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6:08: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淘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措施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與保增長、調結構結合起來,把淘汰落后產能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增強淘汰落后產能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發揮市場作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使落后產能順利退出。
(二)堅持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坎作用。依法淘汰落后產能。
(三)完善政策措施。強化政策約束和激勵。建立健全促進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關閉淘汰礦井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規范煤礦生產行為,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關于淘汰關閉落后煤礦有關文件精神,針對2008年我市煤礦行業安全監管重點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關閉淘汰礦井工作由市煤礦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各區(縣)煤礦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要組織紀檢、監察、煤炭、安監、公安、國土資源、環保、工商、稅務、供電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負責開展本轄區關閉淘汰礦井工作,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關閉淘汰礦井范圍
(一)自治區20**年底以前公告淘汰關閉的礦井,以及已關閉但未達到國務院關井“六條標準”的礦井。
(二)20**年9月煤炭生產許可證到期,生產能力9萬噸/年以下,未予以延續或經自治區批準延續至2008年4月底的礦井。
淘汰落后水泥生產通知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近年來,我省水泥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年,全省有水泥企業272戶,水泥生產能力6209萬噸,企業平均生產規模22.8萬噸,水泥實際產量33****萬噸;水泥熟料生產能力4657萬噸,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2008萬噸,占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43.1%。全省共有水泥窯379條,其中立窯288條,水泥熟料生產能力2227萬噸,占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47.8%;濕法窯23條,水泥熟料生產能力311.8萬噸,占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6.7%;干法中空窯5條,水泥熟料生產能力21萬噸,占全省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0.5%。全省水泥生產平均電耗110度/噸,水泥熟料生產平均煤耗140公斤標煤/噸。隨著我省水泥工業的快速發展,2007年以來,部分地區水泥市場出現供大于求、價格大幅跌落的現象;今年全省還將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1000萬噸以上,水泥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繼續加劇。
與此同時,我省水泥工業結構矛盾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現為經營粗放,生產集中程度低,資源和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嚴重,例如立窯等落后技術裝備所占比重超過54%,生產規模小于20萬噸的企業數占全部水泥生產企業的65.4%,水泥行業煤耗、電耗分別占全社會的11%和4.98%。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我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和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國家下達我省的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性指標,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做好我省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淘汰目標
到2010年,全省完成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不少于1****4萬噸。具體為:2007年453萬噸;2008年411萬噸;2009年不少于139萬噸;2010年不少于61萬噸。
促進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和任務
近期,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先后下發國發〔〕號和發〔〕號文件,部署了近三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目標務。市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對象是鋼鐵、造紙、酒精、煉油、化工、卷材、電力、水泥和鎂砂等9個行業。經前階段努力,有6個行業分別完成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目標和任務。
其它3個行業是市今后三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重點。按照國家和省產業政策規定及淘汰期限要求,將采取“分批淘汰、逐年落實”的辦法,促進市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1.電力行業。目前有3座熱電廠,其裝機容量均為落后產能,因是熱電聯產機組,故國家暫緩淘汰,原則上執行“以熱定電”政策,對非供熱期供電煤耗高出上年全省火電機組平均水平10%或高出全國火電機組平均水平15%的熱電聯產機組,實行限制發電或停止運行。在淘汰落后方面按照“先建設后關?!被颉跋雀脑旌箨P停”的原則予以逐步淘汰。市熱電廠待市規劃新建的華潤電廠正式運營后予以關停、拆除,另2座企業熱電廠目前尚無改造計劃。
2.水泥行業。目前有4戶企業,其裝置設備多為落后產能。按照國發〔〕號和發〔〕號文件要求,于三年內分批完成淘汰落后任務。
3.鎂砂行業。目前有14戶企業。其中電熔鎂砂爐電容量在1200千伏安以上的有19臺,其它41臺均在1200千伏安以下;煙塵排放濃度在20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有16臺,其余44臺無環保檢測報告。按發〔〕1號文件規定,到年底前淘汰1200千伏安及以下的電熔鎂砂爐、煙塵排放濃度大于200毫克/立方米的生產設備??h44臺電熔鎂砂爐無煙塵排放濃度監測報告其中41臺電熔鎂砂爐變壓器容量在1200千伏安以下,均為今年底前淘汰對象。對保留的鎂砂產能按照全省淘汰落后產能會議部署和省鎂砂辦要求,將通過“差別電價”進一步規范高耗能企業的發展。
村干部末位淘汰實施細則
為建立村干部反向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根據縣委組織部《關于印發村(社區)干部末位淘汰暫行辦法的通知》(組字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細則。
一、本細則所稱的村干部,系村在職在崗、領取固定工作補助的村工作人員。
二、本細則所稱末位淘汰是指在村干部年度績效考核中,第一年考核排名末位的,由鎮黨委進行誡勉談話,并取消當年度業績考核獎勵報酬;連續兩年考核排名末位的,由鎮黨委對其進行末位淘汰處理
三、村干部末位淘汰的操作程序:鎮黨委按照《年村“兩委”班子及村干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組織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經黨委會或黨政聯席會議研究確定年度末位淘汰對象;按村干部管理權限報縣委村建辦、縣民政局備案;宣布末位淘汰的處理決定;停止末位淘汰對象所負責的工作并停發其工作報酬和社會養老保險縣鄉財政補助。
四、村干部年度績效考核由村班子年度績效考核、平時工作考核、民主評議和創新工作組成,評分辦法為:
1、村干部年度績效考核評分=(所在村班子年度績效考核得分×考核系數)×70%+平時工作考核得分×15%+民主評議得分×15%+創新工作加分。
工業爐窯淘汰改造方案
為確保完成節能降耗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工業爐窯節能工程,根據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關于印發“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及《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現制定區年工業爐窯淘汰、改造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推動、企業為主、技術支持、政策激勵”的原則,全面推廣應用工業爐窯節能技術,推進節能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爐窯運行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二、現狀和主要目標
工業爐窯是我區主要的耗能裝備,類型復雜,設備相對陳舊老化,保溫效果差,排煙溫度高,效率低,具有很大的節能減排潛力。
圍繞區政府節能降耗目標任務,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企業為實施主體,大力推行爐窯余熱發電、富氧燃燒、高爐噴煤、爐窯窯體保溫等節能“四新”技術,淘汰落后爐窯設備,不斷提高工業爐窯整體節能水平。到年,通過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加強節能管理等措施,全區在用工業爐窯全部達到《評價企業合理用熱技術導則》要求,實現年節能6%以上節能目標。
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評細則
為確保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目標順利完成,根據《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辦法》,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辦法。
一、考核對象
縣、區人民政府。
二、考核內容
1.區域淘汰落后產能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區域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機構建設、機制建立、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
組長在產能淘汰大會講話
同志們:
一、近年來安排淘汰落后產能資金基本情況
鼓勵地方政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任務。2010年,中央財政設立了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電力、煉鐵、電解鋁、鐵合金、水泥等13個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給予獎勵。
財政2010年一次性安排淘汰落后產能資金3000萬元,為引導和鼓勵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加大節能投入。對電力、鋼鐵、煤炭、玻璃、造紙等行業列入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給予補助。
二、存在問題
一落后產能設備的處置缺乏有效監管。
淘汰燃煤鍋爐窯爐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年4月27日“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繼續實施山江湖工程推進綠色生態建設的若干實施意見》和《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省民人政府關于繼續實施山江湖工程推進綠色生態建設的若干實施意見的具體措施》的具體要求,逐步淘汰我區轄區燃煤鍋爐(窯爐),現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年底前,基本拆除我區轄區內4噸以下燃煤鍋爐。年底前,全部拆除轄區內4噸及4噸以上的燃煤鍋爐。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工作領導,成立區淘汰燃煤鍋爐(窯爐)專項行動指揮部。指揮部成員如下:
三、主要措施
末位淘汰制分析論文
一、從積極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作為一種績效管理制度在適當的條件和環境下有其積極作用:
(一)激勵員工,避免人浮于事。在任何部門的工作中,激勵必不可少。缺乏激勵的單位是效率低下的單位,而末位淘汰制是一種強勢管理,旨在給予員工一定的壓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有力的競爭使整個單位處于一種積極上進的狀態,克服了人浮于事的弊端,進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門效益。
(二)推動當前我國企業向前發展。企業對員工的管理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力成本階段。企業認為員工是成本,缺乏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多出效益,一味把員工工資壓低,這種階段是最原始的。第二階段,人力資源階段。企業逐漸認識到員工自覺干和被動干所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開始重視培訓,重視提高員工的能力。此階段的企業會制定各種有關員工激勵的制度,出臺不同的考評辦法。第三階段,人力資本階段。企業認識到要把人當做資產,實現資產增值。這時員工的革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最重要的?,F在國內許多企業正在從第一階段走向第二階段,有的還沒有走到。所以,目前實施末位淘汰制適應當前我國企業員工管理的現狀,能夠推動我國企業向前發展。
(三)精簡機構,有效分流。企業在處于人員過剩的情況下不免會有人浮于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精簡機構、有效分流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和直接的辦法。通過末位淘汰制,對不同績效級別的員工實施淘汰,這樣既兼顧了公平,又實現了機構的縮減(downsize)。可見,在企業人員過多的情況下,實施末位淘汰是分流員工、縮減組織的有效手段。
(四)有利于干部隊伍建設。在機關單位中干部隊伍建設一直是一個核心問題。在機關中實施末位淘汰制,在評估指標體系中加入人民群眾評價的因素,使人民有效的監督領導干部,使領導干部在任有壓力。這樣可以使領導干部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可以有效的把干部和職能部門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可以使清廉而有能力的干部等到應有的晉升??梢?,末位淘汰制在推進我國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功不可沒。總之,在企業中建立嚴格的員工競爭機制,實行末位淘汰制,能給員工以壓力,能在員工之間產生競爭氣氛,有利于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公司更富有朝氣和活力,同時有利于組織精簡,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成長;在機關單位中實施末位淘汰制對促進干部隊伍建設、提高職能部門的工作效能都有好處。末位淘汰制在一定條件和環境下是有其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