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財務論文
時間:2022-08-13 03:46:15
導語: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財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設計
本文采用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具體方法是:以恩施州為個案,綜合運用問卷調查、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方法,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46份,問卷回收率為72%。
2.1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改革開放30余年來,民族山區中小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調研表明:由于經濟發展較快,一些中小企業基于利益,把占有市場份額、單一追求銷量作為唯一目標,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財務管理的作用,導致其財務管理與市場經濟發展部相適應,面臨一些風險和融資困難、賬目混亂、數據失真等問題;同時,地方政府一些行業管理部門的干預也使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缺乏長遠目標。這些問題既影響民族經濟社會的有效發展,也不利于民族山區中小企業的有效發展,目前已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和瓶頸。
2.2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凸現
(1)投融資困難,抗風險能力弱首先,民族山區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困難有兩個方面:一是投資缺乏資金,缺乏整體的戰略思考和判斷,導致中小企業投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缺少長期的規劃與目標;二是融資困難,這里主要是指融資能力有限,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其財務信息的透明度不高,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非公開性,用于抵押的可用資產相對不足,融資能力不強大。其次,抗風險能力不強。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擴大再生產,通過資本結構的調整,實現對外進行投資,但是經營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經營績效不是很穩定,容易給銀行帶來一定的風險;二是信貸風險的控制具有一定難度,因為中小企業的基礎性資料缺乏,當地銀行對其還貸能力和信貸風險難以進行正確評估等等。(2)財務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模式落后調研表明:一些中小企業是私營性質,投資人的集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開,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隨意性傾向明顯;同時,中小企業還缺乏財務管理的意識,一些經營者明顯存在重技術、輕管理和重銷售、輕理財的意識,錯誤地認為認為企業效益主要是業務發展的結果,與“管”的關系不是很密切,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指導和控制作用。此外,一些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質不高,缺乏一定的現代財務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落后,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這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3)財務機構不健全,財務控制不科學民族山區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其財務機構不健全,經營者也就是投資人,企業財產與個人家庭財產相互占用現象普遍,造成會計核算主體界限不明,沒有規范建賬,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和風險防范意識。而一些中小企業的內控制度不完善,投資決策隨意明顯,其財務控制不科學主要體現在:①對資產(含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產的閑置或不足,比如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認為現金越多越好,直接導致現金的閑置;②缺乏有效的措施,賬款周轉緩慢,導致資金的回收相對困難;③對存貨的控制比較薄弱,導致資金不能夠有效運轉,資金周轉的失靈明顯。
3民族山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策略
(1)提高企業投融資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民族山區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強其投融資能力,提高抵御社會風險的能力。因此,中小企業應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狀況來合理安排資本結構,有效拓寬企業投融資的渠道;同時,盡可能地把資金投放到風險相對較低的項目上,適當分散投資的社會風險,進一步優化資本的結構,提高自身的投融資能力,以增強抗風險能力。(2)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培育現代財務管理意識自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山區的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市場經濟日趨明顯。因此,著眼于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的所有成員都要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整個隊伍的文化素質,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財務管理體制,樹立現代財務管理的“人本管理”意識,優化財務管理模式,適應外部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搞好財務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理財。(3)健全財務機構,加強財務控制首先,要按照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健全財務機構,明確經營權與所有權的關系,明確會計核算主體界限,規范建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其次,要加強財務控制,完善財務制度,其要措施有:①建立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②建立科學的存貨管理制度;③加強收賬、固定與無形資產等資產管理。
本文作者:馮悅平工作單位:國網恩施供電公司
- 上一篇:煤炭企業財務論文
- 下一篇:司法規律下司法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