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存在問題

時間:2022-10-09 02:39:19

導語: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存在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存在問題

摘要: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為依托,政府通過保險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種植業、養殖業的經濟損失提供的政策性保險。近年來,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迅速,其將財政手段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創新政府救災模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效分散農業風險,促進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是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條件。本文從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以下簡稱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方面論述,提出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應對措施,力求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工作的提高,為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管理;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資金

1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的相關規定

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是指各級財政對有關農業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的符合條件的農業保險業務,按照保險費的一定比例,對投保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提供的保費補貼。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各級財政承擔的保費補貼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實行??顚S?、據實結算,保費補貼當年出現資金結余的,沖抵下一年度的預算。各級財政應編制轄區內當年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申請報告,并及時與上級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進行結算。

2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認真做好保險費補貼資金的籌集、撥付、監管等各項工作,并與農業、林業、畜牧業、金融工作辦公室、保險監督管理、宣傳等部門通力配合,一起把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落到實處。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2.1基礎數據報送不及時、不完善

農業保險經辦機構在組織農戶投保,并收到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自繳的保險費后,出具保險單,進行公示。及時整理投?;A數據,報送投保情況匯總表,向財政部門提出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申請。當地財政部門依據基礎數據,及時據實撥付各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農業保險經辦機構一定程度上存在投?;A數據提報不及時,材料不完善等問題,給材料審核帶來困難,造成財政部門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撥付不及時,影響了資金到位及時率。

2.2投保險種、投保面積各年變動較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財政預算虛增

各級財政部門根據農業、林業、畜牧業等部門測算的下一年度的入保面積、保險費率、保險金額及保險費補貼比例,測算下一年度應安排的保費補貼資金,為編制保險費補貼資金年度財政預算提供數據依據。但在實際工作中,各年度投保險種、投保面積均有不同程度變動,給測算工作帶來困難,不能有效、準確地編制年度財政預算。為了不影響下一年度補貼資金及時到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財政預算編制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意識地虛增現象。

2.3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效益考評機制亟待建立健全

政策性農業保險預算管理是否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效益是否高效,政策性農業保險投入、過程、產出、效果是否完備等,需要建立相應的考核和評價機制,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效益考評機制亟待建立健全。

3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3.1材料認真審核、嚴格把關

財政部門應與農業、林業、畜牧業、金融工作辦公室、保險監督管理、宣傳等部門通力配合,及時將最新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規定宣傳到位。對報送的材料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及時掌握補貼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加強對保單和農戶繳費情況的審核,足額支付保險費補貼,確保農業保險保單依法按時生效。農業保險經辦機構應提升業務系統功能,增加數據校驗、信息比對功能,確保基礎數據真實準確、材料翔實完善,杜絕虛構或虛增保險標的,或者以同一保險標的進行多次投保,對于季節性較強的種植業保險,應在各險種簽單完成后及時上報當地縣級財政部門。

3.2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

各級財政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預算執行的動態監控機制,加強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持續監控,定期自查、不定期抽查當地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建議農業保險經辦機構與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通力合作,積極引用新技術,比如借助“GIS地理信息+衛星遙感技術”,利用已有的國土資源數據,建設農田地塊本底庫和政策性農業保險綜合服務平臺,及時有效地了解區域內投保地塊情況,建立農業保險投保、理賠、定賠等一系列動態監控數據,為測算補貼險種的投保面積、投保趨勢提供數據支持,為編制年度財政預算提供準確依據。

3.3建立和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績效評價制度

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績效評價主要指標原則上應當涵蓋相關預算單位、農業保險經辦機構、經濟及社會效益等??筛鶕數貙嶋H狀況,對考核指標賦予各自的權重或分值,或適當增加適應本地實際的考核指標,并努力摸索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優化農業保險政策、農業保險經辦機構評選等工作的有機結合。

4結語

政策性農業保險為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的農業生產風險保障體系,為加強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工作是政策開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條件。在實際工作中,參照本文提出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加強保費補貼資金管理,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Z].財金〔2016〕123號.

[2]凌云莉.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2).

[3]劉枰汐.我國農業保險問題研究[D].燕山大學,2010.

作者:郭偉偉 單位:濱州市沾化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