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07:31: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老人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老人節賀詞
各位老年盟員:
xxx年老人節即將到來,我代表xxxx向你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問候,祝大家身體健康,節日愉快!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國家的不斷富強,又為我們的傳統美德注入了新的內容,這就是要追求一種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更高目標,繼而進一步形成一個聯合國所倡導的由各種年齡的人融為一體的,健康和諧的,有尊嚴的,有保障的人人共享的社會.
現在我們市的老年人已達98.3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4.11%已步入老年化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風氣日漸濃厚.我們民盟組織中老盟員的人數更是占到總數的50%以上,xxxx為廣大老年同志的健康長壽由衷地感到欣慰."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是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我們老年人在建國及半個多世紀來為祖國各項事業發展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今天,當你們在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我們在老人節即將到來之時向你們表示真誠的祝愿——祝你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村老人聚餐致辭
親父老:
新年好!在舉國歡騰,輕歌曼舞之際,在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導下,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在過去一年里,我村全體村民意氣煥發、斗志昂揚,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正因為您們的辛勤勞動,有了您們的無私奉獻,給我村造就了生機,經濟才能穩步發展,在此,我謹代表橫江廈村兩委向大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我村兩委干部假座于愉景渡假村,感謝各位多年來建設我村和繁榮我村而作出的巨大貢獻。今天與在座各位鄉親父老“濟濟一堂”,共渡這一新春佳節,我們把酒談歡,共聚魚水之情,共享天倫之樂……
回望過去,展望美好將來,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下,我村兩委干部定必同心協力,排除萬難,為我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而共同努力,更好地為全體村民辦好事、辦實事,為我村全體村民能安居樂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天的老人團聚會多謝我村企業、公司的大力支持,他們分別是:**公司、**公司等共63000元。
老人與花
雨凝
我是這個冬天剛開始的時候搬進現在的房子的,房東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婆,剛死了
老伴,兒子在外地,她一個人住。住房前是一個很大的庭院,院里種了許多花草,總也有十幾
種吧,自從我搬進來,花就從未斷過。喜好清靜的我當初之所以選擇她的房子,就是看中了這
些花草。
她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整天都陰沉著臉,每次看見她,我心里就會產生一種很不舒服
老人節致老人的一封信
各位老領導、老干部、老同志:
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佳節重陽節,也是我們老人們的節日。在第*個老人節來臨之際,我們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謹向你們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祝你們節日快樂,娛樂長壽!
我縣關工委自1989年成立以來,得到了以“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為主體的廣大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你們退而不休,壯志彌堅,以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滿腔熱情地投身于關心下一代事業。你們在向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捐資助學、舉辦農村青年科技培訓、挽救失足青少年、關心“留守學生”學習和生活、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關心幫助青少年弱勢群體以及開展娛樂向上的文化娛樂等方面,為青少年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揚。你們是獻了黑發獻白發、為了江山為子孫,無私奉獻終身的“五老”同志。在此,謹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重視培養下一代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工作。去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做出了戰略部署。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戰略工程,是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希望工程,是關系億萬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中央明確要求,要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充分發揮“五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這是黨中央對我們關工委和廣大老同志的高度信任,也是黨和人民對我們關工委和廣大老同志寄予的厚望。
老同志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后,有政治、經驗、威望、時空、親情的五大優勢;而關心青少年成長,培養接班人是老同志的光榮責任,又是老同志發揮余熱,奉獻社會的最重要的陣地。希望老同志在注意勞逸結合、保重身體的情況下,繼續支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同時,希望更多的老同志,尤其是新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老同志,堅持自愿與量力、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相結合的原則,就地就近參加到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中來。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少年的原則,開展“老少共建”的多項活動,竭誠為青少年服好務。
猛虎雖老娛樂紋依舊,老牛雖衰犄角仍存。希望廣大老同志共同行動起來,為青少年的娛樂成長,為培養和造就接班人,盡責出力,做出貢獻。再次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老人節致老人的一封信
各位老領導、老干部、老同志:
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佳節重陽節,也是我們老人們的節日。在第*個老人節來臨之際,我們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謹向你們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祝你們節日快樂,娛樂長壽!
我縣關工委自1989年成立以來,得到了以“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為主體的廣大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你們退而不休,壯志彌堅,以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滿腔熱情地投身于關心下一代事業。你們在向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捐資助學、舉辦農村青年科技培訓、挽救失足青少年、關心“留守學生”學習和生活、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關心幫助青少年弱勢群體以及開展娛樂向上的文化娛樂等方面,為青少年辦了許多好事、實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揚。你們是獻了黑發獻白發、為了江山為子孫,無私奉獻終身的“五老”同志。在此,謹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重視培養下一代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工作。去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做出了戰略部署。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戰略工程,是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希望工程,是關系億萬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中央明確要求,要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充分發揮“五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這是黨中央對我們關工委和廣大老同志的高度信任,也是黨和人民對我們關工委和廣大老同志寄予的厚望。
老同志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后,有政治、經驗、威望、時空、親情的五大優勢;而關心青少年成長,培養接班人是老同志的光榮責任,又是老同志發揮余熱,奉獻社會的最重要的陣地。希望老同志在注意勞逸結合、保重身體的情況下,繼續支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同時,希望更多的老同志,尤其是新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老同志,堅持自愿與量力、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相結合的原則,就地就近參加到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中來。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少年的原則,開展“老少共建”的多項活動,竭誠為青少年服好務。
猛虎雖老娛樂紋依舊,老牛雖衰犄角仍存。希望廣大老同志共同行動起來,為青少年的娛樂成長,為培養和造就接班人,盡責出力,做出貢獻。再次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重陽節老人聚餐致辭
重陽節講話
老人聚餐講稿
各位鄉親父老:
新年好!在舉國歡騰,輕歌曼舞之際,在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導下,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在過去一年里,我村全體村民意氣煥發、斗志昂揚,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正因為您們的辛勤勞動,有了您們的無私奉獻,給我村造就了生機,經濟才能穩步發展,在此,我謹代表橫江廈村兩委向大家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我村兩委干部假座于愉景渡假村,感謝各位多年來建設我村和繁榮我村而作出的巨大貢獻。今天與在座各位鄉親父老“濟濟一堂”,共渡這一新春佳節,我們把酒談歡,共聚魚水之情,共享天倫之樂……
優待老人實施計劃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更好地體現黨和政府對廣大老年人的關懷,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優待老年人規定的通知》(政發〔2005〕48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優待老年人規定的通知》(政發〔2006〕17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凡具有本縣常住戶口、年滿60周歲的公民,不分性別、職業、民族、宗教信仰,均屬優待對象,發給《省老年人優待證》(以下簡稱《優待證》),持《優待證》享受本規定的優惠待遇。
二、縣級各醫療機構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老年病門診,并在掛號室、就診室、收費處、藥房、住院處等窗口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對老年人優先照顧;醫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提供擔架、推車和助步器等服務;70周歲以上老年人到醫院看病,憑《優待證》免收掛號費(專家門診掛號費減半);基層醫療機構(鄉鎮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積極創造條件,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三、7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優待證》進入政府投資主辦的公園、文化宮(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科技館和旅游景點以及體育健身等公共場所,一律免購門票,其他老年人享受半價優惠。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觀看縣電影院雙休日日場電影。老年人上老年大學(電視大學),其學費由原單位報銷,無單位的憑證半價優惠。老年人免費使用縣城各收費公共廁所。
四、縣長途、短途汽車站要設置“老年人優先購票”的標志。候車室及公交車上應設置一定數量的老年人專座。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憑《優待證》優先進站、檢票、上下車。7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優待證》免費乘坐縣城1路、2路公交車;其他老年人乘坐縣城1路、2路公交車憑《優待證》半價優惠。
五、商業、水電、燃氣、電信、通訊、郵政等行業和社區服務單位,應為老年人提供優質、優惠、優先的服務和照顧,提倡為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上門服務,滿足老年人的特殊生活需求。
義工培訓暨社區老人探訪計劃
剛加入義工行列的義工朋友,對義工還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不懂義工應有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感,也沒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助人技巧,這對義工的助人服務是有很大影響的。為了更好地解決存在的這些問題,為了讓義工更清楚地了解義工及如何為別人服務,為了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義工的行列中來,特在東湖地區義工聯成立之際,為其義工進行培訓活動。通過培訓活動,使義工堅定選擇義工的信念,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助人技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以能更好地為人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培訓活動結束后,為了使義工能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技巧應實際上,我們還將織這些義工深入社區,探訪社區中的老人,通過探訪發現有困難、需要幫助的老人,并建立一對一的長期互助關系。
(一)義工培訓活動
培訓時間:12月16日上午
地點:××社區服務中心活動室
培訓對象:××地區義工聯義工
培訓者:邀請有相關專業的高校老師及有多年義工經驗的義工
農村空巢老人現象普遍
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邊,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包括長期帶未成年的孫輩一起生活的老人。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農村的空巢老人越來越普遍,給社會保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考驗。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對萬州區四個村進行了典型調查,發現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令人擔憂,急需得到各界關懷。
一、農村空巢老人現象普遍
調查涉及萬州區高梁鎮新店村、新田鎮譚紹村、分水鎮郎咀村和長嶺鎮涼水村四個村4759戶農戶,共有1902戶空巢老人,比重高達40.0%。也就是說,四個村莊中高達四成的農戶,家中常住成人只有老人。
空巢老人戶基本可以分為無人贍養、自愿獨居和子女外出務工三類。調查的空巢老人戶中4.6%戶的空巢老人無子女或沒有得到子女或親屬的贍養,新店村712戶空巢老人中有5戶的后人已離家10年,開始時還能打個電話、寄點錢,到后來不寄錢贍養老人,甚至都失去消息幾年了。有34.6%戶的空巢老人自愿獨居,他們多數夫妻健在,身體比較健康、生活能夠自理。他們認為單獨居住,生活更加自在,并能夠減少各種原因帶來的家庭矛盾。譚紹村320戶空巢老人戶中有40戶就屬于這種情況,老人不愿和子女住在一起,兒子結婚后就分家,各自獨立生活。剩下的60.8%戶的空巢老人,希望能與子女一起生活,但子女為了生活離家外出務工,將老人留在家中,有的還將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中交由老人照看。如郎咀村558戶空巢老人戶中有405戶空巢老人戶是由子女外出務工造成。
二、農村空巢老人存在的生活困境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空巢老人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困境:
解析鄉村老人養老問題
近年來,受經濟利益的驅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為了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狀況,紛紛到城市或較發達的地區打工,使得農村出現了一個個守望家園的獨孤身影,這個特殊而龐大的群體被人們稱為“留守老人”。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1.7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3%,其中農村的留守老人已超過1億[1]。這些留守老人時常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留守老人的問題日益凸顯,成為新農村建設中一個沉重的話題,也是新農村發展中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解決留守老人的實際需要,不僅關系到上億老年人的幸福,也關系到千萬個家庭的和諧及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因此,留守老人問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留守老人的生活現狀
我國農村長期實行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子女贍養是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傳統的養老方式悄然發生了變化。長期的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為留守父母提供日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留守老人的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僅如此,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留守老人還得照顧孫輩及忙碌耕作,過著貧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生活質量差,勞動強度大
據筆者對豫東陳村留守老人的調查,83%的留守老人沒有積蓄,86%的留守老人仍需下地干農活。他們生活極其簡樸,往往只求溫飽而不求吃得好。雖然子女外出務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經濟生活,但大多數子女自身經濟狀況不佳,還要撫育子女,所以,給予父母的經濟幫助十分有限。此外,很多子女掙錢的能力有限,沒有能力給父母提供贍養費,以致許多留守老人不得不靠自身勞動來維持生活。原本中青年農民是農村種田的主勞力,但由于他們長期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的父母不忍心責任田荒蕪,于是,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他們不得不重新拾起農具,成為務農主角。這樣,外出務工的子女間接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勞動強度,他們外出務工雖然掙了錢,但留守老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并沒有得到顯著提高,所以,留守老人普遍面臨生活質量差、勞動強度大的困境。
(二)就醫難、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