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市場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09:04: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勞務市場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縣勞務市場指導方案
為防止和遏制非法外派和境外勞務糾紛事件發生,維護良好的外派勞務市場經營秩序,保護廣大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省市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確定從目前至8月31日,在全縣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
(一)指導思想。按照商務部等7部委和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全面整治和規范外派勞務市場經營秩序,清理和取締違規的外派勞務企業和中介組織,依法查處涉嫌經濟詐騙的案件,維護企業和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保持對外勞務合作規范有序發展。
(二)工作重點。宣傳對外勞務合作政策,規范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和外派勞務基地經營行為,清理整治各類違規經營的中介機構,依法查處虛假外派勞務廣告行為,依法查處、取締因違規經營釀成境外勞務糾紛的企業及中介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外派勞務和以外派勞務為名的各類經濟詐騙行為,加快改革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機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全面排查縣內人員赴境外務工狀況。全面排查2011年以來通過非法中介組織派出在境外務工人員數量、國別及目前在外生活、工作、安全等情況,針對問題,制定措施,確保不釀成重大事件。對違法違規的外派企業、非法中介及個人,實行黑名單制度,向社會,并視情由給予相應的處罰。
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
為遏制非法外派和境外重大勞務糾紛事件發生,保持對外勞務合作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家、省市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確定從目前至2009年8月31日,在全縣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組織機構
成立全縣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任組長,縣外經貿局、公安局、監察局、交通局、城管執法局、廣電局和工商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外經貿局,具體負責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并成立外經貿組、公安組、執法組、鄉鎮組等4個工作組,各工作組及有關部門確定1名聯絡員,負責日常聯系工作。
二、工作重點
通過開展專項行動,宣傳對外勞務合作政策,規范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和外派勞務基地經營行為,清理整治各類違規經營的中介機構,依法查處虛假外派勞務廣告行為,依法查處、取締因違規經營釀成重大境外勞務糾紛的企業及中介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外派勞務和以外派勞務為名的各類經濟詐騙行為,切實保障外派勞務人員和外派勞務企業的合法權益,形成對外勞務合作健康有序發展的局面。
三、職責分工
外派勞務市場整治工作方案
為貫實國家商務部等七部委《關于開展清算整理外派勞務市場次序專項行動的通知》(商合發[2012]261號)和石家莊商務局等五部分《關于開展清算整理外派勞務市場次序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商外經字[2012]8號),確定近期在全縣集中開展清算整理外派勞務市場次序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特制訂以下施行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
依照全市統一部署,具體整治和規范外派勞務市場運營次序,清算和取締一批違規外派勞務企業和中介組織,查處一批涉嫌經濟詐騙大案,維護企業和勞務人員的正當權益,堅持對外勞務協作規范有序發展。
專項行動工作重點:宣傳對外勞務協作政策,規范對外勞務協作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和外派勞務基地運營行為,清算整治各類違規運營的中介機構,依法查處虛偽外派勞務廣告行為,依法查處、取締因違規運營變成嚴重境外勞務糾紛的企業及中介機構,嚴厲打擊各類不合法外派勞務和以外派勞務為名的各類經濟詐騙行為,加速對外勞務協作治理機制改革,堅持長效監管機制。
二、組織指導
成立縣清算整理外派勞務市場次序專項行動指導小組。指導小組由林樹新副縣長任組長,縣縣政府法制辦副主任朱曉輝、縣商務局局長賈永進任副組長,縣商務局、外辦、公安局、監察局、工商局、勞人局分擔負責人成員(名單附后),指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商務局,詳細負責清算整理專項行動日常工作。
關于對外勞務市場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近一時期以來,受國際勞務市場結構調整、美元匯率下跌和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影響,外派勞務糾紛頻繁發生,對此,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要求各地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引以為戒,從制度和管理等方面查找漏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范外派勞務糾紛發生。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對外勞務市場管理,規范對外勞務經營秩序,維護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全區外派勞務管理工作會議的統一部署,現決定對全區外派勞務市場進行一次集中整治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方針,遵循“在發展中整頓、在整頓中發展、以整頓促發展”的原則,依據國家對外勞務合作的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全面整治我區對外勞務市場,清查對外勞務經營違法行為,打擊取締非法對外勞務經營活動,規范對外勞務市場經營秩序,有效遏制外派勞務糾紛增長勢頭,維護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區對外勞務合作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二、集中整治的時間和對象
集中整治時間為:2008年7月1日至8月31日。
集中整治對象為:從事對外勞務業務的各類中介企業、單位和個人。
外派勞務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規范我市外派勞務行為,維護外派勞務人員利益,推動我市對外勞務合作業務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市的統一部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在全市開展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整頓重點
㈠嚴肅查處外派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重點查處以下違規違法行為:1、外派勞務企業接受掛靠或租售經營資格的;授權或委托個人代辦招收勞務人員的;向勞務人員超標準收費和收取任何形式的履約保證金的;通過第三國中介向境外派遣勞務人員的;向國家明令暫停派遣勞務人員的國家或地區繼續派出勞務人員的;招收未經培訓合格的勞務人員的;未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務派遣合同的;向勞務人員虛假承諾的;外派勞務企業委托招收勞務人員的企業或單位直接對外簽約和向勞務人員收取費用的;外派勞務項目未經商務部門項目審查和招收備案的;未為勞務人員辦理合法境外務工手續的;以商務、旅游、留學等簽證派出勞務人員的;在同一國家或地區派出勞務人員超過100人時,未派駐專職管理人員的;推卸、逃避境外勞務事件處置責任的。2、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將外派勞務單獨分包或轉包的;向勞務人員收取管理費的;未與勞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未及時發放工資并指派專人負責勞務人員管理的;工程分包企業將工程和外派勞務再分包或轉包的。
㈡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外派勞務行為。重點查處以下非法外派勞務行為:未經批準無證無照經營對外勞務合作的;以旅游、留學、研修、科技文化和友好交流、勞務咨詢、勞務中介、提供勞務人員、代辦簽證等名義變相從事外派勞務的;虛假外派勞務廣告的;變造、偽造、倒賣經營資格證書、公章、合同的;以外派勞務為名從事詐騙活動的。
二、加強組織領導
勞務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為遏制非法外派和境外重大勞務糾紛事件發生,保持對外勞務合作健康有序發展,確定從目前至8月31日,在全省集中開展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秩序專項行動,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
(一)指導思想。按照商務部等7部委統一部署,全面整治和規范外派勞務市場經營秩序,清理和取締一批違規外派勞務企業和中介組織,查處一批涉嫌經濟詐騙大案,維護企業和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保持對外勞務合作規范有序發展。
(二)工作重點。宣傳對外勞務合作政策,規范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和外派勞務基地經營行為,清理整治各類違規經營的中介機構,依法查處虛假外派勞務廣告行為,依法查處、取締因違規經營釀成重大境外勞務糾紛的企業及中介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外派勞務和以外派勞務為名的各類經濟詐騙行為,加快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機制改革,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全面排查轄區內人員赴境外務工狀況。由縣(市、區)政府牽頭,全面排查2007年以來通過非法中介組織派出在境外務工人員數量、國別及目前在外生活、工作、安全等情況,針對問題,制定措施,確保不發生重大事件。對違規違法的外派企業、非法中介及個人,實行“黑名單”制度,向社會,并視情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
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現狀試析論文
一、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的發展
對外勞務合作是伴隨改革開放興起的一項事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取得了良好績效,成為我國對外經濟合作和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內容。隨著這一戰略步伐的加快,對外勞務合作在擴大服務出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遍布各個領域和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力資源過剩,向境外派出的要求相當迫切。在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服務貿易迅速發展、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國際自然人流動作為服務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組成部分更加頻繁和活躍,目前世界各國產業結構調整和人口結構變化加劇,在一些領域,國際勞務市場需求旺盛,為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十五”期間,中國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年均增長11.5%,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速。在外勞務人數由2001年底的47.5萬人上升到2005年底的56.5萬人。
2006年,中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53.7億美元,同比增長12.3%;新簽合同額52.3億美元,同比增長26.3%;派出各類勞務人員35.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7萬人;12月底在外各類勞務人員67.5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1萬多人。
2007年1月至9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47.2億美元,同比增長29%;新簽合同額45.5億美元,同比增長22.6%;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7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5萬人;9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75.5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9萬人。截至2007年9月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457億美元;合同額501.4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08.7萬人。
深究對外勞務輸出存在的問題和策略
摘要:國家對外勞務輸出可以緩解國內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增進國際交流、借鑒國外經驗。本文介紹了我國對外發展對外勞務輸出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和障礙以及發展我國對外勞務輸出的對策。
關鍵字:對外勞務輸出經濟勞務人員
一、我國發展對外勞務輸出的意義
1.發展國際勞務輸出是緩解國內巨大的就業壓力的需要
我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但同時也是世界上就業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國內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通過國際勞務輸出向國外(境外)轉移勞動力從而實現就業無疑是解決我國富余勞動力出路的重要途徑之一。
勞務輸出的狀況與戰略
一、我國發展對外勞務輸出的意義
1.發展國際勞務輸出是緩解國內巨大的就業壓力的需要
我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但同時也是世界上就業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在國內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通過國際勞務輸出向國外(境外)轉移勞動力從而實現就業無疑是解決我國富余勞動力出路的重要途徑之一。
2.增加務工人員的收入和賺取大量外匯促進經濟發展
勞務輸出是一項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事業。
職業體育勞務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論文
【摘要】逆向選擇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市場交易過程中,交易主體對交易對象作出不準確判斷,從而導致交易無效率。逆向選擇廣泛存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舊汽車市場、保險市場和信貸市場的交易當中。體育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市場本身運行和交換中也廣泛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勞務市場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1逆向選擇的基本定義
在現代經濟學中,逆向選擇的含義是,由于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對稱,在市場交易過程中,交易主體在進行決策的時候不知道交易對象的類型和性質,導致交易的無效率。人們在進行市場交易時,非常重視產品的質量。但在很多情況下,賣主能真正了解自己產品的質量,而買主不了解產品的真實質量。這樣,那些質量差的產品(次品)的賣主就有動機“隱藏”有關產品質量的信息。在上述市場中,盡管所發生的逆向選擇行為都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是這種行為或者導致交易風險的提高,或者導致交易的無效率。不論哪一種結果,都使得帕累托最優不能實現,甚至導致市場交易不可能發生。
1.1體育勞務市場概念的界定
體育勞務市場,主要內容是利用國際體育交流的形式,對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勞務輸出,在國內進行職業體育俱樂部之間的運動員有償轉會。這是國內對體育勞務市場的定義。由于體育勞務市場中發生交易的雙方主要是雇主和雇員,而發生交易無效率或低效率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