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策略
時間:2022-10-18 10:48:33
導語:化工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財務狀況全面反映企業運營的經濟活動情況,當前化工行業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因此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必然面臨著關系企業經濟效益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外在市場環境與企業內部運營問題綜合作用產生的財務問題,為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安全性與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必須重視財務風險研究。本文著重研究新形勢下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并重點闡述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關鍵詞:化工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企業財務狀況是其資本周轉狀況與運營狀況的整體反應,因此財務風險的存在必然影響企業的發展潛力。對于化工行業來說,在政府相關部門與行業組織的領導下,行業規范日益完善、行業資本趨向密集、生產工藝發展迅速,財務風險在外部環境與自身管理的綜合作用下需要企業更加重視應對。企業需要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逐漸探尋出屬于自身特色的、全面防范財務風險的管理體系。
一、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化工企業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
任何企業的經濟運營活動都需在整個行業市場的大環境下,對于化工企業來說,企業制定市場發展規劃與具體的經濟活動都需準確把握行業環境,因此外部經濟環境是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外部因素。基于我國特殊的市場發展特色,政府的宏觀經濟規劃、財政等經濟政策的調整等都會對企業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從化工能源角度來具體分析,礦產與石油是化工產業重要的基礎能源。在能源日益緊張的國際環境下,政府對相關行業有嚴格的節約能源要求?;て髽I自動化水平較高且生產周期較長,為達到能源節約的目的必須對其生產設備等進行大程度的技術改造,生產成本的大幅提高必然會對企業財務管理帶來巨大風險。
(二)化工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
對比于其它行業,化工行業的企業具有突出的資金結構不合理的財務問題,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負債規模、企業資本結構與負債期限結構。首先,化工企業負債規模較大,在運營收益風險的影響下極有可能致使財務破產。在過高的負債比重下,財務杠桿系數過大導致股東收益波動過大。從企業資本結構角度看,如果借入資金比重高于自有資金導致債務集資方式比重過大,一旦企業運營狀況不佳償還能力不足就必然面臨嚴峻的財務風險問題。企業負債的長短期借款的比重即為負債期限結構,如果企業財務出現以短期借款頂替長期等負債期限結構問題,會直接影響資本運營周轉的穩定與協調進而產生嚴重的財務風險。綜上可知,對于化工企業來說,過長的經濟活動周期與過高的資本投入下極易出現資金結構不合理問題,這一問題對企業財務具有嚴重威脅。
(三)化工企業內部財務關系不明確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內部財務管理不夠明確,致使資本周轉不暢。企業內部各單位的財務關系具體指各單位在生產運營活動中,在各不同環節互相供給原料與生產力因而產生的財務聯系?;趦炔亢怂阒?,財務部門將各部門在生產活動各環節中運轉資產估價,進而形成明確的經濟關系。上級企業按照投資合同承擔前期的資金投資,在一定經濟周期內獲取生產運營的相應利潤分成。在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與其它投資單位之間具體進行經濟活動時,在資產管理、盈利分成中無法規范各方職權且缺少有效管理,進而造成資本管理漏洞、經濟活動效率低等嚴重的財務風險。
(四)化工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
財務風險對于所有企業來說都是無法避免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有不確定性。財務風險的必然性要求企業管理層與工作人員都需正視財務問題,如果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會影響管理層決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ば袠I的生產經營活動有突出的危險性,其中工藝與泄露風險為關鍵問題?;どa中所使用的加工原料等物料大多是強腐蝕性或易燃易爆之物,一旦發生事故必然導致嚴重后果,化工行業特殊的安全風險要求企業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如果因對企業生產活動危險性認識不足導致管理層的風險防控意識淺薄,財務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必然會影響整個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轉并造成財務風險進而產生經濟損失。
二、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
(一)加強財務管理人員思想認識
員工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是企業尋求發展機遇并增強自身行業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要在新形勢下防范財務風險首先需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從人才隊伍建設角度看,具備專業素質的高水平員工是企業基本的人才需求。為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企業首先應當加強人才選拔管理,即嚴格規范人才選拔機制以選取掌握財務會計制度以及相關經濟法律知識、具有專業的職業素養且實際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員。另外在日常財務人員專業培訓中,企業需要完善培訓計劃,及時根據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人員監督機制發現財務工作中的漏洞,并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幫助財務人員掌握財務分析方法等專業知識,不斷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思想認識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與安全性。
(二)完善化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企業資本運轉與財務安全的關鍵,為企業在生產運營的各環節中面臨的各種財務風險提供最制度化的解決方法。我國化工行業的行業規模巨大,且基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與市場需求的不同造成財務管理制度的外在環境的區別。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需要準確依據當地化工行業現狀、政府政策等客觀要求,并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分析的基礎上完成。對外部市場環境的考察與當地經濟政策的準確解讀在客觀上保障了企業對公司外部環境認識的正確性,在此前提下從自身出發加強對資金周轉、業務把控等管理體制的完善,必定會逐步削弱財務風險并增強財務管理能力。
(三)建立健全財務分析預警機制
以運營狀況分析與行業環境考察為基礎,用財務相關數據指標對企業財務風險經行具體量化與規范化處理,這樣企業管理層便可很容易根據財務預警機制發現當前運營問題,并依據預警機制的財務流程明確財務風險所涉及的公司管理漏洞。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可以高效地幫助管理層削弱市場風險,從而及時調整產品發展策略。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以財務報表為關鍵依據,因此完善的預警機制要求財務部門必須全面保證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對報表的具體數據采用實用先進的預測模型進行風險預測。
(四)加強化工企業財務預算管理
經濟效益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本目的,資本運轉涉及到企業生產活動各大小環節,近期加強化工企業財務預算管理首要應增強對資本流通的調控。在各生產運營環節中設計不同部門之間的資本流通,要實現財務風險防范需對資本流通的各環節進行全面監督與有效控制?;ば袠I具有突出的資本運轉規模大、周期長的特點,為有效調控企業財務資金結構以削弱還貸風險需要加強對財務預算的管理,企業財務的全面預算控制有助于優化借入資金與自由資金比重、強化還貸能力。
(五)調整產業結構,降低庫存比
庫存比是反映企業運營現狀與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過高的庫存比數據表明企業當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較低且產品存儲成本將嚴重影響資金周轉效率,因此調整產業結構是增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庫存比較大時,內部銷售部門需緊急擴大銷售規模且考慮以賒銷的形式降低庫存量。如果庫存比較低,則反映當前產品市場行情較好需求量大,可適當擴大生產以增大供給量。這種產業結構調整方式較為常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生產運營活動中要規范生產銷售流程。例如,在采用賒銷方式時需要考察對方企業的信用度,而在擴大生產規模時應加強對危險生產原料的安全性管理。
三、結語
當前化工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形勢,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機遇與挑戰并存,而財務風險則是不可預測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管理漏洞的綜合反映,因此財務風險防范具有突出的專業復雜性特征。本文從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出發,深入研究了如何實際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以保障運營活動中的資產安全,達到增強經濟效益的最終目的。
作者:曹潔 單位:同煤廣發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審計部
參考文獻:
[1]馬國仁.論防范化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機制與方法[J].財經縱橫,2013(13):255.
[2]林燕.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增強風險防范能力[J].商業經濟,2011(03):45-46.
- 上一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的影響及措施
- 下一篇: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