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模型中的財務預警論文

時間:2022-03-03 04:16:33

導語:預警模型中的財務預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警模型中的財務預警論文

一、我國企業在構建和使用財務預警模型中存在的問題

1.財務預警模型運用不成熟

我國的企業在財務預警模型的運用更多的是照搬國外的研究成果及統計數據,由于運行環境的不同,使得財務預警模型根本不能適用我國企業,原因是我國企業發展晚,存在規模小、計準則尚沒有與國際接軌、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模型本身的發展和創新方面脆弱,而與國外成熟的金融環境區別明顯。

2.企業沒有財務預警模型相關的人員與技術

由于沒有相關的人員與技術支持,使得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自成體系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維護和更新,同時由于財務預警系統的構建及使用也非常單一,僅僅通過財務部門一個部門完成,財務預警模型不能及時與其他業務信息系統交換數據,企業的現實狀況沒有在第一時間表現出來,使得財務預警模型的時效性非常落后,準確性差。

3.現金流量指標少

我國企業往往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靈活設計、改進、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使得財務預警模型中少了現金流量指標這個極其重要的指標,這往往是企業能否構建合理的財務預警模型的關鍵所在。

二、企業在構建和使用財務預警模型中相關對策

1.擴寬數據渠道

我國企業的統計數據大都來源于證券市場上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而這些數據往往不準確,因為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比美國,還不夠成熟,樣本容量比較小,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需要得到不斷改善。所以對于一個企業,在構建了財務預警模型之后,企業的財務預警模型不能簡單地套用國外的理論,需要不斷拓寬數據渠道,從更廣的范圍來提高財務預警模型預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比如從非上市企業等方面著手進行數據收集。

2.將企業所有管理信息都納入財務預警模型中

企業的管理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財務預警模型也是基于企業管理特點,進行數據化和信息化企業的管理方式,將企業存在或將要產生的財務失敗風險信息全面保存,不應由財務部門來獨自完成,需要和企業的其他業務信息系統進行共同完成,包括企業內部其他的管理信息,諸如生產、銷售、采購等全方位實物量信息也納入到財務預警模型系統當中,實現企業內部的資源共享和功能的集大成者,反映企業與同行業相比的差異情況,提供有可能出現財務危機的信息,真正發揮其財務危機預警的重要作用,將其視為企業診斷的重要工具,以此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依據,對是對企業各方面信息的全面分析,

3.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自己的經濟特點,與西方的經濟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財務預警系統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復制西方的經濟模式。對于我國企業,需要結合我國自身的發展環境及實際需要而定,對財務預警模型進行新的操作,對相關權數進行合理調整,對財務指標不適用的進行舍去,增加能反映企業實際問題的新指標,研究出適合國內企業的評價標準。西方的Z值模型與ZETA模型中的多個重要指標中沒有現金流量這一指標,而現金流量指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是企業能否構建合理的財務預警模型的關鍵,企業的現金流入和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狀況成正比,并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快速發展,所以我國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靈活設計、改進、選擇合適的財務指標,加強企業的現金流量指標,同時增加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和償債能力等方面的指標,使財務預警模型能從各個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所以對于原始的財務指標存在不適應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時可以將其進行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無關的幾個綜合指標,來代替原始的指標,并從中選取其中盡可能多地反映原來指標信息的綜合指標參與模型的計算,以確保財務比率指標的科學性,使其更具備實際運用的價值。

作者:陳清麗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榆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