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互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16:12: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兩化互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政局落實兩化互動工作匯報
市效能辦:
為在貫徹落實“兩化互動”意見中不斷提升的機關行政效能,以“兩化互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切實解決機關作風中“庸、懶、散”現象和行政審批中“兩集中、兩到位”中存在的問題,根據你辦《關于貫徹落實“兩化互動”意見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雅效能辦發〔2011〕3號)文件要求,我局認真結合工作實際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自查自糾,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自查內容
(一)認真推進政務公開
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實施辦法,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加強政府門戶網站等政務公開載體和平臺建設,拓展政務公開的領域和內容,積極推行政務、黨務公開。利用網絡、新聞媒體、宣傳欄等形式公開政務工作,并定期更新。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做好應公開盡公開工作。隨著“雅安防震減災網”的開通,更好地面向社會各界,提供服務。
(二)結合實際,做好行政審批工作
發改委兩化互動工作報告
機關效能年運動展開以來,我委仔細依照市委、市當局的決議計劃和擺設,以科學開展觀為指點,以“進步項目審批和建立效率”為重點,以“依法高效、創立最優開展情況”為目的,加速推進效勞型機關建立,逐漸完美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根絕機關作風中“庸、懶、散”景象的繁殖延伸。全委效能認識分明加強,做事效率分明進步,權利運轉逐漸標準,機關作風分明好轉,干部本質明顯進步,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具體開展供應了有力保證。依照你辦《關于貫徹落實“兩化互動”定見展開機關行政效能建立自查自糾任務的告訴》文件要求,現對本部分展開機關行政效能建立自查自糾狀況匯報如下:
一、自查狀況
(一)政務公開狀況
1.組織機構建立狀況:我委指導高度注重當局信息公開任務,委內樹立了以一把手領銜,分擔信息任務的黨構成員詳細擔任,委辦公室、信息中間組織施行,首要營業科室詳細承辦的當局信息公開任務機構。
2.準則保證狀況:為更好地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供應當局信息公開效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信息公開條例》和《市人民當局辦公室關于尋求市當局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次編制方案定見的告訴》我委實時編制了《委內應公開當局信息及首要承當科室一覽表》(目次)下發每個科室,對我委應公開的當局信息,依據崗亭和本能機能分工落實。樹立市發改委自動公開任務規矩,凡需公開的當局信息,由各科室在行文時明白公開屬性,申報分擔指導審批后上彀公開;樹立市發改委依請求公開當局信息受理任務方案,受理請求、處理順序、聯絡方法、職責明白,確保有人受理,按時答復;本委門戶網站的當局信息,分板塊、欄目由相關科室按季度供應,以便實時更新。
3.自動公開當局信息的狀況:政務公開事項積極推進,該公開的事項根本悉數公開。公開方式比擬標準有用。
城鄉兩化互動經驗交流
一、把統籌城鄉開展規劃作為根底,確保城鄉建立齊頭并進
統籌城鄉開展,起首是統籌城鄉規劃。
一是在規劃理念上城鄉相融。依照“全域全程具體小康”要求,“城鄉一盤棋、工農一條線”的理念,把“縣城、特征鎮、中間村、聚居點”四個條理統籌建立,把三次財產協調開展,把農人、居民一致看待,高起點定位、高規范規劃,樹立定位精確、城鄉一體、功用互補、協分配套的規劃系統,力圖城鄉之間開放、相融、互動,完成公共效勞和開展時機均等化。
二是在規劃內容上城鄉同步。一方面,要完成總體規劃和建立規劃全掩蓋,配套完美城鎮地盤應用、財產開展、根底建立、社會事業等各項專業規劃,確保規劃高起點、高程度,具有前瞻性、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鼎力度抓好路途、水利、電力、電信、貿易網點等鄉村根底設備建立規劃,扎實抓好中間村、聚居點建立任務,以中間村和示范村建立為重點,具體推進鄉村新型社區建立。
三是在規劃施行上城鄉一體。城鎮建立上,我們重點是加速建立新區、穩步革新老城、批次打造集鎮,依照“一年奠基根底、三年頭具規劃、五年新城崛起”的要求,把石牛嘴新區打形成通江生態宜居都會區、展現活力與生機的現代城市;前史元素、赤色元素、現代元素有機交融,全力展開面貌打造,積極完美功用配套,加速建立山川相映、紅綠相融的赤軍城;以水鄉休閑旅行、赤色體驗旅行、地質旅行旅行為特征,重點打造廣納、沙溪、諾水河特征鎮,具體建立涪陽、鐵佛、永安、兩河口、空山等12個重點集鎮;依照宜居宜業和產城連系的要求,批次建立工業小鎮、商貿小鎮、旅行小鎮、宜居小鎮。在抓好城鎮建立的還,推進城市根底設備向鄉村延長,宜聚則聚,凸起“三打破、三進步”,建成參差有致、相對集中、富有區域文明特征、彰顯川東北民居作風的中間村和聚居點。
二、把統籌城鄉財產開展作為支撐,確保城鄉經濟相融互動
互助學習隔代互動產品設計研究
摘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谖覈舸鷵狃B的國情,為了更好的挖掘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的價值,利用互動產品設計來幫助隔代雙方進行更有效的高質量互動。本文基于社會學中互助學習的視角,探討了隔代互動中的老年人作為幫助兒童早期發展的參與者與指導者,兒童作為學習者,如何利用產品設計來滿足互動雙方有差異性的需求特征。本文提供了基于祖孫這一特殊親子關系,提取出隔代互動中可連接的祖孫需求,并對現有的隔代互動產品特征進行總結,進而發展出互助學習視角下隔代互動產品設計的新思路。由此,可以更好發揮隔代關系的優勢,挖掘祖輩的教育潛力,拓展隔代互動產品設計的新思路。
關鍵詞:互助學習;隔代互動;用戶需求;互動產品設計原則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隔代教育的傳統,在當代社會,中國仍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會承擔起家庭中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尤其在學齡前兒童群體中,隔代照看的比例更高。年輕的祖父母給予孫子女愛與養育,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中,幫助兒童社會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于此同時,第三代也能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新的積極體驗與活力。在隔代教育中,隔代雙方都能從祖孫互動這一社會交往中獲得價值。但在現有的親子互動產品設計中,很少有從隔代關系角度思考,尤其缺少關注老年人在隔代互動中體驗的產品,從這祖孫互助的角度進行隔代互動產品的開發,不僅可以提高隔代教育的質量,豐富隔代互動的體驗,同時也提供了隔代產品設計的新思路。
一、互助學習理論與祖孫互助
互助學習理論最早來源于1998念英國的topping,K出版的《同伴互助學習》一書,其中提到,所謂同伴互助學習,是指通過地位平等或者匹配的伙伴積極主動的幫助和支援來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活動。美國學者FuchsD和FuchsL.S指出,同伴互助學習實質上是聚焦于教學中那些常常被忽視的,學生間的社會活動,從而發揮其所具有的潛在的積極作用[1]。這種學習活動的理論是基于維果茨基的“社會構建”理念而發展起來,兒童形成社會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積極開展和外界的互動,在身體發育的同時發展內在的心理功能,進而形成個人的文化[1]?;ブ鷮W習可以跨越年齡界限,在更加廣泛的社會角色范圍內發生,包含祖孫關系的家庭成員之間也在發生著互助學習的行為。兒童是極為擅長模仿的群體,祖輩的一舉一動,都可以成為幼兒學習的資料。在兒童成長的早期,感知覺,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重點學習和發展的部分。他們需要大量的參與式體驗完成這個過程。祖輩通常會使用游戲及體驗類產品,語言溝通類產品,益智玩具等幫助兒童進行學習。而老年人在撫養下一代的過程中,也會在和孫輩的互動中取得收獲。李軍歌等(2017)[2]提到,照看孫輩對祖父母有積極的影響。當祖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養育第三代時,照看孫輩能夠幫助老年人提升認知功能,促進軀體健康并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祖父母承擔著不可或缺的功能,他們幫助兒童學習新的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理念進行不斷反思。從這個角度來說,隔代互助可以看成是互助學習的一種,且屬于互助理論中的跨齡互助(cross-agetutoring)[3]。
二、隔代互動中祖孫特征和需求
互動式教學法在眼科住院醫師的應用
[摘要]為探討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角膜病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本文回顧性選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住院醫師50例,依據角膜病教學方法分為互動式教學法組(n=25)和眼科常規帶教法組(n=25)兩組,統計分析兩組住院醫師的帶教效果、操作考試過程中的緊張程度、滿意度。在帶教效果優良率方面,互動式教學法組為84.0%(21/25),眼科常規帶教法組為56.0%(14/25),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在操作考試過程中的緊張度方面,互動式教學法組為76.0%(19/25),眼科常規帶教法組為92.0%(23/25),前者顯著低于后者(P<0.05)。在滿意度方面,互動式教學法組為96.0%(24/25),眼科常規帶教法組為68.0%(17/25),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角膜病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較眼科傳統帶教法好,更能有效提升住院醫師的帶教效果、滿意度,減輕住院醫師的緊張度,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眼科;角膜病;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互動式教學;教學
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醫學生所學的基礎醫學知識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重要環節,是醫學生向一名真正醫生轉化的重要階段,在整個醫學學習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眼科臨床實踐教學能夠幫助住院醫師緊密結合患者臨床診治實踐和課堂上所學眼科基礎理論知識。本研究探討了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角膜病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法的應用。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回顧性選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住院醫師50例,依據角膜病教學方法分為互動式教學法組(n=25)和眼科常規帶教法組(n=25)兩組?;邮浇虒W法組中男性住院醫師12例,女性住院醫師13例,年齡23~28歲,平均(24.8±1.5)歲。眼科常規帶教法組中男性住院醫師11例,女性住院醫師14例,年齡23~27歲,平均(24.1±1.4)歲。兩組住院醫師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二)方法1.眼科傳統帶教法組備課階段帶教教師將眼科角膜病的基礎知識點講解給住院醫師,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眼科臨床見綱要求,并對角膜病的病因、診斷與鑒別診斷方法、眼科查體方法、臨床表現、治療方案等進行重點梳理,將典型病例從病房、門診選取出來,讓住院醫師對臨床診療流程進行跟隨學習。2.互動式教學法組將師生互動課堂環節設置出來,帶教教師帶領住院醫師一起復習鞏固相關重要基礎知識,帶教教師向住院醫師提問角膜病的定義、對機體的影響、疾病特征、診斷與治療方法等,可以讓住院醫師搶答,帶教教師將住院醫師的搶答次數、回答內容記錄下來,參考其對住院醫師的考試成績進行評分,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然后將臨床有代表性的病例選取出來,和病例資料有機結合,對臨床情景進行模擬,住院醫師模擬患者和醫生,模擬患者依據病例資料將其病史特點詳細講述出來,要求模擬醫生規范化采集病史,將模擬患者現病史、主訴獲取過來,同時對其進行眼科檢查,將可能的診斷與治療思路提出來,最后匯報。帶教教師提煉匯報材料,同時點評分析。3.觀察指標(1)帶教效果。進行操作考試,考試滿分100分,分為差(0-59分)、一般(60-74分)、良好(75-84分)、優秀(85-100分);(2)操作考試過程中的緊張程度。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分為很緊張、稍緊張、不緊張三項;(3)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分為很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項。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二、結果
互動媒體技術在會展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對于“互動媒體”技術的運用,并不是單純地把一些聲音、圖片、影像、視頻等多媒體元素疊加在一起,而是將這些元素融合之后產生一次質的飛躍,它們能讓整個界面的內容活潑起來,創造出一種愉快、生動的意境。要加入觀眾個性化信息的挖掘,實現根據用戶不同的興趣愛好,產生不同的“互動元素”,從而創造出具有一種“個性化”的多維度信息空間,到達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關鍵詞:互動媒體;數字媒體;交互技術;會展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興的互動媒體技術,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并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用襟w技術不僅僅是在現在,同時更是在未來的會展空間中擁有非凡的重要性。我國對于互動媒體技術的研究是從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研究開始的,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技術的應用上,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研究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我們國家是互動媒體領域最大、最有開發潛質的市場。新的基于互動媒體的會展業必然會在中華大地上掀開新的篇章。
1互動媒體技術的概念
互動媒體技術,是指一種特殊的多媒體技術,它涵蓋了互動媒體技術和互動媒體藝術兩個方面,不管是互動媒體技術還是互動媒體藝術,兩者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多媒體方式產生一種集成的感知和交流方式。簡單地講,互動媒體技術就是一種將多種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循環傳播的方式。很多研究者認為互動媒體技術與新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的概念非常類似,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它們本身就是相同的,但筆者認為它們是不同類型和范圍的領域的理念。無論是互動媒體還是新媒體和數字媒體,它們都是多媒體技術的一個分支,都是我們用來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一種載體和表達方式,但它們有各自側重的領域。互動媒體技術側重于“互動”的作用,其核心思想在于完成信息的發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完成在特定時間、空間內通過不同的形式實現信息的交互。
2互動媒體技術的發展及分類
農村中小學遠程互動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遠程互動教學在農村中小學中的建立有利于農村師資職業技能的培養,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素質能力,最終實現民族地區城鄉學校間優質資源的協同和共享。文章介紹了“互聯網+”條件下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遠程互動教學模式,并對改善農村教育教學的現狀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現代遠程教育;遠程教學
1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彌補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師資結構薄弱,教學手段老化等問題,這一舉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針對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搭建起“互聯網+”背景下的遠程互動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起到教育公平化的作用。以遠程互動課堂為突破點,將城市中優質的教育資源與農村中小學的內生發展相結合,從而來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在城市的學校間的教學資源合作已經是相當普遍,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的各階段的學校和城市優質學校間的資源共享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教育資源的不平衡現象還很明顯。遠程互動教學形式在城鄉學校間的建立,打通了城鄉師生間的教學空間,讓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空間范圍更加的廣闊,時間上更加的靈活,讓受眾更廣泛,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給農村兒童帶來了新的學習視角和渠道。借助這一信息技術手段,也可以搭建起一個各學校間教師共同學習探討的網絡平臺空間,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一個與城市優秀教師、專家等人員間溝通的信息橋梁。
2遠程互動教學平臺建構及基本框架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正式提出,對于促進我國信息化教育的可持續、協調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目前農村各個教學點都陸續配備了衛星電視接收機、視頻播放設備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并通過網絡逐步實現了農村中小學和城市學校間的課程教學聯系,做到了遠程同步互動課堂的搭建。近年來,面向農村小規模學校的遠程同步互動課堂建設備受關注,相應的試點工程也在國內許多省市相繼啟動[2]。
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策略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分析和實證考察評價,論述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的優勢,針對其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以期為此后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良好結合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學校體育;社區體育;互動發展;策略
隨著城市社區化的快速發展,居民的體育休閑意識不斷增強,對社區體育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社區體育在場地設施、文化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建設力度較差,以致嚴重阻礙了社區體育的順利發展。與此同時,相對社區體育,學校體育擁有著豐富的物力與人力資源。為了緩解兩者直接發展不平衡問題,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應加強互動,共享資源,以獲得共同進步。
1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特征
1.1學校體育特征。在學校眾多工作中,體育屬于其主要的組成部分,且學校體育有效結合了經濟、政治、文化以及體育意識等各種因素,可以有效反應社會、政府對學校的具體發展要求。學校體育具備統一性,國家出臺了針對全體學校體育課程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條例。同時,為了有效實現體育開展的目的與任務,學校必須保證足夠的場地設施與經費,并配備專門的體育教師隊伍,以全面完成體育發展目標。為了確保體育發展方向與學校體育目標保持一致,學校還應充分利用自身體育資源服務社區群眾,為社區事業貢獻自身力量。1.2社區體育特征。社區體育屬于社會文化的范疇,直接表現了社會主體體育行為,是體育社會化的必然產物。街道、居民委員會等均屬于社區體育的地域范圍,且在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時,社區一般會就近選擇地點,并與社會各企事業單位進行通力合作。同時,社區體育的物質條件為公共體育設施與自然環境,屬于全社區成員均可參加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參與民眾完全自愿,不會對其實施任何強制性手段。除此之外,社區體育還具備主體選擇性、團體異質性以及內容廣泛性等特點,充分展現了社區體育的開放屬性。
2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研究重要性
廣播主持人和觀眾的互動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以社會互動理論和交往行動理論為基礎,旨在探尋主持人和受眾的互動關系的來源、作用及實現,借此了解和掌握這種互動的特征,尋求實現溝通大眾和傳播文化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節目主持人受眾互動人格
“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這是有弗(W.Wafer)給傳播下的非常形象的定義。從社會學中的社會互動理論和哲學中的交往行動理論來看,這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信息的傳播者,以聲音和圖像為信息的載體,向受眾傳出信息,受眾接受到傳者傳出的信息并產生影響后,又將這種影響反饋給傳者,兩者之間構成呈環狀流動、往返作用的信息交流圈。也可以說,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具體傳播過程實際是一個互動過程。
一、互動關系的基本內容
1.思想互動
節目主持人受眾互動人格特征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以社會互動理論和交往行動理論為基礎,旨在探尋主持人和受眾的互動關系的來源、作用及實現,借此了解和掌握這種互動的特征,尋求實現溝通大眾和傳播文化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節目主持人受眾互動人格
“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這是有弗(W.Wafer)給傳播下的非常形象的定義。從社會學中的社會互動理論和哲學中的交往行動理論來看,這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信息的傳播者,以聲音和圖像為信息的載體,向受眾傳出信息,受眾接受到傳者傳出的信息并產生影響后,又將這種影響反饋給傳者,兩者之間構成呈環狀流動、往返作用的信息交流圈。也可以說,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具體傳播過程實際是一個互動過程。
一、互動關系的基本內容
1.思想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