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2:39: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固體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固體污染防治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合理利用資源,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的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第三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實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
固體廢物環境監管探索
[摘要]隨著固體廢物產生量逐年增多,固廢監管業務量增加,現行人工管理已很難適應實際管理需要。2017年,福建省固體廢物監管平臺上線運行,實現了危險廢物監管從事后管理向全過程主動管理的轉變。該文介紹福建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的基本架構、功能模塊設計、應用成效,并提出今后設想。
[關鍵詞]固體廢物監管;業務架構;
1概述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產生量逐年增多,危險廢物轉移日益頻繁,非法傾倒危險廢物也屢禁不止[1]。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產廢底數不清,依托每年一次的申報登記,環保部門無法實時掌握區域內各類危險廢物的產生數[2]。其次,管理部門的主要精力被大量的轉移審批事務牽制,重資質審查、輕過程監管,重經營單位監管、輕產廢單位監管[3]。為此,依托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提升危險廢物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迫切,福建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于2017年初投入使用,推動了危險廢物監管從事后管理向事前主動管理轉變。平臺以實現覆蓋全省、三級應用、全程管理為目標,重點采集危險廢物產生、轉移、處置利用的過程信息,構建“產廢—收集—轉移—處置”流向監管數據網,以決策分析和業務流轉為兩大核心,建立一個集實時監控、業務流轉、數據共享、預測預警和科學決策一體化的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為全省固廢日常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2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平臺基本架構
平臺主要構建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系統、醫療廢物監管系統、分析決策系統、預警管理系統、業務協同門戶、快速入口、基礎支撐管理子系統,并與相關第三方系統進行對接和集成,基本架構見圖1。
液壓系統固體顆粒研究論文
一、泄漏的危害
三漏(漏油、漏水、漏氣)問題到目前為止仍舊是工程機械的頑疾,尤其是液壓系統泄漏影響著系統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油液浪費、污染周圍環境、增加機器的停工時間、降低生產率、增加生產成本及對產品造成污損,因此,對液壓系統的泄漏我們必須加以控制。
二、泄漏的因素
通常液壓機械所用的液壓油,均由于使用與管理的不當,使可繼續使用的油成為廢油,不但造成無謂的浪費,增加了維護成本,更造成環境的污染。幾乎所有的液壓系統的泄漏都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1)液壓系統固體顆粒污染,導致密封件及配合件相互磨損;(2)設計及制造的缺陷;(3)沖擊和振動造成管接頭松動;(4)油溫過高及橡膠密
封與液壓油不相容而變質。
三、泄漏因素及控制措施
固體脂質納米粒進展論文
固體脂質納米粒(solidlipidnanoparticles,SLN)是指粒徑在10~1000nm之間的固態膠體顆粒,它以固態天然或合成的類脂如卵磷脂、三酰甘油等為載體,將藥物包裹或夾嵌于類脂核中制成固體膠粒給藥系統,是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可替代乳劑、脂質體和聚合物納米粒的新型膠體給藥系統[1].其突出的優點是生理相容性好并可生物降解,可控制藥物釋放及有良好的靶向性,同時避免了有機溶劑不能完全去除的缺點[2,3].我們綜述其制備方法和給藥途徑,提出當前所存在的新問題及應用展望.
1SLN的制備方法
1.1薄膜
超聲分散法將類脂和藥物等溶于適宜的有機溶劑中,減壓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形成一層脂質薄膜,加入含有乳化劑的水溶液后,用帶有探頭的超聲儀進行超聲分散,即可得到小而均勻的SLN.Hodoshima等[4]以合成的聚乙二醇類脂(PEGlipid)和卵磷脂(PC)或二棕櫚酰磷酯酰膽堿(DPPC)為乳化劑,制備4O四氫吡喃阿霉素(THPADM)前體藥物的SLN,先將THPADM酯化,然后和PEGlipid,PC或DPPC,三油酸甘油酯或大豆油以3∶5∶5∶7的比例溶于二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劑中,減壓旋轉蒸發使成一層薄的脂質膜,再加入0.24mol/L的甘油溶液,超聲分散,得粒徑為30~50nm的SLN.冰箱放置20mo,其粒徑及粒徑分布均無明顯變化.薛克昌等[5]將360mg大豆磷脂和39.4mg十六酸拉米夫定酯(LAP)溶于50mL氯仿,旋轉蒸發除去氯仿,加入60g/L甘露醇水溶液,超聲分散后得到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體脂質納米粒(LAPSLN),HPLC法測得其載藥量為9.6%,包封率為97.69%.
1.2高壓乳勻法又名高壓均質法,其原理是在高壓泵功能下(100~2000Pa)使流體通過一個僅有幾個微米的狹縫,流體在忽然減壓膨脹和高速沖擊碰撞雙重功能下內部形成很強的湍流和渦穴,使乳狀液被粉碎成微小珠滴,按工藝的不同可分為熱乳勻法和冷乳勻法.
1.2.1熱乳勻法將類脂加熱熔融后加入藥物,熔融物分散于熱的乳化劑水溶液中形成初乳,初乳在高于類脂熔點的溫度下經高壓勻質形成納米乳,室溫下納米乳冷卻固化即形成SLN.制得的SLN粒徑小且分布窄,但長時間高溫條件可能導致藥物發生降解.Wissing等[6]用此法制備了作為防曬劑載體的SLN,平均粒徑200nm.體外釋放和穿透實驗證實此SLN具有很好的緩釋性能,并且在高的載藥量時擴散系數低,能長久的覆在皮膚表面.
固體藥物多晶型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強調固體藥物早期研究與開發階段進行多晶型研究的重要意義,并介紹藥物多晶型研究的幾種手段。方法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研究經驗,歸納總結了有關藥物晶型研究進展,討論了固體藥物晶型的鑒別研究方法、晶型藥物對生物利用度的影響、影響固體藥物晶型的因素及研究藥物多晶型的意義。結果與結論應根據新藥晶型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以確定合適的目標晶型。
【關鍵詞】固體藥物;多晶型;生物利用度
固體物質按其內部原子、離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可分為晶型(包括假晶型)和無定形。晶型形成的基礎是物質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藥物微粒間的作用方式可以是金屬鍵、共價鍵、范德華力等,因此晶體可分為金屬晶體、共價鍵晶體、分子晶體等[1]。有機藥物晶體大多是分子晶體,可因結晶條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這種現象稱為多晶型。藥物的多晶型現象極為普遍,晶型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如密度、熔點、硬度、外觀、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等方面差異均有顯著性[2~3]。在一定溫度與壓力下,多晶型中只有一種是穩定型,溶解度最小,化學穩定性好,其他晶型為亞穩定型,它們最終可轉變為穩定型。一般講,亞穩定型的生物利用度高,為有效晶型,而穩定晶型藥物往往低效甚至無效。因此,藥物多晶型的研究已經成為新藥開發和審批、藥物的生產和質量控制以及新藥劑型確定前設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1藥物多晶型的鑒別研究方法
對多晶型藥物,要確證其結構,除了要確定其分子中各原子的組成、數量及相互間的連接方式外,還要確定各分子在不同晶格中的填充、排列方式。由于分析方法的靈敏度及儀器分辨率的限制,不同晶型間的差異常常出現在分析范圍邊緣,因此同時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過去幾十年中,常用的晶型研究方法有:熱分析法、紅外分光光度法、熱載臺顯微鏡法、溶解度測定法及X-射線衍射法等,近年來又發展了一些新的技術如拉曼分光光度法、固態核磁共振法、近紅外分光光度法、熱氣壓測量法以及一些傳統方法的聯用。
1.1熱分析法熱分析法包括差熱分析法(DTA)、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及熱重分析法(TGA)。同一藥物由于晶型不同,在加熱(或放熱)過程中,吸(或放)熱峰會出現差異,因此可以根據吸(或放)熱峰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晶型。在甲苯磺丁脲多晶型的研究中用DSC對樣品檢測,晶型Ⅰ~Ⅳ在80~127℃范圍內有不同的吸、放熱峰[4]。對葛根素[5]采用四種不同溶劑進行結晶,根據DSC和TGA圖顯示具有四種晶型,熔點分別為206、185、182、211℃。在頭孢呋辛酯[6]多晶型的差熱分析中,低熔點晶型α則在175℃處出現一個小的吸熱峰,而高熔點晶型β在205℃處出現一個尖銳的吸熱峰。采用熱分析法所需樣品量少,方法簡便靈敏,重現性好,是藥物多晶型研究中常見的一種方法[7]。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研究
摘要:為解決我國礦產資源供需缺口問題,迫切需要開發新礦產資源。為提高地質勘查效率,提出新型探測技術在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的應用研究。通過引進地理信息技術,地球物理技術和地物化相結合等現代先進技術,為礦產的地質勘查工作提供切實有效的新方法,實現高效、準確勘查的目的。
關鍵詞:礦產資源;地球物理;地質勘查;地物化相結合
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升高,出現了較大的供需缺口,急需開發新礦藏予以緩解。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大形勢下,為礦產地質勘查帶來了更多種的手段,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方式、新工藝,來提高找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1]。為順應這一潮流形勢,研究總結了幾種新型探測技術,根據其技術特點和適用范圍,有針對性的應用于具體的勘查工作中,以指導地質勘察工作,從而滿足找礦的需要,避免資源的浪費[2]。
1固體礦產地質勘查中新型探測技術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和基礎科學的長足進展,新型探測技術層出不窮,為地質勘查提供了豐富的手段。針對固體礦產的地質勘查工作特點,選取了地球信息技術(GIS)、地球物理技術、地物化相結合技術三種新型探測技術,通過對勘查流程的優化設計,形成了一種高效、便捷的地質勘查方法。其中,地球信息技術重在增加信息的維度,豐富了勘查信息庫,方便了信息的整合與處理,為大數據分析以及礦點預測提供信息保障;地球物理技術側重于地域性的大范圍廣域搜索式勘探,為上一步預測的礦點提供數據支持;地物化相結合技術則在具體礦點勘查中發揮準確性優勢,在前兩步發現礦點的基礎上,深入剖析礦點的礦藏含量與儲量,實現精準定位。以下按照流程分步闡述三項新型探測技術的實施方法。1.1地理信息技術在地質礦產勘查中的應用。地理信息技術也被稱為GIS,是一種可以構建空間信息的技術。在礦產的地質勘查方面,地理信息具有能夠充分收集勘查地產資源并合理的進行定位,還能夠保證所提供數據的可靠性,為勘查工作的看展提供便利條件。其首先應用于對相關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對合理的資料進行規劃,為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其次應用于繪制地質圖像;幫助地質勘查隊繪制出更全面了解地形特征的圖像,為勘查工作順利進行提供動力,從而加速,準確的判斷出礦產資源的位置,將相應的信息通過整合成為科學、合理、準確、可靠的地質圖像。提高了采礦的效率和質量。最后就是定量分析法;工作人員還需要通過地理信息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定的地質分析工作,能夠使分析的結果更加可靠,更加精確。1.2地球物理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主要應用于金屬礦產的地質勘查工作。因為金屬礦產的巖土層和土壤表面的距離相距很近,所以選擇地球物理法中的淺層地震技術來進行勘查工作十分匹配。淺層地震技術利用聲音所產生的頻率有波動性的特點,通過傳播媒介是礦石巖土層的便利條件,從而根據波在礦石巖土層的特有形態,來判定。由于波進入金屬礦產后的波圖像非常明顯,可用此法勘查出眾多的金屬礦產,便于施工隊進行開采。如上圖所示,地殼變遷與無機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改變了地質介質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具有了區別于周圍環境的聲傳導率、電磁、導電、導熱等物理特點,地球物理技術就是通過對這些物理特點的探測與評定,在較廣范圍內發現特定礦產資源的儲藏地點。1.3地物化相結合技術的應用。由于地殼運動產生了礦產資源,礦產附近的地質條件與其它地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現在進行礦產的勘查工作均為淺布礦中的勘查,但是已經不足以滿足礦產的需求。也就需要進行深部礦產開采的研究。在深部的研究中僅僅應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是完全不夠的,需要和地球化學相結合的地物化相結合技術的應用才能完成。此技術結合了實際情況來發展。對于已有的地質勘查技術和新型探測技術進行了創新和升級,提高其適應性、使用效率和最終效果。在老礦山深部地區進行定位預測時,更加適合使用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技術方法。在進行金屬礦產的勘查過程中,能夠實現實驗體系的完善建立,就能夠以調查實驗的方式來提高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利用地球化學的重金屬分析測試技術,從有機污染物和金屬有機化合物角度出發,對金屬礦資源進行分析來提升地質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2結語
龍血竭固體分散體的制備論文
【摘要】目的確定制備龍血竭固體分散體的最佳方法。方法考察固體分散體制備方法、不同的載體、龍血竭與載體間不同比例對龍血竭溶出特性的影響。結果龍血竭固體分散體的溶出效果明顯高于龍血竭與載體的物理混合物。結論龍血竭與泊洛沙姆188按1∶4(質量比)的比例,采用溶劑-熔融法制備龍血竭固體分散體溶出效果增加顯著。
【關鍵詞】龍血竭;固體分散體;溶出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methodofpreparing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MethodComparedifferentresultsofvariouspreparations,carriers,andtheratiobetweenthecarriersandDragon’sblood.ResultTestsshowthat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dissolutemorethanitsphysicalmixtures.ConclusionThesoliddispersionofDragon’sbloodPluronicF68withtheproportionof1to4preparedbysolventevaporationfusionmethodacceleratesitsdissolutionremarkably.
Keywords:Dragon’sblood;soliddispersion;dissolution
龍血竭(Dragon’sblood)是一種傳統中藥,黃酮類成分為其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1]。龍血竭中的黃酮類成分對大鼠實驗性靜脈血栓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可明顯減少結扎冠狀動脈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積,并降低心肌缺血致肢體Ⅱ導聯心電圖J點升高[2]。
龍血竭中黃酮難溶于水,易溶于95%乙醇[3],為提高其在水中的溶出度,本實驗采用固體分散技術,從輔料、制備方法、藥物與輔料的最佳比例3個方面,對其固體分散體的溶出情況進行考察,篩選出增加其溶出效果的最佳方法。
固體和液體的密度教案
教學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和固體的體積.
2.會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體積.
3.注意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固體分散技術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以水飛薊素滴丸和五仁醇固體分散體的研究為例,對固體分散技術在中藥給藥系統中的研究方法、技術優勢及對中藥給藥系統發展的促進作用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評價。并根據文獻資料以及研究過程中的體會,分析概括了研究的難點及發展趨勢。隨著固體分散理論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新型載體材料、新型制劑設備的不斷出現,固體分散技術必將在中藥給藥系統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藥給藥系統;固體分散體;水飛薊素;五仁醇
固體分散體(soliddispersion,SD)是指固體或液體藥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狀態高度分散于固態載體中所構成的分散體系[1]。固體分散技術應用于藥物研究的歷史可追溯至1933年,當時丹麥Ferrossam制藥公司首次應用氫化植物油為分散載體,以乙醇為溶劑制備了維生素AD滴丸[2]。固體分散技術的出現為改變藥物的溶出行為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方法,已成為改進制劑、發展現代劑型的一個基本手段。該技術不僅為解決難溶性藥物的溶解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提供了解決途徑,而且有利于制備高效和速效的制劑;也可將水溶性藥物以水不溶性載體、腸溶性材料或脂質材料等為載體制成長效緩釋和控釋制劑[3~7]。
近20年來,固體分散技術在制藥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擴大,對我國傳統中藥的開發與進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已經成功用于中藥劑型改革,其中尤以中藥滴丸的研制和產業化成果顯著。本課題組通過對水飛薊素滴丸和五仁醇固體分散體等的系統研究,對固體分散技術應用于中藥給藥系統進行了研究。
1固體分散技術在中藥給藥系統中的應用
中藥有效成分多為難溶性,存在一定的溶出吸收障礙,為達到理想療效往往需要增加服用劑量。通過選擇適宜載體,使藥物以微晶等形式分散在載體中,促進有效成分溶出,對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服用劑量具有重要意義。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
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實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
第四條國家鼓勵、支持開展清潔生產,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