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知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18:07: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老年護理知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多維度培訓對護理人員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索多維度培訓運用于護理人員臨床實踐教學中,其對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知識及行為的影響。方法將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四川省22家公立醫院老年病房工作的864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常規培訓組(364名)和多維度培訓組(496名),常規培訓組自行學習相關知識,多維度培訓組進行多維度培訓,采用護理人員跌倒培訓效果問卷調查兩組護理人員培訓后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及行為改變情況。結果培訓后,兩組護理人員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與老年患者跌到臨床管理行為改變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運用多維度培訓能有效改進護理人員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行為,使其能夠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護理。
關鍵詞:老年患者;護理人員;跌倒臨床管理知識;多維度培訓
老年人跌倒后對其危害性很大,常導致骨折,甚至導致殘疾,而絕大部分老年人骨折都是跌倒所致[1-2]。我國高于65歲老年人的跌倒后受傷率為52.60%,而死亡率高達58.03/10萬[3-4]。為預防和減少老年人跌倒,降低跌倒后導致的危害,各國也發布及更新了多個針對老年人跌倒預防及干預的指南和共識[5-8]。指南和共識需要運用于臨床才能產生效果,護理人員作為臨床一線人員,在跌倒預防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讓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運用規范的管理流程和指南還有待探討[9-11]。臨床護理人員由于臨床經驗及行為欠缺,會存在難以避免的失誤,容易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12]。為探索多維度培訓運用于護理人員臨床實踐教學中,其對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知識及行為的影響,本研究以四川省22家公立醫院老年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以期為后期住院老年患者跌倒臨床管理及臨床護理人員教育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9年7月,研究組對四川省設有老年科的二甲及以上層級醫院發送參與多維度培訓模式研究邀請函,自愿參加的醫院共24家,實施時間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以24家醫院參與科室為單位,采用整群抽樣法將其分為常規培訓組和多維度培訓組。納入標準:(1)在老年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2)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1)工作時間小于6個月者;(2)培訓期間病假超過15天者,本研究已征得倫理委員會同意。因中途多維度培訓組兩家醫院退出該項目,最終為22家醫院的864名護理人員參與該項目。
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策略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保健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這無疑增加了老年護理工作量。為應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國逐漸加大了對老年護理相關人才的需求量。為了培養一大批符合老年護理需求的優秀人才,加強對《老年護理學》課程的科學設置顯得尤為重要?;谝陨锨闆r,本文在介紹《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必要性的基礎上,針對老年護理需求,從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內容優化和課時與實習安排三個方面入手,為實現對《老年護理學》課程的科學設置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老年護理需求;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在設置《老年護理學》課程方面存在課程目標不夠明確、課程內容單一落后、缺乏課程實習安排等問題,難以滿足老年護理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對《老年護理學》課程的科學設置是迫在眉睫。因此,為了提升高校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質量,促進醫療保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何根據老年護理需求科學設置《老年護理學》課程,是相關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老年護理學》課程設置必要性
(一)護理專業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早在1900年,日本、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逐漸開設了老年護理專業,并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老年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同時,通過美國護理認證的高校均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為促進老年護理專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國作為人口大國[1],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要加大對老年護理專業開設力度,通過設置《老年護理學》課程,完善老年護理教育體系。從而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確保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因此,必須加強對《老年護理學》課程的設置,很好地實現與國際接軌的需求。
老年骨科患者護理安全管理體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同時,社會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老年骨科患者的收住率急劇上升。多數老年患者因脊柱、關節等退行性疾病住院,或因外傷或意外事故導致四肢、脊柱等骨折而入院[1]。這些患者多高齡,常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視力減退及肝腎功能減退等;部分患者因外傷而并發其他臟器的損傷。無論是因脊柱、關節疾病入院,還是因骨折等外傷入院,老年患者本身固有的這些內科疾病加上骨科疾病,都使病情復雜多變,并使骨科疾病的病程、臥床時間延長[2]。這些骨科疾病外的內科疾病有時候更具有危害性,老年患者入院后,詳細了解既往病史與治療情況、治療效果間的關系,合并內科疾病與骨科疾病治療之間是否存在相互影響等問題至關重要。做好骨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管理尤為重要?,F將老年骨科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容易存在的問題總結匯報如下。
1護理工作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1.1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的不安全因素
(1)高危風險評估能力差。因護理人員流動性較大,護理隊伍組成不穩定,新入職護理人員相對較年輕,由于經驗不足,??评碚撝R缺乏,對老年骨科患者中潛在或已存在內科疾病患者可能發生的風險缺乏預見性評估,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多發傷、復合傷或病情變化較快的老年患者的護理更具有特殊性,頸椎手術后容易發生呼吸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腰間盤突出老年骨科患者因視力減退或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而容易跌倒等。這類可能發生風險或意外的老年骨科患者,對護理人員預見性和評估能力要求更高,而多數護理人員因理論知識缺乏,只機械地執行醫囑,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從而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2)責任心不強。臨床護理工作中,部分護理人員不能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落實核心制度;對患者病情的觀察不到位、不細致,對病房的巡視工作不到位,僅留于形式,導致未能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如老年患者體溫調節能力差,骨科手術出血多,術后體溫容易發生波動,護理人員如觀察病情不到位,患者可因高溫而容易發生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如不能及時發現并提醒主治醫生采取相應措施,嚴重時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3)業務水平缺陷。部分護理人員因缺乏專業的、科學的理論知識,導致他們的臨床護理工作缺乏預見性,而老年骨科患者原發疾病迥異,處理方法各不相同,如在護理老年骨科患者時,不能對不同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在致命并發癥發生時,護理人員措手不及,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4)護患間缺乏有效溝通。對于因意外損傷而入院的老年骨科患者,患者及家屬情緒往往比較激動、急躁,護理人員缺乏良好的溝通技巧,服務態度不好,不能合理、耐心地給予相應解釋,會導致護患間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如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而造成手術傷口愈合延誤導致家屬不滿時,護理人員應依據專業知識,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高血糖容易造成傷口延遲愈合、嚴重時可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的情況,避免因誤會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煩。(5)法律意識淡薄。護理人員由于法律知識不足,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和應急防護措施,在執行護理操作過程中容易忽視潛在的隱患。病房護士流動性大,其護理專業素質也存在較大差距。當患者較多,加之病情復雜時,部分護士在執行護理操作過程中,未能按要求嚴格護理、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未能嚴于職守。
1.2引起跌倒的外部因素
(1)環境因素。因老年骨科患者多為外傷入院治療,此類患者多行動不便,病房內拐杖、助行器等障礙物較多,患者夜間均留有陪人,因陪人床擺放不規范,造成病室內通道狹小、擁擠;床頭呼叫器故障而不能及時與護士溝通;保潔員清潔地面時地面濕滑,未能及時放置警示牌;以上這些因素均可能導致患者跌倒或滑倒。(2)藥物性因素。腰麻、神經阻滯麻醉術后的患者,由于神經阻滯,其肢體疼痛消失,自行下床時因肢體感覺弱且無力而造成跌倒。部分老年患者也可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跌倒,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容易發生低血糖而暈倒。高血壓患者使用降壓藥或體位突然改變發生低血壓。使用抗心律失常、強心、利尿、血管擴張藥或任何對平衡造成影響的藥物都會引起跌倒。(3)骨科輔助支具使用情況。如輪椅、助行器、拐杖都是老年骨科患者輔助步行的主要工具,若支具維護不當,如拐杖底部防滑墊損壞、丟失、拐杖支架連接松動,致其性能存在問題但未及時發現,可使患者失去平衡導致跌倒。(4)其他因素。老年骨科患者多數長期臥床,因患側肢體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自主運動,臥床通常超過2周,突然起坐,可因出現眩暈導致跌倒。
基層醫院老年護理學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江西省2所縣級綜合醫院、2所縣中醫院、1所醫院兼辦養老院的二級醫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共202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護理管理者、養老院的護士,自愿參加本課題研究。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根據調查目的,在參考相關文獻及咨詢5名相關專家基礎上自行設計基層醫院護士老年護理專業能力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包括4部分內容。①護士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②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培訓狀況:是否接受過培訓。③培訓意愿:有無必要接受培訓、有必要接受培訓的原因、是否愿意參加培訓、參加培訓目的、希望的培訓方式、希望的培訓師資、希望的培訓時間(培訓原因、目的、方式、師資可選擇多項)。④老年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訓需求:包括14個條目,每個條目按護士對相關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別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個選項進行選擇,14個條目培訓需求按護士的培訓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個選項進行選擇。問卷內容效度指數和信度系數分別為0.912和0.923。
1.2.2調查方法首先由項目負責人與所選取醫院的護理部取得聯系,在其協助下抽取符合入選標準病區的所有護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被調查者說明調查內容及注意事項,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不記名填寫,20min后現場回收問卷。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有效問卷202份,有效回收率為91.82%。
1.2.3統計學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人數、百分率進行描述。
新生老年護理專業論文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整群抽取我院2013級新入學護理專業本、專科護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共發放問卷574份,收回問卷574份,其中有效問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級本科191人,2013級???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齡16~22歲,平均年齡(18.78±0.88)歲。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本課題組編制的《護理專業新生對老年照護的認識及就業意向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對老年照護專業的認知及態度等內容。采用不計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要求學生就自己的情況獨立、誠實回答,集中發放、集中收回。
3.資料分析。
老年護理專業人才梯隊建設論文
1方法
1.1老年護理人才梯隊的遴選程序
采取個人自薦和科室推薦相結合的方法??剖腋鶕鲗哟稳瞬诺腻噙x條件,擇優推薦,填寫醫院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對象推薦表,并附相關材料,上報護理部。
1.2護理部審核
由護理部對申報人條件進行審核,老年護理專業委員會組織理論考試,根據各層次人才的遴選條件,確定老年護理人才梯隊名單。最后,公示無異議后,正式啟動醫院老年護理人才梯隊培養計劃。我院共有1847名護理人員,選取了126名人員列入老年護理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其中后備人才78名,中青年護理骨干42名,高級老年護理人才6名。職稱:護士及護師84名,主管護師36名,副主任護師及主任護師6名。
1.3老年護理人才梯隊的培養目標
老年護理教學改革對學習投入的影響
摘要:目的:對養老護理院老年護理教學改革對高職護生的學習投入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評價。方法:選擇某醫學高職學院2019級3年制高職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法,實驗組采用新實踐教學法。結果:經對比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高職生的考試成績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學習投入測評占據比例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學生無論是在活力還是奉獻方面的維度均高于對照組學生,由此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投入測評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結論: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以小組制評估式為主要方式的全新實踐教學法,能較高的提升護生的學習投入程度,這對于有效提升老年護理學的教學改革效果具有實際意義。
關鍵詞:老年護理學;教學改革;高職教育;學習投入;實踐教學
人口老齡化是近幾年我國面臨的嚴峻問題,與此同時社會對專業的老年護理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下全國范圍內的醫學院校認識到了老年護理知識與護理技術的重要性,為此各大院校護理專業不僅開展了老年護理理論教學同時還開展了與老年護理活動相關的實踐教學。當下為了強化老年護理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其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為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與實際護理工作進行銜接,許多醫學院校將護生帶入到專業的養老護理院,學生實現與老人的面對面交流。但通過以往的調查研究發現,開展實踐教學確實可以使學生更加清晰的意識到老年護理學的重要性。但這種與老人近距離接觸的實踐教學形式并沒有將學生參與到老年護理活動的積極性有效調動起來,許多學生仍然抱著完成教學實踐學習活動的心態參與老年護理實踐學習活動,而并沒有意識到學習老年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意義。在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習老年護理知識與技能重要性的情況下,學生就不會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老年護理學的學習當中,這也是造成現階段老年護理學實踐教學效果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主要原因。為了使學生可以提升在老年護理學學習的投入,某醫學高職院校對2019級學生開展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習實踐性教學改革。經實踐結果表明,經過教學改革后的實踐教學模式可有效的調動學生在老年護理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在老年護理學學習中的投入程度。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國內某醫學高職院校2019級三年制護理專業10個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1-5班學生為實驗組,接受全新實踐教學法,共計150人,6-10班學生作為對照組,共計152人,接受常規時間教學法。實驗組學生每6人一組,對照組學生8人一組。
老年護理工作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調查護理專業學生從事老年護理意愿,并分析其影響因素。調查表明,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意愿,培養更多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為老年人提供安全、專業的照護服務,需進一步加強老年護理課程教學、實踐及就業引導。
關鍵詞:護理專業學生;老年護理;就業意愿;影響因素
根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預計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將達4.8億,占世界老年人口近1/4[1]。老年人由于身體功能退化,對醫療和護理服務的需求明顯高于其他年齡人口?!吨袊青l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當前高齡老人3000多萬,失能老人4000多萬,這些空巢、高齡、失能老年人的增加,對照護服務的需求日益凸顯[2],而這種服務須由具備一定醫學常識的照護人員提供?!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中將“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列為15項重要任務之一,而在《“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則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涉老相關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我校注重老年護理服務人才的培養,從加強師資培訓、改善實訓條件、調整教學計劃等入手,在高職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康復護理學、社區護理學等相關課程中加強老年護理相關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并組織護生參加老年照護1+X證書考試。在此背景下,筆者以本校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其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意愿及影響因素,從而為有針對性地實施課程改革、培養老年護理人才提供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確定研究對象為本校三年制及2+3學制護理專業學生,采取整群抽樣法,選取本校護理專業16個班,其中三年制高職護理一年級9個班、二年級4個班,五年制護理一、二、三年級各1個班,共848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護理專業學生;排除標準:在外實習的、無法上網的護生。
老年護理學社會實踐教學研究
根據國際通行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7%時,該國家或地區就進入老齡化社會[1]。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0.2%[2]。因此,我國于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立足于人口老齡化現狀,面對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規模擴大的雙重壓力,如何有效提升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老年護理學以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為主要研究內容,教學中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因此,開展老年護理學社會實踐教學,能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老年護理工作者。本研究嘗試開展老年護理學社會實踐教學,效果較好,具體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7級護理專業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6名,女生84名,年齡17~20歲,平均(19.4±1.8)歲。1.2方法。1.2.1教學安排。根據老年護理學課程內容,將實踐教學分為3部分:老年人日常生活護理,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常見疾病護理。針對各部分實踐教學內容分別組織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將活動地點安排在模擬實訓室、幸業養老院、東關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2教學組織與管理。實踐前,教師按照老年護理學教學內容細化實踐教學計劃,分別制定老年人日常生活護理、老年人常見疾病護理和老年人健康教育3部分教學內容實施細則,確立社會實踐教學主題(見表1)。1.2.3實踐教學組織形式。(1)選擇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此次實踐教學帶隊教師,至少配備3名。在醫院實習時選擇護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作為實習教師,每10名學生配備一名實習教師。(2)學生成立合作小組,每組9人,選出一名小組長,負責每次教學效果評估工作,以輪轉方式根據教學計劃安排完成實踐教學。1.3實踐教學內容具體安排。1.3.1模擬實踐教學(1)教師根據老年護理學課程自制老年人健康評估單,根據這一階段教學目標進行實踐;(2)各小組學生相互討論,根據評估細則分析老年人健康問題,以此判定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3)討論結束后,教師收集學生健康評估單,相關小組學生接受其他學生的提問;(4)教師對此次模擬實踐教學進行評價,學生自評,教學結束后,學生將模擬實踐教學資料和實踐體會加以整理并上交。1.3.2養老院活動。由90名護理專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對養老院老年人進行慰問和生活幫扶等。帶隊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日常護理知識進行實踐,給老年人梳頭、洗臉等,結合臨床護理專業知識進行體格檢查,講解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護理,運用課堂所學的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健康宣教。養老院的老年人大多數是孤寡老人,身體較為健康,但心理狀態不佳,護理專業學生通過對養老院老年人的日常護理和健康宣教,既可以撫慰他們的心靈,也能加深對老年護理學的理解,增強尊老愛老意識[4]。1.3.3社區實習。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護理知識學習后,帶隊教師輪流組織其進入我院附屬醫院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專業實習,主要對老年人開展健康咨詢,針對老年人多發疾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如糖尿病病人的飲食、用藥指導等。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組織,入戶對社區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態制定專業化飲食、運動、睡眠方案,從各個方面關注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5]。社區老年人相比養老院老人,生活狀態和健康狀態都較好,學生通過社區實習,可以充分了解多層次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提升護理能力。1.3.4醫院實習。附屬醫院實習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常見疾病護理知識組織的實踐教學,由實習教師向學生介紹老年人常見生理疾病、心理疾病發病情況,針對性地講解某些重點病癥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5]。在理論講解結束后,由實習教師輪流帶領學生進入病房進行護理實踐。醫院實習是護理專業學生必經的實踐教學項目,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護理行業相關知識,適應護理工作,切實提高護理水平。1.4教學效果評價。實踐教學結束后,由課題組自行設計實踐教學調查問卷,從知識能力、實踐態度、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幾方面進行成績評估。問卷滿分100分,60分以下為不合格,60~75分為合格,76~85分為良好,86~100分為優秀。共發放調查問卷90份,回收率為100.00%。1.5統計方法。采用統計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及處理。
2結果
實踐教學后,學生在知識能力、實踐態度、實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方面的成績均較好(見表2)。
3討論
老年護理現狀調研及策略
人口老齡化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其中最大的難題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撫養和照料問題,而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的需要及國際標準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據2007年山東省1人口和勞動力抽樣調查結果推算,山東省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達l317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4.O6,已成為全國第一老齡人口大省。筆者對山東省老年護理專業現狀進行調查,力求全面掌握本省老年護理專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符合本省實際情況的老年護理專業發展模式,為制定本省老年護理學科發展規劃及老齡化應對策略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以信函方式對山東省二級以上醫院及老年醫療機構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基本情況、老年護理專業工作內容、老年??谱o士崗位現狀及需求三大部分。問卷由被調查單位護理部主任或老年專業科室主任、護士長填寫。共發放問卷162份,回收99份,回收率為61.1,有效問卷92份,有效率為92.9。資料收集完成后進行整理并統一編碼,將所有數據錄入Excel電子表格建立的數據庫后,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山東省老年護理專業現狀
2.1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在被調查的92所醫療機構中,三級醫院49所,二級醫院41所,老年醫療機構2所。其中41所(占總數的44.6)設有老年專業科室。被調查單位現有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共1373人,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基本情況,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