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想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10:31: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主思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政治民主思想分析論文
提要:大致從參加起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奮斗中,始終抱持著在中國實現民主政治的理想。由于他成為忠實的列寧主義者,他想把德謨克拉西融入蘇維埃政體之中,在共產黨領導的政治體制下,國家生活、社會生活實施民主自由,共產黨黨內實行民主生活。他提出:黨組織不要成為包辦一切命令一切的“黨老爺”;不能以共產黨的去同國民黨的相對立;黨不能高踞于國家之上;黨內領導的權力應在黨員群眾之下。的民主思想還是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框架內所作的思考。然而,真誠執著地希望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國實現。在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上,不應忘記的名字。
曾經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位領袖人物,他是一位造詣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想家。他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始終不忘對政治民主原則的關懷。有關他的政治民主思想,尚少見有論述者。本文擬就此試作研討。
一、共和國國民應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
出生成長于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制的中華民國,但是先后出現了袁世凱復辟帝制和張勛復辟清王朝,盡管當時也頒布了民主共和的憲法,但是政權仍為軍閥官僚所把持。強烈地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口號。作為的積極參加者,雖然還處在學生時代,但已關注著民主共和制的真正實施。針對廣大民眾對政治漠不關心,連他們自己應有的民主權利都不了解,曾做過啟蒙民眾政治意識的工作。他撰文將民初約法中關于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利條列出來,除各種自由權利之外,人民享有“請愿于議會之權”、“陳訴于行政官署之權”,“訴訟于法院受其審判之權”,“對于官吏違法損害權利之行為有陳訴于平政院之權”,“應任官考試之權”,“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等。他提醒民眾:共和國國民應該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吾們何論做哪廂(項)事情,終總要自己主張,不要服從他人。吾說應該做的做上去,不過不要溢出公認法律外就好了”。他還對平等、自由作出解說:“從前專制國家……因勢利而享特權,這不是共和政治所宜有的。所以,共和政治的法律,必以萬民平等為原則……無論他資格上地位上什樣,公法上私法上的權利義務都是一樣,就是凡為國民人格同一?!边@說的是平等。關于自由,他說:“在共和時代,國家以人民組織……個人的自由非常重要,所以人權是神圣,不但不容私人的侵犯,即國家除了不得已限制外,不能濫用權力而侵害的。但是人人要自由,而以他人的自由為限”。1這里,在啟發民眾,要懂得和實施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權利,要有獨立的人格去享受法律范圍內的平等、自由的權利。顯然,年輕的早就在宣傳和呼喚民主和人權了。
五四時期,也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他運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觀察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對中國應實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分成兩步走有了初步的理解。他認為,中國社會,第一步要實行民主政治?!按蠹乙缮嬲?,具體說起來:第一,實行普通選舉,選舉真正代表吾們說話的人。第二,遇有什么重大問題,大家公開討論,發表國民的主張。這是吾們第一步的辦法。等到這一次的革命和振興教育等成功了,后來再講第二步”。第二步就是實行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中所列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綱領。2從上述可知,當政治上覺醒,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之時,他即對實行民主政治非常關注,著意宣傳,并認為,只有先實行民主政治,然后方可進入社會主義,實行共產主義綱領。
二、實行蘇維埃的德謨克拉西
政治民主思想探究論文
提要:大致從參加起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奮斗中,始終抱持著在中國實現民主政治的理想。由于他成為忠實的列寧主義者,他想把德謨克拉西融入蘇維埃政體之中,在共產黨領導的政治體制下,國家生活、社會生活實施民主自由,共產黨黨內實行民主生活。他提出:黨組織不要成為包辦一切命令一切的“黨老爺”;不能以共產黨的去同國民黨的相對立;黨不能高踞于國家之上;黨內領導的權力應在黨員群眾之下。的民主思想還是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框架內所作的思考。然而,真誠執著地希望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國實現。在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上,不應忘記的名字。
曾經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位領袖人物,他是一位造詣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想家。他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始終不忘對政治民主原則的關懷。有關他的政治民主思想,尚少見有論述者。本文擬就此試作研討。
一、共和國國民應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
出生成長于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制的中華民國,但是先后出現了袁世凱復辟帝制和張勛復辟清王朝,盡管當時也頒布了民主共和的憲法,但是政權仍為軍閥官僚所把持。強烈地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口號。作為的積極參加者,雖然還處在學生時代,但已關注著民主共和制的真正實施。針對廣大民眾對政治漠不關心,連他們自己應有的民主權利都不了解,曾做過啟蒙民眾政治意識的工作。他撰文將民初約法中關于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利條列出來,除各種自由權利之外,人民享有“請愿于議會之權”、“陳訴于行政官署之權”,“訴訟于法院受其審判之權”,“對于官吏違法損害權利之行為有陳訴于平政院之權”,“應任官考試之權”,“應選舉及被選舉之權”等。他提醒民眾:共和國國民應該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吾們何論做哪廂(項)事情,終總要自己主張,不要服從他人。吾說應該做的做上去,不過不要溢出公認法律外就好了”。他還對平等、自由作出解說:“從前專制國家……因勢利而享特權,這不是共和政治所宜有的。所以,共和政治的法律,必以萬民平等為原則……無論他資格上地位上什樣,公法上私法上的權利義務都是一樣,就是凡為國民人格同一?!边@說的是平等。關于自由,他說:“在共和時代,國家以人民組織……個人的自由非常重要,所以人權是神圣,不但不容私人的侵犯,即國家除了不得已限制外,不能濫用權力而侵害的。但是人人要自由,而以他人的自由為限”。1這里,在啟發民眾,要懂得和實施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主自由權利,要有獨立的人格去享受法律范圍內的平等、自由的權利。顯然,年輕的早就在宣傳和呼喚民主和人權了。
五四時期,也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他運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觀察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對中國應實行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分成兩步走有了初步的理解。他認為,中國社會,第一步要實行民主政治?!按蠹乙缮嬲?,具體說起來:第一,實行普通選舉,選舉真正代表吾們說話的人。第二,遇有什么重大問題,大家公開討論,發表國民的主張。這是吾們第一步的辦法。等到這一次的革命和振興教育等成功了,后來再講第二步”。第二步就是實行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中所列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綱領。2從上述可知,當政治上覺醒,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之時,他即對實行民主政治非常關注,著意宣傳,并認為,只有先實行民主政治,然后方可進入社會主義,實行共產主義綱領。
二、實行蘇維埃的德謨克拉西
與鄧小平民主思想
一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問題
馬克思主義歷來就認為,民主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制度。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為類概念的國家制度?!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頁。)列寧指出:“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的一種。因此,它同任何國家一樣,也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對人們使用暴力,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保ㄗⅲ骸读袑庍x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頁。)這些思想表明: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和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民主本質的上述基本觀點,他們通過對現存制度下兩種類型的民主作深入的對比和分析,揭示出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可能有的最廣泛的民主。
首先,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指出:“我們的民主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保ㄗⅲ骸哆x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7頁。)社會主義民主最本質的特征和核心內容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鄧小平堅持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的觀點,反復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他指出:“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民主。”(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頁。)要把民主與專政結合起來,“只有絕大多數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夠對極少數敵人實行有效的專政;只有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才能夠充分保障絕大多數人民的民主權利?!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頁。)
其次,社會主義民主是資本主義民主所無法比擬的民主。指出:“我們的這個社會主義的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國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廣大的民主。”(注:《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6~367頁。)“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較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這種制度的基礎上,我國人民能夠發揮其無窮無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任何敵人所不能戰勝的。”(注:《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0頁。)鄧小平也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專政對于人民來說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歷史上最廣泛的民主。”(注:《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頁。)民主的本來意義是人民的權力、多數人的統治。社會主義民主的出現,使人民第一次真正成為國家權力的主體,使多數人的統治第一次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實現。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真正享有各項公民權利,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利。與資產階級民主相比,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民主。
二關于民主的地位問題
杜威民主思想研究論文
在我國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領域,無論是民主理論的闡發,還是民主思想的研究常常是遵循著兩種分析框架:一是按民主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展開,循著歷史的軌跡尋找其精神的紋理;一是以大致相似的民主理論為框架,超越時空的界線發掘其言說的模式。這兩種分析框架對于我們認識西方民主理論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西方豐富多彩的民主理論來說,這兩種分析框架常讓人有捉襟見肘的感覺。本文欲以分析約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的民主理論為主要內容,試圖尋求一種新的民主理論分析框架。
一、演進論的民主運作論
民主制度有一種自我發展和完善的能力。民主制度的不斷發展為一系列思想、事實所推動,構成一種社會運動。從運動的形式來看,民主運動有著漸進的量變和突發的質變兩種形式:當社會矛盾相對緩和時,社會沖突不斷地得到解決,從而不斷地演進;當危機與矛盾的積累超出民主制度自身的最大張力時,突發的質變就會不可避免,民主制得以重新建構。民主制度的兩種運作方式衍生出兩種民主運作的認識:一種是演進論,以漸進的量變為理論的主要形式;一種是建構論,以突發的質變為思考的主要內容。
事實上,我們很難將這兩種認識做一個截然的區分。杜威民主哲學的思維方式正是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案例。在美國改革時代[①]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代里,杜威以那個時代的政治變遷為主題,提出了獨具特色的積極演進的民主運作論,成為現代自由主義理論的代表。
杜威認為,在民主的問題上,人們“所能犯的最大錯誤”是“把民主主義看成是某種固定的東西,看成為在觀念上和外部表現上都是固定的東西。”[②]在杜威看來,正是這種認識上存在的錯誤使民主制度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面前無所作為。
正因為如此,杜威指出,“向前走”是民主的一個特性,同時,也只有向前走,民主才會繼續存在。杜威指出:
與鄧小平民主思想
一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問題
馬克思主義歷來就認為,民主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制度。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為類概念的國家制度。”(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頁。)列寧指出:“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的一種。因此,它同任何國家一樣,也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對人們使用暴力,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保ㄗⅲ骸读袑庍x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頁。)這些思想表明: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和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于民主本質的上述基本觀點,他們通過對現存制度下兩種類型的民主作深入的對比和分析,揭示出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民主,即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是人類社會最高類型的民主,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可能有的最廣泛的民主。
首先,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指出:“我們的民主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保ㄗⅲ骸哆x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7頁。)社會主義民主最本質的特征和核心內容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鄧小平堅持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民主的觀點,反復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他指出:“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民主?!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頁。)要把民主與專政結合起來,“只有絕大多數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夠對極少數敵人實行有效的專政;只有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才能夠充分保障絕大多數人民的民主權利?!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頁。)
其次,社會主義民主是資本主義民主所無法比擬的民主。指出:“我們的這個社會主義的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國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廣大的民主。”(注:《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6~367頁。)“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制度,較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這種制度的基礎上,我國人民能夠發揮其無窮無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任何敵人所不能戰勝的?!保ㄗⅲ骸哆x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0頁。)鄧小平也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專政對于人民來說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歷史上最廣泛的民主?!保ㄗⅲ骸多囆∑轿倪x》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頁。)民主的本來意義是人民的權力、多數人的統治。社會主義民主的出現,使人民第一次真正成為國家權力的主體,使多數人的統治第一次以國家制度的形式實現。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真正享有各項公民權利,享有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利。與資產階級民主相比,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民主。
二關于民主的地位問題
民主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的作用
小學生的心智和年齡都還不成熟。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很好地進行引導。小學班主任在學生眼中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他們對小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擔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學階段是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小學生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那么,小學班主任應該對班級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探究,在新的教育體制下,應該結合民主思想對班級制定正確的管理制度。班主任的工作質量提高了就等同于班級管理教育質量也就提高了。因此,班主任應該致力于全面提高班級管理質量?;诖?,筆者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來談,一是民主思想運用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意義;二是民主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措施。
一、民主思想運用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意義
(一)民主思想能提升學生的管理和約束能力。小學生因為心智和年齡都不成熟,班主任管理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運用民主思想,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管理和約束能力。民主思想的運用,可以給學生更多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做班級管理者。其好處在于:一是學生自己作為管理者,他們就會有“正人先正己”的這種思想。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會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參與班級管理的學生,他們都會肩負責任。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心里也會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三是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主體意識,成為學習的主人。(二)民主思想更能服眾。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對班主任的管理,學生表面上是順從和服從的,但從心底里對班主任的這種工作模式并不能理解。民主思想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的這種心理,學生能夠信服和信賴班主任。這對班主任能夠順利開展班級活動是很有益的。學生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能夠理解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對自己的好處。因此,運用民主思想,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班主任這個角色所承擔的責任,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學生也就能夠主動地約束自己,努力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民主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措施
(一)聆聽民意。民主思想在民主思想的前提是教師要尊重學生,要以學生為主體。班主任要盡量多地去聆聽學生的想法,盡量多地去了解學生真正的心理活動。班主任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班集體的凝聚力。一個好的班級管理是平等的、自主的、有責任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吐露心聲。而且,師生關系也能夠慢慢地得到改善。[1]班主任要堅持一個原則:威嚴并濟。在原則性問題上,班主任不能放任學生;在班級管理模式上,班主任要靈活多變。這對所有的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因此,聆聽民意能夠真正、有效地實施民主管理,讓班級管理的質量穩步提升。(二)放權于民。班主任管理班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民主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師放權,讓學生自主管理。這可以彌補班主任管理中的不足。學生之間的互相監督,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夠盡可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時刻注意到每個學生的情況;二是放權給學生。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嚴于律己,讓學生之間互相約束,從而有效地管理班級。例如,增強小組長的責任感。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委任一個組長,組長要承擔的任務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小組。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要有相應的任務,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主動幫助學習差的學生;有號召力的學生可以管理小組的紀律;活動能力強的學生負責組內的衛生和活動組織。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得到應有的鍛煉,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于是,班級管理在“民主、公平、公開”的原則下得到了加強。[2](三)關注民心。民主管理就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特別關注班級的后進生。這些學生經常受到批評,班主任應該細心地去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這些學生也能夠真正地融入到班級中去。班主任在實行民主管理模式時,一是要激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二是要建立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在一個非常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三、結束語
鄧小平經濟民主思想含義與作用
從經濟民主的維度對鄧小平的思想體系做整體把握,對準確認識鄧小平理論的精神本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當前中國現代化進程所遭遇的現實困境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正確的指針。
一、“經濟民主”概念的馬克思主義原典理解
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共產主義社會特征”時,特別強調人的自由發展,因為社會發展最終是以人為根本和終極目的的。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作了這樣的描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P294)。他們進一步提出在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聯合體中,人們將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計劃自覺地從事社會勞動,也就是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行科學、民主管理。由于馬克思、恩格斯不愿意對未來社會做出具體描述,他們認為這是危險的,未來的狀況是由未來的具體實踐決定的,所以對“經濟民主”他們也沒有做出太多闡釋,只是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批判的基礎上原則性地提出“經濟民主”應該具有這樣一些內容:生產資料社會化,國家權力歸還社會,經濟自治等。馬克思認為,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社會“必然把資本變為社會財產,這里所改變的只不過是所有制的社會性質”[1](P287);社會占有生產資料也意味著還勞動權于人民,也就是將支配資本的權力還于人民,而支配資本的權力就是占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起來的勞動者的支配,即“把資本轉化為公共的屬于社會主體成員的財產”,也就促進“生產向一般的、公共的、社會的生產條件”的轉化[1](P287)。可以看到,這種生產方式可以說是實現了個人和社會的雙重自由。馬克思還進一步指出“在一切社會制度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是占有勞動的物的條件的階級,因此,這些條件的承擔者,即使在勞動的場合,他們也不是作為勞動者,而是作為所有者從事勞動”,在階級社會中,這一優勢地位是剝削階級的特權,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作為所有者從事勞動,已從根本上消除了“勞動條件本身以赤裸裸的形式與勞動相對立”[2](P297-298),而表現為勞動條件與勞動相一致,從而真正實現經濟民主。
二、鄧小平“經濟民主”思想的內涵
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對中國國情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總體把握上,確認了中國的社會主義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提出的經濟民主思想體現了長時段的發展性涵義。
(一)作為經濟改革啟動鑰匙的經濟民主
我國民主思想開端研究論文
國內學術界談論民主,已經百余年了,可是至今沒有一個像樣的學術對話平臺。比如,民主的含義是什么?中國的民主思想開端于何時?大家還談不到一塊兒。有將言論自由當作民主的,有將領導者傾聽群眾意見當作民主的,有將反對父母包辦婚姻當作民主的……;有的說“民主與人類歷史相始終”,1有的說周秦以后的民本思想就是民主思想,有的說晚清洋務運動有了民族資產階級之后中國才有了民主思想……南腔北調,不一而足。
即使在民主傳統深厚的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民主概念也進行了持續二十余年的辯論,結果是理性主義、烏托邦和理想主義的民主概念,被經驗的、描述的和程序的民主概念所取代,約瑟夫·熊彼特的概念被普遍接受。他說:“民主的方法是為作出政治決定的一種制度安排,在這種制度安排中,個人通過競取人民手中的選票而得到作出決定的權力?!?亨廷頓將這種程序性定義表述為:“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被統治的人民通過競爭性的選舉來挑選領袖?!?遵循熊彼特的傳統,民主政治涉及到兩個維度,一是競爭,一是參與。用這個概念既可以評判現代民主,也可以考察古代民主。
筆者系心民主開端問題已經十余年,就材料、知識所及,略陳管見,難免貽笑大方。本文擬以熊彼特的嚴格概念為參照,將中國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置于世界民主思想和制度的時空坐標之中,本著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的精神,作出假設:公元1844年以前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從農耕文明開始的中國歷史,均為君主專制時代。中國這數千上萬年的歷史中,既無民主思想,更無民主政體,是民主史前期。4《易緯》“上者專制,下者順從”5的表述,概括了中國的核心專制思想。所謂“原始民主”、“民主與人類歷史相始終”之類,不過神話而已。中國民主思想是外源性的。1844年春,福建布政使徐繼畬和美國新教傳教士雅裨理在廈門進行了歷史性對話,中國人始知以古希臘為母體的西方民主思想制度,始知通過競爭選民手中的選票取得合法性、創古今未有之局的美國共和政體和華盛頓。他5年數十易稿,1848年出版《瀛環志略》,推崇西方民主價值體系。1864年美國傳教士丁韙良譯惠頓《萬國公法》中譯本出版,創造了“權利”、“民主”、“君主”等民主話語體系。上述兩書分兩步,完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國本土化,開創中國民主新思維。黑暗的皇家時代,出現公民時代的曙光。民主思想入中國,不過160年的短暫歷史。
徐繼畬和雅裨理的生平
徐繼畬(XuJiyu,1795.12.4-1873.3.30),山西五臺縣人,字健男,號松龕,早年師從將《石頭記》增補為《紅樓夢》的高鶚作八股文。道光六年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浮沉宦海43年,任編修,轉御使,直言敢諫,揭露貪官,指陳時弊。道光帝讀其《政體宜崇簡要疏》,“大感動,因召對前席,與談時事,至為流涕”,次日擢潯州知府。6鴉片戰爭中任福建汀漳龍道員,奮勇抗英。道光帝疊加召見,倚之為長城,戰后升任廣東按察使,處理戰爭善后事宜;1843年調福建布政使。五口通商章程初定,以“久任福建道員,曾任廣東臬司,歷辦夷務,素為該夷所信服”,成為欽派專員,專心經辦廈門、福州兩個開放口岸的通商通行事宜。7二十六年授廣西巡撫,未赴任,調福建。閩浙總督劉韻珂以病乞假,繼畬兼署總督。劉韻珂曾上奏:“是閩省夷務日形繁重,其得以無誤并可數年相安者,徐繼畬之力十居八九,臣實不敢掠人之美,以為已有也?!?1848年版《瀛環志略》中,介紹了民主化浪潮風行歐洲、南北美洲許多國家的重大史實。1850年春道光帝逝世,咸豐帝登位,福州巨紳挑起神光寺事件,總督劉韻珂、巡撫徐繼畬均不安于位。次年春被召回京,內貶為太仆寺少卿,即“副弼馬溫”。1852年上《三漸宜防止疏》,勸咸豐勿大興土木,勿耽于女色,勿偏聽偏信。咸豐上諭:“意深辭婉,置諸座右,時時省覽,可當箴銘?!?未經考差,授四川鄉試正考官。吏部追論繼畬在閩撫任內軍臺犯官逃脫未報,請議處,罷官歸里。其《瀛環志略》在中國因此不甚流行;日本則一再翻刻,普及到一般讀書人之中,大有助于其明治維新。太平軍北伐,命繼畬督辦上黨防堵。事竣后主講平遙超山書院以自給。其間研讀《后漢書》,探索歷代皇朝周期性盛衰的規律,有批語兩千余條、十余萬字。同治元年回民、捻軍起義,又命督率官紳總辦山西各府州團防。四年(1865)兩宮皇太后命驅其入京,十月,以三品京堂候補,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五年總理衙門重印《瀛環志略》,“中外奉為指南”,六月補授太仆寺卿。10六年正月任總管同文館事務大臣,即中國現代第一所高等學校的首任校長,中國現代高等教育進入初創期。他與總署王大臣推出激進的同文館改革計劃,因倭仁等守舊派的阻撓而受挫,日歔欷不自得。11同年秋,美國第17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和國務卿西沃德請著名畫家普拉特制作了一幅斯圖爾特的華盛頓畫像的復制品,由駐華公使蒲安臣將這幅畫像贈送徐繼畬,并舉行贈送儀式,蒲安臣熱情洋溢致辭,最后說:“蓋為我國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獨有兄臺一人而已!”徐繼畬答辭稱:“因思貴國中華盛頓首建奇勛,創為世法,以成繼往開來之功,其必傳于世無疑也!”一如既往地贊美美國的制度創新,預言民主制度在時空上的適應性和生命力。12七年,為美國新教傳教士、同文館教習丁韙良編的中國第一部系統自然科學聲光電化著作《格物入門》作序。八年二月(1869.3)以老病乞休,奉旨以二品頂戴致仕。同治十二年值繼畬中舉60周年,奉旨準其重赴鹿鳴宴,以惠耆年,并賞給頭品頂戴。同年卒。美國學者稱他為世界公民,而他意識到自己畢竟是大清的奴才,曾在給咸豐的奏稿中調侃:“奴才生平沒有出息,不會賺錢,單愛墳前立的那個石頭,刻上些兼滿、蒙、西洋三體合成的那唐古忒的些字,甚是別致?!?3
雅裨理(DavidAbeel,1804.6.12—1846.9.4)祖籍阿姆斯特丹,生于美國新澤西州新拔蘭士威城。1823年畢業于該城皇后學院,立志獻身傳教,入新拔蘭士威神學院就讀。1826年畢業后到紐約雅典村任牧師,肺、心等病從此困擾終生。1828年到西印度圣約翰島布道,次年回紐約。適有美國在華貿易商人奧利芬特得知廣州有美國海員之友傳道會的籌設,鼓勵雅氏前往工作,捐助他一年生活費用。雅氏與裨治文牧師(ElijahC.Bridgman1801-1861)于1828年10月14日乘羅馬號前赴廣州,次年3月25日抵華,二人成為美國第一批來華教士。其時西方首位來中國大陸新教教士馬禮遜(明末即有荷蘭新教教士到臺灣)正在澳門、廣州,對兩位美國教士至為熱誠,并介紹華人教士梁發相助。雅氏身體欠佳,未及一年就轉赴爪哇巴達維亞(雅加達),獲英國教士麥都思(Walter.HMedhurst1796-1857)接待,深受麥氏感動,并隨麥氏學習華文及閩南方言。1831年6月到新加坡,與英國湯雅各牧師乘船,到曼谷傳教,以派發宗教書冊和醫療藥物接觸華人,及暹羅官員、親王、僧正。1832年返新加坡,到馬六甲,英華書院的教育、翻譯、印刷成就,使雅氏深受鼓舞。雅氏因病于1833年5月離新加坡回美,途經英國、法國、瑞士等地,均到教會訪問。1834年返紐約,成為首位自東方回國教士,深得各教會熱烈歡迎,應邀前往各神學院、禮拜堂、婦女團體演說,言論轟動一時。雅氏1838年10月17日與應邀任澳門馬禮遜教育協會學校校長的勃朗牧師(SamuelR.Bromn1810-1880)再度來華,次年2月到澳門。逢林則徐廣州禁煙,雅氏與裨治文、伯駕、衛三畏等美國教士留在澳門,藉機學習華文。中英爆發戰爭,1842年2月7日,雅氏與美國圣公會的文惠廉(WillamJ.Boone1811-1864)乘船沿岸北上,24日抵達廈門鼓浪嶼,曾到同安傳道。6月文惠廉的妻子、麥拔萊夫婦、甘明醫生(WillamH.Cumming)同到廈門。廈門官員宴請了這些外國教士。11月美國長老會的合文(JamesC.Hepburn1815-1911)也來廈門,后到日本,是日本假名拉丁化的首創人。雅氏1843年10月到漳州漫游。1844年1至2月,擔任英國駐廈門領事記里布的翻譯,與徐繼畬認識并多次對話。同年5月又與徐氏促膝交談。這年秋、冬,他兩次到香港調息,又返廈門。11月到金門勘察。同年夏,獲新澤西樂澤學院頒贈榮譽神學博士,表揚他在中國傳教的成就。因病情惡化,于1844年12月9日離廈門。次年1月從香港啟程,4月回美國,于1846年9月4日病逝于他的出生地。2004年是他誕辰200周年。14
與鄧小平民主思想一致性論文
摘要:一些比較研究和鄧小平民主思想的學者認為:在民主的地位問題上,強調民主只是手段,鄧小平強調民主是目標;在民主的形式問題上,主張大民主,鄧小平主張小民主。堅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來研究和鄧小平的民主思想,我們會發現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和鄧小平對于民主建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的認識是根本一致的,鄧小平民主思想是對民主思想的直接繼承、豐富和發展。關鍵是,的一些正確主張在實踐中沒有得到認真堅持和貫徹,也支持了一些錯誤的作法。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勇敢地糾正了這些錯誤,保證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鄧小平;民主;比較
Abstract:AComparativeStudyofanumberofMaoZedongandDengXiaoping’sthinkingofscholarsbelievethatdemocracy:thestatusofdemocracyintheissue,stressedthatdemocracyisonlyameansofMaoZedong,DengXiaopingstressedthatdemocracyisthegoal;intheformofdemocracy,thegreatdemocracythatMaoZedong,DengXiaoping,theDemocraticadvocatedsmall.PersistinseekingtruthfromfactsinascientificapproachtostudyMaoZedongThoughtandDengXiaoping’sdemocracy,wewillfindthattheyarethesamestrainofthescientificsystemofMaoZedongandDengXiaopingforthebuildingofdemocracysomeofthemajortheoreticalissuesisthefundamentalline,DengXiaoping,MaoZedongThoughtofdemocracyThedirectsuccessionofdemocraticideas,enrichanddevelop.ThekeyisthatsomeofMaoZedong’scorrectthatinpracticehasnotbeenseriouslyadheretoandimplement,MaoZedongalsosupportsanumberofwrongpractices.DengXiaopinginthenewhistoricalperiodcouragetocorrecttheseerrorsandensureourcountry’sdemocracy-buildingintherightdirectionandsounddevelopment.
Keywords:MaoZedong;DengXiaoping;democracy;comparison
一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問題
馬克思主義歷來就認為,民主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制度。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為類概念的國家制度?!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頁。)列寧指出:“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的一種。因此,它同任何國家一樣,也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對人們使用暴力,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注:《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頁。)這些思想表明: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
毛鄧民主思想一致性分析論文
摘要:一些比較研究和鄧小平民主思想的學者認為:在民主的地位問題上,強調民主只是手段,鄧小平強調民主是目標;在民主的形式問題上,主張大民主,鄧小平主張小民主。堅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來研究和鄧小平的民主思想,我們會發現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和鄧小平對于民主建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的認識是根本一致的,鄧小平民主思想是對民主思想的直接繼承、豐富和發展。關鍵是,的一些正確主張在實踐中沒有得到認真堅持和貫徹,也支持了一些錯誤的作法。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勇敢地糾正了這些錯誤,保證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鄧小平;民主;比較
Abstract:AComparativeStudyofanumberofMaoZedongandDengXiaoping’sthinkingofscholarsbelievethatdemocracy:thestatusofdemocracyintheissue,stressedthatdemocracyisonlyameansofMaoZedong,DengXiaopingstressedthatdemocracyisthegoal;intheformofdemocracy,thegreatdemocracythatMaoZedong,DengXiaoping,theDemocraticadvocatedsmall.PersistinseekingtruthfromfactsinascientificapproachtostudyMaoZedongThoughtandDengXiaoping’sdemocracy,wewillfindthattheyarethesamestrainofthescientificsystemofMaoZedongandDengXiaopingforthebuildingofdemocracysomeofthemajortheoreticalissuesisthefundamentalline,DengXiaoping,MaoZedongThoughtofdemocracyThedirectsuccessionofdemocraticideas,enrichanddevelop.ThekeyisthatsomeofMaoZedong’scorrectthatinpracticehasnotbeenseriouslyadheretoandimplement,MaoZedongalsosupportsanumberofwrongpractices.DengXiaopinginthenewhistoricalperiodcouragetocorrecttheseerrorsandensureourcountry’sdemocracy-buildingintherightdirectionandsounddevelopment.
Keywords:MaoZedong;DengXiaoping;democracy;comparison
一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問題
馬克思主義歷來就認為,民主在本質上是一種國家制度。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制是作為類概念的國家制度?!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頁。)列寧指出:“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的一種。因此,它同任何國家一樣,也是有組織有系統地對人們使用暴力,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保ㄗⅲ骸读袑庍x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頁。)這些思想表明: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具有強烈的階級性,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