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08:2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傳統中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中醫實習體會感言
傳統中醫,很多人很奇怪,這是什么科室,一般醫院似乎好像都沒這個科室的。是的,好像只有在我們醫院才有。雖然省人是中醫院,但其實基本上已經西化了吧。為了保留,或者說是特色,或者說是應付檢查,設立了這么個科室,治療疾病時,保留中醫傳統特色,辨證論治。確實,在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個科室都要濃郁的中醫氛圍,也只有在這里有這種氛圍吧。這里的病人在治療上首選是中藥治療,不得不承認,主任開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醫無法診斷的疾病,在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不得不否認,傳統病房給我感覺,像是個養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這里不肯走,有些是絕癥患者,在這里等待那個day。
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實在是太閑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狀態比起來。我跟的這個帶教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這幾周都沒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著手上這兩三個少的可憐的病人。還好其他組的老師有收病人,可以學習學習。在這里,閑也有閑的好處,趕上專業認證的關口,N多的考試和培訓,正好趁這三周好好看了看書,充實了下理論基礎。其實我們一直在抱怨說考試太多,培訓太多,還讓不讓我們好好實習?其實仔細想一下,這樣也很好,理論知識的強化對上臨床的我們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們還有很多臨床技能方面的培訓,突然覺得自己能在這里實習,是多么幸運,不能再這么一次次的應付,應該認真對待!
這個科室實習結束,就意味我要正式開始大內科的輪轉了。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內科,心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過年,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真正充實忙碌,真正要認真學習的時候來了,終于要來了。前兩天心內科的病例討論,著實讓我著急了一把,對于那個討論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頭霧水,太久沒看西內了,什么心梗、心絞痛,穩定型不穩定型,診斷鑒別診斷,評級等,居然一竅不通,真的真的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好多好多。一定要好好認真的血,不喜歡那種一無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覺。
好吧,接下來,收下心,認真實習。
傳統中醫藥知識保護探究
中醫藥是我國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傳承、應用和創新的成果。這些成果既有現代社會中的經濟因素,更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因素。在經濟全球化中,這些因素正逐漸被弱化,同樣面臨新時代的傳承、創新、應用和保護的壓力,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因素,為現代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筆者建議應該立法予以保護我國傳統知識,在針對中醫藥的保護中,建議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整體角度看待中醫中藥
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證明,中醫、中藥是整體。棄醫存藥、棄藥存醫都是一種盲目行為,難以獲得成功。中醫理論上的發展,對中藥的應用能起到有利的支撐與指導作用,通過發展中藥,使我們對醫理的認識更加深刻、全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沒有中醫理論的指導,中藥可能無法正確應用。中醫中藥歷經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應用體系。理論方面,早期吸收了一些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如陰陽五行學說,后期隨著中藥(含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的運用,在長期的摸索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了對人類疾病發生、發展及其預后的知識,通過摸索,認識和掌握大量中藥的運用,促進和發展了中醫理論。在解釋一些疾病現象時,也逐步淘汰了一些不宜用于病理剖析的學說觀念,比如陰陽五行學說中的巫術成分,增加了對氣、血、津、液的認識等等。通過對疾病的治療,對中藥藥性藥理、方劑組成和臨床應用的認識,辯證施藥的能力也有了極大的提高。道地藥材的產生與應用,部分藥材的炮制、精煉、藥物的合理配伍并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方劑,都是一種長期摸索、經驗積累的成果,在今天都屬于智慧財產。廢棄漢方醫,在日本現代醫學盛行時也是經歷過的,后來隨著疾病譜的改變,化學藥物的副作用漸顯等情況的出現,認識到流散在民間的漢方醫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漢方醫重新回歸社會但在應用中僅僅是利用先進的制藥技術,制造了一些漢方藥被日本政府認可而已。由于中醫理論的限制,在精深研究方面沒有什么突破。所以,中醫藥的生命力在于中醫理論和中藥的有機結合,才更有利于中醫藥服務于人類健康。作為傳統知識的一部分,對中醫和中藥的保護應有整體觀。
二、從全球角度看待產業利益平衡
中醫藥作為傳統知識,就在于其歷史悠久,同時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但碰上現代的知識產權需要保護時,有點不知所措,特別是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沖突時,對傳統中醫藥知識的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首先,由于歷史的原因,傳統中醫藥知識被擴散到周邊國家,其中有些是近代殖民掠奪式的擴散。其次,傳統中醫藥知識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無論保護與否,結果都會直接涉及經濟利益。最后,就是對傳統中醫藥知識的不當占有和不當應用,造成的不公平現象越來越嚴重,影響傳統中醫藥知識的傳承、創新和發展。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利用其先進的技術對傳統中醫藥知識進行無限制、無任何約束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通過打壓、弱化傳統中醫藥知識,對傳統中醫藥知識的傳承和發展構成威脅。因此,保護傳統中醫藥知識產權時,須充分考慮到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沖突;繼承、創新和發展之間的沖突;傳統中醫藥知識擁有者(即主體)和受用者(即客體)之間的利益沖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等等。在依靠國際上對傳統知識保護的基礎上,確立國內對傳統中醫藥知識進行保護的法規。
三、通過系統化立法更新并健全現有制度
傳統中醫藥的內涵及價值
傳統觀點認為,中華醫藥知識是伏羲、神農、黃帝等上古圣人傳下來的,如唐代醫學家王冰認為中醫學是“三圣道——伏羲、神農、黃帝”3。因此,《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等早期醫學經典均托上古圣人之名。另外,根據伏羲畫八卦有了陰陽學說;神農嘗百草有了中醫的藥物學知識;黃帝與天師岐伯問答,始有《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四部中醫巨著,現今仍為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人學習的圭臬。廣義的中醫學包括我國的民族醫學及民族醫藥,護佑著各民族的健康,又與民族醫藥文化及各民族的語言、宗教、哲學、政治、經濟、民俗等更多的文化元素交織在一起,共同營造出了各個民族生存的文化環境;狹義的中醫藥的產生或有其偶然性,是其通過不同方式、若干時期的傳承而逐漸得以形成。它以哲學、宇宙觀、生命觀為基礎,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融入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通過“望、聞、問、切”,重視“舌象、脈象”的變化而進行辨證論治;利用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復方配伍、加工炮制等特點糾正陰陽失衡;運用推拿、針灸、氣功、食療、茶療、酒療等各種方法以恢復健康。這其中既包括了哲學的文化內涵,又包括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專業內涵兩個方面。
一、中醫學的特點
一門科學的特點,是由其本質特征,即它的科學對象和特有的科學定義、概念體系以及為之服務的科學方法所決定的。中醫學是一門科學,是以唯物觀認識為前提,歷經幾千年的積累和揚棄而不斷發展的適用醫學科學。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點
整體觀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辨證論治為中醫學所獨有,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華。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建立在整體系統之上的醫學模式,它把人看成為一個整體,認為人與自然環境、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人的正常心理狀態,有賴于人體陰陽平衡和“天人相應”協調一致,這種有序的平衡狀態就是“健康”的標志。一旦平衡遭到破壞,就會產生疾病。因此,中醫的治療目的是以調整人體整體的陰陽平衡而為原則,其揭示生命和疾病的宏觀整體系統規律是有別于西方醫學理論的。這種差別既是中醫學理論自身的特點,也是中醫學發展的一大方向。如果脫離這一特點,刻意從微觀局部去解釋中醫學理論,就違背了中醫學的合理內核,進而導致錯誤的結論。
(二)中醫學臨床實踐的特點
深究傳統中醫學的思維
傳統中醫學思維的形成,源于幾千年來先哲們對生命的深刻體驗和感悟。它體現的整體、和諧、人性化、個性化、回歸自然、回歸本源的特征,更符合人類生命的本質規律。那么什么是傳統中醫學的思維呢?傳統中醫學思維就是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思想基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維方式,小而言之就是在傳統中醫理論指導下認識和診治疾病,大而言之可以用傳統中醫的思維加強自身的修養,處理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所謂的“小醫治病,大醫治國”。傳統中醫的思維方式是建立在傳統哲學基礎之上,所以我們理解中醫問題是要從傳統哲學的角度出發的,而不是用西方醫學的思維模式。歸納傳統中醫學的思維方式,我認為主要有四點,即整體的思維,個體化的思維,細致的思維,靈活的思維。
一、整體的思維
傳統中醫學以“天人合一”的哲學世界觀為基礎,以整體的思維方式去把握整個世界,所謂“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傳統中醫學認為,人生活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必然會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的影響。傳統中醫學追求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例如,望聞問切是中醫全面系統了解病情的手段,通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內部的本質,體現了整體的全面的哲學思想。中醫治病的思路就是從整體出發,調動人體自身的抗病機制對抗疾病。中醫給予病人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它治病重在整個人體而不是人體的某個部分。因此,中醫學在討論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問題時,不僅著眼于人體自身,而且更注意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體的各種影響?!吧现煳模轮乩?,中通人事”。與現代的醫學模式相比較,傳統中醫學更早地從宏觀上勾畫了“生物-心理-社會”的生物醫學模式,并且給這一現代醫學模式增添了新的內容-天人一體觀。
二、個體化的思維
個體化思維是傳統中醫學的獨有特點,辨證論治是傳統中醫學的精髓,它決定了傳統中醫學是一門個體化的醫學。辯證的證其實包括了兩個含義:一是癥狀,一個是證型。就一個病人而言,很多癥狀可以歸納為一個證型,但不是一個證型能包含這個病人所有的癥狀。雖然相同的疾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具體到人表現出來的癥狀卻是不盡相同。傳統中醫學追求的是疾病與個體體質綜合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化差異,所謂的“一人一方”。例如,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治療的病癥大致相同,后三個方子都是在四君子湯得基礎上加味而成。但針對濕聚的輕重程度不一樣,病人表現出的癥狀不完全相同,所以選方也有相應的差別。四君子湯最平和,脾虛就有濕,四君子湯用茯苓來健脾利濕。若濕邪較重,胃脘不適,舌苔厚,就非四君子湯所能奏效,就要在四君子湯得基礎上加上陳皮,即五味異功散。若濕邪進一步加重,胃脘脹,舌苔厚膩,痰多,就要在五味異功散的基礎上加半夏,為六君子湯才是藥證相符。若濕邪夾雜寒邪,胃脘脹痛,舌苔厚膩,痰多,嘔逆,瀉泄,這時非六君子湯所能及,而要用香砂六君子湯。可見,同一種病,同一個證型,病情輕重程度不一樣,所用的藥物也不一樣。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療效果,病輕藥重則損傷正氣。中醫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思維方式,反映了中醫個體化思維的特征。中醫重視個體化差異,集中表達了中醫以人為本的思想。
三、細致的思維
傳統中醫專業見習體會感想
傳統中醫,很多人很奇怪,這是什么科室,一般醫院似乎好像都沒這個科室的。是的,好像只有在我們醫院才有。雖然省人是中醫院,但其實基本上已經西化了吧。為了保留,或者說是特色,或者說是應付檢查,設立了這么個科室,治療疾病時,保留中醫傳統特色,辨證論治。確實,在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個科室都要濃郁的中醫氛圍,也只有在這里有這種氛圍吧。這里的病人在治療上首選是中藥治療,不得不承認,主任開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醫無法診斷的疾病,在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不得不否認,傳統病房給我感覺,像是個養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這里不肯走,有些是絕癥患者,在這里等待那個day。
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實在是太閑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狀態比起來。我跟的這個帶教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這幾周都沒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著手上這兩三個少的可憐的病人。還好其他組的老師有收病人,可以學習學習。在這里,閑也有閑的好處,趕上專業認證的關口,多的考試和培訓,正好趁這三周好好看了看書,充實了下理論基礎。其實我們一直在抱怨說考試太多,培訓太多,還讓不讓我們好好實習?其實仔細想一下,這樣也很好,理論知識的強化對上臨床的我們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們還有很多臨床技能方面的培訓,突然覺得自己能在這里實習,是多么幸運,不能再這么一次次的應付,應該認真對待!
這個科室實習結束,就意味我要正式開始大內科的輪轉了。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內科,心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過年,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真正充實忙碌,真正要認真學習的時候來了,終于要來了。前兩天心內科的病例討論,著實讓我著急了一把,對于那個討論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頭霧水,太久沒看西內了,什么心梗、心絞痛,穩定型不穩定型,診斷鑒別診斷,評級等,居然一竅不通,真的真的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好多好多。一定要好好認真的血,不喜歡那種一無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覺。
好吧,接下來,收下心,認真實習。
中醫藥傳統文化論文
【關鍵詞】中醫藥學;傳統文化;科學價值
我國的中醫藥學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飄搖之后,其獨特的整體協調、辨證施治等思維方式和治則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種理論形態、思維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會有其生成的土壤、陽光和水分。中醫藥學的科學研究傳統是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東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東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中醫藥學的發展見證了中國特定時代人類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的變遷。隨著科學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西方科學進入后現代時代,映射出向東方回歸的痕跡,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想與中醫藥學哲學思想有著深深的默契,后現代醫學也與中醫藥學存在明顯的暗合??梢哉f,后現代科學的腳步正是使中醫藥學感受到強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預示著中醫藥學將在21世紀與后現代化邂逅。這些都說明,中醫藥學傳統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的科學合理性和現實啟發性,其優勢必須保持。
1中醫藥傳統科學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現代科學思想
1.1系統論思想盡管近代的系統方法是從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但一些樸素的系統思想卻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東方出現了。中國古代存在著典型的有機整體觀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樸素的整體系統觀。如在我國最早的著作《易經》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風、澤、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說。八卦說把世界看作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整體,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世界體系。而且《易經》還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關系所規定的層次系統整體,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演化的系統整體。同樣五行說也是將世界看作是由五種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組成的系統整體,這五種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所以這些理論基本上都是將最基本的物質元素看作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而整個世界無非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整體系統,它們之間相生相克,使得整個世界不斷循環演化,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系統整體。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對系統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無”“陰陽”學說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疇,如有與無、一與二、始與終、陰與陽等對立統一的關系來表達自然界的統一性。它們認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則。天、地、人都是道的產物,它們具有統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體,也是天地人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和行動法則,認為世界的起源于“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國古代醫學思想同樣包含有豐富的系統觀念?!饵S帝內經》中人體被看作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并進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養生規律是與外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故有“天人相應”的醫療原則,主張把生理現象與自然現象相聯系,提倡整體辨證施治的觀點。
中醫藥學的這種觀點受到國際上系統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當代著名系統科學家,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說:“我們正是站在一個新的綜合、新的自然觀的起點上。也許我們最終有可能把強調定量描述的西方傳統和著限于自發組織世界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1]。
在校生傳統中醫實習體會
傳統中醫,很多人很奇怪,這是什么科室,一般醫院似乎好像都沒這個科室的。是的,好像只有在我們醫院才有。雖然省人是中醫院,但其實基本上已經西化了吧。為了保留,或者說是特色,或者說是應付檢查,設立了這么個科室,治療疾病時,保留中醫傳統特色,辨證論治。確實,在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個科室都要濃郁的中醫氛圍,也只有在這里有這種氛圍吧。這里的病人在治療上首選是中藥治療,不得不承認,主任開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醫無法診斷的疾病,在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不得不否認,傳統病房給我感覺,像是個養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這里不肯走,有些是絕癥患者,在這里等待。
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實在是太閑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狀態比起來。我跟的這個帶教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這幾周都沒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著手上這兩三個少的可憐的病人。還好其他組的老師有收病人,可以學習學習。在這里,閑也有閑的好處,趕上專業認證的關口,N多的考試和培訓,正好趁這三周好好看了看書,充實了下理論基礎。其實我們一直在抱怨說考試太多,培訓太多,還讓不讓我們好好實習?其實仔細想一下,這樣也很好,理論知識的強化對上臨床的我們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們還有很多臨床技能方面的培訓,突然覺得自己能在這里實習,是多么幸運,不能再這么一次次的應付,應該認真對待!
這個科室實習結束,就意味我要正式開始大內科的輪轉了。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內科,心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過年,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真正充實忙碌,真正要認真學習的時候來了,終于要來了。前兩天心內科的病例討論,著實讓我著急了一把,對于那個討論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頭霧水,太久沒看西內了,什么心梗、心絞痛,穩定型不穩定型,診斷鑒別診斷,評級等,居然一竅不通,真的真的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好多好多。。。一定要好好認真的血,不喜歡那種一無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覺。
好吧,接下來,收下心,認真實習。
傳統中醫實習工作體會
傳統中醫,很多人很奇怪,這是什么科室,一般醫院似乎好像都沒這個科室的。是的,好像只有在我們醫院才有。雖然省人是中醫院,但其實基本上已經西化了吧。為了保留,或者說是特色,或者說是應付檢查,設立了這么個科室,治療疾病時,保留中醫傳統特色,辨證論治。確實,在這里感受到了比在其他任何一個科室都要濃郁的中醫氛圍,也只有在這里有這種氛圍吧。這里的病人在治療上首選是中藥治療,不得不承認,主任開得方是在是好,很多西醫無法診斷的疾病,在這里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不得不否認,傳統病房給我感覺,像是個養老院,很多老人常年累月住在這里不肯走,有些是絕癥患者,在這里等待那個day。。。
這三周,真的是很好的休息了下,實在是太閑了,跟之前的科室打仗似的工作狀態比起來。我跟的這個帶教因為一些個人的原因這幾周都沒有收病人,我就只好守著手上這兩三個少的可憐的病人。還好其他組的老師有收病人,可以學習學習。在這里,閑也有閑的好處,趕上專業認證的關口,N多的考試和培訓,正好趁這三周好好看了看書,充實了下理論基礎。其實我們一直在抱怨說考試太多,培訓太多,還讓不讓我們好好實習?其實仔細想一下,這樣也很好,理論知識的強化對上臨床的我們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們還有很多臨床技能方面的培訓,突然覺得自己能在這里實習,是多么幸運,不能再這么一次次的應付,應該認真對待!
這個科室實習結束,就意味我要正式開始大內科的輪轉了。后面的安排是呼吸內科,心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過年,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真正充實忙碌,真正要認真學習的時候來了,終于要來了。前兩天心內科的病例討論,著實讓我著急了一把,對于那個討論的病例,我是如此的一頭霧水,太久沒看西內了,什么心梗、心絞痛,穩定型不穩定型,診斷鑒別診斷,評級等,居然一竅不通,真的真的覺得好難過,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好多好多。。。一定要好好認真的血,不喜歡那種一無所知,不知所措的感覺。
好吧,接下來,收下心,認真實習。
傳統中醫文化在大學通識教育的運用
摘要:近年來,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已逐漸被我國的教育界所接受,并開始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實踐。中醫文化由于具備自然科學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因此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色彩,包括中醫的理論基礎、診斷和治療思想、哲學思想和人文特色、疾病概念以及對疾病的預后和防護。所有概念都滲透著深厚的人文特質。將中醫文化的內容納入大學的通識教育體系,將有利于大學生提高健康意識,學習與科學健康觀相關的健康知識,增強體力,提高學習效率,感受中醫文化的魅力,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中醫文化;通識教育;綜合院校
1通識教育概念
在現代的教育理念中,通識教育是一種綜合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具有專業知識、思維敏捷、德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通識教育以人為根本出發點,不同于以往片面地強調理性、追求功利學、學術不端的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培養同時具備良好學術態度和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人才。北京大學率先在1990年代后期發起了通識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1]。
2中醫學科的內涵和特點
中醫理論體系最顯著的特點在于,中醫理論是以整體觀念為思想指導,在人體生理和病理的認識上都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的。人體相應地會產生病理反應,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中醫治療是基于調節人體陰陽整體平衡的原理。因此,中醫理論揭示的是整個宏觀系統的生命規律和疾病規律,不同于西方醫學理論。通過在非醫學院校推廣中醫通識教育,可以幫助當代大學生更好地了解中醫文化的內涵[2]。
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摘要:為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探討了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高職學生的作用及提升對策。分析了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傳承中醫藥文化。論述了高職院校思想教育現狀,表現在重技術技能,輕人文素養;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學生傳統文化意識薄弱;課堂教學形式單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提出了加強高職學生傳統中醫文化思想教育的對策:宣傳傳統中醫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學生人文社團;開設第二課堂,豐富教學模式;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從融合的理念、原則和內容等方面,闡述了中醫院校融合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期將傳統中醫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高職學生;中醫文化;思想教育;對策
現階段,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職責,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培養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將思想教育切實做到位,促進學生道德修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1傳統中醫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
傳統中醫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除了能夠治病救人以外,同時也是文化載體,對其加以充分利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中醫文化,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培養更多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過硬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