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22:22: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天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天津的舊時傳統節日

六月初六為“天貺節”,俗云:“六月六曬谷秀”。書香家庭于是日曝曬書畫、衣服等物,謂不生蛀蟲。天津鈴鐺閣也于是日曬經,稱“晾經會”。

夏至三庚入伏多在本月。初伏第一天,舊時自晨起即飲綠豆湯,謂不受暑。并以綠豆

湯洗幼兒,則幼兒夏日不生痱子。此日食面,稱入伏面。如有雨,或稱“初伏澆,末伏燒”,意謂旱兆;或云“初伏雨,伏伏雨”,意謂水大征兆。

此時已入雨季,十三日俗傳為分龍兵之日,即龍有勤龍懶龍之分。這天如有雨,即為勤龍值年,為久雨之兆;不雨則為懶龍值勤,為久晴之兆。外地分龍日多為五月二十,與天津民俗異。

廿日至廿八日,為諸神壽誕日,常多雨,稱連陰天。天津或謂廿八日為“禿尾巴老李”生日,必下大雨。

七月七日稱“巧節”。神話故事載牛郎織女是夕于天河相會,喜鵲蒙救命之恩皆去銀河搭“鵲橋”,或云小燕翻空為織女搭橋以便于牛郎與織女相會。七日晚有“乞巧會”,也稱“女兒節”。七夕,設果祭,女兒羅拜月下,或浮花針于水面,觀其影,曰“乞巧”;或在院中瓜棚架下月下花前引線穿針,能用線穿過針眼者,曰“乞巧”;或有用荷葉等物作承露盤者,系于庭,明日有蜘蛛在上結網者,曰“乞巧”。方法很多,不一一備載,今皆廢。七夕前后數日,各劇院競相爭演“天河配”,甚至用真牛上臺,以廣招徠。這些天如有小雨,則說老兩口子敘別情流了眼淚。

查看全文

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藍捷主任率副主任黃斌、黨政辦副主任賴華江赴廣州、天津開發區學習考察。天津開發區是經國家商務部組織對國家級主要開發區進行綜合評價連續七年位居榜首,而成為中國開發區的代表,廣州開發區則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組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區與國家級頂尖開發區也無法參照對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借鑒,可增強危機感,少走彎路,并樹立開發區發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的奇跡

1、經濟高速發展

天津開發區1984年創建時,劃了一塊鹽堿灘,產值僅為塘沽鹽廠500萬元。至1994年產值已達149億元,增長了2760倍,年平均增長率為85%,真正成為天津市經濟新增長點。2002年產值達1000億,占天津市總產值40%,每平方公里創造80億元產值,差不多是再造一個天津。2003年,天津開發區在累計開發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8平方公里、生活區9平方公里)面積上,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9.47億元,GDP445.23億元,財政收入93.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57億元,全區人均GDP2.3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后,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廣州開發區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長27.69%,高出母城廣州市13個百分點。廣州開發區計劃到2007年,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GDP600億元,人均GDP4萬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1:主要經濟指標(億元)

指標

查看全文

天津露營旅游開發

一、露營旅游

露營旅游是指擺脫傳統的行、住、食等方式,利用自帶設備或就地租賃設備,于特定的場所(露營地),開展野外休閑、觀光、度假、健身、娛樂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休閑活動。目前已成為旅游產業的新業態并表現出異常的活力。

(一)露營旅游國外發展現狀

美國現有露營地20000多個,房車保有量超過860萬輛,家庭房車擁有率近10%,露營種類繁多,能為房車旅行愛好者提供完善的服務。歐洲有露營地50000多個,房車擁有量超過533萬輛,2008年露營行業收入283.3億歐元。日本、韓國房車露營行業也快速發展并走向成熟,日本露營地超過1500個,韓國政府對房車露營行業加大了扶持力度,2010年建成的露營地中,僅政府投資的就有20家,每個露營地投放約50輛房車供游客租用。

(二)我國露營旅游發展狀況

目前,我國露營地約50個(含在建),房車保有量約3500輛,2009年房車銷售輛為600余輛,但同比增長速度超過20%?!蛾P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把旅游房車等旅游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大力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休閑、露營、高爾夫等各類戶外活動用品及賓館飯店專用產品,成為新的旅游消費熱點。表明露營旅游已經進入國家戰略層面,成為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可見,我國露營旅游發展雖處于起步階段但卻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支撐露營旅游發展的整體環境也正在形成。

查看全文

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藍捷主任率副主任黃斌、黨政辦副主任賴華江赴廣州、天津開發區學習考察。天津開發區是經國家商務部組織對國家級主要開發區進行綜合評價連續七年位居榜首,而成為中國開發區的代表,廣州開發區則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組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區與國家級頂尖開發區也無法參照對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借鑒,可增強危機感,少走彎路,并樹立開發區發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的奇跡

1、經濟高速發展

天津開發區1984年創建時,劃了一塊鹽堿灘,產值僅為塘沽鹽廠500萬元。至1994年產值已達149億元,增長了2760倍,年平均增長率為85%,真正成為天津市經濟新增長點。2002年產值達1000億,占天津市總產值40%,每平方公里創造80億元產值,差不多是再造一個天津。2003年,天津開發區在累計開發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8平方公里、生活區9平方公里)面積上,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9.47億元,GDP445.23億元,財政收入93.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57億元,全區人均GDP2.3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后,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廣州開發區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長27.69%,高出母城廣州市13個百分點。廣州開發區計劃到2007年,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GDP600億元,人均GDP4萬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1:主要經濟指標(億元)

指標

查看全文

天津古文化街改造優劣綜述

1天津古文化街的今昔對照與往日的喧囂相比,今天的天津古文化街顯得冷清了許多。

與現在古文化街的“繁華”相比,天津鼓樓南北東三條街的景象就更不值得一提。從一張張古文化街的老照片,以及文字記載中可知:在人群擁擠的古文化街中,糖人、手里糕、空竹、陀螺、面人這些現今幾乎滅絕的民間藝術隨處可見,小商小販推著車、撐著板、提著嗓門喊出地地道道的天津叫賣,這些東西現如今只留在照片、文字以及地道天津人的記憶中?,F如今,坑坑洼洼的青磚地面被換成平整滑亮的大理石鋪裝,人擠人的“雜亂”場面一去不復返,因為翻新的街道可以讓三輛轎車并肩開過,兩側低矮的一層平房被改成清一色二層樓閣……與古文化街改造同期建設的鼓樓南北東三街也不出所料的采用了相同的空間格局。改了模樣的古文化街,也失去了很多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氣。盡管令人惋惜,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現實。原因是多方面的:懷舊情緒總是讓人們希望城市中有些應該留住的東西;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使人們無暇去關注這些活古董;城市的更新沒有恰當的保留了原有的文脈和空間氛圍;經濟利益的刺激常常使人頭腦發熱,很多人好心卻做了壞事等等。在這諸多原因之中,本文將運用城市設計的三大理論對其更新的優劣進行評析。

2運用城市設計三大理論分析天津古文化街“失落”的原因

城市設計的三大理論(圖底理論、關聯耦合理論、行為場所理論)為我們分析城市空間結構、肌理特色和發展動態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本文運用三大理論,通過對比分析古文化街改造前后的空間特點和場所活力,試圖在城市設計層面找到其“蕭條”現狀的原因。

2.1運用圖底理論分析原因幾乎所有的當代城市設計理論都會論及“圖底關系”理論,認為圖底關系的好壞是判斷城市外部空間設計成敗的重要手段之一。RogerTrancik在《找尋失落的空間》一書中說:“圖底理論系研究地面建筑實體和開放虛體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的理論??刂茍D底關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間層級,理清都市內或地區內的空間結構。”建筑的外圍公共活動空間主要是由建筑本身的造型和體量限定出來的,或是由建筑與周圍建筑相配合限定出來的。建筑的造型和外圍空間形成圖底關系。在街區的營造過程中,建筑外圍活動空間無疑是表現的重點,應該處于“圖”的地位。天津文化街老城區拆遷以前,在大片灰瓦坡頂的民居襯托之下,古文化街是一條強勁有力的折線將地塊一分為二,垂直于古文化街的小巷,一條又一條的引入海河,圖形的美感正暗示了街道的文化張力,主次分明、條理清晰的圖畫正體現了它往日的喧囂與繁華。街道的活力展現的淋漓盡致,古文化街無可非議的成為地塊的主角占據“圖”的地位。改造后與街道相比,富有韻律感的現代建筑群顯然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如果我們在遠處高空俯視,建筑群的圖形地位更為明顯,若不特意標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那條隱藏在爭奇斗艷的現代建筑中的滄桑古街。相反,歷史上的古文化街卻顯得蒼勁有力了許多。城市更新使古文化街由“圖”變成了“底”,其失落的原因略見一斑。也許有人會辯解新的古文化街將更多的人流吸引到兩邊的建筑中去,但如此一來,“街”的味道就少了許多。當街不再是街的時候,古文化街原有的場所精神和文脈傳承也就所剩無幾了。

2.2運用關聯耦合理論分析原因關聯耦合理論也叫連接理論、聯系理論,其代表人物是Ed-mundBacon,他通過對無數優秀的城市設計范例的研究,指出城市的運動系統聯系了城市的建筑和空間,對塑造城市形態起著重要的作用。關聯耦合秩序的建立可分為兩個層次,即物質層面和內在動因。在物質層面上,關聯耦合表現為用線將客體要素加以組織和聯系,從而使彼此孤立的元素之間產生關聯;從內在動因來看,通常不僅僅是聯系線本身,更重要的是線上的各種流,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價值流的內在作用,將各空間要素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兩個層面上的聯系線共同形成一個“關聯域”,由于“線”的連接與控制作用,關聯域也就使得原來彼此不相干的元素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有序結構,從而建立了合理的空間秩序。從物質層面上看,古文化街周邊的交通比較便利,與其附近的大胡同、估衣街、新世界百貨、遠東百貨、鼓樓文化街、女人街商業區都有較好的聯系。但這些商業的點、線、面松散的分布在方圓幾千米的廣袤土地上,并沒有形成良好的聚集效應和區域優勢。由于其分散的布局,游客經常由于懶于長途跋涉而放棄繼續購物,從而造成隱形的商業損失。而與古文化街相毗鄰的區域,在功能上缺乏與其相得益彰的商業,雖有聯系但沒有互融。

查看全文

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藍捷主任率副主任黃斌、黨政辦副主任賴華江赴廣州、天津開發區學習考察。天津開發區是經國家商務部組織對國家級主要開發區進行綜合評價連續七年位居榜首,而成為中國開發區的代表,廣州開發區則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組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區與國家級頂尖開發區也無法參照對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借鑒,可增強危機感,少走彎路,并樹立開發區發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的奇跡

1、經濟高速發展

天津開發區1984年創建時,劃了一塊鹽堿灘,產值僅為塘沽鹽廠500萬元。至1994年產值已達149億元,增長了2760倍,年平均增長率為85%,真正成為天津市經濟新增長點。2002年產值達1000億,占天津市總產值40%,每平方公里創造80億元產值,差不多是再造一個天津。2003年,天津開發區在累計開發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8平方公里、生活區9平方公里)面積上,實現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249.47億元,GDP445.23億元,財政收入93.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6.57億元,全區人均GDP2.3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后,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廣州開發區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長27.69%,高出母城廣州市13個百分點。廣州開發區計劃到2007年,工業產值達1700億元,GDP600億元,人均GDP4萬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表1:主要經濟指標(億元)

指標

查看全文

天津新城交通分析與對策

1北部新城規劃概況

《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調整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定位,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其中對中心城區的發展定位為順應京津同城化的趨勢,未來中心城區將承擔北京部分區域服務職能,成為京津世界(全球)城市的重要組成,見圖1。為支撐空間發展戰略,天津市市域綜合交通規劃確定了中心城區二環十四射加聯絡線的快速路骨架路網。其中外環線東北部調線與現狀外環線的西路、南路和東路共同構成天津市新的快速外環線,新外環較老外環將增加約90km2的城區范圍,這一區域就是天津市即將大力開發的北部新城,其建成后將與中心城區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北部新城地區位于現狀外環以外,屬于“邊緣區位”,隨著新的環線的建設,北部新城將調整為天津市的“門戶地區”。北部新城開發建設可能撬動中心城區密集功能的松動與外溢,推動中心城區相關城市問題的緩解。

2北部新城交通規劃

天津市市域綜合交通規劃中對快速路系統規劃為二環十四射的骨架路網結構,其中“二環”分別為快速內環和快速外環,快速內環由快速路東南半環、西北半環和現狀外環線的北外環共同組成。快速外環即現狀外環線升級改造后與東北部調線所構成的快速環線?!笆纳洹敝械慕蛩E快速、志成道延長線、津圍快速均位于北部新城區域,見圖2。

3交通存在的問題

目前,北部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系通道4條,包括津榆公路、津圍公路、津薊路、北倉道延長線;京津塘高速公路出入口2處(宜興埠與金鐘河收費站);地鐵M3線。北部新城緊鄰中心城區、位于京濱產業帶中段,兼有京津塘高速和濱海國際機場等交通優勢條件,但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其與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的巨大阻礙,京津塘高速在天津市市域范圍的路線長17.2km,其間設置有兩處互通式立交,即宜興埠互通、金鐘路互通,同時緊鄰東北部調線東側設有機場互通;全線設有高架橋一處,即金鐘路高架橋,橋梁全長3.8km。宜興埠互通原設計為被交路津圍公路上跨京津塘高速的半苜蓿葉,隨著天津市外環線的建設,津圍公路與外環線交叉處增設外環線下穿津圍路的全苜蓿葉型互通,同時在京津塘高速半苜蓿上增設喇叭,共同構成互通群。被交路現為城市主干路,人車混行,互通匝道間交織嚴重,造成宜興埠互通區交通混羅,通行能力較低。金鐘路高架橋為京津塘上跨北環鐵路、金鐘河大街而設置的特大橋。金鐘路互通被交路為金鐘河大街,橫貫天津市南北,其向北延伸與津薊高速公路相接(津薊高速公路市區段為快速路,規劃新線為改移至津薊快速),其與京津塘交叉處設雙喇叭互通,與外環線上跨金鐘河大街處設置的全苜蓿葉互通組成互通群。京津塘高速公路在天津市區段互通交通流主要通過外環線進行集散,從而造成了外環線客貨混雜,功能不明確,事故頻發,交通壓力大。其他路段路基填土較低,局部設置相交路下挖的機耕通道,凈空多為2.5m。必須打通京津塘高速公路屏障,才能解決北部新城與中心城區之間的阻礙,加強與京濱產業帶和周邊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系。緊鄰京津塘高速為現狀外環線,該段外環線遠期規劃為快速路并且是快速內環的組成部分。作為全部控制出入的快速路系統,同樣會對中心城區與北部新城之間的聯系造成不便。因此必須對該段外環線的功能定位進行重新研究,結合京津塘高速改造方案,打通與北部新城的通道,真正做到中心城區與北部新城之間的無障礙溝通。

查看全文

天津近代銀行建筑研究

[摘要]本文以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中的22幢近代銀行建筑為研究對象,對其歷史信息、建筑布局、形態及立面細部進行梳理。筆者擬從其形態上的“三段式”特征入手,對現存天津近代銀行建筑的屋頂組織、柱式分布、門窗形式等細部信息情況進行橫向類比,以期對天津近代銀行建筑的設計手法形成系統性認知。

[關鍵詞]天津近代;銀行建筑;三段式;類比分析;拓撲對

近代建筑研究往往以宏觀的風格研究為主要切入點,本文擬從建筑設計中觀層次的立面形式入手,對天津近代銀行建筑的設計手法進行梳理和總結,以期對其建立更加系統的認知。

1近代銀行建筑與“三段式”形式概述

擇定近代銀行建筑為研究對象原因主要有三:(1)銀行建筑作為舶來公共建筑類型,出現時間較晚,功能明確、穩定,立面處理手法普適性強,主要建筑元素統一,且幾乎不存在因使用便利而導致的立面改變。(2)天津的銀行建筑分布集中、建設年代相近,在立面顏色、材質選擇上自發接近,天然具有整體的一致性,可以為中觀立面分析削減部分干擾因素。(3)銀行建筑的堅固性和耐久性要求較其他類型建筑高,因而設計者多為大中型設計機構,圖紙更加齊全、設計更加完備且建筑保存更優。

2橫向“三段式”與建筑整體形態

查看全文

天津:職業技術人才需求火

從兩年前開始,全國不少媒體就紛紛以“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遭遇冬季”為題,反映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然而最近記者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就業洽談會的現場了解到,這所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平均每人都有三到五個就業意向可供自己選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記者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就業洽談會現場了解到,這里的學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在內的不少大中型企業、學校參與招聘人才。一些學生手里握著幾家單位的宣傳資料,為不知選擇哪里而大費腦筋。學院黨委書記吳炳岳告訴記者,這次招聘會一共有多個單位前來招聘,機械、數控、自動化、電子專業的學生簡直是供不應求,基本上已經接近:到:的需求,按照目前的情況看,今年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的一次就業律將達到。

級機械制造工藝教育專業楊軼峰、鄭舟杰、韓杰等幾個同學分別被北京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創維集團和上海中德教育中心錄用,而像他們這種情況在班里絕不是少數。

究其原因,吳書記向記者解釋說,因為教育具有超前性和先導性,學校培養的人才一定要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結合起來。按照全國來講,要在三年時間培養萬技師,所以面對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

在這次就業洽談會上,職業技術示范學院還在天津院校中首開先例,專門為展示學生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動手能力開設了技能展示區,讓學生“真刀實槍”地展示自己,也讓用人單位更能深入了解學生動手能力,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湖南株洲一家技工學校負責人認為,用人單位在選畢業生的時候,首先是要看他的操作能力。作為培養技術工人的院校,操作更應該是第一需要,所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的這種做法,為用人單位與學生更深入地交流提供了機會。

此外,就業洽談會上還劃分出了合作辦學洽談區,學院今后要實施訂單式培養,定向培養的一個合作辦學體系,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用人單位預定哪個專業的學生就定向培養那個專業的學生。到時,學生挑選用人單位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正?,F象。

查看全文

天津農業發展融資機制模式研討

摘要:設施農業的發展,涉及土地、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諸多要素,最終都可歸結為貨幣化的資金供給問題。本文立足天津設施農業發展的環境,在研究國內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天津設施農業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和項目融資模式,對融資機制的創新和小額信貸等融資模式的運用,也做了初步的研究。

關鍵詞:設施農業融資機制融資模式

設施農業開辟了我國農作制度發展的新領域,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漸突出。天津市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資源配置條件,設施農業生產的發展受到政府的重視,在薊縣、寶坻等縣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設施農業在向規?;A段發展時,資金如何保障,各資源主體間的關系如何處理,都涉及到融資機制和融資模式等融資問題。天津市只有解決好融資問題,設施農業的產業升級所遇到的資金瓶頸才會被有效打開。

一、設施農業融資問題概述

設施農業又叫設施型農作制度,是通過人工構造的設施,采用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改造自然的微環境,為動、植物等農業生產提供相對可控制甚至最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水肥和氣等環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實現高產、高效生產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設施農業生產初始投入的基本要素包括土地供給、資金供給、技術供給和勞動力供給。在市場化條件下,這些要素供給最終都歸結為資金的供給。發展設施農業投入是關鍵,資金是難題。因此,設施農業的融資問題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設施農業融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各資源主體間的資金供給關系即融資機制問題;二是設施農業項目的資金以何種方式籌集即融資模式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