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07:21: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存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球危機探究中小企業的存活之道論文

摘要:中小企業的發展事關國家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和就業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在中小企業身上。我國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及外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障礙,因此應從企業自身和政府兩個角度同時著手,制定措施,以利于中小企業平穩的渡過當前的金融危機。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小企業;應對策略

始于2007年2月份的美國次貸危機。目前已演化為席卷美國、影響全世界的金融危機。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形勢十分嚴峻。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高達60%,美國又是我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因此金融危機除了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直接影響外,還引發國內中小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種間接損失是巨大的。為此。我們要積極采取措施,支持和維護中小企業的發展,及時遏制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以保證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

中小企業的發展事關國家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和就業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占全國企業總量的99.3%、我國GDP的55.6%、工業新增產值的74.7%、社會銷售額的58.9%、稅收的46.2%以及出口總額的62.3%,而且,全國75%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也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但是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家底最薄弱、生命力最脆弱的群體——中小企業身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小企業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我國共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其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代表的紡織企業,倒閉超過1萬家。其他受到較大影響的行業包括電子、玩具、五金、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房地產業等。

查看全文

檫木截干造林存活率與生長探究

摘要:由于檫木在東南沿海地區常規造林成活率偏低,對檫木裸根苗進行了截干造林試驗。結果表明:造林前兩年檫木截干與未截干造林在成活率和地徑、樹高、抽高等生長量指標除了在第二年樹高差異為顯著水平外,其它指標在年度、性狀間均為極顯著差異;截干造林明顯提高檫木造林成活率,造林第一年成活率100%,第二年成活率98%,兩年生時截干造林成活率比未截干造林提高30.15%;明顯促進了地徑生長,地徑年生長量29%以上;大幅度提高了抽高生長量,第一年增幅222.78%,第二年增幅94.49%,故檫木截干造林在東南沿海地區效果明顯,是值得推廣的造林方法。

關鍵詞:檫木;截干;造林;成活率

1引言

檫木(Sassafrastzumu)又名檫樹,樟科檫木屬落葉喬木,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檫木材質優良,葉型奇特,樹型美觀,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隨著造林理念的變化,鄉土和彩葉樹種越來越受到重視,檫木造林具有廣闊的前景。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由于高溫和強日照等因素影響,檫木裸根苗造林初期成活率偏低,造林3年苗木保存率僅65%左右,導致林分郁閉慢,影響了檫木造林成效。有關檫木造林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混交林營造、栽植密度、土壤立地條件影響、撫育和施肥管理等方面[1~8],同時一些造林技術有關文獻指出檫木截干造林成活率高[9,10],適宜推廣。有研究表明五角楓、構樹、刺槐等樹種[11~16]截干造林成活率提高25%以上,個別樹種(如絲棉木)成活率提高80%以上,且生長表現優異,截干造林效果良好。在生產實踐上也發現造林風折后的檫樹更易成活,長勢良好,因此設計檫木截干造林試驗,研究截干造林對檫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長量的影響程度,探討造林效果,以期為檫木造林提供參考。

2試驗材料和方法

2.1試驗地概況。檫木造林地位于福建省福鼎后坪國有林場后坪工區58~050小班,地理位置為東經119°57′37″,北緯27°9′20″,坡向西北,坡度17~23°,海拔960~970m,土壤為黃紅壤,立地質量等級為Ⅲ級即中等較肥沃級,土層厚度比較薄。試驗地屬東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8.4℃,年平均降水量1668mm,冬春兩季多云霧,偶有冰霜,夏秋兩季風涼氣爽。2.2試驗材料。苗木為裸根苗,苗木種子2017年采自福鼎后坪國有林場吳陽工區04~030小班母樹林,2018年春育苗,2019年3月造林。采用不煉山塊狀整地方式,株行距2.0m×2.0m。試驗采用截干和不截干(對CK)兩種處理,每種處理各栽植0.6hm2,合計1.2hm2;截干用修枝剪一次性剪斷苗木,確保截口平滑,高度保留30cm,截干后用于造林試驗。2.3測定及分析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8月分別調查成活株數、地徑、苗高和抽高情況。每個處理調查設置上、中、下3個固定樣地,每個樣地調查100株。試驗成活率、平均值等數據用Excel處理分析,地徑、抽高、樹高等生長性狀分析時將每個處理的3個樣地數據合并分析,方差分析用SASV8/STAT模塊進行計算,模型為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

查看全文

清明節在當代中國的存活狀況與社會功能

2007年清明節講話稿

(一)清明節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變異

作為一個承載著很強的文化消費需求、富于特色與活力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當代仍然是一個很受人們重視的節日。它的內涵和形式保持了很多傳統的成分,也有因適應新的社會情境而發生的變化。

1、傳統的延續

中國社會發展格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城市與農村有較大的差異。清明節在城市與農村也出現不同的傳承形態。

在農村地區,清明節掃墓是每個農家必須鄭重完成的事情,其主要習俗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形態。目前,農村的大部分地區還是采取墓葬的喪葬方式,這為保持清明節掃墓時清除雜草、添墳、祭酒、燒掛紙錢等傳統習俗提供了客觀條件。

查看全文

市場經濟背景下療養院存活研究

一、療養院的概況

全國約二千余所療、休養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七十年代末以前按前蘇聯模式所建,多歸屬工會系統、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市衛生系統管理,位置多在遠離鬧市、風景氣候宜人或有礦泉浴資源的地方,內部有較完備的醫療管理體系,較整齊的衛生技術隊伍和必要的醫療設備和手段,業務具有典型的醫療特點,數量約有近九百所,我院大致屬于這一類型。另一類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興建的觀光度假型療、休養院,多由中央各部、委、各大型企業所建,不配備或只配備少量醫務人員,基本不開展醫療業務,數量在一千所以上。兩類療、休養院都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日常開支很大程度要依賴上級經費撥款。

二、市場經濟帶給療養院的沖擊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切事物必定要經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優者發展,適者生存,差者調整,劣者淘汰。療養院也不例外.普遍面臨的突出問題有:

1.療養人數與相應的業務收入銳減,經費開支逐年攀升.收不抵支的矛盾日益尖銳。以我院為例,八十年代,每年接待療養員大致在2000一2500人。進人九十年代則急速減少,1995、1996年以后每年僅數百人。這是企業深化改革的必然結果。而療養院同期的事業開支則因員工工資及煤、水、電、油、通訊維修等費用的猛增而逐年攀升,由八十年代末的90萬元升至1994年的270萬元,1996年更達700萬元。

2.療養的滑坡迫使療養院設法從旅游接待市場上尋找彌補。然而陳舊過時的房屋設施、過于簡陋的餐飲娛樂條件滿足不了當今會議接待和旅游市場的基本需求,需要資金啟動裝修改造,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員工隊伍中的陳舊觀念和缺乏服務意識的“官辦”作風,這些都制約著療養院在市場的競爭。

查看全文

骨骼肌細胞腦內移植探索

腦移植是目前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2」。這一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是移植物能否在被移植的腦組織內長期存活并能不斷表達化學遞質多巴胺或其前體。因此,選擇合適的組織細胞作為移植物對實現這一目標十分重要。近10余年來許多學者〔,一5」將各種不同組織細胞,如神經細胞、膠質細胞、皮膚細胞以及內分泌細胞等,植人大鼠腦內進行實驗研究。現已有報道說明,移植胚胎腦組織細胞及自體腎上腺髓質細胞可在受體腦內有較長的存活期[6j。但用這些細胞進行移植,都存在一定問題川。如自體腎上腺髓質細胞移植的患者自身會受到較大打擊,且細胞在腦內存活受限制;用胚胎腦移植除了受免疫排斥外,還有很大的倫理道德問題?,F在發現,自體骨骼肌細胞具備作為移植物的優越性困,即:該細胞成熟后不再分裂、取材容易而對患者打擊很小、培養易存活、易于接受外源性基因而容易改變遺傳特點等。對于用骨骼肌細胞進行腦內移植能否存活及是否有不良影響的研究在國內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擬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索,以求為用骨骼肌細胞進行腦內移植治療包括巴金森病在內的神經系統疾患提供實驗依據。

材料和方法

將新生2一5d的SD大鼠麻醉后取出四肢骨骼肌,剪碎,用胰酶及膠原酶共同消化后制成細胞懸液。用Percoll梯度法純化細胞,以1xl護細胞密度放人35mm培養皿中,經過5~7d的培養,使其中的干細胞(stemeells)發育為成肌細胞(myoblasts)和肌管細胞(myotubes)。部分培養皿中,加人熒光染料Diz(3.3,一dioctadeeyloxaearboeyanineperehlorate,M.p.Ine)以供原代肌細胞吞噬并被著色。將培養的成肌和肌管細胞按2:3比例混合后[0],以大致lx106細胞數分兩點植人到體重220~2509的SD大鼠腦內一側紋狀體中,總量為15川。共移植大鼠38只,其中有4只所用移植細胞為被DII染色的肌細胞。移植后動物分別存活2周(n=6)、4周(n=8)、8周(n=8)、16周(n=8)、6個月(n一8)和12個月(n一4),將動物經升主動脈先灌注0.lmol/L磷酸緩沖液(PBS)Zooml,再灌人0.lmol/LPBS(pH7.4)配制含4%多聚甲醛和15%蔗糖的固定液。灌注后立即取腦并作冰凍額狀切片(厚20拌m)。切片分3組,一組分別用抗橫紋肌動蛋白和肌紅蛋白抗體(DAKOCo.I-td)孵育12一24h(4c),并用ABc法染色(試劑盒由vector公司提供),再用Nissl法復染。其他兩組切片分別用Nissl法及HE染色。普通及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結果。另外將存活8周(n一2)及16周(n-2)的動物不經任何灌注直接斷頭取出腦內移植物,經胰酶消化后按上述體外培養方法重新進行培養,并觀察記錄其存活、生長情況。

結果

1.原代骨骼肌細胞體外培養

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原代骨骼肌細胞體外培養狀況,發現在培養的前3d,這種細胞以成肌細胞的形式存在。細胞小,呈梭形。3d后細胞開始有排列現象,并逐漸形成管狀,細胞與細胞相互融合,此期細胞稱肌管細胞(圖1),有時還可見到這些細胞有輕微的收縮現象。培養細胞經用抗橫紋肌動蛋白或肌紅蛋白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后發現其免疫陽性細胞數占培養細胞總數的90%以上(圖2)。這些免疫陽性細胞呈明顯橫紋肌特征,即細胞內有多個細胞核。

查看全文

大鼠腹主動脈縮模型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改進大鼠腹主動脈縮窄模型的制備術式并探究對大鼠腹主動脈的合適縮窄程度。方法對兩組大鼠分別施行傳統術式與改良術式,然后用改良術式將另外4組大鼠的腹主動脈內徑分別縮窄至0.5、0.6、0.7和0.8mm,對比評價各組的存活率以及造模效果。結果①改良組大鼠術后存活率90.00%(27/30)顯著高于傳統組66.67%(20/30);②0.8mm組大鼠存活率86.67%(26/30)顯著高于0.7mm組63.33%(19/30),0.6mm組43.33%(17/30)及0.5mm組3.33%(1/30);③0.8mm組與0.7mm組兩組間大鼠的平均動脈壓、左心室重量指數、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心肌細胞直徑均無顯著差異。結論采用改良術式將腹主動脈在結扎點處的內徑縮窄至0.8mm,與將其內徑縮窄至0.7、0.6或0.5mm相比,能在不影響造模效果的前提下,可提高大鼠模型的存活率。

【關鍵詞】腹主動脈;大鼠;模型;心肌肥厚

在高血壓及病理性心肌肥厚的研究領域,有多種大鼠模型可供利用,制備方法包括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灌飼法、皮下注射血管緊張素II法、結扎一側腎動脈法以及腹主動脈縮窄法等。特別是后者,由于通過手術的方法造成了腹主動脈的機械性狹窄,直接導致心臟射血的后負荷增加,從而形成了不易受藥物影響的穩定的高血壓,故較其他造模法更有利于高血壓與心肌肥厚關系的研究〔1〕。目前,在制備腹主動脈縮窄模型時,研究者多沿用傳統造模術式〔2~4〕,并將腹主動脈的內徑縮窄至0.7mm〔5~7〕。但由于傳統術式所造成的術中創傷以及術后過于劇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使術后大鼠的存活率偏低?;诖?,我們對制備該模型的一種改良術式進行了探討;并用改良術式將4組大鼠腹主動脈在結扎點處的內徑分別縮窄至0.5、0.6、0.7和0.8mm,通過對各組存活率和造模效果的比較,探討對大鼠腹主動脈的合適縮窄程度。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實驗動物14~16w齡雄性近交系SpragueDawley大鼠(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重250~270g,標準顆粒飼料喂養。按照隨機排列表和隨機數字表將大鼠隨機分組:①傳統(術式)組和改良(術式)組,每組各30只;②0.5、0.6、0.7和0.8mm組和假手術組(只分離出腹主動脈而不做縮窄處理),每組各30只;③術后4w,在0.7、0.8mm組和假手術組中各隨機選擇8只存活的大鼠,對比評價該3組大鼠的血壓值及心肌肥厚程度。

查看全文

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急診護理患者96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其中觀察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1~84歲,平均66.3歲,腦卒中分類:出血性腦卒中8例,缺血性腦卒中40例,昏迷指數(GCS)3~12分,平均7.2分。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40~85歲,平均66.1歲,腦卒中分類:出血性腦卒中7例,缺血性腦卒中41例,昏迷指數(GCS)3~12分,平均7.1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方法:①對照組: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出車,抵達現場后,建立靜脈通路,進行心電監護等常規急救護理。②觀察組: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出車,在急救車上與患者及家屬接通電話,保持與患者的電話聯系,獲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了解病因、癥狀,初步判斷病情,同時將信息傳遞給院內專家,指導救護,告訴患者家屬禁止禁挪動患者,將頭部抬高,清理口腔,冰敷患者頭部。當急救車輛到達后,及時、正確地對昏迷指數進行評分,若評分>8分,要立即轉運,若<8分,立即清理口腔,建立護理通道和靜脈通路,吸氧、檢測血壓,維持生命體質穩定。在轉運過程中讓患者平臥,頭部偏向一側,同時隨時將患者的信息傳遞給院內專家,進行救護指導。

2結果

兩組抵達患者的實施救護時間、住院時間、存活例數比較:觀察組抵達患者實施救護時間(30.5±9.2)min,住院時間(11.2±2.6)d,存活23例,存活率47.9%,患者滿意度96.8%,對照組抵達患者實施救護時間(41.3±13.2)min,住院時間(18.9±4.5)d,存活18例,存活率37.5%,患者滿意度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卒中發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腦細胞損傷又具有永久性、不可逆的特點,治療的時機非常緊迫,遏制病情惡化爭取治療時間是入院前緊急救護的主要目的。實施急救護理路徑能夠有效地提高救護效率,直接影響到患者入院后的治療康復效果,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臨床認為腦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窗4~6h,及時、有效地治療可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使致殘率和死亡率降低。由于該病癥的特殊性,對其采用院前急救護理路徑至關重要。院前急救護理路徑作為一種為特殊患者設定的住院護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是由醫護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員針對某個診斷或某種手術所設計的最具可行性、最適當的照顧計劃,以縮短康復時間,減少資源浪費,并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護理。本組選擇96例患者,隨機分組,進行急救護理,觀察組按照院前急救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對照組按照常規急救進行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抵達患者實施救護時間(30.5±9.2)min,住院時間(11.2±2.6)d,存活23例,存活率47.9%,患者滿意度96.8%,對照組抵達患者實施救護時間(41.3±13.2)min,住院時間(18.9±4.5)d,存活18例,存活率37.5%,患者滿意度81.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可明顯減少急救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滿意度,值得推廣。

查看全文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研究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

糖尿病已經成為僅次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類疾病。近年來,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新開始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當中有30%是糖尿病腎病患者[1]。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絕大多數需要接受長期維持性透析治療,但因糖尿病腎病的特殊性,這類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存率均不及其他的血液透析患者。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透析水平,以進一步改善其生活質量和提高生存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患者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36~79歲(平均61.3歲),均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2]。另取同期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腎病患者4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30~72歲(平均59.2歲)。

1.2方法

查看全文

新生膠囊對腫瘤模型動物扶正祛邪論文

【摘要】目的驗證新生膠囊扶正祛邪的主要藥理作用。方法試驗選用ICR小鼠、BALB/C品系裸鼠,建立S180肉瘤腫瘤模型和MGC-803腫瘤模型,觀察口服灌胃新生膠囊對腫瘤小鼠腫瘤的抑制作用,選用S180腹水腫瘤模型小鼠觀察新生膠囊對小鼠生命存活時間的影響。結果新生膠囊能顯著抑制S180荷瘤小鼠和BALB/C裸鼠MGC-803移植瘤的生長,與腫瘤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小鼠灌胃新生膠囊,對S180腹水腫瘤小鼠生命存活時間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與環磷酰胺合用,可以延長S180腹水腫瘤小鼠存活時間,生命延長率為33.2%~38.86%,提示新生膠囊與環磷酰胺合用對S180腹水小鼠存活時間有協同增效作用的趨勢。新生膠囊還具有一定的扶正作用,對注射環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有一定的改善,對血流中碳粒的吞噬廓清能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提高吞噬指數(K),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新生膠囊具有一定的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關鍵詞】新生膠囊;S180肉瘤腫瘤模型;MGC-803腫瘤模型;扶正祛邪

新生膠囊是由黃芪、乳香、沒藥等多味中藥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癥、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上用于食管癌、胃癌及惡瘡腫毒等癥的輔助用藥。為驗證其主要藥理作用,我們選用ICR小鼠、BALB/C品系裸鼠,建立S180肉瘤腫瘤模型和MGC-803腫瘤模型,觀察新生膠囊扶正祛邪的藥理作用,并以參芪顆粒、注射用環磷酰胺為陽性對照,試驗結果如下。

1材料

1.1動物小鼠:ICR品系,等級:SPF(清潔級);裸鼠:BALB/C品系,等級:SPF。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供給源許可證號:SCXK(京)2002-0003。

1.2藥物新生膠囊批號:20040118,含量:每克原藥提取物相當3.68g生藥。提供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注射用環磷酰胺生產單位: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208211。臨用時用生理鹽水配成所需濃度。參芪顆粒生產單位:江西山高制藥有限公司,臨用時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配成所需濃度。

查看全文

微生態制劑在獺兔養殖的應用

1材料

1.1微生態制劑。內含高酶活性枯草芽孢桿菌、乳酸片球菌及其代謝產物,由山東省寶來利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1.2試驗兔。選擇30~35日齡的獺兔,由本地的金剛獺兔養殖場提供。

2方法

選擇400只幼獺兔作為試驗對象,進行分組飼喂,其中200只作為試驗組(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另200只作為對照組(只喂常料)。將微生態制劑按照0.5%的添加量融入水后用噴霧器均勻地噴灑在飼料上面進行飼喂,連續飼喂20d。試驗結束后,記錄獺兔存活率、平均增重及飼料消耗量等指標,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3結果

1)存活率。飼喂20d后,試驗組獺兔存活192只,死亡8只,存活率為96%;對照組獺兔存活185只,死亡15只,存活率為92.5%,試驗組比對照組高3.7個百分點。2)平均增重。試驗組存活的192只獺兔試驗前均重0.62kg/只,試驗結束后達1.48kg/只,平均增重0.86kg/只;對照組存活的185只獺兔試驗前均重0.63kg/只,試驗結束后達1.42kg/只,平均增重0.79kg/只,試驗組比對照組高0.07個百分點。試驗組獺兔平均增重0.86kg/只,耗料2.2kg/只,料肉比2.56:1;對照組獺兔平均增重0.79kg/只,耗料2.2kg/只,料肉比2.78:1,試驗組比對照組低0.22個百分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