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12:49: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一日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事宜
為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推進我區慈善事業的發展,更好的幫助貧困群體解決實際困難,根據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發展慈善事業的若干意見》(辦發[]5號)和《關于印發〈首屆“慈善日”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號)文件精神,經區工委、管委會同意,定于今年11月份在全區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今年“慈善一日捐”活動倡導開展“個人捐獻一日工資,企業捐獻一日利潤,奉獻一片愛心活動”。
二、經研究,我區此項捐贈活動個人標準為副縣級以上領導200元,科級干部150元,一般干部職工100元,區屬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體職工捐贈資金直接從個人工資中扣除。企業捐出一天的利潤。
三、今年開展“慈善一日捐”所募集的款項,將上交市慈善總會,主要用于2012年助困、助老、助醫、助學、助殘、助孤和2012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
四、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廣泛動員,大力宣傳慈善理念,弘揚慈善文化。
五、活動結束后,將在區管委會大樓及區門戶網站上公布捐贈活動結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提高慈善捐贈活動的社會公信力。
全鎮慈善一日捐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和棗莊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在全市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的通知》等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鎮黨委、政府決定從2013年6月份開始,在全鎮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統領,學習貫徹中華慈善總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棗莊和市有關慈善事業發展的文件精神,努力推進慈善工作的經?;?、制度化、規范化、實效化,促進全鎮慈善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幸福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捐贈原則
依法組織,廣泛發動,堅持自愿,鼓勵奉獻。
三、捐贈對象
市長在全市社會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動員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社會救助工作暨“慈心一日捐”動員會議是市政府研究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其目的就是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干部職工齊心協力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同時響應省和市號召、積極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為賑災扶貧、安老扶孤、助醫助學等救助活動籌集更多的救助資金,保障全市城鄉貧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更好地體現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下面,我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社會救助工作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社會救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以城鄉低保、災民救濟、五保供養為主體,以醫療、教育、住房救助、臨時救濟等專項社會救助制度為輔助的社會救助格局基本形成,救助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日趨規范,較好地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目前,全市保障城鄉低保對象萬人,農村五保對象人。同時,做好了災民救濟、臨時救濟等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基本上保證了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達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以及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需進一步解決,困難群眾不同方面的需要需進一步得到保障,社會救助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在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方面,同省、市先進縣市區相比,同困難群眾的實際需求相比,我市社會救助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社會救助面雖大,但救助水平不高。城鄉低保補助相對較低,五保集中供養率偏低。二是城鄉困難群眾生活救助需求面擴大,呈現多樣性,專項社會救助制度還不健全配套,救助效益不高,離困難群眾各方面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三是部分鎮街社會救助資金投入不足,影響了社會救助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四是社會救助資源分散,缺乏有機整合,沒有形成統一的救助運行機制,造成資源浪費,致使社會救助整體效益不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我市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深入發展,影響了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需要我們積極地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加大措施,加快發展。
最近,全國、全省接連召開了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對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月日,市政府在賓館召開了全市社會救助工作會議,市直多個有關部門負責人,各縣市區政府分管縣市區長和民政局長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貫徹了國家、省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對如何在新形勢下搞好社會救助體系建設進行了一次新的動員和部署。市長在講話中指出,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為民執政的思想高度,把社會救助納入構建和諧社會的范疇,加快社會救助大體系建設的步伐。會議還通報了各縣市區社會救助情況,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工作重點,要求建立、健全十大社會救助制度,這十大救助制度為:城鄉低保制度、農村五保財政供養制度、自然災害救濟制度、醫療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城鄉住房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就業援助制度、臨時救濟制度、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以上這十大救助制度都有具體的工作指標,要求年內確保完成,并進行檢查驗收和通報。會議還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歸口管理、部門協作、社會參與、一口上下的社會救助工作管理運行機制,要求縣市區調整充實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在縣市區和鄉鎮都要設立專門的社會救助工作機構。要求提高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要求實行農村五保財政集中供養,任務具體且艱巨。
近幾年來,我市的社會救助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城鄉低保為主體,以救濟救災、特殊困難救助和生產基地扶貧為補充的社會救助工作制度。1998年開始建立城鄉低保線制度,目前的農村低保標準為每人900元/年,城市低保標準為每人1872元/年,生活費收入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予以補足,其中農村低保資金由市、鎮財政各負擔一半,城市低保資金全由市財政負擔,2004年市鎮兩級共支出低保資金679萬元。2005年初又核定了本年度的低保對象,目前全市共有農村低保對象5520戶,8710人(含已納入低保的五保戶),第一季度已支出低保金112.7萬元;城市低保對象3083戶,7921人,第一季度已支出低保金149萬元。較好的落實了自然災害救濟和臨時困難救濟制度,每年年初,市和鎮街都將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及時根據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群眾臨時困難給予救助。實施了教育救助,民政、教育、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分別組織了“愛心助學”、“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活動,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啟動了城鄉醫療救助、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和就業援助開工建設了低收入城市居民住房,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并開展了有關工作,實施了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和提供公益性工作崗位,及時采取個別資助的方式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救助等。五保供養工作也逐步規范化和制度化,目前全市共有五保供養對象4073人,其中入住鎮街敬老院的1154人占28%,在村分散供養的2919人。市政府對五保供養工作十分重視,今年年初的人代會上,將敬老院建設列為政府要辦的8件實事,敬老院建設計劃已下達到8個鎮街。關于五保戶財政供養問題近日將以市政府文件下發實行,入住敬老院的每人每年生活費補助2000元,在村分散供養的每人每年1200元,五保供養資金由市和鎮街分別負擔,總體上為市、鎮“六、四”比例,鎮街之間按財政狀況分擔比例有所區別。市財政局、民政局已經研究了具體實施意見,所需資金已列入了財政預算。我市是人口大市和經濟強市,應該繼續在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上走在前面,要按照濟寧市下達的建立十項救助制度的任務全方位抓好落實,鞏固強項,狠抓弱項,彌補缺項。根據濟寧市會議精神,現就加快我市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提出以下要求:
市領導講話-慈善捐款活動
同志們:今天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目的是對“慈心一日捐”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剛才,同志傳達了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的通知,同志宣讀了今年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動實施方案,他們安排的很全面、很具體,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關于今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動,我再強調以下幾點: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的重大意義
“慈心一日捐”,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按照依法組織、廣泛發動,堅持自愿,鼓勵奉獻的原則,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部隊等單位、職工,以及個體私營企業和其他有經濟收入的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的捐贈活動。這項捐贈活動每年都要開展一次,標準是原則上個人捐贈一天的經濟收入,盈利的單位捐贈一天的利潤或節約的一筆資金。所有捐贈款由民政部門按照法規、政策規定用于扶貧濟困、大病救助和其他慈善公益事業,并接受社會監督。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議明確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慈善事業首次寫入黨中央的文件。今年3月18日至19日,省政府召開專門會議對全省“慈心一日捐”活動作了部署,謝玉堂副省長講了話。省委書記張高麗同志不但親自圈閱關于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的文件,還與省長韓寓群同志一起,于今年4月20日聯名給一次捐款2000萬元的勝利油田寫了感謝信,5月10日張高麗書記、韓寓群省長和其他省領導參加了在省體育館舉辦的全省“慈心一日捐”活動啟動儀式,并現場捐款。4月下旬,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姜大明同志,就今年“慈心一日捐”活動做出了“黨政支持,社會發動,全民參與,市級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帶頭,進而影響社會”的重要批示。最近,市委書記陳先運同志也對“慈心一日捐”活動提出了“抓緊動員,全面發動,不留死角”和“其他捐款必須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經過市委、市政府批準”的指示。
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干部群眾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參與“慈心一日捐”活動、支持慈善事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深入宣傳,廣泛發動,確保我市今年“慈心一日捐”活動順利開展
募捐活動事宜通知
根據自治區、紅十字會關于開展年度“博愛一日捐”工作要求,區政府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博愛一日捐”募捐活動?,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募捐范圍、額度和用途
(一)募捐范圍:全區各級行政機關、人民團體、中區市直駐區單位、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個人。
(二)募捐額度:每人足額捐出1天的收入(月工資總額除以30天),企業捐出1天的利潤或節約的一筆開支,鼓勵有條件的個人企業捐助善款。
(三)募捐用途:用于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救助;城鄉特困眾的救助及其他需要資助的項目。
二、活動安排
送溫暖獻愛心工作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各管理區,縣政府各部門: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統一部署,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解決我縣困難群眾冬令生活及其子女讀書困難,以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縣政府決定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一年一度“慈善一日捐”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開展“慈善一日捐”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旨在組織發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奉獻愛心,踴躍捐款,幫助我縣災民和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為構建和諧陽新、富裕陽新、生態陽新,實現陽新跨越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二、捐款對象和活動內容
捐款對象: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和干部職工、人民團體、學校、企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省市駐陽新企事業單位?;顒觾热荩骸按壬埔蝗站琛笔浅珜Ц刹柯毠ぞ璩鲆惶旃べY、企業單位捐出一天的利潤、個體工商戶捐出一天勞務收入。“送溫暖獻愛心”是動員干部職工為災區、震區、山區的特殊困難群體獻一份愛心、送一份溫暖,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公司企業送溫暖活動匯報
xx市總工會《關于**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送溫暖活動的意見》下發后,××控股公司黨政工領導十分重視,聯合發文,對全系統的送溫暖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單位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協助黨和政府落實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政策措施,按照××市總工會“1+6”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對困難職工、困難勞模的走訪慰問。經過全系統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心系職工情,溫暖進萬家,專項解困難,合力促和諧”的送溫暖活動卓有成效。
一、**年元旦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基本情況
1.慰問補助款籌措使用情況?!皟晒潯逼陂g籌集送溫暖資金589.8萬元,其中:工會經費籌集140.92萬元,行政等撥款67.76萬元,黨費籌集4.75萬元,“獻愛心,一日捐”職工捐款52.97萬元,中國機冶建材工會、市總工會、國資委、市紅十字會、團市委慰問困難勞模、困難職工及子女助學撥款35.4萬元,××汽車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慰問××現代員工撥款288萬元。資金的及時到位給予了送溫暖活動強有力的支持,共有10167人領取了一次性補助,其中:在崗職工9039人,在檔困難職工304人,退休人員418人,困難勞模65人,困難黨員93人,患大病職工醫療救助15人,下崗、傷殘職工193人,困難職工子女20人接受愛心基金捐助,××紅十字會捐助困難職工15人,中國機冶建材工會慰問補助我系統困難職工5人,××汽車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現代全體員工進行了慰問。
2.開展聯歡團拜文體娛樂活動情況。召開勞模先進團拜(座談)會21次,1264人參加,召開退休職工團拜(座談)會25次,1102人參加,組織各種文體娛樂活動96次,21801人參加。
3.走訪慰問活動情況。參加走訪慰問人數659人,其中:黨政領導378人,工會干部230人,其他人員51人。走訪慰問戶數2681戶,其中:特困、困難職工407戶,下崗、失業人員84戶,退休人員360戶,勞模先進77戶,傷病職工193戶,困難黨員等1793戶。
4.便民服務活動情況。貼心人服務隊開展服務活動426次,服務對象1942人,做好事實事571件。
鎮政辦全年人口關愛基金募集方案
根據省和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的部署,根據市人口計生局、計生協會的通知要求,為深化生育關懷行動,進一步加大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救助力度,鎮決定于三、四月份在全鎮集中開展年“人口關愛基金”的募集工作?,F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堅持以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市《關于開展年度人口關愛基金募集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中心任務,按照“黨政所急、群眾所需、協會所能”的工作定位,堅持“政府推動、政策引導、民眾參與、協會組織”的方針,廣泛發動協會會員和社會各界向計劃生育困難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片愛心,力爭年全鎮募集資金實現新突破。通過大張旗鼓的募集活動,在計生系統形成“熱愛計生、奉獻計生”的良好風氣,在全社會營造“情注國策、生育關懷”的社會氛圍,并以實實在在的經濟救助和精神慰藉激發育齡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進群眾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為我鎮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募集原則和范圍、標準
(一)募集原則。依法組織,廣泛發動,堅持自愿,鼓勵奉獻。
(二)募集范圍。全鎮廣大會員;鎮、村計生系統干部職工;企業、部門專兼職計生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
民政局社會互助工作匯報
為了貫徹落實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在全市開展“關愛困難群體,實施‘五助’工程”活動的意見》精神,認真做好社會互助工作,市民政局遵照文件要求,以慈善總會為重要載體,想方設法募集資金、項目,結合我市特困群眾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救助,不斷擴大社會互助的覆蓋面,有效地解決了許多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F將2002年及2003年的主要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02年主要工作
㈠開展了“一日捐”和“扶貧濟困捐贈月”活動。去年4月中旬,結合市直工委的年度工作會議,由副書記做動員報告,啟動我市“扶貧濟困慈善一日捐”活動。動員每個單位捐出一天的利潤、每個公民捐出一天的收入,通過宣傳、勸募等活動,全市上下踴躍參與,共有190多個單位,5萬多干部群眾參加捐贈,募集善款70余萬元,在開展“一日捐”的同時,市慈善總會還在煙水亭廣場舉辦了義賣、義捐活動。在10月份開展了扶貧濟困捐贈月活動。由市扶貧濟困捐贈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文件,規范全市的捐贈月活動,對捐贈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對捐贈過程中出現的典型事例進行了宣傳報道。以簡報的形式,向省政府和全市各單位通報捐贈工作的進展情況。全市共計捐款920余萬元,衣被37萬余件(床)。這些款物全部用于了開展“一幫一”活動和救助社會困難群體。
㈡開展社會救助活動。慈善總會安排30多萬元善款,救助170名特困大學生、23名重病特困患者,為許多困難學子圓了求學夢,給許多困難家庭送去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反應。
㈢慈善總會加強與中華慈善總會和省慈善總會的合作,實施“微笑列車”和“幸福微笑”項目。中華慈善總會確定市附屬醫院為“微笑列車”手術定點醫院。從2001年6月開始,為我市唇腭裂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截止目前,已投入手術經費40余萬元,為我市150多名家庭困難患者施行了手術治療,給許多家境困難的患者帶來了幸福。慈善總會受省慈善總會委托,負責“幸福微笑”項目的組織協調工作,該項目是由中國人口基金會、省慈善總會引進的,由美國容德國際救助基金會專家對我市家庭困難的唇腭裂患者實施免費手術。2002年10月18日至26日,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為113名唇腭裂患者做了修補手術,使他們解除了痛苦,露出了幸福微笑。這些項目的實施,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交口稱贊這是在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
㈣努力爭取外援。慈善總會積極加強與境內外慈善組織和公益機構的聯系,在我市初步形成了一個以民間公益活動為補充的社會救助網絡。2002年共爭取到北京、上海、澳門等地的捐贈衣被110萬件(床)、大米50噸,項目資金110萬元。這些款物救助了我市一大批因災、因荒情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
棟梁工程扶貧助學工作總結
一、建立建全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
為認真落實關心下一代工作,我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導小組。號召熱心公益事業、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離退休老干部加入“五老”隊伍,進一步加強“五老”隊伍的戰斗力,一起擔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任。我局確保工作人員,辦公設施設備、工作經費三到位,從各方面切實做好組織工作。
二、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年初,我局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關心下一代工作計劃及“棟梁工程”扶貧助學工作部署,要求全局上下齊心共抓關心下一代工作,著力關心下一代工作有新成效。
年中,我局開展了“愛心包裹”活動,單位出資1000元,購買相關學習生活用品,請郵局以包裹形式寄送給共樂小學家庭困難的學生。雖然資金有限,但“愛心包裹”傳遞出的愛心會讓青少年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懷。
9月,我局組織了“棟梁工程”一日捐活動,號召單位職工捐出一日的工資,號召我局聯系企業捐出一日經營利潤。此次活動共募得捐款4.5萬余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