熱通絡,既可改善輸卵管局部的血運和血液流變學,又能促進輸卵管粘連的松解和吸收,使阻塞的管腔再通。
1.3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由于異位的子宮內膜受卵巢素的周期性影響而產生周期性的變化,表現為變性、壞死、出血,形成典型的異位癥灶。其異位的內膜病變可導致輸卵管阻塞,影響輸卵管的蠕動,使卵子運動受阻,也可導致高催乳素血癥,排卵障礙或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及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反應,從而引起不孕。中醫學認為,不循經脈之出血是為離經之血,亦即瘀血,瘀血不去,日積月累,結成有形之,阻礙少腹、沖任、脈絡、胞絡而致不孕。在臨床上,活血化瘀藥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的狀態,使血液的濃、粘、凝、聚有所改善,并使增厚組織變薄、變軟,減輕病理損害,改善盆腔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理狀態,使不孕患者能增加受孕的機會。
宮腹腔鏡診治不孕癥手術探討論文
目前由于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輕、外觀美容等優點,在全國許多醫院都相繼有所開展。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是指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利用宮腔鏡及腹腔鏡來檢查盆腔及腹腔情況,診斷與評估宮腔、輸卵管、盆腔導致不孕的因素,是現有用于診斷和評估宮腔、輸卵管、盆腔等不孕因素的最佳方法。它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但宮腹腔鏡手術操作的安全性,一直影響普及率,因此手術中的護理尤為重要?,F將手術配合要點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34例,年齡28~37歲。其中原發不孕7例,繼發不孕27例,在宮腹腔鏡下進行手術。手術順利,無并發癥。術后1日下床活動,3日出院。
2手術方法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實施手術。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腹部及會陰部,于臍輪穿刺沖氣,形成氣腹,置入鏡頭探查腹腔,松解粘連帶,恢復子宮、輸卵管、卵巢位置,暫時撤除腹腔鏡覆蓋傷口。宮腔鏡鏡頭進入宮腔探查,同時予雙側輸卵管插管,美藍通液,明確病變連部位,結合腹腔鏡行患側輸卵管造口、整形,最后退出器械,手術結束。
3護理配合
不孕不育癥診斷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在不孕癥診斷和治療中的價值。方法對140例不孕癥患者行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其中腹腔鏡下行盆腔、輸卵管卵巢周圍粘連松懈術;輸卵管傘成形術;輸卵管造口術;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多囊卵巢打孔術。宮腔鏡行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宮腔粘連分離術;子宮縱隔切開術;宮腔異物取出術;雙側輸卵管插管術。結果對于140例患者均同時完成宮腹腔鏡輸卵管通液和各種疾病的治療。不孕癥的病因依次為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和子宮內膜息肉。聯合手術后妊娠率為46.7%。結論腹腔鏡聯合手術可以對不孕的原因進行全面評價和明確診斷,在診斷同時進行治療,對不孕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的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宮腔鏡腹腔鏡不孕
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婦科領域的廣泛應用,在腹腔鏡直視下診斷盆腔疾病,為不孕癥等疾病快速準確的診斷開辟了新途徑[1]。有較多的患者原因不明,而患者的生育要求十分迫切,隨著婦科內鏡技術的普及,宮腹腔鏡聯合治療,使不孕癥的病因診斷率明顯提高,并可同時治療,提高了妊娠率。本文對我院140例不孕癥患者采用宮腹腔鏡聯合診治的數據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患者年齡23~38歲,平均27.1歲,不孕年限1~8年,平均4.7年。原發不孕癥62例,繼發不孕癥78例。入院前經基礎體溫測定、內分泌檢查、B超、診斷性刮宮、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抗精子抗體、宮腔鏡檢查等3種以上檢查。
子宮輸卵管造影術護理感受綜述
子宮輸卵管造影術(HSG)是不孕癥患者的常規檢查方法,本中心自開展子宮輸卵管造影以來,積極改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對造影術的耐受性,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09年1月_2010年12月,在本中心行子宮輸卵管造影的680例不孕癥患者病歷資料,年齡21—42歲,平均(27.O0±2.63)歲。其中原發性不孕394例,繼發性不孕286例(人工流產術后135例,藥物流產術后97例,異位妊娠保守治療36例,一側輸卵管切除術后18例),均符合不孕癥診斷標準…。
1.2方法
患者月經干凈后3—7d,無性生活史。陰道分泌物常規檢查正常,仔細詢問過敏史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操作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屈膝仰臥于造影床上,常規消毒后鋪無菌治療巾,雙合診檢查子宮的位置及大小。窺器打開陰道,暴露宮頸,再次消毒宮頸及陰道穹隆部,造影劑充滿管腔,排出空氣,沿官腔方向將雙腔導管置人宮頸管內,向氣囊注入1—2ml生理鹽水使通液管氣囊充盈,輕輕向外牽拉,氣囊堵住宮頸內口,以防造影劑逆流。在胃腸造影機下緩慢推人造影劑10~l5ml,觀察官腔內充盈、輸卵管顯影及盆腔彌散情況,并準確、及時攝片。
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
【摘要】目的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選取7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例作為研究樣本,以2019年9月-2020年10月為研究區間,以手術治療差異分組,對照組以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以腹腔鏡手術治療,以治療療效及安全性作為評估治療成效的指標。結果觀察組在手術耗時、住院天數上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術后治療安全性上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時間短,對患者的機體損傷小,術后并發癥可得到顯著減輕,預后好,患者術后妊娠率高,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妊娠率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多發的婦科疾病,是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種植并生長的一種病理現象[1]。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優勢,患者術后恢復快,安全性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2]。本次研究將腹腔鏡手術應用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治療中,目的是觀察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7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例作為研究樣本,以2019年9月-2020年10月為研究區間,以手術治療差異分組。觀察組,年齡22-38歲,平均(27.6±3.5)歲;病程0.6-7年,平均(2.9±0.8)年;包括未婚者3例,已婚者32例;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28.4±4.2)歲;病程0.6-6.5年,平均(3.1±1.2)年;包括未婚者2例,已婚者33例。分組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詳細的臨床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不孕者,評估手術指征。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自患者腹部正中位置取縱向切口,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及筋膜,充分觀察患者腹腔內情況。做好病情、病灶位置及嚴重程度、患者機體耐受力等評估,分別采用活檢術、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術以及卵巢異位粘連分離術或者以病灶電凝治療。將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剝離后,以3-0克吸收線將卵巢邊緣縫合并固定,并充分止血。手術完成后,采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腹腔,于腹腔內注入透明質酸鈉凝膠。術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物治療。觀察組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臍部上緣取手術穿刺孔,并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壓力在14mmHg以內。在右下腹部麥氏點位置將5mm腹腔鏡置入腹腔,自左下側腹部麥氏點位置置入10mm腹腔鏡,將手術操作套管置入。采取腹腔鏡對腹腔內情況進行探查,重點關注病灶位置及發病情況。對于存在粘連情況的,實施粘連分離術及異位病灶電凝術治療,將子宮骶骨韌帶與子宮卵巢粘連部位鈍性分離,將卵巢游離,以單極電凝方式處理盆腔內病灶。對于囊腫情況,以囊腫剔除術治療,游離卵巢內囊腫,電凝囊腫壁薄膜。將薄膜部位剪開,將內容物吸出,沖洗囊腫部位。將卵巢與囊腫分離,將多余的卵巢薄膜修剪干凈,縫合卵巢。對于輸卵管堵塞者,需要以輸卵管整形術及輸卵管通液術治療。觀察輸卵管縮窄及粘連位置,進行輸卵管松解。存在輸卵管傘端閉鎖者,需實施輸卵管造口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完成后,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將盆腔徹底沖洗,術后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治療。1.3觀察指標評估手術指標,統計手術耗時、住院天數及術中出血量等信息;評估治療安全性,統計嚴重切口疼痛、腸梗阻、切口感染、陰道出血發生情況[3]。1.4統計學分析以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比數據。以(x±s)描述計量數據,檢驗值為t;以n(%)描述計數數據,以x2檢驗。P<0.05,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探究運用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醫學意義論文
【關鍵詞】陰道超聲;子宮內膜息肉
摘要:子宮內膜息肉(EP)是由內膜腺體和間質組成的腫塊,臨床主要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流血,也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及不孕癥等表現。以往臨床上主要采用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但兩種檢查方法均有一定的創傷性,經陰道超聲(TVS)檢查以其操作簡便、清晰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02例經TVS診斷為EP的患者,年齡25~55歲,平均41歲,表現為月經過多、月經延長及子宮不規則流血等91例,其中不孕癥11例職稱論文。
1.2方法
畜牧養殖與疾病技術探析
摘要:在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生會嚴重阻礙畜牧經濟的發展?;诖?,分析了幾種常見的動物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如土豬養殖及疾病防治、奶牛養殖及疾病防治、土雞養殖及疾病防治等,提出了豬肺炎支原體治療、紅皮病治療、乳腺炎防治、禽流感防治等措施。
關鍵詞:畜牧養殖;疾病防治;豬牛雞
近年來,養殖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上升,各地區的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在養殖效益提升的同時,動物疫病也呈現高發趨勢,這是不科學的飼養方式所導致的,使各地區養殖產業蒙受了巨大損失。此外,由于專業素質不足或診斷設備欠缺,獸醫人員也經常會錯過動物疫病的防治時機。
1土豬養殖及疾病防治
1.1土豬養殖技術。關于土豬養殖技術,應著手于養殖環境選擇、食物供給管控、水源管控、疾病預防等,具體可參考以下方面:1.1.1養殖環境選擇。要做好土豬養殖,就應注重養殖環境、氣候環境對肉豬品質的影響。若養殖生態豬,可于坡地或草地實行放養管理,采取生態養殖模式。具體而言,做好養殖場的場地地面建設,要選擇綠色材料,保證材料的吸水性及透水性,以便空氣的傳播與流通,營造干燥的養殖環境。1.1.2食物供給管控。在土豬養殖中,飼料來源通常為農田,投喂的飼料要保證綠色環保,如喂養的食物可為粗糧、青菜等。同時,對土豬的糞便進行處理,以之作為飼料場地的肥料。在飼料選擇上,應避免瘦肉精、重金屬、激素、精飼料的投喂,預防豬疾病的發生,提升豬的體質,并保證豬肉的鮮嫩品質。1.1.3水源管控。要做好土豬養殖,就應嚴格管控水源質量。供給養殖場的水資源要確保健康綠色,避免工業污染物及化學物質。此外,還應定時清理水源,在飲用水中添加適量的鹽及礦物質。1.2土豬疾病防治。關于土豬疾病防治,應著手于豬肺炎支原體治療、紅皮病治療、豬口蹄疫治療等,具體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1.2.1豬肺炎支原體治療。豬肺炎支原體又名豬哮喘,其臨床表現是氣喘與咳嗽,嚴重時會出現肺氣腫及肺水腫,這是由于豬的胸腔及肺部受到了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豬傳染病。通常情況下,豬肺炎支原體是由飼料質量較差這一原因引發的,土豬在進食后很容易就感染了肺部,且該疾病傳染性強,會嚴重影響豬的進食與生長。為做好疾病治療,首先要隔離病豬,以預防大范圍的感染,并運用土霉素、卡那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1]。1.2.2紅皮病治療。紅皮病是一種常見的豬疾病,臨床表現為豬皮膚出現紫紅色,即使按壓也不會褪色。紅皮病多于夏季發生,且紫紅色的出現部位多為豬的耳朵、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其體溫約為42℃。在確定病癥后,可注射三氮脒進行治療,且注射量應依據豬的體重,如約6mg/kg的藥量,并配成5%的生理鹽水,每天一次,連續三天。1.2.3豬口蹄疫治療。豬口蹄疫是一種常見的豬疾病,臨床表現為蹄叉、蹄冠出現發紅癥狀,豬蹄部出現水泡,而水泡潰爛會發生繼發性感染,最終豬的蹄殼會脫落。該疾病的防治手段主要為注射疫苗,且為保證防治效果,春秋兩季應注射3至4次以上。具體而言,在夏季,要做好豬舍的防暑降溫工作,每周實行兩次的噴霧消毒。在冬季,要做好仔豬保暖措施,以降低豬的發病率。
2奶牛養殖及疾病防治
中藥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探究論文
摘要:引起不孕的輸卵管疾病有先天性輸卵管發育不良,功能性的輸卵管痙攣,炎癥性輸卵管阻塞。其中最多見的是慢性輸卵管炎所致的輸卵管阻塞。輸卵管阻塞性不孕占不孕癥的30%~50%,因輸卵管阻塞病因諸多,其治療方法也各異,具陳亦繁。本文所討論的輸卵管阻塞性不孕均以炎癥所致,以輸卵管粘連阻塞而致不孕的病例為討論對象。
關鍵詞:不孕癥;輸卵管阻塞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共40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39歲,以28~35歲發病最高,有31例,病程最短者2年,最長者5年。
1.2診斷依據該組病例均做過盆腔碘油造影或腹腔鏡及盆腔鏡檢查,有些做輸卵管通液術檢查,檢查結果均示一側或雙側輸卵管阻塞不通。
1.3治療方法主方組成:丹參15g,柴胡15g,當歸12g,赤芍12g,川芎15g,生地15g,桃仁15g,紅花12g,山棱10g,莪術10g,公英15g,敗醬草15g,甘草10g,兼肝郁者加香附15g,川楝子15g,兼痰濕者加蒼術15g,云嶺15g,兼腎虛者加菟絲子15g,巴戟天15g等。服用方法:上方煎取400ml分2次服用,每日1劑,20日為1個療程,經期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