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0 23:39: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空心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空心村調查情況報告

根據《中共縣委農村工作委員會關于開展“空心村”情況調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鄉高度重視,立即對全鄉7個行政村開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于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南方向,全村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轄6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236戶707人,常住人口不足300人。該村有耕地1700畝,其中水田780畝,旱地920畝。生態林19700畝,其中公益林2509畝,用材林16698畝,退耕還林493畝。屬艱、邊典型“空心村”。

二、村主要突出現象

(一)基礎設施較差留不住人。該村基礎設施落后,自然環境惡劣。道路上,有坡陡、彎急村道公路1條3.7公里,已硬化3.1公里(3.5米寬),末端至村委會陣地約600米未硬化,該村道路沿線沒有農戶居住和過境社,距最近農戶至少在2公里以上。6條社道公路均為不通暢的泥土路,距村道里程為2公里至3.8公里之間,群眾出行十分困難。

(二)致富增收產業弱小。該村山高溝深多坡地,缺少主導產業,群眾增收渠道少,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和外遷,現常住人口不足300人,土地撂荒多,閑置多,造成大量社會財富和土地資源浪費。

查看全文

治理空心村意見

為貫徹落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和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和保障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依據《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規,結合當前從嚴控制土地的形勢和農村實際,我縣將在先行試點、典型引路的基礎上,逐步開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以節約耕地、改善環境、促進穩定、推動發展為目的,本著“群眾擁護、一村一策、嚴格程序、先易后難、積極穩妥”的原則,深入扎實地開展“空心村”治理工作,逐步規范農村土地管理,改善村容村貌,促進全縣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開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空心村”問題是新農村建設繞不開、躲不過的現實障礙,其治理工作也是一項長期復雜、涉及廣泛的社會系統工程,而且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正確認識。

1、“空心村”治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的需要。“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空心村”問題能否得到徹底解決,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多年來由于農村建設無章可循,村莊邊界無序擴張,村內舊宅基大量閑置,造成農村臟亂差問題十分突出。因此,搞好“空心村”治理,對村莊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提升農村形象、加快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查看全文

“空心村”情況調查與思考

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新建住宅集中在村莊外圍,形成了外實內空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資源閑置,存在較多安全隱患。該文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提出“空心村”治理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空心村”;情況;調查思考;壽縣

1壽縣“空心村”現狀

壽縣國土面積2948km2,轄25個鄉鎮,280個村(居),7453個村民組。耕地面積122200hm2,人均耕地0.085hm2,總人口139.9萬人,總戶數43.85萬戶,鄉村勞動力74.1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2元。1.1“空心村”基本情況。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建設規劃滯后、宅基地使用管理不嚴格等原因,農村新建住宅多集中在村莊外圍、道路兩側,而村內存在大量空閑老宅和宅基地,形成了外實內空、外新內舊、外齊內亂的“空心村”。近幾年來,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常住人口持續減少造成“人走房空”,進一步加快了“空心村”的形成。調查統計,安徽壽縣現有7380個自然村莊,村莊建設用地總面積23528.86hm2,每個村莊平均占地3.19hm2,其中“空心村”393個,占全縣自然村莊總數的5.3%;壽縣“空心村”占地面積2164.09hm2,平均每個“空心村”占地面積5.5hm2,占全縣村莊建設用地9.2%,占全縣城鄉居民點建設用地的7.8%;留守人員6732人,只占全縣城鄉總人口的0.5%。1.2主要類型。從“空心村”形式上看,基本分為3類:一是行蓄洪區搬遷型,全縣139個,占“空心村”總數的35.4%。二是規劃建設征遷型,全縣14個,占“空心村”總數的3.6%,均在東南部的炎劉鎮,系新橋國際產業園建設征遷遺留問題。三是交通閉塞偏僻型,全縣240個,占“空心村”總數的61.0%。第3種類型在全縣占比最大,也分為3種類型:第1類是中空型,老村在中心,新房鑲邊建,村莊發展像攤大餅,“空心村”藉此而來;第2類是半空型,老房廢宅在一邊,新房在一邊,這一類主要是受地理位置等影響形成;第3類是篩眼型,村中老舊空房、廢宅基地、邊角地插花分布,這種類型普遍存在,也是短時期較難整治的。1.3分布特點。從空間分布規律上看,大致呈現3個特點。一是越遠離城鎮中心的鄉鎮“空心村”越多,如板橋鎮、保義鎮、雙廟集鎮、眾興鎮、隱賢鎮等,遠比壽縣其他鄉鎮多。二是行蓄洪區村搬遷之后形成的“空心村”較多,如小甸鎮、窯口鎮、大順鎮、陶店鄉、澗溝鎮。三是人多地少的村“空心化”越嚴重,主要分布在沿淠灣區,多數由于外出務工人員舉家搬走長期不歸,如隱賢鎮13個“空心村”,只有留守人員80人,平均每個“空心村”6人;迎河鎮5個“空心村”只有9人,平均每個“空心村”不到2人;張李鄉6個“空心村”115人,平均每個“空心村”19人。

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從調研結果看,直接原因有以下5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較差。一些老村地勢低洼、交通不便等,農民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另選自然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房,原來的舊宅基就空了下來。尤其是行蓄洪區,在政府引導扶持下,統一搬遷到規劃建設的居民新村,老宅尚未處理,大部分用于置放農業生產農具、機械或作臨時倉儲。二是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村民認為宅基地是私有財產,也有村民較為迷信,認為老宅基風水好。有的人員常年在外經商打工,將老房子留作回鄉走親訪友、處理老人后事的場地,種種原因不愿放棄老輩留下的“祖業”。三是老宅基礎設施不配套。大多數路、水、電等基礎設施較差,村莊的商店、學校、幼兒園多沿公路分散布置,而村內公共設施缺乏,生活不便。四是城市化進程推動。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大批農民涌向小城鎮和城市,有部分人員早已成為非農業的城鎮居民,仍占有農村的老房或宅基地。有些農民雖戶口未轉,但已進城經商務工并在城里買房安家,仍然保留農村的房宅。五是規劃管理不完善。由于村鎮規劃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建房需求,沒有制定村莊規劃,村民建房無規可依。

查看全文

空心村治理指導方案

為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切實保護耕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土地資源的需求,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精神、省政府《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及市委《關于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的政策規定(暫行)》等文件和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現就開展“空心村”治理試點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開展“空心村”治理的重要意義

我縣大多數農村居民點位于丘陵地帶,居住比較分散。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宅基地管理薄弱,一些村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建新不拆舊、一戶多宅、超標準占用宅基地以及搶占、非法轉讓宅基地等問題,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既影響了保護耕地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也不利于農村土地的有序管理。積極開展空心村整治,既可以有效緩解城鎮建設用地與農村經濟發展用地指標不足問題,促進工業與農村工副業發展,又可以改善村容村貌;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宅基地使用中的不公平、不公正問題,促進農村宅基地依法管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空心村”治理試點工作,對全面開展此項工作打好基礎和積累經驗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充分認識試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實抓好。

二、目標任務及標準

1、工作目標:通過“空心村”治理試點,提高試點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培育新型農民,構建和諧、文明村鎮。在“空心村”治理試點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在全縣范圍內全面實施。

2、治理標準:經過治理的村要達到以下標準,一是村莊規劃得到實施,村莊規模不盲目外延,杜絕建新不交舊和私占、亂占宅基地的現象;二是村內空閑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村莊道路、供水、排水、綠化、亮化、環衛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三是建立公開公正的群眾監督機制,杜絕亂批亂劃宅基地現象;四是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在空心村整治現場會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交流全市“空心村”整治工作,傳達貫徹全省地質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精神。剛才,曉海同志對全市的“空心村”整治工作作了總結,對全市地質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h介紹了“空心村”整治經驗,通過介紹和今天上午實地觀看2個鄉鎮“空心村”整治工作的情況,總體認為會議真正起到了現場會的作用。的做法和經驗很好,希望其他縣(市、區)認真學習借鑒。這次市政府在召開現場會就是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空心村”整治和地質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成績,認真解決“空心村”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人均耕地不足1.31畝,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建設用地十分緊張;另一方面,土地浪費又十分嚴重。經調查,全市存在大量的“空心村”、磚瓦窯廠和工礦廢棄地,面積有198.3萬畝,尤其“村盤”和農村居民點占地總面積193.7萬畝,人均用地208平方米,最高達到249.26平方米,遠遠超過國家標準,造成大量的“空心村”,土地荒廢、浪費現象相當嚴重,挖掘潛力很大。2009年2月,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空心村”、磚瓦窯廠和工礦廢棄地“三項整治”活動,這是一項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之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兩年多來,全市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積極響應省政府號召,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強力推進以“空心村”為主的“三項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實施“三項整治”項目2465個,整治土地面積4.47萬畝,新增耕地3.79萬畝,等量置換建設用地指標3.29萬畝,其中已完成“空心村”整治21個,整治面積4562.7畝,凈增耕地3312.6畝。在保障發展、保護耕地、改善鄉村居住環境等方面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市建設用地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土地資源保障發展的能力。2009和2010年省政府下達我市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為5250畝,實際使用建設用地達到了2.68萬畝,除了少部分單獨選址項目國家和省配置計劃外,其中的不足部分除了盤活的,絕大多數是通過“三項整治”彌補和解決的。兩年多來,我市縣以下建設用地大部分使用的是“三項整治”整治出新增耕地置換的用地指標。省政府下達我市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大部分都集中用于市級重點項目的經濟建設。

二是節約了土地資源,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加大了耕地保護力度。兩年多來,通過“空心村”整治,一批荒廢閑置多年的老宅基地、村周圍邊角地等得到了整理使用,節約了土地資源,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農村土地的使用效率明顯提高。同時,通過“空心村”整治嚴格了宅基地管理,凡是“空心村”整治試點都實行了閑置舊宅不得批準新宅基的辦法,有效遏制了棄舊宅建新宅、一戶多宅、宅基用地超標等現象,減少了新的耕地占用,成為加強耕地保護的一項得力措施。另外,把“空心村”整治與基本農田整治結合起來,通過“空心村”整治新增的耕地進行連片整理和田、水、路、林綜合改造,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耕地保護由過去偏重數量保護向數量、質量、生態保護并重的轉變,為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查看全文

空心村治理工作體會

近些年來,一些先富群體遷到交通便利的村外占地建房,但仍保留著對老房、舊房房產的所有權;或者因為老宅基地面積小,道路狹窄,鄰里之間互不相讓,難以置換,被逼到村外占地建房;還有一部分村民外出務工經商,經濟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落戶城鎮,在城里購房長期居住等等這些原因,致使我村從外面看是嶄新的村莊,從村里面看是個破舊的村落,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因此,我們決定依靠村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決策、公開透明的“空心村”改造方針。首先村兩委班子將實施空心村改造的計劃提交村民代表大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討論,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由村民代表大會對改造規劃、拆遷以及補償問題作出決定。

主要措施是:一、建立組織,宣傳發動。我們村成立空心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深入開展宣傳發動和思想教育工作。為打消村民顧慮,爭取他們的支持,由村民代表分頭進行宣傳動員,把實施空心村改造的原因、好處及補償辦法向群眾一一說明道清,讓村民看到我們改造的決心和村干部為民辦事的誠心。二、摸清實數,科學規劃。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各個村民組組長分頭行動在對農戶數、人口、耕地面積、村莊占地及坑塘、廢棄地、空閑宅基地和總住宅面積等基本情況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繪制成圖,建立檔案,綜合分析研究,科學的制定村莊發展規劃。公務員之家

空心村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依靠村民代表大會,依靠群眾,民主決策、民主推動??招拇甯脑焓紫纫獱可娴椒课莶疬w和補償問題,以及村內道路建設、水電等配套設施建設等,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僅靠村集體經濟收入遠遠不夠。所以,我們必須用足用活上級出臺的很多扶持政策。同時,充分調動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慷慨解囊、踴躍捐資,實現空心村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的完美結合。

查看全文

國土局改造情況匯報

我局派出人員常駐縣新農村辦,配合新農村建設工作,要求各國土所大力配合所在鄉鎮新農村建設和空心村改造的實施,為鄉鎮實施空心村改造當好參謀,全力服務好村民用地審批,現將我縣空心村改造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空心村改造的現狀

2012年,我縣80個新農村建設點中涉及空心村改造的有27個自然村。通過對空心村的改造,明顯改善了村莊的村容村貌,盤活挖潛了存量建設用地,節約了土地資源,保護了耕地。

二、存在問題與困難

(一)村民的宅基地“私有”觀念嚴重,造成原有宅基地難以統籌規劃使用。多數村民把上輩傳下的宅基地視為祖業,對其嚴加看管和保護,哪怕是空置停止使用多年,也不能讓其收歸集體;有的村民隨意多占宅基地,建新不拆舊,退宅承諾難以兌現。

(二)由于歷史原因,村莊規劃編制滯后。有的村莊已經形成空心村,村莊規劃才姍姍來遲。

查看全文

農村空心房整治實施方案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和《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及市縣“空心房”整治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將農村“空心房”整治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措施,全面推進農村“空心房”整治,進一步促推2019年脫貧摘帽,助推鄉村振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農村“空心房”整治推進農村環境大治理、生態大修復、用地大集約、面貌大改觀,著力把農村建設成為“規范有序、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幸福家園。2019年,易地扶貧搬遷戶、危房改造對象戶舊房拆除率要達到100%,危及農村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危舊房應當全面拆除到位;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區域內的“空心房”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魅力宜居村莊等重點片區的“空心房”全面拆除到位;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和村莊規劃全覆蓋,并嚴格依照規劃審批農民建房用地。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依規,維護權益。遵循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建新必須拆舊”政策,依法依規拆除農村“空心房”,充分考慮農村住房的改革,對拆除“空心房”、退出宅基地復墾適當給予補償,拆除“空心房”后的宅基地依照村級規劃和“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建則建”等原則進行開發利用。

(二)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堅持高位推動和整體聯動相結合,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尊重村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意愿,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國家公職人員示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主動參與,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鄉村主體、群眾參與、利益共享機制,動員村民積極投身農村“空心房”整治,共享整治成果。

查看全文

復墾整理調研報告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建設用地需求增加與耕地保護形勢嚴峻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決既不減少可利用耕地面積,又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土地征占的需求?固鎮縣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嘗試通過重新規劃村莊布局,把分散的村莊相對集中,實施空心村整體搬遷,推進舊宅基地退宅復墾還耕的做法,有效緩解了這一矛盾,取得了積極效果,對全省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固鎮縣是典型的皖北農業縣,全縣總人口60萬,其中農業人口52萬,土地總面積1359平方公里,耕地93843.57公頃,人均耕地2.42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加上人均耕地面積較大,固鎮縣農村普遍存在居民點分散零亂,宅基地占地偏多,無住戶(少量住戶)的空心村(半空心村)大量存在等問題。全縣共有居民點(自然莊)1461個,占地約13971公頃,其中空心村287個,占居民點20%,占地4191公頃。農村居民點分散零亂,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嚴重浪費,也增加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的難度。同時,由于大面積的農戶宅基地還占用了農村建設用地指標,使縣內保障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急需的用地需求得不到滿足。針對這種情況,固鎮縣委、縣政府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結合農村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開展以空心村搬遷整理為重點,動員分散住戶向新規劃居民點搬遷集中,嚴格控制新占宅基地面積,整理復墾空心村宅基地,以此拓展新增耕地來源,增加農村建設用地指標。

一、加強前期規劃制定。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部署之后,固鎮縣通過廣泛調研,研究制定新農村建設村莊布點規劃,合理調整村莊建設布局,減少農村居民點數量。在村莊布局規劃上,縣里提出要“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劃邊定界,突出特色,尊重民俗,量力而行”的原則,按照符合農民的利益和愿望,符合生存環境的改善和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的要求,把小村、舊村撤并整合,規劃建設集中居民點,引導農民逐步向規劃點集中,穩步推進退宅還耕工作。

二、建立組織領導體系。為確保這項工作有序推進,固鎮縣成立了縣長任組長,分管縣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空心村搬遷整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全縣空心村搬遷和宅基地土地復墾工作。每年年初領導小組將土地開發整理和空心村宅基地復墾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并納入鄉鎮政府工作目標進行考核管理。各鄉鎮也分別建立了相應組織,負責土地開發整理和空心村宅基地復墾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

三、確定搬遷整理原則。為提高搬遷整理工作的操作性,固鎮縣制定了四條搬遷整理原則:一是舊村改造村莊必須嚴格按照村莊規劃,限定每戶宅基地面積,充分利用村莊內空閑地建房,控制村莊規模外延,杜絕建新宅不交舊宅和私占、亂占宅基地現象;二是搬遷村莊新址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規劃;三是搬遷完的村莊土地要優先整理為符合耕種要求的耕地;四是建立公開公正的群眾監督機制,嚴格宅基地分配制度。同時,縣里考慮多方面因素,對搬遷村莊新址分經濟條件好、中、差三個不同層次,確定不同建設標準和遷建時限。

四、強化獎懲激勵措施。固鎮縣出臺兩項獎勵政策和一項懲治措施。獎勵政策包括:一是對完成復墾任務的鄉鎮在分配年度建設用地指標時優先考慮;二是每復墾出100畝老宅基地,相當于引進招商項目800萬任務,同時縣財政給予30萬元獎勵。對搬遷整理工作進度緩慢、措施不力的鄉鎮和部門通報批評,未完成復墾任務的鄉鎮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由于獎懲激勵措施到位,調動了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了空心村搬遷整理工作有序推進。

查看全文

“空心房”整治工作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和縣委縣政府宅基地改革、空心村整治會議精神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順應廣大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省市縣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建設美麗鄉村,用好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農村宅基地退出政策,通過拆除“空心房”土地整理復墾來盤活農村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以此緩解我鎮村民建房的用地計劃和耕地占補平衡的壓力。

二、目標要求

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將農村“空心房”整治與規范村民建房、農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利用等有機結合起來,推動農村生態修復、建房集中、面貌提升、鄉村振興。確保2019年年底前完成全鎮“空心房”整治及驗收工作。

三、基本原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