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02:18: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草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財政預算草案報告講話

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我縣**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年,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縣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的有關決定決議,積極組織收入,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圓滿完成財政收支預算和各項目標任務。

**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1002萬元,比上年增加3217萬元,增長18.0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654萬元,比上年增加2114萬元,增長16.86%;上劃中央增值稅、消費稅完成4488萬元,比上年增加863萬元,增長23.81%;上劃所得稅完成1860萬元,比上年增加240萬元,增長14.81%。國稅完成7459萬元,比上年增加1453萬元,增長24.19%;地稅完成4965萬元,比上年增加895萬元,增長21.99%;財政完成8578萬元,比上年增加869萬元,增長11.27%。

**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支出73680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支出7170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89%,比上年增加18880萬元,增長35.73%;上解支出1972萬元。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草案報告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汕尾市*年預算執行情況和*年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年預算執行情況。

*年,全市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汕尾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按照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預算,充分發揮財政部門職能作用,執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強化稅收征管,努力組織財政收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財政監督,保證重點支出的需要;堅持依法理財,大力推進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提高財政收支管理效益;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經過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預算收支計劃和各項工作任務,有效地保證了我市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基本需要,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一、全市預算執行情況

*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0948萬元,為市代編年度預算63406萬元的111.89%,比上年增收15460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下同),增長27.86%,其中:市級完成16609萬元,市城區完成7369萬元,陸豐市完成19672萬元,海豐縣完成*8萬元,陸河縣完成4939萬元,紅海灣開發區完成1403萬元,華僑管理區完成888萬元。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加上稅收返還、各項補助和調入資金、上年結轉、結余等,收入總計254173萬元。

*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06萬元,完成市代編年度預算119190萬元的168.22%,比上年增支34361萬元,增長20.68%,加上解支出2153萬元,加增設預算周轉金、國債轉貸資金結余等,支出總計203946萬元。

全市財政收支相抵,結轉結余50227萬元,其中:凈結余2217萬元,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主要收支項目詳見附件一)。

查看全文

論憲法草案初稿內容

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是孫中山的遺訓。國民黨完成北伐后,于1929年三大時宣布中國進入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制定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受國內外局勢的影響,1932年底,國民黨確定繼續進行憲政準備工作,于1933年1月成立了憲法草案起草委員會(以下簡稱憲草委員會)。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著名法學家吳經熊受命負責起草初稿,于1933年6月初完成《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初稿試擬稿》(以下簡稱《吳稿》)。《吳稿》分為“總則”、“民族”、“民權”、“民生”、“憲法之保障”五編(篇),共214條。其中,“民族”編開啟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中華民族”概念入憲的先河,反映了一戰后列國憲法、民族主義對民國制憲的巨大影響,是近代中國知識與制度體系轉型的重要內容。

一、憲法草案以三民主義分編的初步確定

1933年1月,孫科就任立法院院長。就職伊始,即羅致專家40人,成立憲草委員會,自兼委員長,以張知本、吳經熊任副委員長。[1]依三民主義精神立法,為國民政府的主要任務。在討論憲草委員會組織規程時,第一種分組意見即受三民主義的影響,以為將來的憲法,一定不能離開三民主義,所以主張分為五組,以便研究。一為民族組,研究關于國體、領土、主權等之問題;二為民權組,研究關于人民行使四權和民權保障之問題;三為民生組,研究關于國民生計之問題;四五兩組研究關于中央和地方的政制之問題。[2](P.92)這一意見當時雖然沒有被采納,但其影響不可低估。1933年2月9日下午,憲草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到憲法草案起草程序,議決交副委員長張知本、吳經熊,委員焦易堂、傅秉常、吳尚鷹、馬寅初、陳肇英審查,由張知本召集。[3]11日,有報道稱,憲法起草委員會某委員談到,起草憲法程序,究以何者為先決問題,正在會商中,現有大部分委員主張以三民主義為憲法最高范圍,全部憲法,分為民族、民權、民生三章,外交、土地、經濟等列入民族章內,政權、制度等列入民權章內,有關民生問題列入民生章內。此種主張,最近當可決定。[4]16日,憲草委員會開第二次會議,指定副委員長張知本、吳經熊及委員傅秉常擔任憲法草案初稿主稿委員,并議決將孫科提出的根據三民主義研究憲法草案內容建議案,交原審查委員會審查。[5]審查結果雖不得而知,但孫科的主張很明確:根據我們特有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我們所需要的憲法,是以三民主義為依歸的五權憲法。[6]3月間,周一志、鐘天心、鄧公玄等委員在一次小組會議上提出一個憲法草案綱目的提案,內容包括基本原則、民族篇、民權篇、民生篇、附則。民族篇包含:(1)國體之規定,(2)主權之規定,(3)國土之規定,(4)國旗之規定,(5)國內各民族間關系之規定,(6)對外關系基本原則之規定,(7)其他。他們認為,五權憲法不但可以有它特殊的內容,還可以很自然地以三民主義為經,五權制度為緯,自成一種形式與體系。[6]根據這個提案,小組會議決將憲法草案分為民族、民權、民生三篇。4月21日,審查委員會開會。關于憲法編制問題,采納了周一志、鐘天心、鄧公玄等委員在小組會上提出的建議,將憲法分為民族、民權、民生三篇,但詳細節目由主稿人斟酌。[2](P.197-200)三位委員所擬提案,應該說代表了以孫科為首的再造派的主張。1927年后,在孫科周圍,原先的“太子派”逐漸產生分化,傅秉常、馬超俊等繼續追隨孫科,吳鐵城則投靠了。此時,又有一批青年國民黨員,包括梁寒操、鐘天心、王昆侖、諶小岑、周一志等,因對國民黨內的現狀不滿而同情孫科的政治主張。在這部分人中,有人曾奉胡漢民為政治領袖,以后由于胡漢民離職,原先擁胡的人均轉向擁孫。這些人參加了由孫科支持創辦的《再造旬刊》的編撰工作,并在政治上積極支持孫科,因此人們習慣上把這個圍繞孫科的圈子稱為“再造派”[7](P.74)。國民黨成立非常會議及兩廣國民政府時期,鐘天心為宣傳部主任秘書及市政府秘書,周一志為非常會議秘書而被派赴上海秘密工作。鄧公玄1928年春獲斯坦福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適孫科由歐赴美,力邀其同輪歸國,鄧遂攜眷與孫科偕行返滬。孫科膺任鐵道部部長新命,初派鄧為秘書兼機要科長,旋孫科兼任交通大學校長,鄧又遷調交通大學訓育主任。1929年3月,孫科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又調回鐵道部任秘書兼編譯科科長。1932年,孫科赴粵,鄧隨行,被聘為國立中山大學教授。迨九一八事變,寧粵合作,孫科又偕鄧返滬至京,出席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32年的“集中國力、挽救危亡”案,就是在鐘天心、周一志等人奔走下,孫科約集一些在滬國民黨中央委員提出來的。“孫科以政治主張被接納為理由,于一九三三年初到南京就任立法院長;我們幾個朋友都當了立法委員。立法院負起草憲法的責任……我們……也是起草委員。”[8](P.139)這里的“我們”,即包括鐘天心、周一志和鄧公玄。他們能成為立法委員和憲草委員會委員,都是靠孫科的提拔。當然,他們對三民主義的堅持與孫科應該是一致的,周一志甚至在國民黨在大陸風雨飄搖之際,猶表示堅信三民主義,公開表達對國民政府的極度不滿,宣稱“對于三民主義的信仰,始終一貫”[9],“至于政府掛羊頭,賣狗肉,那是另一件事;有骨頭的真信徒,并不因此而動搖信念。”[10]

二、憲草委員會研究原則時圍繞憲法草案綱目

“民族篇”的爭論1933年4月27日,憲草委員會開第十二次會議,在大會討論時,以三民主義分篇引起許多反對的議論。主要的反對意見有三種,其中第二種反對意見是根據民族問題而來。據吳經熊、金鳴盛所述,程中行反對的理由是:“民族問題如果在憲法里邊詳細規定起來,會發生很大的毛病。就是可以予野心國家陰謀的口實,也就是所謂投鼠忌器了。像現在的滿洲國,也是這個問題。新疆、西藏、蒙古等地方,現在的情形,是不是這個問題呢?我們在這種環境之下,民族問題以不提為妙。一提之后,一定會發生許多問題,所以對于憲法的編制,反對以民族、民權、民生來分篇。而最大理由也是在于民族問題?!保?](P.200-201)樓桐蓀反對的理由是:“民族二字,擺在憲法當中,恐怕沒有這種常例??偫淼娜裰髁x講的很好。但因為這個,就將三民主義在憲法上標出來,則不十分妥當。總理遺教中所講美國民族同化成一國家,德國民族同化成一國家,而我們成一民族的國家,并不是認為國家內有許多民族。是希望由許多民族同化,最后要成一個純粹的民族。理論上事實上皆應如此的??偫碓诋敃r主張我們漢、滿、蒙、回、藏同化為一族。國旗上不必顯然表示。所以五色旗要分別五族來,總理并不贊成的?!保?](P.201)焦易堂的理由則是:“總理所說的民族,是指世界弱小民族被壓迫者而言,我滿、蒙、回、藏的民族,未被壓迫,他們還是當他們的喇嘛及皇帝。各方面問他們去主張什么,恐怕是沒有這回事的??偫淼闹髁x,向來是王道的。如現以民族問題在憲法上提出來,雖然略略說了幾句,將來恐怕發生很大的危險。不但國內生了問題,而在國外,也生了問題。國內人民一定要責備我們不應該如此規定的?!保?](P.201)第三種反對意見是根據邏輯而來。陳茹玄說:“想用民族、民權、民生來分篇,總覺得里面有點不能盡合于邏輯的地方……其次就是所說過的主權在民。而主權之規定,又在民族里邊……還有一點小問題,如果在民族篇里要規定對外關系基本原則,對于國際公法承認有效,則發生問題;因為國際公法是否法律,還是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正要廢除不平等條約,若在憲法里規定承認國際公法,恐怕絕對不是總理意思??偫磉z囑是要在最短期間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如在憲法里規定承認國際公法,是不啻作繭自縛了?!保?](P.201-202)擁護以三民主義分篇者,如衛挺生說,“以為標明了民族篇,明白規定了民族間的關系,將引起民族問題,意思是大家不愿意民族間有問題,以為不提民族,民族問題似已解決了,我們若是觀察過去的事實,可以知道這句話沒有根據。民國成立二十年來,蒙古解決了沒有?西藏解決了沒有?都是還沒有解決了。西北幾省還常常有回族問題發生,這都是事實。在外國,常常有人觀察中國的情形,而問你們對于少數民族有怎樣保障?如果沒有保障,將來還是要發生問題的。這是實在的話。一部分滿洲民族已和內地同化了。一部分還是和內地人民生活不同?;孛褚彩侨绱?。一部分回民,他的生活習慣,一切的一切和內地人民完全不同。如果要免強的承認這個事實是和內地人民一樣的待遇,終非決裂不可。從前開蒙古會議的時候,有人表示過,如果對于蒙古人不稍給他游牧生活,一定要他去開墾,將來要發生問題的。所以在憲法上對于少數民族應該給他相當保障才行。如果一點不提,恐怕不甚妥當。如果承認了這個問題,倒可以把此問題解決,否則會將問題擴大。愛爾蘭所以發生問題,就是在此。瑞士由三個民族合成,能夠相安無事,就是對于各個民族有相當承認的緣故。所以恐民族問題發生,而反對以三民分篇,殊不成為反對的理由?!保?](P.203-204)以上正反兩方的意見,經議決交主稿人參考。但最后仍決議按三民主義分篇,具體細目則由初稿人酌定。先由吳經熊將憲法初稿全文草俊,然后由主稿人開小組會議討論一個月,再提交憲草委員會討論。吳經熊對以三民主義分編是完全贊同的。參與其事者陳茹玄說:“此次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草案原則時,對于編制,嘗有劇烈之辯難。初稿人則主張以總理之三民主義分編。并力持非如此則不敢負責起草?!保?1]楊公達也提到,“就編制方法來說,當開會時,吳先生是以非黨員的立場,極力主張以三民主義分編;可是大多數以黨員立場,不以為然。”[12]吳經熊則自述:“憲法的編制,能夠像小組會議的決定,以民族、民權、民生這樣的分法,本席覺得起草條文時,可免遺漏,且容易進行,當然可以擔任的,否則或有另外的分編法,本席總覺得恐無前面這樣分法的便利,本席是不敢擔負動筆的責任的。也只有請大家另推高明了”,“關于分三篇編制的方法,我們認為比較是最便利的。”[2](P.198)吳還認為以三民主義分編是中國憲法的特點:“通常憲法意不外就政制與人民權利義務加以規定,即節制資本與平均地權,德憲法已有此種含義,今就民族、民權、民生等分篇,尚為他國所未有。”[13]吳經熊對三民主義與法律的關系有自己的看法,其贊成以三民主義分編并不是出于政治上的附和。1931年4月12日青年會學術演講,吳經熊受邀作了題為《三民主義和法律》的演說,他說:“三民主義是我們的目標,法律是貫徹三民主義的一種工具。牠們是搭檔碼子。前者是目的,后者為方法。”[14]在演講中他還分別討論了法律對民族、民權、民生的貢獻。關于法律和民族,他認為法律對于民族的貢獻大致有三點:法律應盡量發揚民族精神,法律為取消領事裁判權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有力工具,法律可以改良民族。

三、“民族”編之內容

查看全文

財政預算草案報告二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受森村鄉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報告我鄉**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代表們予以審議,并請各位領導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年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人大的依法監督下,在上級的關心指導和鄉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鄉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各項決策和部署,通過強化財稅征管,優化支出結構,推進各項改革,加強財政監督,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等工作,努力克服政策性減收影響,齊心協力,扎實苦干,較好地完成了鄉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財政預算任務,促進了我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并有節余的目標。

(一)收入方面情況:

農村稅改后,取消了到戶征收的農業兩稅,致使我鄉財政稅源嚴重短缺,我們在接到縣下達全年財政任務55萬元后,及時主動與國稅、地稅聯系,深入企業、工地摸排稅源,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國地財三家和有關企業,做到早謀劃早準備。通過努力,全年共完成財政任務62萬元。其中:國稅完成增值稅10.7萬元;地稅完成營業稅、所得稅等工商稅37.5萬元;財政完成契稅、耕地占用稅計劃生育社會撫育費土地罰款等13.8萬元。

查看全文

財政預算草案報告三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受森村鄉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報告我鄉**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8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代表們予以審議,并請各位領導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年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鄉人大的依法監督下,在上級財政稅務部門的關心指導和鄉各部門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鄉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各項財經政策,積極開展”三大建設推進年”活動,通過強化財稅征管,優化支出結構,深化各項財政改革,加強財政監督,著力提高財政保障能力,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等工作,較好地完成了鄉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財政預算任務,促進了我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并有節余的目標。

(一)收入方面情況:

**年縣下達我鄉全年財政任務65萬元后,我們及時主動與國稅、地稅部門聯系,深入企業、工地摸排稅源,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國地財三家和有關企業,做到早謀劃早準備。通過努力,到年底國地財三家共完成財政任務65.5萬元,超額完成全年財政任務。其中財政完成14萬元,國稅完成8萬元,地稅完成43.5萬元。

查看全文

市本級預算草案審查報告一

**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市財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關于2006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及**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計劃預算審查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了審查。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06年我市各級政府和財稅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決議,堅持科學依法理財,深化財稅改革,強化收入征管,優化支出結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促進了我市經濟建設、事業發展和社會穩定。

根據2006年預算收支情況,預計全市和市本級財政均可實現收支平衡(見附表一),全市和市本級政府性基金也完成收支計劃,實現收支平衡(見附表二)。由于省與市縣之間的財力結算有一個過程,全市和市本級最后的平衡結果待決算匯審后,再專題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2006年預算執行中的主要問題是: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財稅監管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任務較重等。對此,要予以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計劃預算審查委員會認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年預算草案和報告(收支安排見附表三、四),符合預算法等法律法規規定,貫徹了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的精神,體現了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要求。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著力支持社會事業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預算草案和報告是可行的。計劃預算審查委員會建議,同意《2006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及**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批準**年市本級預算草案。

三、為做好今年的財政工作,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根據代表們的審議意見,計劃預算審查委員會建議:

查看全文

市本級預算草案報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及2008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草案提交大會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關于**年全市和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年,在市委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按照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決議,緊緊圍繞“好中求快、全面協調、穩中求進、惠民富民”的總要求,深入落實“三個三”工作措施,壯大財源基礎,增強財政實力,優化支出結構,推進財稅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全市和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收入超額完成任務,較好地保證了經濟社會發展重點支出需要。

**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匯總預算為105.53億元,執行數為114.06億元,完成預算的108.08%,比上年增長24.30%。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匯總預算為57.26億元,執行數為61.68億元,完成預算的107.71%,增長23.87%。**年市本級財政總收入預算為50.21億元,執行數為53.5億元,完成預算的106.55%,增長22.53%。市本級地方財政收入預算為27.06億元,執行數為28.93億元,完成預算的106.89%,增長22.93%,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7.07%。

**年全市財政支出匯總預算為61.66億元,執行數為68.82億元,完成預算的111.61%,比上年增長21.93%。**年市本級支出預算為29億元,由于超收財力增加安排支出和省財政補助增加,執行數為31.66億元,比上年增長25.34%,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8.12%。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年全市和市本級地方留用資金加上預計的省各項補助、上年結轉、調入資金、結轉下年支出款項等,收支相抵后,**年全市和市本級財政均可實現收支平衡。最后平衡結果待決算匯審后再專題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查看全文

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報告**省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關于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年,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奪取了抗震救災的重大勝利,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全省經濟總體上保持較快增長。在此基礎上,各級財政部門認真按照省委“兩個加快”的決策部署,努力克服地震災害和經濟下滑給財政工作帶來的巨大困難,圓滿完成了省人代會年初確定的收支預算任務,確保了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各項政策落實。

(一)全省財政預算變動及執行總體情況

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預算為954億元,執行中未發生變動。根據快報統計,20**年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41.76億元,為預算的1**.2%,剔除入庫捐贈資金46.5億元后完成995.26億元,同口徑增長18.9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32.02億元,為預算的101.95%,同口徑增長18.46%;非稅收入完成3**.74億元,為預算的131.26%,同口徑增長20.27%。上劃中央“兩稅”收入完成422.78億元,為計劃的100.**%,增長14.94%。上劃中央所得稅收入完成201.02億元,為計劃的1**.26%,增長24.26%。全省一般預算總收入完成1665.56億元,同口徑增長18.49%。全省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13%。

查看全文

分賽區招商指導草案

分賽區招商指導草案

一、利潤來源點

1.市級分賽區授權

2.招商項目:

i.“全國咖啡商務形象大使大賽××省選拔賽”的總冠名、協辦單位、單項獎冠名、唯一指定產品

ii.“全國酒吧商務形象大使大賽××省選拔賽”的總冠名、協辦單位、單項獎冠名、唯一指定產品

查看全文

財政預算草案報告

一、2009年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2009年,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財政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積極應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克難攻堅,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各項預算收支目標。

2009年,全縣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78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1.42%,同比增加1359萬元,增長5.14%。其中:上劃中央級收入完成7045萬元,同比下降24.55%;上劃省級收入完成3337萬元,同比增長16.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41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16380萬元的106.34%,比同期14236萬元增收3182萬元,同比增長22.35%,其中增值稅完成1557萬元,占計劃57.68%,比同期下降17.26%;營業稅完成4666萬元,占計劃99.5%,比同期增長43.16%;企業所得稅完成665萬元,占計劃132.98%,比同期增長0.52%;個人所得稅完成341萬元,占計劃97.39%,比同期增長7.74%;資源稅完成841萬元,占計劃129.35%,比同期增長64.17%;煙葉稅完成1041萬元,占計劃104.15%,比同期增長30.14%;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474萬元,占計劃118.4%,比同期增長50.14%;契稅完成944萬元,占計劃157.37%,比同期增長38.54%;其它稅收完成2261萬元,占計劃116.25%,比同期增長36.53%;非稅收入完成4628萬元,占計劃130.55%,比同期增長11.49%。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3.4%,比上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全縣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9836萬元(不含上級專款44666萬元,下同),完成預算的122.86%,同比增長14.11%。

2009年,全縣一般預算收入總來源為54160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741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1852萬元,上年結轉4890萬元;一般預算總支出為50728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支出49836萬元,上解支出892萬元。累計結余3432萬元,其中結轉下年專項支出3413萬元,凈結余19萬元。

2009年,縣本級財政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686萬元,完成預算11659萬元的108.8%,同比增長23.14%。縣本級一般預算支出44010萬元(不含上級???4079萬元,下同),完成預算的126.6%,比年初預算增支的因素主要是:國債轉貸和省補財力專項支出增支較大。主要支出項目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640萬元,完成預算的137.38%,同比增長15.18%;公共安全支出2755萬元,完成預算的123.82%,同比增長9.02%;教育支出14485萬元,完成預算的109.58%,同比增長13.3%;科學技術支出444萬元,完成預算的106.22%,同比增長10.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743萬元,完成預算的134%,同比增長17.5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66萬元,完成預算的36.58%,同比增長48.37%;醫療衛生支出3381萬元,完成預算的132.43%,同比增長13.22%;環境保護支出108萬元,完成預算的122.73%,同比增長33%;城鄉社區事務1730萬元,完成預算的108.39%,同比增長15%;農林水事務支出3625萬元,完成預算的108.84%,同比增長32.83%;交通運輸支出719萬元,完成預算的625.55%(含當年交通部門經費下劃增支528萬元),同口徑比增長8%;采掘電力事務支出558萬元,完成預算的104.88%,同比下降34.3%(科目調整造成下降);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856萬元,完成預算的122.54%,同比增長9.79%。

2009年,縣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總來源為48366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686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0758萬元,上年結轉4922萬元。一般預算總支出為4490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4010萬元,上解支出892萬元。收支相抵結余3464萬元,其中結轉下年專項支出3413萬元,本級凈結余51萬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