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通道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19:16: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綠色通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綠色通道服務措施
**市圍繞拓展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途徑,豐富服務群眾的內容,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以制度和機制建設為重點,以載體建設為手段,開通六條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綠色通道”,收到明顯成效。
一是建立便民服務直通車制,變“分散辦事”為“集中理事”。立足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市和15個縣市區、市屬開發區都成立了公共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實行“一體化”管理、“一站式”服務;在110處鄉鎮成立了“政務超市”式服務中心。同時,配套完善城市社區黨員服務站,在447個社區建立了集社區服務、社區衛生、社區治安、社區管理于一體的黨員服務站,在集貿市場、居民小區和商務樓宇建立黨員服務點89個,大大方便了居民生產生活。
二是建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變黨員“無職無責”為“有位有為”。為解決無職黨員職責不明確、作用難發揮問題,從**年開始,市委組織部本著“黨員有位置、支部增活力、群眾得實惠”的原則,在農村無職黨員中開展了“當好十大員,發展做貢獻”活動,為無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臺,進一步增強了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據統計,全市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的建制村9129個,參與設崗定責的農村無職黨員188657人,占全市農村無職黨員總數的97%。今年以來農村無職黨員共解決農村實際問題314838個。
三是建立黨員干部為民服務公開承諾制,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干事”。結合開展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推行農村黨員公開承諾制的意見》,在全市農村黨員中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公開承諾。承諾內容主要是針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拿出整改的措施和辦法;根據上級黨委和村黨組織安排,承諾要完成的任務和實現的目標;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本村實際和黨員群眾需要,承諾辦的實事、好事。黨員承諾采用召開群眾大會、張榜、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目前,全市已有19.6萬名農村黨員作出公開承諾事項32.8萬個,已有21.1萬個得到落實。
四是建立為民服務全程制,變“群眾跑斷腿磨破嘴”為“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本著“公開、便民、高效”的原則,讓黨員干部成為群眾辦事的員,由各級機關內部有機運作代替群眾直接辦事,切實減輕群眾辦事負擔。市、縣兩級依托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成立為民服務中心,各鄉鎮(街道)設立為民服務室(站),村級設立為民服務點或工作崗,形成了健全的為民服務網絡,向群眾提供證照辦理、項目審批、信訪接待、司法公證、政策咨詢等服務,實現了為民服務“零距離”。目前,縣市區、鄉鎮、村級分別有為民服務工作人員1618人、2570人和16634人,2006年以來分別辦理事項399995件、74115件和505789件。
五是建立百姓求助快速反應聯動機制,變“群眾往上跑”為“部門往下跑”。大力組織實施為民服務聯動工程,市、縣兩級都建立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以職能行業為龍頭,以服務部門為主體,以遍布城鄉的服務單位和黨員服務隊伍為基礎,上下協調,縱橫聯動,齊心協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服務新體制。**市在公共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成立百姓求助快速反應中心,公布了“12345”百姓求助熱線電話,并作為聯動機制工作點、信息源,將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反映給有關領導和部門,確保職能部門“黨員服務小分隊”第一時間及時解決百姓難題。諸城市建立了聯動服務智能化系統,配備聯動服務“直達快車”560多輛,組建了由45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的聯動服務隊伍。
移民綠色通道條例
為增強為民服務觀念,確保灘坑電站景寧庫區移民工作的順利進行,體現“一切為了移民,一切服務移民”的工作精神,特制定本辦法。
一、中心工作人員應努力學習有關移民政策和知識,進一步增強在日常工作中配合有關單位和庫區移民鄉鎮做好相關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同等條件下,移民可以優先辦理各項業務。提供服務要求做到:即時,快速,優質。
三、在非工作時間,移民如需辦理與移民事宜相關的事項,窗口工作人員應隨時給予加班咨詢或辦理。
四、本制度所針對的服務對象為灘坑水電站景寧庫區的移民群眾。
五、對違反本制度的行為,按情節追究事人責任。本制度由中心投訴督查處負責監督檢查。
森林城鄉綠色通道情況匯報
按照森林城鄉辦《關于開展全省“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2013年造林綠化成效檢查的通知》要求,現將我縣開展“森林城鄉、綠色通道”的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經全面自查,全縣目前已全面完成造林面積2.68322萬畝,綜合成活率95%。占省下達任務1.91萬畝的141%,占市下達計劃任務2.24萬畝的120%,其中山上造林面積2.09369萬畝,占省下達任務1.6萬畝的131.5%,占市下達任務1.93萬畝的108.5%,山下綠化面積0.58953萬畝,占省下達任務0.31萬畝的190%,占市下達任務0.31萬畝的190%;封山育林面積3.5萬畝,占省、市下達任務3.5萬畝的100%。具體建設內容包括:
一是創建百里綠道工程。完成綠道建設54.5公里。其中:依托“一河兩岸”工程建設,在兩側建設具有生態多樣性、可循環、能夠滿足人們休閑、運動的綠色慢行道14公里。在沿岸,石雕圍欄、鋪設石地磚內、建成寬2米的綠道6公里。在公園園區,綠道建設4公里;在省級森林公園建設自行車綠道、登山綠道20公里。在創業園沿河建設綠道6公里。迎賓大道建成能夠滿足人們休閑、運動的綠色慢行道、自行車道4.5公里。
二是積極創建省級森林城市。
1.《縣省級森林城市總體規劃》、《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省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全面完成,已報省林業廳評審。
工業投資項目綠色通道制度
為認真貫徹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加快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建設進度,推進*市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綠色通道是指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為重點工業投資項目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審批和協調服務,解決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前期準備、落地、建設和竣工投產*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和特殊問題。
第二條成立*市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市綠色通道服務工作的領導和協調;確定享受綠色通道服務的具體項目;協調解決綠色通道服務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對相關部門工作提出要求。
第三條享受綠色通道服務的重點工業投資項目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列入國家、省、市年度計劃的重點工業投資項目;
2.列入市年度計劃的中小企業重點工業投資項目;
招商引資綠色通道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做好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審批服務工作,提高辦事效能,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活動方案》(蚌發〔20〕14號)的要求,現就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實行“綠色通道”,提出如下意見:
一、對進入“綠色通道”的項目,由市行政服務中心提前介入,按照“特事先辦、急事快辦、易事即辦”的原則,實行“聯審聯辦,缺席默認;限時完成,超時默認”的無障礙行政審批服務。
二、市行政服務中心負責制定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的辦理流程;公開審批主體、項目名稱、審批依據、申報條件、辦理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召集相關部門進行聯審、聯辦。
三、市招商局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確認單位,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服務窗口。負責對進入“綠色通道”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認定和跟蹤監督;發放《“綠色通道”項目審批服務表》,配合市行政服務中心組織實施審批“綠色通道”,并做好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所涉及的相關政策的解答和服務咨詢;市行政服務中心憑表組織相關窗口啟動并聯審批程序,實施無障礙審批。
四、各審批部門要建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工作機制,按照職責為投資者提供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在市行政服務中心組織的聯審會議上負責講解有關政策,解答企業咨詢;發放項目《告知單》和申請表格等文書;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進行會審、會批;指導企業辦事人員對申報材料進行修改。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審批,超出審批授權范圍的由部門負責人到市行政服務中心審批。
產業項目綠色通道試行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重大產業項目服務水平和審批效率為目標,進一步營造“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經濟發展環境,使重大產業項目審批在我省乃至全國程序最簡、時間最短、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營造有利于加快發展的投資環境,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范圍
按照(洪府發〔2008〕16號)《全市重大招商項目綠色通道服務制度》,凡由市審批、核準和備案的重大產業項目(即世界500強企業、國內200強企業、臺灣100大企業、外資注冊資金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內資注冊資金1億人民幣以上企業投資項目)全部進入綠色通道。國家、省核準、審批和備案的重大建設項目,辦理市建設條件審批時,參照施行。
三、工作制度
凡屬“綠色通道”實施范圍內的重大產業項目,項目策劃、項目審批、項目運營等環節,實行統一受理制、項目代辦制、限時辦結制、并聯審批制和首席代表制“五項制度”。
鐵路綠色通道工程設計研究
1工程和自然簡況
1.1工程概況。杭黃鐵路位于浙西、皖南地區,貫通名城(杭州)、名江(新安江、富春江)、名湖(千島湖)、名山(黃山)等著名風景旅游景點的黃金旅游線,是連接中西部地區至長三角地區的快速鐵路通道。該鐵路途經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富陽區、桐廬縣、建德市、淳安縣,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徽州區,正線全長265km,為雙線客運專線,時速250km。全線設置車站10座,橋梁167座92km,隧道87座140km,路基33km,橋隧比87.4%。杭黃鐵路沿線有5A級風景區7個、4A級風景區50多個、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1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1.2自然條件。線路經過地形地貌類型多樣,包括沖海積平原、河流階地、丘陵、中低山等。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7.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0~1630mm,年平均蒸發量為1159~1350mm,年平均風速1.6~1.9m/s,無霜期240~260d,≥10℃有效積溫4700~5700℃。沿線跨越錢塘江水系,河流主要包括新安江、富春江、浦陽江等。土壤類型主要為紅壤、黃壤、黃棕壤、水稻土。1.3植被概況。線路所經區域植被屬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沿線林草植被覆蓋率為64%~75%。受人工造林活動和農業開發活動的影響,中低山丘陵區以人工次生林和經濟林為主,主要為馬尾松林、杉木林等用材林,以及柑桔、茶、山核桃、板栗等經濟林;在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自然地貌保護較好的區域,存在一定面積的原生植被,主要有甜櫧林、絲栗栲林、青岡林等次生性常綠闊葉林;在沖海積平原區和河流一級階地,主要為農田和城鎮綠化植被;跨越富春江、新安江兩側為水域生態系統,分布有一定面積的蘆葦、莎草、菰等濕生植被及防護林。
2綠色通道設計
2.1設計原則綠色通道建設遵循安全可靠、經濟適用、因地制宜、重點突出、易于管護、兼顧景觀的原則,采用植物防護與工程防護相結合的措施[6-7]。(1)安全原則。綠化通道設計必須滿足安全運行的第一原則,沿線栽種的植物不應遮蔽鐵路可視信號和影響列車望,不應影響旅客的乘降和集散條件,植物傾倒、枯死不應妨礙行車安全和鐵路設備正常運行,同時能夠有效緩解司乘人員的視覺疲勞。(2)經濟原則。通過方案比選、優化設計,利用有限資金達到綠化美化的最佳效果。同時,采用的綠化措施應易于后期管護,盡量減少運營期養護工作及費用。(3)適地原則。綠色通道建設根據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工程條件,選擇適宜的防護措施、植物種類、種植時期和養護方法,達到綠化美化的目的。(4)景觀原則。綠色通道建設在考慮工程安全的基礎上,還需結合當地環境條件、功能需求、地方經濟、文化背景及風俗傳統等,選擇豐富多樣的植物,采用內低外高、內灌外喬、灌草結合、灌木優先的配置模式,形成與當地相適應的自然景色或森林景觀,以營造良好的鐵路沿線生態環境。2.2樹草種選擇植物品種選擇應根據立地條件、種植目的、經濟性及適用性確定,優先選擇鄉土植物品種,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花則花。以杭黃鐵路為例,選擇的綠化樹草種如表1所示。
3綠色通道設計方案
為實現鐵路綠色通道工程在運營期間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建設目標,設計單位通過對沿線立地條件、鄉土樹種、苗木來源、交通狀況的大量現場調查,明確了綠色通道設計范圍,選定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喬灌木及藤草本品種,通過開展先導性試驗段,針對不同工程分區,制定相適宜的綠化分類標準和綠化設計方案,實現了“一洞一景”“一處一景”“一站一景”,線路沿線經過多個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生態和景觀要求較高區域(即重點綠化地段),因而綠色通道方案按照重點綠化地段和一般綠化地段分別進行設計。3.1路基綠化。(1)一般綠化地段。一般綠化地段路基邊坡采用框格和拱形骨架內采取客土植草(麥冬)方式進行綠化;坡腳至排水溝區域植常綠球類灌木(金森女貞)間隔5m,底部植草(麥冬);水溝外側邊緣至柵欄區域由內至外依次種植1排常綠花灌木和1排常綠小喬木,常綠花灌木以夾竹桃為主,株距3m;小喬木選擇高桿大葉女貞、高桿紅葉石楠等,株距3m;路堤邊坡高度小于6m選擇高桿紅葉石楠,路堤邊坡高度大于6m選擇高桿大葉女貞,底部植草(麥冬)。路堤、路塹一般綠化地段綠化斷面示意如圖1、圖2所示。(2)重點綠化地段。重點綠化地段路基邊坡框格和拱形骨架內采取客土植草(麥冬)、客土植常綠小灌木,空心磚內一穴一株,種植方式按照行車方向視坡面高度采用分層布置栽植,選用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紅花木等常綠小灌木進行間隔色帶搭配,或者點以球類為主線性布置,同時在每層色帶下邊緣栽植1排麥冬。原則上1個坡面最多不超過3種色帶。坡腳至排水溝區域植常綠球類灌木(金森女貞)間隔3m,底部植草(麥冬);水溝外側邊緣至柵欄區域由內至外依次種植1排常綠花灌木和1排常綠小喬木,呈品字型布局。常綠花灌木選用夾竹桃為主(花期6—9月),株距1m,每隔8~10m點綴木芙蓉(花期8—11月)、紫薇(花期5—10月)、茶花(花期11—3月)等。小喬木選擇高桿大葉女貞、高桿紅葉石楠等有色景觀樹種,株距3m;路堤邊坡高度小于6m選擇高桿紅葉石楠,路堤邊坡高度大于6m選擇高桿大葉女貞,底部種植麥冬。路堤、路塹重點綠化地段綠化斷面示意如圖3、圖4所示。3.2隧道洞門綠化。(1)一般綠化地段。隧道洞門一般綠化地段以恢復生態為主進行綠化和恢復植被,與自然生態相融合。隧道洞門邊仰坡框格和拱形骨架內采用種植常綠灌木、植草和撒播草籽相結合的方式;骨架外至防護柵欄區域采用撒播草籽,點綴球類、花灌木為輔,間距5m。沿隧道洞門防護柵欄每隔3m種植常綠花灌木(以夾竹桃為主)。一般綠化地段隧道洞門綠化示意如圖5所示。密植并配置高桿大葉女貞、桂花、高桿紅葉石楠等常綠小喬木,間距3m;向內布置紫薇、夾竹桃等花灌木,同時點綴瓜子黃楊、紅葉石楠、小葉女貞等小灌木;橋下內側播撒花草籽,以麥冬為主。重點綠化地段橋下綠化示意如圖8所示。3.4車站綠化車站綠化按照一站一景規劃,以自然坡形朝線路方向進行刷坡,在空間較大的空地考慮地方文化特色和地域環境要求進行園林造景,選用具有一定造型的植物進行組團和小品,選用造型松樹、雞爪槭、龍爪圖6重點綠化地段隧道洞門綠化示意圖灌木苗片植灌木苗片植灌木苗片植花灌木花灌木花灌木灌木球花灌木灌木球花灌木塹頂平臺分株植草或播撒花草籽(2)重點綠化地段。重點綠化地段隧道洞門通過植物色彩搭配和組團,增加視覺效果。隧道洞門邊仰坡框格和拱形骨架內可采取客土植草(麥冬)、客土植常綠小灌木,空心磚內一穴一株,種植視仰坡高度采用分層布置栽植,選用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紅花木等常綠小灌木進行間隔色帶搭配,或者每個框格和拱形骨架內點綴1~2棵球類灌木;骨架外至防護柵欄區域栽植常綠小灌木、常綠球類、常綠花灌木和滿鋪麥冬進行搭配,間距3m。沿隧道洞門防護柵欄每隔3m種植常綠花灌木(以夾竹桃為主)。重點綠化地段隧道洞門綠化示意如圖6所示。3.3橋下綠化。(1)一般綠化地段。一般綠化地段橋下綠化以植草為主,兩側種植常綠小灌木和花灌木,間距5m。一般綠化地段橋下綠化示意如圖7所示。(2)重點綠化地段。重點綠化地段橋下綠化采用槐、紅楓、山茶組團進行搭配等,對各車站站臺兩端無特殊防護的地表地段減少混凝土防護,增加花壇,提升品味。某車站綠化實景如圖9所示。一般綠化地段棄渣場綠化實景圖3.5棄渣場綠化(1)一般綠化地段。對于一般綠化地段的棄渣場,布設常規的攔擋、排水、沉沙、邊坡防護、撒播草籽綠化等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措施體系,既恢復了場地綠化植被,也節約了工程建設成本。一般綠化地段棄渣場綠化實景如圖10所示。樹種,如紅花繼木、金森女貞等常綠小灌木,局部園林造景,達到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目的。重點綠化地段棄渣場綠化實景如圖11所示。
綠色通道工程黨代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內民主建設,深化黨代表“綠色通道”工程,黨委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大局,以“求科學發展之真,務項目建設之實”為主題,創新工作思路,豐富活動載體,聯系黨員群眾,使黨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有效地落到實處,充分發揮了黨代表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況
共有區第八屆黨代會代表19名,其中各級領導干部10名,占53%,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21%,勞動模范和先進人物5名,占26%,女同志4名,占21%,45歲以下的中青年15名,占79%。
二、工作措施
(一)強化代表意識,服務工作大局
為增強黨代表對黨內外事務的參與意識和能力,黨委圍繞新農村建設等區、鎮中心工作,定期組織黨代表視察,讓全體黨代表了解區、鎮重點工作情況,通過發揮黨代表作用,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發動黨員率先垂范,實現黨代表、黨員、群眾三重互動,落實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在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中,周嶺村黨代表徐家盛積極策劃,建言獻策,就活動場所的選址、結構以及施工方式等提出了實效性建議,僅包工不包料一項就減少建設成本2萬余元。另外有4名黨員經其動員,主動到施工現場義務監督施工質量,工程比預期提前半個月竣工。此外,還建立了黨代表旁聽制度,在召開班子民主生活會和黨內重大事務以及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黨委會時,必須邀請黨代表參加列席,聽取黨代表意見,落實決策權和監督權,參政議政。
交通局綠色通道工程情況匯報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的戰略部署,2003年以來,交通部門緊緊圍繞“創經濟強縣、建生態xx”的總體目標,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全力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大力構筑和提升綠色交通體系,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步伐,為我縣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優美和諧的交通環境?,F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綠色通道工程實施基本情況
2003年以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鄉鎮、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綠色通道工程完成公路綠化463.6公里(其中:完成國、省道及主干縣道綠化79.4公里,完成縣鄉公路綠化161.2公里,完成鄉村康莊工程綠化223公里,完成杭寧高速公路秋山互通區綠化補植16.4萬平方),原創:完成航道綠化34公里,累計投入綠化建設資金2000余萬元。按年度分:2003年,完成09省道綠化18公里、德桐公路綠化22公里、武洛公路綠化18.4公里,投資512萬元;2004年,完成09省道綠化7公里、縣鄉公路綠化54.2公里,投資203萬元;2005年,完成鄉村康莊工程綠化223公里,完成縣鄉公路綠化65公里,完成四路二航綠化補植(四路:杭寧高速公路、104國、09省道、德桐公路,二航:京杭運河、杭湖錫線),投資925萬元;2006年5月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完成縣鄉公路綠化56公里,完成杭寧高速公路秋山互通區綠化補植16.4萬平方米,投資360萬元。
多年來,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xx縣778公里等級公路已經全面綠化,綠化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我縣杭寧高速公路、104國道綠色通道和京杭運河、杭湖錫線綠色通道已初具規模,09省道“香樟大道”已逐步形成,縣鄉公路的綠化和美化工作有了顯著改觀,交通綠色通道建設已成為一道亮麗的綠色風景線。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設生態縣,是貫徹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戰略,贏得發展先機,提高區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為確保生態縣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我們在綠色通道工程建設中,從四個方面狠抓工作:
交通局綠色通道情況匯報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的戰略部署,2003年以來,交通部門緊緊圍繞“創經濟強縣、建生態xx”的總體目標,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克服困難、扎實工作,全力實施綠色通道工程,大力構筑和提升綠色交通體系,加快推進生態縣建設步伐,為我縣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優美和諧的交通環境?,F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綠色通道工程實施基本情況
2003年以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鄉鎮、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綠色通道工程完成公路綠化463.6公里(其中:完成國、省道及主干縣道綠化79.4公里,完成縣鄉公路綠化161.2公里,完成鄉村康莊工程綠化223公里,完成杭寧高速公路秋山互通區綠化補植16.4萬平方),完成航道綠化34公里,累計投入綠化建設資金2000余萬元。按年度分:2003年,完成09省道綠化18公里、德桐公路綠化22公里、武洛公路綠化18.4公里,投資512萬元;2009年,完成09省道綠化7公里、縣鄉公路綠化54.2公里,投資203萬元;2009年,完成鄉村康莊工程綠化223公里,完成縣鄉公路綠化65公里,完成四路二航綠化補植(四路:杭寧高速公路、109國、09省道、德桐公路,二航:京杭運河、杭湖錫線),投資925萬元;2009年5月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完成縣鄉公路綠化56公里,完成杭寧高速公路秋山互通區綠化補植16.4萬平方米,投資360萬元。
多年來,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xx縣778公里等級公路已經全面綠化,綠化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我縣杭寧高速公路、109國道綠色通道和京杭運河、杭湖錫線綠色通道已初具規模,09省道“香樟大道”已逐步形成,縣鄉公路的綠化和美化工作有了顯著改觀,交通綠色通道建設已成為一道亮麗的綠色風景線。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設生態縣,是貫徹實施“開放帶動、接軌滬杭”戰略,贏得發展先機,提高區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根本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為確保生態縣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我們在綠色通道工程建設中,從四個方面狠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