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19:07: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景氣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創新景氣指數研究

1科技創新景氣指數構建理論

科技創新景氣循環我們稱之為科技創新波動,是指區域及其科技管理部門在組織引導科技創新部門完成其科技創新活動的過程中,從創新研發、創新產品生產、創新產品銷售及產業化各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規模和數量的不斷上升和下降的循環往復運動。這種循環波動,不僅表現在反映微觀部門的各種科技創新變量的運動過程中,而且也表現在反映國家總體行為的各種科技創新變量的運行過程中。

2深圳南山科技創新景氣指數構建方法

2.1指標選取與數據處理

2.1.1指標篩選

在深圳市南山區統計局的支持下,本文收集了與科技創新活動相關的季度指標53個,季度數據1378個,覆蓋年份從2007年1季度到2013年2季度共26個季度,涵蓋了南山區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光電一體等幾大產業。根據數據的缺失情況,以及指標的重要性和波動性,配合科技創新的過程、結構維度進行指標的篩選。

查看全文

年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調查報告

三季度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生產經營平穩運行,企業家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繼續看好。

企業景氣指數小幅上揚

三季度,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在二季度創下新高的基礎上又提高點,比上年同期提高點,表明企業整體生產經營狀況繼續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景氣指數為,比二季度提高點,比上年同期提高點;聯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私營企業景氣指數小幅上揚,分別比二季度提高⒎和點;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景氣指數則分別比二季度分別下調⒉⒎和點。

.工業企業景氣指數連續四個季度居各行業之首景氣指數為,比二季度略有提高,比上年同期提高點;建筑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景氣指數由二季度的上升至,上升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與二季度基本持平;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景氣指數為,比二季度提高點,達到今年新高;房地產業繼續平穩增長,景氣指數為,比二季度提高點;社會服務業景氣指數則由二季度的回調至。

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揚的影響,原創: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運行情況良好,景氣指數高達,與二季度持平;石油加工及煉焦業、能源和材料批發業企業景氣指數分別比二季度提高和點。

查看全文

高速公路運輸景氣指數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進步,國內外不少學者對評價某個行業的發展程度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典型的是利用景氣指數法評價行業發展程度。關于景氣指數的研究,最早出現在經濟領域,在上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大蕭條時得到廣泛應用,后推廣到其他領域。我國關于景氣指數的研究源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景氣指數系列研究逐步應用到旅游、運輸、物流、房地產、服務業等行業,其中在道路運輸業和航運業應用較多,鐵路運輸業和航空業也有涉及。

一、評價背景

自1991年武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湖北省高速公路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為6098公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高速公路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均有顯著提高。2018年湖北省高速公路網收費車通行流量達到2.7億輛次,通行費收入達218.95億元,實現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雙增長。同時,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于復雜的背景下,不少公路物流企業面臨“無貨可運”的尷尬局面,貨運規模增速趨緩、空駛率增加,公路運價持續走低,車流量和通行車收入雙增長的趨勢與運價走低等格局相悖,不能真正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行業發展狀況,因此,迫切需要構建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行業發展狀況的景氣指標體系,分析高速公路運輸行業的變化趨勢。

二、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影響因素分析

綜合考慮影響高速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因素,并結合航空、鐵路、航運和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中對景氣指數指標選取的研究,從運輸生產、運輸供給、投資收益、經濟與其他等5個方面對影響高速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因素進行分析,為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景氣指數的指標選取提供依據。最直觀反映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的指標為車流量,故以湖北省高速公路車流量為基準,分析其他指標對湖北省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的影響。1.運輸生產。(1)高速公路客車流量、貨車流量。高速公路車流量的增長將吸引更多投資,高速公路運營里程隨之增加,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將得到改善,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也將提高。反之,當車流量處于下降趨勢時,反映了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的下降。(2)高速公路客運量、貨運量。在車輛載荷固定的情況下,當高速公路通行客車、貨車車流量增長時,公路客運量、貨運量將隨之增長,進而提高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3)高速公路客運周轉量、貨運周轉量。在運輸距離、運輸車輛載荷固定不變的情況下,依據周轉量定義可知,隨著周轉量的增長,車流量也會隨之增長。高速公路客運周轉量、貨運周轉量的增長對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具有促進作用。2.運輸供給。(1)高速公路運輸里程。交通條件的優化對地區產業發展、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對出行舒適度、出行時間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對貨物運輸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公路逐漸無法滿足居民對出行及貨物運輸日益提高的需求,高速公路亟需加強建設。2018年5月,湖北省政府在《湖北省綜合交通公路水運部分4個三年攻堅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明確了全省高速公路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確保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的持續進行,也為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礎。隨著高速公路運輸里程的增長,途經地區通行條件將得到改善,產業結構將得到優化,旅游業、制造業等產業將得到發展,高速公路車流量將逐漸增長,進而提高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2)客運車輛、貨運車輛工作車日。隨著湖北省高速公路客貨運市場的發展,湖北省客貨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但運輸企業為保證營運收益僅會使用部分車輛,并最大程度提高車輛裝載率。工作車日指報告期(統計期)內,營運車輛技術狀況完好、不需要進行修理或維護即可參加運輸的車日中,車輛實際出車工作的車日。工作車日的持續增長能為湖北省客貨運市場提供足夠運力支撐,促進高速公路客貨運市場良性發展,從而提高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3.投資收益。(1)固定資產投資。隨著國家對高速公路行業投資力度的加大,高速公路里程也會隨之提高,進而改善途徑地區的產業結構,提高高速公路車流量。因此,固定資產投資的提高對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具有促進作用。(2)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高速公路通行費收入是高速公路運輸業提供運輸服務的價值體現,該指標波動受到運輸量和運價的雙重影響。當運價保持一定水平時,通行費收入上升,運輸量將上升,車流量將增加,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將上升。同理,當運輸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時,通行費收入上升,運價將上升,車流量將增加,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將上升。(3)高速公路運輸企業營運收入。當高速公路運輸企業營運收入提高時,運輸企業能夠擁有更多的資金更新運輸設備,提高運輸效率,改變運輸策略,運輸企業將得到更好發展。同時,也能夠吸引社會對高速公路基礎建設的投資,提高高速公路運營里程,以此提高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4.經濟。(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應用較多的宏觀經濟指標。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出現連續上升(下降)時表示出現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現象,政府會對經濟情況進行宏觀調控,確保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保持平穩,因此,只能通過定性方法分析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高速公路運輸景氣關系。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反映了消費者群體的購買力和宏觀經濟情況。湖北省宏觀經濟影響了運量、運價水平等因素,故認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會影響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2)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反映我國經濟領土范圍內,某個時期公路物流運輸價格變動程度和變動趨勢的主要指標,反映了公路物流成本的變化。當公路物流價格指數上升時,公路物流成本將提升,對高速公路運輸的非彈性需求將產生影響,故將對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產生影響。(3)通貨膨脹與緊縮率。在實際中,一般不直接、也無法計算出通貨膨脹與緊縮率,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增長率來間接表示。由于消費者價格是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要量。因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最充分、最全面反映通貨膨脹與緊縮率的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緊縮)率的影響因素也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相同。(4)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景氣指數的逆指標,即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的波動方向與高速公路運輸景氣指數相反。當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升時(可簡單理解為油價上升),將導致運價提高,從而導致運輸量下降(即車流量下降),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將下降。當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下降時,將導致運價下降,從而導致運輸量提高(即車流量提高),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將上升。5.其他。(1)其他產業。目前缺少對高速公路貨運產業的調查報告,故以公路為例討論其他產業的影響。公路貨物運輸結構中,主要以工業原材料、中間品和耐用消費品為主?!?008年全國公路水路運輸量專項調查》顯示,煤炭及制品、農林牧副漁產品、機械設備電器、礦物性建筑材料、鋼鐵等五項貨物的運輸周轉量占比最高,因此可以找出與公路貨運業聯系最緊密的產業,這些產業對公路貨運的需求最為顯著,對公路運輸景氣度的影響也最大。礦物性建筑材料、水泥屬于建材類產品,建材是為房地產行業服務的,所以將建材歸為房地產行業。煤炭及制品顯然屬于煤炭行業,機電產品(機械、設備、電器)涉及的行業眾多,無法一一劃分,因此,整體歸為裝備制造業。鋼鐵產品屬于鋼鐵業,農副產品包含的產品種類非常多,歸類于農業。房地產行業、煤炭行業、裝備制造業、鋼鐵業、農業等五項產業對公路貨運有著相當大的需求,其波動特征與公路運輸的景氣波動具有相似性。(2)高速公路運輸量占湖北省運輸總量比值。交通運輸行業對經濟、社會各方面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僅在國民經濟中處于先行地位,而且與國家的政治、國防、文化密切相關,具有其他行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通運輸業總產值不變的前提下,高速公路運輸量占湖北省運輸總量比值與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波動具有一致性。當高速公路運輸量占比提高時,表明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提高,反之表明高速公路運輸景氣度降低。

三、景氣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查看全文

區域經濟景氣指標體系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景氣分析;先行指數;經濟周期

論文提要:經濟景氣研究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近百年的歷史,已成為世界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監測經濟運行的一種重要手段。近十幾年來,我國景氣指標的相關研究累積了大量經驗,并逐步建立了我國的景氣指標體系,用其監測分析我國經濟波動。然而,對我國區域宏觀經濟運行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尚未形成體系。我國地域廣闊,區域經濟有很好的多樣性,所以對區域宏觀經濟運行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相關理論研究及其意義

經濟景氣研究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五個階段,已經有了大約近百年的發展史。最早的是哈佛指數階段,該指數是由13項監測指標根據時間差異關系分別編制的。包括與股票市場有關的“投機指數”、與商品交易市場有關的“商情指數”,以及與金融市場有關的“金融指數”。該指數不僅能夠指示景氣動向,而且能夠超前預報;第二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形成階段。1937年密切爾和伯恩斯研究了近500個經濟指標的時間序列,選擇了21個指標構成超前指示器,之后又提出了研究報告“循環復蘇的統計指標”,預測出了經濟轉折的時間,并被后來的實際經濟波動所證實;第三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發展階段,這階段對擴散指數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第四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國際化階段,20世紀七十年代,NBER和穆爾的國際景氣研究中心將經濟景氣方法用于監測分析國際經濟波動,最初建立的是西方七個主要工業國家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第五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創新化階段J.H.斯托克和M.W.沃森提出了新的景氣指數概念和制作方法。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后,景氣指數方法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

景氣研究思想在不斷開拓創新,實際應用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監測經濟運行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相關的研究工作,近十幾年我國景氣指標的相關研究累積了大量經驗,并逐步建立了我國景氣指標體系,用其監測分析我國經濟波動。

美國的次級貸款危機無疑是當今全球經濟中最好最大的事件,它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到廣大發展中國家,所有的經濟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國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況無疑成為監測的重點,我國地域廣闊,區域經濟有很好的多樣性,加之對我國區域經濟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尚未形成體系,所以對區域宏觀經濟運行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一方面我國相關理論的研究存在不足之處,盡管景氣指數方法在國外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我國理論發展還相對落后,缺乏理論創新。本文試圖從景氣循環指標體系的領先、同步、滯后指標的模式中將先行指標分離出來,對先行指標和先行指數進行研究,對景氣循環方法的深層次研究以得出較為適合的區域經濟特性的先行指標體系;另一方面提出將以一個區域經濟數據為背景來建立實證分析,構建出區域經濟運行監控的先行指標體系,對省一級政府更好地把握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協調經濟發展、保持經濟快速平穩運行、避免出現較大波動有實際指導意義。本文對國內外景氣指標體系構建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充分地研究,對我國舊先行指標體系進行了必要的參考,旨在建立一套適應當前宏觀經濟管理需要的經濟景氣先行指標監測體系。本文對指標序列的研究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在指標篩選方面力求更符合區域經濟特性,對經濟波動更敏感。

查看全文

小議日本經濟的景氣及原因和問題

內容提要:2002年以來,日本經濟出現了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景氣,企業經營和雇用形勢明顯好轉,長期困擾日本經濟的不良債權也基本消除了。這次景氣是在出口帶動和內需、民需擴大的情況下出現的,科技投入和科技進步以及企業素質提高、企業經營調整等因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過,這次景氣發展很不平衡,國民還沒有得到景氣的多大好處,通貨緊縮的現象也尚未徹底消除。

關鍵詞:日本,景氣,原因,問題。

一、景氣概況

(一)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景氣

2002年2月,日本經濟結束了IT泡沫崩潰蕭條,迎來了景氣復蘇的局面。到2008年2月,這次景氣已持續73個月,超過伊奘諾景氣的57個月,成了戰后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景氣。根據日本內閣府2008年2月發表的《月份經濟報告》,日本政府對當前景氣狀況的基本判斷是景氣復蘇正在趨緩,其中,企業收益在原地踏步,設備投資增加緩慢,雇用形勢依然嚴峻,改善前景尚不明朗,個人消費仍然沒有起色,家庭住宅建設雖然出現了增加的苗頭,卻依然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出口緩慢增加,工礦業生產增幅趨于下降。關于景氣的前景,日本政府認為以設備投資和出口的增加為基礎,可望繼續保持緩慢復蘇的局面。不過,因住宅次級債問題的影響,美國經濟減速和金融資本市場動蕩以及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波動,都有可能造成景氣滑坡的風險。

與伊奘諾景氣期間實際GDP年均增長11.5%相比,這次景氣期間年均增長不足2%,其中增長最快的2004年也只增長2.7%,大大低于1960年的13.3%和1969年的12.0%。所以,在NHK的電視采訪中,就被國民譏諷為“牛步景氣”。這次景氣的實際增長率雖然不算高,但與21世紀90年代年均1%的增長率相比,則明顯提高了。由此,日本經濟終于擺脫了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長期停滯。根據日本政府和有關方面的預測,到2010年前日本經濟增長率將繼續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2010-2020年間也難以有新的提高。這意味著以新世紀初的景氣為標志,日本經濟已經進入了緩慢增長的發展階段。

查看全文

區域經濟景氣指標體系研究論文

新制度經濟學視角的制度倫理

論文關鍵詞:景氣分析;先行指數;經濟周期

論文提要:經濟景氣研究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近百年的歷史,已成為世界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監測經濟運行的一種重要手段。近十幾年來,我國景氣指標的相關研究累積了大量經驗,并逐步建立了我國的景氣指標體系,用其監測分析我國經濟波動。然而,對我國區域宏觀經濟運行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尚未形成體系。我國地域廣闊,區域經濟有很好的多樣性,所以對區域宏觀經濟運行先行指標體系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相關理論研究及其意義

經濟景氣研究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五個階段,已經有了大約近百年的發展史。最早的是哈佛指數階段,該指數是由13項監測指標根據時間差異關系分別編制的。包括與股票市場有關的“投機指數”、與商品交易市場有關的“商情指數”,以及與金融市場有關的“金融指數”。該指數不僅能夠指示景氣動向,而且能夠超前預報;第二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形成階段。1937年密切爾和伯恩斯研究了近500個經濟指標的時間序列,選擇了21個指標構成超前指示器,之后又提出了研究報告“循環復蘇的統計指標”,預測出了經濟轉折的時間,并被后來的實際經濟波動所證實;第三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發展階段,這階段對擴散指數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第四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國際化階段,20世紀七十年代,NBER和穆爾的國際景氣研究中心將經濟景氣方法用于監測分析國際經濟波動,最初建立的是西方七個主要工業國家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第五階段,景氣監測預警體系創新化階段J.H.斯托克和M.W.沃森提出了新的景氣指數概念和制作方法。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后,景氣指數方法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

景氣研究思想在不斷開拓創新,實際應用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監測經濟運行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相關的研究工作,近十幾年我國景氣指標的相關研究累積了大量經驗,并逐步建立了我國景氣指標體系,用其監測分析我國經濟波動。

查看全文

降價席卷醫藥行業預計景氣程度下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月日宣布,降低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平均降幅左右,最大降幅達到,是歷次藥品降價幅度最高的一次。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本次降價對醫藥行業和上市公司影響幾何呢?

一、降價幅度較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月日宣布,降低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平均降幅左右,最大降幅達到,按這些藥品現在的銷售量測算,降價金額約億元。

這次降價的種藥品共涉及多個劑型規格。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擇這種藥品降價,是因為這些藥品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價格虛高空間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較集中的品種。

發改委強調,對于解決群眾看病貴、藥品價格高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都十分重視。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繼續降低其他政府定價藥品價格,加強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格干預。同時,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本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進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減輕群眾不合理的醫藥費用負擔。

二、降價品種不多據了解,這次降價所涉及個品種,都是臨床使用量非常大的產品,主要是高檔頭孢類,以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為主,同時還有胸腺肽、干擾素、水溶性維生素等品種。但與次降價當中最多的種化學藥來說,降價品種不算太多。

查看全文

產業增長格局特征分析論文

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就是高增長產業形成和更替的過程。經過近3年的平穩運行之后,中國產業增長的結構特征開始發生重要的變化,以汽車、機械、房地產和旅游為代表的一批行業的增長速度穩步提高,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這批行業的高增長態勢能否持續下去,并成為新一輪的增長支柱行業,是判斷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動力是否形成及其性質的關鍵所在。

一、行業增長的分化局面開始形成

國內外產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呈現出典型的非線性特征,受此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升級過程也具有非線性特征。在時間軸上,這一特征表現為各產業相對穩定的均衡增長與不穩定的非均衡增長相間隔的局面。在每一輪新的經濟景氣循環初期,大都會出現一批行業增長景氣快速提升,打破原有的增長“均衡”,形成增長景氣的“貧富分化”局面。在正常的經濟增長過程中,這種行業增長景氣分化局面的形成,一定程度上能夠預示新一輪高增長產業的形成和新一輪經濟景氣循環的到來。

從近年來我國20多個工業增長景氣的變化格局看,行業增長景氣水平的明顯分化局面正在形成。下圖為近年來我國工業行業增長景氣圖:

圖1重點工業行業增長景氣指數分布圖

從圖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之前的近3年時間里,多數工業行業增長景氣指數局限于110到90的區間上下波動,沒有突出表現的行業,總體呈現出一種均衡、穩定的增長局面。從2001年年底開始,隨著工業全行業增長景氣平均水平的穩步回升,高增長行業和低增長行業之間的景氣差距開始不斷加大。推動形成行業增長景氣分化局面的第一波力量來自煤炭、汽車工業和鋼鐵工業,以及在房地產快速增長拉動下景氣水平快速提高的建筑用金屬制品業、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隨后,機械工業(不含汽車)、電子計算機制造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特別是合成材料制造業等行業的增長景氣快速提高。與此同時,食品工業、紡織服裝業、醫藥制造業、文化體育用品制造業等消費品類制造業景氣水平保持長達1年半的穩步提升態勢,到2002年下半年也達到了近年來增長景氣的最高水平。另外,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帶動下,煤氣和自來水生產供應業等行業出現了持續的景氣回升。與以上行業景氣水平提升形成對比的是,石油及石油化工業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持續處于不景氣狀態,通訊設備制造業的增長受電信設備投資周期的影響增長景氣水平一路走低,類似的行業還有有色金屬工業、合成纖維工業和部分傳統的消費品行業,如鹽加工業、糕點等。其他多數行業增長景氣處于相對平穩或小幅波動的增長狀態。

查看全文

日本產業復蘇及未來前景

內容提要:新世紀初,日本出現了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景氣復蘇,擺脫了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長期停滯局面。這次景氣復蘇的特點是波動起伏、出口帶動、民間主導和發展很不平衡。企業素質提高、企業經營方式調整、結構調整、科技投入和科技進步、出口增加和“中國特需”和超金融緩和政策是景氣復蘇的主要原因。從目前情況看,這次景氣復蘇有可能延續到2007年。在外部因素中,美國經濟減速將成為影響日本景氣復蘇的不利因素,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中國特需”將繼續成為推動日本景氣復蘇的有利因素。

關鍵詞:日本,景氣復蘇,前景展望

一、景氣復蘇的概況

(一)GDP增長

因IT泡沫崩潰,日本經濟2001年度出現負增長,GDP增長率(實際增長率,下同)比上年度下降1.1%。日本經濟從2002年初開始復蘇,當年度GDP增長率恢復到1.1%,2003、2004、2005年度分別比上年度增長2.3%、1.7%和3.3%;2006第一、第二、第三季度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6%、2.5%和2.7%(參見表1)。

表1新世紀以來日本經濟的發展情況(實際增長率,%)

查看全文

產業發展態勢情況分析論文

一、總體增長狀況

2002年,受消費結構升級和國家擴張性財政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呈現穩定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8%,增速比2001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9%,對GDP的增長貢獻為5.6%;第二產業增長9.9%,對GDP的增長貢獻為63.3%;第三產業增長7.3%,對GDP的增長貢獻為31.2%。與2001年相比,GDP增量中第二產業的比重和貢獻率都明顯提高,工業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力量。

從行業層面看,2001年至2002年年底,處于較好景氣水平(景氣指數大于110)以上的行業數量及所占比重呈遞增的趨勢,而處于較差景氣水平(景氣指數小于100)的行業數量及所占比重不斷下降。到2002年年底,20個主要的工業行業中已有11個處于較好景氣水平以上,情況比2001年大為改觀,處于較差景氣水平的行業數量則由2001年的11個下降到2個,如圖所示:

2001年至2002年工業行業總體景氣變化情況

根據2002年各行業平均景氣狀況,可將20個主要的工業行業劃分為五大類:

表12002年重要行業平均景氣狀況分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