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問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16:46: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摩擦問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與趨勢
摘要:從改革開放到2018年之前中美就曾有過貿易交鋒,若言美國當局向來秉承“遏制加接觸”思維,在接觸中美貿易沖突警告中國,那么當前特朗普政府更多的體現出以貿易為前站的全方位遏制戰略思路。未來中美貿易將是一個反復斗爭與談判的過程,對其負面影響與發展趨勢我們要有充分的估計和準備。
關鍵詞:中美經貿摩擦;問題;發展趨勢
自2018年初以來,美國以提高關稅的形式實施了一系列單邊措施,導致受影響國家采取報復性措施,這在當代國際貿易制度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此背景下引發的中美經貿摩擦給國際貿易體系的演變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中美經貿摩擦并非簡單的貿易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提升到了道德之爭、理念之爭、規則之爭和人類命運之爭。
1中美經貿摩擦的過程與領域
第一階段:2018年3月8日,美當局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鋁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高額關稅,并于半月后正式生效。22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中國貿易實踐的301條款調查》,指出中國在技術轉移、產權領域和創新性行動、政策和實踐上,是“不合理或歧視性的,對美國商務形成負擔或限制”。23日,作為對美報復行動,中國公布了價值30億美元的加征關稅的美國產品清單。第二階段:美當局宣布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征收25%關稅,2018年6月15日公布細節,主要包括與“中國制造2025”計劃相關的產品,其中已于7月6日開始執行第一批340億美元,8月23日已執行第二批160億美元。6月16日,針對美國前日決定,中國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已于7月6日實施,8月23日已執行對其余160億美元商品的加征關稅[1];6月18日特朗普總統指示USTR確定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若中國報復美國行動,并拒絕改變貿易“不公平”做法,將額外征收10%的關稅。第三階段:2018年7月10日,特朗普下令USTR準備啟動程序,額外征收10%的關稅。2018年8月3日,針對美方措施,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規制和國際法精神與準則,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計劃對涉及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的美產商品,加征25%、20%、10%、5%的差別關稅[2]。第四階段:2018年9月24日,美當局正式征收額外10%的關稅,聲稱在2019年1月1日上升至25%。并做好向其他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關稅。中國反制行動隨后而來,對源自美國約600億美元的商品額外加征5%~10%的關稅,適時《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和中方立場》白皮書,闡明六項立場[3]。第五階段:2018年12月初在阿根廷首都舉行的G20會議上,中美就貿易摩擦達成共識,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暫時緩解了緊張局勢。根據美國的官方聲明,此舉規定了90天的期限,以便就技術轉讓、知識產權、非關稅壁壘和網絡盜竊等問題達成一項更全面的協議。
2中美經貿摩擦的核心問題
中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探索
摘要:截至去年11月3日,去年已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8億美元。有關人士指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異常嚴峻。本文首先以廣東省為例,來分析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其次,分析了國際貿易摩擦主要的特點。同時,從加快制度的調整和創新;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摩擦、爭端解決機制;突出重點,繼續抓好大案要案的應對;要講究策略,不斷改善應對方法;注重政治關系對貿易摩擦的解決,利用西方國家的院外民主爭取自身的貿易利益和產業、企業利益;要加強能力建設,提高運用規則的水平等方面就如何應對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問題貿易保護主義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世界經濟仍未復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繼續蔓延,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異常嚴峻。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截至去年11月3臼,去年已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8億美元。有關人士指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匯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本文就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進行探討。
二、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
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的國際大背景下,我國是國際貿易摩擦的多發地。2010年僅第一季度,就共有10個國家對中國發起19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調查,直接涉及中國出口金額12億美元。而回顧2009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116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額126億美元。2009年中國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占全球40%左右,反補貼占全球75%,外貿產業受國際摩擦沖擊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廣東省作為全國外貿大省,首當其沖,本文以廣東省為例,來分析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
貿易摩擦下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研究
摘要: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對中美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關于中美貿易戰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中美貿易失衡。因此本文就中美貿易失衡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美貿易發展的現狀,由此出發深入探討了中美貿易失衡的原因;研究表明中美貿易失衡主要有四個原因,分別是中美在經濟體制和要素稟賦上的差異、中美在全球價值鏈位置的不同和中美兩國統計方式的差別以及美國對其出口的嚴格管制;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提出了在面對貿易的失衡以及美國的管制的情況下,我國應如何應對這一困境。
關鍵詞:貿易順差;服務貿易;貿易失衡
一、中美貿易發展現狀
(一)中美貿易順差不斷升高。中美貿易摩擦對中美雙方產生的影響,備受國際社會關注。自1993年起中國對美國貿易由貿易逆差轉變為貿易順差,隨后至今,中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由下表我國近十年對美國進出口貿易額可以看到,中美貿易順差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中美貿易順差額達到2758.9億美元,占中國貿易總額的一半還多。貿易摩擦給我國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中美雙邊貿易額數據難免下降。據我國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美貿易順差9541.8億元,相比之前擴大了12%。中國外貿的整體情況依然保持增長。美國對長期以來的中美貿易順差產生不滿,但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并未緩解中美貿易順差,中美貿易順差反而呈增長之勢。(二)美國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在當今時代,中美貿易摩擦給經濟發展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服務業貿易發展更是如此,服務業的跨境直接投資因此減緩。近年來,中國服務業在國際大環境下獲得了飛速發展,服務貿易出口不斷增長。就目前來看,中國服務業的發展沒有獨特的國際競爭優勢,服務貿易失衡問題格外醒目。在我國服務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服務貿易逆差額也在激增,中國的服務貿易逆差額在2006年時為68億美元,十年時間翻了將近35倍,到2016年時貿易逆差額為2442億美元。與此同時,這十年美國的服務貿易順差756億美元飆升到2494億美元,擴大2.3倍;順差規模居全球首位。十年歷程,中美服務貿易總額增長3倍不止,而逆差更是增長33倍。截至5月份,中美服務貿易逆差額達到了230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
二、中美貿易順差產生的原因
(一)中美兩國經濟體制和資源稟賦不同。美國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兩國最根本的不同,除此之外,兩國地理環境文化習俗的差異等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兩國經濟發展產生影響。赫克歇爾-俄林在要素稟賦理論中提出,不同國家或者地區的要素稟賦對其貿易生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因而勞動力資源一直較為豐富。這就導致了我國長久以來著重點都在生產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與此相反的是美國的資本相對比較豐富,主要出口的產品是技術密集型產品等,不難看出中美兩國貿易具有互補性。正是由于這種貿易結構導致了中美貿易順差的出現。(二)統計誤差夸大貿易的不平衡。歷年來,中美兩國一直采取不同的統計方式,導致兩國的貿易數額一直有所差異,中美兩國各自統計的貿易額相差甚遠。以2006年為例,根據中方統計,中美貿易順差額為2508億美元,但美國商務部統計稱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3660億美元,美國的統計方式高估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額,貿易額被夸大了1152億美元。統計方式的不同尤其是美國在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方面的統計更是夸大了其對我國的貿易逆差。(三)中美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不同。中美兩國在國際上的分工各有不同,中國長期以來都以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處于產業鏈一個較低的位置,向美國出口的產品也主要是低附加值的產品。而美國以高端技術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如果從增加值的角度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值就比較低。另外,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優勢,使大批跨國貿易公司入駐中國,大部分的收益都被跨國公司收入囊中,中國只能獲得少部分加工收益??鐕镜拇嬖谝欢ǔ潭壬弦灿绊懥酥忻乐g的貿易失衡問題。(四)美國對出口的嚴格管制。美國是出口管制非常嚴格的一個國家。特朗普政府歷來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使得美國將我國視為威脅國家安全的戰略競爭對手,為此中美在貿易上采取各種管制措施。尤其在高新技術領域等方面的投資限制,是導致對中國貿易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的大門始終是面向世界敞開的。在高新技術這一方面美國可以在中國投資,但中國在進口美國高新技術的時候卻受到了一系列的限制。近年來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美國利用高新技術獲得極大發展,卻不愿分享這一成果,反而對中國出口有了更多的限制。美國對我國的貿易出口是帶有歧視性的,這樣一來中美貿易的失衡便會每況愈下。
民營企業國際貿易摩擦問題闡述
論文關鍵詞:溫州中小民營企業;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摩擦
論文提要:本文結合溫州中小民營企業的特點,提出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叭胧馈笔箿刂萁洕c世界經濟接軌,但在這個過程中,溫州經濟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即頻繁地遭遇貿易摩擦。面對多發的貿易摩擦現狀,溫州中小民營企業因自身條件限制往往無法從容應對,那么如何應對貿易摩擦,企業急于有自己力所能及又行之有效的思路與方法。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世紀九十年代前后,溫州大批中小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在各行業中各領風騷,發展后勁十足。據統計,溫州有10余萬家中小民營企業,他們對溫州經濟貢獻率高達90%??梢哉f,民營企業是溫州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是溫州活力之所在。近幾年來,溫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迅速,已成為溫州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但是國際貿易摩擦一直是困擾溫州企業的一個重大問題,尤其自我國加入WTO后,溫州許多拳頭出口產品在國際間連連遭遇來自民間和官方的國際貿易沖突,如打火機行業,最近日本擬出臺打火機CR法案;印尼涉及有關安全法令草案;歐盟過去提出打火機CR技術壁壘,近期又提出一些附帶要求;韓國已出臺打火機新規等。眼鏡行業,土耳其眼鏡特別監管;印度、阿根廷、巴西反傾銷調查等。另外,還有歐盟勞保鞋、皮鞋反傾銷、西班牙焚燒溫州鞋、俄羅斯查扣溫州鞋、美國的337調查,等等。一直以來,我國政府和溫州企業共同致力于應對這些貿易摩擦,但是這種貿易摩擦的應對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尷尬境地,從長期看,企業要尋求避免貿易摩擦的最佳方式。
二、溫州民營企業遭遇國際貿易摩擦的原因
一般認為,國際貿易摩擦的產生,有幾種外因,即:1、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我國外貿的高速增長;2、我國自身的經濟結構、經濟體制和外貿體制中存在的問題;3、我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
淺談企業國際貿易摩擦問題論文
摘要:中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越來越強。在國際市場風云變幻之中,中國企業成長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應對貿易摩擦的旅程總是深一腳,淺一腳,最后才能穩定。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本文通過對我國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增多原因的分析,淺析了一些應對貿易摩擦的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問題
所謂國際貿易摩擦就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國與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一般是一國的持續順差,另一國的逆差,或一國的貿易活動觸及或傷害另一國的產業。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競爭日漸激烈,當然就會產生摩擦。因此,貿易摩擦數量增多并不奇怪,這是貿易增長的必然反應。但應對貿易摩擦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冷靜對待、看清本質;另一方面要有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應努力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盡可能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開辟更廣泛的國際市場
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口產品都遭遇過技術貿易壁壘?!凹夹g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現代國際貿易中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規,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檢驗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過分嚴格的技術標準、衛生標準、商品包裝和標簽標準,從而提高產品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由于這類壁壘大量地以技術面目出現,因此常常會披上合法外衣,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如2009年,可以說是玩具壁壘提升最為頻繁的一年。包括歐美在內的主要玩具出口國紛紛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檢測法規指令,使玩具生產企業出口風險不斷加大。加拿大以往是我國第五大玩具出口國,但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增加,我國對之出口的玩具數量也在急速下滑。自2009年8月起,加拿大已降至我國主要玩具出口國第六位。
探究國內國際貿易摩擦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截至去年11月3日,去年已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8億美元。有關人士指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異常嚴峻。本文首先以廣東省為例,來分析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其次,分析了國際貿易摩擦主要的特點。同時,從加快制度的調整和創新;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摩擦、爭端解決機制;突出重點,繼續抓好大案要案的應對;要講究策略,不斷改善應對方法;注重政治關系對貿易摩擦的解決,利用西方國家的院外民主爭取自身的貿易利益和產業、企業利益;要加強能力建設,提高運用規則的水平等方面就如何應對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問題貿易保護主義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世界經濟仍未復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繼續蔓延,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形勢異常嚴峻。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截至去年11月3臼,去年已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產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8億美元。有關人士指出,國外對華貿易保護的領域正從貨物貿易向匯率問題、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領域擴展,貿易摩擦的爭執點也從單個產品向整個產業擴散。本文就我國國際貿易摩擦問題進行探討。
二、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
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的國際大背景下,我國是國際貿易摩擦的多發地。2010年僅第一季度,就共有10個國家對中國發起19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調查,直接涉及中國出口金額12億美元。而回顧2009年,共有22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116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保調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額126億美元。2009年中國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占全球40%左右,反補貼占全球75%,外貿產業受國際摩擦沖擊的嚴重程度可見一斑。廣東省作為全國外貿大省,首當其沖,本文以廣東省為例,來分析當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新動向。
國際貿易摩擦問題研討論文
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口產品都遭遇過技術貿易壁壘?!凹夹g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ierstoTrade,TBT),是現代國際貿易中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規,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檢驗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過分嚴格的技術標準、衛生標準、商品包裝和標簽標準,從而提高產品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由于這類壁壘大量地以技術面目出現,因此常常會披上合法外衣,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如2009年,可以說是玩具壁壘提升最為頻繁的一年。包括歐美在內的主要玩具出口國紛紛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檢測法規指令,使玩具生產企業出口風險不斷加大。加拿大以往是我國第五大玩具出口國,但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增加,我國對之出口的玩具數量也在急速下滑。自2009年8月起,加拿大已降至我國主要玩具出口國第六位。
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實質上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在技術上的差距,發達國家憑借自身在技術上的絕對優勢,不斷制定和修改各種標準,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如何縮小與發達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是我們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關鍵。
首先,企業應適時地了解各國產品的各種技術標準,從原有的出口增長過多依靠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的局面,轉變為提升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主。
其次,企業在開辟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方面,應積極“走出去”,規避和轉移沖突。
從戰后日本產業國際化發展歷程來看,20世紀70年代以來,日本開始大規模對外投資;從8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對外投資的重心轉移到了美國。我國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市場也開始加大“走出去”的力度:1999年,海爾決定在美國建廠,為此,海爾成為中國制造業中第一個在美國建廠的企業;浙江萬向集團先后收購美國舍勒公司和UAI公司,利用本土品牌和渠道成功地獲取美國市場;上海廣電集團和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組建合資銷售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推進自己的SVA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些成功的案例使我們更加堅定了“走出去”的決心?!白叱鋈ァ笨梢岳@過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摩擦,鞏固和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道路雖然崎嶇不平,但前途還是光明的。美國人有句俗語:“推到水里的人,能很快學會游泳?!笨鐕每偸巧钜荒_,淺一腳,最后才能穩住。我們只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逐步適應、不斷發展、謀求共贏,相信最后終究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要建立完善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三者分工合作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
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探討論文
摘要:中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能力越來越強。在國際市場風云變幻之中,中國企業成長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應對貿易摩擦的旅程總是深一腳,淺一腳,最后才能穩定。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本文通過對我國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增多原因的分析,淺析了一些應對貿易摩擦的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問題
所謂國際貿易摩擦就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國與國之間在進行貿易往來的過程中,在貿易平衡上所產生的,一般是一國的持續順差,另一國的逆差,或一國的貿易活動觸及或傷害另一國的產業。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競爭日漸激烈,當然就會產生摩擦。因此,貿易摩擦數量增多并不奇怪,這是貿易增長的必然反應。但應對貿易摩擦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冷靜對待、看清本質;另一方面要有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應努力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盡可能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開辟更廣泛的國際市場
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口產品都遭遇過技術貿易壁壘?!凹夹g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現代國際貿易中商品進口國在實施貿易進口管制時,通過頒布法律、法規,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檢驗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過分嚴格的技術標準、衛生標準、商品包裝和標簽標準,從而提高產品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由于這類壁壘大量地以技術面目出現,因此常常會披上合法外衣,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如2009年,可以說是玩具壁壘提升最為頻繁的一年。包括歐美在內的主要玩具出口國紛紛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檢測法規指令,使玩具生產企業出口風險不斷加大。加拿大以往是我國第五大玩具出口國,但隨著貿易壁壘的不斷增加,我國對之出口的玩具數量也在急速下滑。自2009年8月起,加拿大已降至我國主要玩具出口國第六位。
后危機時代貿易摩擦問題分析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今天,我國正在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但2008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持續蔓延,我國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貿易環境和不斷增多的貿易摩擦,使得我國的出口貿易阻力重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貿易摩擦現狀,探討后危機時代我國貿易摩擦的主要特點,嘗試提出應對的策略與建議,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貿易摩擦;特點;策略
一、后危機時代我國貿易摩擦的現狀及特點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的低迷,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貿易局勢日漸復雜和嚴峻。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我國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別國的貿易壁壘,使我國成為貿易摩擦的高發地,這也成為制約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主要障礙。
(一)貿易摩擦的形式趨于多樣化
金融危機爆發以前,貿易保護性措施主要采用“雙反條例”———即反傾銷反補貼附加稅。然而,隨著世界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式貿易保護性措施開始出現在我國的涉外產品中。例如對產品附加特別科學標準或者認證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以保護環境或自然資源的綠色貿易壁壘;以及打著維護知識產權旗號的知識產權壁壘等等。由此產生的貿易摩擦形式多樣、名目眾多,嚴重影響了我國產品的競爭力,預計以后的貿易保護手段還會更多樣化、隱形化,我國的貿易形勢越來越嚴峻。
中美貿易摩擦知識產權問題論文
摘要: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加入全球經濟化浪潮中的因素推動下,中美兩國政府已經意識到知識產權對兩國經貿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實際上,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不僅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也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中國已經把自主創新上升到國策,未來中國將向創新型的國家發展,要做到這一步,必須解決好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本文在參考了大量學者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中知識產權糾紛產生的原因,并針對性提出了一些參考性策略方案。
關鍵詞:執法力度權利人市場行為保護意識
一、中美知識產權制度比較
知識產權是人們對自己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它賦予創造者于一定期間內對其智力成果享有
排他性的使用權。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或版權)、商標權、專利權,其對象是人的心智,是人的智力的創造,屬于“智力成果權”,它是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精神財富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在改革開放前的幾十年里,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1978年以后,特別是中國自1986年開始復關談判以后,中國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改革開放政策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WTO的第143個成員時,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基本上已經全面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