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
時間:2022-10-30 02:58:24
導語: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由于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橋梁工程施工技術日益趨于成熟,各種新型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克服了傳統的技術限制,提高了橋梁總體結構的穩固性?,F階段,橋梁結構趨于美觀性、輕型化,尤其是在橋墩的設計方面,薄壁空心橋墩在很多橋梁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橋墩形式更為輕便,具有多種的施工優勢?;诖?,分析了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有利于發揮薄壁空心墩在橋梁工程中的優勢。
[關鍵詞]橋梁工程;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薄壁空心墩是橋梁工程中一種有效的施工技術,此種施工技術下,即使在橋墩受到較大壓力的作用下,橋墩依舊能維持其原有的結構。施工難度相對較小,混凝土的使用量大幅減少,在未來的橋梁工程中,此種施工技術有著廣泛的技術發展空間。
1工程概況
加西公路3標向陽堡大橋長度為1160m,結合此橋梁工程的結構特征,最終選用了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在此橋梁工程中,設計5個平均高42m的薄壁空心墩,每個薄壁墩的截面尺寸為6.2m×3m。本文以此橋梁的薄壁空心墩施工為例,介紹薄壁空心墩的施工工藝流程及質量管理影響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2薄壁空心墩施工工藝流程
2.1施工準備。為發揮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的優勢,在橋梁工程的施工開始之前,相關人員需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結合此工程的建設施工要求,做好工期規劃。由于涉及混凝土施工環節,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同樣需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保障配合比設計的科學性,對各種施工材料加以嚴格的質量檢查,做好施工設備的維護、檢修與放樣。在模板進入工程現場以后,需進行模板尺寸、接縫、平整度等的檢查,保障預拼裝的質量。只有當承臺混凝土的強度達到相應的標準以后,方可進行二次測量與放樣,保障縱向與橫向護樁設置的合理性。2.2鋼筋的加工及安裝。與其他種類的橋墩相比,薄壁墩的高度偏大。所以,在鋼筋骨架的施工過程中,很難一次性完成鋼筋骨架的加工與安裝作業,在施工過程中,需根據翻模的具體高度,分段進行鋼筋骨架的成型作業,并在成型以后實現分段接高處理。受力鋼筋的安裝方式如下。(1)螺紋接頭的加工在鋼筋加工區域內操作,要保持螺紋套管接頭長度是套管的1/2,在空心墩上進行單個連接處理。(2)受力鋼筋的安裝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控制骨架的傾斜,利用受力鋼筋定位臺架進行傾斜度的控制。只有當所有的受力鋼筋連接完成以后,方可進行箍筋的綁扎處理。2.3模板制作和安裝要求。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的應用中,在模板的制作過程中,主要是要對模板的強度與剛度加以嚴格控制,只有保障了模板結構的穩定性,才能在橋梁施工的過程中使薄壁空心墩能承受各種的荷載。模板施工時,同樣需各個結構混凝土面的平整度符合施工的標準;所采用的材料需符合工程的材料使用標準。薄壁空心墩施工過程中,模板的制作相對簡單與便捷,具有拆模的便捷性,在拆模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小對模板與桿件的損傷,提升模板重復利用率。模板制作完成以后,需進行全面性檢查,進行模板編號與試拼。在模板的安裝過程中,在中部需借助橫桿完成支撐,而外模需利用角鋼與槽鋼進行加固處理。在模板的施工過程中,為提高施工的便捷性,可在每節模板上進行施工平臺的建設。模板需符合表面平整、接縫嚴密的施工要求,在每次混凝土施工時,都需及時清除模板表面的雜物。脫模劑的涂抹是為保持模板的完整性,在模板的安裝與吊運過程中,有關施工人員需嚴格遵守相應的施工規范,保障吊運工作的順利進行,避免模板出現變形、散架等情況。在模板的安裝過程中,需將各種誤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用直徑為25mm的精軋螺紋拉桿固定好模板,外套直徑30mm,壁厚不大于2mm的PVC管,拉桿裝配如圖1所示。模板拼縫利用螺栓連接然后用不干膠泡沫膠條密封,以防止漏漿。內模板外模板拉桿2540×2PVC管墩身壁體圖1拉桿裝配示意2.4混凝土澆筑。薄壁空心墩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需在拌合站集中攪拌,并利用專門的運輸車輛運送于工程現場,由塔式起重機吊運入模。為提高混凝土振搗的質量,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需遵循分層澆筑的原則,并將每層的澆筑厚度控制在0.3m左右。在振搗之前,將振搗棒垂直或者略有傾斜地插入混凝土中,對插入的傾斜度加以科學控制。振搗棒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則,并保持振搗的同步性,避免振搗不當所造成的空洞現象。振搗棒的移動距離控制在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以內,并要保障其移動與模板始終保持5~10cm的間隙。當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時,其插入深度需控制在5~10cm,這樣上下兩層混凝土能有很好的結合。在混凝土澆筑作業完成之后,要馬上開始振搗作業,保持30s以上的振搗,一直到混凝土表面沉落現象不明顯時即可停止振搗作業。振搗過程中不得碰撞模板及鋼筋骨架,謹防其移位、損傷。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要持續進行,若因故障須結束作業,中斷時間一定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如果中斷時間超過了初凝時間,就須對混凝土面進行振搗密實,按二次澆筑的要求進行施工。澆筑新混凝土之前用水將舊混凝土表面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而且不能存留積水。2.5模板拆除。模板被拆除過程中,需遵循一定的拆除順序,首先拆除底節段,隨后再進行頂節段的拆除。在模板拆除之前,施工人員需利用吊鉤勾住模板,讓模板維持相應的受力狀態,在拆除的時候,第一步要松開拉桿,絕不能馬上將其取出,不然會造成模板與混凝土的驟然脫落。拆除時需按照先外模后內模的前后順序,末尾一步再拆除拉桿,要拆除內模時同一樣應注意拆除順序,首先將導鏈對拉拆除兩塊內角模板后,然后拆除其余模板。在拆除過程中需安排專人觀察模板的具體動向,如果模板存在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拆除,以防止模板突然脫落造成人員及機具損傷,進行相應的調整后再繼續拆除作業。
3薄壁空心墩的質量控制措施
3.1立模與灌筑后的檢查。薄壁空心墩的施工過程中,立模與灌注后的檢查極為重要。在立模之前,相關人員需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進行墩身的定位處理,保障鋼筋平面位置測量的準確性,對模板實施放線處理,利用砂漿對模板邊線實施找平,找平層的找平是由水平筋與分布筋來完成的。在第一節段的模板安裝完成之后,憑借著水準儀與全站儀獲得模板的頂面標高與墩身位置,當這些參數符合工程的基本標準以后,方可進行下一節段模板的安裝。在模板施工中,每一節段立模結束、澆筑結束后,都需進行墩身三向中心線的測定,將相應的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3.2外觀質量的控制。空心墩外觀質量控制需從以下方面進行。(1)嚴格控制各種材料的質量,如水泥、砂石與摻合劑等,都需滿足材料的使用標準,只有保障了材料使用的合格性,才能夠提高空心墩的外觀質量。(2)在混凝土澆筑作業開始之前,需對上一次的施工殘面實施鑿毛處理,對預埋件、模板等開展全面的檢查。(3)針對混凝土施工之后所形成的水平施工縫,要人工進行模板外側從近到遠的鑿除混凝土浮漿處理。(4)如果施工過程中存在混凝土的和易性差、顏色灰白等相關問題,需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混凝土混合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與減水劑。(5)混凝土澆筑結束以后尚未拆除模板之前,需進行一段時間的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濕潤性。3.3施工線形質量控制。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下,空心墩墩身存在一定的柔度。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自然因素的影響,將會使空心墩的墩身軸線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一定的彎曲。因此,在使用線形的控制方面,需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墩身朝陽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出現不均勻膨脹現象,橋墩極易在此情況下發生彎曲的現象,這種狀況下,可在模板結構上進行環形噴水管的設置,保持向墩身噴水的間斷性,使墩身始終維持均勻的溫度。(2)在測量控制的流程中,要確定基準溫度與基準時間,盡可能縮小溫度變形對墩身質量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如可選擇日出前后的時間進行墩身高度與平面位置等的測量。(3)風力、機械振動都會對墩身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此情況下,需采用剛度較大的模板提高其抗彎度。3.4養護。薄壁空心墩澆筑結束后,要做好相應的養護工作,選擇塑料薄膜覆蓋等方式加以養護。在施工過程中,對墩身頂面需采用塑料袋灌水,滲出環向水管噴水養護的方式,使最新澆筑的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更高,同樣也可采用預先開孔的塑料軟管環向圍繞一圈布設在墩身內外側,固定在墩身內外側模板的最下一層底部,采用高壓水泵將地面養護桶內的養護水泵送到墩頂進行滴灌養護。軟管的開孔間距控制在10cm左右,并將開孔一側固定朝向墩身一側,沿墩身內外側四周布設土工織物包裹墩身養護節段,保證養護效果。同時注意保證養護織物用水的清潔。
4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橋梁工程的增多,薄壁空心墩施工技術在很多的橋梁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為發揮薄壁空心墩的結構優勢,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程企業需做好相應的技術與質量管理,加強對薄壁空心墩各個施工環節的控制,提高施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強.橋梁高墩翻模施工技術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2):13–16.
[2]周建峰.公路橋梁空心薄壁墩高墩施工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4):194–195.
[3]王文超.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高墩施工技術應用[J].中國高新科技,2020(2):85–86.
[4]王澤峰.高速公路橋梁空心墩的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6):39.
[5]郭紅強.液壓滑模施工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9(36):86–87.
[6]方旭東,FangXudong.淤泥河大橋105m薄壁空心墩身翻模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08(3):96–99.
[7]馮仲仁,葉再軍,徐齊福,等.變截面薄壁空心墩幾何非線性分析[J].交通科技,2006(3):17–19.
[8]孫治國,王東升,郭迅,等.地震作用下RC薄壁空心墩抗剪強度比較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3(12):81–89.
作者:寇帥 單位: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市政橋梁工程病害與處理研究
- 下一篇:農村教學點班主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