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上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8 16:06: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價格上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蔬菜價格上漲原因趨勢探析
2010年年初以來,云南市場上的蔬菜價格一路走高。為了解我省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及時預測蔬菜價格走勢,云南調查總隊在玉溪、建水、賓川、開遠等蔬菜主產區開展了一次重點調查。
一、蔬菜價格高位運行,漲幅較大
從云南居民消費價格運行情況來看,今年4月我省鮮菜價格同比上漲27.9%,環比上漲4.6%。建水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1—4月,建水縣的蔬菜價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漲12.7%、36.9%、48.0%和46.8%。2010年5月上旬,玉溪市馬鈴薯平均每公斤出售價格為2.73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09元,增66.4%;大蘿卜每公斤1.44元,比上年同期增0.4元,增38.6%;西紅柿每公斤3.04元,比上年同期增0.56元,增22.7%。1-4月,賓川縣蔬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9%、10.2%、11%和16.6%。
二、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今年1-4月,蔬菜價格漲幅較大,一些網民和社會人士稱:我們感受到蔬菜價格在“發燒”,通脹預期在逐漸增強。鮮菜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費的必需食品,它的價格上漲,不僅影響到市場物價的總體運行,同時也給消費者家庭生活帶來一定的壓力。公眾感受到蔬菜價格在“發燒”,擔心其價格上漲將推動通脹是在所難免的。
受干旱影響,云南蔬菜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是導致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但如果簡單地把今年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完全歸咎于受旱情的影響,是不客觀的。據云南調查總隊調查資料分析,我省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干旱因素的影響,而且有種植成本增大、需求量增加、運輸成本上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
價格上漲調研報告
*年以來,市場上糧油、肉類等的價格一路攀升,這給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近日,我們組織有關人員有針對任縣市場開展了一次價格調查,調查發現,糧油、肉蛋目前的價格對中、高收入家庭居民生活基本沒有帶來特別明顯的負面影響,但是相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基本生活。
一、部分糧油肉蛋類價格現狀
據調查顯示,10月份當地糧油肉蛋價格情況如下:大米價格為1.70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6.25%;魯花花生油價格為110元/5升桶裝,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14.6%;面粉價格為1.10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1.85%;豬肉價格為10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下降了5.0%;羊肉價格為15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36%;羊肉價格為16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23%;雞蛋價格為3.50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16.7%;鯉魚價格為5.50元/斤,比去年同期價格上漲了10%。
二、價格上漲的因素分析
據調查,物價上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由于石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國等國家大規模開發生物能源,對玉米、大豆等糧食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導致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進而拉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升,并影響到以糧食為原料的主要副食品價格。二是成本推動。近幾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一直低位運行,一年來,種植養殖成本隨著生產資料價格和農村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
三、物價上漲對城鄉居民生活的影響
農資價格上漲的調研報告
今年春節剛過,農資市場一遍繁忙,大批的特殊用戶----農民紛至沓來,有的聚集在農資攤前討價還價,有的走東街跑西城,四處打聽農資產品的最低價格,反正為的是一個目的----購買到價格合理,質量保證的春耕農資商品,為弄清我區農民為什么這樣關注、關心農資價格?筆者近日走訪了××××××等六個鄉鎮的部分農資商品經營商和80多位農民朋友,從整體情況來看,農資價格上漲給糧食生產、農業增效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現綜述如下:
一、農資價格上漲情況綜述
1、化肥
尿素:40公斤裝,2007年價格74元/袋,2008年3月25日,××區部分農資經銷商已漲至85元/袋,平均每袋上漲了11元,漲幅達14.86%。磷肥:25公斤裝,2007年價格12.5---13.5元/袋,2008年3月25日多數商販已漲至18.0---18.5元/袋,平均每袋上漲了5.25元,漲幅達34.55%。復合肥:25公斤裝,2007年價格29.5---30.0元/袋,2008年3月25日多數商販已漲至38.0---40.0元/袋,平均每袋上漲了9.25元,漲幅達31.1%。
2、農膜
農資市場中等質量的農膜綜合價格:2007年價格12.5---13.0元/公斤,2008年3月25止,多數經營商販已漲至15.0---15.5元,平均每公斤上漲了2.5元,漲幅達19.6%。
肉制品價格上漲的經濟學分析
【摘要】豬肉漲價,不是一個簡單漲價的問題。是什么原因引起這次大規模的漲價?它將對我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以及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來緩解漲價壓力?本文擬用經濟學的一些原理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機會成本;彈性需求價格;消費者剩余;市場失靈
背景:從五月初開始,豬肉價格一路攀升,達到了十年以來價格的最高點,這也是全國各地的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5月末,豬肉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豬肉大漲價啦!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就是去年上半年受疫病和市場供需變化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一些養殖戶為減輕損失,縮減養殖規模,而6月份后,雖然豬肉價格逐步回升,但養殖戶的補欄進度比較緩慢,導致目前生豬存欄水平較低,市場供應少。原因之二是2006年以來,玉米等主要飼料價格上漲,養豬成本增加。目前,商務部已經采取措施加強各地的市場監測,引導養殖戶適當補欄,增加市場供給,引導貨源流向,調劑區域間的余缺。
那么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漲價的原因,應該主要從供給(supply)和需求(demand)兩方面來分析:
從影響供給(supply)的因素:價格,投入產品的價格,技術,期望,生產廠商數量來看:
對近期糧油價格上漲成因分析
最近一段時期,全國和我省糧油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成品糧的上漲幅度在5%左右,食用油的上漲幅度平均在15%左右。就具體品種看,成品糧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普通標準秈米;食用油價格上漲則主要集中在菜籽、大豆類食用油(調和油)。由于此次糧油價格集中上漲的品種均系消費群體大的普通中、低檔糧油品種,牽涉面廣,給各方面造成一定壓力。其實,這是產業結構調整中諸多因素影響而帶來的滯后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糧食價格
自*年國家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以及國家糧食安全,出臺了早、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早、中、晚秈米,基本上都是*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后收購的早、中、晚秈稻加工的成品糧。*年收購的標準品早秈稻我省平均收購價為74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7元/50公斤;*年收購的標準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0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2元/50公斤;*年標準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72-74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目前的的收購價為73-75元/50公斤。今年有的地方有價無市,農民存在惜售心理,認為晚秈稻收購價還會上升。秈稻收購價格上漲,必能推動秈米銷售價格上升。但為什么自*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來,秈米的銷售價格一直波動不大,直到目前才逐步上漲,其主要原因是受糧食庫存輪換三年期所帶來的滯后影響。*年、*年銷售的秈米,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收購的秈稻,*年標準品早秈稻收購價格為45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收購價格為53元/50公斤;*年標準品早秈稻收購價格為48元/50公斤,標準品晚秈稻收購價格為60元/50公斤。其輪換出庫的價格均比*年、*年新稻的收購價格低,加工成秈米投放市場價格自然不會高,并對*年、*年新稻加工成秈米的銷售價格帶來沖擊,形成打壓。而*年庫存輪出的秈稻基本上都是*年執行最低收購價以后輪入的庫存秈稻,其投放市場的價格受順價銷售等政策因素影響,出庫價格基本上都在70元/50公斤以上,加工成秈米投放市場,價格必然會有所上升,這是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作用的結果,是糧食價格的自然回歸。
但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我省普通常規稻(標準品)的種植面積正在逐年減少,總量下降。而優質稻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總量增長。因優質稻的收購價格普遍較高,而優質米的銷售價格更高,有的優質米的銷售價格是標準秈米銷價的一倍。再過幾年,市場上銷售的大多都是價格較高的優質米,而價格較低的標準品秈米將會出現短缺。
二、食用油價格
我省的食用油原料主要是油菜籽,茶籽只占很少一部分,大豆完全靠省外調入。由于食用油原料價格放開較早,我省這幾年油菜籽的收購價格一直較低,而油菜籽的畝產也較低,平均在100公斤/畝左右,2001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26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31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49元/50公斤;*年的平均收購價為110元/50公斤;*年平均收購價為115元/50公斤;*年收購旺季的5、6、7月份我省平均收購價為115元/50公斤。由于油菜籽生產周期較長,加之產量低,收購價格低,我省除產棉區棉花和油菜套種可供原料,其他地方屬自產自銷。近幾年我省的油菜冬種播種面積有所下降,我省油菜籽生產已由調出省變成了調入省。某加工廠今年8月從湖北調入的一級油菜籽進貨價(南昌到站價)為3520元/噸,11月中旬的進貨價為3600元/噸,12月中旬的進貨價已漲至3880元/噸。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生產原料油菜籽、大豆價格上漲所致,這與國際上油菜籽、大豆減產價格上漲密切相關。散裝菜籽油、大豆油價格漲幅不大,均在10%以內;5L桶裝調和油、菜籽油、大豆油價格漲幅較大,有的超過了20%多。桶裝調和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是由于原料價格上漲所致,另一方面是進入冬季,調和油里面摻入的棕櫚油成份減少(以防結凍、凝固),成本增加。
市積極應對價格上漲狀況的建議
去年10月以來,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持續上漲,今年前9個月同比上漲4.5%,其中8月份當月上漲8.4%,是近幾年單月漲幅最高值。食品類價格累計上漲11.8%;9月份肉禽及制品、鮮蛋、蔬菜分別上漲46.3%、8.3%和9.2%。消費價格水平尤其是食品類價格上漲,對增加農民收入有好處,但如果持續較快上漲,一方面對穩定價格總水平、完成年度價格控制目標帶來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對城市低保戶、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將產生較大影響。針對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物價水平仍將維持高位運行的情況,建議著力抓好以下方面,努力將其對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體生活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一是要加強價格監管。建立應對物價上漲的部門聯動機制,部門間互通情況、密切合作,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強化價格監測體系,重點加強豬肉、雞蛋、糧食等食品的價格預測和監督工作,及時把握市場價格動態,力求盡早發現價格異常波動的苗頭,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抑制。有針對性地市場供求和價格信息,正確引導生產和經營,安定消費者心理,從而穩定市場秩序。有關部門應針對經營者是否明碼標價、是否存在價格欺詐行為、是否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有無囤積居奇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加大懲治力度,堅決制止各類不法行為。
二是要保證市場供應。根據市場總體需求變動情況,及時調整供應數量和種類,盡量滿足不同層次需求。從豬肉、食用油、雞蛋等主要副食品產品的市場供給上,有關部門要引導企業千方百計落實貨源,通過多種渠道增加生活必需品儲備;同時,努力增加替代品供應量,確保市場貨源充足,維持合理價格,從而維持市場穩定。
三是要積極落實救助政策。嚴格按照低保標準和要求,重新核算低保家庭范圍,保證低保補助資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密切關注市場價格波動情況,研究建立應急救助機制,及時落實對低保家庭的臨時補貼和救助,確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因價格變動而降低;推進低保金社會化發放工作,減少中間環節,保證補助資金按時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
四是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大力開發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積極開拓多種就業渠道,廣泛提供就業崗位信息,不斷健全就業服務網絡,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廣闊的就業機會,鞏固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的成果;加強就業培訓力度,提高具有就業能力的低保人員的職業技能;完善激勵機制,搭建創業平臺,鼓勵失業人員自主創業,不斷促進低保對象就業和再就業,從而增加低保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應對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
建筑價格上漲影響分析論文
[摘要]建筑成本(建筑材料如鋼筋、水泥等,人工費)的上漲,能否對居民的住宅造成影響?本文將針對不同的群體,農村居民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來分析了建筑成本的上漲對居民住宅的影響程度。
[關鍵詞]建筑成本價格漲價居民住宅影響房地產價格
翻開記錄,鐵礦石價格2004年上漲18.6%,2005年暴漲71.5%,2006年上漲19%,2007年上漲9.5%。2008年鐵礦石價格已由國外鋼廠率先達成一致: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將在2007年基礎上上漲65%。毫無疑問,即使單以粉礦算,今年力拓79.88%的漲幅,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因此,近幾年,鋼鐵價格已經逐步攀升。
國家發改委宣布,自2008年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自2008年7月1日起,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5分錢。煤、電、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導致鋼材、水泥、磚等建材進一步上漲。
在建筑主材漲價的同時,人力成本也在上升,以山東濱州普通小工為例,四年之前日工資不過20元~30元,而現在已經是60元~80元。
建筑成本不斷攀升對居民住宅價格有何影響呢?筆者認為,由于城鄉住宅價格的構成不同,對于城、鄉不同區域居民,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以下分別是對農用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的影響分析。
建筑成本價格上漲分析論文
摘要:建筑成本(建筑材料如鋼筋、水泥等,人工費)的上漲,能否對居民的住宅造成影響?本文將針對不同的群體,農村居民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來分析了建筑成本的上漲對居民住宅的影響程度。
關鍵詞:建筑成本價格漲價居民住宅影響房地產價格
翻開記錄,鐵礦石價格2004年上漲18.6%,2005年暴漲71.5%,2006年上漲19%,2007年上漲9.5%。2008年鐵礦石價格已由國外鋼廠率先達成一致: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將在2007年基礎上上漲65%。毫無疑問,即使單以粉礦算,今年力拓79.88%的漲幅,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年。因此,近幾年,鋼鐵價格已經逐步攀升。
國家發改委宣布,自2008年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自2008年7月1日起,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5分錢。煤、電、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導致鋼材、水泥、磚等建材進一步上漲。
在建筑主材漲價的同時,人力成本也在上升,以山東濱州普通小工為例,四年之前日工資不過20元~30元,而現在已經是60元~80元。
建筑成本不斷攀升對居民住宅價格有何影響呢?筆者認為,由于城鄉住宅價格的構成不同,對于城、鄉不同區域居民,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以下分別是對農用住宅和城市居民住宅的影響分析。
蔬菜價格上漲情況調研工作匯報
近期全國部分省份(包括)出現蔬菜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社會各界關注度高,按照上級工作要求,2021年10月28日-10月29日,區統計局積極組織人員深入蔬菜種植大戶、普通農戶、農貿市場、超市實地走訪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蔬菜價格情況
(一)主要在售蔬菜價格情況。調研結果顯示:在調研了白菜、萵筍、土豆、西藍花等蔬菜價格后發現部分蔬菜價格大幅上漲,如白菜6元/公斤(環比上漲120%,同比上漲27.7%,與春節相比上漲76%);萵筍6元/公斤(環比上漲63.9%,與上年同期持平,與春節相比上漲52.3%)。
(二)在田蔬菜生產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略坪鎮高玉村蔬菜種植大戶反映下半年蔬菜種植面積與去年相比略增。受連續降雨影響,產量同比預計減產3成,上市時間預計推遲半個月,主要銷往貴州、甘肅、重慶等省市。
二、漲價原因
(一)蔬菜因受災而減產。一是直接減產。區今年9月-10月中上旬,連降三場暴雨,部分蔬菜被水淹導致直接減產近三成;二是間接減產。因降水過多,幸存的蔬菜病蟲害發生率增加而減產。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原因分析及建議
最近,我們到內蒙古自治區就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問題進行了調研,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議,供領導參閱。
一、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原因的初步分析
(一)原材料價格上漲
首先化肥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因為化肥屬能源產品,受國際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化肥價格隨之上漲。2003年10月以來,中東、俄羅斯石油價格上漲中,國內原煤、石油等價格也一直處于上升期,這期間化肥生產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較快,化肥企業增加的生產成本要在農資價格銷售市場上得到釋放,于是就出現了較明顯的化肥價格上漲趨勢。我們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化肥有限公司了解到,水、電、煤、氣這幾種能源占烏拉特化肥有限公司化肥生產成本80%左右。目前天然氣每立方米0.7元,煤約210元/噸,電平均0.216元/度,同比分別上漲了6%,8%和6.1%。由于生產成本的增加,每噸尿素就增加了150元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動成為農資價格快速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國內供應減少、出口增加
去年煤炭企業事故頻發,有的企業停產整頓,直接影響到煤炭產量;電力供應不足,化肥生產企業用電量嚴重不足。同時由于整頓公路運輸,煤炭汽運超載被嚴格禁止,這使得原本運力就不足的鐵路運輸更為緊張。2004年汽車運輸費上漲到0.30元/噸公里,比去年同期上漲0.巧元/噸公里,漲幅達到100%,化肥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上升,造成了化肥生產增幅明顯放慢。2003年國家取消了對尿素生產增值稅先征后返50%的政策,這一政策的變化也使內蒙古自治區一些化肥企業減少了尿素產量。另外,國際化肥市場的高價格與尿素和磷酸二銨的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刺激了國內生產企業大量出口化肥。去年1-11月份,我國尿素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8.1%,達到217萬多噸;相反,進口尿素大幅下降了83%,只有13.4萬噸。由于國內供應量減少,出口卻增加,這為市場價格攀升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