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決算問題研究
時間:2022-09-21 02:31:15
導語:企業財務決算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財務決算取得的成績
(一)財務決算準確總結了生產經營成果,體現了江漢油田上下團結一致,堅決貫徹總部決策部署,以“穩油增氣、特色發展、和諧建設”為思路,集中力量建設“中石化上游特色一流企業”取得的突出成就。2014年全面完成預算目標,經濟總量再創歷史新高,經濟基礎持續穩固,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
(二)財務決算有效揭示了管理“短板”,反映了江漢油田改革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經濟總量跨越式增長的同時,資金供需矛盾突出、債權規模和籌資費用高企不下、境外經營風險增加、資產經營報酬不高等問題成為困擾發展的瓶頸因素,必須以改革創新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穩中求進,綜合平衡,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三)財務決算全面檢驗了會計集中核算的科學性和先進性。2014年連續運用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編報財務決算報告,系統各模塊更加成熟,運行指標展示了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操作應用水平,達到了規范上線的預期目標。
二、財務決算反映的問題
財務決算暴露出企業管理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盡管反映在財務數據上,但并非財務問題,而是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矛盾的綜合反映,需要凝聚其他部門力量,落實責任,抓好協同,源頭治理,防止問題積累演變成財務風險。主要問題如下:
(一)債權清理回收力度有待加強。2014年末,江漢油田短期債權項目占流動資產的46%,比年初增加4.6%,債權規模過大占用了流動資金,導致資金嚴重匱乏。影響債權規模的因素:一是債權表現為經濟利益的預期流入,債權增長本質上是經濟總量增長的表現,在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條件下,債權規模呈現同方向增長趨勢。二是多數單位沒有深刻認識債權與經營成果的關系,存在“重收入、輕債權,重效益、輕回收”的現象,市場、銷售、結算等部門管理脫節,不注意追索債權實現成果回流,債權調控力度不夠,清理效果不明顯。三是部分單位對債權風險認識不足,內部控制弱化,尤其備用金余額偏大,清理不及時。
(二)實物資產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存貨增長速度快。2014年末,江漢油田存貨比年初增加68%,存貨中原材料、庫存商品、在制品及半制品、未結算工程成本分別占17%、22%、36%、15%。影響機械制造板塊存貨的因素主要是生產周期長,產成品及在制品多。影響石油工程板塊存貨的因素主要是工程結算不及時。存貨實質上是資金的“實物化”,也是形成流動資金占用的重要原因。二是在建工程清理滯后,已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項目未按規定及時轉資,少提折舊,影響財務損益和資產結構。在建工程清理滯后的原因:工程項目從立項、預算、施工到驗收、結算等流程分屬不同職能部門管轄,各部門間相互獨立,銜接不到位,信息傳遞不對稱,影響對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判斷,延誤轉資時點。
(三)投資管理過程控制力度不夠。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額與中石化集團下達計劃額間存在差異,有超計劃投資現象。主要原因是投資項目實施中,過程控制力度不夠,多數單位僅關注實物工作量的完成情況,對與工作量相匹配的投資進度缺乏有效分析,直到竣工決算才發現超投資。二是受投資計劃影響,未正確區分資本性支出與費用化支出的界限,存在資本支出費用化問題,主要是部分單位基建、修理項目未報批,未納入投資管理,轉而通過費用化渠道自行解決。
(四)境外經營風險管控亟待提升。境外項目經營規模持續擴大,新簽合同量逐年攀升,但經營風險與日俱增。一是境外資產監管松散,境外購置的設備、車輛未計入固定資產管理,部分在成本中列支,部分在長期待攤費用掛賬。部分項目施工周期短,合同終止后資產滯留境外,未及時運回國內。二是物資采購缺乏科學論證,尤其籌備期間采購規模普遍超過可預見的工作量需求,大量庫存沉淀在施工現場,增加庫管壓力。三是資金回流速度慢,境外創造的收益不能及時轉化為現金流,收支缺口大,加劇資金緊張局面。
(五)職工薪酬管理引發審計風險。部分單位未嚴格遵照《集團公司人工成本管理辦法》管理職工薪酬,工資、勞務費口徑與政策規定存在偏差。部分單位未清理非工資性收入,補貼項目多,列支渠道不規范。部分單位將屬于薪酬范圍的工資、福利費直接在成本費用中列支,沒有真實反映人工成本的競爭力水平。
三、加強企業財務決算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為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深化財務管控能力建設,經分析研究財務決算中反映出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債權管理機制,加大清欠回收力度。完善債權管理機制,關鍵是明確責任部門,落實管理責任,實施源頭治理。銷售(市場)部門對債權的形成、追索及動態管理負首要責任,全面負責市場風險評估和客戶信用評級,區分不同資信等級制定差異化賒銷政策,甄別篩選優質客戶,培育實力強、信用佳、資金狀況好的營銷網絡。銷售人員負責“點對點、筆對筆”組織債權回收,按照“誰批準、誰經辦、誰負責”原則全程跟蹤債權清收,確保銷售收入與債權清收同步運行。法律部門負責審定合同條款,在合同中明確債權回收方式、回收期限、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辦法,對合同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對超過合同執行期的債權會同銷售、紀檢監察、審計、財務部門采取補救措施,防止發生壞賬損失。財務部門負責債權基礎管理,建立債權登記臺賬,定期與債務方對賬,分析賬齡結構,梳理疑難債權及逾期債權,向銷售、法律等部門發出提示預警。經營部門核定并考核銷售部門(人員)債權回收指標,對清欠不利造成損失的人員進行處罰,對清欠有功人員進行獎勵。
(二)挖掘降庫利庫潛力,降低存貨占用規模。抑制存貨增長,改善資金流動性,需要從存貨成因入手,抓好源頭防控,增強全過程調控能力。物資供應部門應發揮計劃控制功能,結合生產安排合理預測物資需求,嚴格審核各單位提報的需求計劃,綜合平衡,錯時采購,避免計劃脫離生產進度超量采儲。生產運行部門應積極消庫降庫,在油田內部建立物資調劑平臺,建立庫存信息庫,在單位間調劑余缺,互通有無,優先消化庫存,消除積壓,降存量控增量,加速存貨流轉。要嚴格以銷定產組織生產,根據訂單倒排生產計劃,合理調控交貨期,優化生產運行,減少在制品、產成品規模。
(三)優化投資管理體制,實現投資全過程管控。針對投資超計劃、實物管理銜接不到位的問題,建立全過程管控體系。計劃部門應加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做好投資項目構成分析,合理估算投資規模,準確編制投資概算,積極爭取有利的投資額度,保障投資來源。建設單位應科學分解投資成本,合理落實設計、監理、籌建、施工單項成本,做好項目分項控制。強化施工過程管理,嚴格簽認工作量,嚴格控制合同外工作量,不突破投資總額。資產管理部門應組織做好竣工質量驗收,審驗投資項目竣工資料,合理確定實物工作量完成情況。審計部門應加大對投資項目審計力度,及時糾正投資無計劃、超計劃或實物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及時提示相關部門增補投資,防范資本支出費用化。
(四)增強境外項目管控能力,提高項目運作水平。堅持區域化發展,立足現有國家市場高起點謀劃區域市場格局,擴充隊伍規模,做大市場總量,培育集群效應。理順管理體制,由國際合作公司歸口管理境外項目,統一簽訂合同,統一組織施工,統一會計核算,實施“一體化”管理。國際合作公司擇優充實境外財務隊伍,加強培訓考核,盡快提升境外人員業務能力。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抓緊編制境外項目內部控制實施細則,細化節點流程,形成一套體系嚴謹、配置科學的制度規范,約束境外項目經營行為,提高管理效能,防控境外項目經營風險。加大效益考核力度,在經濟責任制框架內單獨核定境外產值、效益指標,促使境外項目更加注重集約管理,更加注意成本控制,轉變經營方式,縮短項目回報期,盡快見到穩定可靠的經濟效益。
(五)規范職工薪酬列支口徑,完整反映人工成本。進一步強化人工成本管控,由勞資部門牽頭組織薪酬管理檢查,認真清理非工資性收入,規范薪酬項目及列支口徑,嚴格依照《人工成本管理辦法》歸集人工成本。利用工資改革契機,積極向總部申請增加工資總額,妥善解決歷史遺留的工資欠賬,從根本上規避指標不足調節薪酬列支渠道的問題。
作者:賈寶麗 單位:湖北潛江廣華江漢油田
- 上一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 下一篇: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