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8:07: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生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索新生兒黃疸問題

摘要:目的:探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降低新生兒黃疸指數的效果。方法:選擇130例剖宮產正常足月新生兒,按出生順序隨機分為干預組(65例)和對照組(65例),兩組新生兒均進行母乳喂養、常規護理,干預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結合撫觸、游泳護理,直至出院。每日經皮測黃疸指數值,并觀察記錄新生兒第1次排胎便時間及胎便轉黃時間。結果:干預組新生兒黃疸指數低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第1次排胎便時間及胎便轉黃時間提前,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減少病理性黃疸的發生。

關鍵詞:黃疸;早期喂養;游泳;撫觸;護理干預;新生兒

黃疸是指高膽紅素血癥,臨床表現即血中膽紅素增高而使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若血清中未結合膽紅素過高,可引起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后遺癥,甚至威脅新生兒的生命?,F將我院產科對130例新生兒進行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王小環.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將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產科出生的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兒,根據出生順序,單號為干預組(65例),雙號為對照組(65例),出生體重2.5~4.0kg,Apgar''''s評分≥8分,男嬰69例,女嬰61例,外觀無畸形,新生兒出生時無窒息、產傷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母親年齡21~33歲,無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兩組性別、體重、胎齡、Apga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分層培訓分析

摘要:目的基于護士技能發展模式,就新生兒科各層級護士操作培訓需求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為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金數據”二維碼掃碼作答方式,對64名新生兒科護士進行操作培訓需求調查。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探討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的差異。結果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培訓需求較高,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新生兒科護士層級、崗位、自評工作勝任情況、接受培訓意愿、操作培訓最高需求各不相同。結論基于技能發展模式,在新生兒科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分層技能培訓,滿足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

關鍵詞:技能發展模式;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需求

1980年,Dreyfus等提出技能發展模式,認為在技能獲得與發展方面,學習者要經歷5個階段,從生手、進階、勝任、精通到專家[1]。基于技能發展模式,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率先提出了能級進階模式[2],我國也在近年提出了能級進階模式及分層培訓[3]?!度珖o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4],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根據護士臨床服務能力,結合職稱等對其進行分層培訓。分級別、分層次培訓是保證培訓質量的良好方法[5]。魏芳等[6]對臨床護理人員分層培訓方法進行探討及效果評價,但有關新生兒科護士分層培訓需求的相關研究并不多見。本文通過對不同層級新生兒科護士操作培訓需求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為護理管理者有針對性地制訂干預措施實行分層培訓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取整群抽樣方法,對某婦產兒??漆t院新生兒科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1)在本院新生兒科工作,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2)在崗且愿意參加本次研究;(3)無嚴重身心疾病。排除標準:(1)護理輪轉人員;(2)不符合以上任何一項納入標準者。護理部按照臨床護士的工作年限、職稱、學歷、技術水平和能力,將其分為CN1、CN2、CN3、CN44個級別。新生兒科共有護士69名,除3名護士長及2名護士長助理外,調查對象共64名,其中CN1護士23名,CN2護士27名,CN3護士14名。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確定新生兒科護士??撇僮骷寄芘嘤杻热?,采用問卷調查表調查其操作培訓需求現狀,分析影響因素。1.3調查工具。自行設計調查表,包括一般情況調查表及新生兒科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問卷。1.3.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9個項目,分別為性別、年齡、工作年限、職稱、目前層級、目前學歷、崗位、接受培訓的意愿、自評工作勝任情況。1.3.2培訓需求問卷。自行研制新生兒科不同層級護士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由5位護理專家先后多次對內容進行審閱、修改,最終問卷專家評價內容效度為0.954,Cronbach′sα系數為0.968,重測信度為0.835。問卷共有兩個維度,分別是新生兒臨床護理基礎技能及??萍寄堋F渲蠧N1有30個條目,CN2有22個條目,CN3有12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0分為不需要,1分為不太需要,2分為一般,3分為需要,4分為非常需要,分數越高說明需求程度越高。1.4資料收集方法。研究者將問卷內容輸入到“金數據”后生成二維碼,發至新生兒科護士微信群,向護士說明調查目的,要求其通過掃碼形式自愿參與填寫。共回收64份,有效問卷64份,有效回收率100.0%。1.5質量控制。成立課題指導小組,由5人組成,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4人。主要任務是擬定研究主題,確定調查內容,收集并統計分析調查結果。

2統計學方法

查看全文

新生兒疾病篩查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100例在我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兒采用以往直刺采血法,100例采用現在定位斜刺采血法,它們的平均年齡74.5h,平均體重3215g。男44例,女56例,均系足月新生兒,無其他合并癥,出生后吸吮力好。

1.2采血時間新生兒出生72h后,4天之內,采血前應停用抗生素及含碘藥物、制劑并要充分哺乳。若在哺乳前無蛋白質負荷的情況下采血,會出現苯丙酮尿癥(PKU)篩查的假陽性,72h后血樣可避免生理性促甲狀腺素(TSH)上升,并可防止生理性促甲狀腺素上升延遲患兒的假陰性。

1.3采用方法采集時盡量避免家屬在場觀看,以免新生兒哭鬧引起家屬緊張不安,無形中又增加了護士的壓力,影響采血的成功率。運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新生兒沐浴后,將新生兒平臥,操作者左手推住新生兒左足,暴露足底,右手輕輕的按摩或熱毛巾敷足底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酒精棉簽消毒采血部位待干,右手持采血針沿新生兒足踝外側向足底外側緣做垂直線,此線與足底外側緣交界為采血點,沿此點進針,針頭與皮膚呈40°~45°斜刺進針,深度0.5~1.5mm,不要用力擠壓,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滲透至濾紙背面,血斑標本合格。

2結果

2.1一針成功率采用足底定位斜刺法,一針采血,血量滲透均勻,血斑直徑≥8mm,定位斜刺采血法100例,一針成功99例,成功率99%。

查看全文

新生兒窒息搶救論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總結我院產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活產新生兒2010例,窒息兒126例,窒息發生率6.27%,其中,剖宮產18例,胎吸8例,宮內窘迫22例,正常分娩78例。重度窒息20例,占窒息總人數的15.87%。對輕度窒息兒給予清理呼吸道、觸覺刺激和常壓給氧后很快恢復正常,對羊水Ⅲ度糞染及重度窒息兒則給早期氣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正壓給氧部分配合胸外按壓或藥物等搶救。經積極搶救,精心護理,96例治愈,28例轉新生兒科,死亡2例。妊高征合并胎盤早剝新生兒娩出重度窒息死亡1例,臍帶脫垂死亡1例。

1.2窒息診斷標準

可按新生兒生后1min內Apgar評分法來衡量窒息的輕重程度。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2]。如生后1min評8~10分,數分鐘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屬窒息。

2搶救措施

查看全文

小議新生兒復蘇及護理

近年來,隨若同產醫學的發展,新生兒復蘇技術在不斷地提高,故對實施新生兒復蘇人員的要求:

1.必須熟悉新生兒的呼吸和循環生理及缺氧窒息的病理改變。

2.必須切實掌握新生兒復蘇對象及缺氧窒息的診斷技術。

3.必須熟悉新生兒復蘇的各種步驟及有關操作技術和藥物的應用。

4.必須熟悉掌握有關新生兒的監測技術。

一、新生兒常見的缺氧窒息原因

查看全文

新生兒腦缺氧治療論文

摘要:白蛋白腦水腫是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患兒腦組織的主要病理生理變化。傳統的處理方法主要采用甘露醇脫水以糾正腦水腫,我科采用首劑甘露醇加后繼輸注白蛋白的方法治療新生兒HIE18例,效果良好。

關鍵詞:缺氧缺血性腦??;腦水腫;甘露醇;

一、資料與方法

我科2003年10月~2005年8月共收治新生兒112例,選取39例有明確窒息病史經臨床及頭顱CT檢查確診為HIE、腦水腫的新生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8例,其中早產兒4例,足月產14例;剖宮產6例,自然分娩12例。對照組21例,早產兒8例,足月產13例;剖宮產12例,自然分娩9例。兩組新生兒出生體重無明顯差異(P>0.05)。所有患兒均給予新生兒HIE、腦水腫常規及支持治療。對照組甘露醇用量為每次0.5~0.75g/kg體重,根據癥狀輕重3~4次/d,靜脈注射,視病情變化調整用量及次數,其中3例(早產兒1例、足月兒2例)使用甘露醇36~54h后因尿少,急查肌酐、尿素氮,均升高,考慮急性腎功能衰竭而中止使用甘露醇,其余17例72~96h停用甘露醇。觀察組首劑給予甘露醇0.75g/kg體重,靜脈注射,30min后給予人血白蛋白2~4g緩慢靜滴,根據病情變化10例于48~72h后再次靜滴人血白蛋白2g。兩組患兒入院確診后常規抽血查肝功能、腎功能及電解質。兩組患兒中23例(對照組11例)7d后復查頭顱CT腦水腫消失。除13例(對照組8例,觀察組5例)因黃疸較重接受藍光治療外,其余病例住院8d后出院。治療過程中記錄患兒肌張力及彈足底反應恢復正常時間、惡心嘔吐消失時間、開始哺乳時間。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

二、結果

2.1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見表1。表1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查看全文

新生兒藥學監護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藥師在新生兒真菌性肺炎抗感染治療中的作用。方法:回顧性分析臨床藥師參與1例新生兒真菌性肺炎繼發感染患兒的治療過程。結果:臨床藥師積極參與臨床治療,協助臨床醫師制訂和完善了治療方案,患兒病情好轉后出院。結論:導致新生兒肺炎的原因包括真菌及細菌感染,應正確把握用藥時機,明確診斷,抗感染治療時應充分衡量獲益和風險。臨床藥師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參與臨床治療,可促進合理用藥。

關鍵詞:臨床藥師;真菌性肺炎;藥學監護

新生兒肺炎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敗血癥、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但治療時也需特別注意藥物的選擇及其用法與用量,避免藥物蓄積[1]?,F分析1例新生兒真菌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過程,探討臨床藥師的作用,報告如下。

1病例資料

某新生兒,出生后5min即出現呻吟,呼吸不規則,持續呼吸急促10min后給予氣管插管,氣管內加壓給氧后膚色轉紅潤,為進一步檢查治療,于12月7日2:05收入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新生兒科。體格檢查:體溫36.5℃,脈搏145次/min,呼吸65次/min,體質量1.5kg,心率145次/min;腎功能基本正常(肌酐41.8μmol/L,尿素氮8.45mmol/L)?;純荷裰厩宄磻锌?,早產兒外貌,胎齡評估29周;全身皮膚發紺,臀部及四肢皮膚淤青,額部及軀干部皮膚可見散在點狀充血疹;前囟平軟,大小約1.0cm×1.0cm;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口唇發紺,頸軟,氣管居中,呼吸急促,不規則,吸氣三凹征(+),雙肺呼吸音減低,未聞及啰音;心音有力,未聞及雜音;腹軟,肝右肋下1cm,質軟緣銳,脾未觸及;四肢肌張力低,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約2s。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WBC)25.34×109/L,紅細胞計數(RBC)4.71×1012/L,血紅蛋白(HGB)159g/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69.1%,血小板計數(PLT)282×109/L,血細胞比容(HCT)47.2%,C反應蛋白(CRP)1mg/L;血型檢查:B型,RH(D)陽性。凝血功能檢查:未見異常。急查胸部X線:兩肺野透亮度普遍偏低,雙肺野呈毛玻璃樣改變,雙側肺野見彌漫細小顆粒狀密度增高影,雙下肺野內似見樹枝狀支氣管充氣征。入科診斷:早產兒,低出生體質量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兒感染?

2主要治療經過

查看全文

新生兒腦病監護

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易引發骨質疏松,輕微受傷即可造成脊柱的壓縮性骨折,骨折后腰背部持續疼痛及活動受限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所在醫院應用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輔以綜合全面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骨科住院治療的老年患者30例(37個椎體),其中男11例、女19例,T11~L2椎體,年齡58~76歲,平均(65.0±1.3)歲,1個椎體24例,2個椎體5例,3個椎體1例?;颊呔胁煌潭鹊难巢刻弁?,被動體位,活動困難,并伴有各器官功能異常,如高血壓、肺心病、哮喘、糖尿病,其中1例臥床達半年。經術前各器官功能指標糾正后,在C型臂X光機監控下行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本組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并發癥發生,平均住院7d,電話回訪6個月,均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療效顯著。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進入老年后,由于機體機能減退,個別患者病程較長,心理負擔較重,既怕拖累他人,又擔心經濟負擔,更有對手術的恐懼,故有針對性、更實效的心理護理,可以解除患者顧慮,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

查看全文

新生兒紅臀規范化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規范化管理在新生兒紅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2例紅臀患兒為本次護理研究對象,將其以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6例患兒,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規范化管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兒護理效果對比,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7.83%顯著優于對照組護理有效率89.1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滿意率為95.65%,對照組滿意率為86.96%,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規范化管理在新生兒紅臀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具備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新生兒紅臀;護理效果

新生兒紅臀產生于新生兒臀部位置,又稱“紅屁股”,由于幼兒皮膚柔軟、角質層尚未發育完全,皮膚防御功能較弱,尿布摩擦、大小便污染都可能導致幼兒紅臀[1]。大小便對皮膚的污染以及摩擦因素是新生兒紅臀的常規因素,且現今尿布的材質、使用時間等都可能誘發紅臀。新生兒紅臀早期表現為幼兒臀部小部分皮膚受損,并出現潮紅癥狀,早期處理可控制病情,若家長沒有重視,延誤控制和治療的時間,患兒臀部則會逐漸出現紅色小丘疹,嚴重者臀部皮膚潰爛、膿腫或引發敗血癥[2]。新生兒紅臀護理是一項系統性的護理工程,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預防和控制新生兒紅臀的重要方式,本文探究規范化管理在新生兒紅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2例紅臀患兒為本次護理研究對象,將其以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6例患兒,對照組男患兒26例,女患兒20例;自然分娩30例,剖宮產16例,體質量3.2~4.7kg,平均(3.54±0.26)kg。研究組男患兒27例,女患兒19例;自然分娩29例,剖宮產17例,體質量3.2~4.7kg,平均(3.61±0.34)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治療及護理。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制定規范化管理標準,針對新生兒紅臀的每一個護理環節、護理項目,制定針對性護理管理標準,后續護理實施嚴格按照標準化、規范化流程進行,并嚴格監督。②全面探究和分析新生兒紅臀誘發的危險因素,結合這些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臀部護理措施,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規范化護理,還要求家屬跟隨學習,了解規范化護理的流程、措施,嚴格按照新生兒紅臀的護理標準照料、撫育幼兒[3]。③護理實施。及時更換幼兒尿褲,更換前先用消毒溫和的濕巾擦拭臀部,后涂抹護膚膏、護膚粉,用手觸碰幼兒皮膚干爽時可更換尿布。更換尿褲后及時調整患兒體位,潮紅部位要避免摩擦,經常更換俯臥位、側臥位等,盡量不取仰臥位,因為仰臥位幼兒肢體易自主揮舞、踢、蹬,容易加重幼兒臀部摩擦和刺激性。④做好護理記錄。新生兒紅臀護理實施的過程、方法等,都要及時記錄,并填寫“新生兒紅臀措施實施表”,護理人員相互監督,確保每一項護理措施都及時、科學、有效的實施。⑤護理人員培訓。針對已經實施的護理方案,發現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改善方案,針對護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加新生兒紅臀護理的相關知識,探索新式護理方式,并且在培訓之后對每一名護士進行考核,只有考核通過的護理人員才能繼續參與到臨床護理研究中。⑥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嚴格按照護理流程和標準執行,管理人員監督護理實施過程,及時指導和糾正護理中存在的問題。1.3效果判斷。新生兒紅臀治療護理效果共分為治愈、好轉、無效3個標準:治愈,患兒臀部紅疹、紅腫全部消退,患兒皮膚恢復正常;好轉,患兒臀部紅疹、紅腫明顯改善,潰瘍部位有新生皮膚;無效,患兒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無改善,或更為嚴重。護理滿意率:患兒出院前對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共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計算滿意率。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以[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χ珋±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新生兒護理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五心”工作法在新生兒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醫院住院的380名新生兒為研究對象,2016年5月~2017年2月實施“五心”工作法前的190例為對照組,2017年3~12月實施“五心”工作法后的190例為觀察組,比較家屬滿意度評分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實施后家屬滿意度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顯著減少(P<0.05)。結論:將“五心”工作法用于新生兒護理,可以提高新生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新生兒;“五心”工作法;護理管理;優質服務

在護患關系日益緊張的醫療大環境中,如何緩解這種關系成為人們的研究熱點。醫院在管理上要跟進醫改政策,對護理管理模式不斷改革,順應時展,滿足患者的要求。有文獻報道,“五心”工作法能培養護士的職業素養和溝通能力[1-3],讓患者和家屬在醫院如同在家一般舒適,不論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均得到撫慰。根據新生兒的護理難點,新生兒科積極推行“五心”工作法。因為新生兒不能進行語言交流,只能通過與家屬的互動完成護理,如果家屬不配合或護理不當很容易出現意外。醫院自2017年3月開始實施“五心”工作法,得到了家屬的認可。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醫院住院的380名新生兒為研究對象,2016年5月~2017年2月實施“五心”工作法前的190例為對照組,2017年3~12月實施“五心”工作法后的190例為觀察組。醫院新生兒科床位32張,科室有護士12名,其中主管護師4名,護師3名,護士5名。護理排班實行周班制,分工合作,為新生兒及其家屬實施身心一體的整體護理。1.2方法?!拔逍摹惫ぷ鞣?,熱心接待、精心評估、細心計劃、耐心治療、暖心溝通,結合醫院新生兒科護理的實際情況,討論制定“五心”工作法的護士護理服務標準,護士要對照實施,并且反饋意見。及時接待新住院的新生兒、給他們家屬介紹入院的注意事項,介紹病室環境,在新生兒入院后及時完成對新生兒的入院評估,完成一般資料的填寫,強化管床護士的評估作用,利用每天護士查房的時間點,及時對癥施護,有相關的問題及時向主管醫生反饋,加強??谱o理的指導,制定護理及教育計劃,告訴家屬如何配合特殊檢查等,新生兒的疾病許多具有特殊性,比如輸液治療等如何更好地應用靜脈留置套管針,在輸液過程中要用耐心言語寬慰家屬,護患的溝通很重要,針對不同疾病的患兒家屬,分析新生兒家屬的心情,言語交流要掌握技巧,比如稱呼語,說話的語氣等,做到尊重患兒及家屬,讓他們感覺到住院部的溫暖,從住院的入院指導和注意事項到出院的帶藥使用和相關指導,都要做到暖心服務,新生兒在出院前兩天,管床護士要及時充分評估新生兒的病情恢復情況、向家屬交待護理知識并要求其掌握,護理著重于出院教育,如出院后的活動、相關的飲食、出院帶藥如何服藥、復診情況等,讓患者和家屬充分感受到護士護理服務的細節理念和連續性,新生兒出院后,利用電話對其進行跟蹤回訪,了解院外情況,并給予相關的口頭指導,及時應用微信平臺等進行相關的出院隨訪等[4-7]。1.3觀察指標。自制住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讓新生兒家屬出院填寫,不良事件及時上報科室主任,嚴重者上報醫務處等。1.4統計學方法。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