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07:01: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膽囊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膽囊炎

膽囊炎膽囊切除護理思索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常見,成人中膽石癥的患病率4%~10%。傳統的膽囊切除術手術創傷大、術后痛疼重、住院時間長、恢復慢。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逐漸被外科醫生和患者所接受[1],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本研究通過對53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干預取得不錯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齡19~62歲,平均48.35±8.47歲;首次診斷為結石性膽囊炎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專11例,大專16例,本科及以上19例。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19~63歲,平均48.17±8.61歲;首次診斷為結石性膽囊炎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或中專10例,大專14例,本科及以上17例。兩組各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方法:①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執行醫囑,做好術前準備及術后處理。②觀察組:采取全方位護理。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宣教、必要的心理疏導和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情況,預防并發癥發生。于患者出院前請患者或家屬參與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且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查看全文

膽囊炎中醫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中醫的角度,闡述了膽囊炎的諸多致病因素,并圍繞“肝膽氣滯、脾失健運、濕熱蘊結、不通則痛,”的病理演變,從郁、熱、結、瘀的病機轉化,擬定出以“疏肝利膽、清熱利濕、通腑泄熱、行氣止痛”為其治療大法,對膽囊炎的中醫藥治療,每獲滿意療效。

【關鍵詞】膽囊炎中醫藥療法診治心得

膽囊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切綜合致病因素的影響,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為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筆者三十余年來,潛心研究膽囊炎的中醫藥治療,取得滿意效果。根據臨床治療經驗,從內科角度予以闡述如下。

1臨床表現

患者常有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厭油膩食物或有消化不良癥狀;有的病人則感右肩胛下、右脅或右腰部等處隱痛;右上腹近心窩處有輕度壓痛,或按之不適感。部分病人在初次發作時未予根治而演變成的慢性膽囊炎,在反復發作的膽囊炎病人中,約有70%的伴有膽囊結石形成,臨床所見部分病人,以胃病治療多年無效就是這個原因。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常表現為右上腹劇烈絞痛,陣發性加劇,向右肩放射,伴惡心、嘔吐,重者還會出現惡寒、發熱、黃疸等。

查看全文

急性膽囊炎病人手術期護理論文

【關鍵詞】急性膽囊炎圍手術期處理

結石性急性膽囊炎(celad.acutecholecystitis)是結石在膽囊內及其移位過程中發生的一種常見并發癥。結石性膽囊炎多是原發性膽囊炎。女性多見,50歲之前男女之比為1:3,50歲之后為1:1.5。

(一)術前護理

[護理評估]

1.健康史

(1)一般資料年齡、飲食習慣、營養狀況等。

查看全文

菜中吃出鐵絲引發膽囊炎

公訴機關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方防,男,1982年3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撫寧縣,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河北省撫寧縣鐘莊村;因涉嫌犯敲詐勒索罪于2006年10月21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17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以京朝檢刑訴[2007]29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方防犯敲詐勒索罪,于2007年2月8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被告人方防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方防于2006年10月21日18時許,以在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崔各莊村川府酒家內就餐時,菜中吃出鐵絲引發其“膽囊炎”為由,向酒家老板張本林(男,25歲,四川省人)強行索要人民幣現金3000元,后被抓獲,涉案錢款已發還。

上述事實,被告人方防在開庭審理過程中亦無異議,并有被害人張本林的陳述,證人張本香、何加林、曹福斌、呂會青、王永的證言,物證照片及書證等證據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方防法制觀念淡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強索公民錢財,且數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了刑律,構成敲詐勒索罪,應予懲處。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方防犯敲詐勒索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指控罪名成立。鑒于被告人方防是犯罪未遂,故對其所犯敲詐勒索罪依法從輕處罰。根據被告人方防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查看全文

膽囊癌螺旋CT掃描診斷應用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類型膽囊癌的CT表現,以提高對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水平。方法回顧分析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的的19例膽囊癌的CT資料,均經螺旋CT平掃及動態增強掃描,分析其CT表現。結果膽囊癌呈軟組織腫塊型9例,膽囊壁局部或彌漫增厚型6例,腔內結節型4例。肝臟受侵犯5例,淋巴結轉移7例,肝內外膽管擴張4例,腹水1例,10例合并膽囊炎、膽囊結石。結論CT在膽囊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膽囊癌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術

膽囊癌起病隱匿,臨床癥狀無特征性,與膽囊炎性病變無特異性區別,早期難以確診,多數患者在臨床上作出診斷時已是晚期,盡管B超、CT及MRI等廣泛應用于臨床,使膽囊癌的診斷率明顯提高,但漏診、誤診仍有發生,尤其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仍有一定困難,回顧性分析19例膽囊癌患者螺旋CT表現,以探討螺旋CT掃描對膽囊癌的診斷價值及鑒別診斷的意義。

一、材料與方法

收集2002年—2009年間經病理征實的膽囊癌19例,男6例,女13例,男女比例1:2.2。年齡45-79歲,其中>50歲者16例,占84%。19例均行螺旋CT平掃及動態增強掃描。19例CT檢查前均行B超檢查。

使用美國GEHispeedNX/I雙層螺旋CT機,掃描層厚及層距均為7-10mm,全部病例均作平掃加增強掃描,增強采用CT專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團注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速度2-3ml/s,總量100ml,注射造影劑后分別行動脈期(25-30s),門脈期(60-70s)和延遲期(5min)3期掃描,常規仰臥位,掃描范圍自膈頂至髂棘上緣,對病變感興趣區加3—5mm薄層掃描。

查看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的適應證、手術方法及臨床效果。方法對本院近年來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35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53例患者經LC成功切除膽囊,手術成功率98.6%,中轉開腹5例,占1.39%,26例術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手術時間17~160min,平均(55.6±5.4)min,術后住院時間3~6d,平均3.6d,4例發生并發癥,其中膽道損傷、膽漏、切口感染、出血各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無手術死亡。結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少、出血少、對腹腔器官干擾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臨床仍有一定的并發癥發生率,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規范手術操作方法、正確把握中轉手術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預防并發癥的關鍵措施。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其微創優勢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成為膽囊良性疾病行膽囊切除術的“金標準”[1],近年來應用日趨廣泛,本院近年來采用腹腔鏡行膽囊切除術358例,取得理想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358例,男143例,女215例,年齡19~75歲。其中急性膽囊炎128例(含急性壞疽性膽囊炎23例);慢性膽囊炎206例(含慢性萎縮性膽囊炎29例),伴膽囊結石176例;膽囊息肉樣病變24例。其中3例出現黃疸,合并肝硬化6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8例,腦梗死5例,高血壓35例,糖尿病30例,腹部有手術史者78例。

1.2手術方法本組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位,有下腹部手術史患者于臍下緣做一長約1cm切口建立CO2人工氣腹,其余患者均用Veress氣腹針穿刺造氣腹術,建立CO2人工氣腹(壓力10~14mmHg)。手術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患者改頭高腳低斜坡臥位,鏡下探查膽囊、膽囊三角、膽總管解剖及炎癥、粘連程度。根據病情(手術難易程度)分別采用順行、逆行膽囊切除術或膽囊部分切除術。膽囊管和動脈近端應用兩道鈦夾,動脈遠端用一道鈦夾(膽囊管較粗時,縫合或使用圈套)。將膽囊及散落結石從上腹部穿刺孔裝袋取出,根據術野情況進行沖洗,對于腹腔粘連較重,滲出較多的26例患者放腹腔引流管。

查看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致膽管損傷探究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1例患者,男10例,女1例,年齡27~68歲,平均41.6歲。術前診斷除1例為膽囊多發性息肉外,其余10例均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其中急性膽囊炎6例,慢性膽囊炎2例,萎縮性膽囊炎2例。11例均有反復發作的右上腹部疼痛、發熱等病史,病程6個月~15年。上腹部B超提示膽囊壁毛糙、增厚、邊緣不清,膽囊腔內可見結石或息肉,后伴減弱回聲。

1.2手術方法本組患者均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采用的手術方法有四戳孔法和三戳孔法。四戳孔法于臍部做第一孔,造氣腹后插入10mm套管,直視下在劍突下、右鎖骨中線肋緣下及右腋前線肋緣下分別插入10mm和5mm套管。三戳孔法則省棄右腋前線肋緣下的戳孔。細心解剖Calot三角及膽囊頸部淋巴結,牽拉膽囊用力適度,防治膽管撕裂及鉗夾時損傷膽管。避免過多的向肝外膽管方向解剖,精心處理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取出膽囊后細致辨認有無其他膽管開口。

1.3損傷類型及原因按損傷機制分機械傷9例,熱灼傷2例。按損傷部位分右肝管5例,右副肝管2例,均為小破裂口,致傷原因為右肝管在肝外游離段較長,膽囊因反復炎癥與右肝管粘連致密,分離時撕裂。肝總管2例,其中1例因急性膽囊炎術中滲血嚴重,勉強解剖三角,電凝傳導熱灼破肝總管側壁;另1例損傷左右肝管匯合部,破裂口較大,其損傷原因為膽囊萎縮、結石嵌頓于膽囊管與肝總管之間(Mirizzi綜合征),Calot三角粘連嚴重,呈“冰凍化”,分離時電灼致傷。膽總管2例,其中橫斷傷1例,損傷原因為膽囊管低位匯合,分離位置偏低,把游離過長的膽總管當作膽囊管處理。

1.4膽管損傷的處理本組病例均在術中及時發現,中轉剖腹手術。對于膽管小破裂傷者以5-0Vicry線橫向整形縫合,在膽總管上另行戳口放置T管支撐3個月。對于左右肝管匯合部較大破口損傷者,分別行左右肝管切開整形及肝管空腸內引流術。對于膽總管橫斷傷者,行膽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并置T管支撐引流,T管放置時間不少于3個月。

2結果

查看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分析論文

1資料來源

采用1995~2005年我市3所醫院8357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中轉開腹的病例進行統計和分析。

2統計結果

本資料共統計8357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中中轉開腹216例(表1),中轉手術率2.58%。中轉手術的主要原因為膽道損傷28例(0.34%);出血36例(0.43%),其中膽囊動脈出血34例,腸系膜血管出血2例;粘連63例(0.75%),其中膽囊三角粘連、解剖不清52例,有腹部手術史、腹腔嚴重粘連11例;急性膽囊炎、膽囊壁水腫增厚52例(0.62%);膽漏6例(0.07%),4例為膽囊管鈦夾夾閉不全所致,2例為膽囊床迷走膽管滲漏;膽囊癌及瓷瓶樣膽囊9例(0.11%);膽總管結石3例(0.04%);Mirizzi綜合征11例(0.13%);胃及腸管損傷5例(0.06%);膈肌損傷1例(0.01%);因氣腹不滿意無法完成手術2例(0.02%)。以上原因均為術中及再次手術證實。

表18357例LC中中轉手術原因(略)

3討論

查看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并發癥發生的原因、處理及預防方法。方法對12例LC并發癥的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結果膽管損傷2例,術中出血4例,術后膽漏5例,術后出血1例。結論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合理的手術技巧,規范的操作,熟悉膽囊管和血管的解剖及變異,及時果斷的中轉開腹等,可以有效的減少LC并發癥的發生。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auses,thetreatmentandthepreventionmethodsofthecomplicationsof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MethodsTheclinicaldataofcomplicationsof12cases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wereanalyzed.ResultsIn12cases,bileductinjuringis2cases,bileleakis5casesafteroperation.Bleedingduringoperationis4casesandpostoperationis1case.ConclusionItmustbeperformthesurgeryindicationsstrictly,reasonableoperationskill,standardmanipulation,familiarwiththeanatomicvariationofcholecysticvesselsandbiliaryductsandabdominaloperation.intimeAllmethodscaneffectivelydecreasethecomplicationofLC.

【Keywords】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omplications

總結大慶油田總醫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間共施行LC900余例臨床資料,發生并發癥12例,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查看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護理體會

一、資料與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5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18例,女7例,年齡(58.1±17.5)歲,疾病類型:慢性膽囊炎、膽結石10例,慢性膽囊炎7例,急性膽囊炎6例,膽囊息肉2例。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58.7±17.8)歲,疾病類型:慢性膽囊炎、膽結石11例,慢性膽囊炎7例,急性膽囊炎5例,膽囊息肉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方法:對照組進行一般的常規護理。觀察組按照基礎+心理+疼痛+指導的新模式進行。具體護理措施:①心理護理:由于手術就是一種創傷,多數患者對手術具有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需安撫患者的情緒,及時進行溝通,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術前壓力,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積極迎接治療。②加強基礎護理:由于LC手術比傳統的開腹手術相對簡單,有的護理人員可能出現輕視的現象,因此,要排出這種念頭,護理工作要做到無縫隙,術前1天常規做麻藥試驗和抗生素藥物過敏試驗,囑咐患者臍部清潔:用棉棒蘸取雙氧水將臍窩進行清潔。上至劍突范圍備皮,下至恥骨聯合處,兩旁到達腋中線,清除汗毛,小心避免損傷皮膚,用肥皂水擦洗后再用熱水清潔。避免術后感染。術前禁食12h,禁飲6h,術后常規備好氧氣及吸痰裝置,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術后第2天可下床活動。③腹部切口的觀察與護理:由于腹腔鏡切口較小,可以直接用創可貼敷貼,保持切口干燥、清潔、術后每天檢查1次,注意觀察有無紅腫、滲液等現象,一旦發生,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一般患者術后3~5d可以拆線出院。④關于疼痛的護理:由于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盡管切口很小,但仍然有疼痛感,不過有的患者能夠耐受,有的則不能,這種疼痛一般,1~2d可緩解,可鼓勵患者堅強些,可以播放音樂等形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對難以耐受的患者,可肌內注射鎮痛劑。若患者突然發生持續性疼痛,要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膽漏發生,及時通知醫生。⑤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膽囊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或膽漏,因此,術后4h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及切口滲血,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⑥飲食與出院指導:加強營養,進食低熱量、低脂肪食物,少油,對花生、核桃等需適量使用,禁煙酒。出院1周左右可參加較輕的體育活動,1個月后恢復正常,若此期間出現發熱等情況,及時就診。

二、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觀察組腹脹時間(0.41±0.11)d,切口疼痛時間(0.77±0.22)d,住院時間(5.5±0.81)d,對照組腹脹時間(0.48±0.09)d,切口疼痛時間(0.99±0.21)d,住院時間(4.5±0.66)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已經非常普遍,電子腹腔鏡手術也成為治療膽囊疾病的新方法。該儀器小,干擾少,患者痛苦輕微,術后恢復也較快,是患者的新選擇。但仍然需要術前準備充分,減少并發癥的可能。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腹脹時間(0.41±0.11)d,切口疼痛時間(0.77±0.22)d,住院時間(5.5±0.81)d,對照組腹脹時間為(0.48±0.09)d,切口疼痛時間(0.99±0.21)d,住院時間(4.5±0.66)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基礎+心理+疼痛+指導的護理措施新模式,可以明顯減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腹脹時間、切口疼痛、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