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1:09: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村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村村務思考
**縣菩堤鄉黨委
實行村務、財務公開是增強村級工作的透明度,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群眾民主意識的增強,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農村村務、財務公開,對于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維護社會穩定,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農村村務、財務公開的現狀
菩堤鄉共16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3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472戶,6204口人,2006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31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36元。
自**年農村實行會計統管以來,全鄉村務、財務管理工作得到明顯改善,逐步走向規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村務、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各村都能推選出具有代表和權威的群眾組成“民主理財小組”和“民主監督小組”,代表群眾意愿。凡村級重大事項,如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宅基地使用、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報酬、糧食直補等所有收支都逐項逐筆公布明細帳目,讓群眾了解、監督村集體資產和財產收支情況。對村集體債權債務、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退耕還林款物兌現、以及國家資助村集體的政策落實情況也及時納入村務公開的內容,并對公開內容資料整理歸檔。
鄉鎮村務小結
自己制作好幻燈片對我環境進行了展示,區環保監察對我工作進行視察的活動中。同時進行了新舊村容村貌的對比展示,通過投影儀的展示我村新農村建設面貌,還有書記和主任陪同講解,村環境監察工作完滿結束。
今天已經工作一個月的時間了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面,時間過的真快。自己由起初的不太適應一個人住在村里的生活,變成現在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村務活動中,同時也讓自己收獲了很多,生長了不少,下面將自己近一個月以來的工作情況簡單做下總結:
一、協助村大隊會計做好本村年糧食直補村級匯總審核表(玉米)
自己協助村大隊會計,這應該是自己接受的第一份工作任務。做好本村的糧食直補村級匯總審核表,并且將這些數據進行了核算,確保正確無誤,同時積極協助做好糧食直補的公示,真正使本村糧食直補的發放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二、協助村干部做好本村的人口普查建筑物核查工作
區將對全區所有建筑物進行實地調查,時下根據市人口普查辦公室《年月份全市人口普查工作任務》京人普辦發[]12號)文件要求。通過向住戶、物業和相關人員核實建筑物有關信息,完成建筑物信息一覽表的填報工作綜合掌握全區建筑物情況,為更好地開展大興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基礎。
規范村務公開思考
(**市九間樓鄉劉芳彭校山):村務公開使廣大村民通過理財、明財,提高了對村級財務的知情權、參與決策權,同時有效地遏制了村干部不廉潔行為。隨著財務管理模式的變化,如何深化和規范村務公開工作,這值得思考:
一、當前村務公開工作的現狀
1、各村都建立了村務公開的領導小組,建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的形式、內容上都具有統一的模式,但村干部對村務公開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公開的內容不及時、不全面;村級財務結帳不及時、財務不規范的情況時有發生;從民主理財來看也不到位。
二、進一步深化和規范村務公開工作的幾點思考
當前做好村務公開工作,必須著重抓好五個到位:
1、思想認識必須到位。2、制度建設必須到位。
村務懇談會制度
為推進村級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保證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有效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促進全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特制定村務懇談會制度。
一、村務懇談會的主要內容
1、全村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
2、擬發展的重大村經濟項目和社會公益福利事業。
3、財務收支及集體資產經營使用情況。
4、有關制度的制訂及落實情況。
村務民主決策制度
為避免村務決策的失誤,增強決策人員的責任意識,保障農民群眾的決策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村務決策的內容包括學習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決定決議和工作部署,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如村集體的土地承包和租賃、集體企業改制、集體舉債、集體資產處置、村干部報酬、村公益事業經費籌集方案和建設承包方案等,都屬于村務決策的內容。
二、村務決策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
三、民主決策的程序:
(一)方案的提出。由村黨組織、村委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十分之一村民聯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聯名提出方案;
(二)受理議案。由村黨組織統一受理議案,并召集“兩委”聯席會議討論,研究提出具體的意見或建議;
季度村務總結
(一)計劃生育扎實推進。
圍繞年初既定的保類進位這一目標,三季度我們具體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兌現了獎罰措施。我們年初制訂了干部計生考核制度。在三季度,對工作沒有達到要求的干部從福利中扣除了30元到90元不等,對工作業績突出、任務完成好的兩名干部給予了獎勵。
二是開展了計生服務。共落實女扎12例,其中純女扎2例,引產3例。在年度四季度“三查”中。落實“三查”1212例(應查1446例),到位率達90%。
三是加大了整治力度。強力推進社會撫養費征收,嚴厲打擊非婚生育、超計劃生育等違法生育現象。
四是完成了一項任務。就是流動人口管理全國一盤棋工作。
村務公開調研報告
近年來,遂川縣把村務公開作為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陽光工程”來抓,開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一、當前村務公開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一些村務公開流于形式,不按規定的制度執行,應付檢查,擺擺樣子,村公開欄成了“應付欄”,沒有養成公開的習慣,或是公開內容停留在某年某月,或是上面檢查就公開,不檢查就不公開。
二是“云深不知處”。公開不徹底,玩數字游戲,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避重就輕,個別熱點問題公開時“蜻蜓點水”,涉及到其他收支項目一筆帶過,對成績夸夸其談,對失誤避口不談,給群眾灌“迷魂湯”。
三是“真做假時假亦真”。甚至有個別村在村務公開中作假,欺騙群眾,特別在是一些不敢、不能公布的敏感問題上做文章,以“假”代“真”,村務公開成了假公開。
上述問題的存在,致使村務公開欄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村務公開成了讓人看不懂、摸不透的村“霧”公開欄,村務公開變成了“公開難”,成為應付檢查、遮人耳目的“花瓶”。
村務公開改制建議
努力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法律意識,加強法律培訓和學習。特別是強化基層干部的自律意識。村務公開的目的為了更好地促進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更好地促進干群關系的和諧,給群眾一個“明白”基礎上還村干部一個“清白”要通過學習和培訓,改變村干部工作思路:不應該把村委會組織法看成是對自己的約束,而應該以此為工作平臺,發揮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而相關部門也要把村務公開當作一項與農村其他各項工作緊密關聯的工作來抓,并以此為抓手帶動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各項工作的同步進行。
一、當前村務公開制度中存在問題
國在村務公開制度的規范方面,1.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目前。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各地出臺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方法對村務公開制度做了規定,但對具體“怎樣公開”如何保證公開的真實性以及沒有按規定進行村務公開應承擔什么責任,則缺乏明確規定和一定的規范性,同時,對公布時間也沒有作出規定。法律法規不夠具體,導致在現實運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如有的村年初工作年末公開;有的村在公開欄上換日期不換內容;有的村則以“定期公開”為借口,對一些突發性、臨時性的事務不及時公開,致使內容不完整。盡管一些群眾對一些關鍵信息、熱點和焦點問題提出意見,但是公示的內容仍是遮遮掩掩,拈輕怕重。
除了制度自身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嚴格的執行外,2.缺乏有效完善的村務公開監督機制。一個制度的良好運行。還必需有完善的監督制度。內部監督上,一些農村基層組織沒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公開監督組”為主體的監督制約機制,而即使建立了這一機制,由于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缺乏相對獨立的組織保證,基于與村民委員會的關系,極易受其影響,有些甚至聽命于村兩委會主要領導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很難發揮出應有的監督作用,因而有時也就形同虛設。
相關人員需要承擔責任,3.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22條雖明確指出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布應當公布的事項或者公布的事項不真實時。卻沒有對相應責任進行具體規定,責任條款在實踐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再如《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中辦發[]17號文件)對未依法進行村務公開行為所規定的處分,也不過是黨內紀律獎勵,非真正意義上的法律責任。因此,由于一些與村務公開相關的制度沒有配套完善,建立和落實上的缺位導致了考核與獎罰的不到位,影響了村務公開的質量和效果。
二、完善村務公開制度的思考及建議
村務公開協調小組計劃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年全國各地認真貫徹黨的**和**精神,按照全國村務公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面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得到有效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特別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17號,以下簡稱中辦17號文件)下發后,這項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地認真學習貫徹中辦17號文件精神,思想認識有了新提高;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加強工作指導,初步形成了合力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新機制;積極組織農村干部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涌現出一大批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典型。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促進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了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落實,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根據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的部署,20**年農村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和**精神和中辦17號文件精神,圍繞健全和完善制度、抓好工作落實這個主題,著眼于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著眼于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進一步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充分發揮基層民主制度的政治優勢,切實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執政基礎;著眼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完善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一、深入學習宣傳中辦17號文件,推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在服從和服務于農村工作大局上取得新進展
(一)圍繞大局開展工作。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稅費改革、兩減免三補貼、保護耕地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項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化解農村矛盾,促進農村發展,維護農村穩定。
(二)深入學習貫徹中辦17號文件。認真貫徹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進一步開展學習貫徹中辦17號文件的調研督查活動。繼續舉辦中辦17號文件講習班、培訓班,分層、分批培訓村務公開協調機構工作人員,指導各地培訓鄉村干部、村民代表、農村財會人員、民主理財小組成員。
(三)加大中辦17號文件的宣傳力度。協調有關部門,利用廣播、電視、網站、報紙等新聞媒體,繼續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中辦17號文件精神。指導各地農村采取黑板報、宣傳畫、小冊子、公開欄、節慶日、文藝演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介紹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知識,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引導農民群眾依法辦事、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
農村村務監督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村級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按照中央有關部署要求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省農村實行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意見》及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市農村實行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的意見》,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在全區農村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以維護、實現和發展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不斷創新和完善村級民主監督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既保證黨的領導又保障村民自治權利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形成對農村基層干部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和村民權益的自我保障機制,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
二、工作職責
村務監督委員會是村級民主監督組織,對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在街道、鎮紀委(紀工委)指導和村黨組織領導下對村級事務實施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以及執行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和決議情況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