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09-21 11:37:57
導語: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意義
“營改增”就是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項目改征增值稅,只對產品或者服務增值的部分征稅,減少了企業重復納稅的環節,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實施結構性減稅的重要舉措,自實施以來,“營改增”就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從宏觀上看,“營改增”的實施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對第三產業的扶持效果明顯,使我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占據了一定的優勢,這項稅制改革意義重大。首先,“營改增”標志著更加完善的稅制結構,對于正處于改革深水期的我國意義重大。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科學健全的財稅制度、更加合理的社會分工以及進出口結構的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經濟的轉型勢必要向第三產業服務業傾斜,“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對正確引導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融合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能大大刺激市場需求,有助于我國經濟平穩高速發展。其次,“營改增”后,中國的稅制逐步與國際接軌,同時更大范圍的企業將享受到出口退稅的優惠政策,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加強,這些都將成為我國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輔力。從微觀上看,“營改增”推動企業優化內部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方面更加規范,促進企業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進一步提升。“營改增”提供給了企業更大的稅收籌劃空間,在國家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有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
(一)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營改增”后,由于企業購置的固定資產所發生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因此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就會相應地減少,造成累計折舊的降低。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及負債都會發生變化。但是長期來看,由于“營改增”后企業的利潤基本是上升的,因此企業資產的規模還是會呈現擴大的趨勢,并且負債總額下降。同時,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少除了會造成累計折舊額的變化,也會進而使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降低。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改增”之后,企業收入總額變為不含增值稅的金額。另外,對于小企業來說,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下的營業稅不必再列報,而且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的計算以繳納的增值稅金額為基數計算,該欄填報的數額相比繳納營業稅時要有所減少,因此,“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會減少。
(二)對稅負的影響
對于上游企業從事現代服務業等行業的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大大增加了他們可抵扣進項稅額的范圍和數額,并且日常經營中如果有運輸費用,這部分的抵扣額度由之前的7%提高到了11%。所以,對于這部分一般納稅人企業來講,“營改增”帶來的影響是稅負降低。對于試點小規模納稅人來說,之前的收入都需繳納營業稅,最低稅率為3%,改繳增值稅后,適用簡易征收方式,征收率為3%,以不含稅價為稅基,綜合來看,實際稅負是下降的。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對其稅負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要看其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多少,有些企業由于行業特點,主要成本為勞務或者其他較難抵扣的項目,“營改增”后,稅率的變化反而使其稅負增加。但是目前從整體來看,“營改增”減輕了企業的稅負,稅負下降程度因行業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三)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也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了變化。企業繳納營業稅時,不涉及進項稅與銷項稅,收入的確認是根據實際數額,成本也據實列支就可以了。改征增值稅以后,核算中增加了“應交稅費”科目,來核算當期應該繳納的稅金。企業財務人員應及時調整核算方式來適應稅制改革。要先扣除銷項稅額后確認收入,財務人員需要了解政策規定可以減免的收入,同樣,列支成本時也應考慮先抵扣進項稅額,財務人員對哪些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哪些不能抵扣也要有清晰的認識,這有利于企業進行合理避稅。
(四)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稅制改革后,發票管理工作也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即可,發票管理與之前繳納營業稅時大致相同。一般納稅人涉及到進項稅抵扣,發票種類分成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兩種。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一般納稅人企業抵扣進項稅額的必需憑據,因此對其的管理規定十分嚴格,管理與使用不當也會有較大的法律風險。企業要嚴格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保管與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嚴防虛開和代開的現象。另外,與繳納營業稅不同的是,增值稅發票限額較低,尤其是對于服務業來說,“營改增”后,這一點可能會對企業的業務開展造成一些不便。
三、“營改增”后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幾項措施
(一)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營改增”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影響顯著,企業需要對財務的內部控制進行新的梳理與調整。一是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廣泛宣傳,提高員工對“營改增”的認識度。很多中小企業對“營改增”還認識不足,日常工作方式方法都不能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大大影響了企業內部效率。因此,企業要重視對員工的宣傳工作。另外,多組織對各部門人員的相關培訓,尤其是對財務部門人員,切實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以應對稅制改革中在會計核算、納稅申報等方面出現的各種問題。二是建立起新的財務制度,增加如發票管理制度等的與新稅制相適應的制度,企業管理層對與企業實際操作關系密切的財務目標、操作手法、戰略制定等方面進行重新定義,全面推進“營改增”工作。
(二)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意識
企業應把握“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機遇,樹立起稅收籌劃意識,科學分析會計信息,制定策略,充分利用科學的稅收籌劃來降低自身的稅收負擔。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目前的增值稅征收率要低于原來的營業稅稅率,這直接減輕了稅負。一般納稅人進行籌劃的空間則更為廣闊,利用增值稅進項稅可以抵扣這一點,盡量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企業進行合作,通過進項稅抵扣來降低納稅成本。同時,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也可以利用自身的這一優勢來挖掘更多的客戶資源,拓寬業務渠道。對于“營改增”中的許多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財務人員也要用心研究,重點關注,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使企業充分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當然企業在看到“營改增”帶來好處的同時,更要注意防范財務風險。因此企業的會計核算都要依規章處理,提高稅法遵從度,使納稅籌劃確保在國家現行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三)規范企業報表的編制
“營改增”改變了企業的會計核算科目,對于收入、成本及稅金的計算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財務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的編制與以往都有很大不同。企業會計人員如果對新稅收體制的要求不熟悉,無法正確編制財務報表與納稅申報表,不僅將導致會計信息的質量下降,難以讓報表信息使用者了解到企業真實生產經營狀況,還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納稅申報。為了盡快適應“營改增”,企業必須建立增值稅明細賬,定期統計、核對,對進銷項稅額專門管理,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交流,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咨詢,確保報表編制的準確性與及時性。最后,企業應根據財務報表做好財務分析工作,發現“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產生的各種影響,及時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由于增值稅的會計核算方式也要比營業稅復雜,企業應該重新制定財務操作流程,正確設置賬目賬簿,按照規定核算增值稅,提供真實可靠的稅務資料,按期及時向國稅機關進行申報納稅。
(四)規范企業發票使用和管理
“營改增”以后,對企業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與管理。企業應高度重視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充實財務部門的力量,安排專人負責發票的保管,對發票的購買、開具、傳遞、報廢等環節都嚴格把關。負責發票的人員還要對開具發票的設備妥善保管使用,高度負責,保證經常對發票數量與使用進行核對檢查。我國法律對發票犯罪打擊力度大,懲治措施嚴格。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是進項稅抵扣的重要憑證,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國家稅款流失,因此專用發票的保存與使用上存在較大的稅務風險。企業要按照發票管理辦法規范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嚴禁虛開發票、非法出售發票等行為。
作者:孫玉娟 單位: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高中物理多媒體教學論文10篇
- 下一篇:企業財務決算問題研究