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民工子女的保險管理
時間:2022-01-26 11:34:00
導語:提高農民工子女的保險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目前有1.2億農民工,按每位農民工生養1個孩子計算,目前,全國起碼有農民工子女1億以上。這1億的龐大農民工子女保險市場對于商業保險公司來說,開辦少兒保險的前景十分可觀。不過,這項保險“空白”,商業保險又填補了多少?筆者在采訪中發現,情況并不理想,農民工子女保險現狀堪憂。
農民工子女保險還是個盲區
在廣州,據有關人士估計,目前全市300多萬流動人口中,最保守的估計也有4萬多名適齡兒童。外來工子弟學校已經達到103所,在校學生3萬多人。因為生源多,廣州的一些外來工子弟學校招生異?;鸨?。廣州天河區同仁學校是一所比較成功的外來工子弟學校,在校學生已有3000余人。
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地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面對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就學困難,“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樣的待遇”是農民工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的最大愿望;“讓流動的花朵更絢麗”在廣東漸漸成為流行詞。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外來工子女教育問題應該是一個全國性難題,而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顯得較為突出而已。
而這些人的保險保障問題更不能忽視。
在全局而言,農民工子弟現還處在解決讀書問題的階段,買保險對他們來講還很遙遠,就現在的保險而言還存在保險面窄、保障額度少不全面的問題,農民工子弟保險還是個盲區。
被醫保遺忘的角落
一項調查顯示,在北京,在所有與少年兒童相關的國家部委人民團體中,幾乎沒有一家掌握少兒醫療的狀況,更談不上農民工子女的醫療情況;這一關系到少年兒童健康的大事,似乎不在任何一個部門或機構的主管甚至分管的視線內。
國務院保護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兒童處的主要職責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宣傳優生優育。
中國婦女聯合兒童部主管家庭教育,旨在呼吁社會重視兒童對職能部門起督促作用;共青團中央少年工作委員會是主管少兒思想教育,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與少兒有關的科技司著力宣傳優生優育,解決技術問題;衛生部婦女兒童保健司目前建立的保健補償制度,主要對象是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則只管城鎮職工,農民工及其子女尚未提到議事日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的衛生與健康處,也不過問中小學生的醫療保險。
雖然我國城鄉少年兒童(含農民工子女)可以享受像計劃免疫這樣由國家財政撥款、衛生部免費或低收費提供的基本醫療福利,僅享受醫療社會保障的面顯然很窄。
少年兒童(包括農民工子女)需不需醫療社會保障?社會各界的看法不一。有人說,少兒是比較健康較少生病的一個群體,在現在國情下,社會保障只能針對勞動者和老年人,少兒還不需要社會保障。也有人認為,少年兒童對社會尚未創造任何價值,其醫療費用理應由其父母或監護人全部承擔,不應參與政府補貼的醫療社會保障。還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限,對父母的醫療社會保障都沒有很好解決,又何談少年兒童呢?
如此巨大的少兒醫療保險市場,商業保險公司又豈能坐視不理?在廣東,商業醫療保險個別險種已進入校園,學生每人只需交20元,即可投保意外傷害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賠付率達到80%至90%。縱觀國內保險公司推出的各種少兒險種,多屬意外傷害保險和附加住院險。這些少兒險種只保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并未包括少兒接受門診治療等基本醫療。
其實商業保險公司對此也是心有顧慮。業內人士指出,少兒醫療的風險也不好控制,可能一個小感冒引發的病要花數百元上千元,還可能導致致命的疾病,經費更大。這是商業保險工作在開發少兒險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的主要原因。
學生險,好事多磨
進入2003年后,廣東某大型壽險公司團險部負責人感到非常頭疼,各市區學生的投保率下滑到14%。因為承保面太小展業成本太大,已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
據中國人壽廣州市分公司的有關統計顯示,截止到2004年7月底,該公司開辦的“學生平安保險”承保人數比往年又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這種現象在廣州開辦了學生保險的壽險公司也普遍存在。
近年來,廣州學生險市場日漸縮水,投保人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與此相對的是學生出險頻率卻連年走高,這一現狀給社會、學生及其家庭都帶來一定的影響,廣大學子保險保障失衡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學生險市場的持續縮水不僅給社會造成了一定壓力,也給經營學生保險的壽險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給壽險公司的經營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賠付率居高不下,并且還將有繼續上升的可能。僅中國人壽廣州市分公司去年就受理了學生險索賠13666宗,賠付1630多萬元。
學生保險歷年被各界高度重視,而為什么卻產生這樣的問題?
認識上的偏倚使學生保險雪上加霜。很長一段時間,學生險總是與社會上亂攤派亂收費相提并論,混為一談。該保險的最佳投保時間就是春、秋兩季開學前后,于是保險公司要實現學生團體承保,就得與學校聯系。學校也希望每個學生都投保,以減輕學生出險給學校帶來工作壓力,雙方的愿望本來是一致的,但學生家長中的部分人寧愿花上幾百元去燒香拜佛,也不肯為孩子辦保險。在一個上千學生的學校里,只要有一個家長提意見,馬上會有些執法部門出面檢查,搞得不少學校噤若寒蟬,而把怨氣一古腦兒發到保險公司頭上,好事變成了壞事。
“補空”:需要全社會的共識
隨著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安家落戶,這部分群體的子女教育和保險保障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讓農民工子女有書讀、讀好書、有保障,和城市孩子共同成長進步,是農民工的期盼,也是國家和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解決農民工子女保險問題,政府是主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有效做法,如醫療保險品種讓少兒同等地選擇購買;在企事業就業的農民工及其子女均被強制性加入同一種醫療保險或家屬醫療保險。同時也應提倡教育扶貧,對個別困難農民工家庭,進行重點扶持。
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公司的補充功能,要量身定做適時開發一些適合農民工子女的險種,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對現有的少兒險種在費率上予以調整,保障范圍要擴展,給予更全面的保障。還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全面開發含醫療、大病、養老分紅等內容的新險種,切實滿足農民工子女的需求。
- 上一篇:電子病歷在電子簽名法執行過程中得到實惠
- 下一篇:名城會構造文化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