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游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3 13:57: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際旅游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旅游島發展路徑
一、背景情況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和扼守南海海疆的戰略基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正式《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海南全省加速發展。2011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5.29億元,增長12.0%;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40.09億元,增長25.5%;固定資產投資1611.41億元,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1.13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分別比上年實際增長11.8%和13.4%[1]。
(一)旅游業加快發展。
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成為支撐海南發展最具特色、最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2011年,全省接待過夜國內外游客3001.34萬人次,同比增長16%,突破3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24.04億元,增長25.8%。
(二)文化產業前景廣闊。
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06年的19.03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3.26億元,連續4年平均增長超過22.8%,比同期全省GDP增長率高出4個百分點以上。2011年11月,為加快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步伐,海南省決定把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片區確定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的起步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面積39.6平方公里。目前,先行試驗區主要基礎設施已正式開建,將努力建設成為國際旅游島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特殊優惠政策的試驗區、高端文化產業的集聚區、現代休閑度假的目的地、未來濱海文化城市的先行區,實現文化產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推動海南省服務行業的深度融合和集聚騰飛。
國際旅游島建設科技體系綜述
1引言
旅游業作為一個開放的復合型產業系統,不僅包括第三產業,還涉及第一、第二產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旅游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茖W技術與旅游業的關系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密切,二者融合的程度與廣度都越來越得到增大和提升。因此有學者就提出,旅游業實際上已經擺脫了所謂“勞動密集型”的原始面貌,而邁進“科技密集型”產業的行列。2009年,國家科技部和海南省政府簽訂了《科學技術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商定共同推動6大科技領域發展,以促進海南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6大科技領域其中之一便是共同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開發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公共服務科技支撐平臺,包括國際化旅游網絡信息系統、游客到訪中心服務系統、自駕車營地信息管理系統等。海南省科技廳也已經向科技部提出建議,將海南作為國家科技興旅工作的重點支持地區或試點省份,加大科技支撐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投入力度,設立科技興旅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旅游業發展,通過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促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2文獻回顧
2.1科技支撐體系
以科技支撐體系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共檢索到相關論文66篇。目前,對科技支撐體系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對科技支撐體系概念、作用和功能的理論解釋。比如,陳立輝(2002)在《科技支撐體系及其作用與功能》一文里對科技支撐體系的含義、內容、作用和功能進行了闡釋,他認為,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科技支撐體系應成為政府、科技部門和企業重點關注的內容;②對科技支撐體系在某一區域發展中作用的探討。比如,謝俊春(2001)和顧愛華(2005)分別探討了西部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過程中的科技支撐體系作用,他們認為科技支撐體系對于區域的發展非常重要,而這些地區的科技支撐體系作用相對薄弱,應加以完善,并從創新、政策、法規、人才、機制、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③對科技政策體系在某一產業領域中作用的探討。比如,楊良山、吳國慶、林代欣(2001)、岳光輝(2008)、佟光霽、王威(2008)、徐勇、彭芳春、謝瓊(2008)、寧淼、鄒秀萍、葉文虎(2008)分別對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相關探討,雷尊國(2008)對貴州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及其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相關研究。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科技支撐體系的探討。比如,郝素琴、胡泊(2007)對循環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方佳、張慧堅、李玉萍(2008)對我國熱帶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夏鳳君(2005)對大慶市經濟發展戰略選擇與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⑤對科技具體在某一方面應用的支撐體系探討。比如,鐘書華(2004)對國家應急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黃明解等(2008)對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進行了探討,張佩昌(1999)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何新天(2002)對草原保護的科技支撐體系進行了探討。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的研究以理論推導為主,缺少實證分析;研究結論上也比較趨同,最后都是對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提出一些建議,主要集中在創新、技術開發、人才、機制、政策制度、投入等方面。
2.2科技與旅游
探究開發海南國際旅游島的金融扶持研究論文
摘要: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島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從開發性金融的理論內涵、運行機理以及國內實踐經驗出發,通過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戰略定位及目標分析,探討了開發性金融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路徑和模式和支持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長效機制。開發性金融通過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資金虹吸作用、引領社會資金投入,信用制度建設、改善信用環境等四個方面助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
關鍵詞:開發性金融;國際旅游島;規劃先行;信用制度建設
一、開發性金融的理論基礎及運行特征職稱論文
當今,開發性金融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因其深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即新古典經的特性,導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即亦存在著“金融市場失靈”。對于金融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就需要開發性金融機構來校正,以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和社會合理性的有機統一。于是,開發性金融應運而生。
開發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堅持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優勢和自身的融資優勢相結合,通過融資推進社會各方共同進行信用建設、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以建設市場的方式來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開發性金融通過建設市場,把資金以及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技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每一根毛細血管,推動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融資體系、風險防范體系、健康運行體制和協調合作體制,從而把經濟效率和增長大幅放大,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金融穩定中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風險,又要支持經濟增長的要求,積極開展開發性金融實踐的探索,明確了把政府組織協調優勢與開發銀行融資優勢相結合建設市場的方向和路徑,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在實踐中,大力推動銀政合作,共同構造市場化融資平臺,實現了項目“政府入口―開發性金融孵化―市場出口”的全過程,形成了金融財政良性互動、共同拉動地方經濟建設的良好局面[1]。
旅游設施建設相關人才培養論文
摘要海南島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熱帶海濱旅游資源。國務院同意海南進一步發揮經濟特區優勢,在旅游業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并設立了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旅游專業人才支持,因此,了解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如何培養所需人才就成為了海南省旅游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概況,并對國際旅游島建設所需人才度如何培養所需人才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專業人才;教育
1海南國際旅游島概述
國際旅游島,是指在特定的島嶼區域內,限定在旅游產業領域范圍中,對外實行以“免簽證零關稅”為主要特征的投資貿易自由化政策。
建立海南國際旅游島的主要內涵是:確立新目標,實現“服務零距離、管理零距離、景區零距離、產品零距離”,把海南建設成為“旅游開放之島、歡樂陽光之島、休閑度假之島、生態和諧之島、服務文明之島”;建立新體制,參照國際慣例,構建海南更新更特的旅游發展和管理體制,為中國旅游業整體轉型提供一個先行先試的試驗田;進一步擴大國際游客的免簽范圍,為游客進出提供盡可能的方便和自由;在旅游產業的主要領域,全面開放市場,率先實行我國人世的承諾。
2海南省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的旅游專業人才
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研究
1.引言
秦皇島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在國際旅游熱潮的推動下,其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和開發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探索,不斷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競爭力,借助國際旅游不僅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秦皇島市的發展。但是,目前秦皇島市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缺乏完善的品牌規劃、缺乏有效的品牌戰略、品牌營銷有待于加強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的步伐,因此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以全面提升其國際旅游城市的品牌效應。
2.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完善的品牌規劃。雖然目前秦皇島市旅游資源相對豐富,也具有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但是其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方面還缺乏完善的品牌規劃,各類旅游品牌在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相對混亂的態勢,使得內部競爭較為激烈,難以全面發揮現有旅游品牌的合力。另外,相關部門在建設旅游城市品牌的過程中缺乏長期的品牌戰略眼光,沒有根據秦皇島市旅游資源和國際旅游城市建設的目標來制定品牌規劃,所以現階段秦皇島市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方面的步伐十分緩慢。2.2缺乏有效的品牌戰略。品牌戰略主要包括品牌化決策、品牌模式選擇、品牌識別界定、品牌延伸規劃、品牌管理規劃和品牌遠景設立等幾個重要的方面?,F階段,秦皇島市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方面,還沒有完全理清品牌戰略的思路,對其具體內容的掌握能力相對有限,還不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對國際旅游城市品牌戰略的制定和實施。目前秦皇島市與一些大型的全球知名旅游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其在品牌戰略方面需要進行大量的投資。另外,很多旅游部門不注重品牌戰略,缺乏與旅游企業的合作,進而拖慢了品牌建設的步伐。2.3品牌營銷有待于加強。雖然秦皇島市在旅游城市及其品牌建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營銷使其品牌的市場知名度較低,國內很多游客對秦皇島的旅游資源及品牌的了解程度較低,國外游客對其更是知之甚少。隨著國際旅游的不斷發展,單純依賴于線下品牌營銷已經難以將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在短時間內推向全球,其獲得的成效也較慢。目前秦皇島市在品牌營銷方面還存在缺乏規劃、過度依賴于線下營銷、缺乏可行的品牌營銷策略等諸多的問題。
3.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的對策建議
3.1制定完善的品牌規劃。秦皇島市在進行國際旅游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首先制定出完善的品牌規劃,根據全球旅游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根據秦皇島市旅游資源的開發情況,深入挖掘特色旅游,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各個階段的品牌規劃,比如品牌培養、品牌合并、品牌宣傳、品牌管理等。在制定和實施品牌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借助旅游管理部門的資源和能力,全面完善其品牌規劃。同時,要對一些旅游資源和品牌進行整合,提升優勢旅游品牌的帶動和示范效應,爭取在短時間內打造一系列全球知名的旅游品牌,強化旅游品牌對秦皇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3.2實施有效的品牌戰略。有效的品牌戰略是當前秦皇島市實施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的關鍵。一方面,必須要全面提升秦皇島市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旅游管理部門的品牌意識,將旅游城市建設視為秦皇島市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任務,重點培育優勢品牌,對旅游企業所實施的品牌戰略進行全面的輔導,幫助其尋找旅游城市品牌戰略實施的路徑,為其提供全面的品牌咨詢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全面加強旅游品牌的管理,從品牌化決策、品牌模式選擇、品牌識別界定、品牌延伸規劃、品牌管理規劃和品牌遠景設立等方面出發,全面構建出具有秦皇島市旅游特色的品牌戰略,并對其具體的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缺乏品牌戰略的每一步都能夠取得預期的成效。3.3加強品牌營銷策略。在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品牌營銷工作,以全面增強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品牌的市場知名度,產生更大的品牌效應,進而創造更多的品牌價值。一方面,要全面加強國際旅游品牌的宣傳,通過線上線下聯合宣傳的方式,提升秦皇島市旅游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同時要做好相關的旅游服務,尤其是酒店、路線、餐飲、住宿等,提升綜合旅游能力。另一方面,要將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品牌的營銷工作進行分解,根據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制定相應的品牌營銷策略,進行有效的營銷規劃,在全面提升營銷效果的同時,加快秦皇島市國際旅游城市品牌的建設步伐。
小議旅游法是否該體現對海南旅游島建設的支持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不僅是海南經濟特區爭創全國旅游業改革開放的體制新優勢的重要探索,更是我國旅游業全面參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嘗試。筆者認為,即將出臺的旅游法應圍繞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充分運用特區立法權,廢除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不相適應的法規,適時出臺相應的決定、法規,完善與旅游業相關的現代服務業的立法,更好地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
一、完善旅游合同法律制度。
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海南要“推進旅游服務標準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游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游服務標準體系”。這就意味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不僅要有國際水準的旅游景點和基礎設施,還要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機制、高質量的旅游服務水平及規范性的旅游行為。旅游合同法律規范作為旅游活動最重要的行為規則,既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特殊性,往往涉及諸多體現專業性和更具廣泛性的法律關系,是規范旅游行為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國對旅游合同法律規范至今沒有統一的界定,特別是對旅游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在實踐中出現大量的旅游合同糾紛。同時,由于旅游合同糾紛處理程序及規范的缺乏,導致司法部門在處理旅游糾紛時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從而出現了同類案件不同裁判的現象。由此可知,旅游合同法律規范的匱乏,使得維護合同糾紛雙方的合法權益困難重重。因此,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語境下,為有效維護旅游合同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我國旅游法應當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相關立法經驗,進一步完善旅游合同法律制度,規范旅游活動中的各種行為規則,預防和減少旅游糾紛的發生,使旅游合同立法能夠真正與國際接軌,保障國際性的旅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在完善旅游合同法律制度方面,筆者建議應主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旅游合同的專門立法。專門立法是指相關立法中用專門的章節來加以規定。旅游法應用專門的章節來規定旅游合同的定義、訂立方式、主要條款、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與解除、旅游給付人的責任劃分等,厘清旅游合同法律關系。
二是旅游合同的訂立。旅游法關于旅游合同的訂立應主要完善如下條例:(1)旅游合同主體資格認定的法律依據;(2)旅游合同形式;(3)旅游合同的主要條款。
城市生態景觀設計思考
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城市旅游度假區被開發或正在開發之中。如何在建設發展旅游區時,最大化的融入自然景觀,保護當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以唐山灣國際旅游島的總體城市設計為例,探索如何能在旅游區的開發建設中,恢復當地生態系統,營造良好的自然生態景觀,保護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1唐山灣國際旅游島項目概況
1.1地理區位
唐山灣國際旅游島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東南部濱海處,樂亭縣境內。旅游區西臨曹妃甸濱海新城,東接京唐港區,北面至濱海大道,南至渤海。國際旅游島規劃陸域面積40.75km、島嶼面積32.25krn2。
1.2現有資源
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周邊旅游資源豐富。作為南部沿海重點旅游區——菩提島、月坨島、金沙島國際旅游島開發業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并開始進入市場;樂亭縣渤海灣畔的金銀灘,其沙質細柔、黃白相間,這里天藍水碧、潮平沙軟,是海浴、沙浴、日光浴勝地,亦是品嘗海鮮、海釣趕海的旅游佳地,吸引著京津等地的市民前來休閑度假,促進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試論海南國際旅游開發金融發展取經國外論文
摘要:本文以海南國際旅游島離岸金融市場發展為中心,構建海南國際旅游島離岸金融市場的建設框架,設計海南國際旅游島離岸金融市場的制度安排與建設路徑,分析海南國際旅游島離岸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在綜合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海南;國際旅游島;離岸金融
一、引言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頒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4號),提出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加快金融業發展,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試點。
海南省是我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其位于中國最南端,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于臺灣的第二大島嶼,離中國南部最發達區域珠江三角洲很近,與越南隔海相望,與東南亞毗鄰。海南省雖然地處熱帶,但有熱帶季風、海洋和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調節,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平均氣溫22℃~25℃。海南省擁有極其豐富的、中國獨有的熱帶海島旅游資源,如海水、陽光、沙灘、森林、溫泉、熱帶物產、少數民族風情等。
改革開放以來,相對于海南省快速發展的旅游業,海南金融業發展較慢。此次國務院推動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采取了免關稅、落地簽證、開放航權等積極的優惠政策吸引海外游客,海南國際旅游島未來的發展方向為其開展金融的國際化、自由化創造了條件。而隨著當前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集團化和區域化,全球金融業也呈現出集團化、區域化趨勢,這主要表現為各類金融中心的崛起。因此,發展金融中心和離岸市場是當今各國金融競爭的一大新趨勢和新特點。當前,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各類金融中心的不斷涌現,是國際金融競爭新趨勢對我國金融業發出的新挑戰,而積極發展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是迎接這一挑戰的一個戰略步驟。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不應錯失良機,應利用自身優勢和條件迎接挑戰。
工商局服務當地旅游業經驗交流
“重點監管旅游土特產店、珠寶玉器店、海鮮大排檔和接待游客的演藝場所,旅游市場經濟戶口管理、旅游市場重點商品準入、旅游消費服務內容及價格明示、旅游市場12315進場進店等制度要全面落實”。這是××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為配合××國際旅游島建設計劃而出臺的10項措施之一。
今年4月,××省政府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目標計劃,國際旅游島建設分為3個階段性目標,2013年,建成國際旅游島的雛形,2018年,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島。為適應“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要求和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省工商局制定了10項措施。
這10項措施分別為:
一、營造××和諧誠信的旅游消費環境。開展創建“××省旅游消費誠信示范單位”活動,工商、旅游部門對連續3年在旅游經營過程中,誠信經營且沒有違法行為的企業和單位,公示為“××省旅游消費誠信示范單位”。
二、引導旅游行業開展優質服務活動。大力支持旅游部門在全行業開展“××省優質旅游服務計劃”活動,凡被旅游部門向社會推介的優質服務旅游購物點、旅游酒店、旅游景區和旅行社,列為工商部門優先服務對象,實行專辦員跟蹤服務制度,并由每年年檢一次改為每3年年檢一次。
三、支持大型外資旅游企業和各種新型旅游業態進入××市場。
海南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研究論文
建省辦經濟特區20年的實踐證明,旅游業是海南最具優勢、最具特色、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但目前海南旅游業國際化程度還不高,2007年,全省旅游總收入171.37億元,其中,境外旅游收入21.74億元,占12.7%;國內旅游收入149.63億元,占87.3%。接待旅游過夜人數1845.51萬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萬人次,占4.1%;接待國內旅游者1770.2萬人次,占95.9%①。應當說,這與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目標還存在很大差距。建設國際旅游島,根本在于旅游的國際化,而旅游國際化的突破口在于宣傳促銷。因此,要把實施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戰略作為海南旅游業國際化的突破口。
一、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的現狀
近年來,海南旅游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高,省政府對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不斷加大對旅游國際市場營銷的投入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營銷措施宣傳推廣海南旅游,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1.政府對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
(1)加大旅游促銷經費投入。2005年,海南省旅游局的促銷經費只有95萬元,到2006年,省委、省政府就投入1000萬元,大手筆向海內外推進海南島整體旅游品牌的宣傳,實現海南旅游促銷“10級跳”。海南將重點開拓俄羅斯市場、歐洲市場、日韓市場、東南亞市場、美加和澳新市場等六大國際旅游市場。2007年,海南省旅游局宣傳促銷經費超過1000萬元,??谑新糜尉中麄鞔黉N經費超過2000萬元,三亞市旅游局也在1500萬元以上。
(2)制定旅游營銷總體規劃。海南省2007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7:海南旅游促銷年”。省政府加大了對旅游宣傳促銷資金投入,省旅游局主持編制了《海南旅游宣傳促銷年2007旅游營銷總體計劃》,在行政資源、財力資源運用上對企業的照顧既有“陽光普照”,更有“重點支持”。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