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5:07: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陶瓷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陶瓷膜發展前景分析論文
1陶瓷膜技術發展概況
陶瓷膜也稱CT膜,是固態膜的一種,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東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開發引入市場。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Ti02和Si02等無機材料制備的多孔膜,其孔徑為2-50mm。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大,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特點,在食品工業、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業、石油化工、治金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銷售額以35%的年增長率發展著。陶瓷膜與同類的塑料制品相比,造價昂貴,但又具有許多優點,它堅硬、承受力強、耐用、不易阻寨,對具有化學侵害性液體和高溫清潔液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點就是價格昂貴目_制造過程復雜。
2004年7月,北美陶瓷技術公司順利完成了其價值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型雙磨盤研磨機的組裝,該設備在制備超薄陶瓷膜的生產技術上首屈一指,這同時也使得公司在制備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術大大提升。我國南京工業大學完成了低溫燒結多通道多孔陶瓷膜,該項目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陶瓷膜的質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溶劑、耐酸堿性能和機械強度高、容易再生等優點:在食品、生物、化工、能源和環保領域應用廣泛。但目前在其應用中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支撐體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種與紛繁復雜的現狀存在著矛后。目前商品化的陶瓷膜只有有限的幾種規格,這就對特定孔結構的陶瓷膜制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題組主要對以氧化鋁和特種燒結促進劑為起始原料,在1400℃的燒成溫度下制備出的支撐體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得到滲透性能、機械性能及耐腐性能統一的支撐體。他們還以原料性質預測支撐體的孔結構為目標,以支撐體的制備過程和微觀結構為基礎,建立了原料性質與支撐體孔隙率、孔徑分布之間的計算方法,為特定孔結構支撐體的定量制備提供了理論依據。
目前,己商品化的多孔陶瓷膜的構形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3種。平板膜主要用于小規模的工業生產和實驗室研究。管式膜組合起米形成類似于列管換熱器的形式,可增大膜裝填而積,但由于其強度問題,己逐步退出工業應用。規模應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構形,即在一圓截面上分布著多個通道,一般通道數為7,19和37。無機陶瓷膜的主要制備技術有:采用固態粒子燒結法制備載體及微濾膜,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各超濾膜:采用分相法制備玻璃膜:采用專門技術(如化學氣相沉積、無電鍍等)制備微孔膜或致密膜。其基本理論涉及材料學科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材料化學、固態離子學、材料加工等。
從發展趨勢米看,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發展主要在以下2方面:一是在多孔膜研究方而,進一步完善己商品化的無機超濾和微濾膜,發展具有分子篩分功能的納濾膜、氣體分離膜和滲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屬及其合金膜及具有離子混合傳導能力的固體電解質膜是研究的熱點。己經商品化的多孔膜主要是超濾和微濾膜,其制備方法以粒子燒結法和溶膠-凝膠法為主。前者主要用于制各微孔濾膜,應用廣泛的商品化A1203膜即是由粒子燒結法制備的。
2陶瓷膜的廣泛應用
陶瓷膜發展前景分析論文
1陶瓷膜技術發展概況
陶瓷膜也稱CT膜,是固態膜的一種,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東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開發引入市場。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Ti02和Si02等無機材料制備的多孔膜,其孔徑為2-50mm。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大,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特點,在食品工業、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業、石油化工、治金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銷售額以35%的年增長率發展著。陶瓷膜與同類的塑料制品相比,造價昂貴,但又具有許多優點,它堅硬、承受力強、耐用、不易阻寨,對具有化學侵害性液體和高溫清潔液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點就是價格昂貴目_制造過程復雜。
2004年7月,北美陶瓷技術公司順利完成了其價值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型雙磨盤研磨機的組裝,該設備在制備超薄陶瓷膜的生產技術上首屈一指,這同時也使得公司在制備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術大大提升。我國南京工業大學完成了低溫燒結多通道多孔陶瓷膜,該項目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陶瓷膜的質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溶劑、耐酸堿性能和機械強度高、容易再生等優點:在食品、生物、化工、能源和環保領域應用廣泛。但目前在其應用中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支撐體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種與紛繁復雜的現狀存在著矛后。目前商品化的陶瓷膜只有有限的幾種規格,這就對特定孔結構的陶瓷膜制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題組主要對以氧化鋁和特種燒結促進劑為起始原料,在1400℃的燒成溫度下制備出的支撐體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得到滲透性能、機械性能及耐腐性能統一的支撐體。他們還以原料性質預測支撐體的孔結構為目標,以支撐體的制備過程和微觀結構為基礎,建立了原料性質與支撐體孔隙率、孔徑分布之間的計算方法,為特定孔結構支撐體的定量制備提供了理論依據。
目前,己商品化的多孔陶瓷膜的構形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3種。平板膜主要用于小規模的工業生產和實驗室研究。管式膜組合起米形成類似于列管換熱器的形式,可增大膜裝填而積,但由于其強度問題,己逐步退出工業應用。規模應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構形,即在一圓截面上分布著多個通道,一般通道數為7,19和37。無機陶瓷膜的主要制備技術有:采用固態粒子燒結法制備載體及微濾膜,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各超濾膜:采用分相法制備玻璃膜:采用專門技術(如化學氣相沉積、無電鍍等)制備微孔膜或致密膜。其基本理論涉及材料學科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材料化學、固態離子學、材料加工等。
從發展趨勢米看,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發展主要在以下2方面:一是在多孔膜研究方而,進一步完善己商品化的無機超濾和微濾膜,發展具有分子篩分功能的納濾膜、氣體分離膜和滲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屬及其合金膜及具有離子混合傳導能力的固體電解質膜是研究的熱點。己經商品化的多孔膜主要是超濾和微濾膜,其制備方法以粒子燒結法和溶膠-凝膠法為主。前者主要用于制各微孔濾膜,應用廣泛的商品化A1203膜即是由粒子燒結法制備的。
2陶瓷膜的廣泛應用
陶瓷模-一種前景廣闊的新材料
陶瓷膜---一種前景廣闊的新材料
陶瓷膜也稱CT膜,是固態膜的一種,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東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開發引入市場。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Ti02和Si02等無機材料制備的多孔膜,其孔徑為2-50mm。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大,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特點,在食品工業、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業、石油化工、治金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銷售額以35%的年增長率發展著。陶瓷膜與同類的塑料制品相比,造價昂貴,但又具有許多優點,它堅硬、承受力強、耐用、不易阻寨,對具有化學侵害性液體和高溫清潔液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點就是價格昂貴目_制造過程復雜。
****年*月,北美陶瓷技術公司順利完成了其價值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型雙磨盤研磨機的組裝,該設備在制備超薄陶瓷膜的生產技術上首屈一指,這同時也使得公司在制備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術大大提升。我國南京工業大學完成了低溫燒結多通道多孔陶瓷膜,該項目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陶瓷膜的質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溶劑、耐酸堿性能和機械強度高、容易再生等優點:在食品、生物、化工、能源和環保領域應用廣泛。但目前在其應用中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支撐體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種與紛繁復雜的現狀存在著矛后。目前商品化的陶瓷膜只有有限的幾種規格,這就對特定孔結構的陶瓷膜制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題組主要對以氧化鋁和特種燒結促進劑為起始原料,在1400℃的燒成溫度下制備出的支撐體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得到滲透性能、機械性能及耐腐性能統一的支撐體。他們還以原料性質預測支撐體的孔結構為目標,以支撐體的制備過程和微觀結構為基礎,建立了原料性質與支撐體孔隙率、孔徑分布之間的計算方法,為特定孔結構支撐體的定量制備提供了理論依據。
目前,己商品化的多孔陶瓷膜的構形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3種。平板膜主要用于小規模的工業生產和實驗室研究。管式膜組合起米形成類似于列管換熱器的形式,可增大膜裝填而積,但由于其強度問題,己逐步退出工業應用。規模應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構形,即在一圓截面上分布著多個通道,一般通道數為7,19和37。無機陶瓷膜的主要制備技術有:采用固態粒子燒結法制備載體及微濾膜,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各超濾膜:采用分相法制備玻璃膜:采用專門技術(如化學氣相沉積、無電鍍等)制備微孔膜或致密膜。其基本理論涉及材料學科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材料化學、固態離子學、材料加工等。
從發展趨勢米看,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發展主要在以下2方面:一是在多孔膜研究方而,進一步完善己商品化的無機超濾和微濾膜,發展具有分子篩分功能的納濾膜、氣體分離膜和滲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屬及其合金膜及具有離子混合傳導能力的固體電解質膜是研究的熱點。己經商品化的多孔膜主要是超濾和微濾膜,其制備方法以粒子燒結法和溶膠-凝膠法為主。前者主要用于制各微孔濾膜,應用廣泛的商品化A1203膜即是由粒子燒結法制備的。
2陶瓷膜的廣泛應用
透析前景廣闊的新材料
1陶瓷膜技術發展概況
陶瓷膜也稱CT膜,是固態膜的一種,最早由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和東洋油墨公司在1996年開發引入市場。陶瓷膜主要是A12O3,Zr02,Ti02和Si02等無機材料制備的多孔膜,其孔徑為2-50mm。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能耐酸、耐堿、耐有機溶劑:機械強度大,可反向沖洗:抗微生物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特點,在食品工業、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業、石油化工、治金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市場銷售額以35%的年增長率發展著。陶瓷膜與同類的塑料制品相比,造價昂貴,但又具有許多優點,它堅硬、承受力強、耐用、不易阻寨,對具有化學侵害性液體和高溫清潔液有更強的抵抗能力,其主要缺點就是價格昂貴目_制造過程復雜。
2004年7月,北美陶瓷技術公司順利完成了其價值超過500萬美元的新型雙磨盤研磨機的組裝,該設備在制備超薄陶瓷膜的生產技術上首屈一指,這同時也使得公司在制備超平、超完整陶瓷膜上的技術大大提升。我國南京工業大學完成了低溫燒結多通道多孔陶瓷膜,該項目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陶瓷膜的質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多孔陶瓷膜由于具有優異的耐高溫、耐溶劑、耐酸堿性能和機械強度高、容易再生等優點:在食品、生物、化工、能源和環保領域應用廣泛。但目前在其應用中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多孔陶瓷膜的高成本,尤其是支撐體材料的成本高:二是有限的陶瓷品種與紛繁復雜的現狀存在著矛后。目前商品化的陶瓷膜只有有限的幾種規格,這就對特定孔結構的陶瓷膜制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課題組主要對以氧化鋁和特種燒結促進劑為起始原料,在1400℃的燒成溫度下制備出的支撐體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得到滲透性能、機械性能及耐腐性能統一的支撐體。他們還以原料性質預測支撐體的孔結構為目標,以支撐體的制備過程和微觀結構為基礎,建立了原料性質與支撐體孔隙率、孔徑分布之間的計算方法,為特定孔結構支撐體的定量制備提供了理論依據。
目前,己商品化的多孔陶瓷膜的構形主要有平板、管式和多通道3種。平板膜主要用于小規模的工業生產和實驗室研究。管式膜組合起米形成類似于列管換熱器的形式,可增大膜裝填而積,但由于其強度問題,己逐步退出工業應用。規模應用的陶瓷膜,通常采用多通道構形,即在一圓截面上分布著多個通道,一般通道數為7,19和37。無機陶瓷膜的主要制備技術有:采用固態粒子燒結法制備載體及微濾膜,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各超濾膜:采用分相法制備玻璃膜:采用專門技術(如化學氣相沉積、無電鍍等)制備微孔膜或致密膜。其基本理論涉及材料學科的膠體與表面化學、材料化學、固態離子學、材料加工等。
從發展趨勢米看,陶瓷膜制備技術的發展主要在以下2方面:一是在多孔膜研究方而,進一步完善己商品化的無機超濾和微濾膜,發展具有分子篩分功能的納濾膜、氣體分離膜和滲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屬及其合金膜及具有離子混合傳導能力的固體電解質膜是研究的熱點。己經商品化的多孔膜主要是超濾和微濾膜,其制備方法以粒子燒結法和溶膠-凝膠法為主。前者主要用于制各微孔濾膜,應用廣泛的商品化A1203膜即是由粒子燒結法制備的。
2陶瓷膜的廣泛應用
冶金污水膜法處置技術特征與優勢
一、前言
鋼鐵企業的污(廢水)由于污染物成分復雜,在進行反滲透脫鹽處理時,若只采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如:中和、生化處理、混凝、澄清、介質過濾等)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往往無法滿足反滲透系統的進水水質要求,造成反滲透裝置的快速污堵及頻繁清洗。在常規水處理工藝的基礎上結合超濾處理工藝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則能夠大大降低反滲透裝置的污堵速度及清洗頻率,保證反滲透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為鋼鐵企業提供可替代新鮮水、鍋爐用水、工業工藝用水的高品質回用水在鋼鐵、冶煉和機加工等行業的諸多流程中(冷軋、熱軋、金屬加工、酸浸、拋光等)都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傳統的處理方法(化學破乳法、充氣浮選法以及各種重力分離法等)無法有效除油,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廢油污泥,不但不能達到污水排放標準、還具有處理工藝冗長,處理成本高,占地面積大等缺點。乳化油廢水成分非常復雜,主要含有礦物油、乳化劑、表面活性劑等,特別是油和油脂的含量很高,油份不但以微米和亞微米級大小的粒子存在,性質十分穩定,且含有很高的COD,直接排放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
由于含油廢水具有抗混凝性,傳統典型化學方法在處理油水分離上往往無能為力。凱發研發的專利膜產品與高效的膜分離處理技術,有效解決了含油廢水的分離難題。該技術能將乳化油強制截流,回收油、脫膜液和洗滌劑,出水經過進一步處理后達到排放或回用要求,甚至油、脫膜液和洗滌劑都可回收和循環使用。
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分離技術,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飛速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水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中水回用處理技術簡介
中水回用處理技術按其機理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中水回用技術通常需要多種處理技術的合理組合,即各種水處理方法結合起來深度處理污水,這是由于單一的某種水處理方法一般很難達到回用水水質的要求。目前,中水回用處理的基
鋼鐵企業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1鋼鐵企業廢水源及廢水特點
1.1鋼鐵企業廢水來源。鋼鐵企業的廢水主要來源于鋼鐵企業生產制品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水產生分布于鋼鐵生產的各個階段,不同生產階段會產生不同類型的廢水。例如,焦化廢水主要產生于焦爐熄焦和硝化生化系統中產生的廢水,高爐洗滌過程中產生的高爐洗滌水,還有含有大量廢棄物的轉爐煙廢棄水,以及軋鋼廢水等,這些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鐵皮,以及懸浮物和油類等。鋼鐵企業在進行軟化水、脫鹽操作和純水生產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濃鹽水。鋼廠冷卻系統的水循環中也會產生廢水。主了提高鋼鐵企業廢水處理的效率,做到對廢水的循環利用,必須對廢水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廢水的處理工藝復雜度不同,相比較來說冷卻水的處理復雜度較高,純水和軟件化水循環系統量水的處理難度相對較低。只有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才能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廢水處理,從而使廢水達到國家要求的排放標準,達到優化水處理和再利用的目標。[1]1.2鋼鐵企業廢水特點。鋼鐵企業廢水處理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廢水處理與資源化的再利用,不僅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而且還直接關系到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隨著鋼鐵企業規模的擴大,目前主要采用聯合設備進行污水處理的辦法,要求使用不同的設備來處理不同類型的廢水。目前主要用來進行鋼鐵企業廢水處理的設備有離心脫水機、提升泵、轉刷等設備。由于鋼鐵企業廢水處理是個循環性的系統,因此容易受到的相關干擾因素較多,特別是隨著鋼鐵企業廢水處理設備智能化水的日漸提高,設備損壞的維修成本也不斷上升。而且廢水處理環境相對復雜且工作環境較差,使得企業對設備檢修的難度加大,如何有效的在密閉的環境下安裝廢水處理設備,保證轉刷等設備的合理運轉,定期做好清潔成為重點。[2]
2鋼鐵企業廢水處理具體問題
2.1設備管理問題。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對資源型企業管理力度的加大,突顯出我國鋼鐵企業在環保排放管理方面的問題。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在排放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是處理環節增多,廢水處理過程相對復雜,而且廢水處理設備的更新速度較慢。鋼鐵企業還不能很好的解決龐大的廢水處理問題,有些企業還不能達到嚴苛的廢水處理標準要求。首先,鋼鐵企業在廢水處理設備的日常維護不到位,還沒能做到根據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對廢水處理技術進行必要的改良。鋼鐵企業應當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凈水使用量,同時控制好廢水的總量和提高污水的品質。其次,大量的廢水處理會增加廢水處理設備的損壞率,鋼鐵企業現有的廢水設備處理人員還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還需要加強廢水設備處理人員的培訓,還必須提高廢水設備維修人員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第三,廢水處理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時常出現一些小問題,但是當前對微小問題處理不到位,影響了廢水處理設備的整體正常運轉,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這些微小問題,可能導致設備使用壽命的縮減。[3]2.2缺乏操作規程。加強對廢水處理設備的定期維護,保證日常高速運轉的廢水處理設備處于穩定良好的運行狀態,還需要解決當前鋼鐵企業廢水設備維護規程不符合實際的問題。首先,應當解決當前鋼鐵企業廢水處理設備操作規程不完善,相關標準不嚴格等的問題,注重根據機器設備運轉的情況加大設備的清洗力度,注重及時處理設備的微小問題,加大對設備的檢修頻率。其次,當前鋼鐵企業維修人員對廢水設備的檢修積極性不高,沒能有效的在日常檢修過程中做深度檢查,現有的績效獎懲措施不能有效的激發維修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導致廢水處理設備的損壞率提高,不能正確的發揮相關設備的實際作用,因此影響了廢水處理的能力。第三,還有的鋼鐵企業不注重根據設備的規格進行必要的零部件儲備,往往廢水處理設備帶病運行,這給廢水處理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很可能導致緊急情況的發生,只有加大廢水處理設備的投入更新,提高操作流程的規格,提高設備保障水平,才能避免出現安全問題。[4]
3廢水處理與資源化主要技術
3.1懸浮物處理技術。廢水中的懸浮物是常見現象,有效的處理懸浮物質,可以收集鋼鐵企業生產有用資源,為鋼鐵企業節約生產成本。目前廢水處理中的懸浮物處理主要采用的是沉淀技術,常用的工藝是混凝深沉和過濾處理。主要通過增加一定的混凝劑、助凝劑來達到有效沉淀廢水中難以沉淀污染物,大部分的顆粒物以泥漿的形式從水池底部排出,清水從水池頂部排出。為了提高混凝處理的效率,混凝處理還于其它處理方法聯合使用,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曝氣混凝沉淀的方法,這樣可以將高爐內的煤氣直接轉化到沉淀池當中,從而使融解在水中的鹽類物質也分離出來。為了提高污水過濾的效果,還可以使用多道過濾網對廢水進行過濾,具體使用的有篩網、濾網、斜型篩等。3.2廢水中油處理技術。鋼鐵企業生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目前油的處理方法主要有氣浮法、吸附法、生化法。傳統的油處理方法不僅效果較差,而且成本相對較高,一直是造成廢水污染的重要問題。當前用于處理油的主要方法是陶瓷膜技術。陶瓷膜技術主要具有耐腐蝕、機械度高,孔徑分布窄等特點。陶瓷膜對于油的截留率較高,而且陶瓷膜在截留油脂后可以進行反復的沖洗。經濟陶瓷膜分離的油可以作為燃料使用,而且收集的效果較好,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是當前鋼鐵企業進行廢水處理和資源利用的重要方法。陶瓷膜的主要元件是由氧化鋁、二氧化硅等無機材料高溫燒結而成,主要依據的是篩分理論制作出的原料液在外側流動,小分子物質可以透過膜,大分子物質被截留純化,從而用于水處理的技術。而且陶瓷膜可以加收,材料可以被反復使用,使用壽命通常達15年。3.3廢水中鹽處理技術。對廢水中鹽的處理已經發展出較為成熟的藝,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離子交換鹽,膜分離等方法。由于鋼鐵企業廢水中的鹽的含量相對較高,而采用離子交換的方法成本較大,而且除鹽率相對低,采用蒸餾的方法來提取鹽,可以適用于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以上兩種方法的鹽處理率相對較低,如果處理不當還會造成鹽分的污染問題。當前主要采用的昌滲透膜技術,通過滲透膜可以有效的分離出鹽,而且脫鹽率可以達到95%以上,滲透膜還具有滲透速度快,化學穩定性較等特點,通過滲透膜進行鹽處理,可以出高水質的可靠性。而且當前還普遍的采用雙膜法,注重通過調節池、V型濾池使廢水達到中水水質的指標。3.4廢水中酸處理技術。對廢水中酸的處理主要采用的是曝氣法,由于焦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酸的處理主要采用的是預曝、中和、氣浮、沉淀等操作方法。曝氣法有效的解決了以往中和法回收率低和回收物不能有效利用的問題。根據酸性物質的特點,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曝氣絮凝方法,加入絮凝劑后可以使混濁液混合均勻,從而使懸浮物進行相互碰撞,并且結合成塊,從而加快沉淀。為了提高曝氣的效果,還應當注重科學配比藥量。
醫用高值耗材規范化管理探討
據統計,目前我國醫用耗材費用約占醫院醫療費用40%~50%[1],總醫用耗材收入占比也居高不下,醫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經濟學意義上性價比不高問題突出。《關于印發全省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蘇衛辦醫政〔2017〕27號),要求醫院要嚴格整治醫用耗材的管理,特別是高值耗材。我院從醫用高值耗材入院后的使用周期管理體系的角度出發,堅持持續改進的理念,從準入前的循證分析、使用過程中的追溯管理、后期的評價分析三個方面來加強臨床醫用高值耗材的管理。
1高值耗材準入前的循證分析
“高值醫用耗材”主要指植介入類耗材,包括關節假體、心臟支架、導管、導絲等,在歐美國家這類器械被稱為醫生偏好器械。顧名思義,雖然醫院是這些器械的實際采購者,但是是由醫生決定對具體患者使用何種器械。由于這類器械占據了醫院供應成本的61%,所以越來越受到醫院管理者的關注[2]。一次性高值器具,由于價值較高,也被歸為高值耗材。高值耗材的耗占比在醫院整體耗占比中所占份額較大。耗占比既能體現醫院的醫療實力,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醫療費用的情況。在滿足醫院各??普9ぷ鞯那疤嵯?,如何減輕患者均次醫療費用,促進醫用高值耗材的合理使用,防止過度浪費擠占新技術的擴展,醫院管理者須重視高值耗材的準入。高值耗材的循證分析,在國外已形成HB-HTA模式,并已廣泛得到認可。HTA指專門基于特定醫院背景,來幫助醫院對各類衛生技術做管理決策而進行的衛生技術評估活動[3]。我國HTA起步尚晚,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在醫用耗材管理人員中普及推廣循證管理、衛生技術評估概念[3],無錫市人民醫院對Mini-HTA在醫院醫用器械評價中的運用做了深入分析[4]。HTA循證應用將會在高值耗材管理中幫助管理者做出最科學的決策。我院在探索建設醫用耗材循證管理體系時,將高值耗材的中標情況作為一個量化指標,同時自去年起,我院高值耗材的準入需在建立耗材簡易評估模式的醫用耗材管理小組會議上通過,與HB-HTA里的內部委員會類似。高值耗材的循證首先從查找文獻開始,以陶瓷膜封堵器與普通鈦鎳合金封堵器對比為例,對于臨床申請使用陶瓷膜封堵器,我們查文獻得知普通鎳鈦合金含鎳較高,較陶瓷膜封堵器相容性差,術后1個月血鎳濃度達最高值,術后6~9個月封堵器完全內皮化后血鎳濃度才降至術前水平,陶瓷膜封堵器血鎳濃度1個月內較置入普通鎳鈦合金封堵器明顯降低;而術后6個月基本無差異[5]。其取證的優勢不是很充分,新產品的價格較同類產品價格明顯偏高,預計科室消耗的成本將大幅增加,患者負擔增加,所以不建議心內科使用,心胸外科在小年齡組手術患者,考慮手術難度以及成功率,進行限量使用。
2高值耗材使用過程中追溯系統的溯源管理
我院2013年引入供應鏈管理理念,在手術室、DSA實施了醫用高值耗材追溯系統,采用條形碼為出廠廠家原唯一識別條形碼,配送商需由生產廠家逐級授權,杜絕醫用耗材的假冒、串貨等非法行為。該系統將高值耗材分為兩種類型進行管理:一種是備庫通用自購型高值耗材。采供中心掃碼入庫,條形碼分為主副碼,主條碼代表貨號,副條碼代表有效期等,此類物資直接入庫出庫發票核對。另一種是備庫預存量型高值耗材。采供中心掃碼入庫,在輸入病歷號,調取HIS手術數據后,根據術中已使用的耗材明細生成入庫單,其余自動退庫。該系統能夠完成高值耗材的閉環追溯管理,能追溯耗材批號使用者、使用醫生、使用手術名稱等信息。對于后期耗材的成本分析,以及耗材的不良事件有重大的意義,完善了耗材入院后全生命周期的監控。通過此系統的使用,能夠使得條碼與實物一一對應,并減少錯收費漏收費造成患者費用的差錯,同時減少手工登記,節省人力成本。
3高值耗材的評價分析
高鹽有機廢水處理現狀及應用
摘要: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高鹽有機廢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高鹽分和高有機含量可能會造成土壤的鹽漬化、水體富營養化、地下水污染,增加了人們安全生活造成了隱患。根據文獻資料,從高鹽有機廢水的處理技術著手,介紹了膜分離技術、熱法技術及其耦合技術的研究現狀,提出針對膜分離技術中膜材料、膜表面改性進行,解決熱法過程有機物溢出的問題,縮短熱法技術的工藝流程及降低能源的消耗,簡化耦合技術的操作及維護,最后針對前端研究技術的工業化應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鹽有機廢水;膜分離技術;熱法技術;耦合技術;工業化應用
高鹽有機廢水是指總含鹽量大于1%的廢水,主要來源為石油化工、煤化工、醫藥、印染等生產過程以及其他廢水處理過程如電滲析(ED)、納濾膜(NF)、反滲透(RO)等產生的高鹽廢水。此類廢水除了含有大量K+、Na+、Ca+、SO42-、Cl-、CO32-等游離態無機離子外,通常還含有大量的有機組分,如多環芳烴化合物、鹵代烴化合物、酚和甲醛類化合物等,廢水成分復雜、有毒性、有異味、色度大,可生化性差[1]。若不加以妥善處理,排放廢水將嚴重破壞土壤生態毒害農作物;污染河流和地下水資源,造成飲用水安全隱患。目前,高鹽有機廢水主要處理技術為膜處理技術、熱法處理技術及其耦合技術。
1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主要是靠膜的選擇透過性,分離水中的離子及有機物,從而得到清潔的淡水和濃縮的鹽水。膜和其他納米多孔材料被認為是解決全球缺水問題的關鍵技術[2]。隨著工業現代化生產的快速發展,常規膜材料難以應對高溫、高壓以及耐腐蝕的問題。因此,針對廢水特點及工藝條件,制備具有高效耐用的膜是膜分離技術的關鍵。根據材料類型,可將膜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為陶瓷膜,有機膜主要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1.1無機膜處理技術。無機膜是在其結構中含有金屬、氧化物或元素碳的膜,目前廣泛應用于水處理和海水淡化的膜是氧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鋯和碳膜[3-4]。無機膜的主要特點為抗污染能力強,化學穩定性好,機械強度大。金屬、金屬氧化物形成的膜表面致密,親水性好,不利于有機物的吸附,是無機膜抗污染能力強的主要因素。ZHONG等人[5]通過控制陶瓷膜表面的粗糙度,探究了不同陶瓷膜的表面粗糙度對含油污水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光滑的膜表面可減少在含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的膜污染情況。同樣,在TiO2復合陶瓷膜中,TiO2薄層增加了陶瓷膜表面羥基,從而增強了膜的親水性,以防止油滴粘附在其上,親水膜孔具有高的毛細管排斥力以防止油滴傳輸,因此阻礙表面吸附并減少膜污染傾向[6]。除了抗污染之外,膜表面的親水性還可增加膜分離過程中的截留率與通量。截留率與通量通常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截留率越高,膜孔越容易堵塞,水的通量就越低,所需要的推動力就越大。CHANG等人[7]通過原位沉淀法進行納米TiO2涂層,使納米粒子均勻分布在氧化鋁MF膜表面,增加膜表面的羥基。同時,HU等人[8]通過真空轉移法用GO(氧化石墨烯)改性氧化鋁膜,將GO涂層附著在氧化鋁膜孔表面上,改變表面親水性和電荷,以此使水加速穿過膜孔,實現了667L/(m2•h•bar)的高通量,油的截留率為98.7%。EBRAHIMI等人[9]研究了多種陶瓷膜組合工藝的預處理裝置,包括不對稱多層Al2O3和TiO2的陶瓷MF(微濾)膜,UF(超濾)膜和NF(納濾)膜,處理TOC為292mg/L、油含量為2.6mg/L的產出水(與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勘探相關的高鹽有機廢水)。以MF為預處理步驟,對含油量的總去除率可達93%,而UF和NF的總去除率分別可達99.5%和99.5%,TOC的去除率為49%。表1總結了不同陶瓷膜處理產出水的效果。1.2有機聚合物膜處理技術。有機聚合物膜的膜污染問題較無機膜更嚴重,且機械強度較無機膜低。但與無機膜相比,有機聚合物膜成本低,油水分離效率可達99.98%[14],并已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見表2。制備MF和UF膜最常用的聚合物是聚砜(PSO)、聚醚砜(PES)、聚丙烯腈(PAN)和醋酸纖維素(CA)[15]。與無機膜材料相同,有機膜材料也通過提高其親水性來降低膜污染,親水性材料對吸附的敏感性較低是公認的事實,所以它可以被認為是降低抗污性的關鍵。CHAKRABARTY等人[24]使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合成多孔、親水和低表面電荷的PSO膜,研究結果表明,所有膜對油的截留率均在90%以上,滲透液中的油濃度低于10mg/L。與PSO膜相比,PES膜有更高的耐熱性與剛性。RAHIMPOUR等人[25]利用醋酸鄰苯二甲酸纖維素(CAP)改善PES膜的親水性以增加膜的抗污染能力,選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為成孔劑,研究了不同加量的CAP后發現,PES/CAP為4:1、PVP加量為2%時,膜對蛋白質的截留率可達99%,且PVP使得PES膜具有更高的機械強度和更好的性能。在保持膜的抗污染、高截留、高純水滲透性的情況下,為提升膜的重復使用,簡化膜清洗步驟。MELBIAH等人[26]將PluronicF127(PF127)和無機碳酸鈣(CaCO3)納米粒子合成平板PAN基超濾膜,改性膜表面上的大量羥基與小孔相結合,顯著增加了水的滲透性和膜的抗污染能力,在CaCO3質量分數為0.75%時,膜的潤濕性、純水滲透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除油效率等均有顯著提升,且在簡單液壓沖洗后,通量可從63%提升至90%。最近,由于醋酸纖維素是一種環境友好,豐富的原料,具有高表面積與體積比、大孔隙率、表面功能靈活性、高透水性而正受到關注[27]。“天然”聚合物醋酸纖維膜通常不符合油水分離的(實際)要求;為了提高膜的性能,需要對纖維進行改性。MA等人[27]合成了一種超疏水聚酰亞胺/醋酸纖維素(PI/CA)膜,在重力作用下可進行油水分離,并且在經過10次分離后,分離水中的油含量也小于4mg/L。MA等人的研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在油水混合物的節能分離上具有重大意義。
2熱法技術
乳化液廢水處理論文
1前言
乳化液是一多相體系的溶液,由基礎油、乳化劑(表面活性)、添加劑和水稀釋后配制而成,由于加入了基礎油,外觀往往呈乳狀,所以稱為乳化液?,F如今,機械制造工業和金屬加工業不斷發展,乳化液被用于機器零件的切削、研磨工藝過程中,冷卻、潤滑或傳遞壓力的介質。乳化液循環多次使用后,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酸敗變質,需要定期更換,于是就形成了大量的乳化液廢水。乳化液廢水屬于危險廢棄物,特點是有機物濃度高、色度高、間歇排放、量少但污染強度大、難降解等。乳化液廢水由于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排入環境中不能自然降解,處理難度大,處理不當,對生態環境、動植物包括人類健康都有嚴重的危害。因此,對乳化液廢水處理技術的探討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乳化液廢水處理技術
工業上對乳化液進行單獨收集,集中處理。乳化液廢水處理難易程度取決于乳液中的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及處理要求。乳化液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物理化學法、化學法、生物法和其他方法。筆者對乳化液廢水處理技術進行綜述,以期為乳化液廢水廢水處理提供一定參考。
2.1物理法
2.1.1重力分離法重力分離法是廢水處理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重力法通過調節理化性質、離心分離、除油、沉淀和過濾等步驟實現油與水的分離。此方法通常適用于油水連續相黏度較小,密度差較大的廢水,常用的處理設施是隔油池。重力分離法的優點在于運行費用較低,缺陷是去除率較低,出水含油量高等。該方法一般作為乳化液的第一步處理。
新技術在冷軋廢水處理的應用
北京首鋼冷軋薄板生產線工程廢水處理站始建于2006年,隨著國家環保指標的不斷嚴格,廢水處理站于2015年進行了提標升級改造,并于2016年完成改造工作以及環保驗收工作。截至目前,廢水處理站運行穩定4年多,出水水質一直優于排放指標的要求,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北京首鋼冷軋薄板生產線工程公輔設施系統廢水處理站始建于2006年,廢水主要來源于酸洗—軋機機組、連續退火機組、熱鍍鋅機組、光整機等各生產機組,主要包括含酸廢水、含堿及油、乳化液廢水和含光整液廢水。同時廠區生活污水、中水站及循環水站等部分排污水也進入廢水站進行處理。廢水處理站于2015年進行了提標升級改造,處理后的廢水在最終排放口的水質達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地方標準(DB11/307-2013)》中表1的B排放限值。按照“污染物從源頭分開,進行分質處理”的系統分類原則,將廢水分為四個處理系統:含酸廢水系統、稀堿廢水系統、含油及光整液廢水系統、中水排污及生活污水系統。
一、改造前廢水排放水質指標及存在問題
改造前廢水排放水質指標懸浮物50毫克/升,BOD 20毫克/升,COD 60毫克/升,總有機碳20毫克/升,氨氮10毫克/升,石油類4毫克/升,總磷0.5毫克/升。改造前主要存在問題1、無機陶瓷膜超濾設備產水不穩定,運行成本高,耗電量大,陶瓷膜管容易斷裂,影響出水水質;2、無機陶瓷膜MBR設備運行穩定性差,經常出現堵塞,影響廢水處理水量且耗電量大;3、沉淀池出水懸浮物較高有時會發生污泥上浮現象,影響出水水質;4、催化氧化系統耗電量大,工藝復雜,運行成本高;5、工藝線較多,工藝復雜、造成現場操作維護工作量大。
二、改造后廢水排放水質指標及處理規模
廢水站設有一個總排口,處理后的廢水在最終排放口的水質達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的排放要求。懸浮物、BOD、COD、總有機碳、氨氮、石油類及總磷控制值比改造前有很大提升。懸浮物10毫克/升,BOD 6毫克/升,COD 30毫克/升,總有機碳12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總氮15毫克/升,石油類1毫克/升,總磷0.3毫克/升,氯化物500毫克/升,余氯8毫克/升??偟?、氯化物和余氯等污染物開始納入排放指標中。整個廢水站廢水共分為以下四個系統,總處理規模為180立方米/時,其中:含酸廢水處理系統:40立方米/時;稀堿廢水處理系統:50立方米/時;含油及光整液廢水處理系統:20立方米/時(含油廢水15立方米/時、光整液廢水5立方米/時);中水排污及生活污水處理系統:70立方米/時。
三、實施先進的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