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6 07:39: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養殖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養殖業

鄉村養殖業污染探討

近年來,農村畜牧業快速發展,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但養殖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制約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1養殖業對環境污染加劇的原因

我國是畜牧業大國,農民在發展庭院經濟時,發展養殖業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據調查,農戶戶均豬存欄3頭以上,養禽5只以上,大牲畜養殖在平畈區約0•35頭,山區半山區在1•5頭以上。以農村戶均4人,養豬3頭,禽5只(以雞計),大牲畜(以牛計)0•35頭,按人均排泄糞便1•2kg•d-1,豬15kg•d-1,牛30kg•d-1,雞0•05kg•d-1等計算,農村戶均每天產生人畜糞便61kg。牲畜數量大幅度增長,人畜糞便的不善管理,務必使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20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菜籃子”工程的實施,我國的養殖業得到迅速發展。近年我國每年畜禽產業的產值遞增速度均超過10%,與1995年相比,家禽數量增長近5倍,生豬的數量增長近3倍,牛的數量增長近10倍。根據我國“農業部畜牧業‘九五’及2010年發展規劃”,2010年后,我國畜牧業的產值還將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長。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畜禽糞便污染環境問題。

養殖戶防疫、環保意識淡薄,現在的養殖業是由農戶的庭院經濟發展起來的,有的農戶由幾只散養雞發展到幾萬只雞,而庭院的面積卻沒有擴大,因此出現人畜同院、人禽同舍的狀況。糞便無處堆放,病死的畜禽尸體亂堆亂扔,污水任意排放。許多養殖戶缺乏專業技術知識,防疫消毒、環保意識淡薄,飼養環境污染,免疫程序不科學,不僅畜禽極易染病,也嚴重危脅到自身的健康。據調查,目前僅有49%的禽畜糞便得到利用,其余部分隨意堆積或者與生活污水一道被直接排入溝渠,匯流入江河、湖泊。一些飼養者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利用某些礦物元素在高劑量時的特殊生物作用,超劑量地使用于禽畜飼養,如在豬的口糧中,添加高劑量的硫酸銅或氧化鋅以提高生豬的飼料利用率、促進豬的生長發育濫用激素和微量元素,造成了大量藥物殘留問題。不規范用藥或在停藥期前屠宰畜禽,不僅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這些藥物隨人畜糞便排出,土壤和水源被污染。

2解決農村養殖業污染問題的措施

加快改變傳統的養殖模式,推廣畜禽現代養殖方式,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加強動物疫病防治,飼養環境控制,監督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加快畜牧業規?;藴驶彤a業化建設步伐,全方位綜合布局畜牧業生產,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減輕畜牧業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增加農民收入,確保畜產品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

查看全文

規模養殖養殖業污染論文

1存在的問題

1.1畜禽養殖生產方式有待轉變近些年,雖然長治市在中央、省市各級部門的親切關懷下畜禽養殖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與一些畜牧業發展先進地區相比,長治市養殖業的生產方式依然落后。一些養殖場戶仍然保持著傳統的養殖方式,養殖結構比較單一,養殖計劃不夠合理,沒有完善的治污排污方案,沒有推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的現代養殖模式,甚至連一些必要的畜禽廢棄物處理設施也沒有配置到位,這樣就很難在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這對于長治市畜牧業由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養殖方式轉變、提高本地區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處理水平都是一個瓶頸。

1.2養殖產業鏈有待完善目前,長治市部分養殖場戶、企業的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不是很完整,特別是深加工環節仍有缺失。一些畜禽只是進行了初加工銷售,有的甚至活畜銷售。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附加值的偏低,更重要的是由于加工、生態循環不徹底,極易在生產、流通、交易環節中造成環境的污染,甚至會將一些病菌帶到人間,引起疫病的發生。目前,長治市只有山西世龍驢肉、山西郭氏羊肉、長治九牛寨乳業等17個畜產品加工企業,生產加工規模較小,年銷售收入總共不到5億元。

1.3養殖場規?;⒔M織化程度較低目前,長治市一些養殖場戶、企業雖然采取了“公司+農戶”、“基地+農戶”等不同形式的經營模式,但其組織化程度依然很低,還都只是單個規模場的個體行為,在行業內沒有形成聯盟、沒有形成共同體。這樣,不僅會使養殖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降低,還會給他們造成融資難、資金緊張等一系列問題。

2對策措施

推進規模養殖場污染減排,以什么樣的模式建設糞污處理設施,才能充分發揮生產力的潛能,實現畜禽排泄物的無害化綜合處理與資源化循環利用,促進畜牧業與農村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是長治開展減排治理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而在我國北方省市2011年前很少有成熟的范例可以借鑒。2年多來,長治市進行了艱苦的實踐和有益的探索。

查看全文

生豬養殖業政策

一、緒論

生豬養殖業政策由最初的引導型政策向引導和支持并重型,最終向全面支持型政策轉變:財政政策對生豬養殖業的影響范圍和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支持環節越來越多,在產業增長階段的支持效果明顯,在產業的成熟階段則不太明顯;政府通過財政補貼、貸款貼息和保險補貼等財政政策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尤其對規?;潭雀?、負債比高的養殖組織的影響更大;貨幣政策主要通過影響投資和通貨膨脹來影響產業政策支持、引導的效果,這兩種政策之間的作用關系越來越緊密。

二、通貨膨脹與豬肉價格上漲

客觀地說,豬肉價格的飛速攀升把通脹的壓力陸續傳導到了雞蛋、魚和其他食品之上,由于肉價占到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一籃子權重的7%左右,再加上對其他食品的帶動效應,確實帶動了CPI指數的上漲。如下圖表所示:

然而,單靠表面的相關性來得出豬肉上漲與通貨膨脹互為因果的結論是不夠謹慎的,根據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從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角度來解釋通脹的形成的話,原因可能如下:

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1)需求拉動通貨膨脹(2)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分為工資推動通貨膨脹和利潤推動通貨膨脹。

查看全文

海水養殖業扶貧探究

[摘要]湛江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島西部,是廣東省省定幫扶貧困村之一。在省自然資源廳的幫扶下,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勞動力的60戶貧困戶306人已有58戶295人脫貧,海角村的扶貧成就與曲折值得學習與研究。通過分析海角村的貧困現狀,并結合其各項資源分布利用情況和發展劣勢,研究其脫貧方法,為其他貧困村精準脫貧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水養殖;產業扶貧;農村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扶貧戰略逐漸從區域扶貧向精準扶貧轉變,“漫灌式”逐步轉為“滴灌式”,精準扶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黨的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截至2018年底,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7%,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減貧奇跡。扶貧不能光靠“輸血”,關鍵是貧困地區學會“造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產業扶貧作為中央精準扶貧“五個一批”中“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的重頭戲,以“造血式、開發式”扶貧方略,把貧戶植入產業鏈條之中,圍繞某種資源、產品建立一套完整的運營模式。一個貧困地區只要建立了適宜該地區發展的產業,眾志成城促進產業發展,靠自己也能脫貧致富,這才算是真正脫貧。市場導向、經濟高效的產業和產業發展是促進貧困地區開發、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是貧困發展的中心和重中之重。產業扶貧是一種內生的發展機制,它促進貧困戶與貧困地區的協同發展,強化發展基因,激活發展動力,遏制貧困成因。產業扶貧也要做到“精準”,精準識別當地優勢產業,精準確定發展方式,精準幫助貧困戶脫貧。2017年廣東省識別確定了2277個省定貧困村,其中218個位于湛江,數量上在廣東省排第五,其中湛江市有218個,貧困村數量位居廣東省第五名,扶貧工作艱巨。湛江市海角村為廣東省省定貧困村之一,本文將以海角村為例,通過對村民、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委干部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以及走訪當地海水養殖戶的形式,摸清海角村貧困和發展現狀,旨在結合精準扶貧的戰略背景,深入分析海角村海水養殖業現狀以及發展的制約因素,找出曾經致貧原因以及脫貧方法,達到幫助海角村通過海水特色養殖脫貧致富的目的,助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的實現。

1海角村發展現狀

雷州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島西部,三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海角村由一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2000余人,有62%是勞動力,且其中25%外出打工,青年勞動力外流現象突出?,F有村“兩委“干部4人,黨員47人。全村主要產業是捕撈和海水養殖業。全村可開發利用的灘涂392.27hm2,林地41.61hm2,蝦塘53.33hm2,耕地僅6.13hm2(圖1)。海角村具有潛在的海洋資源稟賦,“靠海卻未能吃?!保恢笔呛=谴迕媾R的尷尬問題。“資源的詛咒”是經濟學的一個經典命題。豐富的資源為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現實是資源貧瘠的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遠快于資源富裕的國家,且這一理論在國際之間和一國之內都得到了印證。自然資源豐富與否,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是負面的。海角村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能夠開展海水養殖和捕撈活動,但部分村民和外村村民出于利益,擅自圈海占海66.67hm2用于非法養殖;再加上前幾屆村委管理混亂,部分蝦塘魚塘與私人簽訂合同到期后也無法收回,村委也無法采取強制手段。豐富的資源加上混亂無效的管理,使得海角村一直以來面臨“成也資源,敗也資源”的困境。海角村在2017年被評為省定貧困村,由省自然資源廳(原省海洋與漁業廳)幫扶。2016年4月,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的實施意見》的指示精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駐村工作隊扎實推進海角村脫貧攻堅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創建工作。自駐村工作隊駐村幫扶以來,海角村村容整治、村道硬化、垃圾處理等民間項目的建設有了顯著的效果;集裝箱水產養殖、珍珠龍膽石斑魚養殖、魚蝦混養及喜原公司、湛江基投入股分紅等項目欣欣向榮;全村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到17435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3630.1元。扶貧工作組進駐后,充分發揮海洋與漁業優勢,通過實施海水養殖、生態農業和林間養雞業、入股民營企業分紅等,走多元化經濟發展路子,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為響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海角村村民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優勢同當地扶貧辦一起大力發展特色海水養殖業。2015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5382元。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勞動力的60戶貧困戶306人中已有58戶295人達到2017年預脫貧指標—“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83元”,實現脫貧,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630.1元,而貧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435元。

2海水養殖業在扶貧方面的實踐與成效

查看全文

養殖業保險對畜牧業影響

1養殖業保險對畜牧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1.1養殖戶真正受益。養殖業保險是一項政策性保險,育肥豬保險費每頭30元(保險期限5個月),按照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25%,市縣財政補貼15%的比例,養殖戶只需負擔6元,能繁母豬保險費每頭60元(保險期限12個月)。養殖戶只需交12元。如果發生死亡,每頭育肥豬保險金額500元,能繁母豬1000元/頭,顯而易見,老百姓受益。例如黑溝鄉養殖戶王某,2017年投保育肥豬230頭,能繁母豬25頭,交保費1680元,保險期內王某飼養的育肥豬死亡5頭,能繁母豬2頭,共獲得保險理賠4500元,減少了王某2820元的損失。增強了養殖戶抵御風險的能力。僅2017年保險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桓仁縣累計投保育肥豬13155頭,能繁母豬2091頭。保費總額達到520110元。受益養殖場戶達到146戶。1.2保險和防疫互相促進。縣動監局會同人保財險公司在養殖戶投保過程中,建立“防疫+保險+無害化處理”工作模式,即養殖戶投保養殖保險的育肥豬和能繁母豬要具備完善的防疫記錄和免疫檔案,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重大動物疫病要在免疫保護期內。保險工作的開展有效促進了防疫工作。對死亡的生豬,要經過嚴格的無害化處理之后,憑屬地動物衛生監督所官方獸醫出具的投保動物無害化處理證明辦理理賠。提高了免疫效果,使隨意拋棄病死豬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從源頭上防止動物疫病的發生。1.3提高了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水平,降低死亡率。組織獸醫技術員定期到投保養殖場戶指導其做好日常飼養管理,認真做好場區和豬舍消毒工作??h動物疫控中心,定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掌握疫情動態。通過采取綜合措施,提高養殖效益,有效降低養殖環節死亡率。增加養殖戶收入,提高了育肥豬出欄率。1.4有效促進了豬肉產品的市場供應。豬肉產量從2014年的14317t,2015年的14324提高到2016年的15099t。

2對策及建議

通過近三年的保險實踐,發現存在如何擴大養殖業保險覆蓋面,提高養殖業保險工作質量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1)對農村零散養豬戶,可以探索以村民小組或者自然村集體投保的形式,集體參保。(2)針對規模養殖場養殖量大,育肥豬飼養周期短,頻率快的特點,可以采取每月投保一次的形式,即保險公司組織業務員每月固定時間到場投保的方式,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育肥豬全部承保。(3)繼續做好養殖業保險宣傳工作。在每個投保周期開始前,通過在集市上散發宣傳單,人員密集場所張貼宣傳畫、布置橫幅等多種形式宣傳養殖業保險政策。

3小結

通過3年養殖業保險工作,在養殖戶心中逐漸形成養豬就得上保險的意識,養殖業保險也給養殖戶帶來了實惠,減少了養殖環節的損失,保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基本杜絕隨意丟棄病死豬的現象,保護了生態環境。促進了桓仁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規?;B殖業發展思考

摘要:烏蘭察布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從產業結構上看,這里的經濟發展以第二產業為主,但是其第一產業的發展也不容小覷。養殖業作為農業生產方式的一種,近年來在烏蘭察布市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為該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針對養殖業目前的發展情況,本文對烏蘭察布市規?;B殖業發展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烏蘭察布市;規?;?;養殖業;發展

養殖業是指通過放牧、圈養或者其他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相關產品或牲畜的生產部門,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烏蘭察布市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然而養殖業的最終發展目標都是向著規模化養殖發展,雖然近年來烏蘭察布市的養殖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是沒能實現規?;B殖業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合力促進烏蘭察布市規?;B殖業的發展。

一、規?;B殖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養殖業也進入到了標準化、規?;⒓s化的發展階段。規模化養殖業主要是指通過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并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后,延長其附屬投資值,從而提高產出值。也就是要對養殖業的發展實行科學的管理,同時依靠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理念,對養殖業的生產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的管理。發展規模化養殖業對烏蘭察布市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保障市場經濟的穩定。市場經濟的穩定是烏蘭察布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其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之一。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能夠有效的提高規?;B殖業的效率和質量,這樣就能夠保障市場的供給滿足需求,防止供不應求現象的發生,有利于保障市場經濟的穩定,并推動烏蘭察布市的經濟發展。第二,保護生態環境。傳統的養殖業大都采用散放的養殖方式,這種養殖方式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很多情況下都會造成草場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但是規?;酿B殖方式是將牲畜科學、系統的圈養起來,并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這樣就可以避免這種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破壞現象的發生。

二、烏蘭察布市規?;B殖業的問題

查看全文

規模養殖業污染監管思索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畜牧業生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從農村住戶調查數據看,農戶從牧業取得的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大慶市龍鳳區地面上的萬畝良田素以盛產玉米、大豆、蔬菜著稱??衫貌菰娣e3.6萬畝,是發展畜牧業的天然牧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龍鳳區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大力扶持、發展畜牧業,近幾年來牧業生產發展迅猛,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然而,隨著畜牧業的蓬勃發展,規?;笄蒺B殖場(戶)數量的逐年增加,其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特別是氮磷污染)也日漸嚴峻;部分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戶)周邊臭氣熏天、蚊蠅成群,地下水的硝酸鹽嚴重超標,既存在著污染環境,也存在著自身污染問題,給環境保護造成了一些窘境,這也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所面臨的最頭疼問題之一。如果說動物疫病影響的是經營者的效益,那么環保問題則關系到養殖業能否在某些地區繼續生存,確保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難題。為此,如何加強規?;笄蒺B殖業的環境管理,使畜禽養殖業能科學、建康、環保的發展,成為擺在我們環保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1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污染問題

目前,規?;笄蒺B殖場(戶)對環境造成污染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1糞便污染。據試驗資料分析和初步測算:每頭豬每天大約產生5.5L排泄物(不包括沖洗圈舍的廢水),每年大約排泄9.53kg的氮。而一個萬頭豬場(按中豬計)每年至少向豬場周圍排放1.26萬噸的糞便。一個萬頭規?;B豬場,常年存欄量約為6000頭,每天排放糞尿量約29噸,全年約為10585噸。由于豬對飼料中氮的吸收率很低,大量的氮隨糞便被排在土壤中累積后,超過了其單位面積生態環境再循環需求,而且通過雨水的沖刷也會造成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的污染。

1.2污水污染。由于部分規模畜禽養殖企業(戶)環保意識較差,對糞便污水管理落后,致使大量的糞便隨沖洗水直接流失,甚至有的將糞便直接排入水體。而規模畜禽養殖場(戶)排放的糞尿污水中的生化指標極高,其中COD(化學耗氧量)和BOD(生物耗氧量)遠遠超過國標。有毒、有害成分還易進入到地下水中,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將極難治理恢復,造成較持久性的污染。

查看全文

區養殖業調查研究報告

我區的養殖業走區域化布局、規?;l展、專業化生產、技術化服務之路,形成了開平鎮的半壁店、歡套的萬頭豬場;洼里鎮以回民村夏莊為主的奶牛養殖小區;鄭莊子蛋雞養殖小區;栗園鎮的特種養殖區。同時還推行了品種良種化、服務及時化、執法程序化,開展了1個基地和3個體系建設,即商品、畜、禽的生產基地,執法監測體系、科技推廣體系、防疫體系的建設。

一、養殖業現狀

我區的養殖業走區域化布局、規?;l展、專業化生產、技術化服務之路,形成了開平鎮的半壁店、歡套的萬頭豬場;洼里鎮以回民村夏莊為主的奶牛養殖小區;鄭莊子蛋雞養殖小區;栗園鎮的特種養殖區。同時還推行了品種良種化、服務及時化、執法程序化,開展了1個基地和3個體系建設,即商品、畜、禽的生產基地,執法監測體系、科技推廣體系、防疫體系的建設。

全區存欄豬、奶牛、羊、雞存欄分別達到38875頭、12190頭、9815只、51.46萬只,養殖專業戶2621戶,每日產生畜禽糞尿等污染物約400噸。

二、存在問題

養殖粗放。我區存欄的部分畜禽為分散飼養,每天的糞尿等污染物隨意排放,即不環保也不衛生。

查看全文

畜禽養殖業整治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政〔〕64號),有效控制和減少我市畜禽養殖業污染,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意見》(政〔〕37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方案的通知》(政〔〕19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畜禽養殖業綜合整治方案的通知》(政辦〔〕6號)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2年底前,禁養區內基本實現禁養目標;限養區內畜禽飼養總量得到控制和消減,原有規模化養殖場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實,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畜禽糞便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

二、工作任務與工作責任

(一)開展全市畜禽養殖企業調查

對全市范圍內的畜禽養殖企業進行全面調查,詳細列出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內畜禽養殖企業名單、詳細地址、規模、養殖種類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等基本情況,編制滎陽市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規劃。

查看全文

種植養殖業發展思路

【摘要】通過分析戶撒鄉地處冷涼壩子的特殊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及傳統種植業生產現狀,初步提出今后戶撒鄉發展農村種植養殖業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種植;養殖業;發展;戶撒

隴川縣戶撒鄉年平均氣溫15.5℃-16.5℃,年降雨1700mm-1800mm,霜期4個月左右。戶撒壩由于四周被群山環繞,霧氣較大,不易發散,特別是雨季,相對濕度84%,年均日照2300h-2400h。由于特殊的地形影響,形成戶撒壩特殊的氣候環境,明顯不屬于南亞熱帶氣候地區,由此決定了在隴川壩那一個海拔帶適應種植經濟作物到了戶撒壩那個海拔帶就是生長不良。國家發展大宗經濟作物的扶持政策它沒有條件享受,適合戶撒發展的經濟作物又沒有得到研究和扶持。導致戶撒鄉成為了熱區中的冷區。所以,關注大熱區之中特殊的小冷區戶撒鄉農村經濟的發展,顯得格外重要。

1戶撒鄉的農村經濟現狀

戶撒阿昌族鄉位于隴川縣西北部,是全縣唯一的民族鄉,距縣城章鳳46km,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4.35km。全鄉總體地貌是兩山一壩的狹長小盆地,壩區海拔1380m-1480m之間,最高海拔2138m,森林覆蓋率48.9%,全鄉總面積251.9km2,下轄11個村民委員會,136個村民小組,共5716戶26462人。分布有阿昌族、傈僳族、回族、景頗族,其中,阿昌族占全鄉總人口的50%左右。2019年,戶撒鄉農村經濟總收入471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07元。

2戶撒鄉土地資源現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